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emsa染色液

合集下载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和试剂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和试剂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和试剂配方染色液和试剂在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用于各种科学研究和实验。

它们可以用来染色细胞、分析化合物和反应产物、诊断疾病等。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染色液和试剂配方。

1. Hematoxylin-Eosin染色液: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液是一种经典的组织染色方法,常用于病理学研究和诊断。

配方如下:- Hematoxylin染色液:将5 g hematoxylin溶解在100 mL乙醇中,加入2 mL盐酸和900 mL蒸馏水,最后调节pH值为5-6-酸性酒红染液:将0.5g酸性酒红溶解在100mL乙醇中。

- Eosin染色液:将0.5 g eosin溶解在100 mL乙醇中。

2. Giemsa染色液:Giemsa染色液用于染色细胞,特别是白细胞,常用于血液学和微生物学研究。

配方如下:- Giemsa染色液:将4 g Giemsa粉末溶解在1 L蒸馏水中。

可以加入2 mL甲醇增强染色效果。

3.厌氧培养试剂:用于厌氧条件下培养微生物的试剂。

配方如下:- Thioglycollate培养基:将11.5 g thioglycollate溶解在1 L蒸馏水中,加热至溶解。

- Dithiothreitol(DTT)溶液:将1 g DTT溶解在100 mL蒸馏水中,用10 mL离心管分装,-20℃保存。

4. Bradford试剂:用于蛋白质的浓度测定,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配方如下:-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G-250:将100 mg染料溶解在50 mL浓硫酸中,加热至溶解。

再用1 L蒸馏水稀释至30%浓度。

5. Gill's胶片显影试剂:用于胶片的显影,常用于分子生物学实验。

配方如下:-显影溶液A:将1.5g氯化钴和1g柠檬酸溶解在200mL蒸馏水中,用0.1MNaOH调节pH值至6.4-6.8-显影溶液B:将3g溴化钾和1g柠檬酸溶解在200mL蒸馏水中,用0.1MNaOH调节pH值至6.4-6.86.RIPA裂解缓冲液:用于细胞或组织的裂解,提取蛋白质或RNA,常用于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

吉姆萨染色原理

吉姆萨染色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构成。

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特染色法根真同样。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果,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联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联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

细胞各样成分均不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下在电荷增加,易与伊红联合,染色偏红;在偏三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联合,染色偏蓝。

所以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染色用正经片一定洁净,无酸碱污染。

配制顼特液一定用优良甲醇,稀释染色一定用缓冲液,冲刷用水应近中性,否那么可致使各样细胞染色反应异样,致使辨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

一般性操作技术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显微检查;血液病诊疗;染色不良;瑞特〔Wright〕染色法;酸性染料;伊红;碱性染料;亚甲蓝;吸附作用;PH 对细胞染色的影响;甲醇;吉姆〔Giemsa〕染色法春季要常用润肤剂,它含有松香油脂酸和丰富维生素a,常用可加速皮肤血液循环,剌激面部细胞分泌,有效改良皮肤生理环境,减少天气对皮肤的危害。

第二节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血涂片的显微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根本方法,临床上应用极为宽泛,特别是关于各样血液病的诊疗拥有重要的价值,最近几年来血细胞剖析仪的宽泛应用,血涂片的察看也可作为判断仪器结果的简略方法。

比台察看10个高倍视线血涂片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大概预计血内这些细胞的数目,借以作为仪器结果剖析后质控的参照。

但积压涂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鉴识发生困难,甚至致使错误结论。

比如,血膜过厚细胞重叠减小,血膜太薄白细胞多集中于边沿,细胞散布不匀;染色偏酸或偏碱均可使细胞染色反应异样。

因皮制备厚薄适合,散布平均,染色优秀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革本技术之一。

Giemsa染色法

Giemsa染色法

Giemsa染色法MGG由May-Grunwald染料和Giemsa染料组成。

前者化学名为曙红亚甲基蓝Ⅱ,对胞质着色较好;后者对胞核着色较好。

因此MGG染色,可兼两者的优点,常用于细胞涂片染色。

1.染液配制I液的配制:迈格染料lg 甲醇100ml 在研钵内用少量纯甲醇将染料充分研磨成均匀一致的悬液,倒人烧瓶中,加入其余的甲醇后置入37℃温箱4-6小时,每隔半小时研磨半小时,然后放入深棕色瓶内,在室温下保存,2周后使用。

临用前取上液40ml,加纯甲醇20ml混合用作工作液。

Ⅱ液的配制:姬氏染粉0.6g 甘油50ml 甲醇100ml 将姬氏染粉溶于甘油内,在研钵内研磨3-4小时,使之磨匀,加入纯甲醇后搅拌均匀,放入深棕色瓶内,室温下保存,2周后即可使用。

磷酸缓冲液配制:1%磷酸氢二钠20ml,l%磷酸二氢钠30ml,加蒸馏水至1000ml,调整pH 6.4-6.8(用蒸馏水代替缓冲液,效果亦佳)。

2.染色步骤(1)自然干燥的细胞涂片(预先滴加甲醇固定更好)水平置于染色架上。

(2)将I液(用缓冲液或蒸馏水5-10倍稀释)滴盖涂片上,lO-30分钟。

(3)倒弃涂片上的I液,自来水漂洗干净。

(4)立即滴盖Ⅱ液(用缓冲液或蒸馏水5-10倍稀释)在涂片上染色10-30分钟。

(5)倒弃涂片上的Ⅱ液,自来水漂洗干净。

(6)趁湿加盖片或待干后镜检。

3.染色结果MGG染色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细胞质和核仁染成蓝紫色。

4.MGG染色特点染色方法简单,且兼有瑞氏、姬氏两种染色的优点,并且涂片可保存十多年而不退色。

MGG染色对胞质胞核染色效果均较好,结构清晰,所染细胞亦比HE染色的细胞大;同时对细菌、霉菌及胆固醇结晶的显示也很清楚。

因此适用于淋巴造血系统的细胞标本、胸腹水、穿刺标本等。

尤其对鉴别恶性淋巴瘤的类型,MGG染色更有帮助。

他们继续往前走。

走到了沃野,他们决定停下。

被打巴掌的那位差点淹死,幸好被朋友救过来了。

被救起后,他拿了一把小剑在石头上刻了:“今天我的好朋友救了我一命。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

实验室常用染色液配方1. Giemsa染色液配方:- Giemsa染色液用于染色细胞核和染色体,常用于血液细胞计数、病原体观察等实验。

- 配方:Giemsa染色液的配方一般会根据不同的实验需求进行调整,但基本原料一般包括甲基蓝、伊苏琉斯蓝G、亚甲基蓝、酒精、非紫外吸收的甘油、磷酸盐缓冲液等。

2.范式染色液配方:-范式染色液常用于细胞和组织的常规染色,如荧光染色、光学显微镜下的染色观察等。

-配方:范式染色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染料、溶剂、pH缓冲溶液、增稠剂等。

常用的染料有荧光素、伊红、伊博蓝等;常用的溶剂有酒精、乙醚、显微镜油等;常用的增稠剂有明胶粉、琼脂等。

3.原位杂交染色液配方:-原位杂交染色液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和组织中的特定核酸序列,常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等实验。

- 配方:原位杂交染色液的配方会根据实验的具体目的进行调整,但一般包括核酸探针、碱性缓冲液、蛋白酶K、DNase I等。

4.细胞活力染色液配方:-细胞活力染色液用于评估细胞的活力和生理状态,常用于细胞培养实验、细胞毒性测试等。

- 配方:细胞活力染色液的配方一般包括活细胞染料、死细胞染料、背景抑制剂等。

常用的活细胞染料有乙酰红、卤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等;常用的死细胞染料有丙酮溴化物(7-AAD)、EthD-1等;常用的背景抑制剂有苯甲缩醛(Sodium Azide,NaN3)等。

以上是实验室常用染色液的一些基本配方和介绍,实验者在进行实验前需要根据具体实验目的和需求进行配方选择和调整。

同时,注意染色液的稳定性、pH值的控制、操作的规范等因素也是成功进行染色实验的关键。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道理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构成.染色道理和成果与瑞特染色法基底细同.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成果,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资;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联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资;中性颗粒呈等电状况与伊红和美蓝均可联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资.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细胞各类成分均不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情况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联合,染色偏红;在偏三性情况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联合,染色偏蓝.是以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迟钝,染色用正经片必须干净,无酸碱污染.配制顼特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不然可导致各类细胞染色反响平常,乃至辨认艰苦,甚至造成错误.一般性操纵技巧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显微检讨;血液病诊断;染色不良;瑞特(Wright)染色法;酸性染料;伊红;碱性染料;亚甲蓝;吸附感化;PH对细胞染色的影响;甲醇;吉姆(Giemsa)染色法春天要经常运用润肤剂,它含有松喷鼻油脂酸和丰硕维生素a,经常运用可加速皮肤血液轮回,剌激面部细胞排泄,有用改良皮肤心理情况,削减气象对皮肤的伤害.第二节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血涂片的显微检讨是血液细胞学检讨的根本办法,临床上运用极为普遍,特殊是对于各类血液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血细胞剖析仪的普遍运用,血涂片的不雅察也可作为断定仪器成果的简略单纯办法.比台不雅察10个高倍视野血涂片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大致估量血内这些细胞的数目,借以作为仪器成果剖析后质控的参考.但积存涂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辨别产生艰苦,甚至导致错误结论.例如,血膜过厚细胞重叠缩小,血膜太薄白细胞多分散于边沿,细胞散布不匀;染色偏酸或偏碱均可使细胞染色反响平常.因皮制备厚薄合适,散布平均,染色优越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讨的重要革本技巧之一.血涂片制备办法及留意事项将在练习指点中具体介绍.1.瑞特(Wright)染色法:为发不雅察细胞内部构造,辨认各类细胞及其平常变更,血涂片必须嘲行染色.血涂片的各类染色办法大多是罗氏染色法衍变来的.今朝经常运用瑞特染色法.(1)瑞特染料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构成有复合染料.亚甲蓝为四甲基硫堇染料,有对醌型和邻醌型两种构造.平日为氯盐,即氯化美蓝.美蓝轻易氧化为一.二.三甲基硫堇等次级染料.市售美蓝中部分已被氧化为天青.伊红平日为钠盐.即伊红和伊混杂后,产生一种憎液性胶体伊红美蓝中性沉淀,即瑞特染料. (2)细胞的染色既有物理的吸附感化,又有化学的亲和感化,各类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合,对各类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是以,用本染料液染色后,在统一血片上,可以看到各类不合的颜色,例如血红蛋白,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成果,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资;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联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资;中性颗粒呈等电状况与伊红和美蓝均可联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资.(3)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细胞各类成分均不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情况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联合,染色偏红;在偏三性情况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联合,染色偏蓝.是以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迟钝,染色用正经片必须干净,无酸碱污染.配制顼特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不然可导致各类细胞染色反响平常,乃至辨认艰苦,甚至造成错误.新颖配制的染料偏碱,须在室温或是37℃下贮存一准时光,待染料成熟,主如果美蓝逐渐改变成天青B后才干运用,贮存时愈久,染色后果愈好.EAM GILLILAND等采取吸光度比值作为顼特染液的质量规格.rA测定办法如下:取瑞特染液15-25μl(视染液浓度而定),加甲醇10ml稀释,混匀后以甲醇为空折管,分离以波长650nm和25nm比色.Ra=a650/a525.因为美蓝接收峰小组长为650nm,伊红接收峰波长为525nm ;天青B接收峰也为650nm但吸光度A约为美蓝的一半.所以新配染料rA接近2,跟着美蓝逐渐氧化为天青B,RA也响应降低.RA降低到1.3±0.1时即可运用.瑞特染液贮存进程中,必须塞严,以防止甲醇挥发和被氧化成甲酸.有人主意在配方中参加甘油30ml,防止甲醇挥发,关可合细胞染色清楚.甲醇必须纯净,如甲醇中丙酮含量过多,染色偏酸,使白细胞着色不良.2.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构成.染色道理和成果与瑞特染色法基底细同.但本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构造显示更不清楚,而胞质和中性颗粒则着色较差.为统筹二者之长,可用复合染色法.即以稀释吉姆萨液代替缓冲液,按瑞特染色法染10min.或先用瑞特染色法染色后,再用稀释吉姆萨复染.。

giemsa染色原理

giemsa染色原理

giemsa染色原理Giemsa染色原理引言:Giemsa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生物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

本文将介绍Giemsa染色的原理、步骤以及其在实验室和临床中的应用。

一、Giemsa染色原理Giemsa染色是一种特殊的染色技术,基于甲苯胺基甲基苯胺(Dye A)和甲苯胺基苯甲酸(Dye B)的混合物,通过与细胞中的DNA、RNA和染色体结合,使其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Giemsa染色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细胞膜渗透性:Giemsa染色剂具有良好的细胞膜渗透性,能够迅速进入细胞内,与细胞中的核酸结合。

2. 核酸结合:Giemsa染色剂中的甲苯胺基甲基苯胺和甲苯胺基苯甲酸分子具有碱性,能够与DNA和RNA中的负电荷结合形成盐桥,从而染色。

3. 染色体结合:Giemsa染色剂对于染色体有较强的亲和力,能够与染色体上的蛋白质结合,使其呈现出特定的颜色。

二、Giemsa染色步骤Giemsa染色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固定:将待染细胞或组织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剂有乙醇、甲醛等。

固定可以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结构,避免在染色过程中发生破坏。

2. 染色:将固定的细胞或组织浸入Giemsa染色液中,一般染色时间为10-30分钟。

染色时间过短会导致染色不均匀,时间过长则会导致过度染色。

3. 洗涤:染色结束后,需要用缓冲液或蒸馏水对细胞或组织进行洗涤,以去除多余的染色剂。

4. 干燥:洗涤完毕后,将细胞或组织放置于通风处晾干,或使用干燥机进行加速干燥。

5. 观察与分析: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细胞或组织,根据染色的颜色和形态特征进行分析和判断。

三、Giemsa染色的应用Giemsa染色在医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液学研究:Giemsa染色可以用于观察和鉴定血液中的各类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通过染色后的细胞形态和颜色特征,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血液疾病的诊断。

吉姆萨配方

吉姆萨配方

吉姆萨染色方法显示X染色质结构吉姆萨粉1 g ,甘油(AR) 66 mL ,甲醇(AR) 66 mL 。

先将吉姆萨粉溶于少量甘油中,用研钵研磨成匀浆,再将全部甘油倒入。

放入56 ℃温箱中2 h ,取出将甲醇加入混匀,即配成原液,于棕色瓶中密封保存备用。

临用时加入pH为6. 8 的磷酸缓冲液( V∶V = 9∶1) 配成吉姆萨染色剂。

(二)吉姆萨染色法此法可将细胞核与胞质同时染色,故便捷快速;但染液配制技术不易准确掌握,效果常不如HE染色稳定。

1.吉姆萨(Giemsa)染液的配制(1)取1.5g吉姆萨粉末放入50ml甘油,置于60℃温箱,约3h后溶解。

(2)取出后倒入50ml中性甲醇,即为母液。

于棕色瓶可长久保存。

需要注意的是,有的甲醇内含醋酸,会使染液中的伊红沉淀出来,不利染色。

(3)将母液与0.1 mol/LPBS(Ph6.9~7.2)按1:9混合即成工作液。

吉姆萨染液对pH极敏感,偏酸时染色过红,偏碱时则过蓝。

所以,工作液宜现用现配,保存时间不超过48h以免被CO2酸化。

瑞氏-姬姆萨染色方法1、试剂配制:原料:A:瑞氏染粉0.8--1克;吉姆萨染粉0.5克B:甘油33mlC:甲醇500ml配法:将A放入研钵中,加入少量B研磨,再加入少量B磨,再加入少量B磨……倒出,将未溶部分,继续加入B磨……>全溶,加入C,或中间加入C 亦可。

2、染色步骤:滴数滴入玻片盖满标本,30秒,再加入双蒸水或PBS2-3倍染1-3分中,倾去染液,水洗……封片。

吉姆萨染色液贮备液配制:吉姆萨粉1g,加甘油60ml,加热并搅拌,待溶解冷却至室温,再加甲醇33ml吉姆萨(Giemsa)氏母液将吉姆萨粉末1g先溶于少量甘油,在研钵内研磨30min以上,至看不见颗粒为止,再将全部(66mL)剩余甘油倒入,于56℃温箱内保温2h。

然后再加入甲醇(66mL),搅匀后保存于棕色瓶中。

母液配制后放入冰箱可长期保存,一般刚配制的母液染色效果欠佳,保存时间越长越好。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吉姆萨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染色技术,主要用于在细胞中观察和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

吉姆萨染色主要通过染色剂吉姆萨(Giemsa)在细胞中与特定的分子结合而实现。

它能够显著地染色细胞的核和细胞器,便于观察和分析。

吉姆萨是一种由甲酸、溴化酚和胰蛋白消化产生的溴化物复合物。

它主要通过与细胞中的DNA、RNA和蛋白质等结合,形成吉姆萨染色体,从而在显微镜下直观地显示出核和染色体的结构和形态。

吉姆萨染色通过改变细胞内核和细胞器的颜色,使它们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观察和分析,有助于研究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和病理学改变。

吉姆萨染色的过程主要包括固定、染色和洗涤等步骤。

首先,细胞需要被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细胞器的分布。

固定一般使用乙醛、乙醇或甲醛等试剂进行。

固定后,使用吉姆萨染液将固定的细胞染色剂覆盖在细胞上,染剂很快渗入细胞内,与核酸和蛋白质发生结合反应。

染剂的浓度和染色时间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以获得明确和清晰的染色效果。

染色结束后,对载玻片进行洗涤,清除掉未结合的染剂和杂质。

洗涤的目的是提高显微观察的分辨率和减少背景干扰。

通常使用缓冲溶液和蒸馏水洗涤多次,确保载玻片表面的纯净化程度。

经过洗涤后,载玻片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

在显微镜下,吉姆萨染色的细胞呈现出直观的形态和结构,显示出核、染色体、细胞质和其他细胞器等部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主要是由于吉姆萨染剂和细胞内的核酸以及其他细胞成分的相互作用。

吉姆萨染剂可以在酸性条件下与DNA和RNA结合,形成吉姆萨染色体。

吉姆萨染色体的形成可以改变细胞的颜色,使其在显微镜下更容易观察和分析。

此外,吉姆萨染剂还可以与蛋白质结合,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从而更好地显示细胞内的细胞器和组分。

吉姆萨染色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生物学研究中,吉姆萨染色可以用来观察染色体、细胞核和细胞质结构等,研究细胞的形态学和细胞器的功能。

在临床医学中,吉姆萨染色可以用来诊断和鉴别疾病,例如诊断白血病、骨髓生成障碍等。

Giemsa的AzureosinMethyleneBlue染色剂-用于微观检查说明书

Giemsa的AzureosinMethyleneBlue染色剂-用于微观检查说明书

Intended purposeThis “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 for microscopy” is used forhuman-medical cell diagnosis and serves the investigation of sample mate-rial of human origin. It is a dry staining dye that is used to prepare a stain-ing solution, that when used together with other in vitro diagnostic products from our portfolio makes target structures evaluable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by fixing, embedding, staining with the above Giemsa’s azur-eosin-meth -ylene blue solution, counterstaining, mounting) in human-hematological, histological and clinico-cytological specimen materials, for example smears of whole blood and bone marrow, as well as paraffin sections.Unstained structures are relatively low in contrast and are extremely diffi -cult to distinguish under the light microscope. The images created using the staining solutions help the authorized and qualified investigator to better define the form and structure in such cases. Further tests must be carried out according to recognized, valid methods to reach a definitive diagnosis.This staining solution, which requires further preparation before it can be used, serves exclusively for overview staining i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he target structures of cell and tissue components listed below in the section “Result”. For more specific diagnosis, including the detection of infectious diseases (e. g. Helicobacter pylori), we recommend the use of Cat. No. 109204 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solution.PrincipleWhen used in hematological applications, Giemsa’s stain is frequently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other dye solutions, e. g . with May-Grünwald’s solution for Pappenheim (MGG) overview staining. This staining solution generally stains the nuclei red, based on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osin Y dye and an Azure B-DNA complex. Both dyes assemble to an Eosin Y - Azure B-DNA complex and the intensity of the resulting stain depends on the content of Azure B and the ratio of Azure B : Eosin Y .Furthermore, the resulting stain can vary depending on the influence of fixation, staining times, pH-value of the solutions or buffer substances.Sample materialFresh, native whole blood and bone-marrow smears as well as clinical cytological material like urine sediment, sputum, smears from fine needle aspiration biopsies (FNAB), rinses, imprints are used as starting material.ReagentsCat. No. 109203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25 g, 100 g, 1 kg, 5 kg for microscopyAlso required:Cat. No. 104091 Glycerol 85% 1 l, 2.5 l, 25 l suitable for use as excipient EMPROVE ® exp Ph Eur ,BP Cat. No. 106009 Methanol 1 l, 2.5 l, 5 l for analysis EMSURE ® ACS,ISO, Reag. Ph EurCat. No. 109468 Buffer tablets pH 7.2 100 tabs for preparing buffer solution acc. to WEISE for staining of blood smears orCat. No. 111373 Buffer tablets pH 6.4 100 tabs for preparing buffer solution acc. to WEISE for the staining of blood smears orCat. No. 111374 Buffer tablets pH 6.8 100 tabs for preparing buffer solution acc. to WEISE for the staining of blood smearsIn Vitro Diagnostic Medical DeviceSample preparationThe sampling must be performed by qualified personnel.All samples must be treated using state-of-the-art technology. All samples must be clearly labeled.Suitable instruments must be used for taking samples and their prepara-tion. Follow the manufacturer’s instructions for application / use.When using the corresponding auxiliary reagents, the corresponding in -structions for use must be observed.Reagent preparation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solutionFor preparation of approx. 100 ml of solution, add and dissolve: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0.76 g Glycerol 85%50 mlHeat for 1.5 h at 55 - 60 °C on a water bath Methanol50 mlMix well, leave to stand for 24 h, and filterThe prepared solution is supplied as a concentrated staining solution and before use must be diluted with a buffer solution as described below. The diluted staining solution should be filtered before use.Buffer solutionFor preparation of approx. 1000 ml of solution, add and dissolve:Buffer tablet, Cat. No. 111373 (pH 6.4), Cat. No. 111374 (pH 6.8), or Cat. No. 109468 (pH 7.2) depending on the required reaction color 1 tablet Distilled water1000 mlDilute Giemsa’s staining solution for manual staining For preparation of approx. 200 ml solution mix: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solution 10 ml Buffer solution190 ml Mix well, leave to stand for 10 min, and filter if necessaryGiemsa’s stainProcedureAir-dried smearsStaining on the staining rackThe slides should be allowed to drip off well after the individual staining steps, as a measure to avoid any unnecessary cross-contamination of solu-tions.The stated times should be adhered to in order to guarantee an optimal staining result.Slide with air-dried smear Methanol3 min Dilute Giemsa’s staining solution for manual staining 20 min Buffer solution 1 min Buffer solution1 minAir-dry (e. g. over night or at 50 °C in the drying cabinet)Covering with non-aqueous mounting media (e. g . Neo-Mount ®, DPX new,or Entellan ®new) and a cover glass is recommended for the storage of hematological specimens for several months. When left unmounted, the stain remains stable for approx. 3 days, covered with immersion oil for just a few hours.After dehydration (ascending alcohol series) and clarification with xylene or Neo-Clear ®, cytological samples can be mounted with water-free mounting agents (e. g . Entellan ® new, Neo-Mount ®) and a cover glass and can then be stored.The use of immersion oil is recommended for the analysis of stained slides with a microscopic magnification >40x.MicroscopyGiemsa’s azur-eosin- methylene bluefor microscopy1.09203.0025 1.09203.0100 1.09203.1000 1.09203.5000 For professional use onlyResultBuffer solution Buffer solution Buffer solutionpH 6.4 pH 6.8 pH 7.2Nuclei red to violet red to violet red to violet Cytoplasmofblue blue blue lymphocytesCytoplasmofgrey-blue grey-blue grey-blue monocytesneutrophilic light violet light violet light violet granuleeosinophilic reddish to reddish to reddish to granule red-brown red-brown red-brown basophilic dark violet dark violet dark violet granuleThrombocytesviolet violet violet Erythrocytesreddish reddish reddish-brownishTechnical notesThe microscope used sh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a medical diagnostic laboratory.The freshly prepared staining solutions should be filtered before use. Remove surplus immersion oil before filing.DiagnosticsDiagnoses are to be made only by authorized and qualified personnel. Valid nomenclatures must be used.This method can be supplementarily used in human diagnostics.Further tests must be selected and implemented according to recognized methods.Suitable controls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each application in order to avoid an incorrect result.StorageStore 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 for microscopy at +5 °C to+30 °C.Shelf-life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blue - for microscopy can be used until the stated expiry date.After first opening of the bottle, the contents can be used up to the stated expiry date when stored at +5 °C to +30 °C.The bottles must be kept tightly closed at all times.Additional instructionsFor professional use only.In order to avoid errors, the application must be carried out by qualified personnel only.National guidelines for work safety and quality assurance must be followed. Microscopes equipped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must be used.Protection against infectionEffective measures must be taken to protect against infection in line with laboratory guidelines.Instructions for disposalThe package must be disposed of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urrent disposal guidelines.Used solutions and solutions that are past their shelf-life must be disposed of as special waste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guidelines. Information on dis- posal can be obtained under the Quick Link “Hints for Disposal of Microsco-py Products” at . Within the EU the currently applicable REGULATION (EC) No 1272/2008 on classification, labelling and packaging of substances and mixtures, amending and repealing Directives 67/548/EEC and 1999/45/EC, and amending Regulation (EC) No 1907/2006 applies. Auxiliary reagentsCat. No. 100579 DPX new 500 mlnon-aqueous mounting mediumfor microscopyCat. No. 100974 Ethanol denatured with about 1 % 1 l, 2.5 lmethyl ethyl ketonefor analysis EMSURE®Cat. No. 103699 Immersion oil Type N acc. to ISO 8036 100-ml drop-for microscopy ping bottle Cat. No. 104091 Glycerol 85% 1 l, 2.5 l, 25 lsuitable for use as excipientEMPROVE® exp Ph Eur,BPCat. No. 104699 Immersion oil 100-ml drop-for microscopy ping bottle,100 ml, 500 ml Cat. No. 106009 Methanol 1 l, 2.5 l, 5 lfor analysis EMSURE® ACS,ISO,Reag. Ph EurCat. No. 107961 Entellan® new 100 ml, 500 ml, rapid mounting medium 1 lfor microscopyCat. No. 108298 Xylene (isomeric mixture) 4 lfor histologyCat. No. 109016 Neo-Mount® 100-ml drop-anhydrous mounting medium ping bottle,for microscopy 500 mlCat. No. 109204 Giemsa’s azur eosin methylene 100 ml, 500 ml, blue solution 1 l, 2.5 lfor microscopyCat. No. 109468 Buffer tablets pH 7.2 100 tabsfor preparing buffer solution acc. toWEISEfor staining of blood smearsCat. No. 109843 Neo-Clear® (xylene substitute) 5 lfor microscopyCat. No. 111373 Buffer tablets pH 6.4 100 tabsfor preparing buffer solution acc. toWEISEfor the staining of blood smearsCat. No. 111374 Buffer tablets pH 6.8 100 tabsfor preparing buffer solution acc. toWEISEfor the staining of blood smearsHazard classificationCat. No. 109203Please observe the hazard classification printed on the label and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safety data sheet.The safety data sheet is available on the website and on request.Main components of the productCat. No. 109203C.I.52015 + Azure 57 %C.I.45380 42 %Other IVD productsCat. No. 100869 Entellan® new for cover slipper 500 mlfor microscopyCat. No. 101383 Wright’s eosin methylene blue solution 100 ml, 500 ml, for microscopy 2.5 lCat. No. 102439 Eosin Y-solution 0.5%, alcoholic 500 ml, 2.5 lfor microscopyCat. No. 105174 Hematoxylin solution modified acc. to 500 ml, 1 l, 2.5 lGill IIIfor microscopyCat. No. 105175 Hematoxylin solution modified acc. to 500 ml, 2.5 lGill IIfor microscopyCat. No. 105387 Leishman’s eosin methylene blue 500 mlsolution modifiedfor microscopyCat. No. 109844 Eosin Y-solution 0.5% aqueous 1 l, 2.5 lfor microscopyCat. No. 111661 Hemacolor® Rapid staining of 1 setblood smearstaining set for microscopyCat. No. 117081 Eosin Y solution 1%, alcoholic 1 lfor microscopyGeneral remarkIf during the use of this device or as a result of its use, a serious incident has occurred, please report it to the manufacturer and/or its authorised representative and to your national authority.Literature1. L öffler , H., Rastetter , J., Haferlach, T , Atlas der klinischen Hämatologie, 2004, Springer-Verlag Berlin Heidelberg2. R omeis - Mikroskopische Technik, Editors: Maria Mulisch, Ulrich Welsch, 2015, Springer Spektrum, 19. Auflage3. T heory and Practice of Histological Techniques, John D Bancroft and Marilyn Gamble, 6th Edition4. C onn’s Biological Stains: A Handbook of Dyes, Stains and Fluorochromes for Use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10th Edition, (ed. Horobin, R.W. and Kiernan, J.A). Bios, 20025. H istological and Histochemical Methods, Theory and practice, J. A. Kiernan, 2015, Scion Publishing Ltd, 5th Edition6. Laboratory Manual of Histochemistry, Linda L. Vacca, 1985, Raven Press7. S taining Procedures, George Clark, 1981, Williams & Wilkins, fourth Edition8. W elsch Sobotta - Lehrbuch Histologie, Editor: Ulrich Welsch, 2006, ELSEVIER Urban & Fischer , 2. AuflageConsult instructions for useTemperature limitationUse byYYYY-MM-DD Caution, consultaccompanying documents Manufacturer Catalog number Batch codeStatus: 2021-Jul-19Merck KGaA, 64271 Darmstadt, Germany, Tel. +49(0)6151 72-2440EMD Millipore Corporation, 400 Summit DriveBurlington MA 01803, USA, Tel. +1-978-715-4321Sigma-Aldrich Canada Co. or Millipore (Canada) Ltd. 2149 Winston Park, Dr . Oakville, Ontario, L6H 6J8 Phone: +1 800-565-1400。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基于DNA与染料的化学反应,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溶剂预处理:在进行吉姆萨染色之前,通常需要对细胞或组织进行孵育处理,以
使细胞外的染料或杂质得以去除。

此阶段调整对比度和增强细胞核的颜色。

2. 吉姆萨溶液:吉姆萨溶液是一种多种染料混合的复合染料,在加入到细胞和组织
样品中后,它会与细胞中的DNA结合。

3. 去离子水洗净:为了消除样本中的残余溶液,样品需要经过严格的去离子水处理,以消除离子背景的影响。

4. 干燥:样品应在染色后彻底干燥,因为水或空气中的湿气可能会破坏DNA与染料之间的化学反应。

吉姆萨染色后的样品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在颜色上,细胞核呈现为紫色,染色体呈
现出紫色到蓝色的色带。

通常情况下,吉姆萨染色可使染色体清晰可见,以用于细胞观察
和分析。

总体来说,吉姆萨染色原理是基于分子间的化学反应,可使DNA与染料结合以改变其
颜色。

吉姆萨染色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生物技术领域中,可以用于检测多种细胞和
组织样本,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染色技术。

giemsa染色原理

giemsa染色原理

giemsa染色原理Giemsa染色原理。

Giemsa染色是一种常用的细胞学染色方法,广泛应用于细胞形态学和染色体分析领域。

它是由德国科学家Gustav Giemsa于1904年首次提出的,后来被用于染色体的显微镜观察和染色体异常的检测。

Giemsa染色的原理和方法对于细胞学研究和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Giemsa染色的原理主要是利用Giemsa染料对细胞核和染色体的亲和性。

Giemsa染料是一种复杂的混合染料,主要由甲苯、甲苯胺、甲酚和甲酚酸组成。

在染色过程中,Giemsa染料会与DNA和RNA结合,使细胞核和染色体呈现出特定的颜色和条纹。

这种染色方法能够清晰地显示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有助于细胞学家和临床医生进行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

Giemsa染色的方法包括固定、染色和洗涤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将待染细胞进行固定,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甲醛、乙醛和乙酸。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染色体的形态完整性。

接下来,将固定的细胞进行染色,将Giemsa染料溶液滴在载玻片上,然后在湿润的条件下染色片10-20分钟。

最后,用蒸馏水或生理盐水洗净载玻片上的染料,然后晾干即可进行显微镜观察。

Giemsa染色的特点是染色效果明显,可以清晰地显示细胞核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

它对不同类型的细胞和染色体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可以显示出不同的染色体带和条纹,有助于细胞学家和遗传学家对染色体的研究和分析。

此外,Giemsa染色还能够用于白细胞分类和染色体异常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Giemsa染色是一种重要的细胞学染色方法,其原理和方法简单易行,染色效果明显,被广泛应用于细胞学研究和临床诊断领域。

它对细胞核和染色体的显示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有助于细胞学家和遗传学家进行细胞和遗传学的研究和分析。

希望本文对Giemsa染色的原理和方法有所了解,对细胞学和遗传学的研究有所帮助。

姬姆萨原液使用说明书 Giemsa stain

姬姆萨原液使用说明书 Giemsa stain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姬姆萨原液使用说明书Giemsa stain货号:G1015规格:100ml/500ml保存:本产品室温保存有效期至少三年。

工作液现用现配。

产品简介:姬姆萨染液是由天青与伊红组成。

各种细胞成分化学性质不同,对各种染料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被染成粉红色;嗜碱性颗粒如细胞核蛋白或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物质,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被染成紫蓝色;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呈淡紫色。

各类成分由于自身特性与姬姆萨染液中不同物质结合呈现不同颜色从而得以区分。

本姬姆萨染色液以进口的姬姆萨色素染料为原料配制而成,可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图像。

主要用于显示血涂片中各种血细胞形态大小差异,染色效果好、染色力强、着色清晰。

染色步骤:(仅供参考)取姬姆萨原液1ml,加入0.01M磷酸盐缓冲液(PH6.8)9ml充分混匀,即为姬姆萨工作液,现用现配。

1.按常规方法制备血涂片,待血膜干后,用甲醇固定2~3min。

制备的血涂片需厚薄适宜,分布均匀,以免影响染色结果。

2.将血涂片或骨髓涂片放置染色架上,滴加姬姆萨工作液使其覆盖全部血膜,室温染色15~30min。

3.用自来水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注意勿先倒去染液或直接对血膜冲洗),晾干后镜检。

注意事项:1.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2.原液稀释后可能会出现少量沉淀,不影响使用;染色结束用水洗净即可。

3.如果染色过浓或者过淡,请自行调整染色时间或姬姆萨工作液浓度。

4.姬姆萨原液采用常规方法配制并用滤纸过滤,保存时不要接触到水,否则时间长了会失效。

5.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

染色用载玻片必须清洁,无酸碱污染以免影响染色结果。

第1页共1页。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1)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 (1)

吉姆萨染色的原理吉姆萨(Giemsa)染色法:吉姆萨染液由天青,伊红组成。

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特染色法基本相同。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果,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

细胞各种成分均不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三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

因此细胞染色对氢离子浓度十分敏感,染色用正经片必须清洁,无酸碱污染。

配制顼特液必须用优质甲醇,稀释染色必须用缓冲液,冲洗用水应近中性,否则可导致各种细胞染色反应异常,以致识别困难,甚至造成错误。

一般性操作技术血涂片制备;细胞染色;显微检查;血液病诊断;染色不良;瑞特(Wright)染色法;酸性染料;伊红;碱性染料;亚甲蓝;吸附作用;PH对细胞染色的影响;甲醇;吉姆(Giemsa)染色法春天要常用润肤剂,它含有松香油脂酸和丰富维生素a,常用可加快皮肤血液循环,剌激面部细胞分泌,有效改善皮肤生理环境,减少气候对皮肤的危害。

第二节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血涂片的显微检查是血液细胞学检查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应用极为广泛,特别是对于各种血液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近年来血细胞分析仪的广泛应用,血涂片的观察也可作为判断仪器结果的简易方法。

比台观察10个高倍视野血涂片中白细胞和血小板数大致估计血内这些细胞的数量,借以作为仪器结果分析后质控的参考。

但积压涂片制备和染色不良,常使细胞鉴别发生困难,甚至导致错误结论。

例如,血膜过厚细胞重叠缩小,血膜太薄白细胞多集中于边缘,细胞分布不匀;染色偏酸或偏碱均可使细胞染色反应异常。

因皮制备厚薄适宜,分布均匀,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血液学检查的重要革本技术之一。

血涂片制备方法及注意事项将在实习指导中详细介绍。

姬姆萨染色法过程

姬姆萨染色法过程

姬姆萨染色法过程
姬姆萨(Giemsa)染色法简称姬氏染色,是用天青色素、伊红、次甲蓝混合而成的姬姆萨染料对血液、疟原虫、立克次体、骨髓细胞、脊髓细胞等标本进行染色的方法。

姬姆萨染色是病理学以及疾病研究中常用的染色剂,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法基本相同,但该法对细胞核和寄生虫着色较好,结构显示更清晰,而细胞质和中性颗粒则着色较差。

姬姆萨染液可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胞浆染成粉红色,在光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

样本处理:组织样本块经10%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后,制备成石蜡组织切片,然后进行脱蜡、水化处理;贴壁细胞样本,让其在盖玻片上爬行生长,然后使用甲醇在室温下固定;悬浮细胞样本,离心收集细胞,涂片后用甲醇室温下固定。

姬姆萨染色:滴加Giemsa染色工作液,37℃染色20~30分钟;蒸馏水轻轻洗去染液,在室温条件下充分干燥。

然后在二甲苯中浸泡5分钟,去除杂质,待载玻片透明后,用中性树胶封片。

结果观察: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

瑞氏-吉姆萨染液配法

瑞氏-吉姆萨染液配法

瑞⽒-吉姆萨染液配法英⽂拼写 Wright's stain是由酸性染料伊红和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溶于甲醇。

后解离为带正电的美蓝和带负电的伊红离⼦。

使⽤⽅法瑞⽒(Wright's staim;美蓝-伊红Y)染⾊:1.瑞⽒染料是由碱性染料美蓝(Methvlem blue)和酸性染料黄⾊伊红(Eostm Y)合称伊红美蓝染料即瑞⽒(美蓝-伊红Y)染料。

2.⽤甲醇作瑞⽒染料溶剂,即成瑞⽒染液。

甲醇是瑞⽒染料良好溶剂,有两种作⽤:(1)甲醇使瑞⽒染料中美蓝(M)与伊红(E)在溶液中离解,可使细胞成分选择性吸附其中的有⾊物质⽽着⾊。

甲醇ME(瑞⽒染料)----→M+ + E-在配制的瑞⽒染液中美蓝如放置过久即可氧化⽽含有天青,美蓝天青与伊红化合物能使核染成紫红⾊,但不能使胞浆染为蓝⾊,多余美蓝就可以使胞浆染成蓝⾊,染⾊主要是化学作⽤,是离⼦彼此结合的反应。

(2)甲醇具有强⼤的脱⽔⼒,可将细胞固定在⼀定形态及增加细胞结构的表⾯积,提⾼细胞对染料吸收作⽤,同时由于甲醇吸附染⾊液中的⽔,使染⾊液升温,加速染⾊反应。

染液配制(1) 瑞⽒染液配制:瑞⽒染料 830gm或1g甲醇(AR)500ml或600ml○先称⼲燥(事先放⼊温箱⼲燥过夜)瑞⽒染料放置乳钵内,⽤乳棒轻轻敲碎染料成粉末,再⾏研磨⾄听不到研芝⿇声即呈细粉末,加少许⽢油或甲醇溶解研磨,使染料在乳缸内显“⼀⾯镜”光泽,⽽⽆染料粉粒沉着。

○再加较多量甲醇研磨呈⼀⾯镜光亮,静置⽚刻,将上层液体倒⼊⼀清洁储存瓶内(最好⽤甲醇空瓶),再加甲醇研磨,重复数次,⾄乳钵内染料及甲醇⽤完为⽌,摇匀,密封瓶⼝。

○存室温暗处,储存愈久,则染料溶解、分解就越好,⼀般储存3个⽉以上为佳。

(2) 缓冲液:●缓冲液作⽤:○染⾊对氢离⼦浓度是⼗分敏感的,据观察pH值的改变,可使蛋⽩质与染料形成的化合物重新离解。

○缓冲液须保持⼀定的pH使染⾊稳定,PBS的pH ⼀般在6.4~6.8,○偏碱性染料可与缓冲液中酸基起中和作⽤,偏酸性染料则与缓冲液中的碱基起中和作⽤,使pH恒定。

碧云天改良吉姆萨染色液(20X)说明书

碧云天改良吉姆萨染色液(20X)说明书

改良吉姆萨染色液(20X)产品编号 产品名称包装 C0131-100ml 改良吉姆萨染色液(20X) 100ml C0131-500ml改良吉姆萨染色液(20X)500ml产品简介:碧云天生产的改良吉姆萨染色液(Modified Giemsa Staining Solution),也称瑞氏-吉姆萨染色液(Wright-Giemsa Staining Solution),是用于细胞、血液、骨髓涂片或组织切片等样品染色的染色液。

根据细胞成分的化学性质,改良吉姆萨染色液可将细胞质染成粉红色或蓝色,将细胞核染成紫红色或蓝紫色。

在光学显微镜下呈现出清晰的细胞及染色体图像,便于对细胞内部结构的观察及异常变化的识别。

吉姆萨染色(Giemsa stain),又称姬姆萨染色,是以德国化学家、细菌学家Gustav Giemsa 的名字来命名的,最初是用于疟疾病人体内寄生虫的诊断,后由于对染色质和细胞核膜的高质量染色而用于组织病理学和细胞遗传学。

吉姆萨染色对细胞质着色较好,结构显示清晰,但细胞核着色较深,核结构显示不佳。

吉姆萨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而改良吉姆萨染色法是将吉姆萨染色法与瑞氏染色法结合,兼顾二者之长,使细胞质和细胞核均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碧云天的改良吉姆萨染色液、吉姆萨染色液和瑞氏染色液三种染色液的比较如下:产品名称 改良吉姆萨染色液(20X) 吉姆萨染色液(10X) 瑞氏染色液产品编号C0131 C0133 C0135 主要成分 天青B 、天青II-伊红、亚甲基蓝天青II 和伊红 亚甲基蓝和伊红细胞质颜色粉红色或蓝色 粉红色或蓝色 粉红色或蓝色 细胞核颜色紫红色或蓝紫色紫红色或蓝紫色紫红色特点 将吉姆萨染色和瑞氏染色结合起来,弥补了两者各自的缺点 对细胞质着色力较强,但细胞核着色较深,细胞核结构显示不佳细胞质及其中颗粒染色较好,但细胞核染色质及核膜的结构不是很清晰用途 主要用于细胞、血液、骨髓涂片或组织切片的染色 主要用于染色体显带、寄生虫和血细胞的染色主要用于血细胞的染色改良吉姆萨染色液的主要成分是天青B (azure B)、天青II-伊红(azure II-eosin)和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

姬姆萨染色液(即用型)

姬姆萨染色液(即用型)

姬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即用型)简介:姬姆萨色素(又称吉姆萨色素)是由天青Ⅱ与伊红混合而成,Giemsa 染色原理和结果与瑞氏染色根本相同,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姬姆萨染液常与瑞氏染液联合使用。

Leagene Giemsa Stain 以进口的姬姆萨色素、甲醇为主要原料,含Leagene 特有衬染剂,经研磨配制而成,能呈现出清晰的细胞染色效果。

经常用于组织切片、血液和细胞涂片、细菌、染色体显带、原生动物寄生虫等染色。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产品组成:自备材料: 1、 甲醇、乙醇2、 蒸馏水3、 (可选)0.1%~0.5%乙酸4、 显微镜操作步骤(仅供参考):(一)涂片染色1、 常规方法制备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待涂片自然枯燥后,用甲醇固定。

2、 将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放置染色架上,滴加Giemsa Stain(即用型)覆盖涂片,室温或加热染色。

3、 用自来水或蒸馏水从玻片一端缓慢的轻轻冲洗。

4、 (可选)0.1%乙酸分化数秒。

5、 枯燥,镜检。

染色结果: 嗜酸性颗粒 粉红色 编号 名称 DM0001 DM0001 Storage Giemsa Stain(即用型)100ml 500ml RT 避光 使用说明书 1份嗜碱性颗粒紫蓝色中性颗粒淡紫色(二)组织切片染色1、常规固定组织,常规脱水包埋。

2、切片,常规脱蜡至水。

3、蒸馏水清洗,每次1~2min。

4、入Giemsa Stain(即用型),浸染12~24h。

蒸馏水稍清洗。

5、0.5%乙酸清洗。

自来水稍微冲洗。

姬姆萨染色法

姬姆萨染色法

吉姆萨染色液说明书【产品名称】吉姆萨染色液【包装规格】货号:DM0002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A液吉姆萨染液:20ml、100ml、250ml、500ml;B液磷酸盐缓冲液:250ml、500ml、5000ml;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A液20ml+B液250ml/盒、A液100ml+B液4×250ml/盒、A液250ml+B液5×500ml/盒、A液500ml+B液5000ml/盒。

【预期用途】用于组织细胞学染色从而鉴别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淋巴结)中的白细胞,还可用于鉴定某些微生物。

【检验原理】吉姆萨染色原理及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又称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吉姆萨染色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血细胞染色:吉姆萨染料中含有美蓝和伊红两种染料,前者为碱性,后者为酸性,它们与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亲和力,从而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以便于辨认。

染色体染色:也称G显带,染色体上富舍A-T碱基对的DNA和组蛋白结合紧密,胰酶处理时不易高度抽提,和染料亲和力较强,呈深带;而富含G-C碱基对的区段结合的蛋白质被胰酶抽提,和染料亲和力降低,呈浅带。

【主要组成成分】试剂组成主要成分1、A液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料2、B液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储存条件及有效期】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瑞氏-姬姆萨染色液(Wright Giemsa Stain)使用说明书

瑞氏-姬姆萨染色液(Wright Giemsa Stain)使用说明书

使用说明书【产品名称】染色液【产品型号】瑞氏-姬姆萨染色液(Wright Giemsa Stain)【产品规格】瑞氏-姬姆萨染色液中每种染液单瓶(桶)包装规格为:20ml、250ml、5000ml,整组染液包装规格为:6×20ml、3×250ml、4×250ml。

【预期用途】主要用于血细胞涂片、骨髓涂片、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脱落细胞涂片染色。

【检验原理】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是利用Romanowsky Stain技术原理改良而成的。

细胞的着色过程是染料透入被染物并存留其内部的一种过程,此过程既有物理吸附作用,又有化学亲和作用。

各种细胞及细胞的各种成分由于其化学性质不同,对瑞氏-姬姆萨染色液中的酸性染料(曙红)和碱性染料(亚甲蓝)的亲和力也不一样。

因此,标本涂片经瑞氏-姬姆萨染色液染色后,相应各类细胞呈现不同的着色,从而达到辨别其形态特征的目的。

【主要组成成份】试剂组成主要成份瑞氏-姬姆萨A液瑞氏染料、姬姆萨染料瑞氏-姬姆萨B液磷酸盐【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有效期: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储存条件:本试剂盒应贮存在相对湿度不大于80%,无腐蚀性气体和通风良好的5℃~30℃室温环境。

【样本要求】1、血细胞涂片染色: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2、阴道分泌物(妇科白带)涂片染色:新鲜标本离开人体涂片后,需尽快以火焰或酒精固定,以避免细胞变形。

3、骨髓涂片染色:涂片制成后,应在空气中快速摇动或扇干,防止细胞皱缩变形或因空气潮湿而溶血,绝对不能用高温或火烤。

4、脱落细胞涂片染色:采取检体并涂片,待检涂片固定可采用自然干燥法或湿片固定液固定法(具体操作可根据不同检体及所采用的固定液所对应的规范操作要求进行)。

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湿片固定法,标本浸泡时间稍长些,效果会更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姆萨染色液说明书
【产品名称】
吉姆萨染色液
【包装规格】
货号:DM0002
单瓶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吉姆萨染液:20ml、100ml、250ml、500ml;B液磷酸盐缓冲液:250ml、500ml、5000ml;
每套/盒包装规格分别为:
A液20ml+B液250ml/盒、A液100ml+B液4×250ml/盒、
A液250ml+B液5×500ml/盒、A液500ml+B液5000ml/盒。

【预期用途】
用于组织细胞学染色从而鉴别骨髓和其他造血组织(淋巴结)中的白细胞,还可用于鉴定某些微生物。

【检验原理】
吉姆萨染色原理及结果与瑞氏染色基本相同,吉姆萨染色液(Giemsa stain,又称姬姆萨染色液)对胞浆着色力较强,能较好的显示胞浆的嗜碱性程度,特别是对血液和骨髓细胞中的嗜天青、嗜酸性、嗜碱性颗粒,着色清晰,但是对胞核着色偏深,核结构显色不佳,故吉姆萨染色常与瑞氏染色联合使用。

嗜酸性颗粒为碱性蛋白质,与酸性染料伊红结合,染粉红色,称为嗜酸性物质;细胞核蛋白和淋巴细胞胞浆为酸性,与碱性染料美蓝或天青结合,染紫蓝色,称为嗜碱性物质;中性颗粒呈等电状态与伊红和美蓝均可结合,染淡紫色,称为中性物质。

血细胞染色:吉姆萨染料中含有美蓝和伊红两种染料,前者为碱性,后者为酸性,它们与细胞内的各种物质具有不同的亲和力,从而使其呈现出不同的色调,以便于辨认。

染色体染色:也称G显带,染色体上富舍A-T碱基对的DNA和组蛋白结合紧密,胰酶处理时不易高度抽提,和染料亲和力较强,呈深带;而富含G-C碱基对的区段结合的蛋白质被胰酶抽提,和染料亲和力降低,呈浅带。

【主要组成成分】
试剂组成主要成分
1、A液吉姆萨染液吉姆萨染料
2、B液磷酸盐缓冲液磷酸盐
【储存条件及有效期】
5℃~35℃环境保存,原包装未开封染色液的有效期为24个月,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染色液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每次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以免挥发或变质。

【样本要求】
血细胞:要求新鲜全血或EDTA.2K抗凝血。

染色体:中期染色体。

疟原虫:耳垂或指尖采血作薄血膜或厚血膜涂片。

【检验方法】
(一)疟原虫、血细咆染色:
1、血涂片晾干后用甲醇固定;
2、配制吉姆萨染色液:取适量的A1吉姆萨染液和A2磷酸盐缓冲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即为吉姆萨染色液,即配即用;
3、将固定的血涂片置于吉姆萨染色液浸染;
4、浸染后取出用水冲洗;若滴染,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可缓慢从玻片一端冲洗,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上;
5、干燥,镜检。

(二)染色体染色:
1、将制片标本用胰蛋白酶进行处理;
2、配制吉姆萨染色液:取适量的吉姆萨染液和磷酸盐缓冲液,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即为吉姆萨染色液,即配即用;
3、入吉姆萨染色液浸染,干燥,镜检。

【检验方法的局限性】
仅供形态学初检观察染色使用。

【注意事项】
1、血液涂片或骨髓涂片应厚薄均匀,必须充分干燥,否则在染色过程中容易脱落,以免影响染色效果。

2、细胞培养为获得染色体标本的关键,应严防污染。

3、如用滴染法染色,冲洗时不能先倒掉染色液,应以流水冲去,以防有沉渣沉淀在标本。

4、本产品仅用于体外诊断,应由专业人士使用及进行结果的判读。

5、使用前应详细阅读说明书,并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在有效期内使用,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和失效日期见包装。

6、用后应按医院或环保部门要求处置废弃物。

【基本信息】
备案人/生产企业名称:安徽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生产地址:淮北凤凰山经济开发区凤冠路三期标准化厂房三号厂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