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乡村旅游现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近年来,在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扶持下,长沙乡村旅游走特色经营之路,以其优雅的环境,独具特色的项目,浓郁的乡土气息名扬业界内,特别是以农家乐为代表乡村旅游更是被国家旅游局领导人称赞为:“农家乐起源于成都,发展于长沙”。长沙的乡村旅游产业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经营模式,成熟的市场模式,成熟的开发模式,成熟的管理模式,有一股企业大举进入的氛围。这为我省乃至我国发展乡村旅游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借鉴经验。纵观长沙乡村旅游发展,考究其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意义重大。

乡村旅游因其“生态性、可持续性、效益高”等特点,可以并应该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文化、环境建设的引导和培育力量。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其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如何惠及广大农民?围绕这一问题,市旅游局组成专门调研组,在广泛收集、吸收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在深入调研长沙乡村旅游发展的情况下,采取了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多种形式,对长沙乡村旅游产业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调查,形成了四篇报告。第一篇为主体报告,主要从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存在的制约因素对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进行研究。第二篇、第三篇与第四篇为技术报告,分别是《乡村旅游文献研究报告》、《长

沙市乡村旅游市场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长沙市乡村旅游企业自我评估统计分析报告》。

一、概述

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步表现形式为以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的“农家乐”,“农家乐”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初期和较典型的形式。随着“农家乐”在长沙的兴起和快速发展,长沙市的乡村旅游已经逐渐上升到一个产业化的阶段。长沙市目前已有农家乐1289家,其中长沙县、开福区、望城县、浏阳市等已逐步形成了点片相连的乡村旅游产业群。从2004年到2005年,长沙市的农家乐出现了快速的增长(见表一),到2005共评出了89家星级农家乐(见表二),其中有长沙县黄兴镇农业旅游示范点、浏阳浩博农庄两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长沙市乡村旅游点接待总人数达到625.76万,总收入超过4.74亿元。2006年春节黄金周,长沙市以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十分火爆,各农家乐经营户接待游客总量超过十万人次,经营收入近千万元,被《中国旅游报》誉为“全国农家乐旅游最火的城市”。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湖南调研时曾指出:农家乐发源于成都,发展于长沙。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的同时,长沙市乡村旅游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其他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产品也随之出现,如观光农业、观光林业、休闲农庄、现代农业科技园、度假村等。

二、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宏观现状

1、政府主导有力、管理规范

在发展思路上,长沙市结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要求以及农村城镇化的进程,明确了发展思路;在功能定位上,长沙市从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要求增强农家乐的经济功能,拓展农家乐生态功能,突出农家乐对周边农户的示范、辐射功能,功能定位清晰;在空间布局上,长沙市各级政府通过强化城市生态用地、农业用地、城市发展用地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在保证现有农家乐的各种形态的同时,各区域内以农业科技示范园为先导,以名优特的林、花、果、草、牧、渔生产为载体,在近郊、远郊和边远山区形成不同区域特色、不同功能定位、不同规模的农家乐聚集地,构成点、线、面结合的立体格局;在发展模式上,民俗民居型、自助农庄型、风景游览型、休闲娱乐型多元发展,长沙市将重点抓好“两线”的开发,东线长沙县、浏阳市以百里花卉苗木走廊为依托,开发生态休闲为特色的度假型农家乐,西线以开福区、望城、宁乡县百里优质水产走廊为依托,开发旅游休闲为特色的体验型农家乐。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长沙市乡村旅游虽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存在着制约长沙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主要有:

环境制约因素

第一是政策环境有待优化,主要体现在:政策指引力度不强,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大,缺乏有针对性、操作性的措施。第二是市场环境有待规范,有的区县税率、电价和工商费都不是一条线,例如同是开福区的几个企业的三种收费就不一致(见表五),还有就是表现为各地优惠政策有差别,甚至有歧视性政策出现,个别部门的索、拿、卡、要、压的行为,加重了企业的负担;第三是自然环境的保护问题。一方面,部分中小型农家乐经营者认为发展农家乐对乡村的环境建设没有多

大作用,具体反映在农家乐经营者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垃圾污水的随意倾倒,造成空气的污染、水体污染等;另一方面,旅游者的进入带来的旅游废弃物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战略

为了进一步加快长沙市乡村旅游发展,本课题组通过对政策法规的研究、市场的研究、企业自身的研究,从主观认知、政策法规、市场营销等方面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一)完善发展思路,提升认识高度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乡村旅游产业的整体集群优势和竞争力为目标,按照政府扶持、市场导向的原则,通过吸引内外资源,发挥自身优势,宣传现代休闲理念,加大宏观管理力度,扶持重点乡村旅游企业,培育知名乡村旅游品牌,通过5—10年的努力,形成统一开放、主体多元、竞争有序的

产业运行机制,建立起功能定位准确、产业布局合理、知识与技术含量高、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明显的大长沙乡村旅游产业体系,把长沙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辐射周边地区的“全国乡村旅游最火爆的城市”。在认识上,要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乡村旅游,把发展乡村旅游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并在这个前提下对乡村旅游进行管理和引导,鼓励和支持,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长沙结合起来,追求更加长远的乡村旅游价值,因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反哺乡村居民,从而促进和谐乡村、和谐长沙的建设。

(二)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产业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并以区域旅游经济学和系统生态学的理论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和科学开发,绝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上马,各自为阵,重复建设。要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持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在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修编中,充实和突出乡村旅游的内容。形成特色板块、发展规模优势、提升产品内涵,以此提高乡村旅游开发的档次和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