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国房地产分析
从博弈视角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
从博弈视角分析房地产调控政策提要本文运用扩展式博弈模型,分析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商在国家近期出台一系列宏观政策后的策略选择。
通过分析各个策略的利弊,得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都需要严格实施这个政策,且开发商要以开发中低档楼盘为主的均衡策略组合,鉴于该策略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定风险,本文提出避免风险的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政策;土地首付比例;博弈分析一、引言2009年以来,我国市场上炒地风气严重,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过快,整个房地产市场发展处于不稳定状态。
财政部等中央五部门为了规范土地市场,控制房价过度上涨,在2009年底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出让收支管理的通知》,即规定土地首付款比例上升至50%的政策,但是这一政策的实际影响不是很理想。
因此,2010年中央政府又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国11条”)、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19条”)等政策。
本文将从博弈视角分析中央、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这些调控政策出台后的策略选择,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
二、博弈模型的建立(一)模型组成要素。
本文运用博弈扩展式形式分析中央、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在面对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时的博弈(以土地首付比例上升为基础),本模型主要由以下方面组成:1、参与人集合。
以N={0、1、2、3}表示,这里参与人0表示“自然”,即对博弈无具体作用,参与人1、2、3分别表示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
2、事件顺序。
这是一个定义在结点集K上的某种二元关系R,R包含了适用于这些事件的优先标准。
设X1、X2分别表示中央政府放宽实施政策和严格实施政策;由于X2存在,导致Y21、Y22可能存在(Y21、Y22分别指地方政府放宽实施政策和严格实施政策);由于Y21存在,导致Z211存在(Z211表示开发商继续圈地),由于Y22的存在,导致Z221、Z222存在(Z221、Z222分别表示开发商选择以变相开发高档楼盘为主的策略和以开发中低档楼盘为主的策略)。
以博弈论的观点来看房地产市场
以博弈论的观点来看房地产市场作者:杨锋来源:《中国集体经济·上》2010年第03期摘要: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可以更加清楚直接地了解其内涵。
文章将简要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存在的现象,并用相关的经济学观点来进行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博弈论一、绪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过度发展之后,现在已经处于一种调整期。
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房价从去年开始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时期。
在这个调整期内开发商虽然把房价适度降低,但是购房者的购买热情并不是很高,大部分购房者都是一种持币观望的态度,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房地产市场。
二、基本理论博弈论(GameTheory)也称对策论。
广义地说,是一门决策科学,它研究决策者在多个可能的行动方案中进行选择的逻辑。
博弈论对人的基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或者说自私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行策略选择的。
或者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均衡的问题。
在这里,决策均衡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意味着最佳决策或最佳决策的组合;因为只要决策是最佳的,相关的行为主体就不会去改变它,从而让它处于稳定、均衡的状态。
再简而言之,“博弈论”就是分析博弈行为的和博弈决策的一门学科。
对于博弈论的理解我们不像其他的经济学现象可以用图表来解释,本文将列举两个博弈论的经典案例来做说明。
囚徒困境(Prison Dilemma)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最佳选择。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无罪开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缩短刑期),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反最佳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房地产价格波动:一个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国家不断加 强房地产 市场调控的情况下, 住房 消费者的预期正在发生变化 , 住房 市场 出现一定的观望氛围, 住房成 交量持续加速 下降。本文 运用博弈论 , 通过对房地产市场不同参 与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来分析我 国房地产价格走势。 关键 词 :房 地 产 市 场 ; 房地 产价 格 ; 弈 博 中 图分 类 号 :8 13 7 文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9 2 2 1 1 0 9 1 7 0 9 I 0 0) 0— 0 9—0 1
一
、
中 国房 地 产 市 场 现状 分 析
房 子 , 而 由于 我 国房 地 产 中介 市 场 发 展 尚不 完 善 , 致房 产 商 赢 得 了超 然 导 额利润 , 因此 房 地 产 价 格 居 高不 下 。 ( ) 府 与 购房 者 之 问的 博 弈 分 析 2政 ’
21 0 0年 4月 1 日 , 4 国务 院要 求 二 套 房 首 付 款 不 得 低 于 5 % ;7 日 , 0 1
来满足投机需求的人则希望 房价能 够越来越 高, 这样两股势力形成 了博
弈 群 体 在 房 地 产 市 场 上 进行 博 弈 。
三 、 结 总 房 地 产 问 题 关 系 到 千家 万 户 , 民 生 中最 重 要 的 问 题 。从 宏 观 的 角 是
院 5月 5 E在北京发布了 2 1 t 0 0年《 房地产蓝皮书》。据蓝皮书显示 , 去年
国务 院再次发文要求房价过高 的城市 或地 区可暂 停发放第 三套房贷 ; 随
后住 建 部 等 部 委 和地 方相 继 出 台政 策 , 拳 出 击 者 比 比 皆 是 。今 年 8月 重 份 以来 , 着 楼 市 成交 量 回 暖 以 及 部 分 开 发 商 借 “ 九 银 十 ” 市 提 价 , 随 金 逆
博弈论中的房地产开发例子
博弈论中的房地产开发例子
博弈论在房地产开发中有很多应用,其中经典的例子是房地产开发博弈。
在这个例子中,有两个房地产开发商,A和B,他们都面临着是否投资开发一栋新写字楼的决策。
如果两个开发商都选择开发,那么市场上将有两栋新的写字楼出售,需求大的情况下,每栋写字楼的售价可达单位资金;而需求小的情况下,每栋写字楼的售价仅为单位资金。
如果一个开发商选择开发而另一个开发商选择不开发,那么市场上将只有一栋新的写字楼出售,需求大的情况下,售价高达单位资金;而需求小的情况下,售价也可达单位资金。
在这个博弈中,每个开发商都希望自己的决策能够带来最大的效益。
他们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选择以及市场的需求情况两方面。
这个博弈论模型可以帮助开发商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制定出更优的决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多信息,建议查阅博弈论相关书籍或咨询数学专家。
基于博弈论的房地产市场供需调控策略
基于博弈论的房地产市场供需调控策略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一直备受关注,并成为许多国家政府调控的重点领域。
在这个复杂而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政府如何制定有效的供需调控策略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基于博弈论的方法则提供了一种理性而科学的思考框架。
博弈论是一种研究决策者策略选择和结果分析的数学模型。
在房地产市场中,政府、开发商、购房者等各方都是具有利益和目标的决策者,因此可以将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问题看作是各方之间的博弈过程。
首先,政府作为主导者需要权衡各方利益,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
博弈论告诉我们,在供需调控中,政府需要考虑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市场均衡,即供需的平衡状态;二是市场秩序,即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规则。
为了实现市场的均衡,政府通常会采取限购、限售、限价等措施来调整市场供需关系。
以限购政策为例,政府限制个人购买房产的数量和条件,从而增加了市场竞争,抑制了投机炒房行为,稳定了房价。
然而,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也可能导致需求萎缩,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政府在制定调控政策时需要根据市场情况以及供需关系的变化灵活调整,以使市场保持相对稳定。
而为了规范市场秩序,政府可以加强市场监管,完善法律法规,增强市场透明度和公平性。
例如,政府可以建立房地产市场交易信息公示平台,要求开发商公开销售情况和房价信息,以便购房者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从而更好地作出购房决策。
此外,政府还可以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机构,加强对开发商违规行为的惩罚,以维护市场的秩序和健康发展。
与此同时,开发商和购房者也是房地产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开发商为了获得更高的利润,可能会采取一些手段来操纵市场供需关系,如人为炒作房价、恶意垄断等。
为此,政府需要加强对开发商的监管,限制他们的行为。
同时,为了保护购房者的权益,政府还可以建立购房者维权机构,提供相关法律援助和咨询服务。
购房者作为市场的需求方,也需要根据市场情况和个人需求作出理性的购房选择。
博弈论提醒我们,购房者不仅要关注房价、地段等因素,还要考虑到市场的供需关系和调控政策。
博弈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
博弈视角下的房地产市场政策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房地产市场是全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房地产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也日益加剧。
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政策调控已成为广泛关注的焦点。
博弈论作为一种经济学分析方法,可以对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互动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房地产市场政策的最优化设计。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论文旨在通过博弈论分析,探究政府与市场主体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与决策、政策制定与实施、破局与均衡等问题,进一步研究政府调控和市场自身调节在房地产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三、研究内容本论文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 房地产市场的基本情况与发展趋势分析2. 博弈视角下政府与市场主体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与决策分析3. 房地产市场政策的设计与实施分析4. 博弈视角下房地产市场破局与均衡的分析四、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收集、实证分析和理论推导等方法加以研究。
主要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建立适合房地产市场博弈特征的模型,研究各种政策因素对于房地产市场竞争格局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五、预期目标通过以上研究,预期实现以下目标:1.对房地产市场自身特点和政策背景有深入的认识。
2. 建立适用于房地产市场的博弈模型,揭示政府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与决策规律。
3. 研究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提出完善的政策建议,为对提高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到指导作用。
四、可行性分析本研究选题结合国内房地产市场政策研究的现状发展,而博弈论分析方法具有较高实用价值。
本研究选题创新性和可行性强,可有效提高论文研究的实际应用性。
我国房地产市场博弈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博弈分析房地产市场博弈是一个影响因素复杂、多阶段的动态博弈。
首先对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现状作总体分析,随后介绍我国房地产博弈的基本模式,并通过房地产商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房地产商之间的博弈对我国房地产进行博弈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及政策建议。
标签:房地产市场;博弈;贝叶斯均衡1 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第一,大规模的城市化带动了房地产消费的刚性需求。
据统计,2010年全国有63亿人口在城市生活。
按人均居住面积14平方米计算,需增加住宅面积1498亿平方米。
同时我国商品房供需结构矛盾突出。
目前,房地产市场供给中档商品房为主体,大户型比例过大,适合广大中低收入家庭的中小户型比例偏低。
第二,房价上升速度过快,房价收入比相对偏高。
房价持续上升十分不利于解决城镇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居民家庭的住房问题,制约了住房消费的增长。
居民的房价收入比例严重倒挂,已经严重超过警戒线,一些消费者陷入“买房难”的困境中。
目前住宅的真正需求集中在工薪阶层和刚踏入社会不久的年轻人身上,但这部分群体收入水平相对低,积蓄较少,对住宅产品的购买力相对较弱。
如果房价不进行有效控制,极有可能导致房地产市场大幅度波动,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第三,行业集中度偏低,企业自有资金严重不足。
房地产的投资风险较大,必须具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但我国现阶段房地产市场真正形成实力雄厚的大型开发企业并不多,大部分企业自有资金不足,对银行贷款依赖性很大,潜在风险加大。
2 我国房地产博弈的基本模式(1)局中人:即房地产博弈的参与人,包括消费者、房地产商和政府。
这里的消费者主要指以自己或家人居住为目的的购房者,不包括以投资或投机为目的的购房人;房地产商指以盈利为目的的房地产投资及开发商;政府主要指控制土地供给的地方政府。
(2)策略:局中人采取的策略分别是消费者:购房,不购房;房地产商:房屋卖出,不卖出;土地买入,不买入;政府:土地供给,不供给。
(3)支付:局中人都希望通过博弈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国房地产分析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摘要:在房价普遍高涨的今天,国家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然而普通消费者依然面临买房难的问题。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根据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和进化博弈理论,分别从开发商与消费者(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活动关系、开发商之间的利益争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简要剖析了房地产市场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和博弈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不完全信息博弈;协调博弈;进化博弈一、中国房地产发展介绍1.1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1998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住房制度转变为以商品房供应为主,从此我国的住房制度开启了新的时代:房屋不再是由国家分配所有,房地产开发开始走向市场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直至2000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并成为了我国经济体中的支柱产业,对政府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争议中前行。
一路上涨的房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国来看,由一、二线城市领衔,十余年间各地房价均不同程度地快速上涨,从未间断。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从2011年开始,一些三线城市房价也开始领涨全国。
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压力下,国务院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做出了不同的决策部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2007年。
这一阶段中央针对住宅市场交易活跃、房价不断攀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等特点,出台了如“国八条”、“国六条”等一系列抑制政策。
从土地、税收、外资准入、信贷、住房结构和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控。
不仅涉及房地产一、二级市场,还使用经济、金融等市场调控手段,并以行政问责的手段来确保执行力,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猛烈、最严厉的政策调控。
但国内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改变,以大连为例,2005年3季度至2006年3季度,交易量大幅下滑,而房价却持续高涨,且涨幅创历史新高,可见各项调控政策并未取得立竽见影的成效。
关于房地产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
关于房地产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博弈分析论文关键词:房地产企业价格战博弈论差异化核心竞争能力论文摘要:本文指出当房地产企业出现价格战时,其竞争战略选择应是差异化,该结论为房地产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并为房地产企业培育差异化核心能力提出了建议。
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的一个主要增长点。
2008年上半年,在国家调控政策主导下,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由2007年的过热转向理性回归,过度需求泡沫得到有效的抑制。
进入2009年,房地产业在大量资本的推动下又呈现量价齐升的上涨势头,相关部门也再次提示风险。
国家采取有保有压的政策,有利于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面对变化莫测的市场环境,房地产企业如何在新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必须尽快形成、完善、维护和再创企业的竞争战略。
1980年,迈克尔•波特(M.E.Porter)在《战略管理》一书中提出了行业内五种竞争力战略模型,5种力量包括潜在的竞争者、替代品的威胁、供应商的力量、购买者的力量和竞争对手。
他认为5种竞争力的合力决定了公司利润的平均水平和投资回报率,并明确地提出了三种通用的竞争战略,即价格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专一化战略。
本文通过对房地产企业之间价格战的博弈分析,认为房地产企业应该采取差异化战略。
房地产市场价格战的博弈分析在价格决策方面,房地产企业间的博弈情形相当复杂,从早期的项目策划、地块投标到项目建成后的销售推广、售后服务等等,处处都有博弈。
关于开发商之间的价格博弈,以前业界曾掀起我国商品住宅市场会不会爆发价格战的讨论。
有的人认为前几年中国的房地产已经存在泡沫,且存在大量的空置商品房,楼价之战不可避免;还有的人认为商品房不会打价格战,理由是商品房的流动性差,商品房市场是区域市场,而不是统一市场,胡挺、肖海莲(2004)论述了房地产企业之间进行价格战,将是两败俱伤;如果建立攻守同盟,这种同盟也异常脆弱。
针对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现实情况,下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建立模型来分析房地产企业的经营战略选择。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打开文本图片集房地产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在社会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社会环境的改善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与人民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密切,因而房地产质量的高与低,发展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
近几十年来,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培育和发展,基本形成合理的房地产市场参与者,他们在共同的游戏规则下,参与市场的博弈。
由于不同的参与者的参与,提高了整个市场的运作效率,也使得整个市场的监管变得更复杂。
本文对房地产市场的研究,除了常规分析外,主要运用博弈论方法进行分析。
通过利用博弈论对房地产市场的经济现象进行了分析解释,提供对房地产市场研究的新的思路。
一、我国房地产博弈中的基本要素1.博弈的主体及其特征分析。
房地产市场博弈中最重要参与者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和消费者。
从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便利性出发,针对性的将房地产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定为研究的对象,包括房地产中三个主要的参与者政府、房地产商、消费者。
但是与房地有关的参与者还有地产中介、银行、民间群体、物业管理公司等等。
由于篇幅有限,只研究其中最主要的三方,政府、开发商与消费者的博弈,具体分析在房地产市场上,三方的博弈力量及关系。
①政府。
政府作为房地产市场博弈规则的制定者。
政府通过制定博弈规则约束市场参加者,规范参加者行为,实现其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的。
因此,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博弈中与其他参加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凌驾于其他参加者之上,通过其他参与者的博弈过程,各参与者只能在政府制定的规则范围内寻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的博弈策略。
地方政府作为辖区管理者与必要设施和服务的提供者,通过颁布和执行法律、征税、行政管理、补贴、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服务、土地等,影响房地产商的开发出行为。
②房地产开发商。
房地产开发商是以通过生产房地产实物产品,在博弈规则许可的前提下,自主经营,追求利润最大化来实现其终极目标。
在博弈规则中,房地产开发商处于信息优势地位:a提供的产品具有唯一性和不可移动性;b房地产需求者只能从开发商手中购买房地产产品,决定了开发商控制着定价权;c产品需求者选择空间不大,只能被动地选择开发商提供的产品。
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各主体之间的博弈分析
影 响房地 产商 的开 发 出行 为 。②房 段 ,在 住 宅供 给市 场 上 ,消 费 者 与 房
1 . 博 弈 的主体 及 其特征 分析 。 地 产 开 发 商 。房 地 产 开 发 商 是 以 通 地产商就住宅供给价格 的博弈 ,房地 房地产市场博弈 中最重要参与者包括 过 生 产 房 地 产 实 物 产 品 ,在 博 弈 规 产商之 间争夺更多的消费者购房的博
消费者在与开发商的谈判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信息 发 商 所 得 的利 润 ;H为 所销 售 房 屋 的
6 4
数 量 ;P为 销 售 房 屋 的单 位 价 格 ,C 我们可以假设在整个房地产市场中如
1 . 政府。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博弈
为房屋 的单位成本 ,E 为对公共物品 果只有单独 的两家 ,他们分别 为开发 中的角色定位——信息传递者 。要处
围房地 产市 审各主体之河曲博弈 薪
口 合肥
房地产作为一种稀缺性的资源 ,
鲁 惠 林
弱势地位 ,讨价还价力度不 大 ,往往 是被动的接受开发商 的价格 。消费者
者还有地产 中介 、银行 、民间群体 、
在 社 会 与经 济 发 展 、城 市 建设 和社 会 物业管理公 司等等。由于篇幅有 限,
环境 的改善等各个方面都有着举足轻 只研究其中最主要的三方 ,政府 、开 的最大消费承受能力是参加房地产市
重 的 地 位 。它 与 人 民 的生 活变 得 越 来 发商与消费者 的博弈 ,具体分析在房 场博弈的上 限,博弈 的结果 如果高于 越 密 切 ,因而 房 地产 质 量 的高 与 低 , 地 产 市 场 上 ,三 方 的博 弈 力 量 及 关 承受能力 ,他将退 出博弈。 2 . 房 地 产 市 场博 弈 的基 本 模 式 。
【推荐下载】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论文对绝大多数的朋友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为了让朋友们都能顺利的编写出所需的论文,论文频道小编专门编辑了“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希望可以助朋友们一臂之力! 从1979年广州市东湖新村6万平方米外销商品房的兴建算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
而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则将这一历程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国家主要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在此之后,住房分配货币化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中央政府实行这一政策转变的初衷主要是向城市低收入者提供负担得起的经济适用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行违规放贷现象突出,致使房地产业成为“空手套白狼”的暴利行业,土地的出让也自然而然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
加之各种房产投机炒作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房产泡沫愈演愈烈。
为了遏制房价高涨,国务院先后于2005年和2006年出台了八条意见、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并于2007年出台了针对外资投资房地产的“限价令”。
不幸的是,这些措施的出台并没有遏制住日益走高的房价,中低收入者依然只能望房兴叹。
直至2008年,不期而至的经济寒潮使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迷时期,房价才有所回落。
但是好景不长,出于刺激经济的目的,国家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房地产发展的措施,如降低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延长贷款期限、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甚至取消、商贷转公贷、降低或减免契税、直接给予消费者购房补贴、二套房政策放宽、取消印花税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推动了房价的上升。
而2010年被称为针对房地产“史上最严调整政策”出台的一年。
先是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明确提出暂停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随后又出台巩固楼市调控成果措施(简称“新国五条”),再次重申“首付贷款比例不低于30%”、“停发三套房贷”等政策。
基于博弈论的房地产政策研究
一 一
弈阶段 ,由于地方政府 间的博弈 ,地 方政府 不可能 长时间 囤积土
地 ,地 方 政 府 若 采 取 卖 地 策 略 , 而 开 发 商 选 择 开 发 策 略 ,那 么 房
某些方式毁坏 土地有 效供 给的情 况 ,因此 土地 资 源具有 稀缺 性 , 方 面 ,不 断 开 发利 用 土 地 使 土 地 资 源 有 效 供 给 逐 渐 减 少 ,使 供
度足 可 以预 测 的 。 ( 图 2 见 )
p St
摘 要 :近 几年 , 我 国 房 地 产 价 格 不 断 上 升 , 国 家 为抑 制 房 价 先 后 出_ 了一 系列 调 控 政 策 ,针 对 目前 旁地 产 市 场 复 杂 的 形 势 , 台 笔 者 试 图通 过 对 房 地 产 市 场 不 同 参 与 主 体 之 问 的 博 弈 分 析 ,探 究 自动 调 节机 制下 房 地 产 价 格 升 高 模 式 ,并 为 下 一 阶段 房 地 产 调 控 政 策提 出 可行 性 建 议 。
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它表现 为在生 活满意度 基础 产生 的一 种积 极心理体验 ,幸 福指 数就 是衡 量 这种 感受 具 体程 度 的主 观指 标 数值。 ) 5 .土地囤积者包括地方 政府和 发商 ,暂且把地 方政府作 为 } 囤地者 的代表 。 第一阶段 :土地价格上涨迫使住房价格升高。
政府收益期望会立即实现,即 a = + ,开发商收益期迥 b = 3 . P X 3 x;
博弈论视角下的我国房地产制度设计——以北京市为例
( 二) 北京 市的房地 产调控措施
、
价上 涨 了 6 — 1 0 倍 。面对不 断攀升的房价 , 不 少学者 和房地 产商纷 纷抛 出所谓市 场 自由理论 , 试 图论证其 合理性 , 但是 如此巨大涨幅而鲜有下行波动 的房产价 格, 实质 已进入 一个非理性 的区间 , 房地 产市场价格 差别化信 贷政策进行 限购 。 早 已偏离 商品价格 围绕商 品价值上 下波动 的价 值论 2 0 1 1 年, 北京市政府又在 2 0 1 0 年 的基 础上 出台 了, 房产单靠市场这 只手进行调 控 已远远不够 。 了“ 京 十五条” , 主要 内容 : 一 是通过金融货 币政策和 ( 一) 国家层面的房地 产宏观调控政 策 限购直接调控房价 ; 二是调 整房地产市 场供应结构 , 从 国家层 面来说 , 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始于 1 9 9 3 优先保证保 障性 住房和中低价位普通商 品住房 ; 二 三 是 年, 当时调控 的 目标 主要 是针对房地产开发过热而 出 调整存 量房交易计税 价格 , 通过 税收调控市 场 ; 四是 台的整顿金融秩 序的 “ 国1 6条, , c此后 , 在1 9 9 7 年。 定期公布 和通报保 障性 住房和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 。 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爆 发 , 房地 产市场跌入低谷 , 1 9 9 8 2 0 1 2 年, 北京市政府在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动 年国务院在出台以宅业为新 的经济增长点 , 并拉开 了 摇 的同时 , 出台了相关政策 : “ 十二五” 期间 , 北京市 以取 消福利分房 为特征 “ 2 3 号 文件” , 低迷 的房地产 环 内将原则上不再新增供应住宅用地 ,四环 内原则上 市 场被激活 。 2 0 0 3 年 国务院 出台 “ 1 8 号 文伴 ’ 将房地 不再新增供应集中建设的经适房项 目用地等相关政策。 产确立 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 房地产开始进入高速发 2 0 1 3年在 “ 新 国五条” 背景下 , 北京 市政府 出台 展期 , 楼市迅速火爆 … 。 更 为严 厉调控措施 。 在遏制投 机投资性 购房方 面 , 规 国家真正 以稳 定房价 为主要诉 求 的调控 政策 始 定 北京市户 籍成年 单身人 士在本市 未拥有住 房 的限 于2 0 0 5 年 。当时 , 以北京 为代表 的全 国众多城市房 购 1 套, 对 已拥有 1 套住房 的暂停 在本市 向其 出售住 价迅猛上涨 , 并成 为社 会关注 的焦点 , 为此 , 2 0 0 6年 房 ; 提高第一 套套房 和第二 套房首付 比例 , 对第 三套 至2 0 0 7 年间 , 国务院相继 出台了“ 国八条’ ’ 、 “ 国六条’ , ’ 以上住房停 止贷款 ; 个人 转让住 房按个人所得 2 0 %征 以及 九部委对 “ 国六条” 进一 步细化 、 以“ 限套” 、 “ 限 收个人所得 税等税 收政策 。在遏制 投机投 资 购房的 价” 为主的 “ 十五条” 。但是 , 2 0 0 8 年, 受世界金融危 同时 , 继续 加大普通商品住房土地供应 和加快 保障性
以博弈论的观点来看房地产市场
以博弈论的观点来看房地产市场摘要:用经济学的观点来分析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可以更加清楚直接地理解其内涵。
文章将简要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中的存在的现象,并用相关的经济学观点来进展相应的分析。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博弈论一、绪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过度开展之后,如今已经处于一种调整期。
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房价从去年开场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时期。
在这个调整期内开发商虽然把房价适度降低,但是购房者的购置热情并不是很高,大局部购房者都是一种持币观望的态度,本文试图从经济学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房地产市场。
二、根本理论博弈论也称对策论。
广义地说,是一门决策科学,它研究决策者在多个可能的行动方案中进展选择的逻辑。
博弈论对人的根本假定是:人是理性的,理性的人是指他在详细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博弈论研究的是理性的人之间如何进展策略选择的。
或者说,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互相作用时候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平衡的问题。
在这里,决策平衡是一个经济学概念,意味着最正确决策或最正确决策的组合;因为只要决策是最正确的,相关的行为主体就不会去改变它,从而让它处于稳定、平衡的状态。
再简而言之,“博弈论〞就是分析博弈行为的和博弈决策的一门学科。
对于博弈论的理解我们不像其他的经济学现象可以用图表来解释,本文将列举两个博弈论的经典案例来做说明。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正确选择并非团体最正确选择。
虽然困境本身只属模型性质,但现实中的价格竞争和环境保护等方面,也会频繁出现类似情况。
囚徒困境的主旨为,囚徒们虽然彼此合作,可为全体带来最正确利益;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因此彼此出卖虽违背最正确共同利益,反而是自己最大利益所在。
但实际上,执法机构不可能设立如此情境来诱使所有囚徒招供,因为囚徒们必须考虑刑期以外之因素,而无法完全以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作考量。
浅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博弈
浅析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博弈中国的房子越来越成为压在普通老百姓头上的一座大山。
中央政府密集出台房市调控政策,但楼市在此背景下依然节节攀升。
本文将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理论对中国房地产市场进行分析。
标签房地产;博弈;不完全信息;纳什均衡博弈论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发生直接相互作用时的决策以及这种决策的均衡问题。
它与传统微观经济学上的决策有所不同,传统微观经济学在进行个人决策时只考虑价格与收入影响而不考虑其他影响;博弈论将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研究人与人相互作用下如何做出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博弈论研究的是在存在相互外部经济条件下的个人选择问题。
1 博弈论分析房地产问题的可行性房地产市场的供给、需求、价格形成的过程是非常典型的带有博弈特征的竞争性业务活动。
从开发商角度,其决策过程中就必须了解来自竞争对手的各种不确定因素,每一个参与者在进行决策时,必须考虑对手的反应,从而根据竞争对于的反应做出自己的最优决策,而这些正是博弈论重点研究的问题。
所以我们可以运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和贝叶斯纳什均衡,从博弈的角度对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及价格进行分析。
2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博弈分析房地产经济,从微观层次上看,是指为了满足城市各种活动对空间的需求而进行的土地开发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具有不同利益和目的的开发商、消费者、政府,通过使用资源、运用规划,从而形成相互问的利益分配关系,其市场主体主要为政府、开发商和消费者。
2.1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分析就房地产新政的大部分措施来看,与其说中央政府是在调控房地产市场不如说是在调控地方政府。
而房地产新政能否成功,关键也在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房市居高不下背景下中央政策的密集出台却使得房地产市场反而愈来愈趋于非理性.个中原因不难理解。
房地产市场呈现繁荣景象,哪怕是非理性的繁荣,都可以增加城市官员的政绩、增加城市政府的批地收入和财政收入。
因此,地方政府或明或暗、有意无意地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推动地价、房价上涨。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国房地产调控政策分析房地产业是目前我国的支柱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
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必然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家对房地产业的宏观政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能否健康的发展。
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在房地产市场中各利益集团的相互博弈。
标签:博弈;房地产;调控从1979年广州市东湖新村6万平方米外销商品房的兴建算起,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历程。
而1998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则将这一历程清晰地分为两个阶段:在此之前,国家主要实行福利分房制度;在此之后,住房分配货币化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中央政府实行这一政策转变的初衷主要是向城市低收入者提供负担得起的经济适用房,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起以经济适用房为主的房地产市场供应体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银行违规放贷现象突出,致使房地产业成为“空手套白狼”的暴利行业,土地的出让也自然而然成为地方政府重要的财政来源。
加之各种房产投机炒作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房产泡沫愈演愈烈。
为了遏制房价高涨,国务院先后于2005年和2006年出台了八条意见、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并于2007年出台了针对外资投资房地产的“限价令”。
不幸的是,这些措施的出台并没有遏制住日益走高的房价,中低收入者依然只能望房兴叹。
直至2008年,不期而至的经济寒潮使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低迷时期,房价才有所回落。
但是好景不长,出于刺激经济的目的,国家于2008年和2009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房地产发展的措施,如降低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延长贷款期限、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甚至取消、商贷转公贷、降低或减免契税、直接给予消费者购房补贴、二套房政策放宽、取消印花税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又推动了房价的上升。
而2010年被称为针对房地产“史上最严调整政策”出台的一年。
先是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简称“国十条”),明确提出暂停第三套及以上住房贷款。
浅谈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论
浅谈房地产市场中的博弈论一、绪论如今,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多年的过度发展之后,现在已经处于一种调整期。
国内许多大中城市的房价从去年开始已经进入一个非常时期。
在这个调整期内开发商虽然把房价适度降低,但是购房者的购买热情并不是很高,他们基本都持一种观望的态度,我将试图从博弈论的观点来分析房地产市场。
二、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博弈论是研究利益关联的主体人的对局理论,是分析人们在博弈中的理性行为的理论,是讨论人们在博弈的交互作用中如何决策的理论。
其实,生活中处处充满着博弈,有人说没有,那是因为生活中不可能人人都是绝对的理性人,那什么又是理性人呢?博弈论中的理性人是指他们在具体策略选择时的目的是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而不考虑周遭实际问题,参与博弈的局中人都是理性的人,正所谓“如果没有司马懿,那么谁和诸葛亮玩空城计呢?”。
博弈论中的两个经典案例便是“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
囚徒困境是一个具代表性的博弈案例,反映了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体的最佳选择。
其主旨为,囚徒们彼此合作(都抵赖),可为全体带来最佳利益(减少刑罚),但在资讯不明的情况下,因为出卖同伙可为自己带来利益(无罪开放),也因为同伙把自己招出来可为他带来利益,这样两个人都要承受一定的风险,如若两人都坦白了那么都将获得三年的刑罚。
然而囚徒们不得不考虑其他的实际因素,如刑期之后,出卖同伙可能会被报复等等实际问题,所以在博弈过程中,他们也许不能做到绝对的理性人。
而且,司法机关也不可能设立如此情景来诱使囚徒们招供,这样会无法按照执法者所设立之利益(刑期)做考量,而人们也不希望这些囚徒们就这样逍遥法外,这便是博弈与现实的冲突。
智猪博弈这样的一个策略组合便是闻名遐迩的“纳什均衡”,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小猪的最佳策略就是等待,而大猪如若要吃到东西便只能选择去按按钮。
“纳什均衡”的主旨是:在这个策略组合里,每个局中人的策略选择,都是对于对手的策略选择的最佳策略选择,或者是对于其他博弈参与人的策略选择的组合的最佳策略选择。
房地产价格波动:一个基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集 中 于消费 者 ( 地 产 需 求 ) 房 的角 度 进 行 的 , 文 本
将 从 开发 商 与 消 费 者 ( 需 求 与 供 给 ) 即 的互 动 关
系, 开发 商与 开 发商 之 间 的利 益 博 弈 , 析 影 响 房 分
同 比增 长 2 . % , 速 比 2 0 91 增 0 7年 同期 加 快 7 7百 .
分 点 ; 宅 竣 工 面 积 6 3 7万 平 方 米 , 比 增 长 住 9 同
明 , 币供 应量变 化 对房地 产价 格有 长期 的持续 正 货
向影 响 , 币 供 应 量 的增 加会 导 致 房 地 产 价 格 上 货
在 全球 金融 危机 不断蔓 延 , 国家 不 断加 强 房地 产 市场调 控 的情况 下 , 2 0 自 0 7年 末 以来 , 房 消费 住 者 的预期 发 生 了变 化 , 住房 市场 出现 一定 的观望 氛 围 , 房成交 量 持续 加 速 下 降 。2 0 住 0 8年 一 季 度 , 全 国商 品住房 销售 面积 95 0万平 方 米 , 比仅增 长 0 同
变化所 带来 的冲击 会 给 房 地 产 价格 带 来 一 个 长 期 的正 向影响 , 期 内房 地 产 价 格 被 迅 速拉 升 , 之 短 但
后 影 响迅速 减弱并 长 期维持 在较 低水 平 。J 旦 对 _刘
我 国长 三角 地 区购房 者 的问卷调 查发 现 , 心理 因素
对 购 房者 购 房 决 策 的影 响 是 巨 大 的 。 肖本 华 指
从 已公布 的 2 0 0 7年 年 报 的 5 6家 上 市 房 地 产 企业 情 况 看 , 司 平 均 经 营性 现 金 流量 净 流 出 3 1 1 公 3 .7 亿元 , 投资性 现 金净 流 出 14亿 元 , 比分别 大增 3 同 12 3 % 和 1 1 , 资活 动 产 生 现 金 净 流 入 7 6 5 .7 5% 筹 0
基于博弈论视野的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基于博弈论视野的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选题的背景和意义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房地产市场也持续升温。
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限购”、“限贷”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房地产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变化。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政策在落实过程中却面临着困难,有些政策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如何更好地执行房地产公共政策,对于保障市场稳定、深化供给侧改革、应对楼市风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因此,针对当前的这一问题,本研究选择了以博弈论为视角,对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问题进行探究。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以博弈论为基础,对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展开分析。
具体来说,本研究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1.分析我国房地产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探究当前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和效果。
3.建立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博弈模型,分析各方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行为和动机。
4.为实现优秀的政策执行效果,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三、研究的特点和方法本研究的特点在于,将博弈论纳入到对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问题的探究中,图谋实现从更宽广的视角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
在方法方面,通过文献研究、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三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问题的深入探究。
四、研究的意义和预期成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我国房地产公共政策执行的优化,通过对房地产市场博弈的研究揭示各方在执行政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行为方式等,从而分析其中的发行机制、优化现状,为政府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公共政策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预期成果包括完整的研究报告、政策建议和有关的预测模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博弈论视角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分析摘要:在房价普遍高涨的今天,国家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然而普通消费者依然面临买房难的问题。
本文运用博弈论方法,根据不完全信息博弈理论和进化博弈理论,分别从开发商与消费者(即需求与供给)之间的活动关系、开发商之间的利益争夺两方面进行了分析,简要剖析了房地产市场中各方主体的利益和博弈策略。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不完全信息博弈;协调博弈;进化博弈一、中国房地产发展介绍1.1我国房地产的发展现状1998 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住房制度转变为以商品房供应为主,从此我国的住房制度开启了新的时代:房屋不再是由国家分配所有,房地产开发开始走向市场化和规化的道路。
直至2000年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快速发展,并成为了我国经济体中的支柱产业,对政府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然而,房地产市场一直在争议中前行。
一路上涨的房价,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从全国来看,由一、二线城市领衔,十余年间各地房价均不同程度地快速上涨,从未间断。
据国家统计局报告,从2011年开始,一些三线城市房价也开始领涨全国。
在房价持续上涨的压力下,国务院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出发,针对不同阶段的特点,对房地产市场调控做出了不同的决策部署,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3年-2007年。
这一阶段中央针对住宅市场交易活跃、房价不断攀升、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快等特点,出台了如“国八条”、“国六条”等一系列抑制政策。
从土地、税收、外资准入、信贷、住房结构和房地产市场交易秩序等方面对房地产市场进行了全面调控。
不仅涉及房地产一、二级市场,还使用经济、金融等市场调控手段,并以行政问责的手段来确保执行力,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猛烈、最严厉的政策调控。
但国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趋势并没有明显改变,以为例,2005年3季度至2006年3季度,交易量大幅下滑,而房价却持续高涨,且涨幅创历史新高,可见各项调控政策并未取得立竽见影的成效。
2007年,《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政府开始转变调控思路。
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并非仅是作为支柱产业拉动GDP增长、扩大需,而是要解决全国人民的基本住房需求,提高和改善居民住房水平。
2007年9月出台的“二套房贷”政策效果明显,交易量增速下降的同时,房价涨幅亦有所回落。
第二阶段:2008年-2009年。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严重冲击。
宏观经济政策从“两防”转向保增长。
中央出台“国十条”,鼓励普通商品住房消费、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降低廉租住房的资本金率等等,都是围绕着刺激基本性的住房需求,以达到保增长的目的。
从市场变动情况看,2008年4季度至2009年4季度,住宅交易量同比增速大幅回升,但随着保增长政策的实施,从2009年4季度开始,房价重拾涨势,并于2010年3季度涨幅达到45.7%,为近10年来的最高点。
第三阶段:2010年至今。
“国十一条”、“新国十条”和“新国八条”等政策的出台,标志着以“遏制房价过快上涨”为基调的新一轮调控的开始。
2010年以来,在越来越严厉的经济手段和行政措施的调控下,房地产市场热度逐渐降低,房价涨势受到抑制。
2010年1季度至2012年1季度住宅交易量增速明显下降,2010年3季度房价涨幅开始出现显著回落,随着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直至实施严格的限购政策,房价同比涨幅出现大幅下降。
十年来,中国的房地产调控经历了两种模式:2007年以前,尽管已开始控制房地产投资过快增长,但是总体上看,对房地产市场还是给予鼓励发展或促进发展的。
而2007年以后,随着房价持续快速上涨,市场机制开始出现失灵,城镇中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逐步显现出来。
这种情况下,我国住房和房地产发展的基本政策开始出现调整,不再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主要作用,而是通过公共住房政策的运用、住房保障制度的完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加快,形成双轨制的住房供应模式;同时,通过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应,以及实施保障合理消费、抑制投资投机的差别化金融税收政策,直至限购、限价等行政手段,遏制房价过快增长,促进房地产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经过近20年的发展,政府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逐步培育和发展,基本形成合理的房地产市场参与者,他们以各自的利益目的,在共同的游戏规则下,参与市场的博弈。
由于不同的参与者的参与,提高了整个市场的运作效率,也是的整个市场的监管变得更复杂。
从而对不同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分析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主要的参与者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消费者和政府。
房地产开发企业,作为利润最大的追求者,在房地产市场中,必须处理消费者和政府的关系。
由于政府是土地的垄断供给者,政府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意愿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利益有重大影响,特别是在我国目前房地产市场“双高”的情况下。
本文由于篇幅有限,所以只对当地房地产开发商与消费者、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博弈关系进行分析。
1.2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结构演变趋势房地产作为一种产品,其最大的特点是地域性、异质性、占用资金多且周期性长,以及因附属于土地和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形成的高度政策相关性。
由于地域性,全国房地产市场划分为一个个城市房地产博弈市场,而又由于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各城市的房地产博弈市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一个个区域,各房地产企业针对该区域的房地产消费者特别是住房消费者进行房地产经营和房地产博弈。
由于房地产的异质性,以及房地产开发周期长、成本巨大,所以进入壁垒较大,只有少数有资金实力的房地产企业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
根据对房地产消费心理及行为科学的统计,住宅消费者一般在上班地点的20公里以选择住房;商业用房、地产写字楼根据其性质及市场定位,主要选择在城市中心、重要位置、临街地段、商业娱乐中心、开放区及高新技术园区等,其消费者地域性以城市定位为主,小区定位为辅,因而开发商面临的博弈地域围比住宅市场要广,但有一点是共同的,无论是住宅市场还是商业房地产市场,都不可能是一家房地产企业独家垄断,所以都不可能属于完全垄断。
由上可知,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是一种垄断竞争与寡头垄断相并存的市场结构。
根据政府对房地产二十多年的规与引导,以及房地产市场经济运动规律,不规、实力差、规模小的企业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少数几家房地产企业抗衡发展的寡头垄断市场格局。
因此,我国房地产市场格局的宏观演变趋势是:准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到寡头垄断。
二、博弈论介绍以及博弈论在房地产中的分析可行性房地产市场由于其参与者众多,利益取向各异。
在房地产市场中,各参与主体为了自身的利益,与其他参与者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博弈,对地房地产市场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2.1房地产博弈市场的主体结构房地产市场根据其产品流通顺序分为一级市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即土地市场,二级市场即增量房市场。
2.1.1 房地产一级市场主体构成房地产一级市场又称土地市场,是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市场,即国家通过其指定的政府部门将城镇国有土地或将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后出让给使用者的市场。
在一级市场中,由于国家土地所有制决定了国家在土地市场的供给主体地位,而开发商作为土地的需求主体,通过土地市场获取房地产开发所必需的土地资源,从而双方围绕土地资源流转。
图1 一级市场结构2.1.2 房地产二级市场主体构成房地产二级市场指土地开发商将新建成的房屋进行出售和出租的市场。
开发商和消费者分别为房地产二级市场的两大主体。
开发商在二级市场上扮演供给主体,向市场提供房屋,消费者扮演需求主体,通过二级市场购买房屋。
由于房地产开发投资较大,房屋价值较高,没有金融机构的参与,房地产开发和流转市场难以为继,因此商业银行在房地产二级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图2 二级市场结构2.2 房地产市场参与主体利益分析2.2.1 开发商利益分析房地产开发商作为市场的核心参与主体,参与房地产开发的全产业链。
其目的十分明确,即通过房地产开发向市场提供产品进而获取利润。
因此,房地产开发商最关心成本和房价两大因素,其中成本以占总体成本最大的土地成本为主,即地价。
由于土地市场中存在着开发商寻租现象,导致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和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因此,在房地产一级市场中,开发商和政府围绕着土地指标和地价进行着博弈,2.2.2 政府利益分析中国政府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中央政府往往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控制着全国各类用地指标的审批,而实际的土地出让都让地方政府进行操作,因此开发商更多的与地方政府进行着交易。
政府作为土地的提供者和房地长市场的监管者,其利益诉求为:第一、高价出让土地来获取出让土地的收入,从而提高GDP水平;第二、作为社会管理者,政府承担了保证“社会福利”的角色,通过稳定房价来提高人们的居住水平。
2.2.3 消费者的利益分析房地产市场中的消费者大体上分为两类,前一类的目的是为了自用,其购买房屋主要以自己居住为主,称之为刚需族,此类消费者当然是希望房价越低越好;第二类目的是为了投资,通过低买高卖的方式为自己增加资本。
此类消费者一般手头拥有大量资金,所以不太在乎房价的高低,只关心自己能够在房产的买卖交易者获利。
本文的分析以刚需消费者为主,因此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房产是其主要利益诉求。
2.3房地产博弈市场的基本特点1、地域性由于房地产都是以城镇为中心生产建设的,因而房地产博弈市场也就是一种地域性的博弈市场。
2、层次性房地产博弈市场是一个多层次的市场博弈体系,每一市场都是有多种博弈子市场组成的复合体。
3、博弈策略复杂由于局中人众多以及博弈的多层次性,每个局中人具有多个博弈策略,而且局中人不同,其行为热点和相应的策略选择也不同,对抽象的局中人行动策略的博弈细分也没有统一规的标准,多个列局中人策略的博弈处理的难度也因此增加。
4、博弈支付量化难在房地产市场博弈中,各局中人参与博弈要实现的目标和效用均不同,博弈策略的复杂性也决定了局中人各个策略组合下支付的量化比较复杂,难以准确把企业的声誉目标,消费者的交通便捷目标,政府的促进房地产业规发展目标等等进行量化。
5、博弈信息处理难关于不完全信息问题,博弈论的处理方法是通过海萨尼转换将局中人转化成多个类型,但面临庞杂的房地产市场信息,这种类型转换的处理方式难以找到合适统一的尺度,转换后的类型太少会导致偏离实际,太多又会给博弈分析处理增加难度。
三、开发商与消费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分析3.1 基本模型关于房地产市场的信息,虽然开发商比消费者了解的更多,但也是不完全的。
根据海萨尼转换原理,自然选择根据房地产市场的特征将房地产市场分成两类,繁荣概率为q,萧条的概率为1-q。
开发商的纯战略选择是降价,或者不降价;消费者的纯战略选择是入市,或者观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