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学理论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文学理论对比研究
一.中国文学理论
‘文学’一词最早见于《论语·先进篇》,该节孔子按才能把学生分成四类: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后世称为“孔门四科”。

按北宋邢昺的疏注释为“文章博学”,意为通晓许多古今文献及学问。

按此说法,广义来看文学可以解释为学问又或是以此为基础发展出来的文化。

若果按现在狭义的说法,文学可以被看成5世纪南朝刘宋文帝所定立的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

在此之后,正史之中专载优秀文人行事的“文学传”也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那种文学只是代表上流阶层的文学,并不包括像小说,戏曲的大众文学又或是近代的主流文学。

因此,当我们谈及“中国文学”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古人与近代学术上之间的文学概念的差别。

另外,自古以来,中国文学包含了著政治,许多的作品均以现实生活为主题,从政的人也写下不少的文学作品。

就像三国时代曹丕的名言:“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所指出,中国人都认为文学拥有左右国家发展的强大力量,文学与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

故此,自宋以后,文学之所以多出自官僚之手也正是受到这个思想影响,这也是中国文学的特别地方。

自古以来,中国文学一向以韵文为主流,尤其是有不少以描画自然景物及歌颂友情等等为主题的抒情诗。

相比之下,虽然叙事诗并不发达,但古代《诗经·公刘》,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从北朝民歌演变而来的《木兰辞》等等也是有名的作品。

如果不计叙述历史,宗教,思想等等的文章,散文文学最初兴盛于唐朝。

那种散文的题材,除了一些例外,许多作品并非纯创作而是取材于现实,这个传统直到在西欧文明影响之下诞生的小说时期为止一直长久地维持着。

还有,我们要注意在古代中国韵文散文一词与其说是富有文学性的意义,倒不如说成是文体的一种名称来得合适。

除此之外,还有被称为骈文的问题。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有不少朝代兴替,有一些民族也坐上这个土地的权力的宝座。

虽然外来文化的流入也对文学有一定的影响,但一般而言,中国文学是指以汉字及中文所创作的文学。

汉文及汉诗也对日语及日本文学的确立给予非常大的影响。

二.西方的文学理论
西方文学理论开始于古典希腊时期的诗学与修辞学,而自十八世纪以后又加入了美学与诠释学。

在二十世纪,“理论”变成了一个包含各式各样阅读文本之学术研究方法的集合名词,其中大部分是受到各种欧陆哲学流派的影响。

(在许多学术讨论中,“文学理论”与“欧陆哲学”几乎是同义词,虽然有些学者认为这两者之间可以有一个明确的划分。


三.中西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扬弃
当前文学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观当前的文学理论研究主要存在着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找不到学科的恰当位置。

或者放弃理论建设,转向批评,等于放弃了理论的职能。

或者脱离具体文学现象而任意言说,似乎文学理论是一种凭空的逻辑演绎。

其二、未能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与西方现代研究方法之间的关系。

许多人轻率地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立场与方法,完全认同各种西方研究方法,特别是后现代主义的阐释立场。

实际上,马克思主义方法与各种有价值的西方文学研究方法之间并不存在着对立关系,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包容性。

在这方面有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例如弗里德里克.詹姆逊的某些做法就值得借鉴。

我们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但是我们不能无视各种现代学术观点与阐释方法的存在。

不能简单地认为它们都毫无价值。

其三、未能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学理论观念及研究方法与现代研究方法的关系。

在许多人看来,中国传统的文学观念与研究方法都是早已过时的东西而失去了现代意义。

实际上,传统永远是不会过时的,关键看人们对它的态度如何。

我们的文学理论过于热衷于形形色色的西方现代理论,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理论资源。

第四、今日文学理论应做与能做的。

我们无权发号施令,说我们的文学理论一定如何如何,必须怎样怎样。

但我们有权提出建议。

那就是:其一、应该有明确的立场意识。

现在许多人写文章纯粹是赶时髦、追风头,根本就没有自己的阐释立场。

一个言说者、阐释者在有所言说之前,首先应该解决的恐怕就是学术立场问题了:你从哪里出发去说话的?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立足于何处,这种言
说又有多大的学术价值呢?当然,我们不必标榜自己的立场,但是心里应该清楚,否则就只能是胡说八道、瞎起哄了。

其二、应该有明确的问题意识。

那就是,不要站在立法者的立场上发号施令,而应该关注文学领域发生的各种新问题。

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够予以合理的解释,这是当前文学理论所应做、亦所能做的事情。

第三、努力寻求或创造有效的方法。

事实证明,方法对于文学理论研究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没有明确的方法意识就只能人云亦云,或谈一些体验感想之类,很难有原创性的建树。

有方法意识,但方法本身有问题,也会严重影响研究的效果。

在西欧,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时期,占统治地位的文学研究方法,主要是由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而上学的逻辑演绎法(又称抽象的哲学思辨法)和培根创立的形而下学的逻辑归纳法。

其次还有历史归纳法、社会学方法、美感经验的心理分析法、某些自然科学方法。

这些方法虽有消长、斗争,但总是能够延续下来,至今仍被运用,故称为传统方法。

在中国,由于本民族的思维方式“缺乏思辨思维和形式逻辑,主要强调直观和经验,并同伦理道德挂钩”[⑦]。

中国文学研究方法主要通行的是经验主义的现象描述法、伦理道德的社会学方法。

上述传统方法的长处是:
第一,形而上学的逻辑演绎法强调从哲学角度对文学艺术进行研究,重视哲学对文学的指导作用。

第二,注重文学艺术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从哲学、社会、历史、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的价值功能,这在今天也是有益的。

第三,传统方法经过无数文艺理论家的继承和发扬,不仅为后人积累了大量的研究资料,而且也形成一整套的逻辑方法、研究模式。

从上述三方面看,传统方法开辟了从某一方面、某一角度深入研究文学的道路,为今后从宏观上,从整体上认识文学做了充分的必要准备。

不足之处
第一,传统方法存在一定的猜测性、假设性,缺乏科学性。

第二,归纳分析和综合分离。

分析和综合、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互相提供前提的思维方法。

第三,以部分研究代替系统研究。

2、西欧当代文艺学研究多元方法林立
到19世纪末,随着自然科学、心理学、文化学长足的进步,西方文艺学研究方法学派林立、纷繁复杂。

它们有自己适宜的国情、范围,必然有不可弥补的缺陷。

对此也应科学地进行分析。

总的来说,当代西方多元方法的合理因素是:
第一,开展多角度的研究。

第二,各学科相互渗透,各种方法互相借鉴。

第三,从某一角度的深入研究。

从总体上看,多元方法林立、并存;从局部上看,各派对立、排斥,都想以自己的优势取代别的方法,因此迫使各派在某一角度、某一方面深入开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