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公共管理的社会化

摘要: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既是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政府与社会互动的角度分析,”公共管理社会化”过程,不仅是政府”放权”于社会,更是政府”还权”于社会的渐进过程。笔者通过对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涵义和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了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途径。

关键词: 公共管理社会化市场经济

在“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问题上,有学者这样认为:“所谓公共管理社会化,是指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领域,要改变传统的由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将一些政府职能通过向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转移出政府,以达到提高行政效率,节约财政开支的目的。随着改革的深入,许多国家在公共管理社会化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那么,作为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中国,能否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其发展趋势如何?本文将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一、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必要性

在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浪潮中,中国的政府管理究竟有没有必要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这也许是人们认识并不一致的问题。比如,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是不相同的:西方一些国家目前建立的企业型政府,是适应了后工业时代发展需要的,而中国目前仍处于工业时代,官僚制型的政府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加上中国社会整体发育程度较低,目前还不具备大力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的条件。从中国目前改革与发展的实际来看,不是我们要不要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问题,而是如何不断创造条件加快公共管理社会化步伐的问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如果不积极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不仅政府难以适应民众对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事务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要使政府的能力和它的作用相符合,使政府在保持适度规模和有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供各种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就必须大力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

二、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途径

1、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放权还权于社会

政府工作方式,是指在一定的指导思想和主客观环境下,政府为实现特定的管理职能和管理目标所采取的带有普遍性的行为取向。这些行为取向,集中地反映着政府管理的理念、价值,并具体表现在政府工作的决策、执行等各项政务活动之中。政府工作方式对实现政府的工作目标具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政府职能的重要手段。在市场化的改革中,一个核心的问题是按照市场运行的客观要求确立市场机制,也就是说,要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实现市场的公平交易,维护各市场主体的利益。市场机制的形成和确立,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增强了社会的活力,而且在推动公共管理社会化方面也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我国政府工作方式的转变,集中地体现在政府管理应从直接管理为主转向间接管理为

主;由主要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向主要靠经济和法律手段管理;由过去的注重微观管理转向主要实施宏观管理。因此,这样做,不仅可以更好地促进政府职能和管理目标的实现,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

2、扩大市场主体准入,放松对市场的限制

所谓市场主体准人,指的是政府运用行政力量对市场主体进入一市场所设定的条件限制制度,在这种限制制度下,符合设定条件的主体才能够进入这个市场,不符合条件的被政府的规定挡在市场之外。如果某个市场主体没有取得准入许可擅自在管制行业经营,将受到法律的制裁。本文将政府设定准入限制的行业称之为管制行业,设定准入限制的市场称之为受管制的市场:没有准入限制的行业与市场则称之为非限制市场。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放松对市场的限制,不断扩大市场主体准入的领域,我国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潜力。比如在邮电、电讯、电力、交通等领域,目前在市场准人方面依然限制较多,不利于这些行业的发展,也容易导致垄断。在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的过程中,除少数特殊行业和部门外,要放松政府的准入限制,减少政府的审批制度,最大限度地打破行业、部门的垄断。

3、推进事业单位的社会化

在中国,事业单位改革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总的来看还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公共管理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也不适应。对国家兴办的事业单位要进行全面的改革,使其逐步走向社会化的道路,是我国公共管理社会化的一个独特内容,也是我们面临的一项艰巨的改革任务。我国的事业单位种类繁多,覆盖面广,管理体制复杂,是我国财政供养的大头。十六大报告指出,按照政事分开原则,改革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正因为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革和政府机构改革不断深人的情况下,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就成为一项重要的任务。多年来,事业单位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存在的问题也相当突出,必须改革。事业单位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实现社会化。也就是说,要通过推进公共管理社会化,把事业单位最终推向社会化的道路。

4、政府机构改革与职能转变.为公共管理社会化创造了体制条件

如果说中国社会发育程度的提高市场机制的确立为政府推行公共管理社会化营造出有利的外部环境.那,厶中国政府适应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自身所进行的一系列变革,以及这种变革对转变政府职能任务的提出与实践既成为公共管理社会化的直接动因。也为公共管理的社会化创造了体制条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人,我们不仅仅认识到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必要性,而且开始意识到适应商品经济发展需要,还有一个转变政府职能的问题,也就是说政府管理的职能、方式也要随之变化。

三、结论

公共管理的社会化既是政府管理现代化的要求,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所以,实行公共管理社会化,有利于打破由政府垄断公共管理与服务的局面,促使政府的职能向市场、社会转移,瓦解单一的权力结构,促成多元权力结构的形成,有效地调整公共管理、国家行政及其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从而提高行政法对于社会的责任性、效率性和回应性。

参考文献:

[1]汪玉凯:公共管理趋向社会化[J].中国改革报,1999(08).

[2]陈庆云:我国公共管理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其重点[J].江苏社会科学.2002(06).

[3]张志坚.中国行政体制与机构改革[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4]任晓.中国行政改革[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