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物流企业信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物流企业信用

于然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

【摘要】文章从物流企业诚信问题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立法不健全;教育不得力;失信成本低;管理缺位;信息不对称。

在考虑政府、行业、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方案:建立信用制度;加强信用教育;建立失信惩罚机制;提高物流企业准入门槛;行业协会监督物流企业信用评估工作;企业自身提高服务。

【关键词】物流企业信用现状对策

近年来,物流企业诚信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一些人有时选择欺诈可能会比选择诚信得到更多的利益。诚信缺失会导致运输市场秩序混乱,使垄断货源、欺行霸市、运输过程中货物丢失及搞不正当竞争等损害托运人权益的违章违法行为猖獗,从而引起交易成本增大、运输双方陷入经济纠纷、扭曲物流运输行业形象、影响社会效益,制约物流业健康迅速发展。2002年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就企业信用进行的专题调查结果显示:拖欠、违约和制假是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被调查的4695位企业经营者中,六成多经营者认为在商务活动中跟人打交道“需要提防”;67.4%的交通仓储运输企业认为“违约”是交易中存在的主要信用问题。这已充分说明我国的企业信用缺失已经达到很严重的程度。这种信用缺失的后果对于物流业发展影响而言,可以说是致命的,具体表现在货主对物流服务的需求必然采取审慎的态度,其结果就是自营物流,进而表现为物流服务的市

场需求不足,本应建立的委托合同关系难以建立;即使合同关系建立,由于企业之间缺乏信用,在货款支付和货物交付问题上互相奉行“不信任”原则,直接导致物流交易成本的增加和物流服务效率的降低,与现代物流的理念大相径庭。因此。

现代物流企业的诚信显得十分重要,信用体系是否完善,将直接影响物流产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强化信用管理迫在眉睫。

一、我国物流业信用问题现状我国物流业信用现状主要表现在信用缺失及诚信问题上:1.交易活动中交易合同失灵;不履约、半履约、悔约的现象屡屡发生、交易风险和成本加大。2006年7月2日《信息日报》的一篇报道:为逃债务“蓝翔货运”毁约就是指该物流公司与另一货运企业签订合同后不按时支付运输配送费而毁约。

2.拖欠成风,携款潜逃屡屡发生。主要表现为物流企业与上下游企业间相互拖欠,不按期偿还银行贷款,致使银行逾期贷款大幅度增加等;据《济南时报》2006年12月8日的报道说,济南汽配市场内的6位货主向该报反映“三立”物流公司欠着他们的货款,却人间蒸发了。货物蒸发,卷款潜逃等现象也频频发生,对我国物流业带来严重影响。

3.物流企业经济信息失真,比如为拉拢客户虚报注册资金、夸大自身实力、做不切实际的承诺;对失信企业惩罚力度不够或没有惩罚等。

信用问题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影响市场经济的正常高效运行,

加大了社会经济运行的成本,破坏正常的物流市场秩序,恶化竞争机制,加大守信者经营成本,破坏了公平原则;企业信用缺失,有可能出现银行惜贷、惧贷、不贷,银行信贷的门槛加高;产生信任危机。

二、物流企业信用缺失的原因1.我国没有信用方面的立法和执法体系,监管制度不健全。我国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但这很难涵盖所有的失信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约束机制。我国现行的适用于信用信息开放的法规和规章层次相对较低且效力有限,难以对信用管理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调整,也难以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和保护。我国的《民法通则》、《合同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虽然都有诚实守信的法律原则《刑法》中也有对诈骗等犯罪行为处以刑罚的规定,但这些仍不足以对社会的各种失信行为形成强有力的规范约束,在物流企业中表现为执法中的责任形式不规范,责任标准不明确。与此同时,有法不依和执法不严的问题也相当严重,在一些企业失信和诈骗案件的审理中,还存在严重的地方保护主义倾向。

2.诚信教育不得力,缺乏信用文化环境。现实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疗诸领域的腐败现象和欺诈现象,使诚信者得不到应有的肯定和赞美,说谎者也难以及时被揭穿而受到指责。诚信的自律和他律约束力不强,人们保持诚信的觉悟就会下降,不诚信的可能性随之增加。企业、个人、市场诸方面在此情况下,会缺乏诚信教育、学习的动力。很难树立起以讲信用为荣、不讲信用为耻的信用道德评价标准。

3.缺乏惩罚机制,导致失信成本过低。法律不健全,大量处于

罪与非罪、刑事与民事之间的失信行为,往往得不到相应的处罚,失信者侥幸得逞的心态就会膨胀。没有建立系统的信用联防网络和运行机制。

失信者的“黑色记录”得不到合法搜集和有效传播,对守信者的经济补偿不能合理到位。失信行为得不到惩罚,失信者的气焰抑制不下去,就打击了守信者的信心,搅乱了社会信用道德的评价标准。

4.物流业管理缺位,发展盲目无序,进入的门槛低。物流行业是由商务局进行指导,交通部门负责发放运输许可证。工商部门主要看是否运输非法物品,执照是否齐全等,政出多门的管理体制造成了事实上的管理缺位,正是这种局面造成了诚信的缺失。以郑州为例,6000家货运部在相关部门备案登记的尚不到十分之一。实际上,很多小型货运部的所有装备只有一部电话、一张办公桌和租赁一间简易的门面房。

不向任何部门注册就开始开展货运业务了。

5.信用信息不对称,物流企业多数为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社会开放性低,在信用市场中受信主体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是不同的,物流企业作为受信主体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及其信贷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而托运人或企业作为受信主体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信息,他们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共享性差,往往导致信息弱势方上当受骗、失信方频频得手。

参考文献:

姜梅.企业信用三大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2002(5):

55-56.

赵玉国.论强化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诚信建设[J].商业现代化,2005(10):296-297.

李昊.论我国企业信用体系构建[J].湖南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2005(1):27-28.280经济论丛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