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2003—

合集下载

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5•【字号】•【施行日期】2004.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徽省蔬菜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阶段“菜篮子”工作的通知》(国发(2002)15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蔬菜产业现状(一)蔬菜生产持续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我省是农业大省,蔬菜资源丰富,为全国蔬菜主产省之一。

2002年全省蔬菜(含瓜类)面积1217万亩,产值162亿元,比1995年分别增长74.6%、78%。

蔬菜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11.9%,占种植业产值24%,占经济作物产值50.5%。

商品菜产量1160万吨,农民人均种菜纯收入24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蔬菜业已成为继畜牧业、粮食之后,我省农业经济第三大产业。

(二)品种结构优化,产业化水平提高。

以优质高效和均衡供应为重点,引进推广优良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80%以上,精细品种比重达70%以上。

目前,全省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以上的有42个县,20万亩以上的有21个县,30万亩以上的有6个县。

近年来,各地通过招商引资、财政扶持等手段,重点扶持周谷堆蔬菜批发市场、黄池集团、山华集团等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装备水平高的蔬菜经营加工龙头企业。

2002年,全省蔬菜加工130余万吨,比1995年增长3.5倍,蔬菜创汇3449万美元,占全省食品出口总额的40%。

我省蔬菜产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产业比重不大。

与周围邻省相比,我省蔬菜面积、产值只有山东的三分之一、河南的二分之一,蔬菜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偏低,潜力很大。

二是加工发展滞后。

2002年全省加工菜仅占蔬菜总产的8%左右,比重偏小;加工设备和工艺落后,精、深加工比重低,规模化水平不高。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10•【字号】皖政办秘[2012]197号•【施行日期】2012.1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的通知(皖政办秘〔2012〕197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经省政府同意,现将《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12月10日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目标任务分解方案为贯彻落实《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茶叶品牌建设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的意见》(皖政〔2012〕23号)精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特制定本方案。

一、主要目标到“十二五”末,全省茶叶无性系良种达到40%,建设标准化良种茶园50万亩;培育1个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3个超5亿元、10个超亿元的茶业龙头企业,培育2个茶业龙头企业上市;全省茶叶一产产值在2011年的基础上翻一番,达100亿元,综合产值达300亿元;全省茶农人均茶叶收入翻一番,达到3000元。

二、实施范围以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的黄山、宣城、池州、安庆、六安5个市26个茶叶主产县(含市、区,下同)为重点,带动全省56个茶叶生产县茶产业发展。

皖南茶区主产县为歙县、休宁县、祁门县、黄山区、黟县、徽州区、宁国市、泾县、旌德县、绩溪县、宣州区、广德县、郎溪县、东至县、石台县、青阳县、贵池区;大别山茶区主产县为金寨县、霍山县、裕安区、金安区、舒城县、岳西县、太湖县、潜山县、桐城市。

三、主要目标任务分解(一)茶园基础建设。

1.无性系良种繁育与推广。

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相对连片发展的总体要求,加快无性系良种繁育与推广。

安徽省农业主导产业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目标预测

安徽省农业主导产业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目标预测

安徽省农业主导产业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目标预测作者:阚言华李军魏青松韩家友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6年第14期摘要在我国农业兼业化、农民老年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基于安徽省农业资源现状,从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劳动力就业和人口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农户家庭规模经营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公布的决定、规划和相关数据为基准,分产业、分类型对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进行分析预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安徽省中图分类号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6)14-245-05自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2013~2016年的中央1号文件连续从不同层面提出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国务院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经全国人大代表讨论修改后,增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安徽省是农业大省,为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省委省政府开展“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试点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可为该省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和人才支撑。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包括生产经营型(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专业技能型(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和专业服务型(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3种类型的职业农民[1]。

这是基于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而提出的,理论依据是基于现代农业的社会化分工,包含了从业人员只能获得其中一种类型的资格,各自的教育培训需求、认定管理标准、所需要的扶持、支持政策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相互之间没有交叉,但3型有相互转化的可能,需要通过动态管理加以确认[2]。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8.05.09•【字号】皖政[2008]46号•【施行日期】2008.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皖政〔2008〕46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今年是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第一年,开好头,起好步,对于顺利实现提升行动确立的目标任务至关重要。

为此,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

以培育市场主体为基础,以发展龙头企业为主线,以发展十大主导产业为方向,以推进农业标准化、品牌化和国际化为重点,以完善农业产业化组织制度和利益联结机制为核心,坚持科技先导,突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提升,全力推动全省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3000亿元,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50亿元的4家,超20亿元的20家,超10亿元的30家,超亿元的400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以上;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达19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10000个。

今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要达17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1:1;实现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1家,超20亿元的5家,超10亿元的20家,超亿元的200家;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0%;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达96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5500个。

二、工作重点(一)按照新型工业化要求高起点培育龙头企业1.着力培育一批骨干龙头企业。

对有望达到50亿元、100亿元的龙头企业,建立“一企一策”的政企联系制度,促其迅速成长为全国同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对有望达到5亿元、10亿元的龙头企业,进一步研究制定企业原料基地建设、检验检测设备购置、农户培训、品牌提升、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2.16•【字号】皖政办[2004]13号•【施行日期】2004.02.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皖政办[2004]13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组织有关部门编制的水果、畜牧、优质粮、优质油、渔业、茶叶、蔬菜、棉花、中药材、茧丝绸等农业产业化10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要求,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强有力的工作班子,完善协调机制,强化责任,落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科学指导农业产业化规范有序发展,大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持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二00四年二月十六日安徽省水果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为推动我省水果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2001年,我省水果栽培面积、产量分别为148.89万亩、153.01万吨,其中,梨和苹果的栽培面积、产量分别为52.08万亩、67.24万吨和31.02万亩、25.96万吨;全省出口水果3.5万吨、加工果品近7万吨。

目前,我省已获得水果无公害认证12个,认证面积约1万公顷。

宿州市的“砀园”、“翡翠”、“梨树王”牌砀山酥梨获得了绿色食品认证。

砀山县还被列为全国水果无公害生产示范县。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一、引言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在这个伟大的目标的指引下,我们需要有一个清晰而详细的任务分解表,来帮助我们理解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乡村振兴工作任务的分解,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为之服务。

二、任务一:推进农业现代化1.1 优化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体系1.1.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关键的一项任务。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设备,提升农民的生产素质并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业总产值和农产品的质量与产量。

1.1.2 农产品加工与销售除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加工和销售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

通过加工农产品,可以增加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发展动力。

1.2 提升农民收入水平1.2.1 实施农村产业振兴计划通过支持和发展农村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利用当地的资源和特色产业,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业等新兴产业,可以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1.2.2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为了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潜力,需要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创业支持。

通过培训,农民可以学习到与当地产业相适应的技能,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创业成功率。

任务二:改善农村基础设施2.1 优化农村道路交通网络2.1.1 改善农村公路条件发展农村交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

改善农村公路条件,修建或改造农村公路,提高农村交通的便捷性和安全性,可以有效解决农民在交通上的困扰,并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2.1.2 加强农村公交和物流运输除了改善农村公路,加强农村公交和物流运输也是提高农村交通便捷性的一种方式。

通过增加公交车辆和相应的物流设施,可以为农民提供更加便利的出行和运输条件,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和市场化。

2.2 发展农村水利和电力设施2.2.1 完善农村水利设施发展农村水利设施是保障农村生产和生活用水需要的重要保障。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公布日期】2008.03.27•【字号】•【施行日期】2008.03.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安徽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县(市、区)农委(畜牧、水产局):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我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步伐,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农委研究制定了《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七日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开展现代农业关键与共性技术联合攻关,尽快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核心竞争力,根据农业部、财政部关于印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农科教发〔2007〕12号)和省农委、科技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皖农科〔2007〕257号)精神,决定对我省优质农业科研力量与科技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创新机制、整合资源、联合攻关、提升能力、促进发展为总体思路,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建立安徽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促进粮食持续增产、农业持续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1、优势农产品优先原则。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在产品选择上坚持优势农产品优先的原则,按照产业发展内在规律,优化配置遗传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害防治、营养、产后处理与加工、设施设备和产业经济等各个环节的科技资源和研发力量,为产业发展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撑。

2、联合攻关原则。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坚持联合攻关的原则,改变过去注重产业发展中单个环节攻关为产业发展的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系统攻关;改变过去注重单个单位攻关为聚集和整合本领域优秀骨干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加速提升产业技术研发水平。

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5•【字号】•【施行日期】2004.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徽省茶叶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结合我省茶叶产销现状和发展趋势,特制定本规划。

一、茶叶市场概况和我省现状分析近年来,国际茶叶市场总体情况是产量增加,价格走低。

年产量基本保持在300万吨以上,贸易量基本稳定在110万吨上下,其中,红茶约90万吨左右,绿茶约20万吨左右。

国内茶叶产销总体较为稳定,供求基本平衡,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茶园面积增加,产量增加。

2002年,全国茶园面积1775万亩,产量72.06万吨,分别比2001年增长3.5%和2.69%;二是茶叶结构更加优化,名优茶得到持续发展;三是茶叶销售呈上升趋势。

2002年,国内茶叶销售量和销售额为47.7万吨、120亿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2.6%和40%;四是无公害茶、绿色茶和有机茶得到较快的发展;五是茶叶出口数量稳定,但金额下降。

据海关统计,2002年全国出口茶叶25.23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4%;出口金额3.32亿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98%。

从我省情况看,现有茶园面积约160万亩,年产茶叶近5万吨,名列全国第7位。

茶叶类别主要有红茶、绿茶、花茶和名优茶,其中,红茶产量约6000吨,大宗绿茶约28000吨,名优茶约15000吨,花茶约1000吨。

近年来,我省茶叶内、外销的比例约为4∶6,其中红茶和大宗绿茶主要供应出口,名优茶主要是内销。

综合起来看,我省发展茶叶产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自然环境优越,茶叶资源丰富。

在全国10大名茶中,安徽就占有3种。

二是生产加工体系完备,基本形成了茶叶初精制加工体系。

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印发《市第九次党代会目标责任分解表》的通知

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印发《市第九次党代会目标责任分解表》的通知

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印发《市第九次党代会目标责任分解表》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合肥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6.11.08•【字号】合发[2006]30号•【施行日期】2006.1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中共合肥市委关于印发《市第九次党代会目标责任分解表》的通知(合发〔2006〕30号)各县、区委,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省部属驻肥有关单位党组(党委、党工委):市第九次党代会批准孙金龙同志代表八届市委所作的题为《坚持科学发展,奋力率先崛起,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湖城市而奋斗》工作报告。

报告认真总结过去,科学谋划未来,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符合我市实际,是指导全市人民在新的征程上奋勇前进的行动纲领。

经市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对市第九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进行细化分解。

现将《市第九次党代会目标责任分解表》印发给你们。

各县区、各部门要按照市委的要求,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努力把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1、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

各牵头单位对该目标任务的贯彻实施负总责,各参加单位要积极主动配合,共同完成好所承担的任务。

2、目标任务中属于制度建设的,要抓紧研究、拿出方案,为市委决策提供依据;属于改革措施的,要抓紧制定贯彻落实的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属于提出原则要求的,要抓紧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加强和改进有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3、所有目标任务都要提出阶段性的和总的时间进度安排。

4、要把贯彻实施目标任务同推动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了解和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目标任务的顺利实施。

中共合肥市委二00六年十一月八日┌────┬──────────────┬──────────────┬──────┐│序号│目标任务│责任人│责任单位│├────┴──────────────┴──────────────┴──────┤│一、开创合肥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1│加快把合肥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孙金龙│市委│││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吴存荣│市政府│││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和独具魅│││││力的现代化滨湖城市。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摘要:一、引言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的概述1.任务分解表的制定背景2.任务分解表的主要内容三、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的具体内容1.产业发展1.1 农业产业1.2 乡村旅游1.3 农村电商2.人才引进与培养2.1 农村实用人才2.2 农村青年创业2.3 农村教育与培训3.基础设施建设3.1 交通设施3.2 水利设施3.3 能源设施4.生态环境保护4.1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4.2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4.3 生态农业发展5.乡村文化建设5.1 传统村落保护5.2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5.3 乡村文明创建四、任务分解表的实施与成效1.政策落地与执行2.资源整合与投入3.成果展示与经验分享五、结语正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应运而生,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目标。

二、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的概述(一)任务分解表的制定背景为了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推进,各级政府根据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二)任务分解表的主要内容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从产业发展、人才引进与培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文化建设五个方面明确了乡村振兴的具体任务,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方向和指引。

三、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的具体内容(一)产业发展1.农业产业: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值。

2.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农民收入。

3.农村电商:搭建农村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

(二)人才引进与培养1.农村实用人才:加大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

2.农村青年创业:鼓励农村青年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培训指导。

3.农村教育与培训:加强农村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03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03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省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03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省级龙头企业(组织)名单的通知【法规类别】农业管理【发文字号】皖政办[2003]41号【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发布日期】2003.06.18【实施日期】2003.06.1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2003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省级龙头企业(组织)名单的通知(皖政办[2003]4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近年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组织实施农产品流通、品牌和农业产业化三项工程的通知》(皖政〔2001〕53号),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龙头企业和中介组织,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根据动态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经过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严格考核和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审议,省政府确定宁国市等10个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为2003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120家企业(组织)(其中,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为国家九部委确定的国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直接列入省级龙头企业)为2003年度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组织),现予公布。

重新认定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省级龙头企业(组织),是推动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再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对于增强各地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竞争意识,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

希望全省农业产业化示范县和省级龙头企业(组织)继续努力,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快技术进步步伐,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组织化程度,壮大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增强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示范带动功能,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全省其它县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组织)要以他们为榜样,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5•【字号】•【施行日期】2004.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安徽省优质粮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优质粮产业化经营,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一)粮食生产、加工基本情况。

安徽是粮食大省,2002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2857.5万亩,总产量1322.3万吨;小麦2752.9万亩,总产量730.1万吨。

全省常年粮食收购量750万吨。

大米年加工能力350万吨,常年产量200万吨;面粉加工能力225万吨,常年产量100万吨。

粮食加工转化率约为30%。

(二)粮食产业化经营概况。

2002年全省粮食订单面积572万亩,订单收购量134万吨,占收购总量的17.2%。

在2003年评定的120个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粮食加工企业16个;省粮食局评定的全省粮食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4个;全省确定了10个粮食订单收购示范县;初步形成了“龙头带动、科技经营”、“工商联手、品牌经营”、“城乡对接、综合经营”、“跨省订单、基地经营”、“厂库合一、连锁经营”等多种产业化经营模式;延长产业链,实施“进城区、入村户”工程,发展城市粮油便民连锁店、农村购销服务社。

通过多种形式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有效地促进了粮食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粮油的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但目前全省粮食产业化经营的总体状况,还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和加工转化率偏低,龙头企业规模小、牵动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不够紧密等问题仍比较突出,必须进一步加快发展优质粮产业化经营。

(三)粮食产业化市场前景。

从世界粮食形势看,世界粮农组织再次调低世界粮食库存;从国内形势看,各地大面积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粮食生产出现萎缩,粮食总产连年下滑,我省2003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减少16%,总产为10多年来最低水平。

安徽2024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

安徽2024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

2024年全省特色农业工作要点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

全省特色农业(指蔬菜、食用菌、水果、茶叶、中药材、蚕桑等)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大食物观,努力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要坚持围绕“稳面积、保供给,提质量、促效益”,着力推进以民生保障为重心的特色农业生产和以转型升级为重点的乡村产业振兴;要紧紧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和打造十大千亿级绿色食品产业、皖北绿色食品产业集群等战略机遇,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进一步推动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安徽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一、强化指导监管,确保特色农业生产稳定有序(一)抓好蔬菜稳产保供。

一是稳定生产能力。

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通过调整品种结构、提升复种指数等措施提高现有菜地利用率,确保播种面积保持稳定、只增不减;通过强化科技支撑、田间生产技术指导,推进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努力提高蔬菜单产,确保全省蔬菜产量同比增长2%以上。

二是提高供应水平。

严格落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压实各地保供主体责任,强化政策扶持和产业引导,优化蔬菜品种结构和上市档期,充分利用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促进产销衔接,推动均衡供应。

三是完善保供机制。

以进一步提升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目标,着力强化城郊生产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持续推进蔬菜应急保供基地建设,引导生产者根据市场需求适当增加应季、应急叶菜和速生蔬菜生产,发挥地产蔬菜应急保供优势。

(二)强化生产指导服务。

一是强化防灾减灾救灾。

聚焦灾害多发重发期,因地制宜、因苗施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和技术方案,落实防灾减灾措施,指导灾后恢复重建,全面提升特色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二是强化技术集成示范。

依托省蔬菜等产业技术体系,加快研发引进、集成推广适宜当地的特色农业生产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新模式,推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生产生态协调,提高资源效率和产出效益。

安徽省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5•【字号】•【施行日期】2004.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安徽省畜牧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发展机遇(一)现状安徽属农区畜牧业,资源丰富,品种众多,区位优越。

2002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392亿元(当年价),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30%;全省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约为0.45∶1;畜产品省内、省外及国际市场销售比例约分别为50%、47%和3%。

目前,畜牧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重要产业,并初步具备了进一步加快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1、综合生产能力跃上新台阶。

全省肉类总产量由“八五”末的197万吨跃上342万吨的新台阶,肉蛋总产全国排名由1995年的第12位上升到第7位。

2、产业结构显著优化。

肉猪产业稳定发展,草食畜禽产业快速增长。

2002年,全省良种普及率达81%;在畜产品中,肉、蛋产量比由1995年的3.9∶1调整为2.97∶1;在肉类中,禽肉、牛羊肉比重分别达到23.3%和13.2%,猪肉的比重由1995年的66.7%下降到62.8%。

以阜阳、亳州、宿州市为中心的皖北黄牛系列开发和山羊改良取得突破性进展。

奶牛业发展势头强劲。

3、科技兴牧全面增效。

2002年,全省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49%,生猪出栏率136.3%,牛出栏率47.4%,肉牛、山羊的个体胴体重分别为140公斤和12公斤,冻精细管、胚胎移植和一些畜产品加工新技术得到广泛推广应用。

4、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以龙头企业(集团)带动,畜牧社会化服务组织牵动的多形式、多经济成份的产业化经营格局已经形成。

安徽省农业主导产业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目标预测

安徽省农业主导产业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目标预测

安徽省农业主导产业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目标预测阚言华;李军;魏青松;韩家友【摘要】在我国农业兼业化、农民老年化、农村空心化问题日益突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制约因素明显增加的背景下,基于安徽省农业资源现状,从安徽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劳动力就业和人口发展趋势、农业产业发展及人才需求情况、农户家庭规模经营现状、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趋势等角度进行可行性论证,以安徽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公布的决定、规划和相关数据为基准,分产业、分类型对安徽省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进行分析预测,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In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aging farmers and few farmers in rural was becoming promi-nent and the factors limiting new type of specialty farmer-cultivating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ing in China, based on the status of agricultural re-sources in Anhui Province the feasibility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specialty farmer was analyzed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urbanization, population and labor force market,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its demand in special talent, the status of farmer family size and its business, social service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The predic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demand in new type of specialty farmer in Anhui ac-cording to industry and classification were done based on the policies and data announced by Anhui Provincial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depart-ments, which coul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related research.【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44)014【总页数】5页(P245-249)【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需求;数量;安徽省【作者】阚言华;李军;魏青松;韩家友【作者单位】安徽省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安徽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安徽合肥230022;界首市农业委员会,安徽界首 236503; 界首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安徽界首 236503;长丰县教育体育局,安徽长丰 231100;霍邱县陈埠职业高级中学,安徽霍邱 237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自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2013~2016年的中央1号文件连续从不同层面提出要求,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时期对“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国务院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经全国人大代表讨论修改后,增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适应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需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

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任务分解与安排

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任务分解与安排

乡村振兴工作重点任务分解与安排乡村振兴工作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需要分解和安排具体的重点任务。

本文将从十个方面展开回答,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思考。

一、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是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

各地应根据自身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制定相应的农业发展战略。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农产品品牌。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二、农村土地整治土地整治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需要全面推进农村土地的整合和规划。

通过土地整治,实现土地规模经营,促进农业现代化。

同时,要保护好农田,提高土地利用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确保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三、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鼓励农民采取更环保的种植养殖方式,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提倡垃圾分类和再利用,保护水资源,保护农村生态系统。

四、产业就业和劳动力转移乡村振兴需要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相结合。

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技能水平。

鼓励农村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开展农民合作社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吸引农村劳动力回流就业。

五、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善农民的出行和生活问题。

同时,要加强乡村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村群众的文化生活。

六、农村社会事务改革推动农村社会事务改革,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加强农村养老服务,保障农民的晚年生活。

加强农村教育建设,改善农村教育条件。

七、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构建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加强乡村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提高农村党组织的领导水平。

同时,加强村民自治,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促进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八、农村教育提升优化乡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4.05.25•【字号】•【施行日期】2004.05.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渔业资源正文安徽省渔业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为大力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近几年,全省各地把发展名特优水产品作为渔业产业化经营的突破口,建立主导产业链。

河蟹、青虾、鳜鱼、珍珠、银鱼和水生经济植物莲子、芡实等产品,已初步形成从种苗培育到商品生产、保鲜、加工、出口一条龙的格局。

在2001年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上,“白荡湖”大闸蟹、“秋浦花鳜”、“巢湖银鱼”等10个水产品牌荣获全国名牌产品称号。

芜湖市、明光市、宿松县、庐江县等地水产企业,先后获得了河蟹等水产品自营出口权。

为增加渔业投入,各地优化环境,拓宽渠道,内引外联,吸引资金,进行水产开发、养殖,发展二、三产业。

目前,全省渔业产业化经营已形成加工企业带动型、种苗企业带动型、股份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和能人带动型等多种形式。

但是,全省渔业产业化经营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渔业组织化、产业化程度低,加工流通发展滞后,开发名牌产品意识不强,缺乏龙头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辐射带动作用等问题,制约了我省渔业产业化的发展。

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河蟹等名优水产品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国内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有力地促进河蟹等名贵水产品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关税壁垒逐步消除,水产品国际贸易活跃,国际市场对河蟹等水产品的需求呈增长趋势,河蟹等水产品出口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我省水产品产量占全国淡水产量的8.5%,河蟹、青虾、鳜鱼、甲鱼等名优水产品占全省水产品总量的25%。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
摘要:
1.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概述
2.任务分解表的具体内容
3.任务分解表的实施与展望
正文: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具,它将乡村振兴的目标细化为具体的任务,并为这些任务的实施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一、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概述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是由政府制定的,旨在指导和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

它详细列出了乡村振兴需要完成的各项任务,以及这些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标准。

二、任务分解表的具体内容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包括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推广农业科技等。

2.乡村建设:包括改善乡村基础设施、提升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3.乡村产业:包括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壮大乡村集体经济等。

4.乡村治理:包括加强乡村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法治建设、提升乡村自治水平等。

5.乡村文化:包括传承发展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明程度、丰富乡村文化生活等。

6.乡村人才:包括培养乡村人才、引进优秀人才、促进乡村人才交流等。

三、任务分解表的实施与展望
乡村振兴工作任务分解表的实施,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广大农民的积极参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省经贸委
六安、宣城、黄山、池州、安庆市政府
注:1、表中所列带动农户数指与龙头企业有合同订单以上的农户数。
2、表中所列基数均为2002年统计数。
3、表中总产值指重点区域主导产业产值(包括加工产值)。
安徽省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2003—2007年)
主导产业
重点龙头企业
主要批发市场
重点区域基地分布
基地规模
总产值
发展目标
牵头单位
主要实施单位
主要任务
具体要求
水果
砀园果业集团、砀山水果协会、安徽丰原生化(果汁厂)
砀山皖北水果市场
宿州、淮北
110பைடு நூலகம்亩
17.6亿
优质果比例50%提高到70%;加工率由5%提高到10%;培育一个5亿元以上的加工型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24万户增加到27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25元增加到1270元
省粮食局
合肥、巢湖、滁州、安庆、马鞍山、芜湖、宣城、六安、宿州、蚌埠市政府
水产
黄湖水产公司、当涂水产协会、焦岗湖水产公司、明光永言水产公司
池州水产品市场、巢湖水产品市场、芜湖水产品市场
安庆、马鞍山、巢湖、淮南、池州、蚌埠、滁州、宣城
422万亩84.3万吨
71.8亿
建立7个地方名优水产品出口基地;加工率由1%提高到5%;培育1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15万户增加到2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36元增加到1250元
颖上南照粮食市场、淮南夏集大米市场、芜湖米市
阜阳、亳州、宿州、蚌埠、滁州、安庆、宣城、芜湖、巢湖、池州
小麦616.8万亩、水稻422.5万亩
45亿
优质专用小麦发展到1000万亩,优质稻800万亩;加工率由30%提高到60%;培育一个20亿元以上,2-3个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91万户增加到110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05元增加到1160元
畜牧
安徽和威集团、安徽福润公司、金牛实业、临泉山羊集团、安徽太阳禽业、淮南乳品公司、芜湖正宇集团、正达肉鸡公司、合肥正旺集团、安徽鸿润集团、桐城震珍集团
蒙城柳林黄牛市场、临泉山羊市场、六安白鹅及羽绒市场、宣城家禽市场
宿州、阜阳、亳州、宣城、六安、滁州、蚌埠、巢湖、淮北、淮南、安庆
生猪382.8万头、肉牛208.4万头肉羊713.5万头、家禽1.57亿只、奶牛3万头
省供销社
安庆、巢湖、池州、宣城、铜陵、芜湖、亳州、淮北、宿州、阜阳、蚌埠市政府
中药材
亳州井中集团、亳州济仁药业、亳州井泉集团、黄山山华集团
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
亳州、六安、黄山
94.5万亩
15.8亿
中药材加工率由26%提高到30%,重点开发中药材深加工;培育1个10亿元以上、2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19万户增加到3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1050元增加到1470元
省农委
巢湖、芜湖、阜阳、亳州、合肥、宣城市政府
棉花
望江雷花棉业公司、固镇棉花合作社、安徽润禾棉业、含山益和棉业公司、宿州第一轧花厂、凤台棉协
安庆、巢湖、池州、宣城、铜陵、芜湖、亳州、淮北、宿州、阜阳、蚌埠
404.7万亩32.2万吨
45.7亿
发展优质专用棉350万亩,单产70公斤以上;培育1-2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42万户增加到5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20元增加到1230元
省粮食局
阜阳、亳州、宿州、蚌埠、滁州、安庆、宣城、芜湖、巢湖、池州市政府
优质油
含山华阳牧业公司、六安华康油脂集团、无为江坝油脂公司、郎溪昌发油脂公司、安徽丰原集团
王庄花生市场
合肥、巢湖、滁州、安庆、马鞍山、芜湖、宣城、六安、宿州、蚌埠
油菜籽1100万亩、140万吨花生307万亩、81万吨
62.6亿
含油率提高2-3个百分点,商品菜籽达部版标准;全省油脂加工产值120亿元;培育2-3个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105万户增加到12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55元增加到1280元
省财政厅
亳州、淮北市政府
1、各主导产业牵头单位编制主导产业5年发展规划;
2、各年度目标任务分解;
3、主要工作措施;
4、扶持重点龙头企业项目。
1、各牵头单位于2003年9月底前将规划、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和主要措施报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审定;
2、每年年终产业发展情况报农业产业化办公室汇总上报省农业产业化工作指导委员会。
省农委
安庆、马鞍山、巢湖、淮南、池州、蚌埠、滁州、宣城市政府
茶叶
黄山毛峰茶叶集团、贵池茶厂、六安瓜片茶叶公司、安徽天方茶叶集团、安徽茶叶进出口公司
峨桥茶叶市场、黄山茶叶市场
黄山、六安、宣城、池州
123.3万亩2.9万吨
14.5亿
发展优质茶叶2万吨;开发以茶叶为原料的健康食品、保健品;培育1-1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21万户增加到3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50元增加到1270元
省供销社
黄山、六安、宣城、池州市政府
蔬菜
马鞍山黄池食品公司、淮南白兰集团、滁州华萃食品公司、涡阳义门苔干公司、无为露仙公司、寿县寿州华祥公司、池州九华冷冻食品公司、无为华康食品公司
皖江蔬菜批发市场、亳州蔬菜批发市场、周谷堆蔬菜批发市场
巢湖、芜湖、阜阳、亳州、合肥、宣城
370万亩676万吨
69.2亿
新建出口蔬菜基地80万亩,出口总量180万吨;新增棚菜100万亩;年增无公害蔬菜250万吨;加工率由8%提高到15%;培育1-2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32万户增加到50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38元增加到1285元
省药品监督管理局
亳州、六安、黄山市政府
蚕丝绸
安徽丝绸公司、绩溪丝业公司、霍山源牌集团、安徽华盛丝绸集团、金寨三利丝绸公司
六安、宣城、黄山、池州、安庆
58.4万亩2.6万吨
16亿
桑蚕茧由2.6万吨增加到4.5万吨;白厂丝由2800万吨增加到5000万吨;丝织品由3300万米增加到5000万米;培育1个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20万户增加到35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90元增加到1575元
150亿
优质牛羊肉产量提高30%,优质禽、猪肉产量提高10%;畜产品精深加工由3%提高到8%;配有2-3个10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由77万户增加到90万户,来自主导产业收入由960元增加到1285元
省计委
宿州、阜阳、亳州、宣城、六安、滁州、蚌埠、巢湖、淮北、淮南、安庆市政府
优质粮
安徽丰原集团、安徽丰大集团、安徽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芜湖东源集团、芜湖金田集团、怀宁稼仙米业、东方面粉厂、合肥华泰集团、安徽粮食集团公司、安徽天裕米业集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