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合集下载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

比较两种理论: 相同点:
认知因素之间产生矛盾,个人便处于 一种想要解除其矛盾的不舒服状态。
区别: ①费氏强调个体通过自我调节, 海德则强调了人际关系对认知平衡的 影响。


②另外认知失调论比认知平衡理论适用 范围 更广。


第三节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一、态度的形成过程
二、态度的改变及影响因素 三、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式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形成与改变
1.态度的传统特性: ①幼时习得的 ②形成惯性反应的 ③极端的态度 ④依赖的事实多少 ⑤与信念、世界观的联系 ⑥三种成分协调还是不协调
2.个体因素: ①能力 ②独立性 ③认知欲望 ④自我意识:自尊心、自信心、自我 防御(不易改变) 3.个体的群体观念: 认同感,忠诚心
(二)态度的功能 1、态度决定着对外界影响的判断、选择和组织。 2、态度预定着个人对事物的反应模式 3、态度影响个人行为的效率
三、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一)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和不一致性 行为是态度的外显,通常情况下, 态度与行为保持一致。 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有时态度与 行为不一致。

影响说服效果的主要变量: (1)差距:

(2)畏惧

3.说服对象——接受者 说服的对象并不是被动的,研究说服对象的主观条件 既有助于找到增强说服效果的途径,也有助于找出增 强抵制敌对宣传的能力。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两方面。
(1)原有信念强度 (2)说服对象的人格因素


4、情境因素 说服过程是在一定的背景条件下进行的,这些 背景因素对说服效果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主要 的情境变量为: (1)预告
二、态度的特点和功能 (一)态度的特点 1、习得性:态度不是天生的,是在社会生活 中与人、事发生关系中形成的。 2、对象性: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笼统地讲 态度是不确切的。 3、稳定性:态度形成后会持续一段时间,成 为人格的一部分,并在人的行为 反应模式上反映出一定的规律性。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社会态度(社会心理学)

七、偏见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怎样产生的? •如何能够减少偏见?
1 什么是偏见
偏见是对某一个体或团体所持有的一种不公平、不合 理的消极否定的态度。
偏见的认知成分是刻板印象 刻板化——是把同一个特征归属于群体的每一个人,
而不管群体成员中的实际差异。 刻板化并不一定是一种恶意的行为, 它常常只是简化
2 社会化: 学会宽容不仇恨 3 群体间平等直接接触: 熟悉的益处 4 再分类: 重新划分“我们”和“他们”的界限 5 社会影响: 制定有助于消除偏见的社会规范,营造良好
的助人气氛
*偏见的影响
1 性别刻板印象 性别歧视的认知基础: 性别刻板印象与差别尊重 性别刻板印象: 关于男性和女性所拥有的特质的刻板印象 女性容易低估自身的能力, 女孩更多在自己身上寻找失败的原
社会态度
一、什么是态度
1 含义: 态度是指个体自身对社会存在所持有的一种 具有一定结构和比较稳定的内在心理状态。态度包含 认知、情感、意向三个要素。
2 态度的特点 具体对象性 系统性 相对稳定性 内在性 社会性
二、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 行为与态度一致吗?
正题阶段:态度是行为的预先倾向、内在准备状态, 因此,一个人的态度决定了他的行为。
3 内化: 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中, 人的 内心已真正发生了变化, 个体完全从内心里相信并 接受了他人的观点, 并把它纳入了自己已有的价值 体系, 成为自己热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时, 态度就 比较稳固, 不易改变了。
四、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1 社会环境影响 主要通过社会规范、准则的要求和约束, 各种
3 偏见与媒体
• 媒体在维护偏见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制度化作用。 • 媒体对男女性别角色的刻画 • 影响: 人们容易相信或接受经常目睹的事物, 如果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知识点总结动机和情绪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人类的思维和行为中,动机和情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总结一些与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相关的知识点,包括动机的类型、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情绪的定义与分类等。

一、动机的类型1. 生理动机:生理动机是基于生物需求的动机,例如饥饿、口渴、疲劳等。

生理动机驱使着我们去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

2. 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基于社会需求的动机,包括社会认同、归属感、尊重和关爱等。

社会动机推动着我们与他人建立连接和关系。

3.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与我们对个人成长和成功的追求相关,如追求竞争胜利、获得荣誉、实现自己的目标等。

二、动机与行为的关系1. 动机是行为的动力:动机是推动行为发生和持续的内部力量。

我们的行为往往是为了满足某种动机,例如为了满足饥饿的生理动机而去寻找食物。

2. 动机影响目标设定:我们的动机会影响我们设定的目标。

例如,如果我们有强烈的成就动机,我们可能会设定更具挑战性的目标,以达到个人成长和成功的欲望。

3. 动机调节行为:动机可以调节我们的行为,帮助我们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例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时,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动机和努力,以改进结果。

三、情绪的定义与分类1. 情绪的定义:情绪是一种主观的、个体的反应,通常伴随着生理上的变化和心理上的体验。

情绪可以是积极的,如喜悦、幸福,也可以是消极的,如愤怒、悲伤。

2. 情绪的分类:情绪可以分为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基本情绪是与生俱来的、具有普遍性的情绪,包括喜悦、愤怒、恐惧等。

复合情绪是由基本情绪组合而成的,例如羞愧、惊喜等。

四、动机与情绪的关系1. 动机驱动情绪:动机可以驱动我们产生不同的情绪。

例如,当我们达到了一个重要的目标时,我们可能会体验到喜悦和满足的情绪。

2. 情绪调节动机:情绪可以调节我们的动机和行为。

不同的情绪状态会对我们的决策和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

例如,当我们感到害怕时,我们可能会避免面对恐惧的情境。

04节社会心理学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04节社会心理学 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36
37 39
研究表明,侵犯行为与去个性化密切联系。
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标, 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止。
心理学家认为,
去个性化状态使人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自我观察和自 我评价的意识,降低了对社会评价的关注,通常的 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也都被削 弱,从而使人表现出通常社会不允许的行为,使人 的侵犯行为增加。
如果预期惩罚一定,则挫折越大,侵犯越可能发生。
23
挫 折 与 攻 击 关 系 写 照
24
许多学者对这一学说提出修正。
米勒指出,挫折也可以产生侵犯以外的结果,并 不一定引起侵犯。
图2-4 挫折-侵犯理论模型
25
伯克威茨认为,
挫折导致的不是侵犯本身,而是侵犯的情绪准备 状态即愤怒。
侵犯的发生还与情境中的侵犯线索有关,与侵犯 有关的刺激物可能使侵犯得以加强。
侵犯冲动作为一种心理能 量必须宣泄出来,否则不 利身心健康。
20
(2)洛伦茨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一 种本能,具有生物保 护的意义。
洛伦茨认为侵犯是人 类生活不可避免的, 为避免侵犯及其“升 级”,应采取耗散侵 犯本能的办法,如发 展冒险性体育活动。
21
猎豹的弱肉强食 羚 羊 的 妻 妾 之 争
知更鸟的领地之争
电视暴力与侵犯行为
攻击反应的持续时间(秒)
6 5 4 3 2 1 0
无暴力电视
暴力电视
男孩 女孩
50
34
专栏2-9 去个性化和侵犯行为
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 我控制能力降低的状态。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 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
35

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课件 (2)可编辑全文

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PPT课件 (2)可编辑全文
抱负水平代表个体的一种愿望(或者自我期望), 与个体实际成就可能有差距。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 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 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抱负水平与个体已往成败经验有关,成功经验可 提高抱负水平,失败经验则降低个体的抱负水平 (孩子的教育)
4.可使个体避免窘境 如在明显需要亲合行为的情 境中,无人作伴,往往使他人对个体有某种负面 的评价。(社交场合的“落单”)
13
(三)影响亲合的因素
1.情境因素 群体在面临外界压力的情境中,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 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如:危机干预。社会心理学家对社会隔离(剥夺)者 (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 的研究表明,他们由于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 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沙赫特研究: 经历过不安的人会具有更强烈的亲和倾向,“死里 逃生”如:囚徒和修道士的痛苦和不安)
12
(二)亲合的作用
1.满足个体某些社会性需要 例如爱的需要,交往 与尊重的需要。
2.获得信息 人在孤单时信息来源很少,亲合使个 体获得对其生存与发展有意义的信息。(孤陋寡闻)
(不断获得信息,生活的变化与交流,是个体的需要。因 此,坐牢、关禁闭,剥夺与外界交流的自由, 是一种严 厉的惩罚措施。)
3.减轻心理压力 高兴时愿意与他人同享快乐,痛 苦时希望他人帮助排忧解难。
2.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麦克利兰 德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儿童读物中的故事内容所表 现的成就动机,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20
三、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理倾向, 即权力欲。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社会心理学知识点

一、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一)思辨期——-积累思想(古希腊——19世纪上半叶)•特点:根据哲学思辨及社会准则来认识社会行为。

围绕着“人性”的哲学争论,可视为最早的社会心理学研究。

(二)经验描绘期--—成型阶段(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特点:在观察的基础上,对人类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

五大思潮的促进:(1)达尔文的进化论(2)德国的民族心理学(3)法国的群众心理学(4)英国的本能心理学(5)奥地利的精神分析学派产生标志:1908年,两本书的出版:麦独孤《社会心理学绪论》罗斯《社会心理学》(三)实验期--—独立阶段(20世纪20年代)特点:社会心理学从描述转向实证研究,从定性研究转向定量研究,从纯理论研究转向应用研究。

勒温——社会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格式塔运动的早起成员,倡导群体动力学,桃李满天下等,现代实验心理学之父奥尔波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1 用实验的方法验证了“群体因素对个体运动的影响"2提出了社会促进31924年出版《社会心理学》,标志着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四、基本理论(一)生物理论麦独孤弗劳仑兹生物因素本能印刻遗传差异XYY(二)学习理论机制:1.联结S——--R 2强化、模仿特点:1.行为由过去经验得出.2倾向解释—当时环境,忽视人的主观感受。

倾向解释外在行为,忽视人的心理状态.(四)认知理论:行为取决于对社会情境的知觉或加工过程。

1分类2聚焦五、概念解释现实真实性:实验与现实生活情景相似程度。

心理真实性:一项实验所引发的心理过程与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心理过程的相似程度。

六、社会心理学者的基本困境:1〉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在自然环境中而非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

> 理想与现实最理想研究:一是对情境有足够的控制,以确保没有额外变量影响结果和将人们随机分配到情境中去(内部效度);二是确保结果能够外推到日常生活中去(外部效度)。

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归纳总结13-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心理咨询师考试考点归纳总结13-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社会心理学-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第一单元社会动机概述一、社会动机的定义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由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自然动机◆由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为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其社会行为的直接原因-源于社会需要二、动机过程人的某种需要从未满足状态转换到满足状态,并产生新的需要,这一过程称为动机过程。

第二单元主要的社会动机一、亲合动机亲和: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联系的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一)亲合起源于依恋(二)亲和的作用1. 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交往、尊重、爱2.获得信息孤单信息少,不适、不安,经常聚会,社交3.减轻心理压力分享快乐,排解烦恼4. 避免窘境相亲作伴(三)影响亲合的因素1. 情境因素◆群体压力越大,成员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也能刺激人们的亲合动机。

◆社会隔离(剥夺)者(如单独关押的犯人、遇难船只的幸存者、探险家)的研究◆较长时间的独处,缺乏亲合,往往产生某些心理障碍和精神症状。

2. 情绪因素恐惧:现实危险引起,恐惧越强烈,亲合倾向越明显;焦虑:非现实危险引起,高焦虑者亲合倾向较低3. 出生顺序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要比他们的弟妹们更明显,而且是按出生顺序递减双亲对第一个孩子关心照料更多,对父母的依赖性较大二、成就动机(了解)个体追求自认为是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达到完善状态的动机。

成就动机的重要性1. 有利于个体的发展;2. 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抱负水平个体在从事某种实际工作之前,对自己可能达到的成就目标的主观估计-期望值。

◆与成就动机密切相关◆个体抱负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与过去的成败经验有关(三)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1. 目标的吸引力目标对个体的重要程度2. 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是否有把握3. 个体施展才干的机会能不能展现自己的水平自己想要的,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能展现自己才华的(四)培养成就动机应注意的问题(了解)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注意事项:1. 家长对儿童的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培养而获得2. 社会环境的氛围对个体成就动机具有深刻影响。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 态度

社会心理学第五节 态度

2.接受者的人格因素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 受说服;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过 于相信和保护自己,比较固执己见)不易改变态 度。 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 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 响,易于接受说服。(自我评价较低,缺乏自尊 心的人,常怀疑自己而相信他人,容易接受劝说 改变态度。) 3.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 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 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思维方式、信 息加工形式等,与心理免疫力有关)
3.信息倾向性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 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 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 单一倾向信息是指单方面表明对自己 有利的观点;正反两方面的信息是指说服 者及表明自己的观点的优越性,也指出与 自己相反的观点的价值,并巧妙的让对方 感到自己的论点比其原有的观点优越。二 者没有绝对的优劣之分。
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


态度转变是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 受某种信息或意见而引起变化。态度转变 过程就是说服的过程。态度转变的过程实 质上就是新态度形成的过程:依从、认同、 内化 主要内容:
态度转变模型 态度转变的影响因素 态度转变理论
一、态度转变模型
美国学者霍夫兰德和詹尼斯于1959年提出一个态度转 变模型,如下图所示: 传递者 → 沟通信息 → 态度主体(接受者) ←情境
(二)沟通信息方面的影响因素
1.信息差异 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 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 这种差异的存在,是促使态度改变的压力;压 力越大,改变的潜力也越大。但是压力与态度的改 变并不成正比。有时候差异太大,会使接受者认为 难以改变而放弃努力,或者对信息来源产生怀疑。 差异与态度改变之间呈倒U形关系。 这时要看传递者的情况。如果传递者的威信较 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如传 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态度改变也较大。 (医学专家做保健品宣传)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常考知识点: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一、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倒U型曲线,即中等强度的动机,活动效率最高。

二、1.亲合是个体害怕孤独,希望与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络的一种心理倾向。

2.亲合起于依恋。

依恋的产生有先天因素的影响。

3.亲合的作用:⑴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⑵获得信息⑶减轻心理压力⑷防止窘境。

4.影响亲合的因素:⑴情境⑵情绪〔恐惧情绪越强烈,亲和倾向越明显;高焦虑者亲和情绪较低〕⑶出生顺序。

三、1.成就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到达完善状态的动机。

2.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⑴目的的吸引力⑵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⑶个体施展才干的时机。

四、权利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别人的心理倾向。

五、1.进犯的构成:由伤害行为、进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2.挫折-进犯学说要点:⑴进犯强度同目的受阻强度呈正比例关系⑵进犯的力量与该进犯可能受到的预期惩罚呈正比例关系⑶假如挫折强度一定,预期惩罚越大,进犯发生的可能性那么越小;假如预期惩罚一定,那么挫折越大,进犯越可能发生。

3.挫折:既指阻碍个体到达目的的情境,也指行为受阻时个体产生的心理紧张状态。

4.进犯的影响因素:⑴情绪唤起程度⑵道德开展程度⑶自我控制才能⑷社会角色与群体〔假如社会对一种社会角色较为容忍,那么拥有这种社会角色的个体的进犯性就会明显增加。

在群体活动时,个体进犯性也倾向于增加〕⑸群众传媒的影响。

5.去个性化和进犯行为:呈正相关。

⑴去个性化是一种自我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才能降低的状态。

个体在去个性化状态下行为的责任意识明显丧失,会做出一些通常不会做的行为⑵群体活动是去个性化最常见的情境⑶大量研究说明,进犯与去个性化有亲密的联络。

在去个性化状态下,人群不分青红皂白地攻击目的,并且攻击的强度远超寻常而不能停顿。

六、利他行为的影响因素:1.外部因素:⑴自然环境〔噪音等恶劣的环境会减少利行为〕;⑵社会情境〔别人在场对利他行为往往有负面影响,因会导致去个性化,责任分散〕⑶时间压力〔自己很忙,时间紧张时,往往难于利他〕;⑷利他的对象的特点〔与利他者相似的人、为伤害过利他者的人以及有吸引力的人容易被帮助〕。

社会心理学课件(1)

社会心理学课件(1)
“吉姆是怎样的一个人?”
(二)光环效应(晕轮效应) “以偏概全”
(三)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具有社会适应的意义,使人的 社会知觉过程简化,但容易产生偏见。 ▲ 1970年我国台湾省社会心理学家李本华 等人调查台湾大学对其他国家国民的印 象,这些大学生看法比较一致,他们认 为: 美国人民主、天真、乐观、友善、热情 日本人善于模仿、进取、尚武、有野心 法国人爱好艺术、轻率、热情、开朗
霍曼斯的五个命题
三 符号互动论 “符号”包括语言、文字、记号等,甚至 个体的动作和姿势也是一种符号。 符号互动论源于美国学者詹姆斯和米德, 最早使用符号互动术语的是布鲁默。 符号互动论3个的基本假设
四 精神分析论
(一)弗洛伊德的主要概念和观点
1 意识与潜意识
2 “力比多”
3 快乐原则与现实原则 4 生本能与死本能
• 马克思:在一定意义上,人是一切社会关 系的总和
• 新结婚时代:你嫁给(娶了)一个人,就 嫁给(娶了)他(她)的所有社会关系
• 新编《三个和尚》 • 机制创新 • 管理创新 • 技术创新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研究人们相互理解、相互影响和相互关系的 科学。(Myers, 2002) 主要研究人们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 真实的或想象的人、群体或社会的影响的一 门科学。(Allport, 1985)
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 在回家的马路上,路上阳光非常耀眼,吉姆 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路上迎面而来 的是前天晚上遇到过的那个漂亮的女孩。吉 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 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 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引起柜台上服务员的注 意之后才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 上喝饮料,喝完之后他就回家去了。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

动机与情绪心理学主要知识点归纳动机与情绪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领域之一,研究人类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情绪因素。

本文将对动机与情绪心理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包括动机的类型、动机理论和情绪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调节机制。

一、动机的类型1. 生理动机:生理动机是由人体内部的生理需要引起的,如饥饿、口渴、疲劳等。

满足这些基本生理需求是人类行为的重要动机之一。

2. 知识动机:知识动机是由于求知欲望而产生的动机。

人们在追求新知识、解决问题和理解世界时会受到知识动机的驱使。

3. 成就动机:成就动机是指人们追求个人成就和成功的动机。

追求成功、面对挑战和获得认可都会激发成就动机。

4. 社会动机:社会动机是指人们因为社会关系和他人的认同而产生的动机。

人们追求社会地位、友谊和群体认同感都会受到社会动机的影响。

二、动机理论1. 需求层次理论:由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

这一理论认为,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人们才会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

2. 自我决定理论:由理查德·瑞恩和爱德华·迪西发展而来的自我决定理论认为,人们的行为动机是基于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的。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出于兴趣和满足感而从事某项活动,外在动机是指人们出于外在奖励和避免惩罚而从事某项活动。

三、情绪的基本概念1. 情绪:情绪是人们对特定事件或经历产生的主观体验,通常伴随着生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情绪可以分为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两种。

2. 情绪表达:情绪表达是指通过言语、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方式来传达自己的情绪状态。

情绪表达对于人际交流和沟通起着重要作用。

3. 情绪识别:情绪识别是指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声音和肢体语言等来判断他们的情绪状态。

情绪识别对于理解他人和构建良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四、情绪理论1. 六基情绪理论:由保罗·艾克曼和菲利普·汤普森提出的六基情绪理论认为,人类的情绪可以归纳为喜悦、惊恐、厌恶、愤怒、悲伤和惊讶六种基本情绪,这些情绪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适应反应。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的社会动机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的社会动机

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的社会动机2023心理咨询师社会心理学备考知识点:主要的社会动机1、亲合动机: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别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和友好联络的心理倾向。

是人际吸引的较低层次。

〔1〕亲合起于依恋,合群在个体生命早期的表现是亲子间的依恋,哭和笑有助于依恋的形成。

〔2〕亲合的作用:满足个体的某些社会性需要;获得信息;减轻心理压力;防止窘境。

〔3〕影响因素:情境、情绪、出生顺序。

压力越大,群体成员的亲合动机越强;悲惨情境和恐惧情绪增加亲合倾向,但高焦虑者的亲合倾向较低。

长子长女恐惧时的合群倾向比弟妹们强。

2、成就动机:是一种根本的社会动机;是个体在各种情境下,追求成功与成就的动机;是个体追求自认为有价值的工作,并使之到达完善状态的动机。

〔1〕抱负程度:抱负程度是个体从事某种实际工作前,对自己可能到达的和期望到达的成就目的的主观估计。

代表一种主观愿望,与实际成就可能会有差距。

与成就动机有亲密联络,抱负程度的上下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

如遇事想做、想做好、想超过别人,那么个体的抱负程度就会较高。

与个体已往的成败经历也有关系,成功的经历可进步个体抱负程度。

〔2〕影响因素:目的的吸引力;风险与成败的主观概率;个体施展才干的时机。

〔3〕是习得的社会动机,培养儿童成就动机应注意家庭教养方式;强调、追求成就的社会气氛。

家长对儿童自律训练的严格程度与儿童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3、权利动机:希望影响和控制别人的心理倾向。

权利需要是权利动机产生的心理背景。

温特认为存在两种权利动机:积极的和消极的。

前者常常表现为竭力去谋求领导职位或在“组织社会中的权利”;后者那么通常表现为“害怕失去权利”,为自己的声望忧虑。

可能通过酗酒、斗殴和展示已有的权利等行为来满足这方面的需求。

影响因素:社会控制的需求;对____的恐惧。

4、进犯动机:个体有意伤害别人,以使自己获得平衡和满足的一种心理倾向。

进犯行为简称进犯,也称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是个体有意伤害别人的行动。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对动机的影响
情绪情感激发动机的产生
积极的情绪情感如快乐、兴奋等可以激发个 体的探索和参与动机,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如 恐惧、焦虑等可以激发个体的逃避和防御动 机。
情绪情感影响动机的强度 和持久性
积极的情绪情感可以提高动机的强度和持久 性,而消极的情绪情感则可能降低动机的强
度和持久性。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相互作用
05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动机对情绪情感的影响
动机驱动情绪情感的产生
动机是引发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驱动力,当个体有某种需求或目标时, 会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反应。
动机影响情绪情感的强度和性质
不同的动机强度和性质会导致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如追求成就动机强的人在 成功时会感到自豪和满足,而追求权力动机强的人在失败时会感到愤怒和挫败。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心理学第七章:动机与情绪情感
目 录
• 动机概述 • 情绪情感概述 • 动机理论 • 情绪理论 • 动机与情绪情感的关系
01 动机概述
动机的定义
动机:指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 动机是一种内在的心理状态,它推动个体采取行动,并使行动指向特定的目标。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心理力量,是推动个体行动的内在原因。
社会交往
情绪情感在人际交往中起到重要 的作用,通过共情和情绪共鸣来
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护。
03 动机理论
驱力理论
总结词
驱力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由内在需求驱动的,这些需求产生驱力,驱力进而推动个体采取行动以实现满足。
详细描述
驱力理论认为,个体行为的动力源自于内在需求。这些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如饥饿、口渴、睡眠等,以及心理需 求,如归属感、成就感等。当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会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内在力量,推动个体采取行动以 消除不满足的状态,从而满足需求。

社会心理学课件:情绪、情感和意识

社会心理学课件:情绪、情感和意识
详细描述
根据强度和持续时间,可以将情绪分为短暂的强烈情绪和持久的温和情绪。根据愉悦度,可以将情感分为正性情感(如快乐、满足)和负性情感(如悲伤、焦虑)。此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社会习惯,将情绪和情感分为不同的类型。
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VS
情绪调节对于心理健康至关重要,适当的情绪调节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和提高生活质量。
意识
情绪、情感和意识的定义
01
02
03
04
实验法
观察法
调查法
案例研究法
社会心理学中的情绪、情感和意识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个体的情绪、情感和意识体验,分析其影响因素和作用机制。
通过观察个体的行为、表情、言语等外部表现,推断其内在的情绪、情感和意识状态。
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不同情境下个体的情绪、情感和意识反应,以揭示其内在机制。
社会认知的定义
意识和社会认知是相互关联的,个体的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会影响其社会认知和行为,同时社会认知也会影响个体的自我意识和环境意识。
意识与社会认知的关系
意识与社会认知
THANK YOU
感谢聆听
详细描述
情绪调节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情绪的认知、评估和调节过程。适当的情绪调节有助于个体保持平衡的情绪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提高应对挑战的能力。此外,适当的情绪调节还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减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的发生。
总结词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04
意识与社会心理学
意识的定义与特性
总结词:意识的定义是指个体对自身和周围环境的主观感知和认识,具有主观性、个体性和认知性等特性。
神经递质在大脑中传递信息,影响情绪和情感的产生,如多巴胺、血清素等。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1、社会心理现象:当然也是心理现象,但有别于一般的心理现象,指在周围社会情境下,在他人或人群影响下,你的心理上的主观觉得与调整。

2、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3、变量:指一个具有不同数值的量,其量的大小能够观察和测量。

变量一般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

自变量是研究者选用或操纵的变量,以确定其对心理或行为的影响。

因变量是被试者在实验室中的行为反应。

4、信度:指测量本身的一贯性,如果测得的分数是可重复的、一贯的,则测得的分数就是可信的。

一项研究结果经过重复后得到类似的结果,就意味着这项研究是有信度的。

5、效度:指当研究者所测量的正是他要测量的东西,发现的正是他要发现的东西时,研究就有了效度。

6、调查法:又称询问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常用的调查法有访谈法和问卷法。

7、档案研究法:是指对现存的档案材料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档案材料包括报纸的报道、政策或团体的记录、书籍、杂志、个人新建、报告稿等。

8、物理痕迹研究法:是利用残留在物体上的印记来研究有关的社会心理现象的技巧。

9、个体社会化:个体在社会环境影响下,认识和掌握社会事物、社会尺度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个体得以自力地参加社会生活。

一句话,通过社会化是个体由自然人变成一个社会人。

个体实现社会化是个特别长的过程。

10、再社会化问题:个体社会化还存在改造和重建的问题。

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11、社会角色:是指个体在现实的社会干系和生活环境中所处的地位、身份,而根据这类社会地位、身分,规定了这个个体应当具有的心理和行为。

12、角色希望:现实生活中的角色是由社会及其对应的文化规定的,人们正是根据个体的社会角色对他抱绝对的希望,称之为角色希望。

13、角色冲突: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个体处在角色网络包围之中,不简单满足各方对自己的角色希望,往往由此产生内心矛盾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机强度
倒U型曲线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活动效率
——主要的社会动机和社会行为
亲合动机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1、亲合动机(又称合群动机)
定义: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 作友好联系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的起源:亲合起源于依恋
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三层:爱和归属的需要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二)嫉妒
定义:是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
名誉、地位或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 的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复杂情绪状 态。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三)羞耻与内疚
羞耻:健康的羞耻感是个体心理发展的自然结果,
是人适应社会生活、改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 而过少或者过多的羞耻感都是不健康的,都对个 体发展不利。
要我学习——我要学习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生活态度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动机情绪态度
陈坤
善意是财富,在温饱之余将它播撒, 这好过独自富有,当然也会收获更多。 带着善意出发,与志同道合者结伴, 将温暖传递开去:多伸出一双温暖的 手,多送出一张温柔的笑脸,多借出 一个安逸的怀抱……我就可以是最富 有的人了吧?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三个探讨内容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一、社会动机
动机——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 行为,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自然动机——由人的自然需要引起的动机 社会动机——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
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动机的过程
需要→心理紧张→动机→行动→实现目标→需要满 足、紧张消除→新的需要
侵犯是由伤害行为、侵犯动机及社会评价三方面的因素构成
侵犯的原因: 1.本能论的解释 2.社会学习论观点 3.挫折—侵犯学说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挫折—侵犯理论模型
挫折
目标受阻
外向侵犯 侵犯的激发
内向侵犯 如自杀 其他反应(退缩)
直接侵犯 替代侵犯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5、利他行为
定义: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又不 期待任何回报的行为。
我是一切的根源!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请 注 意
人们喜欢和愉快乐观的人在一起!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使人生愉快“14条肌肉”
。。绷起脸来要用60条肌肉, 但笑的时候只要用14条肌肉。
当你感受到愉快、幸福 的时候,你将体验到积极态 度的魔力!
激发激情。 增强创造力。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学习态度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2、成就动机
定义:是个体追求自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工 作,并使之达到完美状态的动机,即一种 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力求取得活动成功为目 标的动机。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3、权力动机
权力动机是个体希望影响和控制他人的心 理倾向,即权力欲。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4、侵犯行为
定义: 侵犯是侵犯行为的简称。是个体有 意伤害他人的行动。
很久以前,有两个秀才一起上京赶考。。。行走之间,巧 遇出殡的队伍,正抬着棺材哭天喊地。
甲秀才大呼倒霉:“刚出门就碰上这等倒霉事真是流年不 利!呸!呸!呸!”。。。一路上甲秀才唠唠叨叨,愁眉不展。 终于到了考试的那一天,进得考场脑袋短路。。。结果:名 落孙山。
乙秀才见到棺材起先也感到不是滋味。但他转念一想: “咦!棺材,棺材,有官有财!原来是个好兆头啊。”。。。 于是乎精神百倍,加倍努力。。。结果:高中。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积极态度的特征
向上的、进取的; 乐观的;
当你乐观时,觉得一切会很顺利,你就传达出一种积 极的态度,人们通常也会做出友好的反应。 创造性的、欢乐的、有希望的。
悲观是乐观的天敌,它导致你的消极态度。成 功者就是那些能迅速恢复积极态度的人。
我是我认为的我!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倒霉的棺材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二、社交情绪
1、概念 是人际交往中个体的一种主观体验,
是个体的社会需求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 满足—积极地情绪体验; 不满足—消极的情绪体验
2、几种基本的社交情绪 (一)社交焦虑 (二)嫉妒 (三)羞耻与内疚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一)社交焦虑
社交焦虑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时候,觉得不舒服、 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绪体验。 伴随生理症状:出汗、脸红、心慌等 产生原因:成长过程中经常受挫折、缺少社会支 持、自我意识感强、自卑,模仿与暗示都可能强 化社交焦虑。 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对心理健康危害性大, 仅次于抑郁和酗酒。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态度不是用钱可以买到的!
态度是一個人內在品格的一部分 态度是個人由內而外自主的選擇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影响态度的主要因素
❖經驗 ❖壓力
❖背景 認知 态度
行為
❖資訊 ❖目標
❖情緒
❖人際
❖信念
❖期望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日常問題會反映出我们的态度
1. 学习充滿困難,壓力繁重 2. 同学、家长溝通困難,本位主義太強 3. 我把問題反應給老师卻得不到支持 4. 生活状态经常被同学影响 5. 同学常以懷疑、批評态度對我,實在受不了 6. 自己心情不好,常常不知怎麼辦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姚晨
忘记也是一种善意,就是不记仇。 忘记他人曾带来的伤害,忘记痛苦, 这样的善意,就是对自己好。行在 阳光里,让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暖 意,就是对别人也好。一个人能让 自己和他人都活得轻松,就是个充 满善意,真正善良的人。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海清 是国际善意日的口号是:“将善意 传播到全世界”!《西藏生死书》 里说:“这个世界,真正的喜悦, 完全来自别人因你而快乐!”在我 看来,表达善意真的不必多虑, 自然就会发现自己原来拥有那么 多好运气。一起行动,善意会让 我们更好地生活。
内疚: 健康的内疚感是心灵的“报警器”,是人类良
心的情绪“内核”,会提醒我们按照他人的利益和 感受,调整人际关系,有利于个体适应社会生活; 而过少或者过多的内疚感都是不健康的。
社会心理学动机情绪态度
三、态度
态度:指人的举止动 作;对于事物的立场 或看法。 态度:是你向他人表 达心情的方式; 态度:也是你对具体 做法、反应的取舍。 态度。。。行动中的 动力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