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3课题标书 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表观遗传机制
国自然 面上项目标书范例
申请代码H1606受理部门收件日期受理编号解除保护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书(2010版)资助类别:面上项目亚类说明:附注说明:项目名称:Pyk2促进肝癌细胞迁移的一个新的分子机制研究:结合并磷酸化E-cadherin?申请人:电话:依托单位:通讯地址:邮政编码:266021 单位电话:电子邮箱:申报日期: 2010年2月26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经费申请表(金额单位:万元)报告正文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一)项目的立项依据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肝癌发病数占全球所有肝癌病例的一半左右,因此我国对于肝癌的研究显得非常迫切[1]。
肝癌非常容易转移,其复发转移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
了解肝癌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对于设计合理的治疗药物,进一步提高我国肝癌的治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2]。
E-cadherin在肝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E-cadherin属于钙粘附蛋白家族(Cadherin 家族),在调节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基质之间的粘附反应,介导细胞间的接触抑制和凋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E-cadherin与β-catenin、p120等形成复合体发挥上述功能[3]。
E-cadherin与多种肿瘤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4-5 ]。
有人认为提高E-cadherin的表达可以成为肿瘤治疗的一个方向[6]。
与其他肿瘤类似,研究表明E-cadherin在肝细胞癌的阳性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肝组织,表达越低则肿瘤病理分级越差,也越容易出现转移[7-9]。
有人报道缺乏E-cadherin表达的人肝癌细胞株非常容易发生转移,但是转染E-cadherin后这种特性发生逆转,说明E-cadherin在肝癌细胞转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0]。
E-cadherin丧失或低表达的机制至今仍然不是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可能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功能丧失、启动子甲基化后转录沉默[11]以及E-cadherin蛋白被磷酸化后水解等。
2014年973项目 重大科技计划 973计划 (2015)
2014CB744100 问题研究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
心
深空探测高精度天文测角测速组合自主导航基础研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上
2014CB744200 究
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2014CB744300 油页岩高效油气炼制与过程节能科学基础
中国科学院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基于空间微生物变异规律探索重要感染疾病防控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
2014CB542700
教育部
复制及宿主免疫应答的机制
中国农业大学
2014CB542800 新发、再发传染病病原体的结构研究
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 南开大学
员会
2014CB542900 中医证候临床辨证的基础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4CB543000 “上火”的机理与防治研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浙江省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兰州大学
冯其明 黄飞 杨士勇 沈保根 张洪杰
王庶民 赵继成 李志辉
张伟 许光文 刘长庭
卢光明
胡斌
—5—
黄土重大灾害及灾害链的发生、演化机制与防控理 国土资源部、陕西省科学技
2014CB744700
长安大学
论
术厅
2014CB744800 大型客机减阻机理和方法研究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司、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北京邮电大学
2014CB340000 基于光子轨道角动量(OAM)的新型通信体制研究 教育部
中山大学
2014CB340100 多维复用光纤通信基础研究
教育部、天津市科学技术委 天津大学
重大研究计划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
附件:重大研究计划“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2010年度项目指南本重大研究计划旨在通过对细胞编程与重编程的分子机制的研究,深入探讨细胞增殖、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为阐明干细胞定向分化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形成的分子机制、解析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探索组织修复和器官重建的分子机制及药物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2010年度项目指南仍将紧紧围绕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这一科学问题,同时考虑到2008与2009年度项目指南的具体实施与资助情况,本年度将更加注重“集中目标、重点突破”的策略,力争取得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一、科学目标应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手段,认识细胞编程和重编程过程中表观遗传信息形成、维持和作用的规律和特点,阐明表观遗传调控在细胞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等方面的作用机理,揭示表观遗传网络组成、进化和运行的机制。
二、核心科学问题2010年将围绕以下五个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研究:(一)表观遗传信息建立和维持的分子机制。
(二)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
(三)体细胞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
(四)组织器官发育与再生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
(五)表观遗传信息网络的起源与进化。
三、2010年拟资助经费和项目数鼓励科学家在资助方向框架内选择明确的科学问题自由申报项目。
本年度资助的主要研究方向:(一)表观遗传信息建立和维持的分子机制。
深入探讨表观遗传调控因子(包括蛋白因子、非编码RNA分子和其他可能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的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与调控机制;探讨核小体组装、“组蛋白密码”的组成、识别和作用的机制;研究染色质高级结构及异染色质与常染色质转换的调控机制及功能;阐明重要信号转导通路与表观遗传调控的作用方式及机制。
(二)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的表观遗传机制。
深入研究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可塑性变化的规律和特点;探讨与干细胞定向分化密切相关的关键因子的作用机制和调控网络;研究干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信息的编程/重编程和基因表达的谱式与细胞表型和细胞周期之间的关系;探讨干细胞定向分化的新机制;探索癌症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其基因表达谱式的特点和决定这种特点的表观遗传因素及其成瘤过程中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标书撰写最新完美版
标书的撰写
3. 如何写“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 键问题” 研究内容
• 层次分明,建议用小标题,小标题准确恰当 前后关联、步步深入(如体外实验—体内实验)
研究内容
现 象(临床、标本) 机 制(体外实验)
体内实验(动物模型)进一步证实
标书的撰写
3. 如何写“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 键问题”
申请人认真查询医学科学部一级申请代码并选择相应的二级 申请代码。
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近两年资助情况一览表
医学科学六处
资助范围:运动系统疾病、康复医学、创伤、烧伤、整形、急重症医学、 医学病原微生物与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学。
课题申报
上年12月底发布项目指南
当年1月1日发布电子版申请书
要求:电子与纸质版本号一致 • 下载申请书(表格) 使用当年的申请书格式 仔细查看申请书的提纲(注意细节)
• /Portal0/default152. htm
注意的事项
限项规定:高级职称限项(三项)
年龄规定:青年(女性 40, 男性 35 )
暂停1年受理:面上连续 2 年未中标
在职研究生:在职博士
项 目 指 南 - - - 申 请 须 知
注意:每年可能会有变化
标书的撰写
7. 如何写“摘要”
• 一般不用“目的-方法-结果-结论”4段论写法 • 一个完整段落,包括1-2句介绍研究背景;提出问题,
突出创新性;简要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
• 让评审专家明白该项目做什么,有没有新意和意义
摘 要(<400字)
背景介绍
内容简介
研究意义
标书的撰写
8. 其它
团队组成:合理性——年龄、职称、研究基础、 时间分配,注意限项 经费预算:一定要有,但要合理,最好写出依据 年度计划:一般以半年或一年为一段落,结合研 究内容 预期成果:包括实验结果,发表论文、申请专利 经济效益、人才培养、学术交流 (务实)
2018年国自然基金指南解读(二):面上、青年、地区,你们要的都在这里
2018年国自然基金指南解读(二):面上、青年、地区,你们要的都在这里作者:肥牛转载请注明:解螺旋·临床医生科研成长平台上一期,老谈给大家解读了指南中的申请人条件、科研诚信、预算编报、合作研究以及限项规定,今天则继续讲解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地区基金这三大内容。
面上项目一面上项目概况先上一张表格,让大家了解一下整个国自然基金以及医学科学部的面上项目的大概情况。
由上表可知,医学科学部的项目数增长幅度13.03%远远超过整体增长幅度8.43%,这也正是医学科学部的平均资助强度明显下降以及平均资助率进一步走低的原因。
再来看一张有关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近两年资助情况的表格。
医学科学部总共分十个处,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其中只有医学八处的资助率略有升高,升高了0.07%,其他九个处的资助率均下跌。
其中资助率最低的是十处,资助率只有16.22%;倒数第二是七处,为18.28%;倒数第三是六处,为18.65%。
另外,预计2018年度面上项目直接费用的平均资助强度是60万元/项,资助期限仍为四年。
而对于一些工作基础特别雄厚、特别优秀的创新性项目,可以给予面上项目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2倍的资金支持,也就是120万元/项。
二医学科学部面上项目强调内容1. 研究的原创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创新性一定要好。
2. 对获得较好前期研究结果的项目,鼓励开展持续深入的系列研究工作。
那什么叫“较好的前期研究结果”?无非三点:1)以前拿过基金,而现在的基金和之前的基金具有一个比较好的项目的承接性;2)之前发过的文章和申请的项目有一个比较好的承接性;3)前期研究结果具有比较强的原创性和可拓展性。
3. 避免无创新性思想而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术和跟踪热点问题的项目申请。
当然这句话在2016、2017年的指南中也有。
强调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在项目申请过程中,追星的现象非常显著,尤其是前两年因为“自噬现象”拿到了诺贝尔奖,大家便一窝蜂地去申请“自噬”的项目。
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年度
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23年度2023年度生物医学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参考内容:1. 研究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途径:通过病例分析和实验研究,探索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的发病机制,并尝试开发靶向治疗药物或治疗方法。
2. 基因编辑技术在遗传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结合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借助基因编辑修复或校正遗传病相关基因突变所带来的遗传病治疗效应,并解决其在临床应用中可能出现的限制与安全性问题。
3. 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的研究:研究肿瘤免疫治疗中免疫细胞治疗、免疫检查点阻断和肿瘤疫苗等新策略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机制,探索提高肿瘤免疫疗效、降低治疗副作用的新方法。
4. 人类基因组学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人类基因组学中潜在的遗传变异与常见疾病的关联,通过大规模人群研究,发现新的遗传风险因子,并揭示其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
5. 3D生物打印技术在组织修复和器官替代中的应用研究:结合3D生物打印技术,研究并开发可定制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和细胞生物墨水,用于组织修复和器官替代的临床应用。
6. 脑功能调控与神经学疾病治疗研究:通过脑功能调控技术(如深脑刺激、经颅磁刺激等),研究脑神经电信号在神经学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机制,并探索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策略。
7. 生物材料在组织再生和修复中的应用研究:研究和开发具有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的生物材料,用于组织再生和修复,包括骨骼重建、软骨修复、神经再生等方面。
8. 微生物组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通过对人体微生物组的深入研究,探索微生物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联,研究微生物组在健康维持、疾病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微生物组调控治疗提供基础。
上述参考内容仅供参考,具体开放课题的具体内容和方向需根据实际情况和实验室研究人员的研究领域确定。
肿瘤与遗传PPT演示课件
肿瘤基因组学研究
全基因组测序
通过对肿瘤细胞全基因组进行测 序,发现肿瘤细胞中存在的基因
突变和染色体异常。
基因表达谱分析
通过对肿瘤细胞基因表达谱进行分 析,了解肿瘤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差 异和特点。
基因突变筛查
通过对特定基因进行突变筛查,发 现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突变基因,为 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是通过检 测个体的基因突变,评估其患 肿瘤的风险。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家族性 肿瘤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类型, 为患者及家族成员提供针对性 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常见的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包 括BRCA1/2基因检测、结直肠 癌基因检测、乳腺癌基因检测 等。
遗传咨询与预防
遗传咨询是指专业医生为患者及家族成员提供关于遗传性肿瘤的知识、风险评估、 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咨询。
未来研究方向与技术发展
未来肿瘤遗传学的研究方向包括深入了解肿瘤异质性、肿瘤进化与耐药性的机制,以及寻找 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技术发展方面,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表观遗传学等领域的新技术将为肿瘤遗传学研究提 供更多工具和方法,有助于更深入地揭示肿瘤的本质和发现新的治疗策略。
跨学科合作也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通过整合生物学、医学、化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方法, 可以更全面地了解肿瘤的本质和开发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肿瘤进化与耐药性
肿瘤进化是指肿瘤在生长和扩散过程中, 不断适应环境变化,产生新的变异和进
化。
耐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治疗药物产生抵 抗,导致治疗失败。耐药性产生的原因 包括基因突变、细胞凋亡机制的改变、
药物代谢和排泄的改变等。
了解肿瘤进化和耐药性的机制,有助于 预测肿瘤的发展趋势和制定个性化的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完整的标书范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完整的标书范文2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题目:研究真核起始因子X-Y轴调控糖基转移酶对肠癌肝转移的作用机制摘要:大肠癌手术后复发转移中,肝、肺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模式,但其机制一直未能阐明。
在前期研究中,我们建立了大肠癌远处转移的特征分子谱式,发现真核起始因子Z家族的成员X和Y在肝转移中具有关键调节作用。
X-Y轴能够介导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X可促进细胞获得运动能力,并在转移灶中通过Y的相互作用促进细胞异常增殖。
进一步实验表明,X 能调节下游糖基转移酶,可能激活肠癌细胞膜表面半乳糖残基,从而通过与肝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相互作用而使肠癌细胞“定居”于肝脏。
可见,X-Y调节轴对于大肠癌肝转移至关重要。
本项目拟在此基础上,从大样本回顾性分析中总结X-Y对于结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相关性和预后判断价值。
同时,在细胞和动物模型中进一步深入探讨其在结肠癌肝转移调控中的作用方式和调控分子机制,解析下游效应途径及靶点。
一)立项依据与研究内容(4000-8000字):一、立项依据大肠癌是一种发生在结肠或直肠中的癌症,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全球每年新发病人约八百万,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0%-15%,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随着手术、化疗、放疗水平的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远处转移是影响其预后的最主要因素。
在美国大肠癌中有90%的死亡由肿瘤的远处转移所致。
因此,通过研究大肠癌转移机制,正确认识大肠癌术后转移模式,制定合理的术后随访方案,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
我们的研究关注于肝转移中的特异分子标志,其中两个成员属于真核起始因子Z家族:X和Y。
Z真核起始因子在真核生物翻译起始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在肿瘤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我们发现Y基因在大肠癌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被干扰后,细胞增殖能力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比例提高。
考虑到X与Y之间存在相互结合,我们进一步观察了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
国自然医学面上项目的题目
1. 基于人工智能的医学影像诊断辅助系统研究2. 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在肿瘤诊治中的应用研究3. 重大传染病疫苗研发与免疫机制研究4. 精准药物靶向治疗肿瘤的新策略研究5. 细胞治疗技术在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6. 慢性疼痛的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7. 多器官损伤的早期诊断和防治研究8. 肝脏疾病分子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9. 心血管疾病的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研究10. 儿童自闭症的早期诊断与干预策略研究11. 精神类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12. 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13. 妇科疾病的分子机制和个体化治疗研究14. 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预警与干预研究15.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策略研究16. 肺部疾病的分子机制与新型治疗方法研究17. 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与脑保护策略研究18. 骨骼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和再生医学研究19. 免疫性疾病的遗传因素与免疫调控研究20. 肿瘤耐药机制及逆转策略研究21. 睡眠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与治疗研究22.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干预研究23. 消化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研究24. 运动损伤修复与康复的分子机制研究25. 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策略研究26. 肿瘤免疫治疗新策略与机制研究27.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机制与治疗研究28. 心脏再生与修复的细胞治疗研究29. 高血脂症的发病机制与药物干预研究30. 人体微生物组与健康关系的研究31. 结缔组织疾病的分子机制与靶向治疗研究32. 神经精神疾病的脑回路异常与调控研究33. 遗传病的分子诊断技术与个体化治疗研究34. 细胞死亡与存活的分子机制研究35. 肝癌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研究36. 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干细胞治疗研究37. 血液系统疾病的分子机制与个体化治疗研究38. 肿瘤免疫逃逸机制与新型免疫疗法研究39. 高血压相关器官损伤的分子机制研究40. 癌症转移的分子机制与抑制策略研究41. 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研究42.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与细胞治疗研究43. 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机制与防治研究44. 心脏病的早期诊断与精准治疗策略研究45. 细胞死亡途径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46. 免疫功能调控与炎症性疾病治疗研究47. 人体内源性修复系统与组织再生研究48. 肾脏疾病的发病机制与个体化治疗研究49. 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突变与病理生理机制研究50. 肿瘤血管新生的分子机制与抑制策略研究。
遗传表观遗传学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遗传表观遗传学研究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生物学研究的深入,遗传表观遗传学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遗传表观遗传学研究了基因活性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改变某些表观遗传标记,可以对基因表达产生影响。
这一领域的研究与肿瘤治疗有着密切的关系,已经成为了治疗肿瘤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遗传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内容遗传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因表达的可塑性和稳定性,以及表观遗传标记如何影响基因表达。
表观遗传标记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等。
这些表观遗传变化可以在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和身体发育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不仅如此,它们也可以在诸如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方面的疾病发生和进展中发挥作用。
二、DNA甲基化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DNA甲基化是目前遗传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
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存在许多与DNA甲基化相关的变化。
甲基化位点的改变会影响癌症细胞的信号通路和基因表达,并增加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针对这些变化,科学家们开始尝试通过改变DNA甲基化状态来治疗癌症。
一项为期12个月的临床试验发现,在对42名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进行5-氮苯酮(5-AZA)治疗后,40%的患者获得了临床和治疗上的回应。
此外,最近的研究表明,5-AZA能够减少乳腺癌干细胞的数量,从而减少癌症再发的可能性。
三、组蛋白修饰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DNA甲基化类似,组蛋白修饰也是研究肿瘤治疗的重要领域。
组蛋白修饰指的是一组特定的化学修饰,例如酰化、甲基化等,这些修饰能影响基因的表达。
针对这些修饰,许多药物已经被开发出来,并用于肿瘤治疗。
例如,抑制乙酰转移酶(HAT)的药物已经用于治疗B细胞淋巴瘤,并表现出良好的疗效。
此外,在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进行研究时,科学家发现经由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来增加渗出紫杉烷的治疗效果。
四、非编码RNA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非编码RNA是进一步研究表观遗传变化的热点。
973项目计划书
1.对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特异性的氨酰trna合成酶的高通量筛选首先,修改大肠杆菌或酵母细胞内的遗传密码,使无义的?uag密码对应于感兴趣的非天然氨基酸。
然后,筛选对非天然氨基酸具有特异性的氨酰-trna合成酶,技术路线如下:① 在目标细胞中引入一个外源的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cua,使其保持活性且不与内源的氨酰-trna合成酶和trna反应(生物正交性)。
② 改变编码氨酰-trna合成酶活性氨基酸的dna序列,建立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突变库。
③ 对氨酰-trna合成酶突变库进行如图1所示的正负循环筛选,得到特异识别目标非天然氨基酸的合成酶变异体,使其只催化trnacua与非天然氨基酸间的氨酰化反应。
2.蛋白质翻译起始复合物结构解析首先我们将运用动态光散射仪,对获得的蛋白质和稳定蛋白质复合物样品的溶液状态进行分析,考察其是否处于均一状态,在不同条件(温度、浓度、ph等)下的稳定形态和凝聚状态;同时运用溶液光谱(包括cd 光谱和荧光光谱)方法分析蛋白质在溶液中的构象变化,综合各种因素初步确定适合于结晶实验的条件。
然后摸索晶体生长的条件,尝试大量不同的沉淀剂、蛋白质浓度、ph和缓冲体系、以及不同添加剂等,得到高衍射质量的晶体用于x-射线衍射分析。
一旦获得蛋白晶体,将利用x-射线衍射仪进行初步衍射实验,以帮助进行结晶条件的优化和低温冷冻条件的筛选。
具有高衍射能力的蛋白晶体将运用国内外同步辐射光源进行高分辨率的x-射线衍射数据的收集。
并运用单波长反常散射法、多波长反常散射法、同晶置换法、和分子置换法解析各种蛋白和蛋白复合物的三维晶体结构。
3.基于非天然氨基酸标记的蛋白质结构研究溶液nmr技术是研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测定蛋白质复合物三维结构的强大工具。
19f由于具有较强的核磁信号对环境敏感,而大多数生物大分子都不含氟元素,因此用19f标记蛋白可以产生很高的信噪比,在活细胞中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动态信息和蛋白质复合物的动力学特征,而且对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扰动达到最小(19f和氢原子的半径类似)。
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
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表观遗传修饰的定义、类型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肿瘤细胞中表观遗传修饰物的变化对肿瘤治疗的影响,以及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其应用前景。
一、表观遗传修饰的定义、类型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表观遗传修饰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表达却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这些变化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非编码RNA等。
在肿瘤发生中,表观遗传修饰的作用不容忽视。
例如,基因组印记异常、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失活和癌基因的激活等现象,都与表观遗传修饰密切相关。
二、肿瘤细胞中表观遗传修饰物的变化对肿瘤治疗的影响肿瘤细胞中表观遗传修饰物的变化会对肿瘤治疗产生影响。
一方面,这些变化可以作为肿瘤的诊断和分类依据。
例如,通过检测基因组印记异常,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肿瘤的类型和预后。
另一方面,表观遗传修饰也为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例如,针对抑癌基因的甲基化失活,研发相应的去甲基化药物,可能恢复抑癌基因的正常功能,抑制肿瘤的生长。
三、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其应用前景未来,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研究将会有更多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首先,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有望发现更多的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肿瘤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新的靶点。
其次,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的研究也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从而制定更为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结论总的来说,表观遗传修饰与肿瘤之间存在着密切的。
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以及肿瘤细胞中表观遗传修饰物的变化对肿瘤治疗的影响,都为我们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未来,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有望通过调控表观遗传修饰,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为有效的方法。
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对肿瘤的理解逐渐深入。
表观遗传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研究的是基因表达的潜在调控机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将围绕肿瘤的表观遗传学研究展开讨论,揭示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国自然标书中细胞研究的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国自然标书中细胞研究的意义-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细胞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揭示生命现象和生物体内部机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国自然)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资助机构之一,高度关注细胞研究,并将其列为标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细胞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深入研究细胞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生物体的组织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的本质。
其次,细胞是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基础,在细胞水平上进行研究可以揭示遗传信息如何在细胞内部进行调控和传递,进而对疾病的病因和治疗提供指导。
此外,细胞研究还可以为材料科学、能源领域等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跨学科的交叉创新。
国自然将细胞研究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纳入标书中,体现了对细胞研究的重视和支持。
通过资助和支持相关的细胞研究项目,国自然在理论探索、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同时,国自然还通过开展国际合作、组织学术交流等方式,提升我国细胞研究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总而言之,细胞研究在生物学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国自然将细胞研究列为标书的重要研究方向,并积极支持相关项目的开展,旨在推动细胞研究的深入发展和创新,为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组织和框架,让读者对文章的内容和流程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本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首先,我们会简要概述细胞研究的重要性,以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注意。
然后,我们会详细介绍文章的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让读者清晰明了地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
最后,我们还会明确阐述本文的目的,即从国自然标书角度探讨细胞研究的意义,以期提供一些有益的观点和见解。
正文部分分为细胞研究的重要性和国自然标书中细胞研究的意义两个小节。
国自然线粒体标书
国自然线粒体标书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应当对整篇文章进行简要的介绍和总结,重点概括文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以下是可能的概述内容:在本篇长文中,我们将主要讨论国自然线粒体标书的相关内容。
作为线粒体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国自然线粒体标书的出版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实际意义。
本篇文章将从概述、文章结构、目的和线粒体的重要性等多个方面展开讨论。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国内外线粒体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对国内线粒体研究的意义以及未来线粒体研究的发展方向。
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希望能够为促进国内线粒体研究的发展,推动线粒体相关领域的创新和进步提供重要的参考和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是一篇文章的骨架,它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组织文章的内容。
本文的结构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会详细介绍线粒体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线粒体研究的现状。
通过对线粒体的重要性进行探讨,我们将会展示线粒体在细胞内的功能和作用,在细胞能量代谢以及细胞凋亡等方面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也将会介绍线粒体与一些疾病的关联,包括线粒体病和某些代谢性疾病。
在国内外线粒体研究现状部分,我们将会回顾目前国内外线粒体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情况。
我们将会介绍国内外在线粒体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并探讨国内外线粒体研究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此外,我们还将会对目前线粒体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包括线粒体功能、线粒体DNA 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会总结国内线粒体研究的意义,并展望未来线粒体研究的发展方向。
我们将会对国内线粒体研究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方面的意义进行总结,并提出未来线粒体研究需要加强的方面和可能的突破口。
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我们将会全面、系统地介绍国自然线粒体标书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线粒体研究蓝图,并为未来的线粒体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文章1.3 目的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编写: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对国自然线粒体标书进行撰写和阐述。
肿瘤的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肿瘤的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肿瘤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使我们对肿瘤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基因组学研究显示,肿瘤是由一系列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引起的。
例如,是由组蛋白蛋白修饰因子、微小RNA和其他表观遗传因素的异常活动引起细胞分化和增殖混乱而导致肿瘤。
通过对癌症细胞的基因组全序列测序,现在已知的与肿瘤发生相关的突变和变异已经超过了20,000个。
这些突变和变异不仅使肿瘤细胞失去正常细胞的限制和控制机制,而且还使肿瘤细胞具有更强的生存和生长能力。
从表观遗传学的角度看,肿瘤发生的关键在于基因表达的异常。
表观遗传学主要研究基因组如何被组蛋白修饰、DNA甲基化以及非编码RNA等因素影响。
这些调节因子控制了基因的表达状态,包括转录水平和翻译水平。
基因表达异常是癌症的主要病理特征之一。
例如,miRNA的异常表达对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影响,肿瘤表现为失去miRNA的调节作用。
此外,转录因子也是肿瘤发生的重要因素。
转录因子是控制基因表达的蛋白质,通过调节其他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转录因子在肿瘤细胞中通常呈现出高表达的状态,导致细胞增殖和分化失控,最终导致癌症的发生。
基因突变和表达异常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不仅限于一种类型的肿瘤,而是在多种类型的肿瘤中都表现出现。
这也给我们提供了研究新药和治疗方法的思路。
例如,针对肿瘤的基因突变或表达异常的药物已经开始进入临床试验,其中一些药物已经得到FDA的批准。
此外,肿瘤的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研究还可以为个性化治疗提供帮助。
个性化治疗是根据肿瘤患者的基因组和表观遗传学特征来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
通过肿瘤基因组学分析,患者的肿瘤类型和分期是基础治疗的重要考虑因素。
表观遗传学研究可以为选择针对肿瘤反应最好的个性化治疗方法提供指导。
总的来说,肿瘤基因组学和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各种癌症的分子机制中。
这些研究可以为癌症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深入的了解和指导。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国自然标书全文
题目: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国自然标书全文一、概述组蛋白乳酸化修饰是指在组蛋白分子上发生的一种共价修饰,是真核细胞内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
在细胞核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体内存在多种乳酸化酶及乳酸化的靶标和靶位点。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并在维持正常细胞生理状态和基因转录等方面担当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标书旨在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以深入探究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和与疾病相关的机制。
通过研究,探索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以及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本研究对于解析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分子基础,有助于新药研发与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
二、研究内容1.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生物学功能通过建立相应的细胞系和动物模型,深入探究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细胞周期、凋亡、信号转导、DNA修复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
并通过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揭示其表观遗传学功能及作用机制。
2.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在相关动物模型和临床样本中,对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变化进行观察。
并通过生物信息学、蛋白质组学等技术手段,探究其在多种疾病中的潜在作用机制。
3. 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临床应用价值通过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探索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潜力。
结合先进的生物医学技术手段,提出基于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新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策略。
并初步探索相关药物的开发。
三、研究内容的创新点1. 首次系统性研究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细胞周期、凋亡等方面的生物学功能及机制。
2. 针对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3. 结合蛋白质组学及生物信息学技术,探索组蛋白乳酸化修饰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新机制。
4. 通过研究,提出了基于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的新型临床治疗策略和相关药物设计方案。
973课题
项目摘要项目名称:基于生物信息的药靶高通量筛选及功能研究主要建议人姓名:院士院士教授教授研究员建议首席科学家姓名、年龄、单位:40岁37岁经费预算金额:2800万元摘要正文: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和生存构成重大威胁,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药物将是疾病治疗的最主要手段,但由于历史、经济及观念等原因,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药学相关基础研究,特别是创新药物的的基础研究和开发领域比较落后,导致医药产业基础较差,药品来源长期依赖于仿制和进口,每年进口药品达40亿美元以上。
在中国加入WTO以后,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保护的限制,药品仿制不可能再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中长期目标;另一方面,由于成员国之间的低关税,国外药品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
这不仅严重影响到我国人民的用药和健康问题,同时也将威胁我国医药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影响我国医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度。
因而,建立和发展我国自主的创新药物基础研究和开发体系成为当务之急,缺乏疾病特异性药靶是当前新药研究和开发的瓶颈。
同时,对现有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机理认识的局限性是造成药物毒副作用的主要原因。
因此,药靶的研究是新药研究和开发及临床合理用药中急需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
当前比较成熟的药靶仅500个左右,远不能满足新药研究和开发的需求。
估计人类基因中应该有3000-5000个可以作为药物的靶标。
由此看来,药物靶标的研究不仅是必须的,而且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充分利用有效的靶标发现和功能验证技术,从现有大量的基因组学等信息资源中寻找重大疾病治疗药物的关键靶分子并分析其多态性对药物疗效和毒副作用的影响,为新药研究和开发提供靶标,并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是完全可能的。
药靶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且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该项研究对保证我国人民的健康和生存、用药安全和有效、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动我国药物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表观遗传组学—肿瘤精准治疗的新靶标
表观遗传组学—肿瘤精准治疗的新靶标闫文姬;郭明洲【摘要】以肿瘤遗传学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已对肿瘤的临床治疗产生影响,例如用于治疗EGFR基因突变肺腺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但只有少部分患者具有这种遗传学改变.表观遗传在各种肿瘤中均发生异常改变,且在一定条件下表观遗传改变可以逆转,因此,以表观遗传学为基础的精准治疗将更具有发展和应用前景.已有研究发现表观遗传改变可作为化疗药的敏感性标志物,如MGMT甲基化是脑胶质瘤对烷化剂敏感的标志物,CHFR甲基化是胃癌对多西他赛耐药的标志物等.表观遗传药物也已用于临床,如DNA甲基转移酶抑制剂decitabine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已用于肿瘤的治疗.目前,许多针对表观遗传调控关键分子的靶向药物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联合应用不同的表观遗传药物或化疗药可能达到更好的效果.【期刊名称】《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年(卷),期】2015(024)005【总页数】3页(P491-493)【关键词】表观遗传学;精准治疗【作者】闫文姬;郭明洲【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科,北京10085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751 个体化治疗和精准治疗的概念个体化医学(personalized medicine)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9 世纪,Stepanov 认为“医生是治疗患者而不是治疗疾病,即使针对同样一个疾病,每一个患者都需要根据其身体状况而进行针对性的治疗”[1]。
早在2008 年,Collins[2]就预测在6 ~8 年内,基于人类基因组的个体化治疗将会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2015 年1月30 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加速启动精准医学(precision medicine)的研究计划(/precisionmedicine)[3]。
在《Toward Precision Medicine》书中即引入了精准医学的概念,建议按照不同患者的分子水平改变对疾病进行更准确的分类、诊断和针对性的治疗[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表观遗传机制首席科学家:起止年限:依托部门:一、研究内容关键科学问题本项目将探索和回答:细胞内DNA甲基化和染色质修饰的表观遗传谱式的建立及其动态平衡的维持机制;表观遗传信息对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和对生命活动的调控机制;表观遗传失调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研究内容本项目组织了国内优秀团队,分四个部分八个课题,开展从基础到临床,临床到基础两个方向的研究,将细胞增生性疾病(肿瘤)和(神经)细胞退行性疾病与正常生命活动过程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第一部分采用模拟正常生理状态的细胞、动物模型,从分离筛选调控染色质修饰的因子出发,研究细胞如何建立和维持表观遗传谱式的机制,阐明负责细胞增殖、分化与功能特化的关键基因在染色质水平上的转录调控规律。
第二部分从基础和病理两个方面研究肿瘤细胞去分化及无节制增殖的表观遗传学基础,揭示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DNA甲基化和染色质重塑的异常及其动态变化。
第三部分研究神经细胞生长、分化和死亡过程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揭示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各阶段中重要功能基因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染色质重塑的动态变化特征,研究引起神经细胞定向分化及病变的环境因素对表观遗传网络的影响。
第四部分针对正常细胞生长分化与疾病状态下基因组甲基化谱式重编的普遍性和重要性,以表观基因组平台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手段,结合基础和临床研究资料,规模化系统鉴定发生表观遗传调控异常的疾病相关基因,确定这些基因在药物筛选与诊断治疗方面的意义。
本项目四个部分,分别侧重于表观遗传学基础问题、肿瘤细胞去分化与增生、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神经元的分化与死亡和高通量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较系统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既突出重点,又相互促进。
二、预期目标总体目标:本项目瞄准肿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表观遗传学基本问题,整合国内优秀团队,通过从基础到临床,临床到基础二个方向的研究,从染色质水平上揭示表观遗传调控缺陷及其动态变化与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肿瘤及以老年痴呆症为代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阐明引起相关功能基因发生表观遗传调控紊乱的关键信号分子、途径及网络;绘制一个正常生长分化过程中细胞响应内外因子变化而发生分化、功能特化及死亡,连接受体、转录因子、转录调控顺式元件及染色质修饰酶的运行通路,从而建立研究病理变化的参照系统;获得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以期发现一些针对几类重要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作用靶点,为这些人类重大疾病的预防、诊断作出贡献。
五年目标:1.形成三个针对相关重大疾病表观遗传学分子基础的研究体系:1)从分子、细胞到动物水平,研究生长发育过程中参与表观遗传调控的因子、途径及相互作用网络,建立生理状态下表观遗传调控研究的理论模型,作为疾病状态下表观遗传调控研究的参照体系。
2)鉴定表观遗传调控紊乱的肿瘤相关基因并阐明它们影响细胞去分化和无节制增殖的作用机理。
3)神经元生长、分化与死亡过程中,在信号转导分子作用下实现功能基因表观遗传调控的分子基础,鉴定逆转表观遗传调控异常的关键位点。
2.鉴定三种以上可供相关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诊治的重要标识物,发现一些潜在新药开发靶点,申请5项以上发明专利。
3.在国际一流杂志(IF>10)发表论文8篇以上,在有影响力的杂志(IF>5)上发表论文50篇以上。
三、研究方案总体研究思路本项目围绕关键科学问题,利用多种细胞、动物模型和大量临床标本,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方法,结合和发展高通量表观遗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开展从基础到临床,临床到基础两个方向的研究,将细胞增生性疾病(肿瘤)和(神经)细胞退行性疾病与正常生命活动过程的表观遗传学研究有机结合起来。
力争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机制上获得理论突破,发现若干可供上述疾病临床诊断的标识物和潜在的新药研究靶点。
本项目分为四部分八个课题,每部分含两课题。
第一、二课题侧重于表观遗传学的基础问题,研究生长发育过程中DNA甲基化谱式建立和维持的机制以及染色质结构变化与基因功能这一基因调控领域的核心问题,这些课题的研究成果将为相关疾病的研究建立生理参照体系。
第三、四课题重点研究肿瘤发生、发展中的DNA甲基化异常和染色质重塑特点;第五、六课题针对表观遗传作用明显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上述四个课题将从基础和临床结合的角度阐明肿瘤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生物学表型发生、发展的表观遗传学基础。
第七、八课题着眼于规模化鉴定发生表观遗传调控异常的上述疾病相关基因,同时课题研究过程中建立和完善的技术方法将促进其它课题的研究进展。
肿瘤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表观遗传机制本项目参与研究者在所采用的模型系统上都有多年的研究积累,来自临床医疗研究机构的研究者收集分类了大量的宝贵临床资料,这些研究者近年在表观遗传学领域的研究中利用这些模型、临床资料取得了令国际瞩目的研究成果,显示了很强的研究创新实力,是保证本项目顺利实施的基础,通过进一步的深入探索,相信定能在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表观遗传致病机制上有新的理论突破,并获得有具有应用价值的疾病标识物和潜在新药研究靶点。
课题一、DNA甲基化谱式的建立与维持负责人:学术骨干:研究目标:分离鉴定调控DNA甲基化谱式形成的反式因子(如小分子RNA、DNA 结合蛋白以及识别特定组蛋白修饰的蛋白)和顺式作用元件,阐明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功能基因发生甲基化水平动态变化的内在规律及基因组特异性甲基化谱式建立与维持的分子机制,以及这种内在规律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为这些疾病的诊断和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在国际一流杂志(IF>10)发表论文2篇以上,在有影响力的杂志(IF>5)上发表论文5篇以上。
研究内容:在多能性畸胎瘤细胞中分离先导性甲基化酶Dnmt3a/Dnmt3b蛋白复合体, 在拟南芥中筛选发生甲基化缺陷的突变体,鉴定参与甲基化的基因与蛋白。
通过RNAi等手段验证新发现的因子在胚胎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中功能基因甲基化过程中的作用。
再利用小鼠转基因和基因剔除实验分析证实这些新颖因子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基因组甲基化谱式重编中的作用。
预算经费:17%课题二、染色质结构与功能负责人:学术骨干:研究目标:揭示细胞内识别特定染色质区域而启动异染色质化进程的机制,揭示组蛋白不同位点修饰和不同类型修饰的组合随着细胞内外环境因子的不同而变化的机制;阐明基因簇中各基因阶段性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明确调控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的关键因子的生物学功能;发表IF>10的论文1-2篇,IF>5的论文6-8篇。
研究内容:利用酵母端粒异染色质的形成沉默附近基因的系统,研究DNA甲基化与组蛋白各种修饰之间的时空关系,为研究高等生物染色体的非活性区DNA甲基化与异染色质化的关系开辟新的途径。
同时,利用重要物质代谢关键调控基因和基因簇表达调控网络为模型系统,研究基因调控区在不同细胞内外条件下染色质组分的修饰及其规律性组合变化与基因转录活性的关系;探索调控这些染色质组分修饰变化的关键调控因子/辅因子/染色质组分修饰酶组合及其调控机制以及它们在体内具有的生物学功能。
利用小鼠转基因或基因剔除技术,研究发现的新调控因子体内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可能联系。
预算经费:17.5%课题三、DNA甲基化异常与肿瘤发生发展负责人:学术骨干:研究目标:筛选胃癌和结肠癌细胞中甲基化诱导失活的肿瘤抑制基因,分析DNA 甲基化模式与基因表达的关系,明确甲基化结合蛋白(MBD)在DNA甲基化诱导基因失活中的关键作用,确定与MBD相互作用的反式作用元件;明确特定基因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时空关系,用特异的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分析来预测上皮异型增生癌变的潜能,为肿瘤发生和癌前病变的诊治提供理论基础。
在国际生物,医学杂志上发表文章: IF>10以上的文章1篇,IF>5的文章5篇。
鉴定一种可供相关肿瘤诊治与新药开发等研究的重要靶标系统,申请1项以上发明专利,促进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及产业化。
研究内容:建立肿瘤细胞中特异肿瘤抑制基因甲基化导致基因失活的表观遗传学模型,确定甲基化密度及特异结合位点甲基化的状态,检测肿瘤抑制基因在甲基化状态下的表达情况,确定MBD与特异甲基化结合位点结合的情况;选择患者上皮异型增生病灶DNA,分析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情况,随访调查肿瘤抑制基因的甲基化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建立异常甲基化细胞原位显示方法,研究异常甲基化与肿瘤发生的时空关系;通过人工合成甲基化DNA结合蛋白,建立甲基化失活基因特异性逆转方法。
预算经费: 11.5%课题四、染色质重塑与肿瘤发生发展负责人:学术骨干:研究目标:在核受体介导的基因转录调控中对染色质重塑的形式和机理、染色质重塑在性激素相关肿瘤的变化形式与特点等方面取得进展;在肌动蛋白参与染色质重塑和基因转录调控、乙酰化/去乙酰化参与热休克蛋白基因、细胞周期相关调控的机制、认识组蛋白乙酰化修饰在表观遗传调控机制中的作用等方面将取得部分突破,产生一批具有原创性的研究成果。
在国际有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其中IF>5的论文5-7篇,IF>10的论文2篇以上。
建立起有效的筛选具有抗癌活性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方法和技术平台,并获得一批(5-10个)HDI抗癌药物的先导化合物。
研究内容:选择严重影响我国人名身体健康的一些主要恶性肿瘤,包括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和前列腺癌等,以肿瘤细胞系、肿瘤组织结合正常组织为模型,以雌激素受体和雄激素受体的早晚期靶基因为对象验证“组蛋白密码由启动密码和转录密码两部分组成”的假说;以雌激素受体及其相关肿瘤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雄激素受体及其相关肿瘤前列腺癌为模型,探讨肿瘤细胞染色质结构变化与“组蛋白密码”变化的特点及这些变化与基因表达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了解染色质重塑在肿瘤细胞由“量”(染色质重塑形式)变到“质”(对基因表达的影响)变,进而影响细胞表型变化的机理;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核受体协同激活因子AIB1和染色质重塑因子BRCA1在乳腺癌发病中的机理;进一步深入探讨乙酰化/去乙酰化修饰调控的分子机制及进行特异性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预算经费: 12.5%课题五、神经元分化与再生的表观遗传学的机制负责人:研究目标:确定表观遗传网络对神经细胞生长、分化、再生等重要生命现象的调控作用方式与分子机制。
获得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生发展、神经细胞定向分化不同阶段相关的具有表观遗传调控特性的功能基因,建立研究表观遗传因素在神经系统生长发育及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细胞和动物模型,最终为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表观遗传治疗和神经干细胞治疗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