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生理学期末复习(按章节顺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畜生理学期末复习(按章节顺序)
第一章、绪论
1、动物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1)急性实验方法:a:离体实验从动物体取出某种组织器官或组织、细胞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b:在体实验在药物麻醉或破坏脑髓的条件下,暴露某部分器官,给予适当刺激,直接观察其活动
(2)慢性实验方法
以清醒的,完整动物为实验对象,来观察各部分机能之间的自然联系和相互作用,以及在环境变
化中的协调统一机制。

2、内环境:有细胞外液构成的机体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

稳态: _____________ 内环境稳态是细胞维持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也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内环境稳态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处在一种动态平衡状态。

3、动物生理功能的调节(了解分类、特点)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
体液调节:范围广、缓慢、持续时间长。

(内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神经分泌)
自身调节:范围小,不够灵活,是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4、反射、反射弧、反馈调节
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反射弧: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通常由五部分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
经、效应器。

反馈调节:受控部分发出反馈信号返回到控制部分,使控制部分能够根据反馈信号来改变自
己的活动,从而对受控部分的活动进行调节。

正反馈:反馈信号能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

负反馈:反馈信号能降低控制部分的活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1、物质跨膜转运形式(掌握基本特征更好)
单纯扩散:脂溶性物质由膜的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扩散的现象。

易化扩散:非脂性物质或脂溶性小的物质,在特殊膜蛋白的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通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现象。

主动转运: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将某些物质的分子或离子由膜的低浓度侧向高浓度侧转运的过程。

入胞和出胞作用:
2、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原因)
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一一
K+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膜两侧的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 的倒转和复原的过程。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
a 、 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化)的形成: Na+通道被激活,膜外的 Na+内流
b 、 动作电位下降支(复极化)的形成:
Na+通道失活后,膜恢复了对
K+的通透性,大量的
K+外流。

它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的,因此,在体外描记的图形为一个短促而尖锐的脉冲图形, 似山峰般,称为峰电位。

c 、 后电位(超极化)的形成:当膜电位接近静息电位水平时,
K+的跨膜转运停止。

随后,膜 上的Na+-
K+泵被激活,将膜内的 Na+离子向膜外转运,同时,将膜外的 K+向膜内运输,形成 了负后和正后电位。

4、 概念区分:
a 、 兴奋性:细胞受到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b 、 兴奋: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 △细胞兴奋后,其兴奋性变化依次为:绝对 _________
5、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
刺激强度、刺激时间、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 6、 动作电位在膜上的传导(局部电流、跳跃式传导)

动作电位产生后,在膜的已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了局部电流。

已兴奋的膜部分通过局
部电流刺激未兴奋的膜部分, 使之出现动作电位, 这样的过程在膜表面持续下去,
使整个细胞兴
奋。

对有管道神经纤维,局部电流只能发生在相邻的郎飞结之间, 动作电位的传导表现为跨过每一段
髓鞘而在相邻的郎飞结处相继出现。

第三章、血液
1、血液的组成(书上 P32的图)和红细胞比容
血桨■晶体物质
,* 血浆蛋白
血液
(5%—8%)
红细胸
血细胞(40%—血%)白细胞
血<1娠 红细胞比容: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运输、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参与机体的体液调节、防御与保护。

3、 血浆蛋白的组成(盐析法)和生理功能:
<2%—3%)
白蛋片 球蛋白 纤维舉白原
a白蛋白(主要由肝脏合成):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运输激素、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维持血浆PH的稳定。

b、球蛋白(a、B、Y):丫球蛋白一一免疫功能
C、纤维蛋白原:参与凝血和纤溶
4、血浆渗透压:促使纯水或低浓度溶液中的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高浓度溶液中渗透的力量,称为渗透压。

a、晶体渗透压:多,主要维持细胞内外水平衡
b、胶体渗透压:少,主要维持血浆和组织液之间的液体平衡
5、血浆和血清的区别:是否含有纤维蛋白原
6、血沉:在单位时间内红细胞下沉的速度,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7、渗透脆性: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能力,简称脆性。

8、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消灭侵入机体的外来异物,即免疫功能。

(渗出、趋化和吞噬)
9、生理性止血(概念)和血液凝固(概念、三个阶段、参与因子)
生理止血:小血管损伤后血液将从血管流出,正常动物仅在数分钟后出血将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血液凝固:血液离开血管数分钟后,血液就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凝块,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凝固或血凝。

☆三个阶段:a:凝血酶原酶复合物形成
b:凝血酶原T凝血酶
c:纤维蛋白原T纤维蛋白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的物质。

10、抗凝和促凝措施:
血液中存在着一些抗凝物质,通常把这些抗凝物质统称为抗凝系统——肝素与抗凝血酶川。

(1)加速血液凝固:a:血液与糙面相接触b:提高创口的温度c:添加维生素K。

(2)减缓凝血过程:a:血液与光滑面相接触(涂石蜡)b:减低创面的温度c:除去Ca2+和纤维蛋白(用细木条不断搅拌)d:加入抗凝剂(如肝素、双香豆素)
第四章、血液循环
1、心肌细胞: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特殊心肌细胞(自律细胞)
2、(1)普通心肌细胞的动作电位特点:复极化过程复杂;持续时间长;动作电位的升支和降支不对称。

0、1、2、3、4五个时期:
a: 0期去极化的形成——Na+内流
b:复极化1期:Na+通道失活后,K+快速外流,使膜电位下降——形成峰电位
c:复极化2期:平台期一一Ca2+缓慢内流与K+外流达到平衡,使膜电位长时间维持在0 mV
左右
d:复极化3期:快速复极化末期一一Ca2+通道失活,Ca2+内流停止,K+快速外流形成。

e:复极化4期:恢复期一一3期后,K+外流停止,K+ —Na+ —ATP,将Na+、Ca2+泵出,泵入K+,使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及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

(2)窦房节P细胞电位特点:
a:动作电位只有0、3、4三个时期;
b: 0期是由于Ca2+通道被激活,Ca2+内流而启动;
c: 4期少量Ca2+内流引起自动去极化,爆发下一次动作电位,周而复始。

3、心肌的生理特性(四个):
a:自动节律性:组织细胞能在没有外来刺激的条件下,自动地产生节律性兴奋的特性窦房结P细胞>房室交界>房室束>浦肯野氏纤维
b:兴奋性:受到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c:传导性:心肌细胞兴奋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能够沿着细胞膜传播的特性
d:收缩性:心肌细胞的收缩性有以下特点:(1)对细胞外液中Ca2 +浓度的依赖性;(2)同步收
缩("全”或"无”收缩);(3)不发生强直收缩;(4)期前收缩与代偿性间歇(期前收缩——在心肌的有效不应期之后,和下次节律兴奋传来之前,给予心肌一次额外的刺激,则可引发心肌
一次提前的收缩;代偿性间歇一一在一次期前收缩之后,常有一段较长的心脏舒张期,称为代偿
性间歇)
4、房—室延搁:使心室与心房交替收缩,有利于心室充盈和射血。

5、每搏/分输出量及其影响因素
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在每次收缩时射入动脉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

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入动脉的血液总量称为每分输出量,平时所指的心输出量,
都是指每分输出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x心率。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三个):心室收缩力一一等长自身调节;静脉回流血量一一异长自身调节;心率。

6、心电图:与心脏的机械活动无直接的关系。

P:左右心房的兴奋过程的电位变化,即反映的是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
QRS:左右心室兴奋传播过程的电位变化一一去极一一代表心室肌兴奋传播所需的时间
T:心室兴奋后的复极化过程一一时间长
P-Q间期:心房开始兴奋到心室开始兴奋的间隔时间
Q-T间期:心室开始去极兴奋到全部心室完成复极化所需的时间一一长短与心率有—
S-T:心室各部分均处于去极化状态一一无电位差
7、血压及其的影响因素(五个):
血压:血管内血流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收缩压一一心缩力
舒张压一一外周阻力
脉搏压一一动脉弹性
平均动脉压一一=舒张压+1/3脉搏压
影响因素:每搏输出量一一收缩压;心率一一舒张压;外周阻力一一舒张压;主动脉和大动脉
弹性——脉压;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一一平均充盈压
8、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七个部分:微动脉;后微动脉;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真毛细血管;通血毛细血管;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三个通路:
a直捷通路:微动脉——后微动脉——通血毛细血管——微静脉
b迂回通路:微动脉一一后微动脉一一真毛细血管网一一微静脉(通透性好,营养通路)
c动-静脉短路: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体温调节)
9、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简述)
生成:血液流经毛细血管时,血浆通过毛细血管管壁滤出而形成。

(血浆在动脉端由血管壁滤出
而形成组织液,在静脉端,又被重新吸收回到血液,在一出一进之中完成了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物质交换)
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组织胶体渗透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静水压)
影响因素:1、毛细血管血压2、血浆胶体渗透压3、毛细血管管壁的通透性4、淋巴回流
10、淋巴回流及其生理意义(主观)
一部分组织液进入淋巴管即形成淋巴液。

生理意义:1、调节血液与组织液之间的体液平衡
2、回收组织液中的蛋白质
3、运输脂肪及其他营养物质
4、淋巴结的防御功能
11、神经调节:
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躯体运动神经(一个神经元)
支配内脏的神经——植物性神经(自主神经、需要更换神经元)
心脏的神经支配(双重支配):
(1)、心交感神经:正性变时一一心率加快;正性变传导一一传导加快;正性变力一一收缩加强
(2)、心迷走神经:与心交感神经作用相拮抗,但强度不等
12、减压反射:由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发放冲动,引起血压降低的反射活动。


13、全身性体液调节:1、肾素一血管紧张素一醛固酮系统;
2、肾上腺素(巳和去甲肾上腺素(NE);
3、升压素
注:肾上腺素(强心药)a:心肌细胞B 1受体一一心跳加快、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加强
b:皮肤、肾等a受体一一缩血管
c:骨骼肌血管等B 2受体一一输血管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升压药):a:a受体一一使皮肤、肾脏器官血管收缩
b: 3 1受体一一心跳加快、传导加速、心肌收缩加强
第五章、呼吸
1、呼吸的概念和环节
机体同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由三个环节组成:外呼吸、气体运输、内呼吸
2、肺泡的表面活性物质一一肺泡n型细胞分泌的一种复杂的脂蛋白。

功能:降低肺泡的表面张力;维持肺泡内压的相对稳定;防止肺泡积液
3、呼吸式(类型)
①胸式呼吸
②腹式呼吸
③胸腹式呼吸
4、胸膜腔胸内压及含义
胸内压又称胸膜内压,是指脏层胸膜与壁层胸膜之间的潜在腔(即胸膜腔)内的压力
胸内为负压的生理学意义:
(1)、保证肺在呼气与吸气时均处于扩张状态,以确保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2)、有利于胸腔其他组织器官生理功能的正常发挥。

5、氧合反应及其特点:每个血红素分子含一个亚铁离子,每个亚铁离子能结合一个氧分子但这种结合是疏松的。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亚铁的价数不变,故称为氧合,而不是氧化。

特点:①反应快而可逆,不需要酶的催化,只受氧分压的影响
②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后铁为二价,该反应是氧合反应
③单独的血红素不能有效地结合氧
6、氧容量、氧饱和度
Hb氧容量(血氧容量):100 ml血液中Hb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氧含量(血氧含量):100ml血液中,Hb实际结合的02量称Hb的氧含量
Hb氧饱和度:Hb氧含量与氧容量的百分比为Hb氧饱和度。

7、氧离曲线
PO2——横坐标;Hb氧饱和度——纵坐标
氧离曲线的特点和生理意义(主观):
① 氧离曲线呈“ S ”形,是血液运输 02有效的特性表现。

② 第一阶段:P02值在8〜13.33 kPa ——维持氧饱和度 ③ 第二阶段:P02值在5.33-8.0kPa ――安静条件下代谢所需 ④ 第三阶段:P02值在2.67〜5.330kPa ——机体的氧储备 曲线左移,Hb 与氧的亲和力增加;反之,下降 影响因素:① pH 值和C02浓度的影响
② 温度的影响
③ 2, 3 —二磷酸甘油酸(2, 3— DPG ) ④ Hb 自身性质的影响
8、呼吸中枢: 脊 髓一 —中继站和整合某些呼吸反射的初级中枢 延 髓一
呼吸的基本中枢(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

桥 —呼吸的调整中心
咼位脑 —大脑皮层、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延髓
9、 肺牵张反射由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吸气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肺牵张反射(黑一伯反射) C02、02、H+对呼吸的影响
10、 H+、CO2、02浓度对呼吸的影响(主观)
第六章、消化、吸收、代谢 1、消化吸收的概念
消化:发生在消化道中的一些列过程称之为消化
(三种:物理性消化、化学性消化、
吸收:饲料经消化后,其分解产物通过肠道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

2、消化功能调节:
交感神经(抑制) 外来神经系统
迷走神经(兴奋) 亠亠“.
肌间神经丛 内在神经丛 黏膜下神经丛
3、采食中枢:下丘脑——摄食中枢、饱中枢
4、小肠运动形式:分节运动、蠕动、钟摆运动 5•胃液的组成和功能: 组成:胃液由胃的三种外分泌腺和胃粘膜上皮细胞的分泌物构成。

成分:1、无机物(盐酸、氯化钠、氯化钾)
2、有机物(消化酶、黏蛋白、内因子)
功能:(1 )激活胃蛋白酶原
(2 )有利蛋白质消化(膨胀变性)
微生物消化)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IF
消化与吸收
胃肠激素
全身性激素
(生长激素、甲状腺素等)
(3)抑制杀灭胃内细菌
(4)促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
(5)有利于铁、钙吸收
6、粘液-碳酸氢盐屏障:表面粘液细胞含有丰富的碳酸酐酶,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HC03—与粘液结合,在胃粘液表面形成1mm厚的粘液胶体层,即粘液-碳酸氢盐屏障是胃粘膜抵抗损伤的第一道防线,与胃粘膜屏障一起有效的防治胃酸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破坏。

7、胰腺的外分泌功能及其调节(主观):
胰液含水90%,无机盐(碳酸氢盐、氯化物)、有机物(酶)
功能:1、分泌碳酸氢盐,中和酸性食糜。

2、分泌多种消化酶,对营养物质消化较为彻底。

3、液体和缓冲物利于大肠微生物消化
调节:(1)、神经调节:a迷走神经是胰腺的分泌神经,他直接作用于胰腺细胞,胆碱能纤维b、交感神经是胰腺分泌的抑制性神经
(2)、体液调节(主要途径):
a兴奋性:胰泌素、CCK、胃泌素、舒血管肠肽
b、抑制性: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胰多肽、脑啡肽、促甲状腺素
8、肝肠循环:进入小肠的胆汁酸(盐),经小肠吸收返回肝脏,被肝细胞再次分泌,这一过程称为的肝肠循环。

9、小肠中的消化方式:
a、腔内消化:发生在肠腔内,主要是各种消化酶的作用。

b、粘膜消化:发生在黏膜上皮细胞表面。

腔内消化的产物只有与黏膜细胞表面接触后才能进一步分解,所以又称膜消化或者接触消化。

参与这类消化的美,存在于肠上皮的微绒毛即制状缘上,没有这些酶的作用,营养物质就不能被吸收。

10、反刍:反刍动物觅食一般都比较匆忙,特别是粗饲料,大都为经过充分的咀嚼就吞咽进入瘤胃,经过瘤胃液浸泡和软化一段时间后,食物经逆呕重新回到口腔,经过再次咀嚼,再次混入唾液后在吞咽进入瘤胃,这样一过程称为反刍。

共分为四个部分:逆呕、再拒绝、再混唾液、再吞咽。

11、瘤胃的微生物种类及作用:
纤毛虫(水解脂类、氧化不饱和脂肪酸、降解蛋白质、吞噬细菌、与细菌共生)细菌(发酵糖类、分解乳酸、纤维素、蛋白质,蛋白质、维生素合成)真菌(分解纤维素、糖等(占瘤胃微生物总量的8%))
12、瘤胃中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分解利用:
蛋白质分解利用:
a、分解饲料蛋白质。

b、分解非蛋白氮:尿素、铵盐、分解成NH3
c、利用NH3合成氨基酸。

d、尿素再循环:氨气T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瘤胃内)
J f
尿J合成尿素(肝唾液T瘤胃
13、吸收部位:
(1)、十二指肠、空场前段:糖、脂肪酸、甘油、部分氨基酸、维生素、
(2)、空肠中段:大部分氨基酸、单糖
(3)、回肠:盐类、VB12
14、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过程:
糖:a吸收形式:主要以单糖的形式吸收。

b、吸收速率:半乳糖>葡萄糖>果糖〉甘露糖
c、吸收方式:消耗能量的主动过程,属继发性主动转动
脂肪:乳化、水解、微胶粒形成
过程:a、甘油三酯在胰脂酶作用下分解。

b、甘油直接通过上皮细胞进入毛细血管
c、甘油一酯、脂肪酸、胆固醇和其他脂溶性物质与胆盐形成微胶粒,穿过不流动水层到达微绒毛。

d、脂溶性物质进入上皮细胞,胆盐在空肠吸收,进入肠肝循环。

蛋白质:a以氨基酸、小肽形式吸收
b主动吸收
第七章、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1、体温的概念、意义
体温: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正常体温是机体进行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产热方式:
a战栗产热:骨骼肌同时发生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产热量高。

b、非战栗产热:又称代谢产热,指体内发生广泛的代谢产热增加。

3、散热方式:辐射、传导、蒸发、对流
当环境温度等于或超过体表温度时,辐射、传导、对流散热停止,蒸发成为唯一散热方式。

4、体温调定点学说:在OP/AH区中有一个控制体温的调定点,而OP/AH区的温度敏感神经元
可能起调定点的结构基础。

当温度处于调定点时,集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处于平衡状态,体温维持在调定点设定的水平。

5、代谢稳定区:动物产热量随环境温度而改变,在适当的环境温度范围内,动物的代谢强度和产热量可保持在生理的最低水平而体温仍能维持恒定,这种环境温度范围成为动物的等热范围,又称代谢稳定区。

第八章、泌尿
1、肾脏的组织学特点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近曲小管肾单位

近球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髓袢降支细段肾小管髓袢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髓袢升支粗段
远球小管{
远曲小管
2、皮质肾单位: 肾小球较小,髓袢短
3、髓旁肾单位: 肾小球较大,髓袢长
4、肾小球旁器: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单位,三个部分组成:a、肾小球旁细胞(近球细胞)。

b、致
密斑。

c、间质细胞(系膜细胞)
5、肾小球毛细血管的特点:a血流量大。

b、肾动脉-两套毛细血管网-肾静脉。

c、髓旁肾单位出球小动脉进入髓质后分支。

6、肾小球的滤过屏障:肾小球滤过屏障膜有三层结构: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基膜、肾小囊藏层足细胞的“足突”。

基膜的孔隙小,因此对大分子的物质的滤过起到机械屏障作用。

滤过膜各层含有许多带负电荷的物质(糖蛋白)成为一种电学屏障。

7、尿液的浓缩条件:
a、对水的通透性(ADH抗利尿激素)
b、肾髓质渗透压梯度。

髓袢愈长,浓缩能力就愈强。

8、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动力是有效过滤压,由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前两者为毛细血管滤过压,后两者为回流压
有效过滤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一(血浆胶体渗透压一肾小囊内压)
9、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通透性和有效滤过面积的改变
(2)有效滤过压的改变
(3)肾血浆流量
思考题:尿是如何生成的?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形成滤过液(一般称为原尿)
2、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原尿的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排泄作用,最后生成终尿排出尿排泄=滤过一重吸收+分泌
第九章、肌肉
1、骨骼肌的收缩形式:等长收缩和等张收缩、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2、运动终板的兴奋传递:
运动神经纤维到达肌肉时,不断分支,每一分支支配一条肌纤维。

神经纤维末梢失去髓鞘嵌入到特化的肌细胞上,形成运动终板
AP饺导至杳梢突触餉膜
r
妻泡释放乙蟻胆•碱<Arh)
A讪扩故与后膜
(终板)券体結合
亠i --- —'*
沁屮内流.K+外躯证水
流+膜夫胶化解Ach
终板电位
畫加
动柞电位
*
3、兴奋收缩藕联:将基膜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和以肌纤维长度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联系起来的过程。

包括三个步骤: 1•动作电位的传导
2•信息在三联管部位的传递
3•纵管系统中钙离子的释放和在积聚。

钙离子对肌球蛋白中ATP酶活性的调节是兴奋-收缩偶联的基础
4、肌丝滑行学说:肌纤维收缩时,肌节的缩短并不是因为肌微丝本身的长度发生了变化,而是
由于两种穿插排列的肌微丝之间发生了滑行运动, 即肌动蛋白的细丝像 “刀入鞘” 一样向肌球蛋 白粒微丝之间滑进, 结果使明带缩短,H 带变窄,Z 线被牵引向A 带靠拢,于是肌纤维的长度缩 短。

第十章、神经系统 1、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生理完整性、绝缘性、双向传导性、不衰减性、相对不疲劳性 2、突触: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处形成的特殊结构
突触的结构:
4、突触传递的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延搁、总和作用、兴奋节律的改变、对内环境的改变的敏
感和易疲劳性、突触的可塑性
兴奋传递
抑制传递
AP 传导至突触前濮
AP 传导全尖敲前腿
前膜丰极化
C 沪呐流
囊范释放兴奋惟递质 袞泊释敘押糾此谴廣
递质扩叢/后膜受体鰭合
内流,穫去扱化
C1肉渡r 「夕怦,膜趣枫化
兴奋性突触后电住(EPSP ) 抑和忆餐敲卷电位(IPSP

时间空间X 扣达到科电位
抵消EPSP 的作用 动作]电位
不产生动柞电伍 兴奋假导至聲个突触后神经元
究炬后神蜡元话动抑制
4、神经递质和受体(概念)
神经递质: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 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 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导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 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能与某些化学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并诱发生物效应的特殊生物分子 5、中枢抑制
① 突触后抑制:突触后膜发生超极化即产生抑制性突触电位, 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 不易
去极化二呈现抑制,这种抑制就称为突出后抑制。

② 突触前抑制: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前神经元轴突末梢受到另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的影响, 导致前
者所释放的兴奋性递质减少,从而使突触后神经元不易或不能兴奋而呈现抑制, 称为突触前抑制。

6、植物性神经对内脏的支配(不受主观意识控制而有一定的自律性)
化学性突触
电突触
突触前膜(有无囊泡)
突触间隙(距离大小)
突触后膜(有无受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