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年失业率

合集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变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变动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变动原因作者:任明阳来源:《商情》2013年第37期【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保持较高水平,与此对应的则是失业率的先下降后持续攀升。

失业是人们生活中所关注的基本问题,研究失业率对我国经济现状的分析与未来预测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制定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历年数据出发,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失业率的变动趋势以及变动原因。

【关键词】失业率,体制改革,统计误差,结构性失业,老龄化一、失业率的含义1.1国际定义失业率是指劳动中没有工作而又在寻找工作的人所占的比率。

一个社会的总人口包括处于劳动力队伍内外的两个部分,而在劳动力队伍之中的人又可分为已经就业和当前处于失业状态但是希望就业的两部分,基于此对失业率做一个具体的公式化描述,即:失业率等于失业人数与劳动力总人数的百分比。

1.2我国失业率我国统计局在统计失业率的时候采用的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即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与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就业人员、城镇登记失业人员之和的比。

二、我国失业率数据存在的问题由于我国失业率的统计是城镇登记失业率,所以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中国现行的失业率统计低估了我国的实际失业状况。

因为:2.1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失业率仅限于城镇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相当大一部分比重(改革开放后82.08%——如今50.05%),因为土地的缺乏和生产技术的提高,及近年来乡镇企业吸收劳动能力的下降,如今不少农村劳动力处于闲置状态,虽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镇务工,但是他们大多从事的是低技能、劳密型的工作,而且其工作状态极不稳定。

农村劳动力是中国最庞大但是却没有被正式统计的失业大军。

2.2国家统计局的失业统计仅限于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我国国家统计局所统计的失业人数仅限于在当地相关机构正式登记失业的城镇失业人员,没有包括处于失业行列但是没有正式登记的人员。

历年各地区城镇失业人口及失业率

历年各地区城镇失业人口及失业率

Y
Z
AA
AB
AC
AD
AE
AF
1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四川省 年 万人 26.47 27.65 27.94 27.16 26.72 30.18 29.59 30.79 31.9 33.82 33.1 33.3 34.3 36.1 34.53 37.86 36.28 34.56 36.93 40.67 42.87 54.36 54.64 贵州省 年 万人 8.7 8.72 8.47 10.08 11.5 10.74 11.3 10.23 11.14 11.08 11.18 11.61 12.13 12.12 12.13 12.47 12.34 12.18 12.51 12.56 13.66 14.09 14.49 云南省 年 万人 7.34 7.14 8.1 8.01 7.84 6.01 6.2 6.77 8 9.8 12.12 11.9 12.97 13.79 14.02 14.77 15.4 15.69 15.99 17.44 18.09 19.19 19.47 2.02 2.08 1.04 1.64 1.63 1.69 1.77 1.2 1.33 西藏自治区 年 万人 陕西省 年 万人 10.83 9.98 8.57 12.57 15.16 12.21 10.7 11.39 14.01 13.51 13.95 18.46 21.54 21.5 20.95 20.83 21.48 21.42 20.91 19.48 21.06 22.35 22.35 甘肃省 年 万人 10.12 10.43 9.13 9.59 8.38 8.34 7.97 7.35 7.44 8.66 9.31 9.53 9.25 9.69 9.51 9.43 10.28 10.72 10.78 9.8 9.3 9.71 9.48 青海省 年 万人 1.84 1.64 1.51 1.34 1.5 1.82 1.93 1.8 2.4 2.85 3.07 3.48 3.63 3.73 3.72 3.87 4.06 4.24 4.35 4.09 4.23 4.22 4.44 宁夏回族自治区 年 万人 2.98 4.23 4.48 3.42 3.95 3.91 3.7 3.8 3.66 3.54 3.75 4.1 4.35 4.2 4.42 4.77 4.8 4.76 5.22 4.61 4.69 5 4.94

失业—失业的界定及失业率(劳动经济学课件)

失业—失业的界定及失业率(劳动经济学课件)

摩擦性失业(frictional unemployment)是指因季节性或技术性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即由于经济在调整过程中,或者由于资源配置比例失调等原因,使一些人需要在不同的 工作中转移,使一些人等待转业而产生的失业现象。是劳动者想要工作与得到工作之间 的时间消耗造成的失业。
特点: 1.行业广且涉及人员多 2.失业期限较短
四、隐性失业
具有劳动能力并在职工作但工作量不足,不能通过工作获得社会认 可的正常收入,虽有工作岗位但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失业,或在自然经 济环境里被掩盖的失业。
1.表面上失业 2.无法准确识别
四、其他类型的失业
(一)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 劳动力的需求出现季节性波动,从而导致劳动者就业岗位的丧失.
失业率及失业率的统计 失业持续期 年失业率
一、失业率
表示在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一)失业率公式
失业率
m= U = U L U +N
式中: u 表示失业率, L表示劳动力人口, U 表示失业人数, N 表示就业人口
注意:失业人数指属于上述失业范围并到有关部门登记的失业者人数
失业人数 把在规定的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而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
二、失业的消极影响
(一)失业对经济社会的消极影响
1.经济总量的损失。 2.扩大收入分配的差距,加剧两极分化。 3.失业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治安、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一家有近40年历史的国有针织企业被一家私营公司购并,300名原针织厂的工人要么成 为下岗职工、要么被买断工龄并与企业脱离关系。所有的手续都符合法律程序,无论是下岗 的还是被买断的原针织厂工人都在相关的法律文书上签字画押了。但是,在遇到生活问题或 者预计到会出现生活危机的时候,这些工人还是会聚集起来集体上访或者制造社会事件。因 为在工人们看来,为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了几十年,最后落到这个下场,他们不甘心,也没有 其它任何办法来解决问题。上访和与政府讨价还价是他们可以想到的最直接的途径,也是下 岗职工基本的行为取向。

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90年代至今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效果分析
1996年成功实现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幅度回落, 通货膨胀率降低;1997年进一步巩固“软着陆”成果,实现了 “高增长、低通胀”。
由于此次调整力度实施扩大,虽抑制了通货膨胀,但也 为以后国内需求不足埋下了伏笔,致使1997年以后不得不进行 有一次调整。
2. 1998-200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中国90年代至今宏观经济政策
时间 1994-1997 1998-2003 2004-2007
2008 2009-2010 2011-2012
财政政策 适度从紧
积极 稳健 稳健 积极 积极
货币政策 适度从紧
稳健 稳健 从紧 适度宽松 稳健
1. 1994-1997年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从1993年开始中国经济出现过热现象。作为推动我国经济 增长主要因素的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1992年至1993 年增速分别为42.6%和58.6%,大大超过以往的增长速度。 投资需求带动了消费需求,当时我国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 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的双膨胀, 加剧了商品供给的短缺状况,造成1993年至1994年全国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了13.2%和21.7%,产生了较 为严重的通货膨胀。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2 008年7月至2008年底,央行调整金融机构宏观调控 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 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 贷款总量。
相关措施
2008年开始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防止经济 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 明显通货膨胀,按照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 平衡的基调做好宏观调控工作。
加大三农投资;提高中西部医疗补助标准;农村公路管护 纳入财政支持;积极促进再就业;增加城市和农村低保补助 金。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

中国的失业率到底是多少?似乎永远是个谜,官方公布的统计数据跟百姓的实际感受似乎总是相差甚远。

而且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数据结果,结果差异之大让人莫衷一是。

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

但是,很多半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失业率进行了估算,实际的调查结果远没有官方部门那么乐观。

例如,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

而且同样是“官方”代表身份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3月22日会见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的外方主要代表时,透露“中国的失业人口多达2亿人。

”此言一出,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似乎揭开了长期以来官方有关部门统计数字的那层美丽的面纱,隐隐让人感觉到失业率数字统计只不过是“看上去很美。

”之所以出现这么大的偏差,主要的原因在于统计方法的偏差。

换句话说,保障部失业率的统计方法并不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失业情况。

首先这一数据没有涵盖广大的农村人口,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务工的农民工和刚刚通过城镇化变为“城市人”的城郊人口都没有纳入到统计的范围;其次,即便以现有人口管理制度下所谓的“城镇人口”来说,“登记失业率”又将大批无业城市劳动人口排除在统计数据之外,因为多数高收入失业人群和短暂失业者一般不去失业救济部门登记,毕竟这种登记手续罗嗦而且救济很难拿到。

再次,90年代国企改革导致的大批下岗人员,按照官方的统计方法,也不属于政府定义的“失业”人员,因为这部分人与原单位名义上的雇佣关系依然存在。

而在目前的状况下,“下岗”和“失业”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根本性的差别。

有人曾经做过测算,如果当下美国采取中国统计局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方法,美国现在的失业率大概为 2.9%,远远低于其官方统计的约10%的数字。

在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的今天,割裂城市和乡村的失业统计恐怕很难对中国适龄劳动人群的就业状况作出全面的估算。

中国失业状况及计谋分析

中国失业状况及计谋分析

中国失业状况及计谋分析失业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由于各国的国情和经济进展水平不同而各有其程度的不同。

在中国,自1992年经济体制进入全面调整和转轨时期,一切社会经济行为均受到市场竞争机制的考验,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和失业的风险必然显现。

但是,因为中国国情不同,所面临的挑战又有其自身的特点。

一、失业现状分析转型期的失业状况的特点,一方面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在结构性调整中涌现出的隐性失业人口慢慢公布化,另一方面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向城镇流动。

记录失业率有上升的趋势,1985年为历史以来的最低点(1.8%),1996年上升到3%。

有专家估量到本世纪末将达到7.4%,记录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增加到1120万人,隐性失业由1996年的15.1%上升到20%左右,失业人口的绝对量将达到5000万至6000万人。

固然,这仅是一种预测,关键还取决于国家社会经济进展进程。

若是经济进展了,相关的政策适当,方法得力,就业面扩大,失业率自然就会下降。

下面咱们针对有关统计数据展开分析。

上表所列统计资料,至少能够说明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自1985年后,失业的绝对人数逐年有所增加,而与此同时,因新就业人数也在不断增加,相应地失业率连年来相对稳固在3%左右的水平,接近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水平(平均2.5%),低于进展中国家的水平(1990年亚洲失业率为8.3%,拉丁美洲5.5%)。

应该说,失业率维持在2~3%的水平属社会经济进展进程中的正常范围,可不能引发社会的震荡。

但那个地址所说的失业率用的是记录失业率,是指正式向政府有关机构记录失业,并希望找到工作的失业者。

2.在记录失业人数中,已达到劳动年龄等待就业的青年占了多半。

依据中国国情,每一年初、高中毕业生能升入大学和专科的人数一样占到毕业生总人数的25%左右,余下的毕业生人数专门大部份进入劳动力市场,寻觅工作,因此,从记录失业人数的组成看,也应属正常范围。

3.从表中能够看出,中国的隐性失业人数和隐性失业率均高出记录失业,且自1978年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形势进展较为突出和严峻。

中国自然失业率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自然失业率变化趋势分析

中国自然失业率变化趋势分析1. 中国自然失业率概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经历了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

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失业率的变化趋势也成为了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自然失业率是指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数所占总劳动力的比例。

它反映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和经济周期对就业的影响。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劳动力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在这个阶段,自然失业率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

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一些传统产业的就业岗位减少,而新兴产业的发展又需要一定的时间来积累经验和技能。

在这个阶段,自然失业率相对较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劳动力市场的供需矛盾逐渐得到缓解。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扩大内需、鼓励创业创新等,以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失业率逐渐下降,并在21世纪初达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在过去几年中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表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得到了较好的调节。

中国自然失业率仍然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压力可能会加大。

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也可能对自然失业率产生影响,在新的产业革命背景下,部分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可能面临被淘汰的风险,从而导致自然失业率上升。

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也可能对中国的自然失业率产生影响,国际金融危机和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导致中国的出口受阻,进而影响到国内的就业市场。

中国自然失业率的变化趋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未来的发展中,政府需要继续关注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变化,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来应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以实现更加稳定和可持续的就业增长。

1.1 自然失业率定义自然失业率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中由于生产技术水平、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和人口结构等因素所决定的失业率。

失业率统计图综述

失业率统计图综述

一,GDP数据从图表上可以看出,中国历年来的GDP增长率在不断波动,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至于由2007年的14.2%跌至2008年的9.6%,处于不稳定状态,经济复苏困难重重。

支出法:由图投资所占GDP的比例历年都比较重,近年不断上升,投资带动经济增长。

由图消费的比例逐年有所下降,虽然国家有加强投入拉动内需消费的资金帮助但是由于中国人本来所固有的消费观念,从消费影响经济还有望提高。

由图政府购买的比例比较稳定,稳定的政府购买可以更好的平衡国民生产总值,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贸易的比例变化比较大,可以看到近年来贸易比例不断上升,这说明中国已融入世界这个大家庭,但是如果对外贸易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一旦发生金融危机那么国家的经济就会受到很大的冲击。

收入法:由图可知政府收入比例在历年有所下降,但是政府的实际财政收入增加了不少,由下表可以看出,政府越来越富有。

但是丹从比例上看,可以说明,社会主义下的市场经济越来越富有活力,政府干预减少了。

二,CPI 数据居民消费价格水平的变动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通货膨胀(或紧缩)的程度,一般市场经济国家认为CPI 增长率在2%~3%属于可接受范围内,有时候CPI的增长也代表着经济的增长。

由图表可以显示中国在大部分年份的增长是比较正常的。

三,失业率:九七年由泰国发起的亚洲金融风暴及零八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的失业率逐年上升,就业前景不容乐观。

按照近几年来国家人口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官方数据,即便在危机发生后的2008年和2009年,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也始终保持在5%以下。

但是,很多半官方和民间的研究机构根据自己调查的数据对中国失业率进行了估算,实际的调查结果远没有官方部门那么乐观。

例如,2008年12月16日中国社科院公布的《社会蓝皮书》称,中国城镇失业率约为9.4%,这一数字是保障部统计数字的两倍还要多。

失业率看来在中国始终是个谜。

中国失业率统计表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也进一步上升到5. 4%万人,城镇失业率达到了5.3%,到1979年更是达到了568万人,失业率也进一步上升到5.4%。

2022年中国城镇失业率、城镇就业人数及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分析

2022年中国城镇失业率、城镇就业人数及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分析

2022年中国城镇失业率、城镇就业人数及各行业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情况分析一、城镇失业率城镇失业率是城镇失业人数与城镇从业人数及城镇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

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劳动力的失业程度。

一般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来反映城镇的失业状况,其中2021年中国城镇失业率为5.1%;16-24岁人口城镇失业率为14.3%;25-59岁人口城镇失业率为4.4%。

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显示,2022年1月中国外来户籍人口城镇失业率为5.1%左右;中国本地户籍人口城镇失业率为5.4%左右。

城镇失业人员是指城镇常住人口中一定年龄以上调查期间无工作。

其中2021年12月中国城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为259万人;城镇失业人数为1040万人。

2021年中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为545万人,同比增长6.7%;城镇失业困难人员为183万人,同比增长9.6%;城镇登记失业率为5.1%。

二、城镇就业人数情况就业人员是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2021年中国城镇就业人员为46773万人,同比增长1.1%;中国新增就业人员为1269万人,同比增长7%。

三、工作时间及工资情况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我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较为稳定,2021年12月中国城镇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小时左右。

2020年中国股份有限公司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8583元,同比增长5.3%;有限责任公司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4439元,同比增长6.2%;联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8584元,同比增长17.8%;股份合作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3655元,同比增长3.2%;城镇集体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8590元,同比增长9.5%;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08132元,同比增长9.3%。

我国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

我国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

我国失业率数据分析报告近年来,我国失业率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失业率的高低直接反映了我国就业形势的好坏,对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我国失业率数据的详细分析,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我国失业率的整体情况。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年底,我国失业率为4.1%,与去年相比略有上升。

从总体趋势来看,我国失业率在过去几年呈现出略微上升的态势,这与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就业结构调整等因素密切相关。

具体来说,我国失业率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就业不稳定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产业的劳动力需求逐渐减少,而新兴产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人才需求相对较高。

然而,由于技能结构不匹配、缺乏相关培训的问题,导致了部分劳动者面临就业难题。

此外,一些地区和行业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少,也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个导致我国失业率上升的因素是劳动力供求结构不平衡。

尽管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总体平衡,但在某些地区和行业,特别是一些新兴行业,出现了劳动力短缺的情况。

这可能是由于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滞后、劳动力流动性的不足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调整劳动力供求结构,提高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和适应性,是解决失业率上升问题的关键。

除了结构性问题,我国失业率上升还受到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对我国经济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这导致了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困难,不得不减少工人数量或停止招聘。

同时,外贸出口的放缓也导致了相关行业的失业率上升。

因此,我们需要积极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加强内外市场的开拓,提高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针对我国失业率上升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应加大对劳动力培训的投入,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和适应能力,以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的用工需求。

其次,应加强地区和行业间的劳动力调配,鼓励劳动力向需求较高的地区和行业流动,缓解地区和行业间的人力资源不均衡现象。

我国16-24岁失业率统计标准

我国16-24岁失业率统计标准

我国16-24岁失业率统计标准
我国16-24岁失业率的统计标准如下:
首先,失业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资源利用程度的核心指标,一般来讲,失业率上升意味着更多的劳动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较大。

对于16-24岁年龄段的失业率,通常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统计范围:通常包括所有16-24岁的人口,无论他们是在校学生、已就业还是处于无业状态。

2.统计部门:失业率数据通常由国家或地区的统计部门发布。

在中国,这些数据可能由国家统计局或地方统计局收集和发布。

统计方法:失业率数据是通过收集劳动力调查数据或就业调查数据得出的。

这些数据通常基于样本调查,并经过统计方法的处理来生成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3.数据解读:在解读16-24岁失业率数据时,需要考虑到其他相关因素,如经济形势、季节性因素、教育水平和工作经验等。

总的来说,我国16-24岁失业率的统计标准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旨在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以帮助政府、企业和社会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就业问题。

疫情下中国失业率分析

疫情下中国失业率分析

疫情下中国失业率分析内容⽬录1、我国失业率和经济形势明显背离。

................................................................ - 3 -2、两套失业统计:都需要⼤幅改进。

................................................................ - 4 -3、失业率到底多⾼?或在20%附近。

............................................................... - 5 -4、乘数和连锁反应:没有必然的V 型反弹。

.................................................... - 8 -图表⽬录图表1:美国失业率和经济周期的关系(%).................................................... - 3 -图表2:欧元区失业率和经济周期的关系(%)................................................. - 3 -图表3: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和经济周期(%)................................................. - 4 -图表4: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和经济周期(%)................................................. - 4 -图表5:各项经济数据增速相⽐前期的变化(%)............................................. - 4 -图表6:我国外出农民⼯数量(百万⼈)........................................................... - 5 -图表7:我国就业⼈员中农民+农民⼯占⽐(%)............................................... - 5 -图表8:各产业就业⼈数变化(万⼈)及就业占⽐(%).................................. - 6 -图表9:各⾏业中个体经营户就业占⽐(%).................................................... - 6 -图表10:可选消费相关制造业就业占⽐(%).................................................. - 7 -图表11:制造业出⼝依赖程度(%)................................................................. - 7 -图表12:每百万美元出⼝对就业的拉动(⼈次).............................................. - 7 -图表13:不同情境假设下新增摩擦性失业(万).............................................. - 8 -图表14:1 季度居民收⽀名义增速(%).......................................................... - 8 -图表15:可⽀配收⼊细项增速(%)................................................................. - 9 -图表16:可⽀配收⼊增速与经营性收⼊占⽐负相关........................................... - 9 -图表17:汽车贷款和住房贷款违约率(%)...................................................... - 9 -图表18:30 ⼤中城市成交⾯积同⽐变化(%)............................................... - 9 - 图表19:3 ⽉百城⼆⼿房价格环⽐(%)........................................................ - 10 -美国:失业率:季调美国GDP 增速(右轴,逆序)欧美防控新冠病毒的措施收紧后,经济受到明显冲击,失业率⼤幅飙升。

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案例1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一、我国面临的

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案例1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一、我国面临的

第十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案例 1:我国失业问题的分析一、我国面临的失业问题主要表现在:1. 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突出。

由于人口出生高峰期出生的人口正在跨入劳动者行列,“十五”期间新达到就业年龄的劳动力较“九五”时期平均每年多290万人。

2000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是3.1%,2001年是3.6%,城镇登记失业人员681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515万人,而且城镇登记失业率继续攀升,2002年一年中就达3.8%。

另外,农村还有1.5亿左右的富余劳动力急待转移。

与此同时,就业岗位的增加量相对减少。

由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原因,经济增长创造的就业岗位在相对减少,90年代就业弹性系数下降到0.1左右。

因此,尽管我国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90年代每年实际净增的就业岗位只有700万个左右。

2001年全年实际净增的就业岗位达到940万个,但也不到8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

劳动力明显供大于求,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2001年第四季度,100名求职者只有75个就业岗位。

2. 求职者发生了一些新变化。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1年6月的调查,青年求职者已占主体,35岁以下的求职者占七成以上,这与过去求职者主要为35岁以上大龄群体有明显的不同。

且求职者文化程度较高,近一半为高中文化程度,大专以上者占1/3。

3. 国企下岗职工生存的压力较大,再就业率偏低。

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调查,2001年协议时间到期的下岗职工占57%,2002年占33%。

但由于七成下岗职工同原企业存在债务关系,而这些处于困境的企业解决不了债务的经济补偿问题。

下岗职工年龄偏大,35岁以上的占72.5%,受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等因素的制约,再就业难度增大,就业困难者增多。

2001年实现再就业的下岗职工为227万,比上年减少133万,再就业率仅为30.6%。

4. 加入世贸组织初期,结构性失业人员会有所增加。

从长期看,加入世贸组织能够使我国对外贸易享受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加快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

历年按国家和地区分的失业率-2010年

历年按国家和地区分的失业率-2010年

1969-2010年历年按国家和地区分的失业率 2. 3.本表阿根廷和:%年龄是指12 4.5 3.9 3.2 2.8 1.7 2.7 2.5 2.9 2.72 4.2 3.85.3 4.4 5.3 1098.38.18.1 4.5 4.5 4.8 5.2 3.81.8 1.8 1.14.9 4.3 3.4 2.4 3.6 11.811.310.59.68.9 10.510.19.17.97.95.5 5.25 5.45 8.49.810.210.410.5 7.98.37.87.47.41 1.20.90.70.4 1415.617.417.416.9 4.5 5.9 6.77.1 6.1 9.91010.311.111.9 2.6 2.7 2.6 2.8 2.84.1 3.84 3.8 3.15.86.98.37.3 13.414.110.81210 5.7544 4.13.4 3.2 2.62 2.14.97 6.1 6.49.1 7.38.58.58.373.2 2.74.1 6.5 4.7 17.520.321.621.220.5 12.111.911.23.5 3.1 2.8 2.2 2.1 0.9 1.110.80.8 2.9 2.9 3.7 3.5 5.9 11.711.611.811.810.8 9.67.57.27 6.215.413.91310.79.110.11313.1119.2 6.本表芬兰、匈牙利的失业白俄罗斯的失业率是指登记失业率。

5.本表白俄罗斯的失业率统计年龄是指男性16至59岁,女性16至54岁。

1.4 1.1 1.3 1.823.7 3.23 2.2 1.7 1.6 1.7 1.5 1.567.37.3 5.8 6.7 7.2 6.2 6.99.610.5 3.7 3.1 3.2 3.5 3.71.2 1.90.10.5 3.83 3.7 6.51.711.115.3 7.87.58.110.411.30.7 4.1 2.6 8.79.59.710.611.3 4.5 3.1 3.1 6.611.6 109.48.99106.67.97.77.577.78.71.78.59.8 0.6 1.7 1.82.5 4.316.31512.914.715.1 6.48.99.610.611.2 12121110.911.4 2.5 2.3 2.1 2.1 2.2 2.5 2.6 2.4 2.3 2.4 7.2 6.3 5.1 3.7 2.5 2.2987.57 5.5 5.67.17.810.310.33.24.95.2 5.5 5.9 8.38.48.198.66.511.813.65 4.7 4.1 4.138.20.1 5.23.3 2.2 1.9 2.719.517.316.316.418.4 8.78.87.58.18.3 1.7 1.5 1.63 5.2 0.70.60.5 1.8 2.8 3.1 1.4 2.2 2.7 1.48.87.2 6.88.49.7 5.5 5.3 5.6 6.87.58.688.5997.39.910.49.57.7至54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