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音乐《欢乐的村寨》教案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乐的村寨》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塞》

学唱《巴塘连北京》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感受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音调风格,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通过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能够用高亢、流畅的声音表现藏族人民对修建川藏公路的感激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在模仿中初步学习藏族舞蹈的基本动作,通过歌唱和舞蹈的结合,感受、体验巴塘弦子的风格特点。

(2)通过聆听、模仿的方法把握歌曲旋律的音准,唱准歌曲的旋律。

3.知识与技能

(1)在乐曲欣赏中,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并能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够用高亢、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巴塘连北京》,知道这是一首流传于四川巴塘的藏族民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通过反复聆听,记忆旋律,分辨乐曲的不同乐段。

2.能够用高亢、自然流畅的声音准确地演唱歌曲,在歌唱和舞蹈中感受和体验巴塘弦子的音乐风格特点。

难点:

1.了解巴塘弦子这种藏族歌舞形式,能够边演唱歌曲边随音乐作简单的藏族舞蹈动作。

2.学唱歌曲《巴塘连北京》,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长音时值。

【教学准备】

钢琴、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北京喜讯到边塞》是由郑路、马洪业作曲的一首管弦乐曲,作品创作于1976年12月。乐曲以充满激情的旋律,生动地勾勒出边塞人民听闻喜讯后的狂欢场景。本曲汲取了当

地群众流传的对歌、对舞的艺术表演形式,并采用苗族、彝族的歌舞音调来塑造乐曲形象,表达了边塞人民的喜悦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的民歌。民歌结构十分简练,曲调短小、旋律优美、节奏富于舞蹈的律动感,它以人们喜闻乐见的民间歌舞形式呈现。歌曲为2/4拍子,C宫调式,两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歌曲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向往首都北京、热爱党、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1976年党中央粉碎了“四人帮”簒党夺权的阴谋,拨乱反正。之后郑路、马洪业于1976年创作了此曲。接下来我们将要学习的这首曲子叫做《北京喜讯到边塞》这里的的“喜讯”就是指的此事。(PPT播放粉碎“四人帮”举国欢庆的画面)

二、欣赏管弦乐《北京喜讯到边塞》

(一)初次聆听

思考:《北京喜讯到边寨》这首乐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欢快、高兴、热烈)

(二)分段聆听

1.听引子与前三个乐段。

(1)聆听引子部分思考:是用什么乐器领奏的?模仿了什么声音?表现了什么情景?

(领奏的乐器是圆号,模仿了号角的声音,一声强一声弱,好像是森林山谷中的回音。)

(2)听前三个乐段。(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举手、拍肩等动作表示。)

(3)学生轻声视唱主旋律。

2.听乐曲第四乐段

(1)听第一部分音频。(学生聆听音乐并分辨三个乐段。分辨时,可用举手、拍肩等不同的动作表示。)

(2)想一想第四乐段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第四乐段的旋律优美抒情,尤其是旋律的变化音,富有苗族音乐的特色,同前三个乐段的音乐形成了对比,好像是一位苗族姑娘在跳独舞。)

(3)学生随教师一起演唱第四乐段的主旋律。

3.听第五、第六乐段和尾声

(1)在第五乐段中,又出现了哪一段旋律?

(这两个乐段的情绪更加热烈,将全曲推向了高潮,在第六乐段中又出现了第一乐段的主旋律。)

(2)在尾声,什么乐器又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什么情感?

(在尾声,圆号再一次吹响了号角的音调,表达了人们充满信心地迎接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

5.完整欣赏《北京喜讯到边寨》全曲并分辨乐曲的结构。

(1)当听出乐曲的不同乐段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示。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听辨乐曲的各部分。

三、学唱《巴塘连北京》

(一)初次聆听

思考: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旋律优美、婉转、节奏舒缓、稍慢)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思考:歌曲分几个乐句?(上下句结构)

2.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3.再次聆听《巴塘连北京》,请同学们轻声唱歌词。

4.完整演唱歌词。

(三)表现歌曲

1.介绍:巴塘弦子,是集歌、舞、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由于歌舞时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在队前领舞伴奏,故称“弦子”,歌舞以琴手为核心,整个舞蹈的节奏由琴手来掌握。巴塘弦子结构简练,音乐极富歌唱性。曲调优美,曲目丰富,舞姿舒展。它的故乡就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县,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2.观看四川巴塘弦子歌舞的片断《卓玛》

出示问题:舞蹈演员都用了哪些动作?谁能模仿一下?

(四)边律动边演唱歌曲。

1.教师示范动作,学生模仿动作。

2.听歌曲前奏,看教师做动作示范。听歌曲前奏学做动作。

3.完整听歌曲,前奏做动作,其他部分模仿老师做动作。

4.学习动作:脚下不动,一乐句双手交替前后摆动;二乐句双手交替向外撩手。(一拍一动)

5.完整随音乐学做动作。

【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乐曲《北京喜讯到边塞》感受到了边寨人民喜悦的心情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提高了分辨乐段和记忆旋律的能力。通过学习歌曲《巴塘连北京》并学跳了藏族舞,感受到藏族独特的音乐文化。

《欢乐的村寨》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打起手鼓唱起歌》

学唱《迷人的火塘》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唱《打起手鼓唱起歌》,感受新疆地区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和欢快热烈的情绪。

(2)通过学唱歌曲《迷人的火塘》,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表达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欣赏、学唱歌曲,理解、感受音乐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知识与技能

(1)能够通过演唱,了解女中音的音色特点。

(2)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了解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感受女中音的音色特点,体会新疆民族歌舞特色。

2.通过对侗族的音乐风土及风土人情的掌握和了解,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难点:

1.把握歌曲情绪,用圆润、自然的声音,充满感情地演唱全曲。

2.感受侗族音乐风格、及切分音的节奏特点。

【教学准备】

钢琴、葫芦丝、同步课件、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材分析】

《打起手鼓唱起歌》是一首富有着浓郁新疆特色的歌颂少数民族新生活的独唱歌曲,由韩伟作词,施光南作曲。歌词朴实生动,以一位骑马打鼓的歌手为主人公,通过歌手对沿途风光的歌唱,为人们展现了一幅美好生活的动感画卷,表达了人们心中的喜悦和憧憬。

《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富有鲜明的侗族民歌音调特征的创作歌曲,歌曲展示了侗家儿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