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诊断及进展

合集下载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观察郭闪闪施永胜王雪莱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观察郭闪闪施永胜王雪莱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9例临床病理观察郭闪闪施永胜王雪莱发布时间:2023-06-17T02:35:43.111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郭闪闪施永胜王雪莱[导读] 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又称不典型增生性浆液性肿瘤(APST),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不同于浆液性囊腺瘤及浆液性癌。

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明确将SBT 分为“非典型增生性浆液性肿瘤(APST)/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及“SBT-微乳头变异型/ 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两类[1],后者相对容易出现腹膜种植及淋巴结累及。

日常病理工作中,对于两种类型SBT的病理诊断及种植、微浸润等概念存在困惑。

本文对我院9例卵巢SBT的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增进对该病的认识。

东阳市中医院病理科浙江东阳 322100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又称不典型增生性浆液性肿瘤(APST),临床病理学特征及生物学行为不同于浆液性囊腺瘤及浆液性癌。

WHO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分类明确将SBT 分为“非典型增生性浆液性肿瘤(APST)/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T)”及“SBT-微乳头变异型/ 非浸润性低级别浆液性癌”两类[1],后者相对容易出现腹膜种植及淋巴结累及。

日常病理工作中,对于两种类型SBT的病理诊断及种植、微浸润等概念存在困惑。

本文对我院9例卵巢SBT的病理形态学进行观察,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增进对该病的认识。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收集东阳市中医院病理科2019年5月—2022年4月含有交界性成分的浆液性肿瘤,其中7例为卵巢经典型SBT,2例为卵巢微乳头亚型SBT。

1.2 方法:①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

②观察卵巢SBT 组织形态学特点,9例标本均以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及HE染色。

2 结果2.1 临床特征:本组9例患者平均年龄为44岁(20 岁~59岁);4例因下腹胀痛入院发现肿块,2例因月经不规则及阴道流血入院发现肿块,3例由体检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病程半个月到1年余不等;其中8例单侧卵巢包块,1例双侧卵巢包块。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吴卉娟,盛今东,王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妇瘤科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天津市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300060摘要: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是上皮性卵巢癌的一种罕见病理亚型,具有发病年龄小、进展缓慢、对化疗不敏感、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较长的特点。

临床主要通过活检或手术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可采用影像学检查辅助诊断。

无论是一线治疗还是复发治疗,手术是治疗LGSOC的基础,初期手术治疗后可选择铂类/紫杉醇联合化疗;LGSOC患者持久的病程也给内分泌治疗和靶向治疗带来了可能,初始化疗后接受激素维持治疗可显著提高患者的中位PFS,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抑制剂则给复发性LGSOC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

关键词: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治疗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3.19.024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3)19-0094-04卵巢癌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肿瘤之一,其中上皮性卵巢癌(EOC)是最常见类型。

EOC主要分为5种亚型,即高级别浆液性癌、子宫内膜样癌、透明细胞癌、黏液癌和低级别浆液性癌[1]。

低级别浆液性卵巢癌(LGSOC)是EOC的一种罕见病理亚型,其发病率占卵巢癌的2%~5%,占浆液性卵巢癌的5%~10%[2]。

尽管都属于浆液性癌,与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HGSOC)相比,LGSOC具有不同的病理特征、发病机制、生物学行为、化疗反应和预后[3-4]。

LGSOC具有发病年龄小、进展缓慢、对化疗不敏感、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较长的特点。

由于LGSOC 患病人数较少,一直缺少大规模系统性研究。

本文对LGSOC的流行病学特征、病因和分子学特征、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提高临床认知和规范诊疗,最终使患者受益。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分析摘要: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又称为低度恶性潜能浆液性肿瘤,其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病理特征均不同于浆液性囊腺瘤和浸润性癌。

自1973年国际卫生组织分类以来,对其诊断和治疗存在着较多的争议。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常见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本文通过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学特征做相关的综述。

关键词: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病理学;分析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卵巢肿瘤,其生物学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具有低度恶性潜能,以上皮细胞明显增生而无间质浸润为主要的病理特点。

自世界卫生组织分类以来,便在学术界引起巨大的争议。

本文就关于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研究进行如下的综述。

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和临床表现1.1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依据镜下组织学检查为主,病理学特点为无破坏性间质浸润[1]。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3年对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进行了规定:(1)上皮增生,并且呈现复层、丝状以及筛孔状和微乳头状。

(2)细胞异型性,呈轻度到中度之间。

(3)分离的细胞簇。

(4)具有较少且程度不同的核分裂。

(5)缺乏破坏性的间质浸润。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呈囊性,囊内具有数量不等的赘生物,或者呈现出乳头的实性包块。

也呈现出囊实性。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一般不会出血或者坏死,囊腔内含有浆液性液体,肿瘤的进展和分级为I期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并且仅限制在卵巢囊腔的内表面,无任何的卵巢外蔓延[2-3]。

1.2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临床表现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多发于年龄35岁到45岁的年轻妇女,平均的发病年龄为40岁左右[4]。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患者有23%的患者无任何的表现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腹部的不适、增大和包块,阴道不规则的出血以及胃肠道和泌尿系统的异常症状,有些患者检查时为偶发[5]。

约30%~50%的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为双侧性,临床症状表现为肿瘤生长缓慢,病情发展较长,转移率低,具有良好的预后,但晚期复发率较高,很少发生恶性病变[6]。

卵巢浆液性肿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卵巢浆液性肿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卵巢浆液性肿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卵巢浆液性肿瘤概述卵巢浆液性肿瘤(serous tumors of ovary)是来源于卵巢表面的生发上皮,并向输卵管上皮分化的卵巢肿瘤。

病因尚未明确,多见于中老年妇女,很少发生在青春期前和婴幼儿。

临床表现为腹胀、腹部肿块、腹水、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

本病选择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综合治疗。

英文名称:serous tumors of ovary。

其它名称:无。

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泌尿生殖系统。

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病因尚未明确,发病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发病部位:卵巢。

常见症状:腹胀、腹水、尿频、便秘、气急、心悸等。

主要病因: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妇科检查、B超、肿瘤标记物检测、磁共振、CT检查、腹腔镜检查、细胞学检查。

重要提醒:由于卵巢位于盆腔深部,早期病变不易发现,一旦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尽早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临床分类:根据组织学和生物学行为特征,卵巢浆液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

良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浆液性腺纤维瘤、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

1、良性肿瘤(1)浆液性囊腺瘤:占卵巢良性肿瘤25%。

多为单侧、球形、大小不等、表面光滑、囊性、壁薄,囊内充满淡黄色清亮液体。

(2)浆液性腺纤维瘤:多实性,有散在小囊腔,多为单侧,囊壁和腔隙的上皮主要为浆液性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排列整齐,无显著不典型。

(3)浆液性表面乳头状瘤:较少见,一般较小,多为双侧,乳头大小不等,全呈外生型。

此类肿瘤的乳头表面上皮细胞可脱落,种植于腹膜或盆腔器官表面,引起腹腔种植,甚至出现腹水。

2、交界性浆液性肿瘤中等大小、多为双侧、囊性,乳头状生长在囊内较少,多向囊外生长。

3、浆液性癌占卵巢恶性肿瘤的75%。

多为双侧,体积常较大,可为囊性、多房、囊实性或实性。

实性区切面灰白色,质脆,多有出血、坏死。

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

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

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李静;孔为民【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6(044)010【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黏液性癌在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生存方面存在的差异,为卵巢癌合理诊治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224例进行回顾性研究。

根据入选患者的术后病理结果分为卵巢浆液性癌组和卵巢黏液性癌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病理学分布特点。

结果①平均发病年龄:浆液性癌组52岁,黏液性癌组47岁,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②临床症状:浆液性癌组及黏液性癌组均以腹部胀痛及包块为主要首发症状,差异无显著性。

③病理分期:浆液性癌组主要为Ⅲ期和Ⅳ期(79.9%),黏液性癌组主要为Ⅰ期和Ⅱ期(82.5%),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④分化程度:浆液性癌组主要为低分化(79.3%),黏液性癌组主要为高分化(72.5%),差异有显著性(P<0.05)。

⑤5年生存率:浆液性癌组中位生存时间36个月,5年生存率为16.8%,黏液性癌组中位生存时间64个月,5年生存率为57.2%,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①卵巢浆液性癌和卵巢黏液性癌的平均发病年龄及主要首发临床症状差异无显著性。

②与卵巢浆液性癌相比,卵巢黏液性癌发病早,分化程度好,预后好。

【总页数】4页(P78-81)【作者】李静;孔为民【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北京10000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瘤科,北京10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相关文献】1.转移抑制基因KAI1在卵巢浆液性癌和黏液性癌中的表达 [J], 马荣;陈曦海;隋丽华;刘娟;耿晓星2.FOXQ1在卵巢高低级别浆液性癌中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其远期生存率的关系 [J], 郭艳萍;周巾;栾媛媛;季淑英3.叶酸受体α高表达与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 [J], 符吉芬;裴雄越;王爱丽4.STAT1表达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生存的影响分析 [J], 李玮; 张静; 朱根海; 吴秀荣5.卵巢浆液性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36例临床病理特点 [J], 杨丹球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探讨SIRT1、p53蛋白在卵巢浆液性肿瘤中的表达,分析其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Envision二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IRT1、p53在4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6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的表达。

结果:(1)SIRT1、p53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SIRT1在卵巢浆液性囊腺癌低分化组的表达高于高分化组,在淋巴结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淋巴结阴性组(P<0.05)。

(3)SIRT1与p53无明显相关性。

结论:SIRT1在卵巢浆液性癌中高表达。

且在病理高级别及淋巴结阳性组的患者中的表达较高,提示SIRT1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在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但其死亡率居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首位[1]。

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高居不下,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缺乏有效的早期诊断手段。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2,Sir2)是最近发现的依赖于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mide adentine dinu-chotide,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属第Ⅲ类去乙酰化酶。

SIRT1是Sir2的哺乳动物同源基因,在体内通过对组蛋白及多种非组蛋白的去乙酰化修饰,调节基因表达,参与细胞衰老、凋亡、分化等生理活动[2]。

近期研究显示,SIRTl在许多人类恶性肿瘤中表达上调[3-4],提示其可能参与了肿瘤的形成及进展过程。

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41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26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28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中SIRT1、p53的表达情况。

分析其在卵巢浆液性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选取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3-2011年的卵巢浆液性肿瘤存档蜡块标本共95例,分为三组,其中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28例,交界性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2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41例。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周先荣

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周先荣
交界性肿瘤的下限:
形态特征:超出良性形态范畴,表现不典型特征 病变范围:≥10%
如果病灶范围小于上述界限,诊断为 “局部交界性”同时并在最终的病理报告 中注明交界区域的大小。
交界性肿瘤的上限:
形态特征:微乳头型、微浸润 病变范围:微浸润 <3mm(3mm or 10mm),
但可以多灶性
卵巢外“种植”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 周先荣
浆液性肿瘤
30%所有卵巢肿瘤
良性 60%
交界性 10%
恶性 30%
70%
仅局限于卵巢
30%
存在卵巢外病灶
98.2%存活率
15-30%复发率
卵巢部位原发性交界性肿瘤
普通交界性
交界性伴微浸润
微乳头型 伴卵巢外“种植”
伴淋巴结转移
提示:交界是一个范围
非浸润性
浸润性
上皮性
间质反应性 Desmoplastic
卵巢Βιβλιοθήκη 腹膜腹膜微乳头浸润
卵巢
复发性肿瘤
保守性手术后 同侧或对侧 卵巢部位复发
盆腔和/或 腹腔部位复发
“转化”为 低级别浆液性癌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淋巴转移
小结
• 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涵盖了一个形态学 范围:>10%增生-微乳头-微浸润
• 对普通的交界性来说,当分期为Ia时,预后 是非常好的
• 交界性肿瘤中,要注意的是:外生性、微 乳头、卵巢外病灶、种植类型、和低级别 浆液性癌鉴别、淋巴结转移否
• 依然不清楚的:是否独立病变、是否真性 种植、微浸润的本质、是否恶性转化等
谢谢大家
微浸润3mm3mm10mm但可以多灶性卵巢外种植非浸润性浸润性上皮性间质反应性desmoplastic卵巢腹膜腹膜微乳头浸润卵巢复发性肿瘤保守性手术后卵巢部位复发盆腔和或腹腔部位复发转化为低级别浆液性癌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淋巴转移小结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涵盖了一个形态学范围

卵巢浆液性肿瘤

卵巢浆液性肿瘤

卵巢浆液性肿瘤一、病理分型特征1、浆液性腺瘤(囊腺瘤、腺纤维瘤、囊性腺纤维瘤):一层输卵管样或卵巢表面样的立方或低柱状上皮,上皮细胞无异型性,可伴有局部上皮增生(<10%区域,也有专家认为局部水平增生即是交界性肿瘤)。

2、交界性肿瘤:上皮增生:≥10%区域,增生2-3层以上,形成乳头、腺体堆积、筛状、微乳头;核不典型:轻-中度异型,核分裂少见;没有破坏性的间质浸润3、浆液性癌(低级别、高级别):浸润性生长,核异型从轻到重度注:浆液性肿瘤如果上皮复层结构和出芽现象(budding)占据:<10%肿瘤区域,称“浆液性腺瘤伴有局部上皮增生”,若≥10&肿瘤区域,称“浆液性交界性肿瘤”。

二、交界性浆液性肿瘤分类(WHO 2014版)注:1、目前认为普通型是微乳头型的前体病变,所以很多病例中往往二者成分均有,所以提出微乳头型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诊断标准:成片的微乳头和/或筛状结构至少5mm;或者>10%的肿瘤成分是微乳头或者筛状结构。

2、区分普通型和微乳头型的意义:微乳头型的双侧卵巢发病率、卵巢表面被累及的概率、伴有浸润性种植、发病即是Ⅱ-Ⅳ期的比例远高于普通型,10年生存率低、预后差,所以乳头的成分均是不好的;普通型的病例复发,往往呈微乳头型的。

3、浆液性交界性肿瘤:没有上皮内癌(intraepithelial carcinoma)的概念,如果表现为浆液性交界性肿瘤伴上皮内癌,即细胞重度异型或出现微浸润应诊断为高级别浆液性癌。

三、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特有”的几个病理现象1、微小间质浸润(micro invasive):每个浸润灶大小≤3cm,或者面积≤10mm2,多少灶不限;单个细胞或巢状,胞浆嗜酸,核仁明显,周围有收缩空隙;主要伴随普通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预后意义不大。

2、微小浸润性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伴随微乳头型交界性浆液性肿瘤预后差,应充分补取材,即使<3mm仍伴有复发、种植/转移的低度恶性浆液性癌4、种植(implant):主要见于浆液性肿瘤。

卵巢癌详解医学

卵巢癌详解医学

生活质量和心理影响
生活质量
卵巢癌及其治疗可能会对女性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包 括性功能、生育能力、自主神经系统等。治疗结束后,通过 适当的康复措施和心理咨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理影响
卵巢癌的诊断和治疗可能会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患 者和家庭成员应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心理咨询,以应对这些心 理挑战。
《卵巢癌详解医学》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卵巢癌概述 • 卵巢癌的诊断 • 卵巢癌的治疗 • 卵巢癌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 卵巢癌的科研进展
01
卵巢癌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卵巢癌是一种发生在卵巢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分类
根据病理学特点,卵巢癌可分为多种类型,包括浆液性癌、黏液性癌、透明 细胞癌等。
生物学行为特征
卵巢癌的生物学行为特征包括浸润生长、转移 等,肿瘤的分期和预后与其生物学行为密切相 关。
03
卵巢癌的治疗
手术干预
初次手术(初次细胞减灭术)
01
目的是尽可能切除所有肿瘤细胞,降低复发率。手术方式根据
肿瘤的分期和患者的年龄、健康状况进行选择。
二次手术(再细胞减灭术)
02
在初次手术后,如出现复发,需进行二次手术切除复发的肿瘤
THANKS
感谢观看
康复与支持
康复
康复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并重新融入社会。康复计 划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营养咨询等。
支持
患者和家庭成员应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教育,以应对癌症诊断和治疗带来的 挑战。支持团体和医疗专业人员的指导对于提供这种支持是至关重要的。
05
卵巢癌的科研进展
基因与环境研究
基因突变与卵巢癌易感性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

2024卵巢癌的基本介绍及病理分型在我国,卵巢癌年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第3位,位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恶性肿瘤之后,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而病死率位于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之首。

卵巢恶性肿瘤包括多种病理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上皮性癌,约占卵巢恶性肿瘤的80%,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和性索间质肿瘤,各约占10%和5%,本指南主要针对卵巢上皮性癌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巢深处盆腔,卵巢病变处于早期时常无特异临床症状,因出现症状就诊时,70%的患者已处于晚期。

卵巢癌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和家族聚集特征,目前已知与卵巢癌相关的遗传易感基因中以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影响最为显著。

BR约有20个,其CAl和BRCA2胚系突变携带者在一生之中发生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分别达54%和23%,是卵巢癌的高危人群。

对于BRCA1/2胚系突变携带者,推荐从30-35岁起开始定期行盆腔检查、血CA125和经阴道超声的联合筛查。

止匕外,还有林奇综合征、利-弗劳梅尼综合征家族的女性都是卵巢恶性肿瘤的高危人群,需要检测的基因还包括ATM、RAD51C x RAD51D、MLH1、MSH2、MSH6、PSM2、EPCAM x STK11等。

卵巢上皮癌多见于绝经后女性。

由于卵巢深居盆腔,卵巢上皮性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往往是非特异性症状,难以早期诊断,约2/3的卵巢上皮性癌患者诊断时已是晚期。

晚期时主要因肿块增大或盆腹腔积液而出现相应症状,表现为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部分患者表现为短期内腹围迅速增大,伴有乏力、消瘦等症状。

也可因肿块压迫出现大小便次数增多的症状。

出现胸腔积液者可有气短.难以平卧等表现。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于年轻女性,临床表现与上皮癌有所不同,早期即出现症状,除腹部包块腹胀外,常可因肿瘤内出血或坏死感染而出现发热,或因肿瘤扭转.肿瘤破裂等而出现急腹症的症状。

约60%~70%的患者就诊时属早期。

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是卵巢癌诊断的金标准。

卵巢浆-黏液性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卵巢浆-黏液性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

卵巢浆 -黏液性癌临床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卵巢浆-黏液性癌在WHO(2014版)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学分类中被作为一种独立的肿瘤类型列出。

该病发病率低,因此目前尚没有可以参考的流行病学数据。

目前为止,关于对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的报道最多,而卵巢浆-黏液性癌的报道罕见。

WHO(2014版)分类对浆-粘液性癌进行简要的描述,将其定义为:主要由浆液性上皮和子宫颈管内膜型黏液上皮组成的卵巢癌,灶区可伴有透明细胞,子宫内膜样分化以及鳞状细胞分化并不少见[1]。

一病因及发病机制由于目前报道病例少,组织学起源不明确,但是根据它们常常与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非典型增殖性肿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同时存在,推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可能是其前驱的病变。

1.临床表现一项研究报道中其平均发病年龄45岁,大多数出现盆腔肿块,57%的妇女患有腹膜输卵管内膜异位症。

目前报道病例仅有38例,患者大多数表现为腹围的增加、腹痛,有些病例伴有盆腔大量积液,部分患者表现为双侧发病(占28.9%)[2]。

大部分患者伴有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升高。

1.病理检查1.大体观察:在一项研究中,肿瘤的平均直径为12CM,部分为双侧性,肿瘤呈单房或多房,含有实性区域。

肿瘤表面和囊内壁出现乳头状赘生物。

2.镜下观察:肿瘤一般呈乳头状,上皮复层化,形态上很像浆液性肿瘤。

最常见的浸润模式是筛状结构和膨胀性浸润(融合的腺体),但也可发生毁损性侵袭性生长。

根据定义,这些肿瘤含有子宫颈管型黏液性上皮和浆液型上皮,但也可能出现胞质透明的细胞(但是无透明细胞癌的结构)、小灶子宫内膜样分化(包括鳞状细胞)。

核分裂像指数不一,但是倾向于较低(<5核分裂像/10HPF)。

3.免疫组织化学:该肿瘤的免疫组化谱类似浆-粘液性肿瘤的交界性/非典型增值性组常呈CK7阳性,CK20、CDX-2阴性;常表达ER和PR;大多数肿瘤WT-1阴性。

4.遗传学特征有学者发现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中存在KRAS[3]和ARIDIA基因突变,而卵巢的浆-黏液性癌是否也存在这两个基因位点的突变需要未来进一步研究阐明。

卵巢黏液性癌的诊治进展

卵巢黏液性癌的诊治进展

卵巢黏液性癌的诊治进展
李桐;杨慧娟
【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
【年(卷),期】2024(34)1
【摘要】卵巢黏液性癌(mucinous ovarian cancer,MOC)是卵巢上皮性癌的一种罕见病理学类型,临床上治疗多参考卵巢浆液性癌(serous ovarian cancer,SOC)的相关指南,但由于MO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分子生物学特征与SOC显著不同,因此诊断和治疗均需仔细鉴别。

手术联合辅助化疗为目前治疗MOC的标准方案,但由于其患病率低,临床试验难以开展,循证医学证据缺乏,术中阑尾切除指征、术后辅助化疗方案的选择等均缺乏共识。

此外,还需进一步转化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临床前研究,以利于MOC的精准诊断及个体化治疗。

【总页数】7页(P90-96)
【作者】李桐;杨慧娟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1
【相关文献】
1.黏液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2.颌骨中央性黏液表皮样癌的诊治进展
3.黏液性卵巢癌的诊治进展
4.卵巢交界性黏液瘤和黏液癌近期病理学研究
5.卵巢黏液性癌诊治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6例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46例卵巢浆液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46例卵巢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液性癌的病理学特点、鉴别诊断及预后。

方法分析46例卵巢浆液性癌(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33例高级别浆液性癌,5例转移性腺癌)。

结果 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不确定,坏死明显,过表达p53、ki-67,er、pr、ca125阳性,其余均阴性;5例转移性腺癌,其中4例ck20、villin、p53、ki-67强表达,余阴性,提示消化道转移性腺癌,另1例ck7、gcdfp-15、p53、ki-67阳性,余阴性,提示乳腺转移性腺癌。

结论不同的卵巢浆液性癌组织学、分子遗传学、预后不同。

【关键词】卵巢肿瘤;浆液性癌;腺癌;转移性腺癌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982-01卵巢浆液性癌约占卵巢上皮性肿瘤的46%,现今多数学者依据其二元发病模式将其分为低级别浆液性癌和高级别浆液性癌[1]。

本文收集4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

1 资料和方法选自本院1990——2012年卵巢转移性癌的病检46例。

年龄28-66岁,平均47岁。

全部标本经10%的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两步法,标记er、pr、ca125、ck7、ck20、villin、gcdfp-15、ki-67、p53(试剂由福建迈新生物技术开发公司提供。

2 结果根据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间质的浸润及免疫组化的表达,8例低级别浆液性癌,细胞轻-中度异型,核分裂数12/10hpfs,间质浸润不确定,坏死明显,过表达p53、ki-67,er、pr、ca125阳性,其余均阴性;5例转移性腺癌,其中4例ck20、villin、p53、ki-67强表达,余阴性,提示消化道转移性腺癌,另1例ck7、gcdfp-15、p53、ki-67阳性,余阴性,提示乳腺转移性腺癌。

3 讨论浆液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卵巢上皮性肿瘤,who2003将浆液性肿瘤分为良性、交界性、恶性肿瘤,近来多数学者依据发病机制、临床及病理学特征将卵巢癌分为高级别和低级别。

卵巢交界性浆液、粘液性肿瘤病理诊断新概念

卵巢交界性浆液、粘液性肿瘤病理诊断新概念

卵巢交界性浆液、粘液性肿瘤病理诊断新概念
范■娣;郭东辉
【期刊名称】《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1(7)4
【摘要】本文总结近年有关卵巢交界性浆液、粘液性肿瘤文献论述病理诊断的新概念 ,分别为:(1)卵巢交界性肿瘤基本诊断标准 ;(2)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概括Piura(1992) ,Russel(1994)、Silva(1996),Eichhorn(1999),Scully(1999)病理诊断标准 ;(3)卵巢交界性粘液肿瘤概括
Piura(1992),Kurman(1996),Riopel(1999),Scully(1999)病理诊断标准 ;(4)腹膜假粘液瘤 ;(5)上皮内癌 ;(6)微浸润 ;(7)种植 ;(8)淋巴结转移 ;(9)多中心性 ;(10)命
名 ;(11)预后。

【总页数】4页(P196-199)
【关键词】卵巢肿瘤;交界性肿瘤;浆液性肿瘤;粘液性肿瘤;病理学;诊断
【作者】范■娣;郭东辉
【作者单位】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10.4
【相关文献】
1.卵巢浆液性和粘液性交界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J], 钟传庆;于晓红;张佳立;魏宝秀;罗兵;孙丽萍;张南;付秋风
2.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及临床处理 [J], 刘伯宁;戴钟英
3.卵巢浆液性交界性肿瘤的病理诊断 [J], 范嫏娣
4.探讨CT对于卵巢交界性浆液性肿瘤(S-BOT)与交界性黏液性肿瘤(M-BOT)的鉴别诊断价值 [J], 杨庆芬
5.卵巢浆液性及粘液性交界性上皮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J], 包磊;蔡红光;杨惠英;何平生;胡孟钧;张鹏;任丽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主要内容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主要内容

卵巢透明细胞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进展主要内容摘要卵巢透明细胞癌(CIear-Cell carcinoma of the OVary,CCCO)是侵袭性和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之一,在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和遗传特征方面具有特异性,对笆类化疗方案耐药,预后最差,尤其是晚期或复发患者。

对CCCO进行基因分析有利于寻找靶点,进行个体化治疗。

关键词透明细胞癌预后靶向治疗上皮性卵巢癌(EOC )是妇科致命的恶性W瘤,有四个主要的组织学类型:浆液性癌(SC)、粘液腺癌、子宫内膜样癌、CCCO [l,2]o 1973年WHO 明确了CCCO这一组织学分型,在北美洲其发病率占EOC的3 - 12% f 亚洲女性发病率高,日本高达25%[3]o EOC的异质性反映了肿瘤起源的不同,研究表明CCCO和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府关,EMs增加了CCCO 发病风险(RR=I2.4)[4]0一、CCCO的特征及预后1 .临床特征CCCO与其他类型EOC少有共同点,临床表现独特,确诊时多为早期,发病年龄较SC年轻(55 VS 64岁)[5],来自JGOG的研究数据显示I期患者占66.4% ;Ku FC⑹对比了169例CCCO和351例SC患者的特点,发现CCCO与SC的发病年龄分别为50.2岁及55.9岁,早期患者分别占71.6%及14.5% ,症状多为非特异性,部分患者合并腹水,CA125升高。

Kaur S研究发现CCCo患者中50%表现为胃肠道症状,39.2%表现为腹盆腔肿块,13.7%组织学与EMs有关国内一项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显示: 37.1%的CCCo患者合并腹水,78.9%的患者治疗前CA-125升高,中位水平为1066.1 U/ml ,晚期患者CA-125水平高于早期,而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卵巢癌(EAOC )患者低于非EAOC患者⑺;CCCO单侧居多,双侧少见,常伴有血栓事件、恶性高钙血症等。

2 .组织病理学和分子学特征现已知CCCO由富含糖原的细胞、透明细胞和鞋钉细胞组成,癌细胞呈腺管样,乳头状或混合排列;免疫组化显示CK7阳性,CK20阴性,雌/孕激素受体和p53阴性;分子特征包括:WT1基因和WTl反义启动子甲基化,BRCAl和BRCA2突变,ARIDlA高表达z PIK3CA和TERT高频突变等,近来发现HNF-邛是CCCO的理想标志物⑻。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中国农村卫生 2019年8月第16期总第166期China's rural health,August 2019,No.16,Total No.16635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临床病理意义崔丽燕(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 010020)【摘要】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卵巢浆液性癌中PR、P53、ER、WT1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40例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标本组织中的PR、P53、ER、WT1表达水平,分析不同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中的PR、P53、ER、WT1水平。

结果:卵巢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PR、ER阳性率均高于卵巢浆液性癌,而P53阳性率低于卵巢浆液性癌,有统计学意义(P<0.05),WT1阳性只表达于卵巢浆液性癌。

中、高分化癌患者的PR、ER高于低分化癌,而P53、WT1阳性率低于低分化癌,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Ⅲ-Ⅳ期患者的PR、ER阳性率低于Ⅰ期-Ⅱ期,而P53、WT1阳性率高于Ⅰ期-Ⅱ期,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不同病理分型、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中的PR、P53、ER、WT1表达水平不同,监测其水平对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浆液性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卵巢浆液性癌;临床分期;临床病理【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61X(2019)08-0035-01卵巢癌是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仅次于宫颈癌,直接威胁女性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

由于卵巢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难以发现,往往就诊时病情已恶化,有较差预后。

根据病理分型,卵巢癌中子宫内膜样癌与卵巢浆液性癌是两种较为常见的癌,两种卵巢癌在恶性程度、治疗方法、预后上有较大差异性[1]。

已有学者提出卵巢癌的发生、发展与相关抑癌基因密切相关,如:PR、P53、ER、WT1。

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卵巢浆黏液性癌的临床病理分析王晨;陈小岩;陈新;郑建瑞【期刊名称】《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年(卷),期】2015(31)11【摘要】目的探讨卵巢浆黏液性癌(ovarian seromucinous carcinomas,OSMCs)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预后特点,以及与卵巢胃肠型黏液性癌(ovarian gastrointestinal mucinous carcinomas,OGIMCs)的差异.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所有癌组织中CK7、CK20、CDX2、WT1、p53、ER、PR、和ARID1A的表达,分析比较15例OSMCs和33例OGIMCs的临床病理特点和预后.结果 OSMCs组平均年龄与OGIMCs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按FIGO分期,OSMCs中Ⅱ~Ⅳ期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OGIMCs组(P <0.05);OSMCs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低于OGIMCs组(P<0.05);两组间5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MCs组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比例高于OGIMCs组(P<0.05);OSMCs比OGIMCs更多见双侧卵巢累犯(P<0.05);OSMCs平均肿瘤直径小于OGIMCs组(P<0.05).OSMCs组织学形态和细胞学形态复杂多样,但均可见典型的子宫颈管型黏液上皮癌和低级别浆液性癌区域;以乳头状结构为主,还可见腺样、微小腺样分化,实性生长;部分病例见子宫内膜样癌分化.OSMCs比OGIMCs更多见破坏性浸润.OSMCs均表达CK7,不表达CDX2,ER (80.0%)和PR(66.7%)阳性率均高于OGIMCs组(P<0.05),而ARID1A阳性率(40.0%)低于OGIMCs组(P<0.05).结论 OSMCs比OGIMCs组织细胞学形态更复杂多样,以浸润性破坏为主,OSMCs可能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密切相关.OSMCs与OGIMCs的组织细胞起源可能不同.OSMCs中ARID1A失活可能与ER和PR表达上调有关.OSMCs是一种比OGIMCs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的肿瘤.【总页数】5页(P1253-1257)【作者】王晨;陈小岩;陈新;郑建瑞【作者单位】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福建省立医院病理科/福建医科大学省立临床医学院,福州 3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7.33【相关文献】1.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 [J], 李静;孔为民2.卵巢浆黏液性癌4例临床病理分析 [J], 王瑜;代燕波;吴欢;郭鹏;刘清松3.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学分析及文献复习 [J], 贾静; 石新兰; 李玉广; 李振强; 孙磊4.卵巢浆黏液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分析 [J], 岳冰; 张淑红; 陈光勇; 柳玮华5.卵巢交界性浆黏液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J], 平静;周东华;田杰;范菊花;陈莹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