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概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概述

一、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目的:

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

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

3、干燥药材,利于贮藏。

4、矫味、矫臭,便于服用。

5、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

6、增强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7、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

8、引经入药,便于定向用药。

(二)炮制的方法:

1、修治法:包括纯净、粉碎、切制。

2、水制法:应用水或其他辅料,有漂洗、闷润、浸泡、喷洒、水飞等。

3、火制法:炒、炙、烫、煅、煨、炮、燎、烘等。

4、水火共制法:蒸、煮、潬、淬、炖。

5、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精制、药拌。

二、中药的性能

(一)四气概念:指药物具有寒、凉、温、热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性质:“寒凉属阴,温热属阳;凉次于寒,温次于热。”

原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寒凉药:

1、作用:分别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滋阴除蒸、泻热通便、清热利尿、

清化热痰、清心开窍、晾干息风等作用。

2、临床应用:主要用于实热烦渴、温毒发斑、血热吐衄、火毒疮疡、热结

便秘、热淋涩痛、黄疸水肿、痰热喘咳、高热神昏、热极生风等。

温热药:

1、作用:分别具有温里散寒、暖肝散结、补火助阳、温阳利水、温经通络、

引火归元、回阳救逆等作用。

2、临床应用:中寒腹痛、寒疝作痛、阳痿不举、宫冷不孕、阴寒水肿、风

寒痹症、血寒经闭、虚阳上越等。

(二)五味概念:指药物具有酸、苦、甘、辛、咸五种不同的药味。

酸:1、“能收、能涩”,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2、多用于体虚多汗、肺虚

久咳、久泻滑脱、遗精遗尿、崩漏带下等。

苦:1、“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泻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

坚阴(泻火存阴)的作用。2、多用于实热火证及湿热等。

甘:1、“能补、能和、能缓”,即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的作

用。2、多用于虚证、脏腑不和及拘挛疼痛等。

辛:1、“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2、多用于治疗表证、

气滞、血瘀等。

咸:1、“能下、能软”即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2、多用于治疗大

便秘结、瘰疬瘿瘤、癥瘕痞块等。

(三)升降浮沉:

概念: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对人体的作用有不同的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

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内向收敛。

1、与药物功效的关系:

凡具有疏散解表、驱散风邪、涌吐开窍、宣肺止咳、温里散寒、暖肝散结、

温通经络、通痹散结、行气开郁、升阳举陷等功效的药物,药性大多是升

浮的;凡具有清热泻下、重镇安神、利尿渗湿、消食导滞、息风潜阳、止

咳平喘及降逆收敛等功效的药物,大多是沉降的。

2、与药物性、味的关系:

升浮药,大多性主温、热,味属辛、甘、淡,多为气厚味薄之品,总的属

性为阳。质地轻清空虚,作用趋向特点为向上、向外。

沉降药,大多性主寒、凉,味属酸、苦、咸,多为气薄味厚之品,总的属

性为阴。质地重浊坚实,作用趋向特点为向下、向内。

3、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气味厚薄、四气五味、用药部位、质地轻重、

炮制与配伍有关。

①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大多为升浮药;种子、果实、矿物、贝壳

及质量重大者大多为沉降药。

②酒制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

③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

4、升降浮沉的用药原则:顺着病位,逆着病势。就病位而言,在上在表者宜

升浮;在下在里者,宜沉降。就病势而言,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

势下陷者,宜升不宜降。

(四)归经:

概念:药物对某经(脏腑或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

少,甚至无作用,这种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称归经。

(1、一些不但能自入某经,还能引导他药自入某经的药物称为引经药。起“向

导”作用,引导“诸药直达病所”。2、归经只是针对某药本身而言,而引经报

使则是归经与配伍的结合。)

意义: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范围,药物的归经不同,治疗的范围也就不同。

(四气五味只是说明药物具有不同的寒热属性和治疗作用,升降浮沉只是说明

药物的作用趋向,二者都缺乏明确的定位概念。只有归经理论才把药物的治疗

作用与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部位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五)中药毒性:

概念:古代广义上的毒性就是药物的偏性。现代药物毒性一般系指药物对机体

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

性。

毒性分级:大毒、有毒、小毒。中毒症状严重,常引起主要脏器严重损害,甚

至造成死亡者,归为“大毒”。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出现中毒症状,并

引起重要脏器损害,甚至造成死亡者,归为“有毒”。中毒症状轻微,一般不

损害组织器官,不造成死亡者,归为“小毒”。

中毒原因:剂量过大,服用太久,炮制不当,配伍失误,制剂不妥,外用失控,

误食误用。

预防措施:1、掌握有毒中药的品种及其使用的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项;2、根据

病人体质情况和病情轻重,严格控制使用剂量和服药时间;3、治疗过程中严格

观察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做到早诊断、早停药、早处理。

三、中药的用法

(一)配伍:

概念:根据不同病情和临床辩证,有选择地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组合在一

起应用称为配伍。

配伍的目的:1、协同作用,增强治疗效果;2、扩大治疗范围,适应复杂病情;

3、抑制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

“七情”概念: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个方面,称为“七

情”。

①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

②相须:两种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疗效的配伍方法。

③相使:两种药合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用以提高主药

功效的配伍方法。

④相畏: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被另一种药物抑制,使其毒副作用消失或减轻

的配伍方法。

⑤相杀:一种药物能够清除另一种药物毒副作用的配伍方法。

⑥相恶:一种药物能破坏另一种药物的功效,使其作用减弱,甚至消失的配

伍方法。

⑦相反:两种药物配伍应用后,产生毒性反应或副作用的配伍方法。

配伍用药的原则:1、相须、相使能产生协同作用而增进疗效,临床用药时要充

分利用;2、相恶的药物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3、相畏、相杀能减轻或消除原有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在应用毒性药或剧烈药

时必须考虑选用;4、相反的药物因相互作用而产生毒性反应或强烈的副作用,

则属于配伍禁忌,原则上应避免配用。

(二)用药禁忌:

1、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合用会产生或增强剧烈的毒副作用或降低、破坏药

效,因而应该避免配合应用。,即“勿用相恶、相反者”。

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①半(半夏)蒌(瓜蒌与天花粉)贝(贝母)蔹(白蔹)及(白及)[1]与乌

(川乌、草乌和附子)相对;

②藻(海藻)戟(大戟)芫(芫花)遂(甘遂)都与草(甘草)不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