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 心房颤动首选药物治疗

合集下载

有效治疗房颤的药有哪些

有效治疗房颤的药有哪些

有效治疗房颤的药有哪些治疗用药1、转复房颤,恢复窦性心律和预防复发的药物包括IA类(如奎尼丁)、IC类(如普罗帕酮、莫雷西嗪)和III类(胺碘酮、索他洛尔)抗心律失常药物。

它们主要作用于心房,以延长心房不应期或减慢心房内传导。

2、减慢心室率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双氢吡碇类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以及洋地黄类药物。

它们作用于房室结,以延长房室结不应期,增加隐匿传导。

过去,曾有些临床医师将减慢心室率的药物误解为有转复房颤为窦性心律或预防房颤复发的功能,如洋地黄类(毛花甙丙、地高辛)、非双氢吡啶类(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和β受体阻滞剂。

一些随机双盲的研究说明,毛花甙丙与抚慰剂比拟,其复律的有效率和恢复窦性心律距开始给药之间无显著差异。

奎尼丁曾在我国广泛用于持续性房颠的复律和预防房颤的复发,但临床研究说明,奎尼丁虽可有效治疗房颤,但可能增加病死率。

很多房颤药物的治疗主要是抗凝治疗、控制心室率或者节律,因为房颤的危害主要在于血栓栓塞,我们要注意减少并发症,宽松的控制心率,适度的维持窦性心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应用平安性要重于有效性。

饮食原那么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水果、蔬菜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纤维素,还含有较多的钾,对控制血压、保持电解质平衡都十分有益。

预防房颤,平时控制油脂和胆固醇的摄入是十分重要的。

天天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也就是大鱼大肉的人都是潜在的房颤患者。

平时做菜要少吃盐,尤其对伴有水肿的患者。

如果心脏患者心功能欠佳,出现明显浮肿时,应限制钠盐摄入,每天摄入量应少于5g。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一般来说房颤在冬季是高发期,所以中老年人在天冷时要注意保暖,同时不要吃过多辛辣调味品比方葱姜、咖喱、辣椒来刺激肠胃。

有研究说明长期过量饮酒的人群,即每天饮酒超过36克、每天饮酒次数多于3次,发生房颤的风险也比其他人增加百分之34左右。

所以尽量戒酒少烟免咖啡忌浓茶。

原那么上应做到“三低〞即: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新鲜蔬菜、植物油,少吃含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肥肉、蛋黄、动物油、动物内脏等。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吃什么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异常,其特征是心脏的上室部分发生快速而不规则的震颤收缩,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血液输送到身体其他部分。

对于房颤的治疗,药物治疗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

下面将详细介绍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以及常用的药物。

治疗目标:房颤的治疗目标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复律,即恢复窦性心律,将心脏重新恢复到正常的有规律的心跳;二是控制心率,即使心脏保持在较低而有规律的心率下工作,以减少房颤对心脏的负荷和对身体其他器官的不良影响。

常用的药物治疗:1.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房颤复律的药物治疗,主要采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普罗帕酮、索他洛尔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干扰心脏细胞内电信号的传导,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使用需要监测心电图和血药浓度,以避免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

2. 心率控制药物:对于房颤的控制心率治疗,主要采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和数字化治疗等。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不同机制抑制心脏频率,并减少心室与房室传导。

其中,钙拮抗剂常用的有维拉帕米和地尔硫䓬,β受体阻滞剂常用的有美托洛尔和阿罗洛尔,而数字化治疗常用的是地高辛。

这些药物可以用于减慢心室率、控制心律等,从而有效缓解房颤带来的不适症状。

3. 抗凝治疗:房颤患者可能存在血栓形成的风险,因此抗凝治疗也是房颤治疗的重要方面。

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和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如达比加群、阿哌沙班等。

这些药物可以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房颤患者中风的风险。

综合治疗策略:除了药物治疗,房颤的治疗还可以结合其他治疗手段,如电复律、射频消融术、心房封堵术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的综合治疗策略。

预防措施:除了治疗,预防也非常重要。

房颤患者应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控制这些疾病的发展,从而减少房颤的发生。

2.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房颤的发作与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有较大关联,所以房颤患者应尽量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用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用药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用药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患者在心脏的上部心房出现不规律的心跳,导致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容易引发血栓形成,增加中风的风险。

因此,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及时有效的治疗尤为重要。

在治疗房颤的过程中,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用药。

1. 抗凝治疗。

由于房颤患者心房内血液淤滞的风险增加,因此抗凝治疗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常用的抗凝药物包括华法林、利伐沙班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减少血栓的形成,降低中风的风险。

在使用抗凝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定期的凝血功能监测,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2. 心率控制药物。

对于房颤患者来说,心率控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常用的心率控制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心率,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脏功能。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确保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

3. 节律控制药物。

除了心率控制药物外,节律控制药物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节律控制药物包括奎尼丁、普罗帕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4. 抗心律失常药物。

此外,抗心律失常药物也是治疗房颤的重要选择。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包括胺碘酮、普罗帕酮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心脏的功能。

在使用这些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心脏功能,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之,药物治疗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选择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在使用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定期复诊,确保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合理的药物治疗,房颤患者可以尽快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治疗房颤的药物,药物治疗对策

治疗房颤的药物,药物治疗对策

治疗房颤的药物,药物治疗对策房颤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很大,治疗这一疾病首选药物治疗,平时也要做好护理,治疗一些原发性的疾病很关键,如果疾病发作时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情绪,对治愈疾病有信心。

★一、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对策心律转复及窦性心律维持:为阵发性和持续性心房颤动首选治疗,房颤持续时间越长,越容易导致心房电重构,而不易转复,因此复律治疗宜尽早开始,阵发性心房颤动多能自行转复,如果心室率不快,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能够耐受,可以观察24h,如24h后仍不能恢复则需进行心律转复,也有人主张,只要发作即应用药物控制,超过1年的持续性心房颤动者,心律转复成功率不高,即使转复也难以维持。

复律治疗前应查明并处理可能存在的诱发或影响因素,如高血压,缺氧,急性心肌缺血或炎症,饮酒,甲状腺功能亢进,胆囊疾病等,有时当上述因素去除后,心房颤动可能消失,无上述因素或去除上述因素后,心房颤动仍然存在者则需复律治疗,对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对其本身的治疗不能代替复律治疗。

★二、心房颤动护理1.积极治疗原发病。

房颤患者的护理常规要经常观察心率和血压,观察心脏节律的变化,如突然出现心率过快、过慢、不齐,或有明显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血压下降等,应及时发现,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2.房颤患者急性发作期应绝对卧床休息。

若发作程度较轻时,可以根据原发心脏病的状况及体力状态而进行适当的活动或休息。

3.注意饮食调理。

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奶类等;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

4.房颤患者心情多较忧郁、烦躁、情绪低落,护理方面应着重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感,保持心情平和,增强其治疗疾病的信心。

避免五志过极和长期负面情绪的存在。

房颤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房颤吃什么药效果最好

房颤吃什么药效果最好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的心脏不再以正常的节律跳动,而是出现不规则的、快速而不规律的心律。

房颤患者常常会感到心悸、气短、乏力等不适症状,严重者甚至可能发生中风、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治疗房颤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药物治疗是常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手段之一。

但是由于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所以选择什么药物对于每个人来说可能都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药物治疗房颤的药物及其效果,仅供参考。

1. 抗心律失常药:这类药物主要通过调整心脏的电活动和离子通道功能,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胺碘酮、普罗帕酮、美托洛尔等。

这些药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房颤的发作频率和减轻症状,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2. 抗凝血药:房颤患者由于心脏颤动而容易形成血栓,进而导致中风等并发症。

抗凝血药主要通过抑制血液凝固功能来预防血栓的形成。

常用的抗凝血药有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这些药物需要长期使用,但是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凝血功能,并注意避免出血的风险。

3.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脏的快速心律,减少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达到控制房颤的效果。

常用的β受体阻滞剂有美托洛尔、阿替洛尔等。

这类药物对于频发心悸、心律不齐等症状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4. 钙拮抗剂:钙拮抗剂可以通过阻断钙离子通道,减缓心率和心脏的兴奋性,从而控制房颤的发作。

常用的钙拮抗剂有地尔硫䓬、硝苯地平等。

这类药物对于心悸、胸闷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对于保持窦房结节律的效果不如其他药物。

5. 心血管代谢药:房颤的发生与患者的心血管代谢状态密切相关,因此一些能够改善心血管代谢的药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房颤。

常用的心血管代谢药有辅酶Q10、左旋肉碱等。

这些药物可以提高心脏能量代谢,减少心脏肌细胞的损伤,从而减少房颤的发作。

需要强调的是,药物治疗房颤是一种经验性的治疗方法,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

房颤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病症,主要表现为心跳不规律、心悸、气促、乏力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引发血栓、中风等并发症。

房颤治疗方法有很多种,如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等,以下从不同方面详细介绍。

一、药物治疗药物是目前治疗房颤的首选方法,常用的药物有抗心律失常药、抗凝药、心血管代谢改善药等。

抗心律失常药可以恢复心律、减轻症状,能够维持正常心律,但也有可能出现药物不耐受、副作用等问题。

抗凝药主要是为了降低血栓的风险,避免发生中风等并发症。

心血管代谢改善药物主要是通过改善心脏代谢情况,预防或减轻房颤症状。

二、电生理治疗电生理治疗是指通过电刺激来改善心律、控制房颤的一种技术。

常用的电生理治疗方法有电复律、心房内除颤、心房解剖治疗等。

其中电复律是一种通过电击使心脏恢复正常节律的方法,在无法通过药物控制房颤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使用。

心房内除颤是通过心脏导管将电极插入心脏内进行电刺激,以解除心脏内的异位节律。

心房解剖治疗是对房颤患者进行心脏手术,通过切除或隔离心脏内部扰动的部分来纠正心律。

三、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彻底的治疗方法,适用于药物和电生理治疗无效的患者。

手术治疗主要分为两种:传统开胸手术和微创手术。

传统开胸手术是指通过胸骨或肋骨切口进入胸腔进行手术,需要切断心包、心律调节神经、骨骼等,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

微创手术是指通过较小的切口进行手术操作,避免了开胸手术所需的长时间恢复。

微创手术中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导引下的心房消融术,即通过导管经食管插入体内,经过超声心动图引导对心房内部进行消融。

四、中医治疗中医治疗房颤主要注重整体调理,包括针灸、中药、饮食、运动等多方面的干预。

针灸作为中医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可以通过调整心脏的节律、引导气血流通来缓解房颤症状。

中药治疗房颤则主要分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养心安神等方面,能够调节心脏功能、增强体内能量,减轻房颤症状。

饮食方面建议少吃刺激性食物和油腻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钾、镁等元素的食物。

房颤有什么治疗方法

房颤有什么治疗方法

房颤有什么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特别是心脏上腔内两个心房的收缩无规律,造成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容易导致血栓形成,增加中风风险。

房颤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治疗和介入治疗等。

下面将分别介绍每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首选的房颤治疗方法之一,可以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房颤发作频率,并预防血栓形成。

常用的药物有下述几种:- 心律控制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能够恢复心脏正常的心律。

- 心率控制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CCB等,可以降低心脏的心率,使心脏达到正常范围。

-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阿哌沙班等,能够抑制血液凝结,预防形成血栓并减少中风的风险。

2.电生理治疗:- 电复律:是通过电击恢复正常的心律,一般适用于急性房颤治疗,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

- 心脏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导到异常的心脏组织,烧灼、摧毁异常的组织,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3.手术治疗:- 迷宫手术(MAZE手术):通过在心房内进行切割或缝合,创造新的传导通道,阻断异常的电信号传导,恢复正常的心律。

- 闭合左心耳术:闭合房颤患者左心耳,阻止血栓形成,减少中风的风险。

4.介入治疗:- 经皮射频消融术:通过导管引导射频能量到达心脏,破坏异常的心脏电信号产生部位,恢复正常的节律。

- 空气球导管封堵左心耳:通过导管将气囊放置于左心耳口,并通过充气封堵左心耳,减少血栓形成和中风风险。

除了上述的治疗方法,还有一些辅助性治疗措施可以帮助房颤患者管理病情,如:- 生活方式调整: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健康的饮食及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状况。

- 心率及节律监测:通过定期测量心率、中心静脉压及其他生化指标,了解房颤发作的状况及监测治疗效果。

- 中风预防:根据患者的中风风险评估,如需要,可以进行抗凝治疗或者取栓术,预防中风。

需要指出的是,房颤的治疗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如病情严重程度、患者年龄、病史、心功能等因素的综合评估。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

房颤最佳治疗方法相信很多人在生活当中,总是会遇到一些关乎与疾病的治疗,在用药的原则上成了一个让人苦恼的问题,因为疾病不同类型,原因不同,所以用药上也是有规律的,房颤在平时最佳的治疗方法是通过用药维持治疗,从而达到治疗效果,防止病情加重。

★(1)药物复律:★①奎尼丁:ⅠA类药物,减慢心房内传导速度,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加快房室传导,并有抑制迷走神经,加快心率的作用。

是最早用于复律的药物。

用法:先口服0.1g,若无过敏反应,第2天开始加量,常用剂量为0.6~2.0g/d,复律成功率40%~80%。

维持量为0.6g/d。

其副作用:皮疹、发热、腹痛、腹泻,严重者可导致尖端扭转性室速,发生晕厥,因此在复律期间,应进行心电监护,注意QRS波宽度和QT间期,如QTc超过0.50s,则停药。

★②氟卡尼:ⅠC类药物,减慢心肌内传导,对不应期的影响较小,有抗迷走作用。

该药对有病变心脏的传导抑制作用明显,易致新的心律失常,心脏严重受损者不宜选用此药。

口服用法:200mg2次/d,或静脉注射1~2mg/kg·d。

★③普罗帕酮:ⅠC类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少于同类药物,目前仍被广泛使用。

用法:口服150~300mg 3次/d,静脉2mg/kg或70mg/次静脉注射。

★④胺碘酮: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从而消除房颤,为目前治疗房颤较好的药物之一。

该药半衰期长,发挥作用很慢,可长期服用。

该药对心肌的抑制作用很轻,复律效果好,转复率可达70%以上,合并心功能不全时也可应用。

其优点:A.抗心肌缺血。

B.抗心律失常。

C.预防猝死。

D.延长寿命。

过去认为此药易致尖端扭转性室速,但经过大量研究报道,其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少,甚至当QT间期延长超过0.60s时,致尖端扭转性室速的发生率也只有17%。

用法:口服第1周0.2g 3次/d,第2周减为0.2g 2次/d,以后改为维持量0.2g 1次/d,服药第1周时,需每天监测心电图,注意QT间期变化,第2周可隔日监测心电图,第3周以后可每周做2次心电图。

房颤,该用阿司匹林还是华法林

房颤,该用阿司匹林还是华法林

心脑血管病防治《家庭医药》转来读者的一封来信,读者在信上说,自己患房颤多年,一直服用阿司匹林;一朋友也患有房颤,却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华法林。

阿司匹林、华法林,这两种药物的抗凝作用到底孰优孰劣?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来了解一下房颤的相关知识——○2045年,我国房颤人数将达4300万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2004年我国30~85岁居民中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岁以上人群中患病率达30%以上;预计到2045年,中国房颤人数将达4300万。

○抗凝能防血栓,降低房颤死亡率房颤之所以会导致死亡、残疾,主要就是因为形成血栓。

而脑卒中(又称中风)则是血栓形成后最为常见的表现。

调查发现,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年发生率(约5%),是非房颤患者的2~7倍。

而研究进一步证实,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若是合理应用抗凝药物,可显著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

○抗凝现状不容乐观尽管如此,抗凝的现状却不容乐观。

据了解,我国房颤患者抗凝率仅2%,而在这2%的人中,选择房颤,该用阿司匹林还是华法林□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大坪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 方玉强的抗凝方法还不完全正确。

华法林还是阿司匹林,评分说了算目前,我国房颤抗凝常用的是口服华法林或阿司匹林,特殊患者如冠心病支架术后可采用硫酸氢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方法进行抗凝。

从阿司匹林和华法林自身的成分作用来看,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抑制血小板聚集,优点是可阻止血栓形成,缺点是有引起出血的可能;华法林的作用是抑制凝血因子合成,优点是起效后作用和维持时间较长,缺点也是容易引起出血。

预防中风的新思路□ 王翰蔚多用左手 日本医学家经调查分析认为,因脑血管破裂出血而发生中风者,与在日常生活中过多使用右手有直接关系。

大脑所支配的肢体是交叉的,即左脑支配右半侧身体,右脑支配左半侧身体。

平时人们习惯用右手,会使大脑左半球神经的功能和血管的弹性不断得到锻炼和加强,微血管不易发生破裂出血。

左手使用少,大脑右半球神经的功能和弹性就得不到锻炼和加强,使得在血压增高和血管变硬变脆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微血管破裂出血。

房颤最好治疗方法

房颤最好治疗方法

房颤最好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方法,药物能恢复或者在一定程度维持心律,且控制并发症得发生。

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以及胺碘酮等。

药物治疗的好处是可以控制心室率,并且保证心脏的基本功能,同时降低心房颤动引起的心功能紊乱。

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有电复律或者导管消融治疗、以及抗凝治疗等。

抗凝治疗一定要有专业医生来指导,抗凝过度会引发出血,抗凝强度不够就没有疗效,所以千万要谨慎。

一般情况下非药物治疗的创伤比较大,一旦治疗失败,就需要立即使用药物来治疗。

但是无论选择何种方法来治疗心房颤动,其治疗原则都是要恢复窦性心律,这样才能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所以所有房颤的患者都必须恢复正常心率。

对于那些不可能将心律恢复到正常水平的患者,可以先通过药物把心率降下来,然后继续使用抗凝药物,以防止脑卒中或者血栓形成的发生。

所以,不难看出房颤这种类型的心律不齐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比较严重的情况,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到附近的大医院进行稳定治疗,防止出现更严重的疾病。

患有房颤这种病的患者通常都是心律过快,相比起正常人来说要快很多,房颤的发病原因也有很多,通常情况下都是与心脏疾病有关,但同时也与压力过大有关系,而上述文章中所介绍的治疗房颤的方法都是经过实践而得来的。

1、药物治疗目前药物治疗依然是治疗房颤的重要方法,药物能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控制心室率以及预防血栓栓塞并发症。

转复窦性心律正常节律药物:对于新发房颤因其在48小时内的自行复窦的比例很高24小时内约60%,可先观察,也可采用普罗帕酮或氟卡胺顿服的方法。

房颤已经持续大于48小时而小于7天者,能用静脉药物转律的有氟卡胺、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和胺碘酮等,成功率可达50%。

房颤发作持续时间超过一周持续性房颤药物转律的效果大大降低,常用和证实有效的药物有胺碘酮、伊布利特、多非利特等。

控制心室率频率控制的药物:控制心室率可以保证心脏基本功能,尽可能降低房颤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

常用药物包括:1β受体阻滞剂:最有效、最常用和常常单独应用的药物;2钙通道拮抗剂:如维拉帕米和地尔硫卓也可有效用于房颤时的心室率控制,尤其对于运动状态下的心室率的控制优于地高辛,和地高辛合用的效果也优于单独使用。

房颤治疗 首选药物

房颤治疗 首选药物

房颤治疗首选药物*导读:室率控制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和欧洲心脏学会房颤指南指出,对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常用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控制室率(Ⅰ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严重时,可考虑房室结或旁道射频消融治疗以控制心室率(Ⅱa……★我国多数房颤患者在中小型医院和基层医疗单位就诊,故药物治疗有其重要地位★投资较小、应用方便,是药物治疗之优势★药物治疗是房颤心率和节律控制的一线选择,预防血栓栓塞是房颤治疗的基石地位为室率和节律控制首选室率控制 2006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和欧洲心脏学会房颤指南指出,对于持续性或永久性房颤,常用β受体阻滞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控制室率(Ⅰ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副作用严重时,可考虑房室结或旁道射频消融治疗以控制心室率(Ⅱa);药物不能控制心室率或怀疑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时,可考虑经导管射频消融房室结(Ⅱb)。

未经药物治疗的患者不考虑射频消融房室结(Ⅲ)。

节律控制建议应用氟卡尼、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Ⅰ类)以及胺碘酮(Ⅱa)复律房颤。

对于左房不大或轻度扩大的症状性房颤患者,为预防房颤复发可以考虑射频消融作为药物治疗的替代选择(Ⅱa)。

作用警惕毒副作用普罗帕酮有效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对持续房颤、房扑、器质性心脏病疗效较差,应避免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奎尼丁有效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与持续性房颤。

但副作用较多,包括扭转性室速、恶心、腹泻等。

胺碘酮治疗房颤最为常用,具有抗交感和钙通道阻滞作用,可转复房颤、维持窦性心律、延缓房室传导及有效控制心室率。

器质性心脏病和心衰患者也可应用该药。

然而胺碘酮起效较慢,对多器官均有毒性作用,因而应用有限。

索他洛尔维持窦性节律作用欠佳,并具有致心动过缓、疲乏、支气管痉挛和呼吸困难的不良作用,与其对β肾上腺素能的阻滞作用有关。

尖端扭转性室速发生率为2.4%,大多发生在起始治疗后第1周或剂量调整后,女性患者中常见。

房颤最好的治疗方法

房颤最好的治疗方法

房颤最好的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患者常常会出现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因此,寻找最好的治疗方法成为患者和医生们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治疗房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并发症等因素,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以下是一些目前认为最好的房颤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对于一些轻度房颤患者,药物治疗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抗心律失常药物、抗凝血药物等可以帮助控制心律失常,预防血栓形成,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长期坚持,且可能会有一些副作用。

心脏电生理治疗,心脏电生理治疗是一种通过导管在心脏内进行的治疗方法,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等。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精确定位心脏内的异常激动灶,通过热能或冷能破坏异常激动灶,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心脏电生理治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但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严重的房颤患者,手术治疗可能是最好的选择。

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包括心房切除术和迷宫手术,通过手术切除或破坏心脏内的异常激动灶,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微创手术治疗和机器人辅助手术治疗等新技术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实践中。

心脏起搏器治疗,对于一些房颤伴有心室率过缓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可能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心脏起搏器可以通过电脉冲刺激心脏,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和心室率,改善患者的症状。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等方法来帮助控制房颤症状。

例如,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定期锻炼等都可以对改善房颤症状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总的来说,房颤的治疗方法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患者应该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并定期复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房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该注意避免诱发因素,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帮助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心脏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脏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脏房颤的最佳治疗方法
心脏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了严重影响。

治疗心脏房颤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佳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电复律和消融术。

1.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最常见和最常用的治疗心脏房颤的方
法之一。

通过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维拉帕米等,可以帮助恢复正常心率,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2.电复律:电复律是一种常用的治疗心脏房颤的方法。

通过给
患者施加电击,可以重置心脏的电活动,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电复律可以立即解除房颤,在某些患者中可能需要多次尝试才能成功。

3.消融术:消融术是一种介入性手术,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
行操作,以消融或破坏异常的心脏组织,恢复正常的心律。

消融术通常适用于长期存在心脏房颤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手术成功率较高。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改变生活方式也是治疗心脏房颤的重要一环。

患者可以通过戒烟、限制咖啡和酒精的摄入,控制体重,减少压力等方式来减少房颤发作的概率。

最佳的治疗方法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有时可能需要结合使用多种治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对于心脏房颤的患者来说,及时就医和专业医生的指导非常重要,以确保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并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房颤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方法

房颤治疗方法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是心脏上房颤动不规则而引起的。

它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常见于老年人,严重时会引起心脏血栓形成,进而导致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

目前,房颤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心脏电复律和心脏介入手术等。

本文将就这些治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药物治疗是房颤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抗凝血药物。

抗心律失常药物主要作用是调整心脏的电生理活动,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普鲁卡因胺、胺碘酮等。

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预防房颤患者发生心脏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

常用的抗凝血药物有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药物治疗可起到减少房颤发作次数和减轻症状的作用,但长期使用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和风险,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使用。

心脏电复律是一种常用的房颤治疗方法。

它通过直流电冲击来恢复心脏的正常节律。

电复律可以通过体外和体内两种方式进行。

体外电复律是将电极贴在患者胸部进行电击,体内电复律是将电极插入患者心脏进行电击。

心脏电复律可以有效地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心律失常加重、心肌损伤等。

因此,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决定是否进行心脏电复律治疗。

心脏介入手术是一种治疗房颤的较为复杂的方法,适用于严重病例或其他治疗无效的患者。

常见的心脏介入手术包括射频消融、冷冻消融和植入心脏起搏器等。

射频消融是通过导管将射频能量传送到心脏特定部位,使房颤区域产生坏死,从而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冷冻消融是通过导管将低温传送到心脏房颤区域,冻结心脏组织,达到同样的效果。

植入心脏起搏器是将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心脏,通过电刺激来调节心脏的节律。

这些介入手术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并且具有一定的风险。

除了上述常见的治疗方法外,还有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控制房颤。

例如,房颤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减少房颤的发作次数和症状的严重程度。

这包括戒烟、限制饮酒、控制体重、规律锻炼等。

14种房颤治疗药物,用药知识点大集结

14种房颤治疗药物,用药知识点大集结

14种房颤治疗药物,用药知识点大集结
抗凝、心室率控制和维持窦性心律是房颤治疗中的三个重要的策略。

房颤的主要药物治疗包括预防患者发生卒中风险的抗凝治疗,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心室率的药物治疗,以及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

本文主要介绍14种药物的使用要点。

表1 心房颤动的药物治疗
抗凝药物
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可使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降低64%。

非维生素K拮抗口服抗凝药为心房颤动血栓预防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选择,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达比加群酯、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

律率控制药物
心室率控制是房颤管理的主要策略,也是治疗的基本目标之一,能够明显改善房颤相关症状。

对于无心力衰竭或低血压,不伴有预激综合征的房颤患者,心室率控制的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地尔硫䓬和维拉帕米。

而对于急性心力衰竭伴快速心室率房颤的患者,可选用胺碘酮或洋地黄类药物。

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是改善房颤患者症状的主要治疗措施,主要的药物包括Ⅰc类(如普罗帕酮)、Ⅲ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伊布利特、索他洛尔)等。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及费用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及费用

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及费用
房颤,又称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其主要特征是心房的不规则而快速的收缩,导致心脏搏动不规律,从而增加了血栓形成和卒中的风险。

治疗房颤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药物治疗、电生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本文将为您介绍房颤的最好治疗方法及相关费用情况。

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房颤的常见方法之一。

常用的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抗心律失常药和控制心率的药物。

抗凝血药主要是预防血栓形成,常见的药物有华法林、利伐沙班等,其费用相对较低。

抗心律失常药主要是恢复心律的正常,常用的药物有普罗帕酮、胺碘酮等,费用较为昂贵。

控制心率的药物主要是控制心率过快,常用的药物有美托洛尔、阿托伐他汀等,费用相对较低。

其次,电生理治疗是治疗房颤的另一种常见方法。

其中射频消融术是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导管在心脏内部进行消融治疗,可以有效地恢复心律的正常。

射频消融术的费用相对较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在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

最后,手术治疗是治疗房颤的最后手段。

常见的手术包括心房
颤动消融术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心房颤动消融术是通过手术切除心房内部的异常传导组织,从而恢复心律的正常。

心房颤动消融术的费用较高,一般在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是将起搏器植入心脏,通过调节心脏的搏动来治疗房颤,其费用也相对较高,一般在数万元至十几万元不等。

综上所述,治疗房颤的方法有很多种,每种方法都有其适应症和费用情况。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建议进行选择,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一些参考,祝您早日康复!。

治疗房颤的主要用药方法

治疗房颤的主要用药方法
对于治疗房颤,建议服用盐酸胺碘酮片。房颤的预防应从病因和诱因的防治开始治疗原发心脏病,控制诱发房颤的因素。房颤转复后,通常需要抗心律失常药物来维持窦性心律以防房颤的复发。近年来,应用植入起搏器内设的特殊程序控制和预防房颤,已在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疗效,使一些原来药物难治、反复发作的房颤得到满意的控制。
3、抗凝或抗血栓治疗:
房颤患者脑梗死的危险是正常心律者的2~7倍。年龄越大,血栓栓塞的风险也越大。所以目前医学界主张,一旦房颤被确认,在没有明显禁忌证(如近期做过手术或有出血倾向等)情况下,就应该接受抗血栓或抗凝治疗。预防房颤血栓形成的药物包括两类,包括抗凝药(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且华法林的疗效优于阿司匹林,是首选药物。但华法林主要的副作用是出血。
日常注意事项
注意点一:
饮食原则
1、营养要相对平衡,根据病人的需要,各营养素要相对应的适量,齐全,除充足优质的蛋白质摄入外,一般应以低脂肪,适量碳水化合物为主。注意补充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等,这些可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获得。结构要合理,饮食护理切不可简单和单一。清淡和高营养优质量相结合,质软易消化和富含维生素相结合,新鲜和食物寒热温平味相结合,供应总量和病人脏腑寒热虚实证相结合。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2、设法增进食欲,在食物的选择,制作,烹调上,应创造食物良好的感观性状,在味,色,香,形上下功夫,尽可能的适合和满足病人的口味爱好和习惯。还要根据病人的消化能力,采取少量多餐,粗细搭配,流质,软食与食热量一般尽可能争取不低于正常人的最低要求,即每日在10千焦以上,因为病人体内蛋白质分解高,合成代谢功能减低,营养处于入不敷出的负氮平衡状态,故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要增加。一般每日摄入蛋白质应达到1.5克体重以上,而且应以优质蛋白为主,如鸡蛋,牛奶,肉类,豆制品等。

房颤的治疗用什么药好

房颤的治疗用什么药好
会出现什么表现
表现一:
阵发房颤的症状表现为发作开始比较突然,病人感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及忧虑不安。有冠心病的老年人,房颤发作开始时心室率很快,可出现眩晕,甚至晕厥,有时可出现心力衰竭及休克。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不一,短者仅数秒,可频频发作,长者可持续数日至数周。
表现二:
持续房颤症状与原有的心脏病和心室率有关。这种房颤的症状主要为:房颤病人感心悸、气短,尤其是活动后心室率明显增快。持续房颤者易于发生心力衰竭。房颤时因心房无收缩力,血流动力学紊乱,易发生附壁血栓,导致体、肺循环栓塞,以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为多见。
华法林:可有效降低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但诸多食物、药物及遗需在抗凝监测下调整剂量,导致很多房颤高危患者未接受抗凝治疗或抗凝力度不足。
运动锻炼
房颤患者运动要讲究科学,不宜过多也不能不锻炼,每次运动前要做准备活动,运动应从低强度向中等强度逐渐过渡,开始时,每天可运动20~30分钟,如无不适,再逐渐增加到60分钟,每周锻炼不应少于4次。还要注意在饭前、饭后不要运动。
表现三:
如果没有其它心脏病,且房颤时心跳又基本正常,病人可以没有任何房颤症状,是在偶然的机会被发现,如果房颤引起心跳过快,病人会出现心慌、气短、胸闷、憋气、惊慌等,如果有其它的心脏病,就会加重心脏病的症状,尤其会加重心力衰竭。
房颤的治疗用什么药好
用什么药好
建议应用氟卡尼、多非利特、普罗帕酮、伊布利特(Ⅰ类)以及胺碘酮(Ⅱa)复律房颤。对于左房不大或轻度扩大的症状性房颤患者,为预防房颤复发可以考虑射频消融作为药物治疗的替代选择(Ⅱa)。
普罗帕酮:有效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对持续房颤、房扑、器质性心脏病疗效较差,应避免用于器质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
奎尼丁:有效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与持续性房颤。但副作用较多,包括扭转性室速、恶心、腹泻等。

房颤药物治疗方案

房颤药物治疗方案

房颤药物治疗方案引言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的常见类型,特征为心房的不规则快速收缩。

它会导致血液在心脏中积聚,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

药物治疗是房颤管理的关键方面之一,本文将介绍常用的房颤药物治疗方案。

抗凝药物抗凝药物是预防房颤患者形成血栓的关键治疗措施之一。

以下是常用的抗凝药物:1.华法林(Warfarin):华法林是一种维生素K拮抗剂,通过抑制凝血因子的合成来防止血栓形成。

然而,华法林的用药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剂量,因为它具有很多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

2.新型口服抗凝剂(NOACs):NOACs是近年来引入的新一代口服抗凝药物,包括达比加群酯(Dabigatran)、利伐沙班(Rivaroxaban)、阿哌沙班(Apixaban)和依诺沙班(Edoxaban)。

NOACs与华法林相比减少了与食物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同时也不需要经常的监测。

对于房颤患者的抗凝药物选择,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肾功能、基础疾病等因素。

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做出最佳的治疗选择。

心率控制药物心率控制药物用于控制房颤患者心室率过快的症状。

以下是常用的心率控制药物:1.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心率控制药物,如美托洛尔(Metoprolol)和阿替洛尔(Atenolol)。

它们通过抑制肾上腺素对心脏β受体的刺激来减慢心率,从而帮助恢复正常的心律。

2.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维拉帕米(Verapamil)和地尔硫䓬(Diltiazem)也可以用于心率控制。

它们通过阻断心肌细胞内的钙通道,降低心室率。

注意,对于房颤伴有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应避免使用抑制心肌收缩力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恢复心律药物恢复心律药物是用于将房颤患者的心律恢复到窦性心律的药物。

以下是常用的恢复心律药物:1.胺碘酮(Amiodarone):胺碘酮是一种广谱抗心律失常药物,通过抑制多种离子通道的活性来恢复窦性心律。

然而,胺碘酮的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副作用,如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肺部纤维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脑血管] 心房颤动首选药物治疗
[心脑血管] 心房颤动首选药物治疗
Tags: 心房, 药物, 首选, 治疗
心房颤动首选药物治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教授郭继鸿
伊布利特是一种抗心律失常新药,主要适用于阵发性或持续性房扑及房颤的快速转复。

在此之前,临床尚无治疗房扑、房颤的药物可以选择,一般情况下,心房扑动伴快速心室
率时,常用电转复。

电转复的有效率为90%,其缺点是转复时,患者需要全麻,需要禁食
6小时。

《2019年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欧洲心脏病学会心房颤动治疗指南》指出,伊布利特是持续7天以内房颤的首选药物,以及房颤持续7天以上的一线治疗药物。

围手
术期预先给予伊布利特,还将有助于预防房颤发生。

伊布利特还可用于普罗帕酮复律失败,以及普罗帕酮或氟卡尼治疗期间房颤复发的患者。

文献证实:伊布利特快速转复房扑的成功率高于胺碘酮、普鲁卡因酰胺、普罗帕酮、
索他洛尔等药。

伊布利特适合应用于心外科手术后、起搏器植入术中、射频消融房颤术中
发生房颤的患者。

其特点是静脉推注后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即可见效,不需静脉维持,不用
按公斤体重计算用药剂量。

伊布利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常可自行消失。

患者用药前应
查血清钾、血清镁的水平,用药后应心电监测4小时。

左室射学分数低和心力衰竭患者慎用。

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
抗心律失常药物仍然是当前心血管药物研究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心房颤动(房颤) 、
心房扑动(房扑) 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

房扑、房颤可引起心悸等症状。

房扑、房颤
伴快速心室率时可引起血流动力学变化,使血压降低,冠状动脉灌注减少。

长期房扑、房
颤易使心房内产生血栓和血栓脱落。

房扑、房颤还可引起心脏结构的变化(心房扩大、心
室肥厚) ,使器质性心脏病加重[1]。

目前使房扑、房颤复律特别是快速复律的药物尚较少。

近年研究表明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伊布利特(ibutilide)是一种速效、安全的抗心律
失常药物,特别对快速终止房扑、房颤疗效较好。

伊布利特也是美国FDA 第1个批准的静脉应用治疗房扑、房颤的药物[2]。

本文对伊布利特的药理作用、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等作一综述。

1 药理作用
伊布利特具有延长复极的作用,因此一般将其归入第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

体外动物
实验结果表明伊布利特可延长兔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当伊布利特浓度为10-9 mol/L时,
可延长游离豚鼠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间[3]。

整体动物实验结果表明伊布利特可终止犬动物模型的持续房扑和房颤,延长QT 时间[4]。

伊布利特尚可减少犬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室颤和室速的发生率,并降低室颤时除颤阈值。

当伊布利特剂量为0.03 mg/kg时可延长AH 时间、房室文氏周期长度、心房心室有效不应期、右室单相动作电位时间和校正的QT 时间(QTc)。

一项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可使右房有效不应期从202.2 ms 延长到268.9 ms ,右房单相动作电位时间从242.1 ms延长到323.6 ms,右室有效不应期从234.5 ms延长到283.0 ms,右室单相动作电位时间从267.7 ms 延长到340.2 ms ,QTc 时间从418.2 ms 延长到514.6 ms[3]。

与索他洛尔不同,伊布利特在各种心房起搏频率下均延长心房不应期[3]。

临床研究表明伊布利特起效快,在10 min内快速静脉滴注伊布利特0.03 mg/kg时或在8 h内缓慢静脉滴注0.1 mg/kg时,可使QTc 时间延长38%~43%[5]。

QTc 延长的幅度与伊布利特的血浆浓度成正相关。

伊布利特对QRS 时间无明显影响。

本药对心率、血压及其他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影响。

伊布利特无明显负性肌力作用。

静脉滴注本药后原有心功能不全者心输出量、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嵌压等均无明显变化[5]。

对心脏电生理的研究表明:
1.1 抑制复极时K+外向电流心肌细胞复极时K+外流是促进心肌细胞复极的主要离子流。

Ca2+、Na+内流和K+外流的相对速率决定了复极Ⅱ相平台期的长短。

伊布利特有抑制复极时K+外向电流的作用[3],这也是本药作为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理由。

通过对K+外向电流的抑制,伊布利特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QT 时间,延长心肌的有效不应期。

1.2 促进平台期缓慢内向Na+电流这是本药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此作用。

研究表明伊布利特在常用剂量下即有此作用。

伊布利特通过这一作用可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延长心肌的有效不应期和QT 时间,减慢传导,使折返激动不易形成。

本药的这一作用使其具有更强的快速转化房扑、房颤为窦性节律的作用[3]。

1.3 促进平台期内向Ca2+电流这是本药区别于其他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另一个特点。

在复极Ⅱ相时由于Ca2+内流,抵消了部分K+外流的作用,使复极Ⅱ相出现平台期。

最终K+外流速率超过Ca2+内流,或Ca2+内流停止使复极Ⅱ相结束。

伊布利特通过促进
Ca2+内流[3],也可起到延长动作电位时间和延长QT 时间的作用。

此外,本药尚有阻滞延迟的整流K+电流作用[6]。

但本药的这一作用目前尚未发现与其临床抗心律失常作用之间的关系。

2 药代动力学
伊布利特静脉应用后,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

血浆分布容积为6.6~13.4 min/L,41%的药物与血浆蛋白相结合。

大部分药物在肝脏代谢。

除一个代谢产物外,其余7个代谢产物均无活性。

伊布利特t1/2为3~6 h。

本药代谢不受地高辛、β-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影响。

本药口服后生物利用度低,故一般均以静脉滴注[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