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用药心得-解表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李可)
麻黄升压,现代药理已成定论,近百年来已列为脑血管病禁区, 而麻黄汤竟然治愈不可逆转的高血压,岂非千古奇谈!由此想到古代 治中风昏迷欲死,用“古今录验大小续命汤”,并强调“录验”二字, 必有至理,现代斥其非,实不知汗法可以消除溢血,充血之水肿,人 本一体,表里同气,表气闭塞则里气逆乱,表气通则里气和,中医药 有双向调节效能,是通过调燮整体气机而治疗局部疾病。汗法之奥妙, 并不单在一个“汗”字,麻黄可以通利九窍,宣通脏腑之气。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Biblioteka Baidu芥

连介一经验:荆芥穗一药,体轻性扬,辛温发散,解表退热,又走血 分,可除血虚发痉,发散而不伤气,入血而不伤阴。虽其属平庸之味, 然临床对证施之,确能获神效。 新中国成立前,开封纸坊街房主高某之妻,产后发热,住入教会 医院,欲求病速去,保母子平安。外国医生予以大量西药退热之品, 并敷冰袋,图降其热,然其热不退反增,以致壮热神烦,病情日渐危 重。乃延余求治。吾详询病情,细究病机,其证由产后受风,属血虚 表实,遂取荆芥穗9g,红糖30g,嘱以荆芥穗煎汤冲化红糖,趁热顿 服。约1时许,汗出热退,身凉神安,家中调养数日而尽愈,洋医奇 而不解。 中医治病,绝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据证施治,详首席证 候,明立治法,精当选药。高氏之妻,时值产后,产后之人血虚多挟 滞,血虚于内,寒闭于外。外国医生不明此理,用发汗更伤气阴,施 冰袋更增外寒,则病不愈反剧。吾虽以芥穗平庸之味,但发散适中, 避麻、桂发汗太过之弊,又以红糖为引,趁热顿服,走气入血,祛瘀 化滞,去腐生新,甘温益气,补血散寒,二药谐和,一表一里,气阴 复而寒邪却,经脉畅而郁热解,故而药到病除。 《黄河医话》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紫苏

陈笑夫经验:紫苏叶,除了常用于治疗感冒风寒,作为发散药之外, 还偏重于用来治疗某些腹泻(相当于过敏性结肠炎),而收良效。这 种腹泻,在急性发病后,往往余“毒”未清,常因饮食不节,反复发 作。迁延日久,遂致酿成慢性。该药的适应范围:主要是病人有可追 忆的食物过敏史,并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发病过程。引起发病的食物, 主要是海产品中的虾、蟹、蛤类及某些鱼。急性发病是,肠鸣、腹痛、 腹泻、呕吐,并有恶寒发热等。重用紫苏叶(带茎)30g,配陈皮10g, 加焦山楂10g,焦麦芽10g,焦六曲10g,炒苍术10g,姜川朴10g,干 姜5g。此方应用一两剂即获显效。但治疗必须彻底,方可免于导致慢 性。 到了慢性阶段,腹泻时发时止,一日数次,夹有黏液,肠鸣, 腹痛绵绵,食欲减退。治疗用药,仍以紫苏叶(带茎)30g为主药, 配陈皮10g,并因证选用温中、补阳、理气等药。如青木香3g、桔梗 9g,山药20g,莲子15g,炒白芍15g,干姜3g,甘草9g,直至症状完 全消失。
《医海拾贝——江苏当代老中医经验选择》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生姜(张登如)

产后饮食慎用生姜解
按本草皆云生姜性温而散,产后血亏气弱之人,岂可用此燥烈 之品?而乃风俗习惯,产妇饮食,动辄投生姜调味,寒性之人,食之 犹可;若热性之人,食之如炎添薪,其害不可不知。故张老认为产后 饮食应慎用生姜为佐料。曾治一产妇,产后即厚用生姜投入汤馔之中, 数日后口干咽燥,仍强以食之,渐至心烦身热,肌肉削瘦,不欲进食, 此热证已极,气血消烁。此时恰好鲜梨上市,张老嘱其多吃鲜梨,方 挽颓势。 产后有宜温之说,故食物常用生姜作调味,婴儿有宜热之言,故 襁褓虽夏天亦如冬天之厚。为此俱多引起疾病。寒者温之,热者凉之, 用需适宜,非谓生姜不可用。 张登如老中医用药经验介绍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防风

张志礼经验: (防风)配蝉蜕、猪牙皂、天麻,用荆芥水
送下,可治风、疥、癣、疮、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瘙痒性皮肤病; 配黄芪、白术可治自汗,预防荨麻疹;配羌活、白芷可祛上半身 之风,用于头面部温疹、皮炎等症;配独活可祛下半身之风,用 于下肢湿疹、皮炎;配当归、丹皮可祛血风,用于玫瑰糠疹,多 形红斑;配苏叶、麻黄可祛寒风,用于寒冷性荨麻疹;配黄芩、 黄连、桑叶可祛风热,用于风热性荨麻疹。

邹良材经验:阴虚型肝硬化腹水临床以阳行阴利小便。按阴阳互根的 机制,阴虚患者可在养阴柔滋淡渗的基础上,略佐通阳药物,借助膀 胱的气化作用达到“以阳行阴”的目的。主要药物为桂枝,用量在3g 以内,加入煎剂中,正如近人曹炳章云:“凡润肝养血之药,一得桂 枝,化阴滞而阳和。” 《浙江名中医临床经验选辑》 张琪经验:桂枝是张老治发热常用之药。《伤寒论》虽有“桂枝下咽, 阳盛则毙”之禁,但张老在临床并未囿于此说,治疗发热已入里内伏 少阳时,与柴胡配伍,共奏疏解透达之功;与生石膏配伍,则无性温 助热之虑,因此常用获微汗出而愈之效。尤其对发热有肢节烦痛者, 柴桂合用其效尤佳。若挟有痰浊温邪者,桂枝用之更宜。因为痰浊湿 邪属阴,非阳不化,故用桂枝温阳行气,以助祛温化浊、豁痰散结。 因同时伍用清热之剂,故大可不必担心“阳盛则毙”。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张琪》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麻黄(李可)
2000年秋,孙瑞琴乃一农妇,37岁,患原发性高血压18年,暴 怒引发蛛网膜下腔出血,昏迷48小时,醒后暴盲,寒战,咳逆无汗。 查见颅内血肿水肿,双眼底出血,水肿。遵眼科名家陈达夫目疾六经 辨证大法:凡目疾,无外证而暴盲,为寒邪直中少阴,玄府(毛孔) 闭塞所致,当用麻附细辛汤温肾散寒。附子温少阴之里;麻黄开太阳 之表,即起玄府之闭;细辛直入少阴托邪外透。今证见寒战无汗,禀 赋素壮,纯属表实,与少阴无涉,遂迳与麻黄汤一剂令服。 次日诊之,夜得畅汗,小便特多,8小时达3000ml,今晨头涨痛 得罢,目珠涨痛亦止,目赤尽退,血压竟然复常,已可看到模糊人影, 后以通窍活血汤冲服生水蛭末12克,调理一段,竟得复明,视力:右 0.8,左1.2,病愈3年血压一直稳定。
从本案的病机看,由于寒袭太阳之表,玄府闭塞,寒气郁勃于内, 气机逆乱上冲,邪无出路,遂致攻脑,攻目。邪之来路,即邪之出路, 随着汗出,表闭一开,邪从外散,肺气得宣,水道得通,小便得利, 郁结于大脑及眼底之淤血,水肿亦随之而去,脑压迅速复常。
《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桂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