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效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4 鸵鸟效应

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

鸵鸟和雄鹰是自然界中的两个家族,因素来不和,所以虽是邻居也不往来。可是,有一天,鸽子给它们捎来口信说它们的领地将有敌来犯,让它们两个家族都提前做好御敌准备。但是,敌人是谁,鸽子并没告诉它们。

接到消息后,两个家族的成员都忙碌起来,坚固城堡,准备粮食。可是,没过几天,鸽子又给它们带来口信说它们的敌人要和它们在森林前的沙漠地带展开决战。接到挑战后,鹰族的成员个个摩拳擦掌,一副要与敌人决个你死我活的样子。鸵鸟家族的成员们在老冤家的面前,也不甘示弱。

决战的时刻到了,两大家族列队站在同一侧等着敌人的到来。时间不长,只见迎面不知是什么生物黑压压的一片,向它们扑来。

鹰族的成员们主动冲击,直扑向敌人。而鸵鸟们却都把头埋在了沙子里。不知过了多久,鹰族凯旋而归的时候,见鸵鸟们的头还在沙子里埋着,就有一只鹰大声说:“敌人已经被我们击退,你们还不把头抬起来。”听了这话,鸵鸟们把头从沙子里抬了起来,纷纷说:“好险啊!多亏我们把头埋了起来,否则岂不是要大祸临头!”鹰族闻此就更瞧不起鸵鸟了。

后来,鸵鸟又遇到了劲敌,仍然采取同样的办法,这一次可没有那么幸运了。没有了鹰族的帮助,把头埋在沙子里的鸵鸟们大败而归。

从此,人们就知道了“鸵鸟效应”:面对危机时,不正视现实,不主动出击,一味采取回避的态度,最终只会给自己造成重大损失。

人生在世,风险和危机就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不知什么时候就会降临到我们的身上。面对危机,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只有迅速采取行动,果断承担责任,才会把损失降到最小。相反,如果遇到危机总辩解说“这不是我的责任”,试图做“鸵鸟”,则后果会不堪设想。

临危更要不惧

春秋时,鲁国的阳虎曾侵犯过宋国的匡地。几年后,孔子带学生到匡地游学,因为孔子长相像阳虎,所以,匡人以为阳虎又来了,就将孔子团团围住,孔子的学生子路还被冲散了。等到子路找到孔子的时候,孔子正与其他学生弹琴说笑。子路很奇怪,就问孔子:为什么不害怕?孔子说:“你知道什么是圣人的勇敢吗?那就是临难不惧。”“临难不惧”也叫“临危不惧”。

为什么孔圣人要提倡临危不惧、临难不惧呢?道理很简单,临危、临难之时更需要有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思维,只有这样才能想出好的办法来应对危险和困境。而恐惧不但于事无补,还会扰乱心智,影响判断,乃至决策失误。

三国时期,诸葛亮在司马懿大兵压境的危急时刻,独守一座空城,守又守不住,逃又逃不脱。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急中生智,传下命令:把城内所有旗帜全放倒,藏匿起来!城内士兵,各自隐在驻地房舍、围墙内,不许乱动乱叫,违令者立斩!然后,诸葛亮又下令:大开东南西北四面城门,每一门前,派20名老少军兵打扮成老百姓模样,洒水扫街。

如果魏军冲到城前,也不能面露慌张,更不能退入城内。然后,他高坐城楼之上,悠然抚琴。结果,拥有千军万马的司马懿以为城内有埋伏,没敢闯这座空城。

试想,司马懿大兵压境之时,如果诸葛亮因害怕乱了阵脚,其后果恐怕是不堪设想的。还有没有诸葛亮这么个人物或许都要另当别论了。可见,越是身处危险越要镇定自若,这样不仅能迷惑敌人,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下午3点多钟,突然下起了倾盆大雨。司机小张刚把车开出胡同,就被一个单身男青年拦了下来。这位年轻男子坐在副驾驶座上,用普通话说了一句:“去香山。”

小张怕下大雨会堵车,就征求该男子意见,是否可以绕道前行。男子点头同意了。当车开到一个三岔路口时,该男子突然拔出一把尖刀,逼迫小张往没人的方向开。小张当时并没害怕,他沉着地左手握住方向盘,用右手抓住男子持刀的手腕。两人就这样僵持着,车也不知不觉地被小张控制着开向了海淀公安局。

见情况不妙,那名男子用力抖动小张的手腕,但仍不见效。小张见离海淀公安局还有一段距离,心想:“再这样僵持下去,自己可能斗不过这个坏蛋,必须求援。”随即小张一转方向盘,就把车开向了一个较繁华的市场。车刚一到市场边,小张就高喊:“抓坏蛋啊!”市场周围的人纷纷围了过来,当场就把那个男子抓住了。

望着手中的尖刀,小张暗想:“如果不是我聪明,恐怕命早没了。”

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7岁女孩袁媛,下午放学回家发现父母双双晕倒在浴室里。袁媛闻到家里有煤气味,判断父母煤气中毒,于是,她不慌不忙地首先去厨房关上煤气阀门,然后又用衣架费劲地把窗户捅开通风,接着又分别拨打了110、120呼救电话,并在电话中准确地报出了自己家的地址,最后,为了让救护人员尽快找到自己家,她又把门打开,然后安静地坐在沙发上等候救护人员的到来。7岁的小袁媛完成这些事情一气呵成,毫不慌乱,为挽救父母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小袁媛的父母就这样被临危不惧的小袁媛从死神的手里夺了回来。7岁孩子的从容不迫,很让大人们汗颜。历史上临危生乱的大人们可真的不少见。荆轲刺秦王,何等的悲哉,壮哉,如果刺杀成功..可是偏偏荆轲身后跟了一个胆小的秦武阳,在关键时刻因为害怕而坏了荆轲的大事,结果秦武阳死了,荆轲也死了,而秦王还是那个秦王,甚至比以前更残暴了。

现在看来,面对危险,唯一的出路就是知难而上,调动一切物质的、智慧的资源为自己所用,只有这样才能在逆境中求得一线生机。所以,临危更要不惧,否则就是死路一条,敌人就是敌人,面对敌人,谁也不会手下留情的。

变“危”为“机”,化害为利

谁掌握着安全方面的控制权,谁就掌握了未来的主动,所以,当危机(或风险)降临时,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必须做出迅速的反应来挽回

损失。一般而言,“主动出击是最好的防御”,在一般情况下,这一原则总是适用的。

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几度争抢碳酸饮料市场霸主地位。但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一次突发事件险些使百事可乐陷入被挤出市场的危机,这就是“针头事件”。

威廉斯太太从超级市场给孩子买了两筒百事可乐,可是喝完以后,无意中将罐筒倒扣于桌上,竟然从里面掉除了一枚针头。威廉斯太太立即将此事告知了媒体,形势对百事可乐极为不利。

百事可乐公司一得到“针头事件”的消息,立即采取了措施,一方面通过新闻界向威廉斯太太道歉,并给予威廉斯太太一笔钱以示安慰和补偿。公司还通过媒介向广大消费者宣布:谁若在百事可乐中再发现类似问题,必有重奖。另一方面,在公司百事可乐生产线上加大了质检力度,还邀请威廉斯太太参观。此举不但消除了“针头事件”的不良影响,赢得了威廉斯太太的赞扬和信任,还在消费者中树立了诚实和勇于正视自身错误的良好形象。

喝可乐竟然喝出了针头!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百事可乐从未遇到的。这对于百事可乐公司来说无疑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打击和考验,因为这一事件如果处理不好会直接影响到公司的信誉、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纵观百事可乐公司处理“针头事件”的全过程,我们不得不叹服该公司决策者的理智和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在突发危机面前,他们不但及时、迅速、果断地推出了一系列可行措施,还采取手段使不利事件向有利于自己的一面转化,既缓解了矛盾,打消了消费者的顾虑,还刺激了消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