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厂细脉带锡矿体富集规律及隐伏矿体预测

合集下载

大厂矿区稀散金属富集规律初探

大厂矿区稀散金属富集规律初探

3 稀 散 金属 富 集 规 律 初探
大厂锡多金属矿 田中分散元素铟 、 、 镉 镓均具有工业价值。 整个矿 田铟资源量达到 6 0 0 0吨 . 镉资源量达到 2 00吨以上 . 00 其规模 均达到 特大型: 的资源量达到 3 0 镓 0 吨左右 . 其矿产资源储量规模达 到小型 , 大厂矿 田伴生的分散元素具有 巨大的经济价值。它们富集规律如下 : 31 铟元素富集规律 . 311 锡在铟的富集过程 中的密切相关 .. 锡 的存在更有利于铟进入成矿流体并随锡一起迁移 在氧化条件 下 . 似乎具 有亲铁性 . 铟 有时能够 富集在褐铁矿 中, 在这种 条件下 , 它 与锡具有相似的化学和地球化学性质 因此只有 当锡存在时 , 随其 铟 起迁移 随温度降低 . 铟与锡 分离 . 以类质 同象 的形 式进入铁 闪锌
【 关键词 】 ; 大厂 稀散金 属; 富集规律
稀散金属在 国民经济建设 中有着广泛 的用途 . 尤其是高新技术领 域 铟具有 十分独特而优 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能广泛应用 于电子计算 如 机、 能源 、 电子 、 光电 、 国防军事 、 天航 空 、 航 核工业 和现代 信息产业等 高科技 领域 : 镉可作为通信 电子 器件的高性能屯池 . 而国防科学和高 性能计算机 的集成 电路无锌不可 . 锗可作为半导体材料广泛应用于高 新技术领域 . 且其他材料无法替代 分散元素 因为具有这些特殊用途 通常被称为 “ 金属原材料工业中的味精 ” 广西稀散金属矿产较 为丰 富, 呈类质同象和分散状态赋存于多种金属 和非金属矿床 中, 作为共 、 伴生矿产 产出。已发现并探 明储量 的有锗 、 、 、 、 、 、 镓 铟 铪 镉 硒 碲等 7 种 , 有资源储量的矿产地 5 处 , 中锗矿 3 , 保 O 其 处 镓矿 1 处 , 6 铟矿 6 处 , 矿 2处 , 矿 1 , 矿 1处 , 铊 镉 7处 硒 碲矿 1 。 处 扁豆状 、 条带状 、 细脉状 、 网脉状 、 侵染状 、 对称 条带状 、 栉状 、 角砾状 、 晶洞及晶脉构造 等。

广西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式探讨

广西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式探讨

广西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模式探讨作者:何儒芳冯宁来源:《地球》2013年第03期[摘要]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处华南褶皱系西南端的右江褶皱带上,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

出露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为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其中赋矿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

区内多期次的岩浆活动、赋矿构造活动与相关的成矿活动伴随着有规律地形成了一套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组合,同时也相应表现为复杂的区域化探异常、复杂的次生晕与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且其异常具有分带性,探讨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对扩大深部找矿效果和寻找周边同类型矿产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字]大厂锡多金属矿田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探讨南丹县[中图分类号] P618.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3-70-20引言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广西南丹县南东部大厂镇-车河镇一带,主要由长坡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巴里-龙头山锡石-硫化物多金属矿床、鱼泉洞-铜坑和黑水沟矽卡岩型锌铜矿床、拉么-龙箱盖矽卡岩型锌铜矿床、茶山锑钨矿床、灰乐及坑马锡多金属矿床组成。

其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前人多有叙述,现在主要从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式角度进行总结探索。

1区域地质背景南丹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位于右江前陆盆地四级构造单元,地处华南褶皱系西南端的右江褶皱带上,处于古特提斯构造域与滨太平洋构造域的复合部位。

出露泥盆系至三叠系地层,为一套碎屑岩和碳酸盐岩。

其中赋矿地层主要为中、上泥盆统,为一套富含有机质的黑色页岩、泥晶灰岩、硅质岩和粉砂岩组成。

下石炭统黑色页岩也有一些矿化。

区域内岩浆活动频繁而强烈,以燕山晚期中酸性浅成岩为主,岩石种类有花岗岩、花岗斑岩、石英斑岩、闪长玢岩、石英闪长岩、石英安山玢岩等,呈岩枝、岩墙、岩脉产出,多分布于龙箱盖、大厂及芒场一带。

区域主构造线方向为NW向,除NW向基底断裂外,还有近SN向断块构造,盖层构造以NW向丹池大背斜和丹池大断裂为主。

广西锡矿资源概述

广西锡矿资源概述

广西锡矿资源广西保有资源储量的锡矿矿产地45处,主要分布在河池市,保有资源储量占全区的77.84%。

此外,桂林市、柳州市有一定分布,保有资源储量分别占全区的7.06%和6.59%。

其中1988年以来勘查评价的有11处。

大厂100号矿体:位于南丹县大厂镇巴力—龙头山一带,面积1. 9平方公里。

矿体处于丹池褶断带北段,出露地层为泥盆系—三叠系砂岩、泥岩、灰岩和硅质岩,有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和闪长岩隐伏岩体或出露地表。

矿体赋存于泥盆系与隐伏花岗岩体接触带及其附近裂隙和层间构造带中。

共有8个矿体,其中100号为主矿体。

除1 00号矿体为透镜状外,其余均为板脉状。

100号矿体长1240米,宽105—240米,厚0.33—33.0米。

矿石中成矿元素有锡、铅、锌、锑、硫、银、砷等,均达到独立矿床的工业要求,铟、镉、铋、金可综合利用。

矿石平均品位锡2.87%,锌10.58%,铅5.55%,锑4.86%,银164.22×10-6,砷3.11%,硫25.45%。

成矿元素以高品位为特征,主要矿种均属罕见的特富矿。

伴生元素品位铜0.04%,镉0.08%,铟0. 022%,铋0.12%,金1.91×10-6。

矿石矿物种类繁多,其中金属矿物有锡石、磁黄铁矿、脆硫锑铅矿、铁闪锌矿、黄铁矿、毒砂、白铁矿,少量黄铜矿、方铅矿、黝锡矿、硫锡矿、硫锑铁矿、银黝铜矿、辉锑银矿、硫锑铅矿、硫锑铜银矿、辉锑铅银矿、锑银矿和自然银等。

脉石矿物有石英、方解石、萤石等,含量较少。

矿石具自形、他形、填隙、固溶分离、溶蚀、反应边、压碎等结构,呈块状、细脉状、浸染状、条带状、晶洞、生物残余、角砾状等构造。

经选矿试验,选别最终回收率为锡精矿91.36%,铅锑精矿73.23—86.86%,锌精矿93.67%(附带铟精矿回收率84.13%),砷精矿93.36%,硫精矿24.07%。

该矿成因属沉积热液改造充填型矿床。

根据储量计算,100号矿体锡、铅、锌等均达到特大型矿床规模。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摘要本文从赋矿地层、构造、矿体组合、矿物和元素分带几方面分析了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探讨了矿床形成的控制因素,认为矿床自上而下为陡倾斜裂隙大脉及细脉、似层状细脉浸染型和似层状网脉浸染型矿体;矿体和蚀变围岩中挥发性和较低温矿物的元素组合在上部而较高温矿物的元素组合在下部富集。

关键词锡矿床;地质特征;层控性;地层;构造;大厂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世界著名的超大型矿床。

长期以来,国内外地质专家、学者对该矿床的成矿条件、成矿规律、成矿模式及矿床成因等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的地质特征,旨在对该区寻找相似的隐伏矿床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区域地质概括大厂矿田其地理位置位于广西河池地区的南丹县境内。

区域内出露的地层是一套类复理式的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的沉积地层,局部夹火山碎屑沉积。

岩浆岩主要有黑云母花岗岩、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花岗斑岩、白岗岩和闪长纷岩。

区内构造褶皱断裂发育,呈北西向紧密线状分布。

以复式形式出现的褶皱,两翼不对称,东翼缓西翼陡,局部倒转,次级挠曲发育。

褶皱构造主要有丹池大背斜,及大厂等次一级背斜。

断裂主要以北西向纵断裂为主,其次为北东向横断裂,再次为南北向的断裂,它往往被岩脉充填(图1)。

区内探明具有工业意义的锡多金属矿床有大厂、芒场、五好、北香、玉兰、麻阳等矿床。

2 矿床地质特征2.1地层区出露的主要地层为一套碳酸盐岩一硅质岩一细粒碎屑岩建造,自下而上为:泥盆系中统马家坳组(D2Mj)、泥盆系上统榴江组(D3Lj)、泥盆系上统同车江组(D3Tc)。

以上地层含有机碳高,硫、硅含量高,地层层理和岩石中纹层状条带发育,矿体主要赋存上泥盆统这套碳酸盐岩一硅质岩一泥灰岩岩石组合中。

2.2构造矿区的构造主要是NW向的大厂断裂和大厂倒转背斜。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显示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为310°~340°,总体倾向为NE,倾角为40°~70°,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条件与成矿模式

广西大厂超大型锡矿的形成条件与成矿模式

l 矿 床 地 质 概 述
大 厂锡矿 床位 于 江南 古陆南 西 部 的丹池 锡 一多 金属成 矿 带 中段L 。矿 区 主构造 为 NNw 向复 式褶 1 ] 皱, 断裂 主要 由 NNw 向逆 断 层 及 NE 向横 向 断 裂
地幔 , 来源 于 地 球早 期 的壳 一 幔 分 离 作 用 。7 ~ 5 8 的大 陆地 壳物 质在 太 古 宙 就从 地 幔 析 出( w— 5 De e y和 Wide ,9 1 李 曙 光 等 , 9 0 , 后 期 的 地 n ly 1 8 ; 19 ) 在 质 演化 过 程 中 , 壳 活 动 的 主要 方 式 是 对 先 存 地 壳 地 的各种 改造 作 用 ( 陆松 年 ,9 7 。因此 , 19 ) 只有 那 些 具
组成 。地 表 出露 有 花 岗 斑岩 ( ; 脉 、 岩 脉 , 部 有 大规 模 W , n高 丰度 初始 地壳 的地 区才有 可 能形 ) 玢 深 S 为 黑云母 花 岗岩 (, 隐伏 岩体 。接 触 带 顶部 为 夕 卡 成 超 大型 矿床 。大厂地 处 我 国华南 W , n高 背景 区 )) ; S 岩 锌铜 矿床及 钨 、 锑脉 状矿 体 , 岩体 外缘 为锡 石 硫 化 物矿 床 , 外 为汞 矿床 , 现分 带性 。岩 体西 侧 大 厂 再 呈 背斜 为主 要锡 矿床 产 出部位 , 矿物 组成 复 杂 , 其 形态 多样 , 规模 巨大 。东 侧矿 体 则规 模较 小 , 矿物 组 分相
. 超 大型 矿床 的形 成 是 各 种 成 矿 因素 优 化 组 合 的 结 2 1 丰 富 的 矿 质 来 源
2 成 矿 地 质 条 件
果 , 矿 需要 长 时期 的多重 富集 作用 。 成
矿产 空 间分 布 的不 的研 究 认 为 矿 质 从 根 本 上 主 要 来 源 于

大厂锡矿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与矿产经济研究

大厂锡矿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与矿产经济研究

大厂锡矿92号矿体矿化富集规律与矿产经济研究广西大厂是中外著名的锡产地,92号矿体是大厂矿田规模最大的锡多金属矿体。

本文应用现代成矿理论对92号矿体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和矿化富集规律进行了研究。

地质统计学作为一种先进的储量计算方法,已在国内外矿业界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首次运用地质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计算机为工具,建立了92号矿体的矿床数学经济模型,矿体数学经济模型的建立对于实现矿山生产的动态管理,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要研究成果如下:研究表明,92号矿体为喷流热水沉积—改造成因。

矿体赋存在D<sub>3</sub><sup>1</sup>硅质岩中,呈似层状与地层整合产出,与围岩同步褶曲,主要由层状矿和脉状矿构成。

前期海底喷流热液作用在矿区北东部和下部形成层纹条带状矿,后期构造改造作用形成了矿区西部和上部的细(网)脉状矿和大脉状矿。

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喷流作用,与燕山期花岗岩没有明显的物源关系,花岗岩主要为后期改造成矿提供了能量和动力。

92号矿体可划分为上、中、下三层矿。

上、下两层为Sn、Pb、Zn矿,中层为Zn、Pb矿,上层矿矿化最好,下层矿一般,中层矿较差;主要控矿因素为构造和地层。

成因规律的研究不仅丰富了大厂锡矿的成矿理论,而且为正确圈定矿体提供了理论依据。

建立了92号矿体原始资料数据库,库中共有516个探矿工程,25000件样品,近90000个Sn、Pb、Zn、Sb、Ag化验分析数据和三维坐标,并对其进行了基本统计分析,结果表明:Sn、Pb、Zn品位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变化系数依次为196%、153%、101%。

数据库可供矿山生产动态管理随时调用。

计算并拟合了92号矿体五个方向的变异函数,各变异函数曲线均为跃迁型,分别建立了Sn、Pb、Zn三元素的品位变化的数学模型,结构分析表明92号矿体呈带状各向异性变化。

交叉验证表明误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

广西大厂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规律探讨_石顺勇

广西大厂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规律探讨_石顺勇

低碳世界LOWCARBONWORLDLOW CARBON WORLD 2013/5广西大厂矿区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矿规律探讨石顺勇(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21)【摘要】位于我国广西省的大厂锡-多金属矿田是我国比较著名的一个多金属矿田。

本文作者主要对长坡-铜坑矿床的地质特点加以全面的探究,同时又指出大厂矿田的基本成矿模式。

【关键词】大厂矿田;地质条件;成矿模式【文章编号】2095-2066(2013)10-0124-021概述在丹池成矿带中,其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主要是以矿田为主的,其中包括超大型和大型矿床、中型矿床分为7处和3处,同时小型矿床的数量不计其数。

然而,在上述矿床当中,矿体规模稍大一些的主要有三个,即91号和92号层状矿体、100号龙头山矿体。

而在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包含很多切层次生呈现脉状的矿体。

除此之外,在龙箱盖矿体中也可能会存在花岗岩矿体。

2长坡-铜坑矿床地质特点分析2.1矿化特点2.1.1地层特点矿床范围所显露出的地层,其中主要包含两系,即泥盆系中统与石炭系的下统。

在此其中,泥盆系的中统主要是层状泥页岩与泥灰岩层,在其周围还会存在着礁灰岩;但是,在泥盆系上统则主要为页岩、各种形状的灰岩等,并且这些岩层的厚度都约为500m 。

另外,石炭系下统中,其上部、下部以及地层分布的分为是灰岩、砂页岩以及底砾岩。

由此看来,泥盆系与石炭系是一种假整合关系。

通常情况下,在泥盆系上统当中,矿床分布较多,因此,矿化作用也集中到泥盆系上统页岩、灰岩和两者岩的互层中。

然而,这并没有超出黑色页岩层范畴。

对这类赋矿地层来说,其岩性主要是从碳酸盐质逐步向硅质以及泥质进行交替转化的,并且逐渐形成沉寂韵律。

因碳酸盐层理发育,因此,便于形成层间构造,并且其化学性质便于交代含矿热液。

除此之外,上部的黑色页岩又具有挡板功效。

所以,此套地层对矿藏的储存的极其有利的。

2.1.2构造特点长坡倒转背斜部位是位于大厂倒转背斜西北端倾伏的部位。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100号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100号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100号矿体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探讨张起钻
【期刊名称】《矿产与地质》
【年(卷),期】1999(013)006
【摘要】大厂100号矿体赋存于龙头山生物礁灰岩中,是一世界罕见的特大型特富锡多金属矿体.对该矿体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龙头山生物礁具备优越的油气生、储、盖条件,为一古油藏,100号矿体成因与生物有机成矿作用有关.
【总页数】6页(P324-329)
【作者】张起钻
【作者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西地质勘查局,南宁,53002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1
【相关文献】
1.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体与矽卡岩型锌铜矿体对比研究 [J], 董从芳;袁远;蔡明海
2.危机矿山深边部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以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为例[J], 毛先成;戴塔根;吴湘滨;邹艳红
3.广西大厂91、92号锡多金属矿体的成矿构造特征 [J], 周勋;余何;康皓钰;董海雨
4.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硅质岩和层状矿体氧硅同位素研究 [J], 姚晓梅;丁悌平
5.广西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矿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J], 刘伯胜;刘继顺;范森葵;董从芳;袁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锡矿床的主要成矿模式、区带划分及找矿远景

广西锡矿床的主要成矿模式、区带划分及找矿远景

第 31 卷第 2 期 VoL31,No. 2■17 年 4 月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 Apr.,2017广西锡矿床的主要成矿模式、区带划分及找矿远景张波S丁汝福〃(1.中国有色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桂林541004;2.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屮心,北京100012)摘要:广西锡矿产地139处,保有储量占全国占储量的4D. 67%,居首位。

原生锡矿床类型划分为3个含矿建造、11个类型,锡石-硫化物类矿床为主要工业锡矿床。

根据广西锡矿的分布特征、赋矿规律,充分考虑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环境为原则,将广西锡矿分为四个成矿区带。

除丹池锡锑多金属大型矿集区外,认为桂北元宝山、摩天岭与桂东北猫儿山、越城岭等有望成为大型锡矿集区。

关键词:锡矿床;成矿系列;成矿模式;区带划分;找矿远景;广西中图分类号:P612; P618. 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Q1 — 5663(2017)02—0234— 071广西锡矿概况广西有锡矿产地139处,其中大型矿床13处,中型矿床11处,小型矿床30多处。

在已探明储量的矿 床中,原生矿35处,砂矿19处。

保有储量占全国总 储量的40. 67%,居首位。

南丹大厂矿田探明锡矿储 量占全区总储量的70%,是国内重要的锡业生产基 地之一。

锡矿主要分布在桂北地区,南丹、河池、罗城 等县市占全区总储量的75%,融水、恭城、灌阳、全 州、富川、贺县、钟山等探明储量占全区总储量的除桂北地区外,德保县和桂平县,也有少量探明储量广西锡矿主要赋存于四堡群、寒武系、泥盆系以 及第四系[«。

其中产于泥盆系的锡矿占探明储量的 65. 96M,第四系占19. 19M,四堡群占8. 45%,寒武 系占3.81%,花岗体中的占2,5%m e2广西锡矿床成矿区(带)划分广西锡矿分布在南岭纬向复杂构造带的隆起区 边缘之岩浆岩及褶皱发育区,总的趋势是:北部矿点多,南部矿点少;北部锡矿床以锡、钨及铜、铅、锌为特 点,南部则以锡、铜为特点。

危机矿山深边部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以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为例

危机矿山深边部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以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为例

危机矿山深边部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以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为例毛先成;戴塔根;吴湘滨;邹艳红【期刊名称】《中国地质》【年(卷),期】2009(036)002【摘要】危机矿山及老矿山深边部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但深部潜在资源的寻找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风险,这是由老矿山具有勘探开发程度高、预测评价及找矿向深部三维空间发展、矿山生产对物化探异常信息产生干扰等固有特点所决定的,因此,采用适合危机矿山找矿特点的预测评价新方法,是老矿山深边部资源评价找矿取得突破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针对危机矿山可接替资源的评价和找矿问题,采用数据驱动和知识驱动相结合的方法,确立了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工作的核心流程即"地质数据集成-成矿信息定量提取-立体定量预测".论文从场分析的观点出发,提出和建立了岩浆岩、地层岩性、断层和褶皱控矿作用的场模型以及矿化分布场模型,并通过连续模型的离散化实现了对地质控矿作用场模型的求解.采用统计分析和非线性规划方法,分析了地质控矿作用场与矿化指标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取出了地质因素控制矿化富集的定位定量参数,并根据这些参数得到了控矿地质因素定量指标集.基于矿化指标与控矿地质因素指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立体定量预测模型,包括矿化数学模型和含矿性估计模型,对大厂矿区深边部区域进行了隐伏矿体的三维定位定量预测,建立了预测结果数据库,绘制了按标高水平的单元预测图,开发了预测结果可视化查询系统.按照预测结果设计施工的深部找矿钻孔在大厂长坡区深部和铜坑深部区发现了新的隐伏矿体,验证了预测模型及预测结果的有效性.【总页数】12页(P424-435)【作者】毛先成;戴塔根;吴湘滨;邹艳红【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中南大学地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相关文献】1.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 [J], 黄午兴;刘远华;梁小琴2.危机矿山深部、边部隐伏矿体的三维可视化预测——以安徽铜陵凤凰山矿田为例[J], 毛先成;邹艳红;陈进;赖健清;彭省临;邵拥军;疏志明;吕俊武;吕才玉3.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 [J], 季国福;赵双民4.地质矿产数据库的建立与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研究 [J], 季国福;赵双民;;5.广西大厂矿田铜坑深部隐伏矿体立体定量预测建模与可视化研究 [J], 邹艳红;戴塔根;毛先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探讨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探讨

广西大厂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探讨[摘要]铜坑锡多金属矿床是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一个规模大、特征典型的锡多金属矿床,本文对矿床成矿地质特征、92号矿体地质特征进行研究,探讨矿床的成矿规律及控矿因素。

[关键词]矿区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丹(南丹)—池(河池)锡—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江南古陆南缘北西构造带和东西构造带的复合部位。

地层为泥盆、石炭、二叠纪硅质岩和碳酸盐岩建造。

主要矿化产于旋回中上部台沟—台地过渡带硅质建造中。

矿带走向为北西,长约100km,宽约20~30km,从北西至南东分布有五个矿田,即麻阳汞矿田,芒场锡石—硫化物矿田,大厂锡石—硫化物矿田,北香铅锌矿田和芙蓉场铅锌矿田。

大厂矿田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受北西向丹池复式大背斜控制。

丹池成矿带是海西—印支期右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一个断裂凹陷盆地。

印支—燕山运动使本凹陷带构造形变和强烈的岩浆活动使矿带内产有丰富的锡、铅、锌、锑、铜、汞、钨等多种矿产。

2 矿区地质特征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泥盆系一套碳酸盐岩—硅质岩—细粒碎屑岩建造。

矿区的主要构造是北西向的大厂断裂和大厂背斜。

大厂断裂是丹池断裂派生的次一级断裂,显压扭性,断裂面在走向和倾向上呈舒缓波状,走向南北,总体倾向北东,倾角40°~75°,具多期活动的特点。

大厂背斜是一位于大厂断裂北东侧、轴向与之近平行的倒转背斜,背斜西翼较陡,倾角大于70°,局部直立,甚至倒转;东翼较平缓,倾角小于40°。

背斜轴迹为330°,向北部转为300°,向北西倾伏。

区内岩浆岩主要有花岗斑岩和闪长玢岩,均呈脉状产出。

花岗斑岩脉产于矿床东则,又称“东岩墙”,呈左侧雁列式或“川”字型排列;闪长玢岩脉产于矿床西则,又称“西岩墙”,它与花岗斑岩岩墙呈大致平行排列,断续分布。

这两个岩体皆产出于大厂背斜的轴部,岩墙、岩株受北西向与北东向断裂控制,岩床受层间破碎带控制,岩株受北西向与北东向的褶皱叠加而成的穿隆构造和断裂交汇部位所控制。

广西锡矿床分布规律与找矿远景预测——以珊瑚钨锡矿为例

广西锡矿床分布规律与找矿远景预测——以珊瑚钨锡矿为例

广西锡矿床分布规律与找矿远景预测——以珊瑚钨锡矿为例张辰光
【期刊名称】《矿床地质》
【年(卷),期】2010(0)S1
【摘要】广西的锡矿资源丰富,其矿床类型多,成矿条件比较复杂。

其中珊瑚钨锡矿在广西锡矿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认识珊瑚钨锡矿的分布规律及其成矿特点,对加强广西的锡矿普查找矿工作将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广西锡矿床的分布规律1.1锡矿的成矿期本区锡矿成矿期主要为四堡-雪峰期、加里东期、燕山早期和燕山晚期四个岩浆成矿期,海西-印支期亦有小规模成矿。

【总页数】2页(P329-330)
【关键词】锡矿床;钨锡矿;找矿远景预测;分布规律;珊瑚;广西;成矿期;加里东期;矿床类型;重要地位
【作者】张辰光
【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44
【相关文献】
1.广西珊瑚长营岭钨锡矿床成矿规律及深部边部外围找矿预测 [J], 邓江;宋慈安;李红亮
2.广西钟山县珊瑚钨锡矿区及其外围找矿远景展望 [J], 杨明德;黄杰;蔡宏渊
3.广西珊瑚钨锡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带其找矿意义 [J], 刘慷怀
4.广西珊瑚钨锡矿床成矿条件及深部找矿潜力分析 [J], 陶明荣;黄玉恩;王本达
5.广西珊瑚钨锡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分带及其找矿意义 [J], 刘慷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广西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广西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范森葵;成永生;蔡明海;黎修旦;陈承珍;陈艳【期刊名称】《地质找矿论丛》【年(卷),期】2011(26)3【摘要】文章在阐述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总结了矿化富集规律:①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由上部锡石-硫化物矿体和下部夕卡岩型锌铜矿体组成,锡石-硫化物型矿体形态主要表现为大脉型、细脉带型以及似层状;夕卡岩型锌铜矿化主要沿赋矿岩石的裂隙充填、交代,形成细脉状、层状以及浸染状矿化,矿体分为2段,南西段为锡多金属硫化物矿,北东段为锌铜矿;②长坡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以及垂向分带特征,平面上从岩体中心向外依次为Zn,Cu→(W,Sb)→Sn,Zn→Sn多金属→(Pb,Zn,Ag);垂向上自下而上依次为Zn,Cu→Sn,Zn→ Sn多金属→(Pb,Zn,Ag);③长坡锡多金属矿床矿化富集与构造关系密切,尤其是次级构造部位,矿化富集程度高.夕卡岩型锌铜矿富集受花岗岩体影响明显,靠近花岗岩体矿化增强.%Located in Guangxi Autonomous Region of south China Changpo Sn-polymetallic deposit is the largest ore deposit in metal resources. This paper sumarizes the mineralization-enrichment regularity based on description of it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follows; (D The deposit is composed of the upper cassiterite-sulfide ore bodies and lower skarn type Zn-Cu ore bodies. Cassiterite-sulfide ore bodies occur as lode, veinlet zone and stratiform and skarn type Zn-Cu ore bodies as crack-filling, replacement, veinlet, layeroid and dissemination mineralization. The ore bodies are divided into two domains, I. E the southwest Sn-polymetallicsulfide ore domain and the northeast Zn-Cu ore domain. ②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zona-tion. In plan outward fron center of the intrusion are zones of Zn,Cu→(W,Sb)→Sn,Zn→Sn-polymetal→ (Pb,Zn,Ag) and vertical zones from botoom to top Zn, Cu→Sn, Zn→Sn-po→lymetal→(Pb, Zn, Ag). ③ Mineralization-enrichment of the depos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ectonics, especially to the sub-structures at which mineralization-enrichment is intense. Skarn type Zn-Cu mineralization-enrichment is clearly in-flunced by granitic intrusion, the nearer to the intrusion the stronger the mineralization.【总页数】6页(P266-271)【作者】范森葵;成永生;蔡明海;黎修旦;陈承珍;陈艳【作者单位】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广西215地质队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长沙410083;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南宁530004;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南宁530000;广西215地质队有限公司,广西柳州545006;广西大学资源与冶金学院,南宁53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2;P618.4【相关文献】1.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其层控性 [J], 余阳先;秦德先;秦来勇2.广西大厂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中两种黄铁矿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林丽;庞艳春;马叶情;马莉燕;苏楠3.广西大厂矿田长坡—铜坑锡多金属矿床锡石LA-MC-ICP-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J], 王新宇;黄宏伟;陈能松;黄锡强;吴祥珂;郝爽;李惠民4.广西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矿区锡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J], 刘伯胜;刘继顺;范森葵;董从芳;袁远5.广西大厂老山锌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J], 林喜养;陈承珍;郭宏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大厂矿区巴里山深部锌锡矿体探矿研究

广西大厂矿区巴里山深部锌锡矿体探矿研究

广西大厂矿区巴里山深部锌锡矿体探矿研究罗光克;张绍国;邓家亮;张闯;许远清【摘要】保有资源储量大幅下降是矿山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 为了可持续发展,铜坑矿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开展深部找矿研究. 通过研究,认为大厂断裂是主要导矿构造,SN 向断裂构造活动引起了 Sn、Zn等成矿元素的富集,东岩墙与巴里山交汇地段成矿条件优越,圈定了巴里山深部锡锌多金属找矿靶区. 铜坑矿经过近几年来坑道和坑内浅钻工程控制,新增锡锌多金属(332﹢333)矿石资源量62 万t,探矿工程表明其附近还存在锡锌矿体,显示巴里山深部找矿前景较好,应加大探矿力度.【期刊名称】《采矿技术》【年(卷),期】2016(016)001【总页数】3页(P92-94)【关键词】大厂矿区;深部探矿;锌锡矿体;断裂构造【作者】罗光克;张绍国;邓家亮;张闯;许远清【作者单位】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 广西南丹县 547205;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 广西南丹县 547205;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 广西南丹县 547205;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 广西南丹县 547205;广西华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铜坑矿, 广西南丹县 547205【正文语种】中文广西大厂矿区是世界著名的锡锌多金属矿产基地[1],其中巴里矿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厂矿务局的主要生产矿山,以开采浅部的大型裂隙锡矿脉为主,由于资源枯竭,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闭坑,现归入铜坑矿管辖范围,因离铜坑矿开采区较远,一直未开展探矿工作。

大规模的资源储量消耗导致保有储量不足,生产被动,因此,铜坑矿与广西大学、昆明理工大学、215地质队等院校联合,开展了“广西大厂矿田构造特征及其控矿作用研究”、“广西大厂矿田铜坑矿黑水沟-大树脚矿段锌多金属矿详查”、“广西大厂锡锌铜多金属成矿及找矿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

通过对大厂断裂、SN向岩墙以及大厂背斜变化特征及其对成矿控制的综合研究,进一步预测深边部找矿前景,提出了“长坡—巴里山深部锌锡矿多金属找矿靶区”。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铟富集规律初探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铟富集规律初探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铟富集规律初探
罗卫;尹展;戴塔根
【期刊名称】《金属矿山》
【年(卷),期】2009(000)008
【摘要】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中伴生分散元素铟的储量之大为世界所罕见.通过研究该矿田不同矿床、矿体中铟的含量变化特征来探讨矿田内铟的富集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矿田中铟的富集与锡的关系密切;铟的含量存在以龙箱盖岩体为中心向四周逐渐降低,随深度增加而提高的规律.
【总页数】4页(P69-71,86)
【作者】罗卫;尹展;戴塔根
【作者单位】中南大学;中南大学;中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1
【相关文献】
1.黄铁矿中铟的产出特征与富集规律:以大厂锡矿田为例 [J], 成永生
2.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床中铟的富集规律 [J], 戴塔根;杜高峰;张德贤;王明艳
3.广西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J], 范森葵;成永生;蔡明海;黎修旦;陈承珍;陈艳
4.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稀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研究——来自矿石组构和闪锌矿地球化学的证据 [J], 皮桥辉;胡瑞忠;王登红;缪秉魁;覃小峰;陈宏毅
5.广西大厂锡矿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探 [J], 李晓峰;杨锋;陈振宇;卜国基;王义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南丹县大厂矿田铜坑锡矿成矿地球化学模型和找矿预测标志

广西南丹县大厂矿田铜坑锡矿成矿地球化学模型和找矿预测标志

广西南丹县大厂矿田铜坑锡矿成矿地球化学模型和找矿预测标志李昌明;陈远荣;陈晓雁;李伟【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12(31)1【摘要】广西大厂锡矿是一个成矿物质多来源、控矿因素多样化和矿床类型多种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中各类组分的分配特征和规律,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和异常综合分带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经研究发现,该区成矿组分复杂,具有多期次脉动成矿的特征,各组分在纵向上产生明显的轴向分带和多个浓集中心.根据区内成矿元素的分带规律预测,认为本区深部还存在铜、锌矿化体.%The Dachang tin deposit is a superlarge nonferrous metal deposit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material sources, complicated metallogenic controlling factors and varied types of ore bodies. In this paper, distribution features of different components, anomaly spread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and hydrocarbon along the vertical section and horizontal plane related to the ore-forming pro-cess of the Dachang tin deposit were summed up. Meanwhile, the synthetic ideal anomaly model and prognostic exploration indicators for deep blind ore bodies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It is discovered that the ore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lex mineralizing elements, multiple metallogenic periods, obvious anomaly zoning and several anomaly concentration centers along the vertical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zoning regularity of ore-forming elements, the possible existence of copper-zinc ore bodies in the depth of this area is pointed out.【总页数】7页(P136-142)【作者】李昌明;陈远荣;陈晓雁;李伟【作者单位】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广西地质勘查总院,广西南宁530023;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桂林理工大学,广西桂林541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8.44;P632+.2【相关文献】1.大厂矿田黑水沟-铜坑区深部多方法找矿与成矿预测 [J], 范森葵;王明艳;成永生;黎修旦;吴德成2.大厂铜坑锡矿成矿地球化学模型及找矿预测 [J], 李昌明;陈晓雁;李伟;张辰光3.大厂铜坑锡矿成矿地球化学模型及找矿预测 [J], 李昌明;陈晓雁;李伟;张辰光4.广西大厂铜坑锡矿矿体数字化与找矿预测研究 [J], 秦德先;夏既胜;谈树成;余阳先;洪托;陈爱兵5.广西大厂100#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分带模型与找矿预测标志 [J], 张志伟;陈远荣;张苗苗;李林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广西大厂锡矿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探

广西大厂锡矿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探

2010年10月October,2010 矿 床 地 质M I NERAL DEPO SI T S第29卷 第5期Vol.29 No.5文章编号:0258-7106(2010)05-0903-12广西大厂锡矿铟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初探 李晓峰1,2,杨 锋3,陈振宇1,卜国基4,王义天1(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037;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 550001;3桂林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广西桂林 541004;4柳州华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柳州 545005)摘 要 广西大厂锡矿位于江南古陆西南缘,桂西北海西-印支期被动陆缘裂谷盆地北部的断裂凹陷盆地中,是中国重要的、以锡为主的有色金属矿床。

它主要由长坡-铜坑和高峰矿床、拉么矿床、大福楼矿床和亢马矿床等组成,其铟资源量约6000t。

文章在对长坡-铜坑矿床、高峰矿床以及拉么矿床不同类型围岩(包括花岗岩质岩石)、矿石以及不同矿床类型中矿石矿物(硫化物和氧化物)中的In、Cu、Cd、Sn、F e、Zn等微量元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不同类型矿床、不同矿物组合中硫化物的微量元素电子探针测试以及硫同位素分析结果,初步认为大厂锡矿岩浆源区是富铟的,在正常的沉积岩中不存在铟的初始富集;I n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与层状和块状的矿体关系密切。

在成矿作用过程中,In的分布和富集对矿物组合和矿石类型具有明显的选择性。

大厂铟矿的形成是富铟的岩浆源区重融产生含铟岩浆,在岩浆侵位冷却过程中,由岩浆结晶所产生的流体携带In、Cu、F e、Zn、Sn等成矿元素从岩浆中出溶,形成含I n的成矿流体。

水-岩反应以及在大气降水来源流体的参与下,导致I n、Cu、F e、Zn、Sn等从成矿流体中沉淀、富集成矿。

关键词 地球化学;元素分布;成矿机制;硫碳氧同位素;闪锌矿;铟;大厂中图分类号:P618.44 文献标志码:AA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geochemistry and genesis of indiu m in Dachang tinore district,GuangxiLI XiaoFeng1,YANG Feng2,CHEN ZhenYu1,BU GuoJi3and WANG YiT ian1(1Institut e of M iner al Resources,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 ical Sciences,Beijing100037,China;2State Key L aboratory of Or e Deposit Geochemi stry,Institute of Geochemistr y,Chinese Academy of Seiences,Guiyang550002,Guizhou,China;3College of Earth Sciences,Guilin U niversity of T echnology,Guilin541004,Guangx i,China;4L iuZhou Huax i T in Group Co.,L T D.,LiuZhou545005,Guangx i,China)AbstractLocated in the fault depression basin of the North Hercynian-Indosinian passive continental marg in on thesouthw estern marg in of Jiangnan orog enic belt,the Dachang tin ore district is an im portant tin-polymetallic ore district w ith Cu,Zn,Pb,In,Sb and Ag resources.The ore district consists of Changpo-Tongkeng deposit and Gaofeng deposit in the w est,Lamo skarn deposit in the middle and Dafulou as w ell as Kengma deposit in the east,with total indium resource about6000tons.This paper deals emphatically w ith the Changpo-Tongkeng deposit,Lame deposit and Gaofeng deposit,and analy zes In,Cu,Cd,Fe and Zn concentrations in their host本研究得到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K2007-01-07)和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主任基金(07109011-Z014)的联合资助第一作者简介 李晓峰,男,1971年生,博士,研究员。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稀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研究——来自矿石组构和闪锌矿地球化学的证据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稀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研究——来自矿石组构和闪锌矿地球化学的证据

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稀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研究——来自矿石组构和闪锌矿地球化学的证据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是中国南方重要的金属矿产资源区之一。

在该区域的矿床中,铟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元素,但是在某些区域的铁铜矿床中,铟却表现出比较显著的富集现象。

因此,对于铟在矿床中的富集规律进行研究,对于理解该区域的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矿石组构和闪锌矿地球化学,探讨了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稀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该区域铁铜矿床中的镍、铜、铅和锡的富集程度是比较显著的。

而铟的含量有时也表现出相对较高的趋势。

根据我们的研究,这种趋势大多数是由于铟交换作用所导致的。

因此,我们提出了闪锌矿成矿流体对矿床中的铟富集作用的可能性。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对铁铜矿床中的矿物组成进行了观察。

结果发现,铟通常是伴随在含铜黄铜矿旁边的砷铜矿中被发现。

同时,我们也发现,砷铜矿中的铟含量通常是比较高的。

此外,通过对矿石中铝、锆、钛和锶的含量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元素的含量与矿床中的铟含量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这意味着在矿床中富集的铟通常是在成矿流体与矿床中岩浆熔融体相互作用的结果。

该过程可能涉及到反应矿物的溶解、铟的富集和沉淀。

综上,本文研究了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稀散元素铟的富集规律。

研究结果显示,在矿床中铟含量的分布通常是不均匀的。

金属矿床中的成矿流体可能通过交换作用富集铟。

此外,研究还表明,在铁铜矿床中砷铜矿中的铟含量通常是比较高的。

在广西大厂锡多金属矿田西矿带的矿床中,铟是一种非常稀有的元素。

在矿床中,各种金属元素的含量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将对矿区的一些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来看铜的含量。

根据矿床中的数据显示,矿床中铜的平均含量约为0.89%。

铜是矿床中比较重要的金属元素之一,它与铝、铱、钌、铂等元素具有良好的互相富集性。

此外,在矿床中铜的含量较高时,铟的含量也通常比较高。

然后我们来看锡的含量。

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矿区105号矿体锡多金属矿外围找矿远景分析

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矿区105号矿体锡多金属矿外围找矿远景分析

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矿区105号矿体锡多金属矿外围找矿远景分析大厂矿田是丹池成矿带内规模最大的锡多金属矿田,内含丰富的锡、锌、铅、锑、铟、镉、银等有色、贵金属,并伴生硫、砷及稀有金属铟、镉、镓。

巴力~龙头山矿区位于大厂矿田西矿带内。

通过开展大功率TEM深部找矿研究工作,预测深部及外围仍存在较大的找矿潜力,应重视矿区及外围区域地质特征的对比研究,继续开展地质勘查工作。

标签:广西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锡多金属矿地质找矿0引言大厂矿田巴力~龙头山矿区锡多金属矿床105号矿体位于广西河池市南丹县大厂镇境内,地理坐标东经107°34′48″~107°35′33″;北纬24°49′15″~24°51′09″。

矿床所处大地构造位置属丹(南丹)-池(河池)成矿带,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产有丰富的锡、铅、锌、锑、铟、镉、银等多种矿产,找矿潜力大。

1成矿地质条件1.1成矿地质背景巴力—龙头山矿区位于丹池成矿带中部的大厂矿田西矿带内。

丹池成矿带处于桂北台隆南西侧,属桂西再生地槽东缘的丹池断褶带内。

矿带呈北西走向,长130千米,宽10千米。

由一系列北西向紧密线状褶断构造组成,并叠加发育南北向、东西向构造,形成短轴状隆起,主要有芒场、灰乐~大厂和芙蓉厂三个横向隆起带,控制了大厂、芒场、五圩、北香、玉兰、麻阳等矿田(床)的分布(图1)。

大厂矿田分布的地层为泥盆系至三叠系。

其中泥盆系分布最广,是矿田内的主要赋矿层位,所有工业矿体均赋存于此。

其具有如下特点:①沉积厚大;②地层中含硫量较高;③地层中成矿元素Sn、Pb、Sb、Ag、W等含量较高;④地层岩性组分复杂,刚塑性岩层频繁交替。

大厂矿田岩浆岩属中酸性中深——超浅成侵入体,主要为黑云母花岗岩,属燕山晚期产物。

黑云母花岗岩化学成份具有以下特点:①酸度大;为铝过饱和系列,富硅、富碱性;贫铁镁质,挥发组份F、B含量高,而Sr含量低。

②主要成矿元素Sn、Cu、Sb、W、Ag、As的含量一般高于世界平均值的数倍至数十倍。

广西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广西大厂长坡锡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矿化富集规律
锡多金属矿床具有明显的水平 以及垂 向分带 特征 , 面上从 岩体 中心 向外 依次 为 Z , u ( , 平 nC 一 W S ) s ,n S b 一 n z — n多 金 属 一 ( b Z , ) 垂 向 上 自下 而 上 依 次 为 Z , u S , n S P , n Ag ; n C — n Z — n多 金 属 一
( b Z , )③ 长 坡 锡 多 金 属 矿 床 矿 化 富 集 与构 造 关 系 密 切 , 其 是 次 级 构 造 部 位 , 化 富 集 程 P ,n Ag ; 尤 矿 度 高 。夕 卡 岩 型 锌 铜 矿 富 集 受 花 岗 岩体 影 响 明显 , 近 花 岗岩 体 矿 化增 强 。 靠 关键词 : 长坡锡多金属矿床 ; 矿床 地 质 ; 化 富 集 ; 西 壮 族 自治 区 矿 广
司在 长 坡 锡 石 一 硫 化 物 型 矿 床 的 深 边 部 新 发 现 了 具
大 型规模 的 黑 水 沟 一大 树 脚 夕 卡 岩 型 锌 铜 矿 。 因 此, 长坡锡 多金 属矿 床 的垂 向矿 化分带 更加 清 晰 、 完
位 于桂 西北 南丹县 境 内的大 厂锡 多金属 矿 以其 整 。本文 将在 阐述 长坡锡 多金 属矿 床地质特 征 的基
收 稿 日期 : 2 l 3 1 ; O O0 — 2 改 回 日期 : 2 1 —8 O 0 10 8
基 金项 目 : 国土 资 源 部危 机矿 山接 替 资 源 勘 查 项 目( 编号 :0 5 5 2 ,0 8 9 63 、 西 有 色 金 属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地 质 找 矿 科 研 项 目( 2 0 4 0 2 20 9 4 ) 广 编
资源 储量 巨大 、 种 齐全 、 物组 合 复 杂著 称 于世 。 矿 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细脉带矿体地质特征
细脉带矿体位于大厂长坡 ’ 铜坑矿床上部, 处 于长坡背斜平缓东翼之次一级纵向背斜轴部横向 裂隙带的延伸部位 ( 图 %) , 矿体赋存于上泥盆统
’ ) "0 ;, ;" 矿 , 灰岩、 , 大 扁 豆 灰 岩 和 ;,小 扁 豆 灰 岩 中 。
收稿日期: "##& ’ #( ’ #) 作者简介: 秦来勇 ( %(*$ —) , 男, 在读硕士, 工程师, 从事矿产地 质勘查与矿床研究工作+
广西大厂细脉带锡矿体富集规律及隐伏矿体预测
" , 秦来勇% , , 秦德先% , 余阳先% , ( %+ 昆明理工大学, 昆明 )$##(, ; "+ 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 桂林 $&%##& ; ,+ 柳州华锡集团铜坑矿, 广西 南丹 $&*"#* )
摘要: 从赋矿地层、 岩性、 控矿构造、 火成岩等几方面对细脉带矿体的成矿富集规律进行了探 讨, 指出 -. 向裂隙构造为其主要控矿构造。同时, 运用野外地质、 数学地质、 物化探等综合信 息进行隐伏矿体预测, 指出在细脉带矿体的北东延伸部位和北西平行部位有存在同类型矿化 的可能。经工程验证, 发现了新的工业矿体, 表明对细脉带矿体矿化富集规律的认识是正确 的, 矿山周边仍有找矿潜力。 关 键 词: 细脉锡矿体; 矿化富集; 成矿预测 ; 工程验证 ; 广西大厂
组成, 密度为 - + ’ 条 < &, 最密地段达 (* 条 < & 左 右, 在深部叠加在层状矿体上。 ’* 向控矿断裂, 主 要分布于大厂背斜的北西端 , 长坡倒转背斜轴部 倾没端的长坡 , 铜坑矿区, 在南西靠近背斜轴部, 横张应力强, 形成断裂和大脉状矿, 往北东, 逐步远 离背斜轴部, 断裂演变为裂隙群 ( 张扭性节理) , 形 成细脉带矿体。 ’( 向裂隙是伴随 ’( 向大厂倒转背斜和断 裂产生的次级构造, 以压性为主, 不利于矿化, 但其 与 ’* 向裂隙相汇时, 往往使 ’* 向矿脉富化。 : % : ! 火成岩 大厂矿带的岩浆活动主要表现为燕山晚期中 酸性岩的侵入活动, 但其规模较小 , 地表仅见断断 续续的脉岩。花岗岩对大厂长坡 , 铜坑矿床的成 矿无直接关系, 但其多次岩浆侵位为后期热液改造 成矿提供大量的热能和动力, 促使早期形成的层状 矿体和矿源层中的成矿物 质 发 生 活 化、 迁移和富 集, 一方面使层状矿体产生富化, 另一方面形成了 大脉带和细脉带矿体。
体以细脉状矿化为主, 局部见层纹条带状矿化。整 个矿体长 *$$ 7, 延伸 #&$ 7, 主要由一系列彼此大 单 致平行的呈 89 走向的陡倾斜裂隙充填脉组成, 矿体走向 "$ : + &$ : , 条细脉一般厚 $ $ ’ 7 + "$ )7, 倾角 *’ : + ,’ : 。 倾向 ;9, 矿体由!、 其中 !、 "、 #、 $ 号矿体组成, "号
* ) #3 在硅质 岩 ( 6" 、 硅质灰岩 ( 6# ) 和硅质页岩 %) %
交叉重合产出, 矿化互为叠加。’., 7 水平以上细 脉带矿体西端与裂隙节理大脉呈平行重合产出, 矿
#* 中; 部分层状矿化及脉状矿化产出于小扁豆 体东西两端矿化不连续, 呈现分枝复合、 尖灭侧现 ( 6# ) ) 状灰岩 ( 6# 中。这些岩石具有如下特点: 现象, 矿体小; 中部矿化较连续, 矿体厚度较大。 % )
/)%0+ &&! ! ! ! ! ! 文献标识码: 1 中图分类号:
! ! 大厂细脉带矿体是大厂锡多金属矿田长坡 ’ 铜坑矿床的主要矿体, 以锡锌为主。矿体 $*# 6 中 段以上生产勘探程度高, 勘探网度达 %# 6 2 %$ 6, 大部分回采完毕, $*# 6 中段以下勘探程度低, 基本 为地质工作的空白地带。数十年来, 大量地质工作 者对大厂矿田的成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不同的观 点, 主要有火成岩成因
! ! 第" 期
秦来勇等: 广西大厂细脉带锡矿体富集规律及隐伏矿体预测
#’
图 "! 大厂细脉带矿体地质略图 ( 据秦德先等修改, #$$# ) !"#$ "! %&’(’#")*( +,&-). ’/ 0&"1(&- ’2&3’45 ’/ 6*).*1#
* ) ) #4 " $ 地层界线; # $ 倒转背斜轴; % $ 张扭性裂隙; & $ 平移断层; ’ $ 细脉带矿体及编号; 6% 6# ( 五指山组上段 % ( 同车江组下段泥灰岩; % * ) #3 扁豆状灰岩; 6# ( 五指山组下段条带状灰岩; 6" % ( 榴江组薄—中层状硅质岩夹硅质灰岩和硅质页岩 %
!
"*
华 南 地 质 与 矿 产! ! !
! ! ! ! ! ! ! ! ! ! ! ! ! ! "##$ 年!
表 !" 长坡 # 铜坑矿床主要矿体赋矿地层 $%&’( !" )*(+&(%*,-. /0*%0% 12 3%,- 1*(&145 ,- 67%-.81+ $1-.9(-. 4(81/,0
则不易发生裂隙, 往往成为矿液运移的隔挡层。二 者共存时, 在脆性岩石中常能形成矿体。 :% ;! 构造控矿 大厂倒转背斜是大厂锡矿西矿带的主要控制 性构造。波长 *$# & 左右的 ’( 向褶皱轴部与波 长 $## + *## & 的 )’ 向次级褶皱轴部的叠加部位 控制了大厂西带各矿床富集成矿。大厂倒转背斜 由于褶皱挤压作用强烈, 地层由不同物理和化学性 质的岩性层相间组成, 层间剥离、 层间滑动、 层间破 碎发育, 加上后期 *( 向、 )’ 向褶皱叠加, 进一步 强化了层间构造, 为后期叠加改造成矿提供了矿液 通道和沉淀场所。而倒转背斜轴部的起伏, 在其北 (图 东翼产生 了 多 组 后 期 ’* 向 的 断 裂 及 裂 隙 群 ") 。 ’( 向的大厂脆 , 韧性逆掩断裂带 ( +(’# ) 是在 大厂背斜形成过程中, 产生的巨大压扭力作用下形 成的, 其具有通矿 , 贮矿和屏蔽矿液的双重性。 ’* 向断裂与细脉带矿体的形成紧密相关, 断 裂本身就是容矿构造, 同时也是导矿构造, 成矿后 期部分构造继续活动成为破矿构造。细脉带矿体 受大厂背斜轴部横张断裂北东延伸部分裂隙群的 控制, 由一系列走向 &$ , + )$ , , 向 )* 倾斜的裂隙脉
团包状矿 化 等。矿 体 从 上 至 下, 从东至西逐渐变 富, 各矿体规模不一。矿体由 ;= 往 89 方向侧伏, 下部与 ." 号矿体接触。 主要为锡石、 矿体中矿石矿物多达 ,$ 种以上, 铁闪锌矿、 黄铁矿、 磁黄铁矿、 毒砂、 脆硫锑铅矿、 白 铁矿、 黄铜矿和辉锑锡铅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方
矿体及编号 细脉带矿体 ’( 号矿体 规模 矿体形态 赋矿地层
" %# 扁豆状灰岩, !& 泥灰岩 大型 脉状、 板状 !" & & 灰岩、
大型
似层状 似层状
$ !" 硅质灰岩 & 细条带状硅质岩、
’" 号矿体 特大型
!( 硅质页岩 & 硅质岩、
积岩石高, 很多已形成工业矿化 ( 矿源层) 。 并有一定的变化规律, 形成 ( " )岩性变化大, 多期沉积韵律, 造成在一定层位上相邻岩层岩性差 别大, 在条带状灰岩和扁豆状灰岩中含有较多的碳 酸盐地层, 在后期改造成矿 作 用 中 易 于 被 矿 液 交 代。 条带状灰岩中层内广泛发 ( & )在扁豆状灰岩、 育由不同岩性的岩层所组成的薄层、 微层构造, 层 理发育, 有利于在构造活动下产生层间构造带。
)! 隐伏矿体预测
< % ! ! ’* 向成矿构造特征 ’* 向断裂、 裂隙为控矿构造和容矿构造, ’(
! ! 第" 期
秦来勇等: 广西大厂细脉带锡矿体富集规律及隐伏矿体预测
#+
向裂隙和层间裂隙为容矿构造, 不论哪一层位离开 !" 向裂隙便不存在工业矿体。 ( " )长坡倒转背斜轴部倾伏端轴隆处及北东 翼横向小背斜轴部的横张断裂 ( 图 #) : 控制了矿床 内的大脉型矿体, 矿体从长坡地表延伸到 $%$ # 标 高的大厂矿区 !$ 向逆掩断层中, 其产状为 ""% % & "’% % &($ % & )% % 。 !" 向大脉群单条脉一般延长为 "%% & *%% #, 宽 % & " & " #, 延深 "%% & #$% #。当大 脉延深到 $$% # 标高处, 矿脉突然膨大, 这可能是 脆性的硅质岩与上层较柔性的条带状灰岩间产生 的层间滑脱构造。当横切褶曲轴部的断裂通过此 "+ 、 "%# 、 "’) 、 "’, 号 虚脱空区, 复合膨大而形成 "%’ 、
矿体规模较大, 是主矿体, #、 $ 号矿体规模较小, 解石、 石英、 白云石、 冰长石和电气石等。矿石结构 分布于" 号 矿 体 北 侧。在 局 部 地 段, ! 号 与 " 号 主要为晶粒结构、 它形晶粒结构、 溶蚀结构等, 矿石 、 ( ’$’ + ’%" 7 ( ’-$ + ’., 7 标高) "号与$号矿体 标高) 相互重合相连, # 号矿体一般较为独立。四 个矿体大致呈平行分布排列, 从上到下, 矿石由贫 变富。四个矿体在下部 &’’ + ’$’ 7 水平之间均与 下伏的 ." 号矿体相交。-. 号矿体产出于细脉带矿
! "##$ 年!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