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播:此病是一种土传病害,施用带有病残体的未腐熟的粪肥 也可传播病害。田间浇水、翻耕犁耙等导致病菌在较近距离 的扩散。关于种子传病及新病区发病的初传染源,一直存在争 论。所谓“种子传病”,→般是指种子间混杂的病残体的传病 作用。将病残体混人种子或将收集的种子夹杂物混入土壤能 够引起发病。但生产用种子中混杂的病残体数量很少,以病区 生产用种作传病试验并未成功。无病区禁止从病区调运种子。 病害自然衰退现象:小麦全蚀病是迄今为止明显产生自然衰退 的病害。所谓“全蚀病自然退”(Take-all cline,TAD)即是指 全蚀病田连作小麦或大麦,当病害发展到高峰后,在不采取任 何防治措施情况下,病害自然减少的现象。国内外均发现了全 蚀病的自然衰退现象。20世70年代中后期,小麦全蚀病危害 严重的山东烟台地区、武威地区均出现大面积的病害自然衰 退。小麦全蚀病产生自然衰退的先决条件有两个:一是连作, 二是危害达到高峰,二者缺一不可。
Baidu Nhomakorabea
病害达到高峰的标志是白穗率在60%以上,且病田出 现明显矮化早死中心。经研究调查发现,麦连作区全 蚀病从田间零星发病到全田块严重危害一般经3-4年, 如土壤肥力高则病害发展缓慢,一般需6-7年达到高峰。 严重危害时间1-3年不等。此后病害趋于下降稳定。 如果在病害高峰出现后中断感病寄主连作或进行土 壤消毒,那么TAD就不会出现。关于全蚀病自然衰退 原因,有不同的假说。一般认为与土壤中的拮抗微生 物有关,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ens是重 要类群,自然界中假单胞杆菌存在于土壤有机质中或 含营养丰富的根系表面,细菌在根系损伤部位生长繁 殖,其分泌的抗生素(吩嗪一1一羧酸)可抑制全蚀病菌。 出现TAD的土壤有明显的抑菌作用,如果将抑菌土经 热力或杀菌剂处理后,其抑菌作用消失,间接证明了病 害衰退机理与生物因素有关。
发病条件 耕作措施:小麦一玉米一小麦连作有利于土壤中病原 菌积累,病害逐年加重,合理耕作能减轻发病,但轮作 不当则不一定减轻发病。实施免耕或少耕,降低土壤 的通气性,能减轻发病。早播较适期迟播发病重。 营养条件:主要营养要素缺乏有利于全蚀病发生,但营 养元素对全蚀病发生的影响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土壤 缺氮引起全蚀病严重发生,施用氮肥后全蚀病严重度 降低。也有报道称,施用铵态氮(NH4一N)能减轻小 麦发病,加重春大麦发病;施用硝态氮(NO3一N)能增 加全蚀病菌的侵染,降低产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 中有机质含量能明显减轻发病是非常明确的。土壤 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是全蚀病危害加重的 重要原因之一。施用磷肥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减轻 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钙等其他营养元素对 病害也有一定的影响。
病
禾顶囊壳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属子囊菌亚门顶囊 壳属
原
病害循环 初侵染:病菌主要以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夏或 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源。存活于未熟腐有机肥 中的病残体也可作为初侵染源。寄生在自生麦苗、 杂草或其他作物上的全蚀病菌可以传染下一季作物。 上述各类初侵染源中以病残体上的菌丝作用最大。 子囊孢子落人土壤后萌发和侵染受到抑制,虽能导致 一定发病,但其作用远不如病残体中的菌丝重要。小 麦全蚀病菌为土壤寄居菌,病原在土壤中存活年限因 试验条件和方法不同其结果也不一致,从1-2年至3-5 年不等,一年轮作可使病害减轻。
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Wheat Take-all)是一种典型的 根部病害, 全蚀病是小麦毁灭性病害,引起植株成簇或大 片枯死,降低有效穗数、穗粒数及千粒重,造成 严重的损失。
小麦全蚀病--症状
小麦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近成熟时病株症状最 为明显。 幼苗期病原菌主要侵染种子根、地下茎,使之变黑腐 烂,部分次生根也受害。病苗基部叶片黄化,心叶内 卷,分蘖减少,生长衰弱,严重时死亡。在潮湿条件下 形成肉眼可见的黑褐色菌丝层,称为“黑脚”,这是 全蚀病区别于其他根腐病的典型症状。重病株地上 部明显矮化,发病晚的植株矮化不明显。由于茎基部 发病,植株早枯形成“白穗”。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 状分布,严重时全田植株枯死。 在潮湿情况下,小麦近成熟时在病株基部叶鞘内侧有 黑色颗粒状突起,即病原菌的子囊壳。但在干旱条件 下,病株基部“黑脚”症状不明显,也不产生子囊壳。
土壤性质及温湿度:沙土保肥水能力差,利于 发病。黏重土壤,病害较轻。偏碱性土壤发病 重于中性或偏酸土壤。冬麦区冬季温暖、晚 秋早春多雨发病重。水浇地比旱地发病重。 夏季高温多雨有利于田间病残体的腐熟,降低 菌量,能减轻冬麦发病。 品种抗病性:目前国内外均缺乏抗全蚀病的品 种,小麦属和大麦属也缺乏可利用的抗源,仅 在感病程度上有差异。
小麦全蚀病--病害控制
小麦全蚀病的防治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 生物、化学的防治手段达到保护无病区,控制初发 病区,治理老病区的目的。 1保护无病区--播前用0.1%甲基硫菌灵浸种10min, 杀死种子表面的病原菌 2合理轮作 3平衡施肥 4生物防治--“蚀敌”、“消蚀灵” 5药剂防治 用12%三唑醇WP按种子重量 0.02%-0.03%拌种(a.i),防病效果均好。按1:1000包 衣处理,对小麦全蚀病有一定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