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精美课件(共32张PPT)

经济的繁荣——手工业
陶瓷业
唐 三 彩 骑 驼 乐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 舞 ——陆龟蒙《秘色越器》 俑
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 出土的秘色瓷
越 邢窑白瓷 窑 青“若邢瓷类银,则越瓷类玉。” 瓷“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
经济的繁荣——商业
百千家似围棋局, 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
相关史事
第3课 盛唐气象
1 2 3 4
经济的繁荣 民族交往与交融 开放的社会风气 多彩的文学艺术
一.经济的繁荣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这首诗描述的 是哪个时期的 什么景象?
开元盛世年 间,粮食丰收, 国家富足的 景象。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
学习与 杜甫的诗反映了哪一个行业的繁荣发展? 探究
敦煌莫高窟的彩绘和雕塑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
敦煌莫高窟内的塑像
课堂小结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经济繁荣 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造船业、矿冶业、造 纸业颇具规模 商业繁荣,交通发达,出现繁华的大都市 民族交往 西南唐蕃和亲 北方、西北各族通婚、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官职、政权交往 社会风气 社会风气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积极向上
衣带飘飘若飞, 人们称赞为: “吴带当风”。
阎立本《步辇图》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音乐、歌舞、石窟和雕刻
当时的音乐、舞蹈吸收周边民族的艺术精华, 多姿多彩,还涌现出一批技艺超群的舞蹈家、歌唱 家和乐器演奏家。
知识拓展(P18)
敦煌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
杜甫 “诗圣”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等 可见 ,诗歌是社会生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 共30张PPT)

0 0
0
筒车模型 B.唐朝
D.清朝
3.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 生产工具是( )
4.(2016•哈尔滨期中)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彩陶
5.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 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如图)。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
规模宏伟
0 0 0
0
布局严整对称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探究释疑(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民族交往与交融--吐蕃统一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 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 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唐太 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 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 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
等
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0
0
唐朝中期
《赋得古草原送 别》《秦中吟》 《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0
0
多彩的文学艺术——诗歌
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
豪迈奔放, 天可生见我材,诗必有歌是, 社
李
语言轻快。 千会金生散尽活还现复来实的
0
探究释疑(一)经济的繁荣
经济的繁荣——工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纺织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业
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代表有越窑的青 瓷,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0
筒车模型 B.唐朝
D.清朝
3.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 生产工具是( )
4.(2016•哈尔滨期中)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彩陶
5.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 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如图)。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
规模宏伟
0 0 0
0
布局严整对称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qí]
。”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探究释疑(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民族交往与交融--吐蕃统一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 政权,延续两百多年。吐蕃王朝是西藏历 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唐太 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 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了一系列发 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 或气魄雄浑,或沉郁悲
等
怆,语言精炼凝重
白居易0
0
唐朝中期
《赋得古草原送 别》《秦中吟》 《新乐府》等
讽喻社会,同情人民,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0
0
多彩的文学艺术——诗歌
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
豪迈奔放, 天可生见我材,诗必有歌是, 社
李
语言轻快。 千会金生散尽活还现复来实的
0
探究释疑(一)经济的繁荣
经济的繁荣——工
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纺织业 纺织业品种繁多,尤以丝织工艺水平最高, 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
陶瓷业
陶瓷业生产水平也很高,代表有越窑的青 瓷,邢窑的白瓷,闻名中外的唐三彩。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3课盛唐气象 课件ppt(共27张PPT)

③白居易的诗直面社会现实, 揭 示了统治者的腐化和人民的疾苦。
学生分组讨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有哪些特点?
①李白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 郁的浪漫情怀,李白因此享有“诗仙”的美誉。
②杜甫的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故有“诗史”之 称,他被誉为“诗圣”。
③的诗歌平易近人,通俗易懂,妇孺都会吟唱,深受 大众欢迎。
长安城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也是 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读史料:
西突厥
靺
回纥
鞨
东突厥
吐蕃
南诏
吐蕃人生 活在哪里, 是哪个民族 的祖先?
吐蕃族生活 在青藏高原, 是今天藏族 的祖先。
探究: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与突厥
(1)背景: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 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开放的 1、社会充满活力。2、妇女也受教育,喜好参与骑 社会风 马、打球等活动。3、社会风气兼容并蓄。
气
多彩的 1.唐朝是中国历史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诗仙”
文学艺 李白:飘逸洒脱,想象丰富,浪漫情怀。“诗圣”杜
术
甫,诗称“诗史”:淳朴厚重,悲愤凄婉;白居易作
品通俗易懂
2.唐朝的书法代表:颜真卿和欧阳询,绘画代表:阎 立本和“画圣”吴道子
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 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3、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 展,具体表现?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交融方式) 战争--管辖--和亲 表现:
①边疆管理。唐太宗时期先后击败东、 西突厥, 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② 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 的“天可汗”。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共35张PPT)

西藏地区流传的诗歌: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 给吐蕃粮食库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吐蕃工艺打来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 带来了各种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选自乌廷玉编写《隋唐史话》
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 友好而密切的联系。
唐朝前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怀仁可汗 渤海郡王
北方和西北 地区的各族 首领尊奉唐 太宗为各族 的“天可 汗” ,意即 各族共同的 君长。
南 诏
云南王
3、唐蕃和亲:
唐朝前期的疆域和边疆各族分布图
吐
蕃
唐太宗时,吐蕃 赞普松赞干布统 一了青藏高原的 各个部落,定都 逻些(今拉萨), 实行了一系列发 展生产、改革制 度的措施。
工艺品以及历法、科学技术 一方面是松赞干布十分 方面的书籍。随行的还有很 仰慕中原先进文化,为与 多手工工匠,他们在逻些修 唐朝建立密切的友好关系, 建了小昭寺,并参与修建大 主动求婚。 昭寺。松赞干布为了更好地 学习中原文化,派遣贵族子 另一方面,唐太宗为了 弟到长安学习,还请求唐朝 向中国西部发展势力,也 给予蚕种,派遣掌握各种技 需要笼络吐蕃,与之结盟。 能的的工匠。
李白
盛唐
诗仙
歌颂山河,昂扬进取 蔑视权贵,超凡脱俗 飘逸洒脱,想象丰富
“诗史”
杜甫
唐由盛转衰
诗圣
反映战争和腐败
淳朴厚重,悲愤凄婉
白居易
直面现实,同情人民,
中唐
平易近人,通俗易懂。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共65张ppt)

观点二: ——迁回故土 (魏征) 戎狄人面兽心,……数年之后,必为腹心之疾…… 宜纵之使还故土。
观点三: ——自行管理、接受监督 (温彦博)全(保全)其部落,顺(顺从)其土俗……数年之 后,悉为吾民。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首领为(都护府)都督、(州)刺史, 皆得世 袭。…… (归服的)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 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凡三十年 北方无戎马警。
通
禄
典
译
东
礼
者
赞
官
阎立本《步辇图》
布 达 拉 宫
最 初 修 建 的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来了什么?
文成公主进藏图 释迦牟尼鎏金铜像
甘丹寺珍藏的珍贵唐卡唐绣据说是文成公主所绣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系列挂图 文成公主携带的《医法大论》精华部分均收辑于此
从634年到846年(200多年间),唐 入蕃66次, 吐蕃来唐125次。
为云南王
唐玄宗册封大祚 荣为渤海郡王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突厥 2.吐蕃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时尚开放
• 饮食 • 服饰妆容 • 娱乐休闲
胡风胡食
• 饮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太宗是怎样处理东突厥旧部的? • 会产生什么影响?
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 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观点三: ——自行管理、接受监督 (温彦博)全(保全)其部落,顺(顺从)其土俗……数年之 后,悉为吾民。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首领为(都护府)都督、(州)刺史, 皆得世 袭。…… (归服的)酋长皆拜将军中郎将,布列朝 廷,五品以上百余人,殆与朝士相半……凡三十年 北方无戎马警。
通
禄
典
译
东
礼
者
赞
官
阎立本《步辇图》
布 达 拉 宫
最 初 修 建 的
文成公主给吐蕃带来了什么?
文成公主进藏图 释迦牟尼鎏金铜像
甘丹寺珍藏的珍贵唐卡唐绣据说是文成公主所绣
藏医巨著《四部医典》系列挂图 文成公主携带的《医法大论》精华部分均收辑于此
从634年到846年(200多年间),唐 入蕃66次, 吐蕃来唐125次。
为云南王
唐玄宗册封大祚 荣为渤海郡王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突厥 2.吐蕃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时尚开放
• 饮食 • 服饰妆容 • 娱乐休闲
胡风胡食
• 饮食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 唐太宗是怎样处理东突厥旧部的? • 会产生什么影响?
北庭都护府 安西都护府
文皇南面坐, 夷狄千群趋。 …… 献号天可汗, 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盛唐经济的繁荣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29张)

动脑筋:如果你随文成公主入藏,你能 帮她做些什么有益于吐蕃的事?
可以传授内地的文化(历法、绘画 等);
可以传播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如修 建大、小昭寺、种植蔬菜、养蚕缫丝、 纺织刺绣、房屋建筑等);
可以带去内地的优良品种(茶叶、谷 物和蔬菜种子):
可以帮助松赞干布管理文书奏章等。
文成公主为什么会受到吐蕃及后来藏 族人民的喜欢?(作用)
特点:兼容并蓄
多彩的文学艺术
今天,仍然留存唐朝两千多位 诗人近五万首作品。名家很多,如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为什么他们的诗歌风格如此不一样?
学习与 探究
豪迈奔放, 天生我材必有用,
语言轻快。 千金散可尽见还复,来诗歌是社
李 白
沉 语郁 言悲 凝怆 重会反,。生映活哦出长师现使未英实捷雄身的泪先满死襟,
文成公主像
布 达 拉 宫
位于拉萨市红山上,相传为吐蕃赞普 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动脑筋
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王室求婚? 唐太宗为什么同意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松赞干布因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先 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多次求婚,
唐太宗为了与吐蕃建立友好关系,所以也 同意把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忧国忧民 献计献策
历史上每个朝代都有可能有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繁 荣,但是唐朝的社会风尚却更为磅礴大气,有海纳百 川之势,无论是外国还是周边的少数民族的艺术及生 活风俗都能融入唐朝的社会生活之中。
同学们,请说出你的治国之道······
治 国 之 道
·······
社会 衣、食、住、行、 中西互通 、 胡汉交融 ,
生活 娱乐等方面
社会风气开放自由
民族交往与交融
自主学习
1.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发展 2.民族交融的方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共30张PPT+视频)

(一)农业发展
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乌云密布,时雨普降,一农夫 正在挥鞭策牛,雨中耕作;地头 上坐三人——农夫、农妇、小儿, 父子捧碗吃饭,农妇关切地注视 着他们。这一田头小景妙趣横生。 在另一块地上,有一农夫,肩挑 庄稼往回走。” ——季羡林主编《敦煌学大辞典》
(一)农业发展
1.垦田面积逐渐扩大
参考《新唐书·地理志》
全国耕地面积
850万顷 1400万余顷
(一)农业发展
2.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广一些 重要的生产工具
与直辕犁相比,曲辕犁的犁架更小更轻,设计精妙,操作时可自如控制入土深
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节省人力畜力,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骨耜 耒耜
直辕犁
唐代曲辕犁
➢曲辕犁与筒车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朝击败东、西突厥
提问:唐朝的民族交融与外交是一回事吗?
2、民族交融发展
1)“天可汗”
2)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通婚
3)东北、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政权与唐王朝关系密切
4)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3、唐蕃和亲与汉藏交融
3、唐蕃和亲与汉藏交融
松赞干布塑像
文成公主塑像
唐蕃会盟碑
(三)商业的发展 2.出现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如长)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今京师之人,不啻百万。 ——[唐]韩愈著,马其昶校注《韩昌黎 文集校注》卷八《论今年权停举选状》
唐朝长安城平面图(图片来自教材)
长安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 往的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弘舸巨舰,千轴万艘,交货往来, 昧旦永日”。
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根据材料及图片思考长安城有何特点?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遥认微微入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
布局整齐对称
坊市分离
西市还专门设有“波斯邸”“胡姬酒
肆”“收宝胡商”等。
——《唐长安的商人与商业》
中外贸易频繁
民族交往与交融
西突厥
靺
回纥
鞨
东突厥
吐蕃
南诏
历史解释
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 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吐蕃是由古代藏族在青藏高原建立的政权,延续两百多年。 吐蕃王朝是西藏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史料记载的政权,唐太宗时,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逻些,实行 了一系列发展生产,改革制度的措施。
唐蕃和亲
(1)
时,文成公主入藏
背景: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个部落,定都逻些;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化;
B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2.唐太宗之所以被北方各民族尊称为“天可汗”,主要是因为
(
)
D
A.强大的军事
B.唐朝是世界的中心
C.唐太宗具有“天可汗”的素质 D.开明的民族政策
C 3.以下路线图反映的史实应该是( )
2.陶瓷业:生产水平高, ;
; 。
越窑青瓷(浙江余姚) 邢窑白瓷(河北邢台)
3.商商业业
开
(1)表现: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
元
贸易往来频繁。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大都市
通
宝
(2)都城长安
特点
地位
长安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 盛唐气象课件(24张)

唐 三 彩 骆 驼 载 乐 俑
商业 商业十分繁荣,水陆交通发达,贸易往 来频繁,长安成为国际性大都会
长安西市图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1.唐朝与吐蕃的交往
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此画以贞观十五年 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 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吴道子
代表作: 《送子天王图》 绘画特点: 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
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 先河。
唐:吴道子代表作《送子天王图》(局部)
吴带当风。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 开后世写意画的先河。
唐朝文化艺术繁荣的原因:
1、统治者的重视、 2、国家的统一、 3、国家经济的繁荣、 4、民族交流和对外交往的频繁
诗人 李白 诗仙
杜甫 诗圣
白居易 诗王、 诗魔
生活年代 盛唐时期
盛唐—中 唐时期( 唐朝由盛 转衰)
中唐时期
代表作
《静夜思》《蜀道 难》《将进酒》《 梦游天姥吟留别》 《行路难》等
《春望》“三吏” (石壕吏、新安吏 、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 、无家别、垂老别 )等
《长恨歌》《琵琶 行》《卖炭翁》等
唐朝与各族关系:唐朝时期,汉族和一些
北方少数民族杂居、通婚,民族之间的交融 进一步发展。在朝廷中,有很多重要的官职 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西北、西南等地区一 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王朝保持着友 好而密切的联系。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弈棋仕女图
四、多彩的文学艺术
1、文学
李白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农业
(1)垦荒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并推 广了一些重要的生产工具,如曲辕犁和筒车 (2)重视兴修水利,在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水利工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 共30张PPT)

经济的繁荣——农
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 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 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材料: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 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 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0 0
不分昼夜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0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0
(1)杜甫诗中的“开元”是指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2 )杜甫的诗反映了什么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景象?
0 0
0
人教版
经济的繁荣——农
农业发展的表现 垦田面积 生产技术 生产工具 水利工程
0 0 0 0
逐渐扩大
不断改进
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曲辕犁和筒车
在全国各地修建很多水利工程
探究释疑(一)经济的繁荣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保持着友好而 密切的联系。
0
0
0
0
探究释疑(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开放的社会风气 精神风貌: 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表现: 1、妇女受到诗书、音乐等教育; 2、爱好运动; 3、习俗受少数民族影响; 4、尚武盛行。
社会风气: 兼容并蓄,刚健豪迈的尚
0 0 0
课程导入
历史学者蒙曼说:唐朝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最蓬勃的时代,也是 文化创造力最富活力的时代,都城长安,是所有人的精神向往,有着“ 九天阊阖(读作昌合)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读作流)。”的气魄 。虽然我们无法亲见长安盛世,但古诗词里早有展现。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长安的女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这是长安的少年,还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作为北方的那种 萧瑟的感觉。唐长安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必须回望的一座历史 丰碑......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 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 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曲辕犁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便灵 巧,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 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
材料: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 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 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0 0
不分昼夜 节省人力 提高效率
0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0
(1)杜甫诗中的“开元”是指哪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2 )杜甫的诗反映了什么社会景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景象?
0 0
0
人教版
经济的繁荣——农
农业发展的表现 垦田面积 生产技术 生产工具 水利工程
0 0 0 0
逐渐扩大
不断改进
发明并推广重要的生产工具,如 曲辕犁和筒车
在全国各地修建很多水利工程
探究释疑(一)经济的繁荣
③西北、西南等地区一些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与唐朝保持着友好而 密切的联系。
0
0
0
0
探究释疑(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开放的社会风气 精神风貌: 昂扬进取、积极向上。
表现: 1、妇女受到诗书、音乐等教育; 2、爱好运动; 3、习俗受少数民族影响; 4、尚武盛行。
社会风气: 兼容并蓄,刚健豪迈的尚
0 0 0
课程导入
历史学者蒙曼说:唐朝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最蓬勃的时代,也是 文化创造力最富活力的时代,都城长安,是所有人的精神向往,有着“ 九天阊阖(读作昌合)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读作流)。”的气魄 。虽然我们无法亲见长安盛世,但古诗词里早有展现。三月三日天气新 ,长安水边多丽人,这是长安的女性;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 花,这是长安的少年,还有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作为北方的那种 萧瑟的感觉。唐长安是我们传承中华优秀历史文化必须回望的一座历史 丰碑......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一派高度繁荣景象。盛唐时期人们的 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是怎样的呢?当时的民族关系如何?唐朝在文 学艺术方面又呈现出什么样的辉煌局面?
第3课 盛唐气象 课件(28张PPT+内嵌视频)

感唐之风气--社会
品唐之文艺--文化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唐之繁荣--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古代社会经济繁 荣的景象,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盛唐时期繁荣 的经济”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下面为各小组分配的不同任务,请你积极参与完成。
大气 九天阊阖(chāng h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ǎnliú)。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才气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yuè)。 ——刘禹锡《百花行》
九天阊阖(chāng h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ǎnliú古
直到我和翻译被大唐的礼官带去见到了身着便装,坐在步 辇上的大唐皇帝时,我才忽然明白:原来大唐的皇帝把我们当 成自家亲戚一样,不用拘束,不用太过紧张。和大唐皇帝第一 次接触,竟然丝毫感觉不到他的威严,反而觉得他是那么亲切。 同学们,你们说我这次求亲能成功吗?
唐蕃关系的发展
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 以及医药、历法等方面的书籍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奉太宗之命和亲 吐蕃,置备了丰厚的嫁妆,松赞干布亲自到青海迎接, 并在逻些(拉萨)特地修筑了布达拉宫作为寝宫居住。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 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
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
松赞干布
塑像 社会的发展。
贞观年间,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这是为什么?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有哪些方式?
识唐之开明--民族关系
品唐之文艺--文化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忆唐之繁荣--经济
农业、手工业、商业是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从不同侧面展现了古代社会经济繁 荣的景象,唐朝社会经济呈现高度繁荣景象,七年级(1)班的同学以“盛唐时期繁荣 的经济”为主题展开探究性学习,下面为各小组分配的不同任务,请你积极参与完成。
大气 九天阊阖(chāng h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ǎnliú)。
——王维《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才气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杜甫《忆昔》
无人不沽酒,何处不闻乐( yuè)。 ——刘禹锡《百花行》
九天阊阖(chāng hé)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miǎnliú古
直到我和翻译被大唐的礼官带去见到了身着便装,坐在步 辇上的大唐皇帝时,我才忽然明白:原来大唐的皇帝把我们当 成自家亲戚一样,不用拘束,不用太过紧张。和大唐皇帝第一 次接触,竟然丝毫感觉不到他的威严,反而觉得他是那么亲切。 同学们,你们说我这次求亲能成功吗?
唐蕃关系的发展
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 以及医药、历法等方面的书籍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局部)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奉太宗之命和亲 吐蕃,置备了丰厚的嫁妆,松赞干布亲自到青海迎接, 并在逻些(拉萨)特地修筑了布达拉宫作为寝宫居住。
派遣贵族子弟到长安学习,请求唐 朝给予蚕种及派遣工匠
影响:促进了吐蕃经济和
松赞干布
塑像 社会的发展。
贞观年间,唐太宗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各族尊奉为“天可汗”, 意即各族共同的君主,这是为什么?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有哪些方式?
识唐之开明--民族关系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3课盛唐气象课件(共26张PPT)

文学艺术
诗歌:著名的诗人有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著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和欧阳询
绘画: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和吴道子
1.唐朝时,一位农民要翻耕田地,他可以使用的当时较先进的
生产工具是( D )
2.(2016•哈尔滨期中)唐朝时期陶瓷业高度发达,其中下图因
造型精美,色彩亮丽,被誉为世界工艺的珍品,它是( C )
是( C )
A.越窑青瓷 B.邢窑白瓷 C.唐三彩 D.彩陶
3.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用“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 畦”来形象地描绘某座大都市(如图)。说出这座大都市的名
字( B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4.(2016•大同期末)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 独爱之如一。”唐朝统治者的这种“抚九族以仁”的做法。说
作多反映战争和政 “三别”
治腐败给人民带来 的痛苦,抒发悲愤
杜甫的等诗称
凄婉之情
为“诗史”
唐朝0 直面社会现实,揭
白居 中0 期 示了统治者的腐化
易0
和人民的疾苦。
0
诗歌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妇 《秦中吟》 孺都会吟唱, 《新乐府》 深受大众欢迎。
2、书法与绘画
类别 历史人物
作品特点
颜真卿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人称“颜体” 书法家
第3课盛唐气象
一、经济的繁荣
表现:
农业垦田面积逐渐扩大,农业生产技术不断 改进 手工业:丝织业、陶瓷业、造船业、矿冶业、 造纸业颇具规模 商业繁荣,交通发达,出现繁华的大都市
0
0 0
0
0
0 0
筒车
0
曲辕犁
蜀锦
邢 窑 白 瓷
0 0 0
今河北省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3课《盛唐气象》 (共24张PPT)

导入新课
猜猜唐代大诗人
杜甫 李白 白居易 唐朝前期的时候国力强盛,不光政治清明,而且经济 繁荣,民族关系和谐,文化熠熠生辉,出现了全面的繁盛 局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盛唐的气象。
农业:
经济 手工业
民族 交往
商业:
盛唐气象
开放的社会风气 文 化 艺 术
耕 地
材料研读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 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农业:曲辕犁(耕地)与筒车(灌溉)的发明
经济 手工业
1、纺织业
2、陶瓷业
蜀锦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唐三彩
商业:长安:中心,国际大都市 民族 交往
盛唐气象
1、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入藏(吐蕃) 松赞干布 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和同为一家”
也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等
淳朴厚重, 悲愤凄婉
白居易
中 唐
《赋得古草原送别》 《秦中吟》《新乐府》 等
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
2.书法
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颜真卿
欧阳询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欧阳询
端 正 劲 美 , 雄 浑 敦 厚
民族交往与交融
青藏 高原
藏族 蕃
游牧、农 耕生活
7世纪前期, 吐蕃的 松赞干布 统 一青藏高原 。
吐
文成公主像
问题思考
1、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 2、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历史意义?
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等 意义: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
猜猜唐代大诗人
杜甫 李白 白居易 唐朝前期的时候国力强盛,不光政治清明,而且经济 繁荣,民族关系和谐,文化熠熠生辉,出现了全面的繁盛 局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盛唐的气象。
农业:
经济 手工业
民族 交往
商业:
盛唐气象
开放的社会风气 文 化 艺 术
耕 地
材料研读
据记载,筒车“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 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
农业:曲辕犁(耕地)与筒车(灌溉)的发明
经济 手工业
1、纺织业
2、陶瓷业
蜀锦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 唐三彩
商业:长安:中心,国际大都市 民族 交往
盛唐气象
1、开明的民族政策,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2、文成公主入藏(吐蕃) 松赞干布 意义: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和同为一家”
也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盛唐转衰
“三吏”“三别”等
淳朴厚重, 悲愤凄婉
白居易
中 唐
《赋得古草原送别》 《秦中吟》《新乐府》 等
平易近人, 通俗易懂
2.书法
唐代书法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
颜真卿
欧阳询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书法家
唐朝著名的书法家是:颜真卿、欧阳询
端 正 劲 美 , 雄 浑 敦 厚
民族交往与交融
青藏 高原
藏族 蕃
游牧、农 耕生活
7世纪前期, 吐蕃的 松赞干布 统 一青藏高原 。
吐
文成公主像
问题思考
1、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带去了什么? 2、文成公主入藏有什么历史意义?
带去了谷物种子、药材、茶叶、工艺品以及历法等 意义:文成公主入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 盛唐气象ppt课件

05
盛唐的政治
总结词
唐朝在政治制度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和完善,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详细描述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将决策、审议和行政权力分离,加强了中央集权。同时,科举制度的推行使得 人才选拔更加公正,提高了官员素质。
总结词
唐朝对外关系广泛,与周边国家展开了频繁的经济、文化和 政治交流。
06
盛唐的影响
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文化传承
盛唐时期的文化繁荣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制度创新
盛唐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为后世提供了借鉴和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
盛唐时期的经济发展达到了巅峰,为后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启示。
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01
02
03
文化艺术
唐朝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为盛唐气象的形成提供了 有力保障。
文化繁荣与创新
唐朝时期,文化艺术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盛唐气象增添 了浓厚的文化底蕴。
盛唐的标志和意义
盛唐的标志
盛唐气象的标志包括政治清明、经济 繁荣、文化昌盛等方面,这些方面共 同构成了盛唐的独特风貌。
盛唐的意义
盛唐气象不仅在当时对中国的发展产 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 巨大的影响和启示,成为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象征之一。
详细描述
01
02
03
唐朝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与朝鲜、日本、印度、中亚和西亚等地区建立了广泛的联系。通过互派使 节、设立商馆和开展贸易等方式,促进了中外交流和共同发展。
总结词
唐朝在民族关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多民族国 家的繁荣稳定做出了贡献。
详细描述
唐朝尊重各民族文化传统,采取因地制宜的政策,推动各民族经 济、文化和社会的共同发展。同时,唐朝还通过设置都督府、羁 縻州和土司等机构,加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这些措施促 进了民族团结和融合,为盛唐气象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绘画艺术
唐代特别是盛唐时期是中国绘画发展史上一个 空前繁盛的时代,也是一个出现了巨人与全新风格 的时代,著名的画家有:阎立本 、吴道子、张萱、 韩干、陈闳、王维等。
唐代绘画的主要题材:宗教经变;人物仕女; 自然山水;花鸟禽兽。
总的来看,唐代是人物画鼎盛的时期。
阎立本《历代帝王图》,
全图共描绘了十三位帝王形 象。
你能说说长安城的布局特点吗?
二、民族交往与交融
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 表现:①杂居、 通婚 ②很多重要的官职由少数民族人士担任。
③西北、西南少数民族政权保持友好密切的联系。 ④唐太宗被尊奉为各族的“天可汗”。
⑤ 唐玄宗封渤海郡王、怀仁可汗、云南王等。p14
1.读史料:
材
靺
回纥
鞨
料
西突厥
东突厥
“天下诸津,舟航所聚,旁通巴汉,前指闽
越,七泽十薮,三江五湖,控引河洛,兼包淮海,
弘舸巨舰,千舳万艘,交货往来,昧旦永
日”
——《旧唐书•崔融传》
说一说:这则材料反映出了什么样的景况?
水路运输发达,港口码头往来船舶 众多,商品交流繁盛。
课后作业二
P17诗歌赏析 ①诗句中的“蕃”“胡”,指的是什么?
“蕃”是我国古代对外族或异国人的泛 称;“胡”是我国古代对北方和西部各 族的称呼。
C.诗圣
D.诗史
7、唐代瓷器闻名于世界的工艺珍品是:(A)
A.唐三彩 B.白瓷 C.青瓷 D.景德镇瓷器
8、唐朝的城市中既是当时各族交往的中心,又是国
际性大都市的是:( B )
A.洛阳
B.长安 C.扬州
D.成都
9、唐代繁华的大都市中,隋代大运河不经过的是:
(D )
A.长安
B.洛阳 C.扬州
D. 成都
材料分析
阅读下列材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
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①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
什么? 唐太宗 被称为“天可汗”
②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自古以来都只重视汉族,看不起 少数民族,我都一样爱护他们。
③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表达了唐太宗较为开题。
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唐诗
你知道唐朝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诗人有哪些?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诗仙:李白
作品: 特点:
<早发白帝城>,<蜀道难>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 奇妙,语言轻快
“诗圣”杜甫
作品: 特点:
三吏三别《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无家别》等
有“诗史”之称,气魄雄浑,沉郁 悲怆,语言精练凝重
好处:节省人力,提高效率。
手工业兴盛
白瓷
绢 锦
锦 青瓷
2.手工业:
纺织业品种繁 多,蜀锦冠于 全国;陶瓷器 生产水平也很 高,越窑(青 瓷)、 邢窑 (白瓷)、唐 三彩。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代邢窑唐白代釉越盖窑罐青瓷五边花口洗
3.商业繁荣 繁华的长安西市
商业十分繁荣,水 陆交通发达,贸易 往来频繁;长安城 规模宏伟,布局严 整对称,街道宽敞 整齐,商业繁荣, 既是当时中国政治、 经济和文化交往的 中心,也是一座国 际性的大都会
唐太宗为了和吐蕃建立友好关系,同意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三、开放的社会风气
结合图片和 课本知识, 说说唐朝社 会风气的特 点?
当时社会风气比较开放,社会充满活力,人们多显示 出一种昂扬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受西北少数 民族习俗的影响,当时的社会风气兼容并蓄,人们多 刚健豪迈的尚武。
四、 多彩的文学艺术
②上引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情况?
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 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 服装、骑马等页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 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
C.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敦煌莫高窟
3.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
的大书法家是(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阎立本
D、欧阳询
4.王明特别喜欢历史,他想通过唐诗来研究 唐朝由盛而衰的这段历史,请你给他推荐一 个最佳人选( )
A.杜甫
B.李白
C.杜牧
D.李商隐
5、唐蕃“和同为一家”说明(B )
《玄秘塔碑》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唐朝京兆华 原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由于 他也被皇帝封为河东郡公,因此后人也称他 “柳河东”。他是颜真卿的后继者,后世以 “颜柳”并称他们,成为历代书法的楷模。 并
与赵孟覜、颜真卿、欧阳询合称“楷书四大 家”。
褚遂良(596—659),楷书,代 表作:《慈恩寺圣教序》。
唐 吴道子 《送子天王图》
什么是乐舞?为什么说唐代乐舞 十分发达?
唐代舞蹈多以音乐伴奏,故称乐舞。
唐代涌现出许多著名的音乐家、舞蹈 家和乐舞作品,如《秦王破阵乐》《霓裳 羽衣舞》。
课堂小结
唐朝
经济
民族 交往
文化 艺术
农业:曲辕犁与筒车的发明 手工业:蜀锦、白瓷、青瓷唐三彩等 商业:长安的繁华 文成公主入藏 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 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 书法: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 绘画:吴道子、阎立本
《送子天王图》 落笔雄劲,风格奔放
《多宝塔碑》
颜真卿(709—785),唐代杰出书法 家,伟大的爱国者。汉族,字清臣,琅琊 孝悌里(今临沂市费县)人。其曾祖、祖 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 创“颜体”书法,与赵孟覜、柳公权、欧
阳询合称“楷书四大家”。
欧阳询,工楷书, 代表作:《九成宫醴泉 铭》
新课探究
一、经济的繁荣
结合图片和教 材,从三个方 面概括唐朝经 济发展的表现。
1、农业 2、手工业 3、商业
农业繁荣
1.农业:
垦田面积逐 渐扩大, 农业生产技 术不断改进; 修建了很多 水利工程。
材料研读:
P12材料研读:据记载,筒车“如 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 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 泄水” 。 想一想,使用筒车的好处是什么?
《步辇图》记录了唐太宗接见吐蕃请婚使节 禄东赞的场面。图中端坐者为唐太宗。
641年文成公主入吐 蕃,带去了书籍、种子、 工艺品等,密切了唐蕃经 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 之间的友好关系。
布达拉宫的文成公主塑像
问题:松赞干布为什么多次向唐朝求婚? 唐太宗为什么同意文成公主远嫁吐蕃?
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想向中原学习 先进的文化等,所以向唐朝多次求婚。
一
:
吐蕃
南诏
2.吐蕃人生 活在哪里, 是哪个民族 的祖先?
吐蕃族生活 在青藏高原, 是今天藏族 的祖先。
材 料 二 :
3.读图结合教材,要求学生概括松赞干布的情况。 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定都 逻些(今拉萨),实行了一系列发展生产、 改革制度的措施。他还仰慕中原文化。
阎立本《步辇图》
A.吐蕃首领已接受唐政府的册封
B.吐蕃与内地的关系不断加强
C.唐政府对吐蕃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D.吐蕃与汉
族长期融合,已形成“一家”
6、“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
别鸟惊心。”抒发了杜甫对唐 都长安遭安史之乱
破坏的悲怆情怀。他的诗,语言精炼凝重,艺术技
巧高超,被后人称为(D )
A.医圣 B.书圣
白居易
作品: <秦中吟> <新乐府> 特点: 直白如话,通俗易懂
二、唐书画
唐朝书法和绘画大家的基本概况简表
艺术家 颜真卿 柳公权 欧阳询 阎立本 吴道子
代表作
作品特点
《颜氏家庙碑》 端正劲美,雄浑敦厚
《玄秘塔碑》 方折峻丽,笔力劲健
《九成宫醴泉碑 严谨工整、平正峭劲 铭》
《历代帝王图》 形态各异,神形兼备
随堂训练
1.昭君出塞和文成公主入藏在当时产生的影响, 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少数民族的行政管理 B.促进了汉族与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C.使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归属于中央政府 D.形成了汉族与少数民族融合的高潮
2.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
的是( )
A.秦兵马俑遗址
B.大昭寺会盟碑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第3课 盛唐气象
导入新课
猜猜唐代大诗人
李白
杜甫
白居易
唐朝前期的时候国力强盛,不光政治清明,而且
经济繁荣,民族关系和谐,文化熠熠生辉,出现了
全面的繁盛局面,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盛唐的气象。
学习目标
1.了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史实; 2.掌握唐朝时期,唐朝与西藏的往来历史; 3.掌握唐朝文学方面的成就,重点掌握唐朝 著名诗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