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尚激活传统——以“非遗”中的中国织绣印染工艺保护为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传统织绣印染工艺是中国传统服
式 ,使 这 些 遗产 重新 被 激活 ,焕 发 出新 的
生命力。本文认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类
的 “ 非遗” 特别是织绣印染: 艺,由于 自 , 【 身 的 文化独 特 性 ,可 以通 过 “ 尚激活 ” 时
的创造 性 转化 ,不仅 摆脱 被拯 救 的尴 尬境
到战国时期 ,丝织品种类繁多 ,织锦技术
得到高度发展 ,彩绘 、染色 、刺绣技术逐
在农耕社会 ,传统手工艺品首先是具
有实用价值的产品 ,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
步完善。到公元 4世纪 ,中国的纺织品 、
印染品 、刺绣品已闻名遐迩 ,并通过 “ 丝
是其基本功能 。但 自 近代以来 ,随着机器 工业的发展 ,这些传统技艺赖以生存与发 展的社会土壤逐渐消失 。现代纺织工业不
博物馆研究 2 1 年第 3 ( 01 期 总第 15 期) 1
・ 博物馆学・
用 时 尚 激 活 传 统
一 一
以 “ 非遗” 中的 中国织绣印染工艺保护为例
李 红
摘
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的保 护,
朝鲜 、越南等国,为世界文明发展做 出了
伟大 的贡 献 。
不仅仅 是要 使 其成 为 完整 的 “ 本 ” “ 标 或 活 化 石 ” 一种 更 为理 想的状 态是 通 过某种 方 ,
紧迫 ;起源于明代的上海独门绝技露香园 顾绣从业者从明代的数百人萎缩到现在的 十多人 , 且平均年龄在 4 0岁以上; 在湖南 ,
绣直接作为艺术作品进入市场 ,而大 多数
服饰 、日用品的装饰刺绣 由机器化大生产 流水线上完成 。 但 无论如何 ,艺术仍然只是少数人的
传统织锦艺术的从业者从 2 世纪 8 0 0年代
饰文化 的精华 ,作为 中国服饰装饰 的重要
手段 ,织绣染工艺不仅美化了华服本身 ,
更体现了中国传统服饰崇尚端庄文雅 、含
蓄 内敛 、平和淳朴 、喜庆吉祥的美和 中国 传统美学精致 、 高雅 、 和谐 、 华美的精神 , 历经几千年历史沉淀 ,它们已成为灿烂的 文化瑰宝 ,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宝贵财富。
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 目就有 包括苏绣 、 湘绣 、粤绣 ( 广绣 、 潮绣 ) 蜀 、
绣等的中国名绣 ;以及土族盘绣 、 挑花等 少数民族刺绣 ;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
装需要 ,原有的地域 、民族特色鲜明的服
饰产 品,逐渐为普遍wenku.baidu.com 、大众化的服饰品
替代 ,与工 业化 服装 工 艺相 比 ,传统 手工
绸之路” 西运亚非欧各国 , 影响到了 日本 、
仅改变了人们 的服饰消费结构 ,也极大地
改变 了人们生活 中的服 饰 习惯 和审美 习 惯 。现代纺织服装工业为人们提供 了大量 廉价的服饰产品,满足了绝大多数人的服
“ 遗产”已经消失 。 仅就 “ 非遗”的保护 目录来看 ,其数量之庞大已经让人震惊。
征。
着老艺人的谢世而灭绝 。以黎族织绣染工 艺为例 ,根据海南省全国政协委员谢京提
案 中的统计 ,15 年代,黎族妇女普遍掌 90
另一方面 ,随着传统服饰手工 圭品面 三
临的生存空间 日益狭窄 ,其功能也逐步发 生了变化 , 实用功能渐渐减少 ,审 荚艺术
功能逐渐增加 ,最终完成了从生活到艺术
握黎锦工艺 , 7 年代已不足一半 ,目前 到 0 已不足千人 ,且大多年过七旬。现掌握耕
染技艺的不足百人 ,掌握双面绣技艺的不
的转变。中国传统织绣染工艺的转化尤其
明显 ,最初的刺绣一般用于服装 、日用品 的装饰 ,而现在 ,越来越多精美的手工刺
足十人 。而且掌握这项技艺的人大多年事 已高 ,黎锦工艺传承 、整理和研究 已十分
、
文化 “ 瑰宝”的尴尬境遇
在漫长 的农耕社会 中,传统织锦 、刺 绣 、印染工艺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 所 谓 “ 男耕女织”一直以来都是传统生产方
式的基本分工结构 ,发达的农耕文明正是
中国传统织绣染工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 , 盖取诸乾坤” 。 我 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蚕丝的国家, 考古资 料证明 ,新石器时代 的良渚文化时期就有
了丝织品 商代已经 出现纱 、绮 、罗 、纨 ,
时至今 日,在一些较少受到工业文明冲击
的地方 ,如一些偏远的少数 民族地区 ,至
今仍完整地保留着 自己的传统民族民间织
绣印染制作工艺 ,并广泛应用于 日 常生活
中。
丝等品种 。西周已经有了两色以上彩丝的 提花技术 ,并有了一定生产规模 的织锦 。
造、 宋锦织造 、 蜀锦织造技艺的三大名锦 ; 苏州缂丝织造技艺 ;以及土家族织锦 、黎
族传统纺染织绣等少数民族织染技艺 ;南 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白族扎染技艺等共
服饰工艺制造过程复杂且费工费时 ,成本 高 、利润低 ,缺乏价格竞争力 ,由于社会 需求有限, 私人劳动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 , 从事这一行业的人已经越来越少 ,生命力
变得越来越脆弱。 传统 的织绣染技艺传承 , 从上机纹制 、制作到技艺 ,全靠艺人代代 口授心传 ,从而也不可避免地让许多优秀 产品和传统绝技失传 ,其中还有些绝技随
二十多项 。这些传统技艺一方面以其极致
的优美续写着华夏五千年织绣印染技艺的 辉煌 , 另一方而也不得不面对生存的尴尬 , 成为 “ 非遗”本身就是其生命力枯萎的表
事情 ,而对于传统服饰手工艺来说 ,其审
的 20 人到现在的仅仅几十个人。 00 ’
手工业的衰落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 势击溃了传统手工技艺 ,占领了大众服饰 的消费市场 。对于传统的那些服装手工艺
一
地 ,而且 进 一步 成为 弘扬 中 国传 统 文化 的
重要载体。同时,随着 中国国际地位 的提 高,中国文化的魅力 日 益增强,国际服装 时尚界的 中国元素正 日 凸显 ,挖掘和提 益 炼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中的精 华,也成为时 尚界本身的 内在要求。 关键词:非遗 织绣印染 服饰文化 中国服饰文化源远流长 。史载 “ 黄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