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课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公共政策的概念
(1)伍德罗.威尔逊: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 哈罗德.拉斯韦尔: 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 戴维.伊斯顿: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
(4) 斯图亚特.内格尔:公共政策就是政府为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做出的决定。
(5) 台湾学者伍启元在《公共政策》(1985) 的描述性概念。公共政策是政府采取对公私行动的指引;公共政策是将来取向的;公共政策是目标取向的;公共政策是与价值有密切关联而受社会价值所影响的;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或有决策权者所采取或选择的;公共政策是具有拘束性而受大多数人接受的行动指引。
(6) 目前也有学者提出,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的目标而制定的方案或行动准则。
(7)我的观点:概念是学者试图对千变万化的现象做逻辑把握。由于现象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个人认识现象的能力总是有限的,所以并无一个公共政策概念的定论。只要概念具有内在逻辑性,且能说明一些现象,那都是正确的。选取哪一个概念,是为研究的方便。
2.公共政策的作用(主要功能)
1) 导向功能 2) 管制功能 3) 调控功能 4) 分配功能
3.政策制定的逻辑过程
一、社会问题 4
(1).定义:一个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不理想或不可取,应该引起全社会关注并设法加以改变。----------乔恩﹒谢泼德和哈文﹒沃斯《美国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类型
过失性社会问题:产生于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如
青少年失足和社会犯罪等。
结构性社会问题:由社会自身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
二、政策问题确认
当社会问题进入政策议程时,此时社会问题就转变成政策问题。
问题界定――把复杂的问题做一定的简化,即找出关键问题。
问题描述―― 问题类型――
在这个转变中存在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社会问题都会转变为政策问题没有解决办法就等于不存在问题吗?
(一,政策分析的创造力在于发现问题且知道应该且能够怎样解决问题。二,政策分析的创造力在于重新构建问题。)
三、政策议程的建立
条件: A.公民个人的作用 B.利益团体的作用 C.政治领袖的作用
D.政府体制的作用
E.大众的传媒的作用
F.问题自身的作用
四、政策规划
原则:(1)政策规划的指导性原则: 政策规划应该体现出公共利益。但对如果实现公共利益是有许多争论的。
(2)政策规划的操作性原则: *信息原则 *系统原则 *预测原则 *优化原则
*智囊原则 *可行原则 *效益原则 *兼听原则
思维方法: 经验思维 逻辑思维 直觉思维 创新思维
程序: 以古巴导弹危机为例
(1)确定政策目标: 政策目标的作用 政策目标的几点要求 事实前提与价值前提
(2)设计政策方案: 为实现政策目标,可以采取的几种方案。 分析古巴导弹危机案例中的政策方案
(3)评估政策方案:常用的可行性评估
(4)选择政策方案:一票否决制 多数决制 赞成投票制 否决投票
制 孔多塞制
五、政策规划缺口分析
1、何为政策规划缺口
2、政策规划缺口的成因及对策
六、政策合法性 6
(一)广义的政策合法性:
马克斯.韦伯的三种合法性来源:A.依据合法和合理的程序取得政权,
如运用民主政治方式通过竞选获取公职(法理型权威);
B.依据社会的传统习惯取得政权,如封建王朝子承父业的统治惯例(传统型权威);
C.具有超凡魅力的领袖人物取得政权(魅力型权威)。
(二)狭义的政策合法性 :偏重于从法律角度去解释合法性,主要包括:法定的决策主体、法定的程序要求、符合国家宪法和相关法律的政策内容、政策法律化
补充资料:决策与心理学
决策中应注意的几个心理效应
光环效应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从众效应 定型效应 反衬效应 乐队效应 阿伦森效应效应
5.政策议程建立的基本类型
外在创始型:政府组织以外的个人和组织
内在创始型:政府机构内的人员或部门
政治动员型:政府组织内的具有权威的政治领袖
7.政策执行中的影响因素
A、政策本身(政策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政策可行性)
B、环境因素(公众的态度 技术变迁 经济发展 市民社会)
C、政策资源(适当的人力资源 经费 权威)
D、标的团体的服从(利益 文化)
E、信息沟通状况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成因分析
计划生育案例
9.政策执行的四种理论模型:
(1).官僚制模型
官僚制模型是指在规范意义上以韦伯的官僚制为标准,分析政策执行中的个体、制度与官僚制的差距,从而得出实现政策目标的政策执行建议的研究范式。
(2).政治动员模型
政治动员模型是指,在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中,决策者通过意识形态宣传来发动群众参与政策执行,或在政府组织内通过意识形态或政治控制来驱动政策执行的现象。
(3).博弈模型
与政治动员模型不同,博弈模型认为,中国的公共政策执行是决策者与执行者、执行者与执行者,基于各自利益之上的博弈过程。其核心观点是,由于中国改革进程中不断强化的分权趋势,决策者已经逐渐失去对执行者的控制,政策执行的结果是各行动团体之间讨价还价产生的。
(4).上述理论模型的缺陷
官僚制模型、政治动员模型和博弈模型比较一致地假定,中国公共政策的执行结构是固定不变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中国的政策执行结构,不仅有“条块分割”、“党政双轨”之下形成的“有限分权”的正式执行结构,还有与这一结构相伴随的“关系主导”的非正式执行结构。这两种结构时分时合、时而相互促进、时而彼此抵突,使得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结构的不断转换,从而影响政策执行者的策略选择和政策执行结果。
10.政策评估的概念
对于政策评估概念的定义,学术界大致有四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