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加快推进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意见的通知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加快推进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3.22•【字号】余府办发201717号•【施行日期】2017.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加快推进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意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新余市加快推进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意见》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3月22日新余市加快推进仙女湖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意见为进一步推进仙女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确保创建目标任务的完成,现立足创5A工作实际,结合创5A提升规划要求,制定本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的战略决策,争当“三区两典范”为统领,咬定创建目标不放松,依托和利用仙女湖山水及文化资源优势,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重铸仙女湖在我市旅游产业的龙头地位。
以突出改革创新,整合区域资源,完善功能设施,规范经营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重点,将仙女湖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旅游休闲度假目的地,使之成为展现新余“山水美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二、创建目标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总体目标是:景观质量评分细则部分必须达90分以上,2017年6月前通过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景观质量评定;服务质量与环境质量评分细则部分达950分以上,10月前完成景区景点基础设施改造与业态提升;游客意见评分细则部分达90分以上,10月前完成景区管理、对客服务等景区软件水平的提升工作。
做好迎接全国旅游资源规划开发质量评定委员会验收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2017年成功创建国家5A级景区。
三、主要工作(一)景观质量申报材料修订。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7.03.22•【字号】余府办发〔2017〕16号•【施行日期】2017.03.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旅游综合规定正文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的通知余府办发〔2017〕16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新余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7年3月22日新余市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方案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促进涉旅产业供给侧改革,根据《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旅发〔2016〕141号)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要求,结合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旅游强省建设的意见》和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将整个新余作为一个大景区来打造,以仙女湖为发展龙头,构建西有仙女湖—大岗山生态旅游区,中有新余都市休闲旅游圈,东有百丈峰—罗坊休闲度假区,北有蒙山溶洞探奇旅游区的全域旅游新格局,促进城乡互补、城景互动,努力形成“单极到多极、多极带网络、网络覆全域”的大旅游框架,将旅游业打造成为新余重要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二、基本原则(一)旅游景观全域优化。
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注重城市、景区、村庄、公共服务场所等各个点的规划建设管理,精雕细琢、用心打造,把每一栋建筑、每一个景点、每一个乡村都建设成精品、塑造成景观,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
(二)旅游营销全域整合。
围绕“仙女下凡地、抱石故园人”总体形象,形成全域旅游营销的合力。
整合各部门的宣传资源,吸引企业、社区、游客等其他主体主动加入,建立政府支持、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媒体跟进、游客参与的“五位一体”营销机制,构建支撑旅游全域化的营销共同体。
河下镇龙伏片区控规上会简介

控规总平
5
8 1
6 2v
4 3
7
5
8 1
6 2
4 3
7
总规总平
一、文化设施调整(1号、2号文化设施调至3号) 二、教育设施调整(4号调至5号) 三、医疗卫生调整(7号调至6号) 四、商业设施调整(6号) 五、绿 地 调 整(8号)
4、重大调整和变化
4.1.2、总体布局—控规总平与总规总平对比
2.1、编制过程
本次控规于2015年7月10日委托江西师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经过多轮方 案交流后,设计单位于2016年6月29日向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城乡建设局提交评审稿,并 在2016年6月30日通过了由仙女湖风景名胜区城乡建设局组织召开的专家评审会。会后 设计单位结合专家和相关部门意见对成果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形成了本次控规的正式 成果。
本次《河下镇龙伏旅游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在落实总体规划整体发展定位的基 础上,优化片区用地布局,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建设,并重点解决海绵城市建设、片区 核心打造以及产业集中发展等问题,打造龙伏片区为仙女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 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服务基地。
2、编制过程
2、编制过程
2.2、评审专家意见
3、主要内容
规划基本内容:
(一)规划范围 河下镇龙伏旅游片区北至清宜公路,南至龙伏二路,西至天仙路,东至龙伏一路。总用地面积
337.92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285.76公顷。 (二)职能定位
仙女湖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和管理中心,以文化体验、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服 务基地。 (三)空间结构
规划区总体空间布局形成“两心、两轴、四片区”结构。 “两心”:即行政服务中心——仙女湖区的城市公共管理与服务集中区域;旅游服务中心——仙女湖区 的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两轴”:由一条贯穿东西发展轴线带动城市发展——沿仙女湖大道的城市东西向发展轴;一条贯穿 南北的纵向发展轴线带动的城市纵向发展轴——沿纵向七仙路的城市纵向发展轴。 “四片区”:以仙女湖大道、七仙路为界,将河下镇龙伏旅游片区在空间位置上划分为城东行政居住 片区、城西行政居住片区、旅游服务片区及南部居住片区四大发展片区。 (四)发展规模 1、人口容量:规划区人口容量为30000人。 2、用地规模:建设用地面积285.76公顷。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2.18•【字号】赣府字〔2023〕76号•【施行日期】2023.1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新余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新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余府文〔2023〕29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新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新余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着力建设中部地区新型工业强市、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江西钢铁产业基地、中小智慧城市样板、生态宜居的山水园林城市。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新余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01.914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90.7021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69.09平方公里;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16.03平方公里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省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8.21亿立方米。
严格落实“三区三线”管控要求,切实加强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抓好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历史文化保护等安全保障空间,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新余江南公园规划方案

新余江南公园规划方案项目背景江南公园位于江西省新余市东南部,毗邻新余市区,是新余市著名的城市公园。
目前,该公园的规划设计已经过时,难以满足市民对舒适休闲场所的需要。
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城市公共设施,提升市民的生活水平,对江南公园进行规划和改造十分必要。
规划目标•以营造绿色生态城市为目标,使公园空气质量更高、生态环境更健康。
•打造“五大功能区”:运动健身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游乐区、休闲散步区、生态园区。
•营造城市绿地的景观品质,加强花草配置,在公园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营造更具特色的公园景观。
规划环节1. 码头文化广场作为公园的门户,码头文化广场内将打造一座高大、雄伟的城市雕塑,塑造新余城市魅力,同时,为游客提供拍照的好去处。
广场的绿化以广场中心为核心,布局道路、草坪、花坛、林地、水体、儿童游乐等园林景观。
建设一个大型鸟巢体育场馆,供市民进行羽毛球、篮球等运动方式。
2. 休闲健身区休闲健身区主要设施包括:乒乓球台、健身器材、篮球场、排球场等运动设施。
功能上包括聚集、休闲、游览,满足公园内慢跑、骑行、打球、嬉戏等活动的需求。
3. 儿童乐园儿童乐园的设计是参照儿童的身高、兴趣以及饮食、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使儿童在玩的过程中可以学习、体验,体验自然那无穷的乐趣,提高儿童的集体观念、提升自我价值感和积极性。
4. 生态园区生态园区主要是为了满足市民绿化度假和理念的要求,将文化、艺术无缝结合,利用水面为基础,设置多样化的水景雕塑,如喷泉、舞蹈雕塑、水柱、铜像等。
5. 创意文化展区创意文化展区是该公园打造文化中心的首要区域,该区域集有许多的文化艺术设施,如音乐、戏剧、绘画等,也设置大量充满个性的创意小景点。
总结新余江南公园的规划方案,以营造绿色生态的城市为核心,打造五大功能区,营造城市绿地的景观品质,加强花草配置,在公园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营造更具特色的公园景观。
在百花争妍的江南公园中,游客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和文化气息,品尝甜美的休闲生活。
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新余市人民政府二0一二年九月新余市上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以来,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保护耕地的同时为全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供地保障,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
“十一五”期间,新余市委、市政府提出以冲刺工业销售收入1500亿为发展目标,大力推进以钢铁、光伏、新材料产业为中心的工业化发展战略,为“江西崛起、新余率先”提供了强劲动力。
随着新余市城镇化、工业化进程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向不断优化转变,对城镇、工业体系等空间结构和用地需求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据此,鉴于上轮规划即将到期,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余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需求,因此,为确保区域内土地资源开发、保护和利用的合理与科学安排,保障新余市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按照国土资源部有关精神和江西省国土资源厅的部署,新余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新一轮《新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根据新余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部署和土地利用的供需状况,全面分析了新余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全市土地利用战略构想,制定了2006—2020年全市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政策导向、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重要内容。
《规划》是规划期内新余市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城乡建设用地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总则 (1)第一条规划目的 (1)第二条规划的任务 (1)第三条规划的依据 (1)第四条规划期限 (3)第五条规划范围 (3)第二章规划背景 (4)第六条土地利用基本情况 (4)第七条上轮规划的实施评价 (5)第八条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 (7)第九条未来面临的机遇 (7)第十条困难与挑战 (9)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第十一条区域发展战略定位 (11)第十二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1)第十三条规划的指导原则 (12)第十四条土地利用目标 (13)第十五条土地利用基本策略 (16)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8)第十六条土地利用总体结构调整 (18)第十七条农用地调整 (18)第十八条建设用地调整 (20)第十九条逐步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21)第二十条其他土地调整 (22)第五章土地利用布局 (23)第二十一条保持耕地与基本农田稳定 (23)第二十二条优先安排基础性生态与环境安全用地布局 (24)第二十三条优化安排城乡用地 (24)第二十四条协调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26)第二十五条合理安排旅游用地为主的其他建设用地 (26)第二十六条合理安排园地、林地等城乡绿色空间 (27)第六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28)第二十七条土地利用功能分区的划分 (28)第二十八条城镇发展区 (28)第二十九条独立工矿区 (29)第三十条基本农田集中区 (29)第三十一条林业发展区 (30)第三十二条一般农业发展区 (30)第三十三条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31)第三十四条县(区)土地利用调控 (31)第七章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第三十五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的划分 (33)第三十六条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第八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35)第三十七条中心城区规划控制范围 (35)第三十八条新余市中心城区人口、建设用地规模、发展布局 (35)第三十九条中心城区用途管制 (36)第九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37)第四十条基本农田建设工程 (37)第四十一条土地整治重大工程 (37)第四十二条生态环境保护工程 (39)第十章重点建设项目 (42)第四十三条交通运输建设项目 (42)第四十四条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42)第四十五条能源项目 (43)第四十六条重大产业项目 (43)第四十七条生态环保项目 (44)第四十八条旅游及配套设施用地项目 (44)第十一章加强土地利用管理的重点措施 (45)第四十九条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45)第五十条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措施 (46)第五十一条土地生态环境建设的保障措施 (48)第十二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50)第五十二条法律措施 (50)第五十三条行政措施 (50)第五十四条经济措施 (50)第五十五条技术措施 (51)第五十六条社会措施 (52)第十三章附则 (53)第五十七条规划成果 (53)第五十八条规划解释 (53)第五十九条规划生效 (53)附表 (54)附表1新余市土地利用指标表 (54)附表2新余市规划期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55)附表3新余市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解表 (57)附表4新余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57)附表5新余市新增建设占用耕地及补充耕地表 (57)附表6-1新余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58)附表6-2新余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续) (59)附表7-1新余市选址未确定的建设项目清单 (60)附表7-2新余市选址未确定的建设项目清单(续) (61)附表8新余市中心城区管制分区表 (6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政府对土地利用的宏观调控和规划管理,协调各部门的用地需求,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合理利用、保护、整治和开发土地资源,切实保护耕地,促进全市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程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赣府字[2011]34号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赣府字[2011]34号](https://img.taocdn.com/s3/m/1a988d7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7.png)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 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赣府字[2011]34号)新余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准〈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的请示》(余府文〔2010〕75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新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总体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可持续和集约发展的原则,统筹做好新余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要充分发挥新余市区位交通和新能源发展优势,努力把新余市建设成为国家新能源和江西钢铁产业基地、赣西区域中心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旅游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和区域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968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要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中心城区逐步形成“一主一辅、中轴聚核、山水入城”的空间布局结构。
要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加强村镇规划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区建设,统筹安排产业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构筑新型城乡聚居体系、实现有效资源共享,把新余建成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示范点。
四、有效控制城市用地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城市常住人口为63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79平方公里以内;到2030年,中心城区城市常住人口为96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06平方公里以内。
规划实施要遵循节约用地、可持续发展原则,严格按规划用地布局要求进行建设,切实保护好耕地。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旅游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旅游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新余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7.30•【字号】余府办发[2010]50号•【施行日期】2010.07.3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新余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余市旅游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余府办发〔2010〕50号)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新余市旅游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一○年七月三十日新余市旅游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西省委办公厅、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新余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赣办字〔2009〕64号)和《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余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余发〔2010〕8号)精神,保留新余市旅游局,仍为市人民政府相当于正处级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全市旅游行业管理工作。
一、职责调整㈠取消的职责取消组织和指导全市旅游设施定点工作的职责。
㈡加强的职责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全市旅游的综合协调和应急救援职责。
㈢行政审批事项保留或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以市人民政府公布保留或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为准。
二、主要职责根据上述职责调整,市旅游局主要职责是:㈠统筹协调全市旅游业的发展,拟订全市旅游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并组织实施。
拟定全市旅游管理规范性文件并监督实施;指导县(区)旅游工作。
㈡制定全市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全市旅游整体形象的宣传推广和市场营销活动。
㈢组织全市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相关保护工作。
指导全市重点旅游区域、旅游目的地和旅游线路的规划开发,指导全市重要旅游产品、旅游商品和旅游文艺开发,引导休闲度假。
监测全市旅游经济运行,负责全市旅游统计及行业信息发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爱情之都
对新余市仙来大道沿线建筑进行风貌整治,将浪漫爱情元素融入建筑 及景观风貌中,如爱情文化广场、爱情雕塑等,同时导入丰富的商业业态, 形成爱情文化主题的文化休闲街区。 规划项目:月老广场、爱都大道、爱情公寓、爱情谷。
图
爱都大道 月老广场
爱情谷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新余市旅游集散中心
图
生态游览区
利用百丈峰森林公园丰富的森 林资源,结合部分人文景观,建立以 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森林游憩区
养生度假区
依托百丈峰良好的生态资源和气候条件,
打造高端养生度假休闲区。包括百丈峰度假山 庄、养生度假酒店、养生公寓等养生度假设施。
佛禅文化区
遵循博爱理念,整合提升区域内文物 古迹资源,恢复建设东峰坛、葛仙禅寺、 云峰禅寺、和雷庙,吸引朝拜观光者。
CHAPTER
空间结构
规 划 篇
重点片区项目规划
根据规划区3178平方公里范围内地形地貌特 征以及资源分布状况,综合考虑该范围内交通大 格局、产业布局、游客的主要进出路径等素对其 发展空间行战略布局,新余市旅游空间结构为“:
一心一带三区:
一心: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一带:环城乡村休闲游憩带 三区:情山爱水-山水度假区
南安民居
提升古民居的互动体验功能,以人物情景再 现、文艺表演等形式导入体验性的产品,延长游客 停留时间,增强文化体验
南安庄园
依托楠木、中草药资源,以中医药养生和庄 园式度假为特色,导入养生度假功能,打造高端精 致的庄园养生度假典范。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大爱无疆”百丈峰国家森林公园
以国家森林公园的标准建设百丈峰森林公园。一方面保护好生态环境 较好的区域构成保护区,同时根据资源点结合旅游需求打造三大特色分区。 项目规划:佛禅文化区、生态游览区、养生度假区。
浪漫洞府-溶洞体验区
情深百丈-养生度假区
CHAPTER
分区规划
产品体系
情爱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东方爱都·浪漫新余
规 划 篇
重点片区项目规划
东方爱都 城市旅游综合服务中心
五味田园 环城乡村休闲游憩带
情爱山水 西南山水度假区
浪漫洞府 北部溶洞体验区
情深百丈 东部养生度假区
5大主题版块 12个重点项目组团 50个子项目产品
宠物乐园
青少年户外活动营
CHAPTER
分区规划
五味田园——环城乡村休闲游憩带
规 划 篇
重点片区项目规划
主题化乡村休闲游憩带/都市假日休闲后花园
位置范围:观巢镇、河下镇、下村镇、良山镇、罗坊镇。 功能定位:郊野休闲、休闲度假、美食体验。 发展思路:结合观巢镇、河下镇、下村镇、良山镇、罗坊镇一带的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以“五味田园”为主题特色,延展多点体验空间, 统筹运营,打造一镇一品,延伸乡村旅游经济价值。 核心项目: “五味田园”乡村休闲聚落。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南安休闲度假小镇
依托暇屯古民居、新溪西江民居、南安哲山民居,挖掘建筑、中医药、 美食、戏曲、女性、影视、民俗等文化内涵,南安乡、姚圩镇、新溪乡和 景区联动发展,以国家4A级景区标准打造南安特色风情旅游小镇。 项目规划:南安民居、南安庄园、南安小镇、南安驿站。
图
南安小镇
依托南安民居、暇屯古民居、新溪 西江民居丰富的文化内涵,导入特色休 闲业态,打造特色旅游服务小镇。
百合园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爱水绵长”仙女湖旅游度假区
结合仙女下凡传说起源地仙女湖的资源和客源基础,对接仙女湖区的 特色产业规划,以国家5A级景区标准发展景区。同时以爱情体验、滨湖休 闲度假为主要产品特色,打造七夕东方情人节、中华婚俗文化体验月等活 动,丰富区域旅游体验。 项目规划:七彩仙女文化园、永浴爱河爱情圣地主题文化园、在水一 方滨湖休闲带、比翼连枝幸福城。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躬耕南野双林乡村休闲区
整合高岚乡、杨桥镇、操场乡、双林镇、欧里镇等乡镇的旅游资源, 联合打造以生态游乐、主题体验、特色农业休闲为主要功能的乡村休闲区。 项目规划:昌坊旅游度假村、比翼双耕农耕体验园。
图
比翼双耕农耕体验园
昌坊旅游度假村
根据昌坊旅游度假村现有条件,整合 周边旅游资源,以打造 4A级旅游度假村为
图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仰天岗运动休闲公园
依托优质的森林生态环境,在林下种植耐阴的花卉植被,构建户外休 闲运动基地,通过产业链的梳理和游乐设施、建筑风貌的设计建设,实现 游乐康体化、建筑主题化。 项目规划:仰天岗森林游乐园、青少年户外活动营地、野外拓展训练 基地、宠物乐园、森林氧吧。
图
森林氧吧
仰天岗森林游乐园、野外拓展训练基地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上善若水”袁河历史文化体验区
沿袁水河流域,依托罗坊会议旧址、抱石故里、棋盘山古文化遗址及 民居群等旅游资源,整合资源景点联动发展历史人文观光休闲。 项目规划:罗坊旧址、抱石故里、更古弥今。 抱石故里
依托傅抱石故里,弘扬新余国画大师傅抱石的艺 术精神,建设傅抱石形象雕塑、傅抱石美术纪念馆,并 开展抱石文化艺术节、抱石美术、书法作品展览。
图
罗坊旧址区
以罗坊会议旧址群为核心,联合兴国调查旧址、红一方面 军总部旧址等红色旅游资源,联合发展红色旅游。提升罗坊会 议纪念馆、红色旅游纪念广场,打造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更古弥今
依托罗坊镇棋盘山古文化遗址,重现新石 器时代远古文化,打造石器时代生活体验屋,体 验钻木取火、徒手获取食物等古今野外生存技巧。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情山高远”大岗山山地运动体验园
依托大岗山山地资源、大砻下古银杏、百合等生态资源,发展以爱情 历练为主题的山地运动体验、露营地等体现爱情文化并极具浪漫元素的体 验类项目。 项目规划:大岗山山地运动体验园、浪漫满屋木屋营地、百合园、天 长地久许愿树。
图
浪漫木屋
天长地久许愿树
木屋营地
图
永浴爱河爱情圣地主题文化园
七彩仙女文化园
以仙女下凡传说为依据,以传说中七仙女分别以七色 命名为引,打造七彩仙女文化园。建设七仙女主题雕塑、天 仙戏楼、浴仙池、仙来岛、七色花园、通仙桥、飞仙台。
比翼连枝幸福城
以婚恋为主题的度假 村,配有小型剧场、健身中 心、保龄球馆等设施。
CHAPபைடு நூலகம்ER
分区规划
浪漫洞府——北部溶洞体验区
功能定位: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度假。
发展思路:依托百丈峰森林公园,联合区域内红色旅游资源、历史文化遗迹、特色农业产业资源整合发展,以大爱文化为主题,构建百 丈峰旅游核带动南安、姚圩、新溪、罗坊周边资源,构建百丈峰休闲养生度假区。 核心项目:南安休闲度假小镇、“大爱无疆”百丈峰国家森林公园、“上善若水”袁河历史文化体验区。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北有洞天”溶洞休闲体验区
依托洞村乡的溶洞群,以洞穴休闲、度假体验为主要功能,以具有传 统色彩的”洞房“文化体验为品牌吸引,打造中国洞都洞穴文化体验基地。 项目规划:洞天福地溶洞主题餐厅、别有洞天溶洞探险漂流、洞房花 烛蜜月度假酒店。 别有洞天溶洞探险漂流
依托神牛洞、织女洞 等独特的暗河资源,打造溶 洞暗河探险漂流系列产品。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五味田园”乡村休闲聚落
结合特色农业产业资源,以“五味田园”为主题特色,一村一品,延 展多点体验空间,统筹运营,延伸乡村旅游经济价值。 项目规划:观巢葡萄乐园、河下梨园、下村茶园、罗坊桔乡、良山花 海。
观巢葡萄乐园 河下梨园 下村茶园 罗坊桔乡 良山花海
图
CHAPTER
分区规划
加快推进新余市旅游集散中心建设,科学选址和布局,成为全域旅游 的零换乘交通集散、游客人流集散、旅游信息集散中心。构建智慧旅游信 息咨询服务系统。 项目规划:旅游集散中心、城市商业综合体、旅游换乘中心、新余假 日大酒店、新余国际旅行社。
图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孔目江生态湿地公园
依托孔目江优越的湿地生态环境和现有的资源景点,以生态保护为前 提,完善环湖步道、观景亭、标志牌、灯椅等基础服务设施,导入中高端 观光休闲功能,开发蓄水林间栈道休闲观光产品;建设倚江阁和相会亭; 丰富湿地植被,将湿地生态观光产品的开发与发掘与爱情文化有机结合。 项目规划:湿地公园、情人滩、红鸾桥、双桥映月、美食休闲街、垂 钓中心。
规 划 篇
重点片区项目规划
溶洞文化休闲典范/中国洞都之乡
位置范围:水北镇、鹄山乡、人和乡、洞村乡、高岚乡、杨桥镇、操场乡、双林镇、欧里镇。 功能定位:山地运动、生态观光、山地度假、滨湖度假、爱情体验。 发展思路:依托洞村乡的溶洞群,打造以洞穴休闲、穴居文化、“洞房文化“为主要特色的中国洞都之乡;依托蒙山生态资源打造生态 休闲公园,丰富片区的休闲度假功能;另外,整合高岚、杨桥、双林等乡镇的旅游资源,联合打造一个以生态游乐、乡村休闲、农耕体 验为主要功能的乡村休闲区。 核心项目: “北有洞天”溶洞休闲体验区、“唐朝佛国”蒙山生态休闲公园、 “躬耕南野“双林乡村休闲区
分区规划——重点项目
“唐朝佛国”蒙山生态休闲公园
依托蒙山森林资源,提升佛教文化体验,引入禅茶养生功能,以创立 4A级景区为基础目标,以休闲养生为主要功能,打造城市近郊山地休闲、 文化体验、禅茶养生、养老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养生公园。 项目规划:圣济寺文化园、禅茶体验园、健康养生园。 禅茶体验园
情山爱水——西南山水度假区
规 划 篇
重点片区项目规划
新余城市休闲后花园/东方爱情文化圣地
位置范围:凤阳乡、分宜镇、湖泽镇、洋江乡、九龙山乡、钤山镇、大岗山乡。
功能定位:山地运动、生态观光、山地度假、滨湖度假、爱情体验。
发展思路:依托仙女湖及其沿线景点、大岗山自然保护区和区域产业资源分布特点,发展爱情主题休闲及滨湖高端度假。 核心项目: “情山高远”大岗山山地运动体验园、“爱水绵长”仙女湖旅游度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