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本质

合集下载

恩格斯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

恩格斯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

恩格斯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叙述:恩格斯是19世纪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卡尔·马克思的合作者,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他对于国家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论述,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国家的本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恩格斯看来,国家是阶级社会中一种特殊的政治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和存在是由于阶级对抗的必然产物。

国家的本质是一种压迫阶级对被压迫阶级的统治,是统治阶级维持自身利益和阶级统治的工具。

恩格斯认为,国家的本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社会现象,它通过法律、政府机构、军队等手段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使被统治阶级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意志。

国家具有强制性和暴力性,它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来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恩格斯还指出,国家在阶级社会中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规律。

随着阶级矛盾的加剧和阶级对抗的激化,国家的职能和权力也会不断扩大。

国家在经济领域、文化领域、教育领域等各个方面都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成为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进行思想控制和意识形态灌输的工具。

总之,恩格斯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深入剖析了国家的本质与阶级社会的关系,揭示了国家存在的根本目的和作用。

这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国家、分析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我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对恩格斯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的分析和探讨:第一部分,引言。

这部分将概述本文的主题和目的,为读者提供一个对整篇文章的概览。

我将简要介绍恩格斯对国家本质的论述的重要性,并阐述本文的目标。

第二部分,正文。

这部分将分为两个要点来深入探讨恩格斯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

在第一个要点中,我将解释恩格斯对国家的定义以及国家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我将引用恩格斯所著《家族、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的相关论述作为支撑,通过对恩格斯理论的解读,分析国家作为阶级社会的产物以及其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关系。

在第二个要点中,我将探讨恩格斯对国家的功能和作用的阐释,包括对国家在阶级社会中的地位、国家权力的性质和国家与统治阶级的关系进行深入剖析。

《国家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

《国家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

《国家的本质》教案(新人教版选修3)(人教K)专题一(人教K)各具特色的国家和国际组织环顾世界,在形形色色的国家中,你能找出两个形式完全相同的国家吗?恐怕很难。

要解释这种现象,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首先,你必须清楚国家的本质是什么,然后,你才能说明:国家性质是怎样划分的?不同性质的国家采取什么样的管理形式?不同国家的结构形式又有什么差异和意义?从各具特色的国家中能够归结出哪些基本形式?为什么活跃在世界舞台上的不仅仅是主权国家,还有众多国际组织?通过本专题的学习,我们将进一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运用正确的方法,理解和分析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实质,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入地探究当今世界一些重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

1(人教K)1 国家的本质(人教K)国家与国家性质在中国先秦典籍中,"天子"统治的地域叫"天下",诸侯统治的领地叫"国"或"国家",卿大夫统治的采邑叫"家"。

在古代西方,国家有各种称谓,如"城邦"、"共和国"、"王国"等。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把国家与社会等同看待。

近代中国学者梁启超说:"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

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

"近代西方学者卢梭认为,国家是在订立契约的基础上产生的,而订立契约的主体是人民,因此,国家应该体现人民的最高共同意志;法律就是"公意",君主不能高于法律;人民有权废除对自己不利的契约。

在现代国际法中,主权国家必须具备人口、领土和主权三个基本要素,缺一不可。

●参考上述材料,你能对国家的概念作出自己的解释吗?●你认为梁启超和卢梭对国家的看法能否说明国家的本质?●在你看来,对国家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最重要的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什么是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国家的本质属性是阶级性.在剥削阶级社会中,国家就其本质来说一向就是一个或几个剥削阶级的专政。

对整个社会来说,国家是统治阶级领导和管理的工具,对被统治阶级国家是镇压和暴力的工具。

标签:国家本质马克思主义社会性如果说国家问题是关系全部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那么国家的本质问题则是这一主要和根本问题的核心所在。

由于人们的阶级立场和研究角度的差异,以及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因素制约,在国家本质问题上很难取得共识。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虽早已为我国理论和学术界普遍接受,但随着研究的发展和深入,对马克思主义国家本质观的理解和认识正在发生一些新的变化。

一、什么是本质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它被什么所决定?从马克思主义[ ]观点来看,本质即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组成事物基本要素的内在关键。

毛泽东曾说过,一个事物的本质,是这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矛盾。

按照这个说法,国家的本质应该是国家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

尽管源于马克思主义作家们的某些论述并没有揭示出国家这个事物内部所包含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矛盾。

因此,它们都没有揭示出国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二、什么是国家的本质从马克思主义观点来看,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对此并没有直接的论述。

他们只是着重论述过国家的特征。

特征属于事物的现象。

现象不是事物的本质,但是反映着事物的本质。

因此,我们可以把现象,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国家特征的论述作为入门的向导。

国家是一种社会组织。

在人类社会中,存在着形态各异的社会组织。

一些社会组织仅仅构成或覆盖社会的局部,而另一些社会组织则覆盖社会的整体。

国家就是属于覆盖社会整体的社会组织。

在人类历史中,除了国家以外,覆盖全社会的组织只有氏族。

因此,为了证明国家的特征,并不需要把国家同不覆盖全社会的社会组织一起比较,而是只需要把国家同也覆盖全社会的氏族组织一起比较。

恩格斯正是通过这种比较来说明国家的特征的。

高中政治选修3课件1.1《国家的本质》

高中政治选修3课件1.1《国家的本质》

和改善当前的制度,使全体国民都能最大限度地从现行制
度及改革中获益。秩序一旦崩溃,大多数人都将损失惨重。
下列对这一观点的评价,正确的是( A.准确说明了国家的本质属性 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 )
B.揭示了国家是
3.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总是离不开专政,其原因是( )
C ①统治阶级的民主就是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 ②国家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通过网络表达诉求、抒发己见、传达民意、建言献策, 正成为普通民众参政议政的新型民主表现形式。下列对 民主认识不正确的是( ) A.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主都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C.民主斗争的实质是阶级斗争,其核心是国家政权问题 D.民主是与专政相对立的,实行的是多数人的统治 6.从中央到地方,通过网络问政于民,诠释了“以人为 本”的执政理念,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 巨大进步,也日益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 的优越性。社会主义民主比资本主义民主优越的原因在 于( ) A.社会主义民主已比较成熟和完善 B.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C.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
关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②国体相同,政体一定相同 ③国体不变,政体一定不变 ④国体变化, 政体不一定变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④
1.英国学者梅因认为,国家是在以父权制为统治者的家
庭的基础上产生的,家庭是国家的最早雏形。人类在生存
国特

际 组
色 的

内容 国家性质(国体)(第一框)
国家 形式 管理形式(政体)(第二框)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1 国家的本质[学习目标] 1.了解国家的产生、本质、构成及定义。

2.理解民主的特性及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3.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比较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重点:国家的概念、类型及国家的本质属性;社会主义国家是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统一。

难点: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基础·初探]一、国家与国家性质1.国家是什么(1)国家的产生: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2)国家的本质: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3)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2.国家性质(国体)(1)含义:是指国家的阶级本质。

(2)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3)国家的历史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二、专政与民主1.国家的职能(1)国家的根本职能是政治统治职能,即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力,强制被统治阶级服从统治阶级的意志,这就是专政。

(2)国家也具有社会管理职能,如管理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事业,维护公共秩序,兴建公共设施,保护自然环境等。

2.民主的含义及特点:民主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能。

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民主与专政相互依存,共同体现国家的性质。

4.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区别:我国的民主与专政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

它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这表明它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

三、国体与政体1.含义: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政体,即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就是国家管理形式。

2.关系(1)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3.国家制度:包括国体与政体,国体是内容,政体是形式。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 (四)、两种不同性质的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专政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 2、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专政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专政的 区别 )、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 专政的对象也不同。 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 (1)、享有民主的主体不同,专政的对象也不同。新型的民 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主与新型的专政,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人民民主专政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是绝大多数人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 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 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级国家。 )、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3)、人民民主专政的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表明社会 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 三、国体与政体 )、含义 (一)、含义 国体: 1、国体: 政体: 2、政体: )、统治阶级组织政体的必要性 统治阶级组织政体的必要性: (二)、统治阶级组织政体的必要性: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 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为实现政治统治、行使社会管理 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 职能,必然要采取某种形式组织政权机关。统治阶级为维 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护其根本利益,总是力求采用最有效的政权组织形式。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一)、国家 )、国家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重要性:是 重要性: ★1、构成要素: 构成要素: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重要性 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 说明: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因素。 说明:其中,主权是最重要的因素。

高二政治国家的本质

高二政治国家的本质
1.1 国家的本质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一)国 家 1、国家的起源 2、国家的属性 资料 3、国家的构成因素 资料
(二)国家的性质
统治阶级性质、国家性质、国家职能的关系:
政治统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统 治 阶 级
国 家 性
国 家 职
对内 职能
阶级性
社会管理
性质能
社会性

对外 保 卫
职能 交往
主权性
奴隶主阶级
奴隶阶级 平民阶层
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3、民主、专政、专制(独裁)
4、我国的新型民主 广泛性、真实性
三、国体和政体

(一)含义
决定

(二)关系(内国容体)
政体 反反作映用(形式)
独 立 性
(1)国体决定政体,并通过一定的政体来体现 (2)政体体现国体,并服务于特定的国体 (3) 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不适当的政体 会危害国体(反作用)
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和 其它劳动人民
人民 敌人
奴隶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 资本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国家
剥削阶级国家
国家的类型及分类
新型国家
二、专政与民主
民主
统治阶级 被统治阶级
专政
专民 政主 :: 则只 适适 用用 于于 被统 统治 治阶 阶级 级内 内部 部。 。
1、二者区别
区别
专政
民主
(4)国体与政体的关系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5)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 / 作文批改网 hxh92kyd
诨,传 的意思,出嫁所用诸物,这也不中意、那也不中意,女眷们都看着明秀笑,明秀红着脸,只索低头。那 于帘后出娇声,长长一声“嗳”, 回肠百转,就得了个满堂彩。但听她“嗳”声后,把鸳鸯样式、影儿红花的样式,细细吩咐,不是不噜嗦的,可千金之躯,原有底气娇得起来, 终身大式,于一丝一缕处,仔细安排,言之有来由,丫头可记不住,终于 啐声“无用的丫头”,肯于绣帘后出厅地坐着,亲口吩咐诸物。观众们 都等着,知吩咐诸物,只是个由头,重点是 终于肯露面,叫观众们看了!果然司鼓的司鼓、操琴的操琴,振奋精神,衬蝶宵华莲步姗姗出得来, 是何形容?点翠珠冠、朱绣沿裙,眉梢眼角,艳色绝伦,菱口微开,徐徐吐气,满场都镇住了,但觉这般佳人,千般富贵捧出一身,怎样娇训, 都本等该当。她举目一抬,原是为看不中用奴才们端来的不称心物色,整场所有人都觉得“她看我了”。这是蝶宵华的本事,纵然海样的场子、 万人攒动,他只一看,所有人都能关照着。明远曾问蝶宵华:“那么多人,都觉得能被你看着了,实在落入你眼中的,能有哪个呢?”蝶宵华抚 着明远案上的玉石镇纸,不言不语,唇瓣微动,似嗔、似笑,抬起长睫来,眼波流动,扫过全室,最后落在明远身上,一闪,似星芒不疾不徐扫 过夜空,只在明远身上一亮,便又垂下眼帘去。从此后,随他唱什么戏,只要明远在场,他最后那刹那明亮的星芒,掠过全场,只递于明远身上。 可这一次,蝶宵华给了全场一记眼风,却没特别给明远关照。他扮的 皱起眉,去看老家人捧的锁麟囊。囊上本该绣只彩云笨麒麟,好叫 嫌弃 “锁麟囊上彩云飘,是麒麟为何多棱角,好似青牛与野蔗”,嘱下人去换一只。但这次,袋上绣的却是水波行龙!道具出错?蝶宵华要出丑了 么?!明远握紧了拳。蝶宵华皱着眉,轻启樱唇。他没有示意,台下音乐不敢停,一样的过门、起板,他一样的开口唱:“红锦囊上水萧萧,虽 也有鳞爪共棱角,怎未把麒麟来拘到。”配戏的老苍头也是乖觉的,便加一句念白,道:“是老小儿拿错, 勿怪,这便去换过。”明远当先叫声 “好!”,诸宾客只当蝶宵华是有意改进的本子,虽没看出改得有多少好来,不过替主人凑趣,也连声儿喝彩,这节就算揭过。大老爷盯了明远 一眼,明远非常镇定的冲他笑,大老爷只好在肚子里叹口气,算了。他对这儿子,向来没什么办法。明远从容在父亲下首坐着。蝶宵华的 参见过 老夫人之后,观众们喘得过一口气了,又能低声谈笑。明远时而举盏与好友示意、时而轻声交换几句寒喧,心下一直在等,等蝶宵华只把他放在 目光里,那星芒明亮的一刹。薛 遇赵姑娘,“分我一只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那星芒没亮;薛 落难了,“一霎时

1 国家的本质

1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素材1.马克思主义国家观下的国家产生过程:原始社会末期,劳动分工初步提高了生产力,出现私有财产和阶级,使得人们社会出现了巨大的利益分化和对立,面对这种利益分化和对立,原有的公共权力及其组织制度已经失去了原有的社会共同利益基础,又不能维护奴隶主利益,因此已经过时了。

奴隶主阶级为了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阶级利益,镇压和控制奴隶的反抗,协调利益矛盾,需要一种新的“特殊的公共权力”国家既是这种新的公共权力的组织。

它把冲突,矛盾维持在一定的秩序之内。

这种从社会中产生又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组织,就是国家。

国家的本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着国家的性质。

2.民主与专政在民主制国家,民主与专政是对立统一的。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

任何民主制国家,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及其对一定阶级的专政的结合,都是民主与专政的统一体。

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为维护自己的统治,既要坚持对被统治阶级实行专政,用来对付被统治阶级的反抗,又要坚持在本阶级内部实行一定形式的民主,用以调节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组织自己的力量,以便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有效的专政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

这种区别和对立主要是指民主与专政都有自己具体的对象和具体的方法,二者是互相排斥的,不能混淆。

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部,在统治阶级内部采用民主的方法,这样统治阶级内部才能真正团结一致,对被统治阶级实行有效的专政;专政只适用于被统治阶级,即对被统治阶级采用专政的方法,包括剥夺政治权利,不许参与政治活动,强迫其服从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法律等。

3.国体与政体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一项重要内容。

教师在讲授时,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国体与政体是有本质区别的。

这种区别表现在它们的含义不同,国体规定了国家的内容,政体是国家的管理形式。

国体与政体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恩格斯说:国家作为一种覆盖全社会的组织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由先前覆盖着全社会的组织即氏族组织演化而来的。

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力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也不是黑格尔所言的是“伦理社会的现实”。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

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法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的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 国家的起源充分表明,国家在本质上是适应阶级统治的需要而产生的,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工具。

我们想要对国家的起源有所了解,就要先了解以下几点。

首先,国家不是从社会外部强加给社会的,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不是主观观念,意志的实现,归根究底,国家是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发展的产物,这就同一切唯心主义的国家起源观划清了界限。

其次,国家的产生和阶级的产生前提是共同的。

当这种前提具备时,便既会产生阶级,又会产生国家。

国家的产生与阶级的产生既互相独立,又相互联系。

国家一产生就被同时出现的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控制在自己手里,成为这个阶级压迫其他阶级的工具。

再次,国家的最基本的社会作用,是缓和阶级冲突,把由于利益对立引起而不避免发生的阶级冲突保持,控制,限制在一定的秩序范围内。

这里讲的秩序包括社会秩序,政治秩序,法律秩序,权利义务关系的秩序,经济生活及其它公共生活秩序等。

最后,国家在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扮演阶级冲突调解人,仲裁人,和社会冲突缓冲器的作用,但实际上它是从社会中产生的力量,机构,它并没有脱离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是它处于社会运行总枢纽的位置,脱离一定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的国家本身是不存在的。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一种历史现象。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

1、国家的本质和根本属性?我国的国家性质?(1)从本质上讲,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统治的工具。

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2)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和本质?(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统一。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10、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把握哪些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表明我国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平等地适用法律)。

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但不能说权利和义务都是相同的。

(2)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注:在我国,有些权利可以放弃,但是义务一定要履行;权利和义务作为法律关系是同时产生而又相对应存在的,无先后顺序;(3)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注:在我国,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一致,有时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会产生冲突。

因此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公民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时,要把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结合起来,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

11、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二者是统一的,不可分离;(1)权利和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权利与义务都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

(2)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利的实现。

5、民主决策的方式(1)社情民意反映制度----拓宽民意反映渠道是决策机关科学决策的前提;(2)专家咨询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3)社会公示制度——有利于提高决策的透明度和公众的参与度;(4)社会听证制度——有利于决策利民。

6、民主决策的重大意义?①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3、社会主义民主
(1)新型的民主与专政 (3)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 (2)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古往今来, 古往今来,世界上 的国家千姿百态、 的国家千姿百态、 各具特色,而国家 各具特色, 性质只能体现为几 种历史类型。 种历史类型。所以 ,不能说国体决定 政体。 政体。
所谓国体决定政体 ,意味着有什么样 的国体, 的国体,就有什么 样的政体。所以, 样的政体。所以, 只能有一种政体适 合特定的国体。 合特定的国体。
专制政体 “极权制”、“世袭制 极权制” 终身制” ”、“终身制” 君主意志 世袭 无限制 君主任命 君主决定 没有
第一框题 国家的本质 小结: 小结: 一个主要概念 主要概念: 一个主要概念:国家
产生 本质 基本要素 根本职能
两对主要关系: 两对主要关系: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主要关系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二)专政与民主
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民主 专政
民主的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 民主的实质是在统治阶级范围内, 统治阶级凭借国家权 按照多数人的意志, 区别 按照多数人的意志,实现国家职 力,强制被统治阶级 服从其意志。 服从其意志。 。(鲜明的阶级性 鲜明的阶级性) 能。(鲜明的阶级性)
联系
辩证统一: 相互区别、相互依存( 辩证统一: 相互区别、相互依存(民主是专政的基 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一)国家与国家性质
1、国家的含义 (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观点) 马克思关于国家的基本理论观点) 2、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阶级本质(国体) 国家的阶级本质(国体) 国家的历史类型 3、国家的历史类型
(二)专政与民主
1、国家职能 2、民主与专政 3、社会主义民主
(三)国体与政体

第一课 国家的本质

第一课 国家的本质
1.国体与政体有本质区别。区别表 现在它们含义不同,国体是国家的内容, 政体是国家管理形式。
人 民 大 会 堂
2.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国体决定政体, 政体反映国体。政体又有相对独立性,由于 历史条件,阶级力量,传统习惯,国际环境 的不同,相同国体的国家也会采取不同政体。
欧洲议会
美国议会
注意: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
三、国体与政体 1.什么是国体 2.什么是政体 3.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4.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课堂练习
一、国家职能是国家在政治统 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其 中,根本职能是( A )
A.政治统治职能 B.社会管理职能 C.维护公共秩序的职能 D.体现人民最高意志的职能
二、国家制度包括( C)
原因
受历史条件 阶级力量对比 传统习惯 国际环境等影响
表现
同一国体可以采用不同的政体; 不同的国体可能采用相同的政体。
四、专制政体与民主政体
特征
民主政体
专制政体
“少数服从多数”、 “极权制”、“世袭
“平等”
制”、“终身制”
政府组成的依据
国家 区 元首 别
地方 政府
产生方式 任期
产生方式 任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宪法 选举 法定任期 投票选出 法定任期
六、社会主义民主优于资本主义民 主的原因
1.享有民主的主体(人民)不同,专政的对 象(敌人)也不同,体现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 特征。
2.绝大多数人(人民)对极少数人(敌人) 实行专政,表明社会主义国家不同于一切剥削阶 级的国家。
3.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表明社会主义民 主优于资本主义民主(狭隘的、虚假的民主)。
阶级斗争
(2)国家产生的社会根源

国家的本质及国家职能

国家的本质及国家职能

国家的本质及国家职能内容提要:国家的本质是人类利益博弈的一个合作均衡;国家的职能具有四维特性;首先,国家职能是随时间而演化的,具有时间维特征;其次,国家职能具有空间维特征,即处在不同地域空间的国家,其国家职能也应有所差别;再次,国家职能具有价值维特性,国家职能的界定,必定要体现优势利益集团的价值偏好;第四,国家职能具有领域维特征,即:国家职能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要求。

关键词:国家职能什么是国家的本质?国家应具有哪些基本职能?这里有很多问题需要讨论。

下面,笔者谈一些自己的观点。

一、国家的本质克烈逊和斯卡尔尼指出:“根本不存在为整个学术界所公认的国家定义。

”[1]他们认为:“几乎每位学者都会提出他(她)自己的国家定义,这些定义不可避免地会同已有定义有细徽的差别,虽然其中有些由于有相似的方法而可以被认为是组成了一些“学派”。

因此,要达到一种综合事实上是不可能的。

” [2]“冲突论”者认为:国家是利益冲突的产物。

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 [3]他还更为明确地说:“……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 [4]在另一处,恩格斯还说:“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5]恩格斯的这个思想在列宁的论述中也得到多次明确的表述。

列宁说:“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在阶级矛盾客观上达到不能调和的地方、时候和程度,便产生国家。

反过来说,国家的存在表明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

”[6]“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

” [7]“融合论”者认为,国家是一个调节社会各部分关系的机构,具有对社会进行管理的职能。

国家的本质

国家的本质

三、国体与政体
1、国体 2、政体 3、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4、民主政体和专制政体
(三)国体与政体
1、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 政体 指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 国家的管理形式 区别 国家中的地位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①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联系 ② 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政体反作用于国体 ③ 国体和政体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小结: 小结:国家的基本含义
从产生看: 从产生看: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从本质看: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 从本质看: 家的本质属性 从构成看: 人口、领土、 从构成看: 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
一、国家与国 家性质
4、国家的性质 (1)含义: 含义: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 国家的性质,就是国家的阶级本质。它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 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什么阶级手中,什么阶级是统治阶级,什么阶级是被统治阶级。
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是相对专制、 民主是对专制的否定,是相对专制、独裁而言的 民主政体 专制政体 “少数服从多数”、“极权制”、“世袭 少数服从多数” 极权制 极权制” 少数服从多数 平等” 终身制” “平等” 制”、“终身制” 宪法 君主意志 选举 世袭 法定任期 无限制 投票选出 君主任命 法定任期 君主决定 宪法保障 几乎没有
2、国家制度 :包括国体与政体 3、民主性质与民主程度: 资本主义民主与社会主 义民主的比较
三、国体与政体
国体与政体的联系
(1)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2)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 )一定的政体服务于一定的国体。适当的政体能够巩固国体, 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不适当的政体会危害国体。 (3)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外来势力 )政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地理环境、文化传统、 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都可以成为影响政体的因素。 (4)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海辛:国家的本质发布时间:2014-03-02 21:17 作者:上海范海辛123字号:大中小点击: 440次【本质者,一事物为其自身而非他事物之规定性也(A之为A,不为非A)。

有人认为这是本质主义,是错误的。

在这些人眼里,事物不存在本质,所谓的本质只是“家族的相似性”,本质主义已被维特根斯坦摧毁。

我这里声明,我不赞同维特根斯坦的观点,具体理由与论证,将另文撰述。

】什么是国家?或问,国家的本质是什么?这是一个被某些人搞得非常混乱的问题。

列宁有一个演讲,题目就叫《论国家》。

他对听众说:“我请你们不要懊丧,因为国家问题是一个最复杂最难弄清的问题,也可以说是一个被资产阶级的学者、作家和哲学家弄得最混乱的问题”。

[1]但是这个问题的混乱究竟来源于资产阶级的学者还是马列主义,我们暂且先不要下结论。

当下中国人对国家本质的认识,主要来源于马列:国家的本质就是镇压。

因为恩格斯曾经说过,“实际上,国家无非是一个阶级镇压另一个阶级的机器……”[2]。

林彪在文革中有一讲话[3],其中最著名的一句就是“政权就是镇压之权”。

马列对国家本质的规定,恰与中国的龙图腾不谋而合——你看那条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龙,不就是在告诉老百姓:国家可不是吃素的吗?自古迄今,世界各民族对于国家本质的定义大致只有两种,一种是获得绝大多数人认同的:国家是以暴力为后盾维持秩序、调和矛盾、统治社会的机器,我们称之为“调和论”;另一种则是无政府主义者与形形色色革命者的定义:国家是压迫、斗争的工具,我们称之为“冲突论”。

“冲突论”中,又以马列主义的“阶级冲突论”最具代表性。

“调和论”的国家都是正常国家,“冲突论”的国家都是神奇国家。

其神奇之处在于,哪怕进入“盛世”,国家内部仍然冲突不绝,维稳一直是非常花钱的事。

要辨清“调和论”与“冲突论”的孰是孰非,我们不妨先从我国官方的意识形态入手,看看马列主义的国家理论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儿。

【一】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概述1,恩格斯的观点马列主义对国家学说的论述,以列宁的《国家与革命》一文最为系统。

但此文又立足于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文。

要辨清马列的国家学说,我们还要从恩格斯的这篇文章开始。

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是这样解释国家的起源的:“可见,国家绝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

确切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4]恩格斯这段话,说得还比较客观、公允。

但是在随后的进一步论述中,他那好斗的偏激就显露了出来:“由于国家是从控制阶级对立的需要中产生的,由于它同时又是在这些阶级的冲突中产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强大的、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因而获得了镇压和剥削被压迫阶级的新手段。

”[5]1875年3月,他在一封写给奥.倍倍尔的信中这么说:“当无产阶级还需要国家的时候,它需要国家不是为了自由,而是为了镇压自己的敌人,一到有可能谈自由的时候,国家本身就不存在了。

”[6]回到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解释,这段话似乎有些前后矛盾——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但国家的诞生又是为了缓和冲突、维持秩序。

这该如何理解?原来恩格斯的意思是这样:在国家没产生前,只有社会,在社会的层面上,阶级矛盾尖锐得无法调和,于是国家产生了。

国家产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和原来社会无法调和的阶级矛盾。

为何社会无法调和而国家就能调和?这主要是因为国家使用暴力,而社会成员之所以认同这种暴力,是因为国家采取了一种不同于社会集团(阶级)的外貌与立场——在外貌上,国家必须显示其超脱的形象,显示其高于社会、代表正义的神圣性;在立场上,国家要不偏不倚,站在对立的两个阶级之外、之上的公正立场。

一句话,国家要扮演这个阶级社会的裁判员。

因为国家有这个目的,所以恩格斯客观地描述了国家这个实体的特性——“凌驾于社会之上”、“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

从这一段话看来,恩格斯似乎是站在了“调和论”的立场。

但实际并非如此。

因为在这些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国家这一外在的特性不是本质,其本质还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国家的外在特性,这是许多学者都看到并详细地描述、论说过的。

马克思主义的贡献是指出了国家产生的根源及其阶级压迫的特性。

客观地说,国家是一种统治机器,所谓统治(rule)就是统辖治理的意思,统治并不必然含有压迫的意思。

马克思主义的偏狭在于,某些社会里——譬如西欧——阶级矛盾比较突出,因而马克思主义的论断可以成立,但至少在近代之前,除了西欧之外的世界其他地区,情况并非如此。

可是这些地区国家也存在,这些国家机器面临问题却与西欧不同,然而这些国家机器的外在特性却与西欧一样,这又如何解释?从国家产生的原因来看,国家这种力量、这部机器,其主要的功能就是缓和冲突、调和矛盾、维持秩序,是为了不使社会这个共同体崩溃。

因此,马克思主义把国家的本质规定为镇压,是错误的、自相矛盾的。

当然,你可以说这种秩序就不是什么公正的秩序,而是维持阶级压迫与剥削的秩序,国家是通过调和来实现镇压的。

但无论你如何替马克思主义辩护,国家的本质与功能就是调和,国家如果没有这个本质与功能,那么国家就不会产生与存在,也不会有恩格斯描述的那些外在的特性。

2,列宁对此的辩解列宁不同意上述的结论,在《国家与革命》一文中,他这样反驳“调和论”:“一方面,资产阶级的思想家,特别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他们迫于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不得不承认,只有存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地方才有国家——这样来‘稍稍纠正’马克思,把国家说成是阶级调和的机器。

在马克思看来,如果阶级调和是可能的话,国家既不会产生,也不会保持下去。

而照市侩和庸人般的教授和政论家们说来(往往还善意地引用马克思的话作根据!),国家正是调和阶级的。

在马克思看来,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建立一种‘秩序’来抑制阶级冲突,使这种压迫合法化、固定化。

在小资产阶级政治家看来,秩序正是阶级调和,而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压迫;抑制冲突就是调和,而不是剥夺被压迫阶级用来推翻压迫者的一定的斗争手段和斗争方式。

”[7]我以为,“市侩和庸人般的教授和政论家”的观点很有道理,而列宁的反驳没有道理,——因为,社会无法调和阶级(矛盾),国家能够调和,如果国家不能调和,国家就没必要产生。

抑制冲突当然就是调和,至于这种抑制是否包含压迫,那不重要,重要的是抑制还是不抑制——你死我活——哪个更可取?列宁为何那么反对国家是调和的机器呢?他为何连调和就是抑制冲突这样的解释都不能允许呢?在上述引文接下来的两段中,列宁给出了答案:1)主张国家是调和机器的小资产阶级政党社会革命党与孟什维克反对推翻临时政府的革命,他们不知道“这个阶级不可能与同它对立的一方(同它对抗的阶级)调和”[8];2)考茨基虽然赞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但是不认为无产阶级要获得解放就非得进行暴力革命、非得消灭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不可(这实际也是恩格斯的观点)。

原来,列宁激烈反对“调和论”是为了进行暴力革命。

而西欧的马克思主义者如考茨基之流则遵循恩格斯的教导,利用西欧的议会民主,走一条非暴力革命的道路。

这就使坚持“冲突论”的西欧的马克思主义者渐渐回归“调和论”。

而列宁正是对此无法容忍。

列宁是一个绝对的“冲突论”者。

为列宁主义辩护的人会说,列宁面临的情况与西欧不同,因为沙皇俄国是君主专制国家,没有议会民主可资利用,因此非得暴力革命不可。

实际这是狡辩。

因为在十月革命之前,俄国已经推翻了沙皇统治,俄国革命者可以利用议会民主走恩格斯指出的道路。

列宁梦寐以求的是建立一个如沙皇那样专制统治的政权来实现他的超越马克思主义的“一国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

因为根据马克思的理论,俄国这样落后的半工业化社会是无法建立共产主义社会的。

列宁是一个很会强词夺理的诡辩家。

他认为国家不是阶级矛盾调和的机器,而是阶级斗争的机器——这部机器在资产阶级手里,就是用来压迫剥削无产阶级、使无产阶级就范;反之,这部机器到了无产阶级手中,就应该用来镇压资产阶级,要对资产阶级“抓一批、关一批、杀一批”,对资产阶级始终保持高压打击态势,形成一种红色恐怖氛围,把资产阶级的任何反抗都消灭在萌芽状态。

只有这样,才能在资本主义相对不发达的俄国率先实现共产主义。

在国家学说的问题上,恩格斯是摇摆于“冲突论”与“调和论”之间的。

恩格斯看到了国家内部对立阶级之间的冲突,因而得出结论认为国家的本质与职能就是阶级压迫的工具。

但是在现实操作层面,又主张利用议会民主实现非暴力的和平演变。

这等于是承认了议会民主作为国家机器的调和作用。

而列宁则根本不承认这一点。

他是一个极端的“冲突论”论者。

二战之后,劳资之间的矛盾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被成功调和,就是在当下中国,也无一个共党官员认为这种矛盾无法调和,因此,列宁的辩解已被历史彻底证伪。

我们下面展开对马列主义国家理论的分析与批判,来说明为何这种理论会被历史证伪。

这里着重从逻辑与学术理论上来分析马列国家学说的错误。

【二】对马列主义国家学说的批判1,“冲突论”在逻辑上的错误从逻辑上说,马列的理论就包含着自相矛盾。

前面已经说过,在社会层面上,阶级矛盾无法调和,于是产生了国家。

国家的产生当然是为了调和阶级矛盾——不管这种调和是全靠血腥镇压还是胡萝卜加大棒。

如果国家仍然无法调和阶级矛盾,那这个社会一定是处于你死我活的战争状态——或者是冷战、或者是热战。

前南斯拉夫的崩溃就向我们表明了矛盾无法调和的结果——国家的分裂与解体。

什么叫矛盾无法调和?那就是战争,你总不能说,二战对立的双方是处于一个叫“国家”的共同体内吧?2,阶级矛盾的对立统一性国家的本质就是调和,这不是剥削阶级、资产阶级学者为了糊弄劳苦大众而生搬硬造的,而是阶级存在的现实客观决定的。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剥削阶级与被剥削阶级之间的关系,不是单纯的对立,还有谁也离不开谁的统一性,或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统一性的客观存在,使国家的调和有了可能。

如果统治与被统治、剥削与被剥削二者之间不存在这种统一性,只有你死我活的对立性、冲突性,那么随便你如何调和都是不可能的。

这就如二次大战法西斯与反法西斯力量之间的那种关系。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国家是社会这个共同体内外部各种势力博弈的产物,尽管这个产物看来还不公平、不正义,但无疑是最不坏的结果,否则这个社会的共同体崩溃,大家只能倒退回到丛林时代的野蛮状态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