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皮肤病-结课论文

浅谈皮肤病-结课论文
浅谈皮肤病-结课论文

浅谈皮肤病

(学院系姓名学号)皮肤病种类繁多,大约有1000多种皮肤病。常见的皮肤病有白癜风、银屑病、酒渣鼻、脓包疮、化脓菌感染、疤痕、癣、鱼鳞病、腋臭、青春痘、毛囊炎、斑秃、脱发、婴儿尿布疹、鸡眼、雀斑、螨虫性皮炎、湿疹、灰指甲、硬皮病、皮肤瘙痒、脱毛、黄褐斑等。

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生理防线和最大器官,时刻参与机体的功能活动,维持着机体和自然环境的对立统一,机体的任何异常情况也可以在皮肤表面反映出来。

很多皮肤病是内脏疾病的外在表现,即很多皮肤病变,其根本原因在内脏。例如:银屑病、白癜风、过敏性痒疹、红斑狼疮、内脏癌肿的皮肤表现等等,既是与细胞分裂异常、致病微生物感染及其产生的毒素、机体代谢紊乱、免疫功能失衡、内分泌紊乱、自由基毒素代谢障碍,甚至与精神、神经系统的病理变化有着间接或直接的关系。

皮肤具备着近乎完美的生理保护功能:如屏障作用、感觉作用、调节体温、吸收作用、分泌和排泄作用等,在维护机体的健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皮肤病是皮肤感染病与过敏性皮炎占大部分,不过随着老化的退行性变化之老人性皮肤病,由恶性黑色肿代表的皮肤癌等也是重要的皮肤病,另外需注意因药物治疗疾病而引起副作用的各种皮肤障碍。我国人口多,患皮肤病的病人也多。有关皮肤病的文字记载,在我国大约已有3000多年历史。

如今皮肤病已广泛发病,常见的皮肤病种类有: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廯、体股廯及甲廯(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疥疮

5、性传播疾病: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接触性皮炎、湿疹、寻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

应,如服用磺胺、肌注青霉素过敏

7、物理性皮肤病: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妄想症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

及玫瑰糠疹。

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及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雀斑、咖

啡斑、黄褐斑、雀斑样痣、黑变病、田痣、色素性表皮痣、泛发

黑子病、颜面-颈部毛毛囊性红斑黑变痣、色素性玫瑰糠疹、斑

痣、先天性色素痣、褶皱部网状色素异常、蒙古斑、文身、白癜

风、无色素痣、离心性后天性白斑、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贫血痣等。

13、化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毛发红糠疹

14、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毛发、甲皮肤病:多毛症、秃发、脂溢性秃发、腋毛廯、皮脂溢出症、斑秃、老年白发、精神紧张性白发病、少白头、漏斗部毛囊炎、脓肿性穿掘性头部毛囊周围炎、甲板营养不良、甲凹陷症、甲板纵裂、甲层裂症、脆甲症、横沟甲、厚甲症、钩甲、杵状甲、点状甲、甲外伤、甲周肿痛。

17.其他:酒渣鼻、痤疮、多发性疖肿、、手足脱皮症、老年瘙痒、妊娠皮肤瘙痒、足菌肿、无汗症、夏令痒疹、冻疮、褥疮、狐臭、脚臭、系统性红斑狼疮、药疹、唇炎、粟丘疹(粟粒疹)、皮赘、瘢痕、皮肤枯萎症、肉芽肿性皮肤松弛症

主要症状

1.皮疹为风团、潮红斑,大小不等,形状各异。常突然发生,成批出现,数小时后又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但常反复发作

2.自觉瘙痒,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少数有发热、关节肿胀、低血压、休克、喉头水肿窒息症状等;

3.病程长短不一,急性荨麻疹病程在1个月以内;超过1个月为慢性4.皮肤划痕试验部分病例呈阳性反应

5.水痘:按临床表现,属于水剥型;按病毒特点,属DNA病毒-小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前驱期较短,不超过24小时即出疹。皮疹先发于躯干,渐波及头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初为红色针尖大小的斑疹,后迅速成丘疹,数小时后即为绿豆大小的水疱,可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2~3天干燥结痂,以后痂脱而愈,病程2周。在儿科中可见的异型有大包性水痘及新生儿水痘。偶尔发生少见的并发症有水痘脑炎、肺炎、急性脑病等

6.麻疹:按病毒种类属于RNA病毒-付粘液病毒-麻疹病毒引起,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潜伏期9~11天,前驱期通常3天左右,热度上升,卡他症状明显。发疹的部位从耳后-面颈-胸背部-四肢,疹子的形态是玫瑰色斑疹或丘疹,疹间可见正常皮肤。还可有内疹出现,那就是发病1~2天后在颊粘膜发生,常合并支气管肺炎、喉炎、肠炎、脑炎、心功能不全等,病程10~14天。

7.风疹:属于小DNA风疹病毒引起,多发于幼儿,潜伏期5~20天,发病前可有轻度发热,发疹情况从面部-躯干-四肢,疹形为淡红色斑疹或丘疹,内疹表现为软腭斑疹或瘀点,合并颈及枕后淋巴结肿大。

8.幼儿急疹:冬春季小流行,可能由病毒所致,又称婴儿玫瑰疹,或称第六病。多见6个月-2岁,潜伏期10-15天,无前驱症状,常突发高热,体温上升至39~40度,3~5天体温骤退时出疹,先发生颈部-躯干-上肢下腿-面部。疹形为玫瑰红色斑丘疹,无内疹。合并有颈,枕后淋巴结肿大,偶有中耳炎和支气管炎。

9.手-足-口症:由RNA病毒为主,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尤以1~2岁婴幼儿最多,夏秋季流行,潜伏期4~7天,全身症状轻,发疹前可有微热,头痛食欲不振等症状。特点是指背面及侧缘有水疱,口腔的硬腭、颊部齿龈及舌部出现疼痛性水疱,呈米粒至碗豆大小,半球状或椭圆形,疱壁薄,内容清,水疱数目不多,但亦可见50个以上,整个病程约1周,很少复发。

10.传染性软疣:由病毒中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潜伏期14~50天,其特点是皮肤上出现小丘疹,顶端凹陷,能挤出乳酪状软小体。数目不等,不融合,一般6~9个月可消退,但也有持续几年者。

11.临床的特殊类型:

A、蛋白湅荨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过肠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体反应

B、寒冷性寻麻疹又可分为家族性寒冷性荨麻疹和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荨麻疹

C、热性荨麻疹又可分为获得性和遗传性两种,接触热水后在接触部位出现风团

D、胆碱能性荨麻疹,在热、精神紧张和运动后诱发,多见于躯干和四肢近端,皮损为主1~2mm大小的风团,周围有红晕

E、日光性荨麻疹,女性发病较多,暴露日光后发病,皮疹局限于暴露部位

F、压迫性荨麻疹,在较重和较久压迫4-6小时后发病,受压部位出现弥漫性、水肿性、疼痛性斑块

G、水源性荨麻疹,在接触水后于毛孔周围引起细小剧痒风团

H、血清病性荨麻疹,其病因为接触异体血清、疫苗、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反应,临床表现为发热、皮疹、关节炎和淋巴结病

I、自身免疫性黄体酮性荨麻疹,发生于月经前期和中期,是由黄体酮所致。

12.银屑病(牛皮癣):

A、寻常性银屑病的病理变化是表皮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角化不全区域内可见中性白细胞构成的小脓肿,称Munro氏小脓肿。颗粒层明显减少或消失。棘层增厚。表皮突延伸,其下端增宽,可与邻近表皮相吻合,其上方棘层变薄。乳头内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淋马细胞,嗜中性白细胞等浸润。

B、关节炎型银屑病的病理变化与上述寻常型银屑病相同。

C、红皮病性银屑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炎症反应比较明显,真皮上部水肿显著,其他与寻常型银屑病基本相似。

D、脓包型银屑病人与连续性肢端皮炎的病理变化的特点是在表皮内形成较大脓疱,主要在表皮上部,疱内主要为中性白细胞,其他变化与寻常型银屑病大致相同,但角化不全及表皮突延伸较轻。

E、掌跖脓疱病的病理变化为表皮内单房性脓疱,疱内有大量中性白细胞,少量单核细胞,真皮浅层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浸润。

皮肤病有无传染性,是很多皮肤病病人、家属、亲友及社会大众都十分关心的问题。其实传染性皮肤病,只占皮肤病种类的小部分。皮肤病的传染方式分直接接触传染和间接接触传染两种方式。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直接接触病人或患病动物的皮肤、血液、体液和分泌物(如痰液、粪便、唾液、尿液、等)而传染;间接接触传染:是通过病人污染过的用具(如餐具、衣帽、被褥、洗漱用品、鞋帽、毛巾等)而传染。但并非接触后就一定会被传染,这是因为人体具有一定免疫力,只有当免疫力下降时,如在体弱、慢性疾病期、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肿瘤等条件下,被传染的机会则会大大增加。

具有传染性的皮肤病主要有:麻疹、单纯疱疹、水痘生殖器、皮肤型黑热病、卡波氏水痘样疹、传染性单身细胞增多症,天花、B病毒病、传染性软疣、寻常疣、扁平疣、手足口病、口蹄疫、传染性红斑、幼儿急疹、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鹦鹉热、斑疹伤寒、脓疱疮、猩红热、淋病、非淋菌性尿道炎、沙漠疮、麻风、皮肤结核、鼻疽、布鲁菌病、鼠疫、软下疳、炭疽、皮肤白喉、甲癣、体廯、股癣、梅毒、艾滋病、雅司、品他、滴虫病、阴虱、疥疮等等。

遗传性皮肤病占皮肤病相当大的一部分,是指致病突变基因引起的皮肤病,致病突变基因服从于一般的遗传规律,即患者在亲祖代及子孙中以一定数量比例出现,仅在家族上下代之间垂直传递,不涉及家族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遗传性皮肤病有以下四种遗传方式:

一、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此类皮肤病具有双亲中至少有一个是患者,子女至少有一半患病,与性别无关,病情多不严重,不影响生命和工作能力等特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皮肤病占遗传性皮肤病的70%左右,常见的有:胼胝形成、毛囊角化症、多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甲膑综合征、血管扩张症、类白化病、毛发红糠疹、单纯型表皮松懈症、色素失禁症、汗管角化症,皮脂腺腺瘤、雀斑、毛发上皮瘤、神经纤维瘤病、白额发等。

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此类皮肤病具有双亲正常、但其兄弟姐妹可能患病,双亲家属发病率较高,看不到连续几代遗传,患者体力、智力发育明显障碍,生命预后差等

特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白化病、先天性鱼鳞病、着色干皮病、先天性卟啉症、类脂蛋白沉着症、血色病、先天性甲缺乏、肠病性肢端皮炎、皮肤脂肪沉积症、先天性闭汗性外胚叶发育不良等。

三、性联遗传

此类皮肤病具有发病男多于女,隔代遗传,女患者所生儿子全部发病,女性患者其父必为有症状患者等特点。性联遗传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性联遗传性鱼鳞病、弥漫性体部血管角化瘤、萎缩性毛孔角化症等。

四、多基因遗传

此类皮肤病是指遗传特征不是决定于一对基因,而是由几对基因所决定的遗传方式,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家族中发病率明显高于一般群体的特点。多基因遗传性皮肤病常见的有:脂溢性皮炎、寻常痤疮、红斑狼疮、银屑病、斑秃等。

皮肤病的治疗使用最多的是外用药。如果外用药选择或使用不当,往往无效,甚至使病情加重。皮肤病具体来说,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粉剂、霜剂、洗剂、软膏和乳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故应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散热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湿敷,后用油剂。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慢性期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时,目前以牛皮癣复发型专用药为主,防止牛皮癣、足癣、手癣等再次复发,牛皮癣复发型专用药主要外喷加涂抹,降低了对身体的副作用,它们穿透力强,作用持久,且有润滑及护肤作用。

1、激光治疗

目前对于解决肌肤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进行激光美容治疗。祛斑最常见的是红宝石激光。这种光波针对黑色及咖啡色色素,色斑能吸收这类激光,并分解,当色素渐渐被身体吸收时,颜色也随之变淡,刺青、纹眉就属于这类色素。另外一些血管性色斑和血管瘤,可使用染料激光,血管中的血红素吸收激光后,产生热量使微血管萎缩,皮肤逐渐恢复正常。

皮肤病的诊断与其他疾病一样,必须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皮肤病病人用药注意事项

相同的药物有不同的剂型,如溶液、糊剂、粉剂、霜剂、洗剂、软膏、酊剂和乳剂等。不同的剂型,有不同的作用和适应症,故应根据不同病期的临床症状和皮损特点,正确选用不同剂型的外用药。

一般急性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时,多选用溶液湿敷,可起到消炎、

散热作用;有渗液者,先用溶液湿敷,后用油剂。

皮损处于亚急性期时,红肿减轻,渗液减少,可酌情选用糊剂、粉剂和洗剂,可发挥消炎、止痒、收敛、保护作用。慢性期皮损增厚,呈苔藓样变时,多用软膏和乳剂,它们穿透力强,作用持久,且有润滑及护肤作用。

还应注意的是,同一药物、同一剂型,也可因浓度不同而作用各异。如3%水杨酸具有消毒和杀菌作用,而10%水杨酸具有软化和溶解角质作用,20%以上的水杨酸则是一种腐蚀剂。浓度不同,作用大相径庭,故选用药物时应认准浓度。

化妆品与美容课业论文

化妆品学概论 一、化妆品的定义 化妆品是以化妆为目的物品的总称,在中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将化妆品定义为:“是以涂搽、喷洒或其它类似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以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和修饰目的日用化学工业产品。” 化妆品包括:基础化妆品、美容化妆品、特殊用途化妆品三部分。 二、化妆品的分类 化妆品种类繁多, 有各种各样的分类方法, 世界各国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按产品使用目的和使用部位分类, 按剂型分类, 按生产工艺和配方特点分类, 按性别和年龄组分类等。各种分类方法都有其优缺点。 三、化妆品的作用 化妆品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5个方面: (1)清洁作用祛除皮肤、毛发、口腔和牙齿上面的赃物, 以及人体分泌 与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不洁物质,如清洁霜、清洁奶液、净面面膜、清洁用化妆水、 泡沫浴液、洗发香波、牙膏等。 (2)保护作用保护皮肤及毛发等处,使其滋润、柔软、光

滑、富有弹性, 以抵御寒风、烈日、紫外线辐射等的损害,增加分泌机能活力,防止皮肤皱裂、 毛发枯断。如雪花膏、冷霜、润肤霜、防裂油膏、奶液、防晒霜、润发油、 发乳、护发素等。 (3)营养作用补充皮肤及毛发营养,增加组织活力,保持 皮肤角质层的 含水量,减少皮肤皱纹,减缓皮肤衰老以及促进毛发生理机能,防止脱发。如人参霜、维生素霜、珍珠霜等各种营养霜、营养面膜、生发水、药性发乳、药性头 蜡等。 ( 4)美化作用美化皮肤及毛发,使之增加魅力,或散发香气。如粉底霜, 粉饼、香粉、胭脂、唇膏、发胶、摩丝、染发剂、烫发剂、眼影膏、眉笔、睫毛膏、香水等。 四、中国化妆品行业的现状 经过十几年的培育和发展,中国已成为亚洲第二大、全世界第八大化妆品市场。中国目前有3 000多家化妆品生产企业,这个数字比10年前增加了近10倍,行业内品牌化竞争格局已经形成,日益成为集产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2005年,中国化妆品市场的规模接近1 000亿元,但是,目前中国

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2012年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计划 根据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汉政发〔2011〕22号)、《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指标》、《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一期)工作计划》及《陕西省性病疫情监测工作督导评估方案》要求,结合我市艾滋病性病流行现状,制定2012年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计划。 一、艾滋病防治工作 (一)及时掌握全市性病艾滋病疫情动态 随时浏览艾滋病、性病疫情报告网络,准确、全面掌握辖区艾滋病性病疫情动态;及时报告、订正艾滋病性病疫情信息,为政府部门科学、合理的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可靠依据。 (二)进一步扩大监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 1、监管场所高危人群监测 按照卫生厅、公安厅和司法厅的文件要求,继续完成“两劳四所”当年新进入被监管人员的HIV抗体监测工作,做到监狱、劳教所每季度监测一次;看守所、戒毒所、收容所等每月监测一次;拘留所每10天监测一次,使监管场所监测覆盖率及监管场所新进入被监管人员监测覆盖率均达100%。 2、哨点监测 4—6月份全面开展艾滋病哨点监测工作,按照国家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要求,规范开展工作;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暗娼、吸毒者、流动人群各400人的问卷调查、血样采集和血清学(抗-HIV、抗-HCV及梅毒)检测;7月底以前完成三个哨点信息资料录入及上报工作,使哨点监测工作完成率达到100%。 3、高危人群监测

认真落实针对暗娼、MSM、吸毒人群和性病病人的各项艾滋病高危行为干预措施,强化高危人群HIV抗体检测意识,使上述高危人群HIV抗体检测比例达到国家考核指标要求。 4、自愿咨询检测 继续积极宣传国家免费自愿咨询检测政策,加大检测手段,强化35个VCT 点的工作职责,提高自愿咨询检测服务水平,提高接受检测的人数,积极完成中央转移支付下达的咨询检测工作量。 5、血液安全监测 每月开展对市中心血站血液“四病”(抗-HIV、抗-HBV、抗-HCV及梅毒)的抽检监测工作,以保证用血安全。 (三)积极落实艾滋病防治综合干预措施,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几率 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随访和管理,详细讲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措施,督促其将感染或发病事实及时告知与其有性关系者,使随访干预比例、高危人群安全套使用比例及其覆盖率达到国家考核指标要求。进一步加强美沙酮门诊管理,使每个美沙酮门诊的年维持治疗率、年维持治疗人数有所提高,受治者HIV、HCV及梅毒抗体的实验室检测率及上报率任意一项都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四)感染者及病人管理 对既往及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应及时做好流调、随访、结核病筛查、CD4及病毒载量检测等工作,使各项考核指标均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五)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 要坚持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公益性和持久性,采取多种方式,全面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政策,加强对农民工、娱乐场所高危人群、青年学生、党政领导干部及基层领导干部等重点对象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充分利用“12·1”

食品营养学课程论文

大学生饮食与营养健康 摘要 现代社会,能吃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的饮食和营养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在社会大群体里,大学生这个群体也以其人数的逐渐庞大、身份的特殊性而备受关注,其中饮食与营养是关注度较高的方面。大学生的生理特点、膳食营养特点以及针对以上特点应该采取的饮食策略等等,都是大学生为了自己的健康身体和美好前程必须考虑的事情,而这也需要每一位大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营养意识。 关键词 大学生生理饮食营养健康 前言 平时,我们总能看到关于儿童、中年人、老年人营养健康的分析与建议,却鲜见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的饮食营养的探讨。但现在,对于大学生饮食营养的探讨也慢慢多起来了。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越来越受到重视。也是,目前大学还是精英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发展就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发展。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大学生饮食存在着问题,因为有问题,所以会去探讨,探讨,就有可能发现更大的问题。大学生在饮食和营养上究竟有怎样的一些情况呢?且听慢慢道来。 正文 一、大学生的生理特点 大学生,一般年龄是18岁至25岁。青春期,是指个体机能从还没有成熟到成熟的阶段,一般是在10~20岁之间,从这一个概念出发,大学生普遍是处于青春期的后期。在这一阶段,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身体外部基本发育成熟,男的更结实,女的更丰满; 2、身体内部各器官机制如呼吸、神经系统发育渐趋稳定; 3、身体各部分系统机制都达到最佳水平 4、性器官发育成熟。 这一时期是生长发育最为完善的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较为复杂。虽然身体各方面相对于青春期里长身体阶段已经发育成熟,但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更多的营养,同样是需要的,大学生需要营养去维持这样一个身体完善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动力去支持平常身体器官的运行,这动力来自于能量和营养,因此更需要日常饮食的摄入,获得合理的营养。况且,大学生这一社会特殊群体,是处于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地位,面临着艰巨的学习任务,在脑力和体力两方面都要求严格,思维能力活跃而敏捷,是长身体和长知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现代仪器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现代分析/ Modern Instrumental Analysis 学时/学分:40 /2.5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 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 开课学院(部)、系(教研室):化学工程学院制药工程系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仪器分析与光谱解析是制药工程专业的学科基础必修课。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熟悉各种典型光谱的解析及色谱法的分离条件的选择。了解各种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仪器分析方法在药学中的应用。 二、课程的教学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 1.电位法及永停滴定法 电化学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分类、基本原理);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定方法、应用及示例。 2.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塔板理论、Van Deemter方程式简介),色谱柱(固定液、载体、气-液色谱填充柱的制备),气-固色谱填充柱、毛细管色谱柱简介,检测器(热导、氢焰)分离条件的选择,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应用与示例等。 3.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原理(Van Deemter); 方程式在HPLC与GC中表现形式、Giddings方程式简介),各类高效液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液-液分配色谱法、化学键合相色谱法(反相键合相色谱法、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离子抑制色谱法、离子对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与离子色谱法、空间排斥色谱法,其他色谱法简介(胶束色谱法、手性色谱法、亲合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流动相、仪器装置、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及毛细电泳法简介。 4.紫外—可见光度法 紫外—可见光谱的跃迁机理;Lambert-beer定律;精细结构;溶剂效应;wood-word吸收定则及应用。 5.红外光谱法 红外光谱的跃迁机理;判别定则;拉曼光谱;Fourier变换红外光谱;试样的制备和仪器等。 6.核磁共振 核自旋能级跃迁的基本原理;Zeeman能级;Boltzman分布;核的进动与弛豫;化学位移及其影响因素;13C—1H自旋—自旋偶合;偶合常数及其影响因素;NMR光谱的改进;奥氏核效应;二维谱。 7.质谱

化妆品与美容论文

化妆品与美容结课论文 姓名:_ 学号:___ 20091738_ _ 专业:____ __ 班级:_ 指导教师: _ _ _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是由于化妆品和美容方面的只是欠缺,这个学期我选修了化妆品与美容这个公选课,通过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课后自身对化妆品与美容的关注,了解到了化妆品的历史,种类,使用方法,各个年龄阶段适用品种,忌用时期和化妆品的副作用等些列和化妆品相关的知识以下就是我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身的努力对化妆品的了解,接下来我来浅谈我对化妆品的了解 在原始社会,一些部落在祭祀活动时,会把动物油脂涂抹在皮肤上,使自己的肤色看起来健康而有光泽,这也算是最早的护肤行为了。由此可见,化妆品的历史几乎可以推算到自人类的存在开始。在公元前 5 世纪到公元 7 世纪期间,各国有不少关于制作和使用化妆品的传说和记载,如古埃及人用粘土卷曲头发,古埃及皇后用铜绿描画眼圈,用驴乳浴身,古希腊美人亚斯巴齐用鱼胶掩盖皱纹等等,还出现了许多化妆用具。中国古代也喜好用胭脂抹腮,用头油滋润头发,衬托容颜的美丽和魅力。 上个世纪70年代,日本多家名牌化妆品企业,被18位因使用其化妆品而罹患严重黑皮症的妇女联名控告,此事件既轰动了国际美容界,也促进了护肤品的重大革命。早期护肤品化妆品起源于化学工业,那个时候从植物中天然提炼还很难,而石油,石化,合成工业很发达,所以很多护肤品化妆品的原料来源于化学工业,截至目前仍然有很多国际国内的牌子再用那个时代的原料,一个价格低廉,原料相对简单,成本低。所以矿物油时代也就是日用化学品时代。但是目前看来,所有护肤品化妆品中的致癌物,有害物质全部来自那个时代。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皮肤专家发现:在护肤品中添加各种天然原料,对肌肤有一定的滋润作用。这个时候大规模的天然萃取分离工业已经成熟,此后,市场上护肤品成分中慢慢能够找到的天然成份!从陆地到海洋,从植物到动物,各种天然成份应有尽有。有些人甚至到人迹罕至的地方,试图寻找到特殊的原料,创造护肤的奇迹,包括热带雨林。当然此时的天然有很多是噱头,可能大部分底料还是沿用矿物油时代的成分,只是偶尔添加些天然成分,因为这里面的成分混合,防腐等等仍然有很多难题很难攻克。也有的公司已经能完全抛弃原来的工业流水线,生产纯天然的东西了,慢慢形成一些顶级的很专注的牌子。 2010年前,零负担产品开始在欧美台湾流行,以往过于最求植物,天然护肤的产品因为社会的发展,和为了满足更多人特殊肌肤的要求,护肤品中各种各样的添加剂越来越多,所以,导致很多护肤产品实属天然实际并不一定天然,很多使用天然成分,矿物成分的由于产品的成分较多,给肌肤造成了没必要的损伤,甚至过敏,这个给护肤行业敲响了警钟,追寻零负担即将成为现阶段护肤发展史中最实质性的变革。 2010年后,零负担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9号) (卫生部令第89号)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6月2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2012年11月23日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一)《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 (二)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三)卫生部根据疾病危害程度、流行情况等因素,确定需要管理的其他性病。 艾滋病防治管理工作依照《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性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防治、科学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指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性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将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整合防治资源,实行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性病防治工作。根据需要制定国家性病防治规划;确定需要管理的性病目录,决定并公布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性病病种。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性病防治工作,依照本办法和国家性病防治规划,结合当地性病流行情况和防治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性病防治计划。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性病防治管理和服务体系,将性病防治工作逐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性病防治队伍建设,负责安排性病防治所需经费,组织开展性病防治工作。 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性病防治工作,开展宣传教育、

食品营养与卫生论文

南京学院 作者学号 分院 专业 题目浅谈水果膳食 完成时间: 第一章:水果膳食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与蔬菜或水果打交道,一般只把蔬菜作为送饭的佳肴,而水果则被当成一种享口福的食品,甚至许多女孩一日三餐均用水果来代

替,认为既可以减肥又对美容有好处。但就在你和水果亲密接触的同时,一味的傻吃不但不给你带来健康,反而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为了健康,必须了解水果的特性。 第二章:水果的类别 从传统医学来看,水果可分为寒冷性、温热性、平性三种。寒冷性水果的代表有:西瓜、梨、香蕉、芒果、橙、柑、柿子、香瓜、棱角等。温热性水果的代表是:山楂、松子、栗子、石榴、菠萝、桃、葡萄、桔子、荔枝、龙眼、榴莲等。平性水果主要指:山楂、菠萝、木瓜、苹果、椰子等。所以在不同季节选吃不同的水果或因个人体质不同选用的水果类别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实热体质的人夏天代谢旺盛,交感神经占优势,出汗多,经常脸色通红、口干舌燥、易烦躁、易便秘,所以在夏天选择寒冷的水果。但是,寒性水果不宜多食,否则对身体有害。而温热性水果一般用于食欲不好,并且脾胃虚寒的人,平常肚子怕凉、怕凉食的人,一般可食用一些热性水果。平性水果象山楂、菠萝、这样的水果有利于开胃消食,特别喜欢吃肉的人,一般多吃山楂有利于消化肉食,并且山楂这种水果能活血化痰,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高血压患者、消化不良的人应多吃山楂。 第三章:水果营养成分的分类 水果中含量最多的是水分,一般在70%~90%之间。水果的汁液中溶解了许多物质,是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人每天至少要消耗2500毫升的水,而每天我们吃的食物中已含有大量的水,像蔬菜中90%是水分,水果中80%是水分,肉类和鱼也含有70%的水分扣除这些,一天喝1500毫升的水就足够了。而且水果也是含水分较多的食品,供给的热量不多。其次是水果中的糖分,主要有葡萄糖、蔗糖和果糖三种。成熟的水果含糖较多,所以吃起来很甜。实际上所有的水果都有糖分,尤其是香蕉、葡萄、苹果等含糖量很高。所以吃多了糖分很容易对减肥女性造成不良的影响。水果中也含有有机酸,但主要以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

化妆品论文

化妆品论文 摘要:“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类对本美造型的化妆品自古以来就有不断地追求,化妆品已成为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了。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已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品。化妆品能使人显得漂亮美丽,帅气英俊,但是其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 关键字:化妆品不安全因素正确使用化妆品发展趋势以前了解的太少,只知道化妆品是把丑的东西美化,就像美图秀秀一样,要变美必须对自己做点什么,是一种有害的东西,直到上了大学,才对化妆品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化妆品就像衣服一样,正所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穿漂亮的衣服能使人更加自信,化妆品也不列外,化妆能使人更加的靓丽动人,只有当我们具有了对产品和成分的认识及对自身需要的了解的时候,我们才能受益于化妆品和护肤品,让自己变得更加美丽。 化妆品是指以涂擦,喷洒或者其他类似的方法,散布于人体表面任何部位(如皮肤、毛发、指甲、口唇等),已达到清洁、消除不良气味、护肤、美容、修饰等目的的日用化学品。化妆品的原料有的来自天然植物,有的是化学合成的,后者往往含有一些有害成分,有的化妆品里含有砷、汞,这些物质都含有极高毒性,如果这些的含量超标,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我们现在都在提倡绿色化妆品,一个讲求质量的高效率社会当然一会追求一些对人们身体有益,有助于健康的一些列化妆品,绿色也是当今各类产品发展的一个主题。 我们必须对中国的化妆品进行现状分析:当今,企业对化妆品的研发紧锣密鼓,各种护理、保养、彩妆等新型产品层出不穷,以此紧随国际化妆品市场的新方向。“绿色、自然与环保”已成为全球日化、食品等非耐用消费品业的主流呼声。因此,安全、无毒副作用的叶醇及其酯类香料将成为我国化妆品界的新宠;另外,人们越来越认可果蔬的美容作用,从日常食用的瓜果蔬菜中摄取人体所需要的天然微量元素,抗衰老、润肌肤、美容美体、经济又实惠成为了时尚。 然而,尽管各种流行趋势异彩纷呈,对于大大小小的化妆品企业来说,对化妆品市场的消费结构有一个宏观准确的了解和把握,无疑是重要而必须的。 由《2002CCB中国品牌评价报告》数据我们得出上图。该图显示了从功能角度划分出的几大类日用化妆品在全国市场上的渗透率状况。显然洗发护发用品普及率最高(97.4%),其次数润肤护肤品和洁肤沐浴用品普及程度高。至于婴儿洗浴润肤品,在其主力消费群——婴幼儿和年轻女性中的普及率还较低,说明这类日用品还远没有广泛地走进人们的生活。 下面,就针对其中几个品类进行一下简析。

性病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性病防治体系建设与发 展规划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性病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现状分析 (1) 第二章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 (6) 第一节指导思想 (6) 第二节发展目标 (6) 第三节建设原则 (7) 第三章性病防治体系 (8) 第一节性病防治体系框架 (8) 第二节性病防治机构功能 (8) 第三节性病防治服务队伍 (11) 第四章建设任务、建设标准、资金筹集和中央投资安排 (12) 第一节建设任务 (12) 第二节建设标准 (12) 第三节资金筹集与安排 (12) 第五章相关政策措施 (16) 第一节加强性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16) 第二节完善性病防治工作机制 (17) 第三节加快性病防治人才队伍建设 (18) 第四节建立稳定的性病防治工作投入机制 (18) 第五节健全性病患者医疗保障制度 (19) 第六章预期建设成效 (19)

前言 性病流行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梅毒持续流行已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及下一代的健康素质。我们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性病的公共卫生及相关支撑体系相对薄弱,部分省市地区的性病防治工作存在着职责不明、无专人管理、缺乏必要防治资源等局面。因此,完善性病防治体系,提高服务能力,全面推进性病防治工作开展,对于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根据《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和《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精神,在总结我国性病防治体系建设和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性病防治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一章现状分析 性病曾在我国猖獗流行,上世纪40年代末期,有人估计我国梅毒患者数达1000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将性病列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性病防治措施,包括取缔娼妓制度、制定防治规划、开展群

发酵食品与健康结课论文

酸奶的发酵与对人体的健康综述 发酵指人们借助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的生命活动来制备微生物菌体本身、或者直接代谢产物或次级代谢产物的过程。发酵有时也写作酦酵,其定义由使用场合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所说的发酵,多是指生物体对于有机物的某种分解过程。发酵是人类较早接触的一种生物化学反应,如今在食品工业、生物和化学工业中均有广泛应用。其也是生物工程的基本过程,即发酵工程。对于其机理以及过程控制的研究,还在继续。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发酵。 沸腾现象是由浸出液中的糖在缺氧条件下降解而产生的二氧化碳所引起的。在生物化学中把酵母的无氧呼吸过程称作发酵。我们所指的发酵早已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发酵是生命体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和生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生物化学反应根据生命体本身所具有的遗传信息去不断分解合成,以取得能量来维持生命活动的过程。发酵产物是指在反应过程当中或反应到达终点时所产生的能够调节代谢使之达到平衡的物质。实际上,发酵也是呼吸作用的一种,只不过通常的呼吸作用是指有氧呼吸,其最终结果是生成CO2和水,而发酵过程则是一种无氧呼吸的过程,其最终结果是产生酒精,二氧化碳以及其它代谢的产物。因而,现代发酵的定义应该是:通过对微生物(或动植物细胞)进行大规模的生长培养,使之发生化学变化和生理变化,从而产生和积累大量人们发酵所需要的代谢产物的过程。 酸奶是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的一种牛奶制品。目前市场上酸奶制品多以凝固型、搅拌型和添加各种果汁果酱等辅料的果味型为多。酸奶不但保留了牛奶的所有优点,而且某些方面经加工过程还扬长避短,成为更加适合于人类的营养保健品。 酸奶的发酵过程使奶中糖、蛋白质有20%左右被水解成为小的分子(如半乳糖和乳酸、小的肽链和氨基酸等),奶中脂肪含量一般是3%~5%。经发酵后,乳中的脂肪酸可比原料奶增加2倍,这些变化使酸奶更易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得以提高。酸奶由纯牛奶发酵而成,除保留了鲜牛奶的全部营养成分外,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还可以一产生人体营养所必须的多种维生素,如VB1、VB2、VB6、VB12等。 酸奶的制作工艺可概括为配料、预热、均质、杀菌、冷却、接种、(灌装:用于凝固型酸奶)、发酵、冷却、(搅拌:用于搅拌型酸奶)、包装和后熟几道工序,变性淀粉在配料阶段添加,其应用效果的好坏与工艺的控制有密切关系,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1玻璃瓶等消毒灭菌。玻璃瓶在灭菌器内灭菌半小时,如用蒸锅灭菌需45分钟,接种室内需紫外线灭菌50分钟,接种工具在高压蒸汽灭菌器内灭菌30 分钟。 2牛奶灭菌。把鲜牛奶装入加热罐,并加入10~12%的白糖,在85~90℃下灭菌30分钟或用其它方法灭菌。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以不破坏牛奶原有营养成分为佳,灭菌后冷却。在灭菌前或灭菌过程中最好除去上层油脂,使牛奶脱脂。 3接种。把温度低于43℃的灭菌牛奶分装于灭好菌的玻璃瓶中,按牛奶2%~4%的接种量在接种室内接种并搅拌均匀,注意罐装要满,不留空隙,接好后立

食疗与美容论文

食疗美容━健康美容新理念 摘要:食疗美容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与现代营养学有机地结合,利用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特殊成分,以“内调外养,表里通达”的手段使人健康美丽的一种美容方法。 关键字:食疗美容传统医学现代医学 在世界性美容健身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回归自然,用天然食物来美容健身已成为美容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一。食疗美容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为基础,与现代营养学有机地结合,利用天然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和特殊成分,以“内调外养,表里通达”的手段使人健康美丽的一种美容方法。它使人们在享受天然美味的同时,既可调整生理功能,为人体补充所需的营养而使皮肤健美,又可针对所患病症进行饮食调理,增强体质,固本强身。因此说,食疗美容是通过改善不良的身体状况和皮肤状态来实现维护健康和美化容貌的目的,这是其它任何美容方法和手段及化妆品所不能比拟的。 一、食疗美容,源远流长 经研究,食物美容与人类历史同样久远。在中国,早在上古时代就有关于尝百草而利健康的传说。 关天饮食与美容关系的记载最早出现在《素问?五脏生成篇》中。 “成书于2400多年前的中医典籍《黄帝内经·素问》已有“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及“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的记载。它是以阴阳五行为指导,藏象学说为核心。阴阳平衡失常多为饮食的过多或不足或偏嗜。上述平衡饮食的内容古而不老,很有科学道理的。 (1)“五谷为养”是指黍、林、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作为养育人体之主食。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热能的主要来源,而人类的生长发育的自身修补则主要依靠蛋白质。故五谷为养是符合现代营养学观点的。 (2)“五果为助”系指枣、李、杏、栗、桃等水果、坚果,有助养身和健身之功。水果宫含维生素、纤维素、糖类和有机酸等物质,可以生食,且能避免因烧煮破坏其营养成分。有些水果若饭后食用,还能帮助消化。故五果是平衡饮食中不可缺少的辅助食品。 (3)“五畜为益”指牛、犬、羊、猪、鸡等禽畜肉食,对人体有补益作用,能增补五谷主食营养之不足,是平衡饮食食谱的主要辅食。动物性食物多为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而且含有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是人体正常生理代谢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的重要营养物质。 (4)“五菜为充”则指葵、韭、薤、藿、葱等蔬菜。各种蔬菜均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纤维素等营养物质,有增食欲、充饥腹、助消化、补营养、防便秘、降血脂、降血糖、防肠癌等作用,故对人体的健康十分有益。”见[4]

(完整版)现代仪器分析试卷

武汉工程大学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考试课程:现代仪器分析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徐兰英 考试专业:环境工程考试班级:研究生 一、名词解释(5×4) 1、离子色谱 2、参比电极 3、生色团 4、摩尔吸光系 5、酸差 二、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上。多选 或少选均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符合吸收定律的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波长位置。 A、向长波移动 B、向短波移动 C、不移动 D、不移动,吸收峰值降低 2、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呈带状光谱,其原因是什么?。 A、分子中价电子运动的离域性质; B、分子中价电子能级的相互作用; C、分子振动能级的跃迁伴随着转动能级的跃迁; D、分子电子能级的跃迁伴随着振动、转动能级的跃迁。 3、下列因素中,对色谱分离效率最有影响的是。 A、柱温 B、载气的种类 C、柱压 D、固定液膜厚度 4、用NaOH直接滴定法测定H3BO3含量能准确测定的方法是。 A、电位滴定法 B、酸碱中和法 C、电导滴定法 D、库伦分析法 5、总离子强度调节缓冲剂的最根本的作用是。 A、调节pH值 B、稳定离子强度 C、消除干扰离子 D、稳定选择性系数 6、已知在c(HCl)=1mol/L的HCl溶液中:ΦCr2O72-/Cr3+=1.00V, ΦFe3+/Fe2+=0.68V。若以K2CrO7滴定Fe2+ 时,选择下列指示剂中的哪一种最适合。 A、二苯胺(Φ=0.76V); B、二甲基邻二氮菲—Fe3+(Φ=0.97V); C、次甲基蓝(Φ=0.53V); D、中性红(Φ=0.24V); 7、进行电解分析时,要使电解能持续进行,外加电压应。 A、保持不变 B、大于分解电压 C、小于分解电压 D、等于分解电压 A卷【第页共页】

皮肤的保湿与美白类化妆品 论文

皮肤的保湿与美白类化妆品 一、摘要 健美的皮肤标志着人的健康、美丽、自信和成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种族,虽然存在观念、文化背景和审美修养等方面的差异。然而,具有光滑、细腻而有弹性的肌肤是人们共同追求的目标。皮肤衰老是人生的一种自然规律,任何人都无法抗拒,但是,采用科学、有效的美容保健,是可以延缓皮肤衰老的。 二、关键词 保湿、美白、化妆品 三、正文 1.前言 皮肤健美标准:肤色均匀红润,皮肤水分含量在10%~20%,水油分泌平衡,细腻有光泽,光滑有弹性,无明显色斑,面部皱纹与年龄相当,对外界刺激不敏感,对日光反应正常。 2.夏季皮肤的保湿 夏季天气较热,紫外线照射强,花粉较多,环境变化大,皮肤对外界抵抗能力较弱,皮肤容易缺水及受紫外线伤害,因此,夏季也要加强皮肤保湿及防晒。 皮肤缺水的危害:皮肤屏障受损可致皮肤缺水,这时角质层含水量低于10%,pH值>6.5,无光泽,耐晒性差,对外界刺激较敏感,易出现:①皮肤老化:皮肤变得干燥、脱屑,皱纹;②色素沉着;

③干燥性皮肤病,如:干燥性湿疹、银屑病、异位性皮炎;④皮肤敏感:皮肤在受到外界刺激时易出现红斑、丘疹,伴有灼热、瘙痒。夏季皮肤如何保湿及防晒: ①选用功效性保湿剂:功效性保湿剂与一般保湿剂不同,除了含 有保湿作用的保湿成分,还分别含有舒敏、柔润、控油的天然 成分,构成舒敏保湿、柔润保湿、控油保湿医学护肤品,具有 功效性,同时由于医学护肤品不含色素、香料及致敏防腐剂, 因此,不易引起皮肤过敏,使皮肤达到光滑、细腻、有弹性, 预防和辅助治疗皮肤病的目的。 ②防晒:出门时或在户外运动时,我们可通过以下方式防护紫外 线:首先要避免在每天日光照射最强烈的时间(10点一16点)长 时间暴露在目光下,如果要外出,需戴太阳眼镜,使用防紫外 线伞,穿棉质长袖上衣及长裤,戴宽沿帽,尽量避免光线直接 照射在皮肤上。使用防晒剂是一种有效的皮肤防护的方法。应 每隔2~3小时涂抹一次。 ②抑油产品最好少用:不要因为皮肤出油,就依赖抑油产品,因 为皮肤是一个排泄器官,它排出油分是因为身体的需要,如果 长久抑制它排出,可能会有不良的副作用而吸油倒是一个治 标的好办法,吸油乳液、面纸或密粉皆可,只要不过敏就好。 防止皮肤油油亮亮的最好办法就是保湿,因为皮肤要油水两者 平衡才会有健康的光泽,如果洗脸过勤,则会破坏皮脂睽,当 然也会破坏油水平衡。所以建议大家多用温和的产品,可能有

性病防治管理规定新版

性病防治官理规定新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 [NL89WT?NY98YT?NC8CB-NNUUT?NVn08】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89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12-31 (卫生部令第89号)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6月2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 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 2012年11月23日 性病防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预防、控制性病的传播流行,保护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下简称《传染病防治法》)和《艾滋病防治条例》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性病是以性接触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本办法所称性病包括以下几类: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中的梅毒和淋病; (-)生姑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尖锐湿疣、生殖器疱疹; (三)卫生部根据疾病危害程度、流行情况等因素,确定需要管理 的其他性病。 艾滋病防治管理工作依照《艾滋病防治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条性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遵循依法防治、科学管理、分级负责、专业指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四条性病防治工作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相结合,将性病防治工作纳入各级艾滋病防治工作协调机制,整合防治资源,实行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 第五条卫生部负责全国性病防治工作。根据需要制定国家性病防治规划;确定需要管理的性病冃录,决定并公布需要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性病病种。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性病防治工作,依照本办法和国家性病防治规划,结合当地性病流行情况和防治需求,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性病防治计划。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建立和完善性病防治管理和服务体系,将性病防治工作逐步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加强性病防治队伍建设,负责安排性病防治所需经费,组织开展性病防治工作。 第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应当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性病防治工作, 开展宣传教育、行为T预、心理支持和社会关怀等活动。 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科研等相关机构开展性病防治工作研究和学术交流,参加性病防治公益活动。 第七条医学院校、医务人员培训机构和医学考试机构,应当将性病防治政策和知识等纳入医学院校教育、住院医师培训、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以及医学考试的内容。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性病患者及其家屈。性病患者就医、入学、就业、婚育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二章机构和人员

食品安全与健康课程论文

《食品安全与健康》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特别是食品添加剂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和多样化,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在色香味方面给消费者带来感官刺激的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担忧和危害,所以我们消费者急需认识各种食品添加剂对人体的影响,并能正确选择各类使用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以保证能过上健康的生活。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认识;安全;健康;危害 一. 食品添加剂是什么 食品添加剂是指用于改善食品品质、延长食品保存期、便于食品加工和增加食品营养成分的一类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是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质,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质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护色剂、酶制剂、增味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食品添加剂具有以下三个特征:一是为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因此,它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二是既包括人工合成的物质,也包括天然物质;三是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二.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

食品添加剂大大促进了食品工业的发展,并被誉为现代食品工业的灵魂,这主要是它给食品工业带来许多好处,其主要作用大致如下: 1.利于保存,防止变质 例如:防腐剂可以防止由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的保存期,同时还具有防止由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作用。又如:抗氧化剂则可阻止或推迟食品的氧化变质,以提供食品的稳定性和耐藏性,同时也可防止可能有害的油脂自动氧化物质的形成。此外,还可用来防止食品,特别是水果、蔬菜的酶促褐变与非酶褐变。这些对食品的保藏都是具有一定意义的。 2.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食品的色、香、味、形态和质地等是衡量食品质量的重要指标。适当使用着色剂、护色剂、漂白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3.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在食品加工时适当地添加某些属于天然营养范围的食品营养强化剂,可以大大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这对防止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促进营养平衡、提高人们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6.满足其他特殊需要 食品应尽可能满足人们的不同需求。例如,糖尿病人不能吃糖,则可用无营养甜味剂或低热能甜味剂,如三氯蔗糖制成无糖食品供应。 三. 常用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商品分类中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共有35类,包括增味剂、消泡剂、膨松剂、着色剂、防腐剂等,含添加剂的食品达万种以上。其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和卫生部公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分为23类,共2400多种,制定了国家或行业质量标准的有364种。主要有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 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23类。

化妆品选修课论文——美白类化妆品的分析

美白类化妆品的分析 白皙、红润、靓丽的肌肤,从古至今一直是东方女性所向往和追求的,更是近年来我国女性推崇的时尚。受其影响,美白祛斑类化妆品市场日趋活跃,其需求量与日俱增,已成为疗效型护肤品的主流产品之一。美白、祛斑产品不管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美容界研究的主题,也是美容界永恒的话题。 黑色素的形成在于黑色素细胞组织中的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等酶的作用下经 多巴、多巴醌、多巴色素、二羟基吲哚等中间体逐步转化为真黑色素;进而,黑色素细胞组织将黑色素转移到角蛋白细胞中,并随着角质层周期换新而脱落。人体肤色的差异主要取决于真黑色素和褐黑素的含量及分布,但当真黑色素过速增长和分布不均时,就会造成局部皮肤过黑或色素沉着。 导致黑色素细胞功能异常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遗传、妊娠、避孕药、内分泌失调、甲亢、紫外线、某些光敏性药物(磺胺、四环素、安眠药等)、异位ACTH 综合征、接触重金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低下、劣质化妆品、失眠、睡眠无规律、精神忧郁等。 要想皮肤达到美白祛斑的目的,必须内调外护,标本兼治。一个是如何防止或减少色素的生成,另一个是促使生成的色素排泄出体外。 除内调制剂外,外护制剂,可选用一些酪氨酸酶抑制剂,兼能清除自由基的酪氨酸酶抑制剂、还原剂、抗氧化剂等,如:熊果甘、壬二酸、甘草黄酮、光甘草定、白藜芦醇、芦荟苦素、阿魏酸、谷胱甘肽、金属硫蛋白(MT)、茶多酚、萍果多酚、维生素C衍生物、维生素E、α-硫辛酸、烟酰胺、内皮素拮抗剂等。 随着现代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在近代医药学中的蓬勃发展,对美容化妆品来说,寻求高效、无毒、无刺激并且性质稳定的,具有亮泽美白肌肤功效的活性物质至关重要。近来,采用纳米乳技术,将以上美白有效成分包裹,其粒径在100nm以内,提高了有效成分的生物利用率和稳定性,防止功效成分的氧化、分解、水解,具有很好渗透性,且可减少其用量,又降低了成本,且提高了疗效,这是目前在化妆品应用方面的发展趋向。 据统计,现在生产美白类化妆品的主要成分为以下九种: 1、麴酸(Kojic Acid):这是一种必需经由生物科技取得的分子,具有抗发炎以及抗氧化的特点,对人体皮肤的黑色素生成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同时,肌肤对于它有不错的耐受性,因此有效含量只须0.5浓度即可。 2、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可有效抑制皮肤上异常的色素沉着,以及酪氨酸酶的催化作用,还能还原多巴色素,阻止黑色素形成。但是维生素C比较不稳定,不容易被皮肤所吸收。其衍生物性质相对稳定,但美白效果不如前者。 3、植物萃取物精华:由熊果、西洋著草、桑葚……等含黄铜素、肉桂酸萃取物或对笨二酚的植物中萃取的精华成分,虽然一般不会有什么负作用,但其效果有限,其中只有熊果素具备稍好的美白效果。 4、熊果苷: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美白成分,对治疗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积现象效果不错,而且安全无负作用 5、含磷抗坏血酸(Phosphoascorbate de Magensium):含磷抗坏血酸是稳定型的维他命C衍生物,因国具有抗氧化的能力,所以可以有效淡化斑点;这种活性成分经常用来与其他除斑成分共同使用以加强美白效果。

食品与营养学结课论文

《营养学》课程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班级国贸1201 肖岱滨 学号2012003667

食品营养与健康 摘要: 民以食为天,健康是身体的最大本钱。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什么是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水是人体必需的七大营养素,是人体维持正常生命运转的物质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从食物中摄取足量的营养素为人体提供能量。了解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以及营养素的合理摄取、使用是保障家人健康的有效途径。关键词: 营养健康均衡食品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水 正文: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而营养素更是基础中的基础。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不管男女老幼,每天都需要从食物中获取一定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维持人体的正常活动。我们的人体基本上就是由七大营养素组成。人体所有的病变基本上都由这七种营养素的不同比例造成的,而现当代大多数人一方面没有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另一方面又是由于自身的约束力不够,让暴饮暴食、大鱼大肉、偏食等坏习惯的养成,导致我们的营养更不均衡。如果我们把握好他们的比例,就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7大营养素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其食物来源。 7大营养素食物来源及功能和作用: 蛋白质 (一)食物来源 鱼,蛋类,豆制品,坚果(如花生、向日葵籽、杏仁),肉类(如牛肉、猪肉、鸡肉、羊肉),小麦,乳制品等. (二)生理功能 1、人体组织的重要构成成分和修补人体组织;2.维持肌体正常的新代和各类物质在体的输送;3.维持机体的体液平衡:滲透压的平衡和酸碱平衡;4.免疫球蛋白可维

现代仪器分析课程报告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地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ICP-MS技术概况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从1980年发展至今已有二十多年。此间,ICP-MS技术发展相当迅速,不仅从最初在地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迅速发展到广泛应用于环境、冶金、石油、生物、医学、半导体、核材料分析等领域,成为公认的最强有力的元素分析技术,而且随着近年来人们对ICP-MS技术内在缺陷的研究革新,等离子体质谱的分析性能,尤其是同位素分析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我国的ICP-MS研究工作进展也很快,这些仪器在地质、环境、冶金、半导体工业分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应用研究方面也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近年来ICP-MS的最大研究进展是围绕着解决四极杆ICP-MS的多原子离子干扰新途径的研究(如动态碰撞/反应池技术)以及提高同位素比值分析精密度的新途径(如多接收器磁扇形等离子体质谱仪和飞行时间等离子体质谱仪),随着基础研究和仪器的进步,该技术在元素分析、同位素比值分析等方面都显示出巨大的优势。 二、ICP-MS的基本原理 众所周知电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 MS)灵敏度极高,溶液固液比大,样品处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极小的误差在测量时都会被成倍放大,因此无论采取哪种方法,样品处理过程都应十分仔细谨慎,

实验要尽量采用高纯试剂,工作过程要经常检查试剂纯度,注意容器及工作环境的污染,否则测试结果仍然不能保证。只有在彻底掌握仪器工作原理的基础上,有效的选择合适的样品分解方法,采取正确的干扰消除或校正方法,才能得到高质量的检测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就显的尤为重要,下面对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作简要介绍: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以图谱表达,即所谓的质谱图(亦称质谱,Mass Spectrum)。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析等。它是利用电磁学原理使离子按照质荷比进行分离,而后分别被检测来实现痕量元素的测定或同位素分析,把1CP作为电离源与质谱仪结合起来的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工作原理及仪器布局可见图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