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机硅改性胶黏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胶粘剂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609fa9325901020207409c68.png)
有机硅胶黏剂06应化(1)潘进福060604136 1941年,Rochow公司用直接法合成有机氯硅烷,为有机硅的生产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3年DowCorning公司建成,专门从事有机硅的生产研究,其发展十分迅速。
现今在规模和技术上领先的是DowCorning、GE、信越化学、Wacker、DegussaCrompton、Rhodia等几家大公司。
2000年他们占有的市场份额分别为35%、17%、14%、11%、9%6%、5%。
上世纪80年代,我国开发出了有机硅胶粘剂目前主要集中在十几个技术力量较强、设备较为先进的企业和研究单位。
近些年的发展比较迅速,年增长率不低于10%,高于发达国家的增长水平“十五”期间,建筑密封材料以有机硅和聚氨酯为主年用量约10万t。
有机硅胶粘剂具有良好的耐高低温性、耐候性电气绝缘性、憎水性、耐化学试剂性等,广泛使用于电子、机械、航空、建筑、医疗和通信等行业。
有机硅胶粘剂的粘料是由一种或几种线型、环状或支链型的硅氧烷,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平衡加成或缩合等反应制得的高分子质量的线型或交联型聚硅氧烷组成。
有机硅胶粘剂主要有橡胶型和树脂型2类。
1硅橡胶1.1 概述硅橡胶是以Me2SiO及MeRSiO(R为PhCF3CH2CH3,Vi,H等)为主要链节,具有网状结构的弹性体。
根据硫化温度的不同可以分为下列品种:1)高温硫化硅橡胶,包括有机过氧化物引发交联及氢硅化加成交联;2)低温硫化液体硅橡胶(LTV),主要以含有MeViSiO及MeHSiO链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为基础物,以铂为催化剂,有双组分加成型和单组分加成型2种;3)室温硫化液体硅橡胶(RTV),分为单组分和双组分2种。
单组分的室温硫化硅橡胶(RTV-1)主要有脱醋酸型、脱醇型、脱氢型、脱水型、脱羟胺型和加成型等几种;双组分室温硫化硅橡胶(RTV-2)主要有脱醇型、脱氢型、脱水型、脱羟胺型及加成型等。
硅橡胶未填充和交联前,其拉伸强度很低,约为0.35MPa。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4d43f91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63.png)
双酚F环氧树脂的有机硅改性及低粘度固化体系研究一、简述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双酚F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高性能热固性塑料,因其优异的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在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较高的粘度和固化速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本研究致力于开发一种有机硅改性双酚F环氧树脂及其低粘度固化体系,旨在提高其性能并拓宽其应用领域。
在本研究中,我们首先对双酚F环氧树脂进行了有机硅改性。
通过在环氧树脂分子链上引入有机硅链段,成功降低了环氧树脂的粘度,提高了其固化性能。
有机硅改性还可以增强环氧树脂与固化剂之间的相容性,从而提高固化物的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固化速度并降低固化温度,我们进一步研究了双酚F环氧树脂与低粘度固化剂之间的配伍关系。
通过调整固化剂的种类和用量,以及优化固化条件,我们成功地获得了一种低粘度、高固化速度的固化体系。
该固化体系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双酚F环氧树脂的固化效率,还能降低固化过程中的能耗和成本。
本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有机硅改性和低粘度固化体系技术,成功开发出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双酚F环氧树脂固化物。
该固化物在保持高环氧当量的基础上,具有较低的粘度和较快的固化速度,为双酚F环氧树脂在电子元器件、复合材料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本研究也为高分子材料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产品正以惊人的速度更新换代。
这不仅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也对材料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环氧树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热固性塑料,因其优异的粘附性、电气性能以及化学稳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制造过程中。
传统的环氧树脂存在固化速度慢、固化收缩率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高端领域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难题,研究者们对环氧树脂进行了大量的改性研究,其中有机硅改性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不仅继承了环氧树脂的优良性能,还通过引入硅元素打破了传统的固化历程,实现了固化速度的显著提升和挥发分排放的降低。
2024年有机硅类胶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有机硅类胶市场发展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42df268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b.png)
有机硅类胶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有机硅类胶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工业胶粘剂,广泛应用于建筑、汽车、电子、医疗等领域。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有机硅类胶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应用领域等,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规模有机硅类胶市场在过去几年取得了稳定增长。
根据市场调研报告,2019年全球有机硅类胶市场规模达到XX亿美元,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XX亿美元。
目前,有机硅类胶的主要消费市场集中在亚太地区,其中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地位。
中国有机硅类胶市场规模较大,主要由建筑、电子、汽车行业驱动。
其他亚太地区国家和地区,如印度、韩国、日本等也在不断增长。
此外,北美、欧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的有机硅类胶市场也在稳步增长,主要受到建筑、汽车和医疗领域的需求推动。
竞争态势有机硅类胶市场竞争激烈,市场上存在多家知名品牌。
主要的竞争策略包括新产品开发、广告宣传、市场推广以及与其他企业的合作等。
在全球范围内,市场领导者包括公司A、公司B和公司C。
这些公司在产品品质、创新能力以及市场份额上具有竞争优势。
此外,还有一些地区性的品牌也在本地市场上占据一定份额。
应用领域有机硅类胶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建筑领域有机硅类胶在建筑领域中被广泛用于密封和粘接。
它具有防水、抗紫外线、耐高温等特点,可用于玻璃幕墙、屋顶防水、隔断装修等。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有机硅类胶市场将持续增长。
汽车领域有机硅类胶在汽车领域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密封、粘接和润滑。
它可以有效防止水、气体和噪音的渗透,提高汽车的密封性和舒适性。
随着汽车产量的增加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硅类胶在汽车领域的需求也将不断增长。
电子领域有机硅类胶在电子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主要用于电子元件的封装和保护。
有机硅类胶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耐热性和耐化学性,可有效保护电子元件免受湿气、灰尘和腐蚀物的侵害。
发展趋势未来,有机硅类胶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以下是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预测:1.技术进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机硅类胶将出现更多高性能的新品种,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PSA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PSA的制备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d8baf2004a7302768e99395f.png)
压敏胶( P S A) 是指 只需 施 加轻 微 压力 ( 指压 ) 就 能与 被 粘物 牢 固粘 接 的一 种 胶粘 剂 【 1 ] 。丙 烯 酸 酯类
P S A虽具 有抗 氧化 性 优 、 无 溶 剂 和无 污染 等优 点 , 并 且 其 产量 相对 较 大 ,但该 类P S A 及 其 制 品仍 存在 着
作 者 简介 : 王宇航 ( 1 9 8 6 一) , 女, 陕 西 咸 阳人 , 助教 , 研 究 方 向为 功 能 高 分 子 材 料 。E - ma i l : s a n b a 0 y i s h e “ g @1 2 6 . t o m
一
4 6一 ( 1 0 7 )
中 国 胶 粘 剂
入 MQ硅树 脂进 行 共 混改 性 ) 的一 种 简 易 、 快速 改 变
聚合 物 产 品性 能 的“ 冷拼” 方 法问 。由于 聚 硅氧 烷 和 聚丙 烯 酸酯 在结 构 、 极 性 和表 面 自由能 等 方 面相 差 很大 , 故 两 者 因相 容性 较差 而易 导致 聚 硅 氧烷 向表 面迁 移 。 因此 , 由物理 共混 法 制 成 的有 机 硅改 性 丙 烯 酸 酯P S A稳定 性不 高 , 易发 生相分 离现 象 。
第2 2 卷第2 期
象 ,使 有 机 硅 相 和丙 烯 酸 酯 有 机 相尽 可 能反 应 完 全 ;相 分 离 是 由于 有 机硅 和丙 烯 酸 酯 极 性 不相 容 所致 , 当 相分 离 过 早 或 过 晚 发 生 时 , 有 机 硅 相 的低
2 . 1 物 理 共 混
物 理共 混 是 指 将 有 机 硅 氧 烷 直 接 加 入 到 丙 烯
酸酯 乳 液 中 ( 首先制得丙烯酸酯预聚物 , 然 后 再 加
有机硅改性密封剂研究进展
![有机硅改性密封剂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2f476635f111f18582d05a05.png)
化学式为R,。siK氓’一w的化合物反应,使聚醚端接
可水解硅烷基,针成硅改性聚醚。式中:W为羟基、
羧基、巯基或氨基等含活泼氢基团。 3.2硅改性聚氨酯合成方法
cH,
l
严 广
H扣
硅改性聚氨酯通常采用2步合成法,分为聚氨酯 预聚体合成和硅烷封端的聚氨酯合成2个步骤【2】。
催彳剂ll l
①聚醚(聚氧化丙烯)与一定量的TDl、MDI或
2.1
概况 硅烷用在黏合方面已有几十年历史,最初用作
胶黏促进剂,20世纪70年代,日本kaneka公司开发
了聚醚骨架的硅改性聚合物,1974年又率先研制出 有机硅改性聚醚密封剂,1978年投入一业生产,1979
年将其商品命名为“锺化MS聚合物”的硅改性聚醚
密封剂。作为高性能的弹性密封剂,Ms聚合物产品
聚,使聚醚端接烯基。 ②聚醚多元醇端羟基转化为烯基后,接着同含
有巯基化学式为R,。siXd—R’SH的化合物反应,使聚
其技术关键是官能团、主链结构和相对分子质量的选 择。②补强填料主要作用是增加密封剂的强度、耐
化学性,并改善黏流状态,获得建筑接缝密封施一I:需
・160・
有机硅改性密封剂研究进展
要的触变性和挤出性,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实,将聚氨酯链端的一NCO基团转化为可水解的有 机硅基团,以硅烷的同化化学代替异氰酸酯圊化化
学,在美}五I很早以前就已得到了应用。1971年,Hale 等人就报道了联碳公司实验室开发出功能性硅烷与 端一NcO预聚体的反应,得到不含游离一NCO基的 硅改性聚氨酯。近年来,美国Witco公司利用其研制 的含有独特的官能基的烷氧基硅烷,发展了硅改性聚 氨酯的技术(sPURlM),该公司将聚氨酯用官能性的 硅烷封端,配制成不同模量的密封剂,性能优异。同 时符合环保要求f2】。 2反应原理
有机硅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脲醛树脂胶黏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02dbd8171fe910ef12df84c.png)
formaldehyde and formaldehyde emission. Keywords:organic silicon;Bonding strength;Free formaldehyde release formaldehyde;The dissociative
脲醛树脂胶黏剂性能优良,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原料来源丰富,是目前木材 工业中用量最大的合成树脂胶黏剂。当前,我国人造板工生产应用中低摩尔比脲醛 树脂占主导地位,而传统碱。酸.碱法合成工艺简单,终点易于控制,所以产量不断
urea
formaldehyde
molar
resm is obtained first through observing the influence factors such as FAJ time and organic silicon content The result Was showed that the
氰胺甲基树脂、丙烯酸树脂乳液、不饱和聚酯树脂、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等方面,在
脲醛树脂的应用方面还少见报导[2,304],本文采用有机硅改性低毒脲醛树脂,较好的 解决了甲醛释放量与胶合强度的矛盾,所压制五合杨木胶合板甲醛释放量达到 GBl8580.2001中El级要求,胶合强度达到GB/T9846-2004中1I类胶合板要求。
基金项目:科技部农业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810078)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臼(20060401.2): 通讯作者:时君友(1964.),男,清华大学博士后,北华大学教授。温明字、田启魁,北华大学硕士研究生。
04.2
增加。但是,在F/U低摩尔比时,脲醛树脂因交联度不高导致胶合强度F降,须在 脲醛树脂体系中加入改性剂来提高其交联度。从当前国内研究中可知,有机硅具有 高反应活性、良好的介电性、柔软性、耐高低温性、抗氧化性、耐候性、憎水性及 表面张力小等【1】。有机硅对于胶黏剂性能的改进,报道较多的是在酚醛树脂、三聚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ce4de080a0116c175f0e48a1.png)
法 的表 征结 果 显 示 , 当 W( A P T E S ) < 9 . 7 %时 , 乳 液 粒
径 主要 受脲 基含 量 影 响 , 加 水 乳 化使 S i — O R水 解 为 S i — O H基团, 主要 分 布在乳 液粒 子 表面 , S i — O H基 团 的 交联 可 忽 略 ; 随着 A P T E S含 量 的 不 断增 加 , 亲 水 性 较差 的脲 基 含量 增 加 , 乳液粒径稍有增大 ; 在 相
子 明显 增 大 , 无机相和有机相易分离 , 在乳 液 粒 子
1 硅 烷 偶联 剂 封 端 改 性 W P U
以含 氨 基 的硅 烷偶 联 剂 作 为 封端 剂 , 利用 其 分 子 中的一 N H 基 团与 WP U预 聚体 中 的一 N C O基 团进 行 反应 , 可合成 端硅氧烷 基 的 P U; 乳 化体 系经硅 氧烷
的水解 、 缩聚后 , 可生成含交联 结构 的 WP U。 然而, 硅 氧烷 的水 解 、 交联, 会 影响 WP U的粒 径及乳 液性 能 。
.
中 出现 了 S i 一 0 一 S i 富集 区域 ,膜 的交 联度 也 随之 提 高; 改 性 WP U在 2 5℃和 9 0℃时 的凝胶 含 量没 有差 别, F T — I R和 2 9 S i — N MR 的表征 结果 显示 ,室温 条件
缘 和透 气 等特 点 , 以此 作 为 WP U 的 改性 剂 , 可 结合
有机 硅 和 P U 的优点 , 有 效 提高 了 WP U 固化 膜 的柔 韧性 、 耐 水 性 和 热稳 定 性 。 因 此 , 研 究 有 机 硅 改 性 WP U对 相关 行业 具有 重 大意 义 。
转变 过程 中 , S i — O R发生 水解 缩 聚反应 , 使 得乳 液粒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be499cb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eb.png)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性聚氨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在涂料、胶粘剂、皮革涂饰剂、纸张处理剂、纤维处理剂以及高分子膜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传统的水性聚氨酯在某些性能上仍存在一定不足,如耐水性、耐溶剂性、耐候性等方面的性能有待提升。
因此,通过改性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成为了研究的热点。
有机硅材料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能,如良好的耐水性、耐候性、耐化学腐蚀性等,成为了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理想选择。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不仅继承了水性聚氨酯的环保性,还大幅提升了其耐水、耐候等性能,拓宽了其应用领域。
本文旨在深入研究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及应用性能,探讨有机硅改性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影响机理。
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为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本文也期望通过这一研究,为推动水性聚氨酯材料的发展和应用做出一定的贡献。
二、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方法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主要涉及到有机硅化合物的引入和水性聚氨酯的合成两个主要步骤。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一制备过程。
需要选择适合的有机硅化合物进行改性。
常见的有机硅化合物包括硅烷偶联剂、聚硅氧烷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耐水、耐候和耐化学腐蚀性能,能够有效提高水性聚氨酯的性能。
在选择有机硅化合物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如水解、醇解等,以使其能够更好地与水性聚氨酯反应。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通常采用预聚体法。
将异氰酸酯与多元醇进行预聚反应,生成预聚体。
然后,在预聚体中加入扩链剂、催化剂、水等,进行链扩展和乳化,最终得到水性聚氨酯乳液。
在合成水性聚氨酯的过程中,将处理后的有机硅化合物引入反应体系。
有机硅化合物可以与预聚体中的异氰酸酯基团发生反应,形成硅氧键,从而将有机硅链段引入水性聚氨酯分子链中。
通过控制有机硅化合物的加入量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对水性聚氨酯性能的调控。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胶粘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eb2d0de360cba1aa811daca.png)
收 稿 日期 :2R2—0 () 7—0 。 2 作者 简介 :鄢红军 ( 9 6一) 17 ,男 ,广东 省有 机硅 _ 程技 术 l I 研 究开发 中心工 程师 。
维普资讯
有
机
硅
材
料
第 l 6卷
铁 片 置于 室 外 1个 月 ,然 后 测 其 拉 伸 剪 切 强 度 。
液 分 成 2份 ,分 别 加 入 相 应 原 料 ,室 温 下 搅 拌
2 ,用铝 软 管 装 好 、封 底 制 成 有 机 硅 改 性 丙 烯 4h 酸 酯 胶 粘 剂 的 甲 、乙两 组 分 。
1 3 测 试 仪 器 .
2 0余 年 问 得 到 了 飞 速 的 发 展 。但 目前 各 大 厂 家 生 产 的 S A 都 存 在 同 样 的 问 题 :强 度 不 够 高 、 G
维普资讯
产 品 ・ 用 应
有 硅Sl0MT : 7 机 材I2E65A 1 料C21(l~ LO, E 1 ,N A ) L 0 R5
有 机 硅 改 性 丙 烯 酸 酯 胶 粘 剂 的 研 究
鄢 红 军 刘 虎 城 田 文 新
( 东省 有机硅 工程 技术 研究 开发 中心 ,东莞 53 1) 广 2 17
1 实 验
I l 主要 原 料 。
差 热 分 析 :粉 末 样 品称 量 15~2 0mg,在 、
氮 气 氛 中进 行 ,升 温 速 度 l 0℃ / n mi。
MMA、AB S:工 业 品 ,进 口 ; 甲 基 丙 烯 酸 羟 乙酯 、甲 基 丙 烯 酸 乙 二 醇 双 酯 :工 业 品 , 国 产 ;邻 苯 二 酚 :C P, 国 产 ; MAA:C P,进 口 ;
摘 要 : 用 有 机 硅 聚 合 物 对 聚 丙 烯 酸 酯 胶 粘 剂 进 行 改 性 ,使 其 拉 伸 剪 切 强 度 、 贮 存 稳 定 性 、 耐 热 性 、 耐 候性 等性 能 都优 于 未经有机 硅 聚合 物改性 的 丙烯酸 酯胶 粘剂 。
有机硅改性聚酯涂料的研究进展
![有机硅改性聚酯涂料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5e492be0e009581b6bd9eb1c.png)
改性 TiO2 为光催化剂、有机硅改性丙烯酸树脂为 经 170℃×8h后变色 1 级、失光 0 级,流变性
基料、聚氨酯为固化剂,制成了可室温固化的光 1.6min;适合于大型民用客机及汽车的涂装。田
催化涂料。颜立成等人以 D4、DF3 为原料,制成 军等人用羟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对醇解蓖麻油
含氟有机硅聚合物;再加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 改性聚氨酯预聚体进行共混改性,使其固化速度
MQ 硅树脂的合成工艺研究
李思东,葛建芳,蒲侠,郭兆钧,张泰发,钟新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广东 广州 510225)
[摘 要]以正硅酸乙酯(TEOS)、六甲基二硅氧烷(MM)为主要原料,在浓盐酸的催化作用下,合成 MQ 硅 树脂。讨论合成过程中影响 MQ 硅树脂性能的主要因素,如反应物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最终确定 MQ 硅树脂的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反应时间为 3 小时,反应温度为 60-70℃,正硅酸乙酯、六甲基二硅氧烷、水、乙 醇和盐酸(35%重量浓度)的质量比为 40/12/8.8/5/2.4。
单官能度硅氧烷链节(R3SiO1/2 即 M)组成的结构比 较特殊的聚有机硅氧烷产品,具有优异的耐热性、
树脂的性质介于普通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无机高 耐低温性、成膜性、柔韧性、抗水性和粘接性能,
分子化合物之间。作为树脂使用可以获得一般树 主要用作硅氧烷压敏胶的填料、增粘剂及加成型
硅橡胶胶黏剂改性研究进展
![硅橡胶胶黏剂改性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37a6ad428ea81c759f57805.png)
收稿日期:2006-03-24作者简介:刘 静(1976-),女,辽宁阜新人,硕士在读,主要从事胶黏剂方面的研究。
硅橡胶胶黏剂改性研究进展刘 静, 殷锦捷(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 123000) 摘要:硅橡胶胶黏剂具有优异的耐热、耐寒、耐老化性,对紫外线、臭氧作用稳定,耐气候性和电性能良好,在电子电器、汽车、机械、建筑、医疗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
对于硅橡胶胶黏剂的改性研究,主要包括对聚硅氧烷的结构改性,合成和选用新的黏附促进剂,添加各种助剂等,以提高胶黏剂的粘接性能或获得其他性能。
本文介绍了硅橡胶胶黏剂种类、性能与应用,并对硅橡胶胶黏剂在粘接性、导电性、导热性、力学性能等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硅橡胶;胶黏剂;改性中图分类号:T Q 43314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017(2006)05-0339-03Progress of R esearch on Modification of Silicon Rubber adhesiveLIU Jing and YIN Jin -jie(Liaoning Technical Univer sity ,Fuxin 123000,China )Abstract :S ilicon rubber adhesive has excellent heat resistance ,cold resistance ,weather resistance an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it is stable for ultraviolet and o 2z one effect.It is widely used in electric appliances ,autom obil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nd medical treatment etc.The m odification research on silicon rubber mainly includes structural m odification of polysiloxane ,synthesizing and selecting new adhesion prom oter ,adding s ome auxiliary agents etc to im prove its adhesion performance and gain other properties.The speci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silicon rubber adhesives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nd the progress of studies on m odification of bonding performance ,electrical and heat conductivity and mechanic properties are als o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K ey w ords :S ilicon rubber ;adhesive ;m odification前 言硅橡胶胶黏剂是高分子量的线型聚硅氧烷,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成或缩合等反应,并加入增黏剂、填料等制得。
基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析
![基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60779307c1cfad6185fa7b3.png)
基于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粘剂进一步分析了解。
用有机硅改性聚氨酯,在保持有机硅树脂许多原有优良性质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提高有机硅的附着力、耐磨性、耐候性及耐化学药品性,可在常温下固化。
关键词:有机硅;聚氨酷;粘接性能;聚硅氧烷;用途引言:有机硅产品规模在不断扩大,有机硅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在不断提高。
聚氨酯是一类性能优良的高分子材料,具有高粘接性能,但也有不足之处,如耐高温、热老化性能欠佳,而有机硅具有良好的耐高温、热老化性能;从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上讲述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尚有很长的路要走。
一、有机硅化学简述有机硅原是指硅原子与碳原子直接结合的化合物,现在将聚硅氧烷也包括在内,统称为有机硅。
有机硅化合物是指含有硅碳键的化合物,其中硅原子通过有机基团的碳原子与之相连,也就是至少有一个有机基团的碳原子结合到硅原子上才能形成有机硅化合物。
有机硅化学是研究有机硅化合物的合成、结构、性能和用途的一门新兴科学,在元素有机化学领域,它是发展最快的一支。
有机硅高聚物是有机硅化学中研究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类,它之所以有广泛的用途,主要是由于它具有极其宝贵的性能如耐高低温、绝缘、耐腐蚀、耐水、耐老化以及生理惰性等。
目前市场上有机硅品种较多,主要有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硅烷偶联剂等,因此广泛应用于航空、宇航、电子、轻工、机械、交通运输、建筑、化工、医药等方面,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新型材料。
二、有机硅改性聚氨酯胶粘剂的概述聚氨酯材料是发展最快的高分子材料之一,具有耐磨、抗撕裂、抗屈挠性好等特点,并可制成各种性能不同的制品,具有广泛的用途。
聚氨酷的结构是软段和硬段以嵌段、接枝或互穿网络的方式组成。
软段通常为聚醚或聚酯,赋予聚氨酯以柔性和韧性,硬段通常为二或多异氰酸酯与小分子的二元醇或二元胺作扩链剂的缩聚物,赋予聚氨酯以强度和刚度。
通过调节软段和硬段的比例、及不同多元醇的结构,可获得性能各异的胶粘剂。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10b9c91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1.png)
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摘要:环氧树脂是一种含有2个或2个以上环氧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其与固化剂反应可生成具有热固性的三维网状结构。
固化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耐化学、耐腐蚀性能,良好的热学性能、粘接性能和电气性能,且固化后收缩率低,尺寸稳定。
关键词: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研究;应用前言环氧树脂作为一类重要的热固性树脂,具有良好的电学性能、化学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粘接性能,应用领域十分广泛。
得益于环氧树脂优异的综合性能,环氧树脂广泛应用在涂料、粘接剂、电子产品封装、印刷电路板、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
1改性方法1.1增容改性提高环氧树脂与有机硅的相容性是物理改性的重要研究方向。
以端羟基甲基苯基硅橡胶(PSi)和硅烷化环氧树脂(SERs)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四种不同结构和功能程度的SERs,并用于硅树脂涂层的改性,制备了一系列硅烷化环氧树脂涂层。
其中用环己基环氧树脂和氨基硅烷偶联剂(APTES)制备的SERs效果最好,可贮存30天以上。
所有改性有机硅涂料的附着力均为最高级0级,在30天的耐酸、耐碱、耐盐实验和在300℃下保温实验后,表现出优良的防腐性能和良好的耐热性能。
实验表明,与纯PSi相比,含有25wt%SERs的涂层具有更好的热性能,表现为延迟降解温度,800℃下残碳率大大提高。
SERs的加入提高了硅橡胶与环氧树脂的相容性,其中环氧基团增强了固化混合涂层的附着力。
1.2自分层涂层许多年来,对涂层的研究一直在不断增长,试图提高其工艺和性能。
一般,两层或三层的不同涂层被使用在基材上,以得到综合性能的涂层。
但每一层需要一个配方和一个特定的固化步骤,因此这个多层系统涉及许多复杂的操作和需要长时间的固化过程,而且在层与层之间的界面处可能会出现附着失效的现象,这些因素并不满足当前的工业生产要求。
自分层涂料根据相容性、表面能、分子间作用力等因素,由多种聚合物组成,形成的共混体系溶解在溶剂中,它们在使用后和固化阶段会自动分离,形成连续但功能不同的涂层。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_周亭亭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_周亭亭](https://img.taocdn.com/s3/m/e15d5ae29e31433239689345.png)
第38卷第9期2010年9月化 工 新 型 材 料N EW CH EM ICA L M A T ERIA LS V ol .38N o .9·69·作者简介:周亭亭(1986-),女,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联系人:杨建军,教授,硕导。
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进展周亭亭 杨建军* 吴庆云 吴明元 张建安(安徽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与安徽省绿色高分子重点实验室,合肥230039)摘 要 综述了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研究发展,主要包括有机硅、有机硅-环氧树脂、有机硅-丙烯酸酯和无机纳米SiO 2对水性聚氨酯改性的不同方法和特点,相应地介绍了这些改性水性聚氨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展,并对有机硅改性水性聚氨酯的未来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有机硅,纳米,改性,研究进展Research progress of silicone modified waterborne polyu rethanesZhou Ting ting Yang Jianjun Wu Qingy un Wu Mingyuan Zhang Jianan(Schoo l of Chemistry and Chem ical Engineering of Anhui Univer sity &Key Laborsato ry o fEnvironment -friendly Po lymer Materials o f Anhui Province ,H efei 230039)A bstract T he w ate rbor ne poly urethane s modified by silico ne including silico ne ,silico ne -epox y resin ,silicone -acry -late and nano -SiO 2modificatio n w ere summaried .T he re sear ch prog re ss of aboved materials a pplied in various fields based on diffe rent fea tures and methods w ere intruduced .Fina lly ,the future o n w aterbor ne po ly ur etha nes mo dified by silico ne was pro spected .Key words wa te rbo rne poly urethane ,silicone ,nano ,modifica tion ,resea rch 水性聚氨酯具有优良的耐水、耐溶剂、耐化学腐蚀等优点,广泛用于纺织印染加工、皮革加工、粘合剂、家具漆、电泳漆、电沉积涂料、建筑涂料、纸张处理涂料、玻璃纤维涂料等[1]。
耐高温有机硅粘接剂的研究新进展
![耐高温有机硅粘接剂的研究新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77c14f7331b765ce050814df.png)
摘要 :综述 了耐 高温有机硅粘接 剂的研 究新进展与应 用 ,并对其发展趋 势做 了展望 。
关 键 词 :聚 硅 氧 烷 ,耐 高 温 粘 接 剂
中 图分 类 号 :T 3 39 Q 3.3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 4 6 ( 0 0 0 0 8 0 9- 3 9 2 1 ) 6— 35一O 6
技 术 ・进 展
荫硅料2046 3~0 机材,12(:53 0, ) 8 9
SI CONE ATERI LI M AL
耐 高 温 有 机 硅 粘 接 剂 的 研 究 新 进 展
岳 远 志 ,杨 志 洲 , 冯 圣 王
( 东 大 学 化 学 与化 工 学 院 特 种 功 能 聚 集 体 材 料 教 育 部 重 点 实 验 室 ,济 南 2 0 0 ) 山 5 10
随着 科学 技术 的发展 ,粘 接 剂在 国民经 济 的 各个 部 门 已不 可缺 少 ,其 中耐高 温粘 接剂 更是 广 泛应 用于 航空 航天 、电子 电气 、汽车 工业 等 高新 技术 领域 。常见 的有 机 耐 高 温 粘 接 剂 有 环 氧 类 、 酚醛 类 、聚 氨酯类 、氰酸 酯类 、有机 硅类 和 杂环 高分 子类 。前 4类 粘 接剂 均具 有 良好 的粘 接性 能 且可 在 10~3 0℃ 使 用 ;有 机 硅 耐 高 温粘 接 剂 0 0 兼具有 机 和无 机特 性 以及 优 良的耐高 低温 、耐 辐
6 15 ℃ [ 3.
照 、耐腐 蚀 、耐 氧 化 等 独 特 性 能 … ,杂 环 高 分
子类 如 聚酰亚 胺 、聚苯并 咪 唑 、聚喹 啉类 粘 接剂 虽具 有优 良 的耐 高 温 性 ,但 由于 其 固化 温 度 高 、 固化 产物 韧性 差 或 加 工 成 本 高 等 而 无 法 广 泛 应 用 ;高新 技术 产业 的发展 对粘 接 剂 的耐 高 温 性能 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求 ,例如 火箭 发 动机 某些 部 件 的粘接 需要 耐 4 0 c 0 c以上 的高 温 ,弹头 发射 时
有机硅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
![有机硅改性聚醋酸乙烯乳液胶粘剂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6c7bd24dd36a32d73758178.png)
・
30 ・
CHI NA ADHEs
V0 1 № . 1 1 4
.
有机 硅 改 性 聚 醋 酸 乙烯 乳液 胶 粘 剂 的 研 究
孙争光 , 朱 杰 , 李 盛 彪 , 黄 世 强
( 北 大学 化学 与 材料 科学 学 院 , 北 省 武汉 市 406) 湖 湖 30 2
第 1 卷 第 4期 1
中 国 胶 粘 剂
・ 1 3 ・
性 , 有较低 的玻 璃 化 转 变 温 度 及 低 的表 面 张力 。 具 因此 , 功 能 性 有 机 硅 改 性 聚 醋 酸 乙 烯 乳 液 , 以改 用 可 善 聚 醋 酸 乙烯 的 耐 低 温 性 能 和 耐 水 性 , 高 聚 醋 酸 提
・ 收 稿 日期 :0 1 7—1 2 0 —0 9 作者 简介 : 争 光 (9 3一) 男 , 孙 17 , 硕士 , 要从事 有机 硅 聚合物 材料 的合成 及改 性研究 , 主 已发表 论文 多篇 。 联 系人 : 世 强教 授 。 黄
维普资讯
的 N S一1 A型 旋 转 粘 度 计 测 定 。 X 1
合 制 得 兼 具 有 二 者 优 异 性 能 的乳 液 材 料 , 理 论 研 在
1 3 3 冻 融 稳 定 性 : G 1 15进 行 。 .. 按 B 17 1 3 4 剪 切 强 度 的 测 定 : G 1 15进 行 。 .. 按 B 17
究 和 实 际 应 用 方 面 都 具 有 重要 意 义 L 。本 工 作 采 用 1 J 功 能 性 有 机 硅 及 不 饱 和 酸 酐 与 醋 酸 乙烯 乳 液 共 聚 ,
制 得 了 性 能 优 异 的 有 机 硅 改 性 聚醋 酸 乙烯 乳 液 胶 粘
有机硅防粘剂的研究进展_何益飞
![有机硅防粘剂的研究进展_何益飞](https://img.taocdn.com/s3/m/4063ca3b3169a4517723a348.png)
有机硅防粘剂问世 50 多年来 , 发展迅速并 不断完善 , 已成为防粘剂的主流 , 目前国内外已 开发出种类众多的有机硅防粘剂的品牌和产品 。 有机硅防粘剂主要分为溶剂型 、 乳液型 、 无溶剂 型及辐射固化型 4大类 。 1.1 溶剂型有机硅防粘剂
溶剂型有机硅防粘剂是最早开发应用的有机 硅防粘剂 , 其特点是快速固化 、 易操作 、 适用于 各种基材 、 涂布量低 、 防粘效果好等 , 缺点是使 用大量有机溶剂诸如甲苯 、 二甲苯 、 120#汽油等 易燃 、 易爆物 , 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并容易造成 环境污染 , 在许多国家被限制使用 。 但由于溶剂 型有机硅防粘剂使用方便 , 防粘层强度较大 , 耐 老化性能较好 , 所以在我国的有机硅防粘剂市场 中仍然占主导地位 , 其用量至今仍居首位 。溶剂 型有机硅防粘剂有可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 , 加成 型一般适用在聚乙烯 (PE)基材 , 而缩合型通 常使用在其它 基材上 [ 2] 。 缩合型 有机硅防 粘剂 由于高 速 剥 离 强 度 大 , 现 在 工 业 应 用 也 越 来
第 2期
何益飞等 .有机硅防粘剂的研究进展
· 123 ·
面张力升高 , 故适用于解 卷力较高的防 粘纸制 品 。目前 UV固化型占辐射固化型有机硅防粘剂 总量的 95%以上[ 5] 。 EB固化技术的应用因其投 资设备多 、 体积大 、 操作与维护费用较高等因素 而受限 , 工业化应用比较少 。
防粘剂新品种的接踵出现 , 促进了涂布工艺 的快速发展和隔离纸生产成本的降低 , 反过来又 推动了隔离剂市场的开发 。
4 有机硅防粘剂的发 展方向
保守估计 2007年国内防粘纸的产量至少在 45亿 m2 的规模[ 1] , 并且以每年 8%的增长速度 递增 。 按照防粘剂 0.4 ~ 1.5 g/m2 防粘 纸计算 , 每年仅防粘纸用防粘剂的需求量能 达到 6 000 t 左右 。 这其中不包括用薄膜做的基材以及用于医 用药膏 、 建材制品 、 内脱模剂 、 人造革制品以及 粘性物质的包装等领域的用量 。由于溶剂型有机 硅防粘剂对环境及人体的巨大伤害 , 国际上和国 内都已经开始停止开发和减少使用 。 在欧美等发 达国家溶剂型约占使用的 有机硅防粘剂 总量的 10% ~ 20%, 乳液型约占 10%, 无溶剂型 约占 60%以 上 [ 17] , 辐 射 固 化 型 有 机 硅 防 粘 剂 约 占 10%。
建筑密封胶用有机硅改性聚醚的研究进展
![建筑密封胶用有机硅改性聚醚的研究进展](https://img.taocdn.com/s3/m/8ba91b4ec850ad02de804109.png)
建筑密封胶用有机硅改性聚醚的研究进展密封胶是以不定形态现场嵌填接缝、粘接界面并承受接缝位移变形的密封材料。
早期的密封胶由沥青、焦油、天然(或合成)树脂、天然(或合成)橡胶等干性(或非干性)的粘稠物为基料,配合一定的助剂所组成。
随着对住宅要求的逐步提高、中空玻璃技术和幕墙技术的成熟与完善,加大了市场对密封胶的需求,更是形成了密封胶发展的巨大推动力,现已逐渐形成了以聚硫类、硅酮类和聚氨酯类密封胶为主的市场格局。
聚硫类密封胶开发于 1943年,1963年日本开始生产双组分聚硫密封胶 J。
聚硫密封胶问世以后曾获得广泛应用,但其低温固化速度慢、易老化变硬、缺乏耐久性,且有臭味的缺点限制了其进一步发展。
硅酮密封胶的低温柔顺性好、表面张力低,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化学稳定性、憎水防潮性、生理惰性及生物相容性,具有代表性的生产企业有道康宁公司、通用电气公司、RHODLA和 RHONE POULECE公司。
但硅酮密封胶力学强度低,附着力和抗污染性差,成本亦相对较高。
聚氨酯密封胶开发于20世纪70年代,其粘接性能稳定、弹性好,具有抗撕裂、耐磨和抗穿刺性,对基材不污染,耐酸碱、耐有机溶剂并可涂饰。
但使用时容易变色,对湿气敏感,且使用刺激性的异氰酸酯,会释放出有害气体,不具有环境友好性。
由于世界各国的环保和卫生法规日渐严格,上述几类密封胶的性能不能满足建筑业的新要求,促使人们开发新型的改性密封胶。
1 硅改性密封胶的发展20世纪70~80年代,硅改性聚醚密封胶技术首先在日本得到开发,并于 80年代进入市场。
钟渊公司开发的“钟化 MS聚合物”基密封胶 1981年用于高层建筑物 Di—Iehi kangyo银行东京总部,这标志着此种密封胶已得到市场认可。
是日本政府统计的 1986~1996年间日本建筑密封胶的市场变化。
与此同时,欧洲和美国也相继开展了对硅改性密封胶的研究。
早在 1968年,美国通用公司就提出,将含有可水解基的甲硅烷基以氨酯键封端聚醚,制得室温可固化聚合物,用作密封胶和填缝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刚等人用带硅羟基 和苯基的有机硅 中间体
与 一[ 23 ( ,)一环氧 丙 氧 ] 基 甲基 二 甲氧 基 硅 丙 烷共 缩 聚 ,合 成 了摩 尔 质 量 为 36 7gm l 6 / o、黏 度 为 5 . as 86P ・、环 氧 值 为 00 o 10g的端 .8m l 0 / 环 氧基 硅 树 脂 。端 环 氧 基 硅 树 脂 质 量 分 数 为 4 % 的双 酚 A 型 环 氧 树 脂 用 多 醚 二 胺 固 化 后 , 0 固化 物 在 20l时 的 剪 切 强 度 是 纯 环 氧 树 脂 的 0c C
能 上 有互 补性 ,用 有 机硅 对有 机树 脂进 行 改性 可
27 ,说 明有机 硅改性 提高 了环 氧树脂 的耐 .倍
热性 。
以取长补短 ,用有机硅改性树脂制备胶黏剂是解 决胶黏剂 因聚合物结构单一而造成 的性能缺陷的
有效 途 径 。有 机 硅 改 性 胶 黏 剂 被 广 泛 应 用 于 航 空 、汽 车 、船舶 、电子 、机械 、建筑 、塑 料加 工 等 领域 卜 。 常 用 的改性 方法 分 为物 理改 性法 和化 学 改性 法 。化 学改 性法 能有 效 达到 改性 目的 ,所 以成 为 目前 国 内外 有 机硅 改性 胶黏 剂 的研究 重点 。采 用 化 学改 性 法 可 形 成 嵌 段 、接 枝 或 互 穿 网 络 共 聚 物 。本 文综 述 了近 年来 国内有机 硅化 学 改性 树脂 胶 黏剂 的研 究进 展 。
下 易分 解而使 加 工工艺 复杂 的缺 点 ,使 其应 用受
侯光宇等人先将环氧 88 2 树脂与丙烯酸单体
共 聚 ,再 与丙烯 酰氧 基硅 油反 应 ,制备 出有机 硅 改 性环 氧丙 烯 酸树脂 胶黏 剂 。该胶 黏剂 的玻璃 附 着 力从 有 机 硅 改 性 前 的 国标 一 级 提 高 到 国标 零 级 ;有 机硅 改性 前 的树脂 水煮 1h后有 局 部脱 落
极性小的材料粘接力小。用有机硅对环氧树脂进 行 改性 ,既能降低其 内应力 ,又能改善其 韧性 、
・
38 ・ 4
哺 机 | 材 l 料
第氧改性 丙烯 酸树 脂进行 再 改 性 ,产物 可兼 具三 种材 料 的优势 。
行业;但存在脆性大 、硬度高、韧性差 、在高温
硅树 脂 是 以 s— O键 为主 链 ,有机 基 团为 侧 i
耐高温性等 ,使树脂具有 良好 的韧性 、粘接性及
抗 冲击性 能 ;因此 ,近 十几 年成 为研 究 热点 。
链的网状 聚合物 。 硅树脂 由于 s i —O键的键长较
长 、键 能 较 大 ,s— O s 键 的键 角 较 大 ;因此 i — i
刘文艳等人通过原位接枝共聚法 ,在环氧树
脂溶 液 中滴加 乙烯基 三 乙氧基 硅烷 和 过氧化 二 苯 甲酰 引 发剂 ,制 备 了有机 硅 改性环 氧树 脂水 分 散 体。有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膜的吸水率从改性前的 3 1 % 降低 到 19 % ,柔 韧 性 从 不 可 弯 曲 变 为 .6 .0 可 弯 曲 ;此 外 ,有机 硅 改性 环氧树 脂 涂层 和无 机
底层 的粘接性从 G 1 B 级提高至 G 0级 。 B J
2 有 机硅改性环氧丙烯 酸树脂 胶黏剂
环 氧 改性丙 烯 酸树 脂是 在环 氧树 脂分 子链 的
1 有 机硅改性环氧树脂胶 黏剂
环 氧树 脂 泛指 含两 个或 两个 以上 环 氧基 、能 通 过交 联反 应 形 成 热 固性 高 聚物 的有 机 低 聚 物 。 环 氧树 脂具 有 良好 的机 械性 能 、 电学 性 能及 粘接 性 能 ,但其 抗剥 离 、抗 开裂 、抗 冲击 性 能差 ,对
摘要 :综述 了近年 来国 内有机硅 改性胶黏 剂的研 究进 展 ,对有机 硅 改性 环氧树 脂、 丙烯 酸树 脂、酚醛 树脂 、脲醛树脂和 聚氨 酯胶 黏 剂的制 备 和性 能进行 了较 为详 尽 的叙述 ,展 望 了有 机硅 改 性胶 黏 剂的发 展
前景 。
关键词 :有机硅 ,胶黏 剂 ,改性 中图分类 号 :T 24 1 Q 6 . 7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 号 :10 0 9—46 (0 1 5— 3 7— 4 3 9 2 1 )0 0 4 0
到限制。改性酚醛树脂特别是有机硅改 I酚醛树 生 脂则 可 以克服 以上 的缺 点 ,受到 人们 的关 注 。 王丁等人用甲基苯基硅树脂 、酚醛环氧树脂
具有优异的耐高低温性 、耐候性 、电绝缘性 、低 表面张力 、疏水性及生理惰性 ;但硅树脂也存在 附着力差 、不耐有机溶剂及价格较高等缺点 。以 c c键为主链 的聚合物具备耐溶剂性能和附着 — 力较好 、成本低的优势 ; 因耐热 、耐水性差而 但 导致材料的整体功能不佳。两者在物理和化学性
两端引入丙烯基 ,然后与其它单体共聚 ,所得树 脂 既具 有 环氧树 脂 粘 附力强 、化 学稳 定性 好 、成 型收缩率低 、电绝缘性 以及热稳定性好等优点 ,
又具 有 丙烯 酸树 脂 干性 、丰 满度 、光 泽 、硬度 好
收稿 日期 :2 1 —0 0 0 1 6— 2。 作者简介 :冯海 芬 (9 6 ) 18 一 ,女 ,浙江金 华人 ,硕 士生 , 主要从事硅树脂的研究 。 基金项 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 目 ( 20 0 29 。 Y 0 9 84 ) ¥ 联 系 人 ,E—m l:eequ 9 6 13 cr。 al hn i16 @ 6 .o n
技 术 进展
哺砖料2 , (:75 讯材,125 3—0 0 5 )4 3 1
S L CO I I NE MAT RI E AL
国 内有 机 硅 改 性 胶 黏 剂 的研 究 进 展 术
冯海 芬 , 陈 道 一 ,吴连斌 ,陈利 民 ,蒋 剑雄
( 杭州 师范大学有机硅化学及材料 技术教育部重点 实验 室 ,杭州 30 1 ) 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