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史学争鸣——“冷战”的起源
“冷战”起源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史学界和相关领域研 究者关注和争论的重要问题。 中国史学界认为美国必须对“冷战”承担主要责任, 而苏联则是被动应战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冷战”是战后美苏共同采取强硬
政策的结果,认为苏联存在霸权主义的因素。 还有的观点认为“冷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命题研究
【题点】“冷战”的起源 1.(2014· 潍坊市一模)“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 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 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 的主要原因是( ) A.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差异 B.战时同盟解体 C.美苏两国争夺世界霸权 D.国家实力变化
以遏制苏联、控制西欧、称霸世界。 (2)苏联: 1955 年主导成立了 华沙条约组织 , 从此,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图示解说:
两极格局的形成
情报局
知识梳理
考点三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1.导致部分国家和地区分裂:
欧洲分裂、德国分裂、朝鲜半岛分裂。
2.出现局部“热战”:
典型: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越南战争 (1961—1973年)。
进了两极格局的形成;
一般而言,两极格局的结束意味着“冷战”时代的结 束和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知识梳理
考点二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1.美苏政治走向对峙: (1)美国:
1947年提出‚杜鲁门主义 ”, 以‚ 遏制共产主义 ”作为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冷战开始。
(2)苏联: 1947年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命题揭秘
考向预测
2016年高考选择 必考考点,以 选择题形式为主, 题和非选择题均有可 有时会以经济、文 能出现。考查浅层次 化切入命制非选择 的可能涉及国际政治 题。‚冷战‛与两 格局演变的重大史实、 极格局形成、多极 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 化趋势的出现与发 政策和成果。较深层 展及20世纪50- 次可能考查政治格局 70年代的中国对外 演变与经济发展的联 关系是主要命题点。系、外交与政治、经 主要考查获取和解 济、国力等因素的关 读信息、调动和运 系认识。备考时注意 知识的综合性。 用知识的能力。
● 特征:
●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现代中国一贯的外交政策; ●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外交环境 是现代中国外交一贯的目的; ● 外交思想经历了从‚革命外交‛到‚务实外交‛的转 变。
第一讲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知识梳理
考点一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的背景
1.二战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 西欧 和日本衰落;美苏实力增强并形成均势。 2.基础框架:
流与融合。 从世界政治与经济发展的内在关联命题是高考关 注的重要角度。
命题研究
【题点】冷战对峙与文化交流 4.(2014· 四川联测促改测试)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尼尔· 弗格森 在《文明》中写道:“到了20世纪70年代,牛仔裤已经成 为世界上最流行的服装 ……为什么苏联人不能像仿制原 子弹那样仿制„李维斯501‟系列牛仔裤呢?”对这一问题的 解释,最合理的是( ) A.体制束缚导致技术落后 B.“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苏联人不喜欢牛仔裤 D.美国封锁牛仔裤生产技术
分裂、局部战争、核威胁、相对的长期和平、 国际关系非民主化; 国际关系的中心由西欧转移到了东欧和北美(苏联与美国)。
(6)对经济: 推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全球化实际为‚半球化‛。 (7)对科技: 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卫星、航天技术)。
命题研究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 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可知冷战的原因是理念和发 展目标不同,故A项正确。B项材料无从体现;C项是冷战格局 的表现;D项虽是冷战格局的原因,但材料没有涉及。
命题研究 视角二 新材料新情境
【题点】冷战的特征
2.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切断西柏林 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西柏林大规模 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反映出冷战 的基本特征是( )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命题研究 视角三 紧扣主干知识
【题点】马歇尔计划 3.二战后初期,有政治家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 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 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 ) A.推行马歇尔计划 B.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倡议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联系: 杜:是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宣言书,
它标志着美国对外政策已由局部扩张转向全球扩张。 马:是杜的延续和扩大,是更隐蔽、更精巧的杜, 两者互相联系,目的基本一致,但手段上各具特色。
(2)区别: 杜:公开的、赤裸裸的反共反苏;
马:隐蔽的经济手段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控制欧洲, 联合西欧各国共同反共反苏。
(1)对美国: 确立起在资本主义世界的政治、军事、经济霸主地位。 (2)对欧洲: 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振兴,但同时受制于美国,并且导致 欧洲长期分裂;推动欧洲一体化。 (3)对中国: 中西方交流和统一事业受阻,外交不得不实行‚一边倒‛。 (4)对苏联: 控制了社会主义阵营,着重发展重工业埋下了经济发展 隐患,同时推动了苏联经济改革。 (5)对国际 关系:
B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苏联仿制原子弹是为了打破美 国的核垄断,牛仔裤代表美国的西部牛仔文化,是资本主义的 表征,苏联人不仿制牛仔裤是基于“冷战”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故B项正确。
(3)斗争方式: ‚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治上的对抗、
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4)体现矛盾: 体现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其内部也有分歧和矛
盾,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5)对峙地区: 欧洲是美苏双方最重要的争夺地区;
亚洲是各自势力范围的交界地区。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3】全面理解“冷战”与两极对峙格局的影响
● ●
冷战对峙是二战后到90年代初的世界政治的基本特征;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和平、合作、发展、国际关系民主化成为的主流。
百度文库
线索特征
2. 现代中国对外关系
● 线索:
●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外交方针政策的成型 (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 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突破 (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 改革开放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以美、苏为主导的 雅尔塔体系 确立。
3.主要原因:
美苏两国在 社会制度 和国家利益上矛盾加剧。
4.推动因素:
美国积极推行‚冷战 ‛政策。
知识升华:
雅尔塔体系、两极格局、“冷战”的关系
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二战后两极格局的框架,
两极格局是雅尔塔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从属于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下对抗的主要形式是“冷战”,“冷战”促
高考第一轮复习
考情导学
考纲展示
1.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2.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3.两极格局的瓦解和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4.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 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 合法席位 6.中美关系正常化和 中日邦交正常化 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 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的重要 外交活动
(3)实质: 都是为了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力量,
稳定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确立和巩固美国的霸权地位。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2】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1)阵线分明: 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比较分明和稳定。 (2)主导力量: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
中起着主导作用。
A
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历史概念)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 从关键信息“欧洲”“经济手段……对付苏联”可以判断属于 二战后初期美国推行的马歇尔计划。故选A项。
命题研究
视角四
关注多元史观 从全球史观看国际政治
目前,世界政治逐步淡化意识形态的对立,这成
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的政治因素。
然而历史上,国际关系往往影响世界各地区的交
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①两大阵营互相争夺和对抗,阵线分明; ②非直接军事的‚冷战‛是两极对峙、斗争的主要方式; ③体现了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
核心探究
探究一 核心主题
【主题3】两极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材料一 ‚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经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 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 间核对抗的危险。冷战结束后,赞扬这些军事联盟具有控制冲突升级的 能力却成为时尚。 ——[美]杰里· 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材料二 苏联曾经是有用的敌人。美国相信,不仅要和苏联的军事力量 竞赛,还要和苏联的成就竞赛……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 没有苏联的空间计划,美国人就不可 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能登上月球……
问题:根据材料一、 材料二,指出杜鲁 门主义和马歇尔计 划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遏制社会主义、 谋求世界霸权的手段。 区别:杜鲁门主义表现为公开干预别国内政, 马歇尔计划采用隐蔽的经济手段反共反苏。
核心探究
探究一 核心主题
【主题2】两极对峙格局的特点
材料一 两个阵营形成了:一个是帝国主义反民主阵营,它的基本目的 是建立帝国主义的世界霸权和摧毁民主;另一个是反帝国主义的民主阵 营,它的基本目的是摧毁帝国主义、巩固民主和根除法西斯残余势力。 ——情报局成立大会通过《关于国际形势的宣言》1947年9月) 材料二 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治· 凯南在致国务院的电报中说:‚总 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 能有永久性的妥协办法。……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 交所曾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 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2.美苏经济遏制与反遏制: (1)美国: 1948 年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
以扶持和控制西欧国家。 ”,
(2)苏联: 1949年初成立 经济互助委员会 ,以打破资本主义
世界对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
知识梳理
考点二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的过程
3.美苏政治军事对峙局面的形成:
(1)美国: 1949年主导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
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1948年冷战已经开始,美苏展 开全面对抗,但又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这也是冷战的基 本特征,故选D项。材料强调苏联针对美、英等国的分裂措施 而采取应对措施,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不是 冷战的基本特征。
命题研究
视角三 紧扣主干知识
本课的重点知识有: 美苏‚冷战‛的史实 (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和华约的成立); ‚冷战‛和两极格局形成的影响。
线索特征
本单元主要包括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和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二战后世界政治
● 线索:
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1955年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形成、 ● 20世纪60至80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 ●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 特征:
问题: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学术界 对“美苏冷战”的评价。
学术界力图对美苏‚冷战‛作出辩证评价。 ①既强调了美苏争霸使国际局势紧张, 又看到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世界大战的爆发; ②既认为美苏军备竞赛付出了高昂的代价, 又指出‚冷战‛推动了科技的发展。
核心探究
探究二 核心归纳
【归纳1】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区别和实质
3.人类面临核威胁:
典型:1962年的 古巴导弹危机 。
4.世界局势长期动荡与相对和平:
核心探究
探究一 核心主题
【主题1】马歇尔计划与杜鲁门主义的联系与区别
材料一 杜鲁门说:‚我相信,这是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它现在宣 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和平,都与美国安 布,不论在什么地方,不论直接或间接地侵略威胁了 和平,都与美国安 全有关。‛ 全 有关。‛ 材料二 以下两幅图片是漫画家华君武于1947年为揭露‚马歇尔计划‛ 而创作的漫画《黄鼠狼给鸡拜年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