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常见病害防控课件

合集下载

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课件

南美白对虾健康生态养殖技术课件

“管”
正确使用药物 严禁使用违禁药物
不乱用药,凡抗生素类药物, 可用可不用就坚决不用
“管”
努力做到全封闭养殖:尤其是本区域爆发 疾病时,应努力做到不进换水,应尽量配 备蓄水池。
“管”
水质改良剂的使用 石灰 沸石粉 微生态制剂 增氧机 其他
活菌含量 用量要足 尽早使用 定期使用 交替使用
活化
“饵”
投饵位置及投饵方法 养殖初期最好全池均匀投,然后逐渐回到池 四周距堤坝2米左右清洁区处投饵,随着对 虾的生长,日间逐渐向深水清洁区投饵, 夜间在浅水清洁区投饵,同时投饵应力求 均匀,以利于以对虾摄食。
“饵”
饵料使用注意事项 (1)、一个养虾池应避免同时渗杂二三个品牌
饲料投饵。 (2)、水质不好,对虾缺氧浮头时少投或不投。 (3)、环境不良,水温过高(34℃以上)或过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虾的“死底”(也称偷死)现象 “死底”现象产生的原因有2种:感染桃拉 病毒病或亚硝酸盐中毒。 南美白对虾不同的红体症状病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对虾非生物性鳃性黑变(俗称黑鳃病) ①中毒性黑变。养殖水体受到化学物质的污 染,特别是重金属离子,如铜、塥、汞、 锰等,氨氮、亚硝酸盐浓度过高,pH偏低, 产生慢性中毒,引起黑变。②药物性黑变。 ③营养性黑变。④环境性黑变。
“桃拉”综合症。是危害南美白对虾的严重性虾 病之一,发病时间一般出现在虾苗放养 后的 10~40天期间。该病一旦出现可迅速造成40~90%的 幼虾死亡。其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色变红,尤其是 尾扇顶端呈红色,软壳、空肠胃。病虾通常于池 边成群巡游,严重者于水面漫游,反应迟钝,不 进食。通常持续10~15天,在此期间对虾大量死亡。 此后症状有所缓解,转入慢性阶段,但仍有少数 病虾陆续死亡。部分病虾的甲壳角质层会出现全 身性黑斑化现象。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52页PPT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52页PPT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PPT课件

《南美白对虾的养殖》PPT课件

白源,也容易恶化水质。
5、养殖过程中水质恶化而造成病害。
6、重治轻防,滥用药物。
7、淡水中饲养的白对虾甲壳钙化迅速慢,
往往形成软壳虾,经不起捕捞和运输。
8、纯淡水养的南美白对虾其肉质稍差于海
水,而且头部口味发苦精。选ppt
12
(三)怎么办?
必须组织起来,依靠规模效益。
依靠集体力量组织无病毒的苗源,组织采购
而水蚤乃小型浮游甲壳类,在池塘内分布均 匀,不污染水质,营养价值高,属全价饵料,其 游动速度慢,虾苗容易捕食。
因此,水蚤是虾苗精选阶ppt 段的最佳适口饵料3。6
可在子池中专门培育水溞。每亩水面用腐熟
猪粪300千克,在虾苗下塘2周前用堆肥方式施放,
定期搅动,以繁殖水溞(新开挖鱼池,池底无水
溞休眠卵,则应捞取水溞作为种放入)。由此同
(标粗)。加水量进一步增加,使虾种在全塘中
饲养。7~10天淡化完毕。
精选ppt
34
(五)虾苗必须检疫,防止将病毒苗带入
做好虾类的检疫防病工作,避免购买病 毒病的虾苗。
必须防止带病毒的虾苗进入本地养虾区。 否则后患无穷。
精选ppt
35
(六)确保虾苗在水溞高峰期下塘
初下塘的虾苗正值淡化期间,要求饵料质量 高。此时最容易因缺乏鲜活、高质量的适口饵料 而死亡。采用人工饵料往往因投饵不均匀,其适 口性差,吃食不均匀,造成蟹苗生长发育快慢不 一,蜕壳不同步,严重影响成活率。
最大体长可达23厘米。它有以下特点:
精选ppt
14
南美白对虾
精选ppt
15
罗 氏 沼 虾 精选ppt
16
1、对环境因子变化的抗逆性强。
(1)盐度:正常要求28~34;适应范围

汇总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汇总南美白对虾常见疾病及防治.ppt
课件
十二、痉挛病
• 病因:缺钙、磷、镁及B族维生素等,水体 透明渡过高,水中钙磷比例失调。
• 症状:病虾躯干迂回,背部弓起,僵直, 无弹跳力,不久死亡。
课件
• 防治:加大换水量,进步池塘水位,将透 明度节制在30—40厘米;饲料内适当补充添 加钙、磷及维生素B等微量元素。水温30℃ 以上少惊动虾池内的对虾。
课件
课件
• 防治:切断传播源,选择无感染的亲虾和 虾苗,养殖水体用含氯或含碘药物(溴氯 海因、二溴海因、二氧化氯、季胺盐等) 消毒;用免疫加强剂如参素、核苷素、多 肽类、酶类等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多糖类等 加强免疫功能;在每千克饲料中添加免疫 多糖2克,康健0.5-0.75g,EM原露3g,连续 内服5—6天。在水体中可用神碘2号0.3g每 立方米,连续倾注2天。在第3天用0.3-0.6g 每立方米二溴海因全池倾注,隔2天后再全 池倾注枯草杆菌0.2克每立方米,沸石粉20g 每立方米。
课件
• 红体病判断依据: • 1、看身体发不发红 • 2、看肠胃有没有食物 • 3、看头胸甲容不容易剥离 • 如果上述3点全部具备那就说明是急性红体
病,一般由病毒引起;如果只是前两点符 合,则是慢性红体病,一般是由细菌感染 引起;如果仅有一点病症,则有可能是应 激性红体,一般是有环境变化引起。
课件
课件
十一、蜕壳综合症
• 病因:放养密渡过大,水质不稳,水环境 突变或者饵料不足,尤其饵料中含Ca、P物 质不均衡,脱壳后钙磷转化艰苦,致使对 虾不能利用磷所引起。
• 症状:病虾甲壳薄而软,活气差,体色灰 暗,生长迟缓。
课件
软壳病
课件
• 防治:①适当加大换水量,改良水体环境 ,常常全池倾注生石灰每亩每米水深8—15 公斤,或者巨能钙每亩每米水深60—80克, 医治时全池倾注沸石粉,每亩每米水深30— 50公斤;②每隔半个月全池倾注枯草杆菌 0.25克/立方米;③饲料内添加3—5磷酸二 氢钙,连续投喂5—7天。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 术
目 录
• 对虾养殖概述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 • 对虾养殖常见疾病及防治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案例分析 • 对虾养殖生态防控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对虾养殖概述
对虾养殖的定义与特点
定制环境条件,培 育和养殖对虾。
特点
对虾养殖具有高投入、高产出、 高风险的特点,需要科学的管理 和先进的养殖技术。
细菌性疾病防治
总结词
细菌性疾病也是对虾养殖中的常见疾病 ,可以通过水质和种苗传播。
VS
详细描述
防治细菌性疾病需要定期进行水质检测, 及时处理水质污染。同时,使用抗菌药物 也是防治细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
寄生虫疾病防治
总结词
寄生虫疾病对对虾养殖构成一定的威胁,防 治寄生虫疾病需要综合多种措施。
详细描述
饲料投喂管理
制定科学的投喂计划,控制投喂量和投喂频率,避免过 量投喂导致的浪费和污染。
养殖生物防控成功案例
生物防控技术
利用有益微生物、植物等生物资源,通过生态平衡和 生物拮抗作用,有效降低养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 量,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生物防控成功案例
包括使用益生菌、中草药、藻类等生物制剂,以及对 虾种苗的筛选和培育等措施,实现对虾养殖的成功防 控。
建设符合对虾生长需求的养殖池,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和 增氧设施。
养殖水质管理
水质监测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确保水质符合 对虾生长需求。
水质调控
根据水质监测结果,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水质调控,如换水、增氧、使用生物制 剂等。
养殖饲料管理
饲料选择
选用高品质、营养均衡的对虾饲料,避免使用劣质或污染的饲料。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

可控生态养殖对虾疾病防治一.白斑病症病毒(俗称白斑病)[病原]白斑症病毒(WSSV),又称白斑杆状病毒,皮下与造血组织坏死杆状病毒等. [流行]本病是自1992年,在我国及东南亚对虾养殖地区普遍发生的,危害极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此病发生在各种对虾,发病规格多在2厘米以上.本病的主要传染原为刚死不久的虾及病虾,其它野生虾,蟹,浮游甲壳动物也携带病毒,是潜在的传染原.其传播途径可以虾苗,水源,带毒虾粪便,甲壳动物等方式传播,有人发现鸟粪也能传播.主要通过摄食宿主或吞食被病毒污染的饵料后感染.池塘清塘彻底可杀死绝大部分病毒,自然海水在阳光照射下病毒可存活3-7天,因而不消毒时水源最好静置7天后使用.生产中虾池发病常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健康的虾群被毒力强的病毒传染,进水是主要原因;另一种是带病毒的虾受各种诱因造成虾体抵抗力降低后致病,常见诱因有水质突变,用药及拉网等应激因素.水温18°C以下为隐性传染,20°C以上呈现急性暴发.试验经口摄食感染病毒的对虾,18小时出现空胃和停止摄食,36小时左右出现红体,48小时左右在甲壳上出现白斑,然后开始死亡.另外,台湾部分作者报道,对虾即使有白斑病毒感染,甚至将白斑病病毒以注射法注入虾体,也不会引发白斑病的病症,而引发死亡.提示环境因素及继发感染是出现白斑症的重要原因.自然发病虾池,高温期出现死亡5-7天后,就可达死亡高峰,死亡率高达90%以上.除病毒因素死亡外,缺氧,继发感染细菌,药物刺激及水质恶化因素常是虾加重死亡的重要原因.[症状]病虾首先停止进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慢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很快死亡.病虾体色变红或暗淡褪色,典型的病虾在甲壳的内侧面有白斑,白斑在头胸甲上特别清楚,肉眼可见.白斑在显微镜下呈花朵状,外围较透明,花纹清楚,中部不透明.南美白对虾白斑不明显.病虾头胸甲与其下方的组织分离,容易剥下.病虾血淋巴混浊,淋巴器官和肝胰脏肿大.感染初期,肝胰脏上面覆盖一层薄膜而无法看到肝胰脏.鳃,皮下组织,胃,心脏组织均发生病变.[诊断]对虾2厘米以上,数天内出现死亡,高温期发病严重,外观头胸甲上及体表甲壳内有白斑症状,头胸甲易脱落.发病初期,白斑症状不明显时,剥开头胸甲,观察能否看到肝胰脏,若是覆盖一层薄膜而无法看到肝胰脏,则可能已经发病了.解剖濒死的对虾血淋巴器官混浊,不凝固,淋巴器官肿大,肝胰腺坏死.病理切片观察到病虾的鳃,胃,淋巴器官,皮下组织细胞等细胞核肥大.电镜观察病虾的上述组织细胞的细胞核内有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成卵形,具囊膜.电镜负染,完整的病毒粒子为375纳米×157纳米,无囊膜的核衣壳为395纳米×83纳米.应用PCR(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查的白斑症病毒呈阳性.注意与弧菌感染引起的白斑症区别.[预防]1.发病期间,不进水,以防带入致病性强的病毒,并赶跑水鸟,以防带毒的粪便落入池塘. 2.发病季节内服"清毒散"5克/公斤料+"低聚糖500"2克/公斤料+"超维C”3-5克/公斤料,有很好的预防效果.3.养殖过程长期内服"利多精",经常用"福地安","底居安"改底,增大充氧等措施,能有效的降低氨,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保持水质稳定,大大降低本病的发生. 4.其它参见《可控生态养殖对虾技术》防治疾病部分.[治疗]1.发病初期(发生期,发展期),减少投铒,内服"清毒散"8-10克/公斤料+"低聚糖500"2克/公斤料+"维西安宁"3克/公斤料,外用"鱼福乐"0.3-0.4克/立方米水(傍晚用)或"底安"(6-8亩/瓶),根据水质情况连用或隔天使用2-3次.如果并发细菌感染,可先用"新威灭"0.15-0.2克/立方米水,第二天再用"底安"或"鱼福乐".2.发病中期(高峰期),停食,外用"鱼福乐"或"底安"(用量同上).3.发病后期(恢复期),逐渐增加投喂,内服"清毒散"8-10克公斤料+"菌毒好迪"3-5克/公斤料+"维西安宁"2-3克/公斤料;外用"新威灭"0.2-0.3克/立方米水,第二天使用"底安"(用量同上),后者连用或隔天使用2-3次.4.恢复期,内服"利多精"2-3克/公斤料+"低聚糖500”1.5-2克/公斤料+"对虾多维"5-10克公斤料,外用"碧水安"+"三环活力源",以恢复虾体质及水体生态. 二桃拉病毒病(俗称红体病)[病原]桃拉病毒(TSV)[流行]桃拉病毒(TSV)主要侵害南美白对虾及蓝对虾(细角对虾),对体重0.1-0.5克,放养2-4星期的幼虾影响最大.这类病毒通常是致病力很强的病毒,累积死亡率可达5%-95%,常在对虾大量脱壳期间出现,幼虾感染TSV呈亚急性到急性发作,成虾多为慢性型,死亡率不高于50%,我国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地区都有发病,往往引起对虾死亡.本病传染原,传播途径,感染方式,发病死亡规律参见白斑症病毒病.另外,鸟粪已证实可传播TSV.[症状]依发病的情况,可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急性,亚急性:病虾机体非常虚弱,活力减退,软壳,消化道无物(空胃,空肠),体表色素扩散,尾部及体表发红,发病后存活下来的对虾可见不规则状的黑色素分布在外壳上.幼虾多呈急性或亚急性发病,数天死亡可达高峰.慢性:外壳无黑色素分布,但可见白色斑点.死亡率不高.成虾多呈慢性症状,死亡量较低,发病可持续一月以上.[诊断]根据流行及症状进行初诊.组织切片观察,病虾的鳃,壳下表皮细胞,附肢及肌肉等组织出现弹状的黑色坏死区.此外,可以应用白虾对桃拉病毒敏感进行诊断,其方法是将病虾组织研磨液注入健康白虾的体内,在1-2周后,观察白虾是否有桃拉病毒病的典型症状或组织病变.确认必须进行病毒检查,常见的应用PCR技术快速诊断.注意与白斑症病毒,细菌及水质恶化引起的红体症区别.白斑症病毒引起的红体多在急性发病初期出现,后期白斑症状不明显,发病死亡快.南美白对虾特别是淡化养殖对虾白斑不明显时,若头胸甲易脱落,壳不发软,且镜检少数虾有白斑时,可暂定为白斑症病毒引起.细菌(如弧菌,气单胞菌)引起的红体发病初期体表常有污物或溃烂,红点分布不均匀,发病死亡较低,使用消毒药物效果明显.而水质恶化引起的红体不具有传染性,病程变化不明显,常突然大量发病,水质恶化后常诱发或继发病毒或细菌感染.真正确认必须经过病原检测.难确诊时,可按白斑症病毒病感染治疗.[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三黄头病毒病[病原]黄头病毒(YHV)[流行]主要感染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也可以人工感染发病,生产中未见报道病例.此病曾在1991-1993年造成泰国境内养殖班节对虾(草虾)大量死亡.5-15g的对虾易感染.死亡速度快,发病三天即出现大量死亡.病毒在水中可存活72小时以上.养殖池中的杂虾及其它甲壳动物可带病毒.[症状]病虾鳃部及头胸甲发黄.发病前对虾会不正常的大量摄食,而后在一天内完全不进食,此时病虾开始游向养殖池塘的水表面,数小时内即开始死亡.病理切片观察虾体内的淋巴器官,心肌,鳃,造血组织,中肠的结缔组织及肝胰脏的间歇组织出现致密的包涵体,坏死的细胞及肿大细胞的核呈空泡化.淋巴组织,鳃,头部软组织细胞病变严重,提示此三组织可能是黄头病毒首先感染的部位.[诊断]根据流行情况及症状初诊,进一步进行组织切片观察是否含有包涵体.确诊需进行电镜观察或免疫学等技术检测是否感染黄头病毒.[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及可控生态养殖技术预防疾病及治疗疾病部分.四肝胰腺细小病毒病[病原]肝胰腺细小样病毒(HPV)[流行]本病主要危害中国对虾,墨吉对虾,斑节对虾也可以被感染,南美白对虾是否被感染未见详细报道.为一种慢性病,幼体期病情较重,死亡率一般在50%-90%.随着个体增长,病情减轻,亲虾多呈隐性感染而带毒.[诊断]根据虾病的流行及症状初诊,进一步诊断可将肝胰腺制成涂片用孔雀石绿(0.05%)染色或组织切片H-E染色,显微镜检查病变细胞核里有包涵体.[防治]参见白斑症病毒病.五细菌性烂鳃病(俗称黑鳃病,黄鳃病和红鳃病)[病原]弧菌,假单胞菌和气单胞菌等.[流行]本病常见于各种对虾,水质突变,底泥发臭或纤毛虫感染后易感染.高温及养殖后期易发生.发病率可达30以上,海,淡水均见.[症状]病虾头胸甲鳃区呈黑色或黄色,揭开头胸甲鳃丝质地脆弱,肿胀,粘液增多,许多污物粘附于鳃上,从尖端向基部坏死,溃烂,有时发生皱缩和脱落.镜检溃烂处有大量的细菌游动,严重时血液中也有细菌.病虾浮于水面,游动缓慢,反应迟钝厌食,最后死亡,特别在池水中溶解氧含量不足时,病虾首先死亡.[诊断]剪取一小部分鳃丝,用镊子分散后做成水浸片,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溃烂情况,再用高倍望远镜观察鳃丝内有无细菌即可诊断.注意与纤毛虫,底质恶化等原因引起的黑鳃,黄鳃相区别.有溃烂说明有细菌感染,没有则可能是底质恶化,纤毛虫等引起.[预防]1.保持水质稳定,防止水质突变.2.底层充气或用”底安”改变以防止底臭.3.防止纤毛虫发生(见”纤毛虫病”预防).[治疗]内服外用结合.1.轻度感染:内服”清毒散”+”维西安宁”至痊愈;外用”底安”,根据水质连用或隔天使用1-2次.2. 重度感染:内服”菌毒好迪”+”维西安宁”至痊愈;外用”新威灭”,用后12小时用”底安”改底。

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常见病害防控课件演示教学73页PPT

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常见病害防控课件演示教学73页PPT
对虾生ຫໍສະໝຸດ 养殖模式及常见病害防控课 件演示教学
21、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22、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23、望云惭高鸟,临木愧游鱼。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 何能尔 ?心远 地自偏 。 25、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谢谢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虾的养殖》课件

《虾的养殖》课件

Part Four
虾的养殖疾病防治
虾病预防措施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 池水,保持水质清新
控制水温:保持适宜的水 温,避免水温过高或过低
合理投喂:科学投喂,避 免过量投喂,保证饲料质 量
定期消毒:定期对养殖池 进行消毒,防止病原体滋 生
加强管理:加强日常管理, 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定期检测:定期对虾进行 健康检测,及时发现和处 理疾病问题
虾的养殖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01 添 加 目 录 项 标 题
02 虾 的 养 殖 概 述
03 虾 的 养 殖 技 术
04 虾 的 养 殖 疾 病 防 治
05 虾 的 养 殖 经 济 效 益 分析
06 虾 的 养 殖 发 展 趋 势 和展望
虾养殖技术的发展前景
智能化养殖:利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虾养殖的智能化管理 生态养殖:采用生态循环养殖模式,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虾的品质 品种改良:通过基因编辑等技术,培育出抗病力强、生长速度快的虾品种 绿色养殖:推广绿色养殖技术,减少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提高虾的安全性
虾养殖产业的未来展望
常见虾病及防治方法
白斑病:由细菌引起,症状为虾壳上出现白色斑点,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 生素和消毒剂。
黑斑病:由真菌引起,症状为虾壳上出现黑色斑点,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 真菌药物和改善水质。
烂鳃病:由细菌引起,症状为虾鳃腐烂,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改善 水质。
肠炎病:由细菌引起,症状为虾肠道发炎,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抗生素和改 善水质。
虾的养殖成本:包括虾苗、饲 料、人工、设备等
虾的产量:根据养殖技术和管 理水平,产量会有所不同

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常见病害防控课件

对虾生态养殖模式及常见病害防控课件

疫苗接种与药物治疗
疫苗接种
针对常见病害,选用合适的疫苗对对虾进行免疫接种,提高对虾的抗病能力。
药物治疗
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诊断病因,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病害 的扩散。同时,应遵循兽医的建议和用药规范,避免滥用药物和产生耐药性。
04
对虾养殖经济效益分析
养殖成本分析
养殖场地租赁费用
根据养殖规模和地理位置,确 定合适的养殖场地,并支付相
建设标准化的养殖池,具 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配 备增氧设备。
养殖环境管理
定期监测水质,保持水质 的稳定和适宜的养殖环境 。
养殖品种选择
选择优良品种
选择适应性强、生长快、抗病力 强的对虾品种。
养殖搭配
根据养殖环境和市场需求,合理 搭配不同品种的对虾进行养殖。
养殖技术要点
养殖密度
根据养殖环境和虾的规 格,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养殖设施消毒
养殖设施如养殖网、养殖笼等在使用前应进行彻 底清洗和消毒,以消除潜在的病原体。
健康养殖管理
选用健康种苗
选择来自健康养殖场、无病害史的种苗,从源头上保证对虾的健 康。
合理养殖密度
根据池塘条件、水质状况等因素,合理安排养殖密度,避免过密养 殖导致病害的发生。
科学投喂管理
选用优质饲料,合理搭配营养,控制投喂量,避免对虾因营养不良 或过量进食而引发病害。
重视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
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实 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饲料管理
选用高品质的饲料,合 理投喂,保持适当的饲
料量。
疾病防控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虾 体检查,及时发现并处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PPT课件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PPT课件
(4)对原粗、半精养池,进行改造:可以对原有的粗养、 半精养虾池,按照小面积精养池的要求进行改造。
2020/8/4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一、对虾养殖场址的选择和养殖池的改造(续1
2、地质地貌条件
考虑安全因素、投资能力,选择在 高潮线最高水位1米以上的地区。对虾 养殖池应考虑:
⑴易自动排水:虾池建成后,易 自动排干池水,方便收获和处理池底。
(2)水质调控:养殖前期、中期不换水,为保持水位,只 添加水,不排水。使用水质调控技术,例如使用增氧机、水质 改良剂、有益微生物、调控单细胞藻类等措施保持良好稳定的 水质。使用蓄水池水,每日换水量不超过10%。养殖排、换水 和处理池、蓄水池相配合:养殖用水排放,经过蓄水池沉淀、 净化处理,循环使用。
南美白 对 虾 健 康 养 殖 技 术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整体概述
概况一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二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概况三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相关文本内容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课程内容
一、对虾养殖场址的选择和养殖池的改造 二、养殖池及其配套建筑设计要求
2020/8/4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湿塘底翻土
干塘底翻土
2020/8/4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四、放苗养殖前的准备工作(续1
2、消毒除害
(1)清除敌害生物:清污整池之后,必须清除不利于对虾的 敌害生物、致病生物及携带病原的中间宿主等,尤其注意 对白虾、鱼类、穴居甲壳类如蟹类、美人虾的杀灭工作。
2020/8/4
南美白对虾健康养殖技术
二、养殖池及其配套建筑设计要求(续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5
对虾养殖模式
根据养殖条件的不同,在养殖模式上可采用主养、 混养、套养等不同的养殖模式,目的是在不同养殖 环境条件下即不浪费水体资源又能取得更高产量和 效益。
混养:混养模式为三种①南美白对虾与河蟹混养, 不但充分利用水体饵料资源(水草、残饵等),还 具有防虾病的作用,河蟹可将体弱多病的虾或死虾 吃掉,减少病原的传播。②南美白对虾与刀额新对 虾、罗氏沼虾混养,以增加虾的养殖品种和产量效 益。③南美白对虾与花白鲢混养,在养殖期间,淡 水池塘藻类易繁殖过盛,造成“转水”,利用花白 鲢以浮游生物为食的习性,控制水中藻类数量,以 调节改善水质。
对虾养殖生态养殖与病害防控
h
1
对虾简介
对虾(Penacus orientalis)学名东方对虾,又称中国对虾、斑节 虾。另外还有南美白对虾,都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 目,对虾科,对虾属。对虾属个体大,通称大虾。雌性成长个 体体长一般16~22厘米,重约50~80克,最大的可达30厘米, 重250克;雄性较小,体长13~18厘米,重30~50克。对虾为广 温广盐性海产动物。体呈长筒形,左右侧扁,身体分为头、胸 和腹部,由20个体节组成。腹部h 较长,肌肉发达,分节明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 规格;适盐范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 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 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 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 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使其养 殖地域范围扩大。养殖南美白对虾,放养虾苗规格 要在2厘米以上,经淡化到零度的种苗,池塘以3-5 亩为宜,水深1.5米左右,放苗时间在5月底、6月初, 水温在20℃以上,一般养殖条件下,亩放虾苗2万尾, 并搭养500-100尾花、白鲢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定 期使用光合细菌和水质调节剂,调控水质,预防虾 病。
南美白对虾肉质鲜美,加工出肉率可高达67%,适温范围广, 可在18-32℃生长,适盐范围也广,可在盐度1-40‰条件 下生长,是一种优良的淡化养殖品种。南美白对虾生长快, 抗病能力强,现已逐渐成为我国南方的主要养殖虾种。我国 厦门、北海、南宁和广州等地均有虾苗、虾无节幼体或亲虾 供货
h
3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主 要分布秘鲁北部至墨西哥湾沿岸,以厄瓜多 尔沿岸分布最为集中。南美白对虾具有个体 大、生长快、营养需求低、抗病力强等优点, 对水环境因子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强,对饲料 蛋白含量要求低、出肉率高达65%以上、离 水存活时间长等优点,是集约化高产养殖的 优良品种,也是目前世界上三大养殖对虾中 单产量最高的虾种。南美白对虾壳薄体肥, 肉质鲜美,含肉率高,营养丰富。
h
9
2. 生活习性表现出对病害的易感性 南美白对虾对水体环境的要求很高,适于栖息于水质清新而肥 嫩的环境中。在养殖周期中,要求保持水质的主要理化指标相 对稳定生长的最适水温为23~30 ℃,当水温高于41 ℃或低于 7~9 ℃就出现死亡;在pH 7。5~8。5 的弱碱性水体中生活较 好,低于7 时生长受限制;适宜透明度30~40 cm。南美白对虾 耐低氧能力比鱼类差,也低于中国对虾和刀额新对虾,溶氧量 4~8 mg/ L 时生长较快,低于2 mg/ L 生长受限制,缺氧窒息点 在0.5~1.5 mg/ L ;氨氮0.6 mg/ L 以下;硫化氢0.01 mg/ L 以下。 南美白对虾的最适生长盐度为10~20 ,适宜盐度为2~34 ,实 验证明养殖南美白对虾水体的盐度不能低于2 。虽然南美白 对虾能适应淡水环境,但在淡化过程中盐度及其相应变化对南 美白对虾的生长发育产生较大的影响,在此期间虾体的生理功 能低下,因此虾体在适应盐度变化的过程中,较易感染病原体。 养殖环境的恶化均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南美白对虾是当今世界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虾类之一。南美 白对虾原产于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海域,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 所张伟权教授率先由美国引进此虾,并在一九九二年突破了 育苗关,从小试到中试直至在全国各地推广养殖。目前我广 东、广西、福建、海南、浙江、山东、河北等省或自治区已 逐步推广养殖,天津市汉沽区杨家泊镇养殖的南美白对虾世 界闻名,有“中国鱼虾之乡”的美称,其中隶属南美白对虾 的技术最为成熟。
h
6
套养:
套养模式一般有三种①草鱼池套养南美白对 虾②鲤鱼池套养南美白对虾③鲫鱼池套养南 美白对虾,这三种养殖模式都是利用了水体 的养殖空间及水体饵料资源,可以很好的控 制水体中轮虫的数量,调节改善水质。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在十月份要出池,否则水温低 于十四度南美白对虾就会死亡,影响虾的产 量,从而影响到池塘的经济效益。
h
7
对虾常见病害
南美白对虾病害发生的原因及特点:
对虾发病是对虾、环境和病原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南美白对虾的分类位置、生理特点和生态习性决定 了其病害发生具有明显的特点。
发病原因 : 1.生理特征表现出对病害的易感性
南美白对虾是较低等的水生动物,其生长、发育的生 命周期短,机体各器官系统形成迅速、结构简单,较 高的新陈代谢水平和较低等的器官结构导致了南美 白对虾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偏弱。南美白对虾的鳃 与水体直接接触,在完成呼吸和排泄功能时,外界恶 劣的环境条件直接影响鳃结构,因此病原体较易感染 或进入鳃部而影响全身。
h
8
南美白对虾的生长过程中具有蜕壳的生理特点,蜕壳 前虾停止进食,蜕壳后虾体又很柔软,在此期间虾体 的活动能力减弱,对病原体和敌害的抵抗力差,极易
被病原体感染。由于南美白对虾的器官构造及机能 简单,免疫系统的发育也不成熟,对微生物病害感染 的抵抗主要依赖于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目前还没有南 美白对虾具有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有力证据。因此,在 水产养殖条件下,高密度养殖带来的应激以及环境污 染损害了南美白对虾的防御系统,增强了南美白对虾 对病害的易感性。
h
10
• 发病特点:
南美白对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其循环系统是开管式 的,病原体感染虾体后易经血淋巴送达靶器官或全身各组织, 导致疾病的快速发展,从而造成虾的大量死亡。如虾幼苗期发 生的弧菌病,可使虾苗全军覆灭;南美白对虾特有的病毒性疾 病———托拉病毒综合症发生后,其死亡率高达80 %以上,且 从发病到大量死亡只需10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