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介绍
诗仙李白人物生平介绍课件(带内容)

1.人物简介
李白 (701年—762年)
字太白, 号青莲居士, 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 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 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 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 爱饮酒作诗, 喜交友。
“ 诗 仙 ” ·李 白
“ 诗 仙 ” ·李 白
“ 诗 仙 ” ·李 白
04 剑术 他“十五好剑术”, “剑术 自通达”。造诣非同一般。
道经 05
李白从少年时起, 常去戴天 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 经。
思想 06
盛唐国力强盛, 士人多渴望 建功立业。
“ 诗 仙 ” ·李 白
PART 03 主要作品
ENT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DIRECTORY HERE
人 物 简 介 ·李 白
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XXX
20XX.X.X
“ 诗 仙 ” ·李 白
目录
CONTENTS
01 人物简介 03 主要作品 02 主要成就 04 历史评价
“ 诗 仙 ” ·李 白
PART 01 人物简介
ENT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DIRECTORY HERE
PART 02 主要成就
ENTER THE TRANSLATION OF THE DIRECTORY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 成就为最高。
词赋 02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 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
书法 03
《上阳台帖》为李白书自 咏四言行草诗, 也是其唯一 传世的书法真迹。
“ 诗 仙 ” ·李 白
“ 诗 仙 ” ·李 白
对唐代诗人李白的介绍

对唐代诗人李白的介绍李白,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
生平1. 李白于唐朝贞观十三年(701年)出生于今陕西省凤翔县。
2. 少年时李白喜爱读书,但常常独自一人游荡于京城洛阳。
3. 九岁开始学习诗词,后受到张旭、王绩等名士的启发,开始发展自己的独特风格。
4. 李白热爱自然,喜欢漫步山间和水边,这些经历成为他后来创作的源泉。
5. 李白曾担任官员,但因性格不合而多次被贬,最后流落到江南。
诗歌风格1. 李白擅长豪放派诗歌创作,他创作的诗歌大胆、奔放,富于想象和情感的表达。
2. 李白的诗歌描写自然、描绘景色、叙述历史,也表达人民的愿望和思想。
3. 李白的诗歌往往有着宽阔的胸怀,对于人生和世事有着深刻的思考和体悟。
4. 李白的诗歌有着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他深刻的洞悉和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和审美情趣。
代表作品1.《将进酒》: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表达了他的豪放不羁、倡斥权贵等思想。
2.《庐山谣》:李白写下了他游历庐山时的感受,描绘了庐山的美丽景色。
3.《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在牛渚夜游,沉浸在湖光山色的美景中,怀古咏史。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送行,诗中融入了自己的惆怅和离愁。
影响1. 李白的诗歌被后人广泛传颂,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之一。
2. 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如苏轼、辛弃疾等都受到了李白的影响。
3. 李白诗歌所表达的超脱、豪迈、狂放等精神与中国文化传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对于中国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4. 李白的诗歌经过了数百年的沉淀和发展,将其所传递的文化精神不断传承下去,承载着中国文学的精神财富。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在中国诗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是唐诗的巅峰存在。
下面是店铺搜集整理的李白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的为人豪放不羁,喜欢喝酒作诗,尤其是喝完酒之后经常诗兴大发,将自己的豪情诉诸笔下。
李白出生于701年,具体出生地点已经很难考证了,现在也有不少地方在争李白故乡这个名头,而且他的出身也相当离奇,家世、祖上都没有什么记载,有的说他的祖上是李建成或是李元吉。
李白小的时候就非常聪明,在15岁的时候就能做诗赋,而且他非常喜欢剑术,剑术独成一家。
在24岁的时候李白离开了故乡来到了蜀地,在蜀地游览了一番之后出蜀,在27岁的时候经过好友孟浩然的介绍成为了前宰相的孙女许氏的丈夫,从此在安陆定居。
李白一直想要进入官场,曾多次上书想要求见当地的长史但是因为遭到别人的诽谤都没有成功,后来30岁的时候游于长安,辗转于王公贵族之间都没有收获,失意潦倒的李白最后选择了回到安陆家中,隐居生活。
恰好之后唐玄宗崇尚道教,而李白自己也深受道教影响,在一次玄宗狩猎的时候,献上了《大猎赋》正好契合当时玄宗的心情,之后得以进入长安,受到了贺知章等人的称赞,但是依旧没有得到重用,因此发出了“行路难”的感慨,离开了长安,前往山东一带。
后来因为贺知章等人的推荐,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信任,但是唐玄宗也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宫廷的文人,根本不参与什么朝政。
之后因为在安史之乱以后参与到诸王叛乱,虽然被免于一死,但是还是被发配到了夜郎,之后在762年的时候病逝于床榻之上。
李白是怎么死的关于李白之死,一直没有一种统一的说法,众说纷纭。
可信度较大的有三种:一是病死,二是醉死,三是溺死。
李白病死的可能性很大,根据史料的记载,李白病逝那一年已经六十二岁高龄了,李白知道自己的死期已到,于是在临终前写下了《临终歌》这一篇诗歌交给了至交好友李冰阳。
《临终歌》是李白对自己一生的一个高度概括,字词间流露出李白对自己生命流逝的不甘以及对自己没有完成事业的懊悔。
李白生平介绍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区别于另两位文学家李商隐与杜牧的“小李杜”。
他的诗才横溢,想象丰富,语言生动,形式多样,既有豪放的风格,又有婉约的情感。
李白出生在唐玄宗开元年间的中亚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境内)。
他的母亲是突厥人,父亲是汉族人。
他的家族世代居住在西域,但他自幼就跟随父亲回到中原地区。
李白的少年时期在四川度过,他在那里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对古代文化有了深入的了解。
他的诗歌才华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显现出来,十四岁时就开始创作诗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他的诗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也有对国家民族的忧虑。
他的诗歌既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也有对历史传统的反思。
李白的诗歌在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作品被誉为“诗中之仙”,成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瑰宝。
他的诗歌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启示,许多文人墨客都以他为榜样,学习他的诗歌创作技巧和精神风貌。
李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他曾游历四方,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
他的诗歌作品有《将进酒》、《庐山谣》、《夜泊牛渚怀古》等脍炙人口的佳作。
他的诗歌风格独特,既有豪放奔放的气势,又有婉约柔美的意境。
他的诗歌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李白的诗歌创作受到了道家、儒家、佛教等多种思想的影响。
他的诗歌中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他的诗歌既有豪放的气概,也有婉约的情感。
李白的简介资料

李白的简介资料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下面就是整理的李白的简介资料,一起来看一下吧。
李白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中国唐朝人,有“诗仙”之称,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汉族,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逝世于安徽当涂县。
其父李客,夫人有许氏、刘氏等四位,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
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
公元762年病卒,享年61岁。
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介绍李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
诗风雄奇豪放。
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且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秦安县叶堡乡),公元701年2月28日(武后长安元年夏历正月十六)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
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他的一生,绝大部分都在漫游中度过,游历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蜀,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
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理想。
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
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
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
李白诗人介绍及诗句分享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激情和感染力,他的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而又富有韵律感,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备受赞誉,而且至今仍被人们传颂不衰,是中国 文学史上的珍贵遗产之一
李白诗人介绍及诗句分享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 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Hale Waihona Puke 李白诗人介绍及诗句分享《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 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 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 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 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THANKS
李白诗人介绍及诗句分享
李白诗人介绍及诗句分享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 亲。举杯邀明月,对影 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 影,行乐须及春。我歌 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 散。永结无情游,相期
邈云汉
《行路难》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 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 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 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 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诗仙李白人物介绍主题班会课件(共24张PPT)

青莲居士的由来
李白援“青莲”自号与引“青莲”
从其存世作品分析,李白的
李白通过修禅,减轻
入诗,渊源有自,六朝至隋唐
维摩信仰主要凸显的是《维
了身心酒肆,
“独朗谢垢氛”的效果。
白内心佛教情怀之外在身份认
能立其志”的精神内涵。
同。
李白号“青莲居士”源于《维 摩诘经》之“青莲”佛典,表 明了李白尊崇佛教以及向往 维摩诘的生活模式。
在大乘佛教的人物谱系 中,李白最为尊崇的是 维摩诘,甚至还以之自 比。
李白在《赠僧崖公》 诗中叙述自己曾在郎 陵东学禅于白眉空。
贰
诗仙李白的生平
他在中国四处游历,广泛结交友人,希望得到引荐从而步入仕途,最终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 他最终却不屑于皇权富贵,离开了京城。 后来他由于安 史之乱受到了牵连被流放,最终病逝。
李白:早年天才
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出 生于绵州昌隆县青莲乡(今四 川省江油市青莲镇)。祖籍为 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其家 世、家族皆不详。
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 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奋 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 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 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 州之次官。
姓名的由来
第二种说法
李阳冰在《草堂集序》中说:“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 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 之”。范传正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中写 道:“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李)枝以复姓,先夫人 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取所象”。 从以上文献中我们不难看出,李白的姓名是其父回到蜀 中给自己恢复了李姓后,为后来出世的李白取的名字, 李母梦到太白金星后于是有了身孕,在阵痛难忍中生出 李白,李白的名字就是根据这一梦境得来的。
历史人物之李白的介绍

历史人物之李白的介绍关于历史人物之李白的介绍李白(701 年—762 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历史人物之李白的介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朝诗人。
在中国不论学问深浅,没有人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他的'诗歌被唐文宗御封为“三绝之一”,与裴旻的剑舞,张旭的草书并列,他本人更是被后人誉为“诗仙”。
这是一个集浪漫主义,狂放色彩于一身的人。
也正是因为他的浪漫与狂放,才有了中国文坛上那辉煌的一页。
李白是个诗人,也是个侠客。
具《野史》上记载,李白在年轻的时候是一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侠士,从他以后的诗文当中也可以感受到丝丝剑气。
而他的狂放不羁,他的宁折不弯也与这有关。
想当年在京中,皇帝曾为他亲手调羹,贵妃曾为他研墨,权臣高力士曾为他脱靴。
而李白没有因为他们的地位尊贵而去尽力讨好,相反,他所表现出来的让人感到他就应该如此被对待。
杜甫的《饮中人仙歌》对李白的狂放不羁有了很形象的描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的浪漫仿佛不是人间应有的。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此等浪漫诗句,又有几人能吟。
不说诗句,就是他的死也是一首浪漫的诗。
夜已深,病骨支离的李白什么都不要了,就要酒。
他举杯邀月,却发现月在水中,他悠悠忽忽扑进水中,抱月而眠。
连死,也是一首诗。
李白,一个将浪漫,狂放,爱恨情仇,寂寞与离苦,梦与醒交织一起,集于一身的人。
他豪情义气,又浪漫痴狂。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歌。
浪漫一生,狂放一世,千古唯有李白!【关于历史人物之李白的介绍】。
李白的生平简介

李白的生平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白的生平简介,欢迎大家分享。
李白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
李白的诗歌今存990多首。
有大量的政治抒情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豪侠的气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诗歌昂阳奋发的典型音调。
李白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
但李白在长安三年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再受到现实的冲撞时,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
李白还以痛快淋漓的饮酒诗,来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
《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与这种豪放奔涌,无所掩抑的感情气势相适应,李白的诗歌在艺术手法方面的显着特点是:想象神奇,变化无端,结构纵横跳跃,句式长短错落,形成了雄奇飘逸的风格。
《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诗人李白(详细介绍)

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为醉时写就,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轶事典故诗友挚情重访江东李白离开东鲁,便从任城乘船,沿运河到了扬州。
由于急着去会稽会见元丹丘,也就没有多滞留。
到了会稽,李白首先去凭吊过世的贺知章。
不久,孔巢父也到了会稽,于是李白和元丹丘、孔巢父畅游禹穴、兰亭等历史遗迹,泛舟镜湖,往来剡溪等处,当然也少不了在繁华都市会稽流连忘返。
在金陵,李白遇见了崔成甫。
两人都是政治上的失意者,情怀更加相投。
每次游玩时,都尽情畅游,不计早晚。
他们泛舟秦淮河,通宵达旦地唱歌,引得两岸人家不胜惊异,拍手为他们助兴。
两人由于性格相投、遭遇相似,所以比之一般朋友更为默契,友情更深厚,因而李白把崔成甫的诗系在衣服上,每当想念,便吟诵一番。
汪伦之情唐天宝年间,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旅居南陵叔父李阳冰家,便写信邀请李白到家中做客。
信上说:“先生好游乎?此处有十里桃花。
先生好饮乎?此处有万家酒店。
”李白素好饮酒,又闻有如此美景,欣然应邀而至,却未见信中所言盛景。
汪伦盛情款待,搬出用桃花潭水酿成的美酒与李白同饮,并笑着告诉李白:“桃花者,十里外潭水名也,并无十里桃花。
万家者,开酒店的主人姓万,并非有万家酒店。
”李白听后大笑不止,并不以为被愚弄,反而被汪伦的盛情所感动,适逢春风桃李花开日,群山无处不飞红,加之潭水深碧,清澈晶莹,翠峦倒映,汪伦留李白连住数日,每日以美酒相待,别时送名马八匹、官锦十端。
李白在东园古渡乘舟欲往万村,登旱路去庐山,汪伦在古岸阁上设宴为李白饯行,并拍手踏脚,歌唱民间的《踏歌》相送。
古代诗人名人李白人物介绍PPT

诗人生平
名震京城
天宝元年(742年),四十二岁的李白终于等来了他的诏书:时经过他的朋 友道士吴筠的推荐,唐玄宗命李白进京供奉翰林。李白也难掩兴奋,写道: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李白的任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 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 赋诗纪实。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来向后人夸耀展示这样的盛 况。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非常羡慕,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 恨之心。
完结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 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诗人生平
安史入幕
至德二年(757年)李白在永王军营写下了一首名为 《永王东巡歌》的组诗。后来永王擅自率兵东巡,导 致失败,最终被征剿。李白因此被囚禁在浔阳监狱中, 直到得到宋若思和崔涣的救助才获得自由。成为宋若 思的幕僚后,他给宋若思写过一些文书,并随他前往 武昌。后来李白因参与永王东巡而被判罪,被流放到 夜郎(今贵州桐梓)。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 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 昌隆县(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被后人誉为“诗仙”。
目 录
诗人生平 经典作品 作品特点 相关资料
第一部分
人物生平
诗人生平
青年游学
开元三年(715年),十五岁的李白开始撰写诗赋,有意识地向有社会地位 的人递送作品以获得求见的机会,得到了一些社会名流的认可和奖赏。青 年时的李白在临近的郡县游学,包括江油、剑阁、梓州等地。李白在游学 过程中受到了道家思想、侠客思想的影响,他十八岁时(718年)前往戴天 大匡山隐居,学习剑术、结交侠客。在匡山读书十年期间,他跟从空灵法 师学剑术,师从赵蕤学纵横术,与道士交往特别密切。李白后来用诗追忆 当年的生活,还表现出无限的怀恋:“忆昔作少年,结交赵与燕金羁络骏 马,锦带横龙泉。寸心无疑事,所向非徒然。”
李白人生四个主要时期及其著名诗歌

李白人生四个主要时期及其著名诗歌引言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歌内容广泛,风格独特,想象丰富,语言华美,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李白人生的四个主要时期及其著名诗歌,以期对李白的诗歌创作和人生历程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
第一阶段:成长与求学(公元701年-725年)在这一阶段,李白主要在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两地生活。
他的父亲是一位企业家,因此李白的家庭条件相对较好。
在这段时间里,李白广泛涉猎经史子集,尤其喜爱诗词。
他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立志成为一名政治家。
同时,他也对道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著名诗歌:《静夜思》、《望庐山瀑布》、《赠汪伦》等。
第二阶段:游历与求官(公元726年-744年)这一阶段,李白开始遍游名山大川,寻求官职。
他曾北游中原,东至海上,南抵湖南、江西,西至四川、甘肃。
在这些地方,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李白的诗歌创作在这一阶段达到了一个高峰。
著名诗歌:《早发白帝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行路难》等。
第三阶段:仕途与蹉跎(公元745年-755年)在这一阶段,李白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供奉翰林,但不久后因政治斗争被排挤出京。
此后,他四处漂泊,生活困顿。
这一阶段的李白,对世态炎凉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使得他的诗歌风格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转变。
著名诗歌:《月下独酌》、《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
第四阶段:抗争与离世(公元756年-762年)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加入叛军,但不久后因疾病流落江东。
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许多反映战乱、民生疾苦的诗篇。
这一阶段的李白,对生命、自然和宇宙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著名诗歌:《夜泊牛渚怀古》、《行路难》、《边词》等。
结语李白的一生,既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意的苦闷。
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
正是这种执着,使得他的诗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李白人物介绍

04
术手法和表现形式也成为了后
世文学的典范之一
03
他的诗歌中所表现出的个性、 情感和哲理对后世文学创作产 生了深远的影响
-
THANK YOU
李白人物介绍
诗歌风格
李白人物介绍
李白的诗歌丰富和发展了盛唐诗歌中抒情美 和多样化的艺术风格。他继承了前代浪漫主 义创作成就的基础上,以他叛逆的思想、豪 放的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突破了齐梁、绝句 诗的清艳、婉转、厚重等束缚,用一种兴到 之笔随意挥洒的诗风,塑造了一系列雄奇壮 美的自然意象。他的诗歌既豪迈奔放,又清 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空灵,语 言轻快生动形成了他的浪漫主义的创作特点
李白人物介绍
李白人物介绍
目录
李白人物介绍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 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 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
人物生平
李白人物介绍
李白少年时受到很好的启蒙教育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自称 "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道 教对李白的影响不能忽视,李白 少年时代曾广泛阅读神仙道教经 典。并且,李白在多座庐山隐逸 ,其"太白读书郎"为世人熟知
历史评价
李白人物介绍
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之一。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 个性、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艺 术成就。他的诗歌不仅在当时 备受赞誉,而且在后代也得到 了广泛的传颂和影响
后世影响
李白人物介绍
李白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他的诗歌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文
人和诗坛,而且也影响了后代
李白简介——精选推荐

李⽩简介李⽩简介 简介,即简明扼要的介绍。
是当事⼈全⾯⽽简洁地介绍情况的⼀种书⾯表达⽅式,它是应⽤写作学研究的⼀种⽇常应⽤⽂体。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李⽩简介,仅供参考,⼤家⼀起来看看吧。
李⽩简介(⼀):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唐朝浪漫主义诗⼈,被后⼈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李商隐与杜牧即“⼩李杜”区别,杜甫与李⽩⼜合称“⼤李杜”。
李⽩简介(⼆): 李⽩,字太⽩,号青莲居⼠,⽣于唐武后长安元年(701)。
祖籍陇西成纪(今⽢肃秦安县)。
先世于隋时因罪徙居中亚。
李⽩出⽣在安西都护府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托克马克城),约五岁时,随⽗迁居蜀中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李⽩少年时期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岁诵诗书,观百家,作诗赋,学剑术,爱好⼗分⼴泛。
⼗五岁左右就写得⼀⼿出⾊的好⽂章。
李⽩简介(三): 李⽩(701年2⽉8⽇-762年),字太⽩,号青莲居⼠。
中国唐朝诗⼈,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瀑布》、《⾏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帝城》等多⾸。
⽣平概述李⽩(701年2⽉8⽇—762年12⽉),字太⽩,号青莲居⼠,汉族,⼜号“谪仙⼈”(贺知章评李⽩,杜甫的《饮中⼋仙歌》也写李⽩“天⼦呼来不上船,⾃称⾂是酒中仙”),彰明⼈。
祖籍陇西成纪(现⽢肃省秦安县陇城),李⽩是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市)所⽣,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另⼀说法⽣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我国唐代伟⼤的浪漫主义诗⼈,被后⼈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简介(四): 李⽩(701年-762年),字太⽩,号青莲居⼠。
祖籍陇西成纪(今⽢肃天⽔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即⽣于中亚碎叶(今中亚巴尔喀什湖南⾯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户府管辖)。
李白的生平经历(简单介绍)

李白的生平经历(简单介绍)李白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有关李白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神龙元年(705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
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
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
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三十岁之前到处游历,广交朋友,希望得到引荐,却一事无成。
直到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天宝二年,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又因权贵谗谤,玄宗疏远,内心烦闷,李白离开了宫廷。
天宝十四载(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与妻子宗氏一道南奔避难。
至德二载(757年),李白因投永王兵败下狱,被判罪长流夜郎(今贵州桐梓)。
乾元二年(759年),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
上元二年(761年),已六十出头的李白因病返回金陵。
在金陵,他的生活相当窘迫,不得已只好投奔了在当涂做县令的族叔李阳冰。
上元三年(762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
李白的生平

李白的生平
李白(701年-762年)是中国唐朝的一位著名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
他是唐朝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之一。
李白的生平事迹十分丰富,以下简要介绍他的生平:
1.早年生活:李白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幼聪明好学,5岁时就开始学习诗文。
他在蜀中就学期间,遍访名山大川,游览了许多风景名胜,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2.壮年漫游:李白25岁后离开蜀地,开始了长达十多年的漫游生活。
他先后游历了长江、黄河流域的广大地区,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
3.长安之行:李白42岁后曾两次入京,供奉翰林,但因不能见容于权贵,最终离开了长安。
在长安期间,他创作了许多著名的诗歌,如《行路难》、《将进酒》等。
4.晚年流放:李白离开长安后,又开始了长达十年的流放生活。
他先后流放到湖北、安徽、江苏等地,最终病逝于当涂县令李阳冰处。
在流放期间,他仍然坚持创作,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诗歌。
总的来说,李白的生平充满了坎坷和传奇色彩。
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他的作品表现了他对人生的感悟、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的批判,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李白的介绍

李白的传奇故事
●与杜甫的深厚友谊
●醉酒吟诗的故事
●跨海游历的传说
●与神仙交往的奇遇
●生平中的冒险经历
Federico BurgalassiUnsplash
总结
●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享有盛誉
●其诗歌风格豪放独特,深受欢迎
●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作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传奇故事流传广泛,充满魅力
李白的著名作品
●《将进酒》
●《庐山谣》
●《月下独酌》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Chris BarbalisUnsplash
李白在文化中的影响
●被称为中国文学的象征
●影响后代许多诗人
●他的诗歌常被传颂
●多次被改编为歌剧与影视作品
●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Edouard QuintUnsplash
李白介绍
李白生平
●出生于701年,四川省绵阳
●年轻时游历各地,才华横溢
●于唐朝时期声名显赫
●去世于762年,享年61岁
●被誉为‘诗仙’
Edouard QuintUnsplash
李白的诗歌风格
●豪放飘逸,风格独用夸张和对比手法
●多用古典诗词形式
NordWood ThemesUnsplash
Getty ImagesUnsplas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白介绍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天宝初,入长安,贺知章见了,称为谪仙人,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他所作诗歌,总体风格豪放俊迈,清新飘逸,大气磅礴,气势十足。
既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极具浪漫主义情怀。
他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一、生平经历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出生于吉尔吉斯斯坦碎叶河上的碎叶城,属唐安西都护府(今楚河州托克马克市),成长于剑南道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
有“诗仙”、“诗侠”、“酒仙”、“谪仙人”等称呼,其与杜甫合称大李杜(小李杜指李商隐和杜牧)。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
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安史之乱发生第三年(756年),他感愤时艰,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
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斗争,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写下《早发白帝城》。
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不久即病逝,也有说“醉致疾亡”(见皮日休《李翰林诗》)。
也有说是喝酒猝死(见《旧唐书》)。
也有说是醉酒入湖中捉月溺死,这种说法古已有之且广为流传。
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诗篇传诵千年,众多诗句已成经典,例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在诗歌上的艺术成就被认为是中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巅峰。
李白的诗作在全唐诗中收录于卷161至卷185。
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曾经这样评价过李白的文章: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远游唐朝实施重农抑商政策,凡祖先是经商的或祖先做过生意的人,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正好犯了这两条,所以他被禁止参加科举考试。
因故,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2)江陵遇道士,鹏程万里飞。
李白在江陵有一次不平凡的会见,他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
李白见到这个倍受恩宠的道士,送上了自己的诗文供其审阅。
李白气宇轩昂,资质不凡,司马承祯一见已十分欣赏,及至看了他的诗文,更是惊叹不已,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
因为他看到李白不仅仪表气度非凡,而且才情文章也超人一等,又不汲汲于当世的荣禄仕宦,这是他几十年来在朝在野都没有遇见过的人才,所以他用道家最高的褒奖的话赞美他。
这也就是说他有“仙根”,即有先天成仙的因素,和后来贺知章赞美他是“谪仙人”的意思相同,都是把他看做非凡之人。
这便是李白的风度和诗文的风格给予人的总的印象。
李白为司马承祯如此高的评价欢欣鼓舞。
他决心去追求“神游八极之表”这样一个永生的、不朽的世界。
兴奋之余,他写成大赋《大鹏遇希有鸟赋》,以大鹏自喻,夸写大鹏的庞大迅猛。
这是李白最早名扬天下的文章。
从江陵起,他开始了他鹏程万里的飞翔。
(3)旅伴暴病亡,庐山作名诗李白自江陵南下,途经岳阳,再向南去,便到了此行的目的地之一。
可是正当在洞庭湖泛舟时,发生了一件不幸的事情,李白自蜀同来的旅伴吴指南暴病身亡(或被人殴打致死)。
李白悲痛万分,他伏在朋友的身边,号啕大哭,“泣尽继之以血”。
由于他哭得过于伤痛,路人听为之伤心落泪。
旅途上遇到这样的不幸,真是无可奈何,李白只好把吴指南暂时殡葬于洞庭湖边,自己继续东游,决心在东南之游以后再来搬运朋友的尸骨。
李白来到了庐山,在此作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望庐山瀑布》。
(4)金陵霸气消,儿女含深情李白到了六代故都金陵。
此地江山雄伟,虎踞龙盘,六朝宫阙历历在目。
唐开元十四年(726),李白首次来到南京壮游,写下《长干行》、《金陵城西楼月下吟》、《金陵酒肆留别》等诗作;天宝七年(748),李白第二次来到南京,一直住到天宝九年(750),这一阶段,李白写下大量诗作,其中以《登金陵凤凰台》、《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为著名;天宝十三年(754)春天,李白和朋友魏颢又一次来到金陵,一直住到秋天才离开。
这一次,他留下《春日陪杨江宁及诸官宴北湖感古作》等诗作。
“安史之乱”后,李白避居宣城,曾经以今高淳、溧水境内石臼湖、固城湖的风景作《丹阳湖诗》。
上元二年(761),李白最后一次来到南京。
此前,他曾上书朝廷《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提到南京“龙盘虎踞,开扃自然。
六代皇居,五福斯在”,是成就霸业的理想地点,建议朝廷迁都金陵,可惜,他的这个建议未被采纳。
当李白告别金陵时,吴姬压酒,金陵子弟殷勤相送,频频举杯劝饮,惜别之情如东流的江水,流过了人们的心头,使人难以忘却。
李白告别金陵后,从江上前往扬州,与同游诸人盘桓了一些时日。
到了盛夏,李白与一些年轻的朋友“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边。
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好不惬意。
到了秋天,他在淮南(治所在扬州)病倒了。
卧病他乡,思绪很多,既感叹自己建功立业的希望渺茫,又深深地思念家乡,唯一能给他带来点安慰的,便是远地友人的书信。
(5)姑苏城怀旧,咏诗多方游李白在淮南病好之后,又到了姑苏。
这里是当年吴王夫差与美女西施日夜酣歌醉舞的地方,李白怀古有感,写了一首咏史诗《乌栖曲》。
这首诗后来得到了越州贺知章的赞赏,称其“可以泣鬼神矣”。
由此看来,李白的乐府诗有时虽袭用旧题,却多别出新意。
姑苏的历史遗迹固然引起了李白的怀古之情,美丽单纯的吴姬、越女更让李白赞美不己。
李白仰慕大都市山阴会稽的贵族风流遗迹,写了大量的诗歌颂绍兴。
李白由越州归,回到了荆门。
在荆门他一呆就是三个月。
虽然思乡心切,但功业没有一点成就,他自觉难于回转家园。
最后,他决定再度漫游。
首先,他来到洞庭湖,把吴指南的尸骨移葬到江夏(今湖北武昌)。
他在江夏结识了僧行融,又从他那里了解到孟浩然的为人,于是便去襄阳拜见孟浩然,由此写下了著名的五律诗《赠孟浩然》不久,李白到了安陆,在小寿山中的道观住了下来。
然而,隐居并非长久之计,他仍然想寻找机会,以求仕进。
在隐居寿山时,李白以干谒(游说)的方式结交官吏,提高自己的声誉。
李白的文才得到了武后时宰相许圉师的赏识,便将其招为孙女婿。
李白与夫人许氏在离许家较近的白兆山的桃花岩下生活了一段时间。
可是美好的生活并没有令李白外出漫游以图功业的心志有所衰微减退。
他以安州妻家为根据地,又几次出游,结识了一些官吏和贵公子,并于开元二十二年(734),谒见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韩朝宗。
(6)献赋李白西来的主要目的是献赋,其次是趁此游览一下长安,领略这座“万国朝拜”的帝京风光。
他居住在终南山脚下,常登临终南山远眺。
当他登上终南山的北峰时,眼前呈现出泱泱大国的风貌。
封建帝王常在冬天狩猎。
唐玄宗也有过多次狩猎,每次都带外国使臣同去,耀武扬威,以此震慑邻国。
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
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他深感生存在这样的国家是不平凡的,因此颇有自豪之感。
可一想到这兴旺发达的帝国内部己产生了腐朽的因素,他的轩昂情绪又受到打击。
李白进长安后结识了卫尉张卿,并通过他向玉真公主献了诗,最后两句说“几时入少室,王母应相逢”,是祝她入道成仙。
李白还在送卫尉张卿的诗中陈述自己景况很苦,希望引荐,愿为朝廷效劳。
由此,他一步步地接近了统治阶级的上层。
李白这次在长安还结识了贺知章。
李白去紫极宫,在那里遇见了贺知章,立刻上前拜见,并呈上袖中的诗本。
贺知章颇为欣赏《蜀道难》和《乌栖曲》。
李白瑰丽的诗歌和潇洒出尘的风采令贺知章惊异万分,竟说:“你是不是太白金星下凡到了人间?”。
贺知章称他为谪仙。
其后,发出“行路难,归去来”的感叹,离开了长安。
(7)翰林42岁的李白得到唐玄宗的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一说由道士吴筠引荐)。
唐玄宗对李白的才华很赏识,礼遇隆重。
但唐玄宗只让他供奉翰林,做自己的文学侍从。
三年长安生活,使李白对朝中种种腐败、黑暗有了更多的认识。
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是李白政治生涯的分水岭。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进宫。
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
玄宗问到一些当世事务,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
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
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必命李白侍从,利用他敏捷的诗才,赋诗纪实。
虽非记功,也将其文字流传后世,以盛况向后人夸示。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同僚不胜艳羡,但也有人因此而产生了嫉恨之心。
在长安时,李白除了供奉翰林、陪侍君王之外,也经常在长安市上行走。
他发现国家在繁荣的景象中,正蕴藏着深重的危机,那便是最能够接近皇帝的专横的宦官和骄纵的外戚。
他们如乌云一般笼罩着长安,笼罩着中国,给李白以强烈的压抑感,说了不合时宜的话。
与此同时,李白放浪形骸的行为又被翰林学士张坦所诽谤,两人之间产生了一些嫌隙。
朝政的腐败、同僚的诋毁,使李白不胜感慨。
他写了一首《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表示有意归山,就在此时李白被赐金放还。
(8)会友“李杜”遇面天宝三年(公元744年)的夏天,李白到了东都洛阳。
在这里,他遇到蹭蹬的杜甫。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见面了。
此时,李白已名扬全国,而杜甫风华正茂,却困守洛城。
李白比杜甫年长十一岁,但他并没有以自己的才名在杜甫面前倨傲;而“性豪也嗜酒”、“结交皆老苍”的杜甫,也没有在李白面前一味低头称颂。
两人以平等的身份,建立了深厚的友情。
在洛阳时,他们约好下次在梁宋(今开封、商丘一带)会面,访道求仙。
同年秋天,两人如约到了梁宋。
两人在此抒怀遣兴,借古评今。
他们还在这里遇到了诗人高适,高适此时也还没有禄位。
然而,三人各有大志,理想相同。
三人畅游甚欢,评文论诗,纵谈天下大势,都为国家的隐患而担忧。
这时的李杜都值壮年,此次两人在创作上的切磋对他们今后产生了积极影响。
这年的秋冬之际,李杜又一次分手,各自寻找道教的师承去造真箓(道教的秘文)、授道箓。
李白到齐州(今山东济南一带)紫极宫请道士高天师如贵授道箓,从此他算是正式履行了道教仪式,成为道士。
其后李白又赴德州安陵县,遇见这一带善写符箓的盖寮,为他造了真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