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协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民族大学
和通辽市科技合作框架协议
一、科技合作的指导思想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011年6月26日颁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10月7日自治区党委胡春华书记到内蒙古民族大学时提出对科技工作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优势,推动地方经济持续发展,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本着高校和地方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共同发展的原则,内蒙古民族大学与通辽市人民政府实施科技工作战略合作。
二、合作目标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以产学研结合为驱动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进步,围绕通辽市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通辽市种植业、养殖业、蒙医药产业、蓖麻产业、农畜产品加工业等优势产业提供技术支持,学校在经济建设主战场找课题,加快解决生产实践中难点,通辽市为学校提供技术推广环境和平台,加快通辽市现代化建设进程。通过双方合作,将通辽市建设成内蒙古民族大学的推广应用、新产品研发的试验示范基地,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三、合作的基础和条件
(一)内蒙古民族大学的优势
内蒙古民族大学坐落在通辽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隶属于自治区人民政府。由自治区教育厅主管,是自治区唯
一一所综合性民族大学。
学校注重发挥民族特色、地区特点和学科优势,确立了具有丰富内涵的教育理念,形成了大力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传承和弘扬蒙古族优秀文化,创新和发展蒙医蒙药,培养蒙汉兼通的少数民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办学特色,办学的任务和目的是为自治区和国家培养多民族优秀人才,为自治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
1.人才优势
学校有专任教师991人,其中正副教授435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69人。学校现有本专科学生17915人,研究生497人,留学生310人,成人教育本专科学生17800人。五十年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各级各类人才14万多人。
2.综合性优势
学校设政法与历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蒙古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数学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机械工程学院、农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蒙医药学院、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等教学单位;涵盖了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经济10个学科门类,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2个自治区级品牌专业,23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社会科学汉文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设图书馆、分析测试中心、学报编辑部、网络中心、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蒙医药研究中心6个教辅单位;设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等附
属单位。
3.科研优势
学校有教育部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国家发改委工程中心、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蒙医药自治区重点实验室、自治区人文社科基地等9个自治区级科研平台。科尔沁文化研究所、机器人研究生、蒙医药研究所等30多个校级研究所。现有中国少数民族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世界史、应用数学、理论物理、有机化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草业科学、预防兽医学、民族医学、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中药学等1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69个研究方向,分属法学、文学、教育学、历史学、理学、农学、医学等7个学科门类。
近三年来,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新研制项目、973前期项目、863项目、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跨世纪优秀人才项目等国家级科学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400余项目,承担横向联合项目和企业委托项目近百项。
4.设备条件优势
学校设有分析测试中心等机构,现有大型分析测试设备300多台套,数控机床等先进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校图书馆藏书161万册,中外文期刊种类3200余种,建有光盘、网络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学术期刊镜像站,拥有大型电子阅览室。建有连通三个校区及教工住宅的校园网络。
5.科技交流优势
学校已与吉林大学、辽宁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沈阳药科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同时,还与蒙古国国立大学、卫生科技大学和日本酪农学园大学、上越教育大学、作新学院大学和韩国又松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等国外院校开展了合作办学。有良好的国内外合作院校交流基础和环境。
(二)通辽市的优势
1.丰富的资源和雄厚产业基础
通辽市处于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全市有耕地1500万亩,玉米年产量稳定在400万吨以上,占全区玉米总产量的1/3,已引进梅花生物、玉王生物、利牛生化等10余家玉米深加工企业,形成了淀粉、酒精、味精、氨基酸、玉米溶剂等10多个品种的产业链。红干椒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40万亩以上,是全国最大的红干椒生产加工基地。目前,全市销售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40户,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培育了梅花、金锣、蒙牛、科牛等一批知名企业、国家驰名商标和名牌产品,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通辽市土地、电力、劳动力等资源丰富,且具有价格优势。
2.广泛市场需求空间
通辽市作为东北经济区物流节点城市和蒙东地区主要的物流中心,具有建设农牧业机械生产基地的基础条件,在通辽市这一农牧业资源富集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农牧业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和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在全国来讲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当前,全国正处于农业生产转型时期,对农机需求量将快速增长,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
对农牧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和重大意义。预计“十二五”期间通辽地区农机需求量将保持15%的高速增长,到2015年通辽及周边地区农牧业机械总动力将达到2600万千瓦,各类农牧业机械保有量将增加一倍以上,拖拉机保有量将超过80万台,新增拖拉机40万台,农牧业机械化生产发展空间巨大。
3.良好的政策条件
通辽市不仅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而且享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2011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加大对内蒙古政策支持力度,重点打造国家级新型能源基地、有色金属生产加工基地、新型煤化工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10月份工信部与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加快推进内蒙古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支持内蒙古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承接产业发展非资源型产业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内政发〔2011〕5号)规定,对于国家鼓励类的非资源产业项目下放审批权限,由盟市审批,并单独出台《内蒙古自治区工业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转移指导目录》,引导区域之间差异化发展。国家和自治区领导视察通辽时指出:内蒙古要积极推进农牧业机械化,努力实现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支持通辽市加大农牧业机械化建设,主动承接东北和环渤海地区机械加工制造业。
4. 优越的区域条件
通辽市地处吉林、辽宁、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属于东北与华北和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距大连、营口、锦州等港口较近,是东北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务院规划的东北经济区四个物流节点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