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大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大纲

第一章心理与心理学第一节心理与生活一、生活中的心理现象二、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行为主义精神分析认知主义人本主义第二节心理与科学一、个体心理(一)认知 1、注意 2、感知觉 3、记忆 4、想象 5、思维 6、智力 7、创造力(二)动机和情绪 1、动机 2、情绪(三)人格、气质和性格 1、人格 2、气质 3、性质(四)意识与无意识二、群体心理(一)社会思维 1、态度 2、社会知觉(二)社会影响 1、从众 2、服从(三)社会关系 1、友谊和爱情 2、利他三、科学心理学的应用(一)心理咨询与治疗(二)工业与组织心理(三)商业心理(四)教育心理(五)军事心理(六)运动心理(七)犯罪心理第三节心理与成长一、人心理的发展(一)童年期(7——12岁)(二)青少年期(11、12——17、18)(三)中年期(35或40岁——60或65岁)(四)老年期(60岁以后)二、青年心理发展(一)认知发展(二)社会发展 1、自我意识 2、社会关系 3、职业三、大学生心理发展第二章健康与心理健康第一节心理健康的含义一、健康的概念二、心理健康的概念(一)心理健康的内涵(二)心理健康的特点 1、心理状态具有相对性 2、心理状态具有连续性3、心理状态具有动态性4、心理状态具有可塑性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及影响因素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意义(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前提(二)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基础(三)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备条件(四)心理健康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三、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一)生理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脑损伤 2、神经系统的先天素质不健全3、躯体疾病4、遗传因素(二)外部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社会环境2、学校生活3、家庭因素(三)个体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情绪不稳定 2、性格缺陷3、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4、认同的危机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及应对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一)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二)大学生心理问题分布具有一定的特点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冲突(一)独立与依赖的冲突(二)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三)个体生活与群体生活的冲突(四)学习压力与学习能力的冲突(五)情绪体验与情绪调控的冲突(六)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冲突三、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途径(一)主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二)积极参与“心理体验”(三)科学对待心理问题(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第三章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第一节心理问题的概述一、概念的区分二、常态心理与异常心理的区分(一)常识性的区分(二)心理学的区分三、心理问题的类型(一)心理困惑(二)心理障碍(三)精神病性障碍第二节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识别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一)适应问题(二)学习问题(三)人际交往问题(四)恋爱与性心理问题(五)职业生涯发展问题(六)情绪问题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一)神经症 1、恐怖症 2、焦虑症 3、强迫症 4、疑病症 5、精神衰弱(二)心理障碍 1、躁狂发作 2、抑郁发作 3、双相障碍(三)人格障碍 1、偏执型人格2、分裂样人格3、反社会人格4、冲动型人格5、表演型人格6、强迫型人格7、焦虑型人格8、依赖型人格(四)性心理障碍三、大学生常见的精神病性障碍(一)精神分裂症(二)偏执型精神障碍(三)急性短暂性精神病(四)感应性精神病(五)分裂情感性精神病第四章大学生心理咨询第一节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对象一、什么是心理咨询(一)保密原则(二)非指导性原则(三)助人自助原则二、哪些人可以来做心理咨询第二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类型与作用一、大学生心理咨询有哪几种类型(一)发展性心理咨询和障碍性心理咨询(二)个体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咨询(三)短期心理咨询、中期心理咨询和长期心理咨询(四)门诊心理咨询、电话心理咨询、网络心理咨询、现场心理咨询二、心理咨询可以提供什么帮助(一)认识自己的内外世界(二)纠正不合理的理念(三)学会理解他人(四)增强自知之明(五)学会面对现实和应对现实(六)构建合理的行为模式第三节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过程一、大学生心理咨询可以处理哪些问题(一)适应于成长问题(二)情绪困扰问题(三)学业学习问题(四)人际交往问题(五)恋爱情感问题(六)自我问题(七)择业就业问题二、大学生心理咨询的过程是怎么样的(一)开始阶段 1、建立咨访关系 2、收集信息 3、分析、诊断 4、信息反馈(二)指导与帮助阶段 1、制定咨询目标 2、选择咨询方案 3、实施指导与帮助(三)巩固和结束阶段第五章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第一节自我的心理学阐述一、自我与自我意识的含义二、自我意识的结构(一)自我认识(二)自我体验(三)自我调节三、自我意识的特性(一)意识性(二)社会性(三)能动性(四)稳定性四、自我意识的形成第二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征(一)自我认识自觉、符合实际,具有客观性(二)自我体验敏感、强烈,具有丰富性(三)自我调控主动、持久,具有积极性(四)自我形象涉及强烈、丰富,具有完整性二、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冲突(一)“主观的我”与“客观的我”之间的冲突(二)“独立的我”与“依赖的我”之间的冲突(三)“理想的我”与“现实的我”之间的冲突(四)“开放的我”与“封闭的我”之间的冲突(五)“逆反的我”与“顺从的我”之间的冲突第三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完善一、客观地认识自我(一)镜中自我 1、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我 2、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二)反思自我(三)实践自我二、积极地悦纳自我三、合理地塑造自我第六章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第一节人格的概述一、什么是人格二、人格的特点(一)独特性(二)稳定性(三)统合性(四)社会性三、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一)生物遗传(二)环境(三)社会文化四、人格的心理结构(一)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二)卡特尔的特质因素理论(三)艾森克人格特质理论(四)大五人格模型(五)大七人格模型第二节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常见问题一、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二、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发展偏差(一)自我中心(二)追求完美(三)偏执(四)羞怯(五)悲观第三节塑造健全人格一、健康人格的标准(一)和谐的人际关系(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四)正确的自我意识(五)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二、培养健全人格的途径(一)增进自我认识(二)充实心灵(三)融入集体(四)主动寻求帮助(五)从点滴做起第七章大学生情绪管理第一节认识情绪一、什么是情绪二、情绪的大家族三、探寻情绪背后的意义(一)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二)情绪对人际互动的影响(三)情绪对认知的影响第二节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一、大学生的情绪特点(一)情绪的丰富性和狭隘性(二)情绪的稳定性与波动性(三)情绪的强烈性与细腻性(四)情绪的外显性与内隐性(五)情绪的想象性(六)情绪感觉的低次元与理性的高次元二、大学生情绪健康的标准第三节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及其调适一、大学生常见的不良情绪及主要表现(一)情绪反应过度 1、愤怒 2、焦虑 3、应激状态(二)情绪反应不足 1、忧郁 2、冷漠(三)不能接受或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状态二、常用的不良情绪调适方法(一)接纳自己的情绪变化,使用不同的情绪宣泄法(二)转移注意力,暂时置身事外(三)使用“情绪温度计”法(四)好心情也能“装”出来(五)以新的思维方法看待世事第四节培养积极情绪一、核心:欣赏自己,用于肯定自我二、重心:培养内心的平衡与宁静三、立足点:多播种快乐的种子第八章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第一节关于爱情一、爱情三因素理论二、爱情与喜欢三、爱情与依恋(一)安全型依恋关系(二)焦虑一回避型依恋关系(三)焦虑一反抗型关系第二节大学生的恋爱心理一、大学生恋爱的特征(一)注重恋爱烂漫,追求精神体验(二)注重恋爱过程,追求新奇唯美(三)恋爱态度宽容,情感危机增多二、大学生恋爱常见的心理问题(一)你是真的爱我吗——大学生不良恋爱动机解读(二)你是喜欢我,还是爱上我——大学生恋爱的混沌状态(三)我爱的人,你爱我吗——单相思的苦恼(四)你为什么不爱我了——失恋心理的调适三、培养健康的恋爱心理(一)树立正确的恋爱观(二)培养爱的能力(三)发展健康的恋爱行为第三节大学生的性心理一、性心理发展(一)弗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2—3岁)3、生殖器期(4—6岁)4、潜伏期(7—12岁)5、生殖期(12岁以后、青年、成年)(二)赫罗克的四阶段划分1、性的反感期2、向往年长者的拾起,也称“牛犊恋”期3、对异性的狂热期4、浪漫的恋爱期(三)我国学者认为性意识分为三个阶段 1、疏远期 2、接近期 3、恋爱期二、当代大学生性心理的表现及特点(一)性生理成熟,性心理滞后(二)对性充满好奇,渴求了解性知识(三)存在性压抑、性冲突现象三、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大学生常见的性心理困惑1、性梦2、手淫3、性厌恶和性偏见4、性病和性变态等疑病性障碍5、性体象的困扰(二)性心理障碍 1、性身份障碍 2、性偏好障碍 3、性指向障碍第九章大学生人际交往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一、人际交往及人际关系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意义(一)增进大学生的情感交流,有益于身心健康(二)有利于加速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三)有助于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三、影响人际交往的因素(一)空间距离(二)交往频率(三)仪表风度(四)个性品质(五)人格吸引(六)相似与互补(七)沟通技巧四、人际交往中有趣的心理效应(一)首因效应(二)近因效应(三)晕轮效应(四)刻板效应(五)投射效应第二节大学生人际交往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一)交往领域扩大,交往对象广泛(二)交往手段多元化,直接与间接交往并重(三)交往动机复杂,情感型与功利性并重(四)交往内容多样性,交往频率不断提高二、校园里的人际交往(一)师生之间(二)同学之间(三)舍友之间(四)异性之间(五)网络人际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常见的问题(一)不敢交往(二)不愿交往(三)不善交往(四)不懂交往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良心理及调适(一)自卑心理及调试 1、合理的自我分析 2、学会积极归因 3、积极与他人交往(二)恐惧心理及调试 1、调整好的心态,树立良好的观念2、寻找恐惧的原因,增强心理承受力3、学习交往技巧,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三)嫉妒心理及调适 1、如何面对别人的嫉妒心理 2、如何消除自身的嫉妒心理(四)孤独心理及调试1、正确认识和理解孤独2、学会剖析自己3、逐渐改变孤僻性格,拓展生活空间(五)猜疑心理及调试 1、培养自信心 2、冷静思考 3、及时沟通,消除疑惑第三节人际交往艺术一、和谐人际交往的原则(一)尊重(二)真诚(三)宽容(四)互利(五)诚信(六)理解二、成功人际交往的技巧(一)积极倾听(二)学会语言表达 1、真诚地赞美2、学会幽默3、学会感激4、训练高雅的语言(三)善用非语言交流技能 1、目光2、表情3、身体4、保持距离第十章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第一节学习心理概述一、学习的概念二、大学的学习特点(一)学习的专业定向性突出(二)学习的自助能动性增强(三)学习方式和途径的多样性(四)学习的探索性和创新性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问题及调适一、学习动机问题及调适(一)解读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系统 1、什么是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的分类(二)激发学习动机二、专业承诺问题及调适(一)什么是专业承诺(二)积极调适三、学习倦怠问题及调适(一)什么是学习倦怠(二)学习倦怠的调适 1、科学用脑,防止学习中的疲劳 2、适当地调整抱负水平和学习动机的强度3、恰当归因,找回自信4、自我调节,学会舒缓压力四、考试焦虑问题及调适(一)什么是考试焦虑(二)考试焦虑的调适 1、正确看待考试 2、积极备考,设定合理的考试期3、提高自信4、缓解考试中的消极状态5、进行心理咨询第三节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一、学习策略概述二、常用的学习策略(一)使用有效的复述策略1、及时复习——趁热打铁2、分散复习——天女散花3、尝试回忆——过遍电影4、适当的超额学习——过度学习5、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复习——眼到、口到、手到、心到(二)使用精加工策略 1、做记号 2、笔记法 3、图示法 4、类比和比较 5、多疑善问(三)合理运用组织加工策略 1、聚类组织法 2、概括组织法第十一章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问题及其调适第一节大学生使用网络概述一、大学上网的特点(一)普遍性(二)多样性(三)频繁性(四)隐蔽性(五)娱乐性(六)开放性二、大学生使用网络的心理特点(一)猎奇心理(二)求知心理(三)归属心理(四)寄情心理(五)宣泄心理(六)成瘾心理三、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积极面(一)丰富大学生的知识面(二)调动大学生的求知欲望(三)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四)促进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与互动(五)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四、大学生使用网络的消极面(一)容易脱离现实生活(二)影响独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容易在现实生活中产生人际交往障碍(四)导致网络成瘾使身心受伤(五)因模仿容易导致极端事件发生第二节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问题一、大学生常见网络心理问题(一)一般性网络心理问题1、网络情绪问题2、网络人际关系问题3、网络情感问题4、社会角色功能退化问题(二)网络心理障碍1、网络强迫症2、网络抑郁症3、网络行为失范4、网络性心理异化5、网络人格障碍(三)网络成瘾综合征 1、网络聊天成瘾 2、网络游戏成瘾3、网络恋情成瘾4、网络信息成瘾5、网络交易成瘾6、网络色情成瘾二、影响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原因(一)社会方面原因(二)学校方面原因(三)家庭方面原因(四)大学生个人方面原因(五)网络本身具有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属性第三节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一、正确认识网络,树立理性的网络观二、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增强自制力三、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树立大学奋斗目标四、加强时间管理,科学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五、主动参加各种活动,提升现实人际交往的能力六、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学会调节自己的生活七、加强学习动机的培养,重建学习信心八、科学进行心理调节,促进身心健康(一)合理宣泄发(二)转移法(三)自我暗示法(四)冥想法(五)升华法(六)体育锻炼法(七)自然陶冶发(八)放松法(九)其他专业治疗法1、催眠治疗法2、团体心理辅导法3、家庭治疗法4、行为治疗法第十二章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第一节压力和挫折概述一、关于压力二、关于挫折三、压力和挫折形成的条件(一)内在因素 1、发展需要与现有素质之间的矛盾 2、大学生常见的负性生活事件(二)外在因素 1、校园文化、课程设置、教育方式等限制性环境因素 2、社会环境第二节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类型与特点一、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类型(一)学业型(二)人际型(三)恋爱型(四)适应型(五)就业型(六)其他二、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特点(一)强度特点(二)内容特点(三)态度特点第三节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一、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二、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一)生理方面(二)情绪方面(三)行为方面(四)人际交往方面(五)日常学习和生活方面第四节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一、正确认识压力和挫折二、压力管理(一)健康预防法(二)认知调整法(三)放松训练法(四)调整期望值,重新设定符合实际的目标(五)善于寻求各方的帮助三、挫折应对(一)进行正确的归因(二)正确运用心理防卫机制(三)有意识地创设一定的挫折情境第十三章大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第一节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一、选择积极的关注点(一)不断重复和强化积极点(二)养成感激的习惯(三)用积极点替代消极点二、构建积极的自我对话模式(一)积极选择(二)乐观解释(三)积极评价(四)积极暗示(五)积极期待第二节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一、自信——无形的魔法师二、乐观——换个视角的天堂三、坚韧——抵抗压力的盔甲四、热情——行动的燃油五、幽默——生活的调味剂第三节体验积极的心理状态一、寻求高峰体验二、体验愉悦和快乐三、让生活充满秩序第十四章大学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第一节大学生活的特点及职业生涯规划一、大学生活的特点(一)学习和生活的自主性(二)闲暇时间的充裕性(三)自我意识的矛盾性二、职业生涯规划(一)大学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期(二)什么是职业生涯规划(三)大学期间职业生涯规划的阶段任务第二节大学生涯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一、发现、了解自己(一)橱窗分析法(二)心理测评法二、探索外界环境三、生涯决策与目标制定四、采取行动五、修正反馈第三节大学生能力发展一、时间管理能力二、学习能力三、职场适应能力(一)参加学生工作(二)参加专业实习(三)参加课题调研(四)参加公益活动第十五章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第一节生命的概述第二节生命的价值一、敬仰生命(一)生命的方向(二)生命的广博(三)生命的承载(四)生命的力量二、探寻生命的意义(一)生命在平凡中寻找自我(二)生命在挑战苦难中实现自我(三)生命在过程中圆满自我(四)生命在追求中超越自我(五)生命在创造性劳动中开创自我第三节感悟生命一、看好你的幸福(一)选择幸福的习惯(二)积累小快乐,成就大幸福(三)幸福靠自己创造二、学会感恩三、感悟宽容第四节救助生命第五节心理危机与应对一、心理危机概述二、大学生面临的心理危机(一)心理危机的分类1、境遇突变引发的心理危机2、存在的困惑引发的心理危机3、发展的忧虑引发的心理危机(二)大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1、时代性2、易发性3、发展性4、交互性5、动力性三、心理危机的应对(一)心理危机自我应对的步骤(二)心理危机自我应对的原则四、大学生自杀的识别与救助(一)大学生自杀的识别与预防(二)如何帮助有自杀企图的同学。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第三章 生命发展教育
第一节 生命的产生 中国的母亲节是哪一天? (P37) 第二节 生命的意义 即使生长在路边最不起眼的小草比起那些塑料花来也要卓越,因为它 有生命。 (P40) 毛泽东和保尔· 柯察金的名言。 维克多· 弗兰克的简介(P42) 故事“大海里的船”的寓意 第三节 珍爱生命 《行走的人》所显现出的精神力量。 (P43) 拓展阅读:尼克· 胡哲的事迹 拓展阅读:霍金的事迹 弗兰克认为,人最关心的是了解生命的意义。(P46) 第四节 生命与死亡 人的生命存在形式的三种状态。 (P47) 生命的四个特征。 (P47) 武则天的无字碑。 (P50)
补充内容(二)
三、自我意识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是一个整体,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由潜意识、意 识、前意识三个系统所构成。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潜意识是弗洛伊德 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弗洛伊德认为, . 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 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前意识处于前意识和意识之间, 担负着“检查员”的任务。 四、情绪管理 负性情绪≠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表现有:(1)负性情绪持续时间过 长;(2)负性情绪构成了对自己或他人的伤害;(3)负性情绪超过 了自己的承受能力;(4)由于适应不良导致严重的情感障碍或人格 障碍。
第三节 环境分析与目标确立 外部环境分析的主要内容(P216) “跳一跳,能够到”的实验结论(P218) 表9-3中管理型对应的典型职业通路(P219) 故事“分段实现大目标”的寓意 按性质分解可将目标分解为外职业生涯和内职业 生涯,各自的含义及特点。 第四节 大学生生涯规划方案 大学生生涯规划的原则(P222) 哈佛大学目标调查的结论(P223) 时间梯度原则的两个坐标 知识的差距(P224)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个选项属于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A. 智力正常B. 情绪稳定C. 意志坚强D. 人际关系和谐答案:A2. 下列哪种心理问题属于心理健康问题?A. 偶尔的焦虑B. 持续的抑郁C. 暴饮暴食D. 长期失眠答案:B3.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心理治疗方法?A. 心理咨询B. 心理治疗C. 药物治疗D. 物理治疗答案:D4.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心理疾病?A. 严重的焦虑障碍B. 轻微的抑郁症C. 强迫症D. 社交恐惧症5. 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缓解压力?A. 运动B. 吸烟C. 饮酒D. 暴饮暴食答案:A6.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自我认知的方面?A. 自我观察B. 自我评价C. 自我体验D. 自我控制答案:D7.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心理危机?A. 严重的自然灾害B. 亲人的突然离世C. 严重的心理创伤D. 考试不及格答案:D8.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危机干预?A. 心理疏导B. 药物治疗C. 生活指导D. 救援行动答案:B9.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人格特征?A. 内向B. 外向C. 神经质D. 宜人性10. 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心理障碍?A. 严重的社交恐惧症B. 轻微的抑郁症C. 强迫症 D. 短期的焦虑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请简述心理健康的四个基本标准。

答案:心理健康的四个基本标准包括: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人际关系和谐。

2. 请简述心理疾病的分类。

答案:心理疾病可以分为精神障碍和心理障碍两大类。

精神障碍包括精神分裂症、躁郁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包括焦虑障碍、心境障碍、人格障碍等。

3. 请简述自我认知的三个方面。

答案:自我认知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体验。

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行为、思维和情感进行观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能力和特点进行评价;自我体验是指对自己的存在和价值进行体验。

4. 请简述心理危机的干预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素材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素材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试题素材一、选择题1.下列哪项不属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A. 个体在应对生活挑战中保持身心平衡和稳定 B. 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和行为有较高的认知和控制能力 C. 个体在社会交往中能够适应和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D. 个体具备超能力,能够预知未来2.心理健康的维度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A. 心理、生理、社会、情感 B. 心理、生理、社会、认知 C. 心理、生理、社会、艺术 D. 心理、生理、社会、心灵3.以下哪项是导致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A. 遗传因素 B. 社会环境C. 个体自身因素D. 所有选项都是4.以下哪种行为符合心理健康? A. 经常熬夜 B. 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 C. 过度依赖他人 D. 适当繁忙,均衡生活5.以下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A. 心理健康教育只在学校中进行 B. 心理健康教育只对弱势群体进行 C. 心理健康教育仅涉及个体的情绪调节 D. 心理健康教育应普及到社会各个层面二、简答题1.请简要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作用。

2.列举常见的心理问题,并简要描述其特点及推荐的心理应对策略。

答案一、选择题1.答案:D2.答案:B3.答案:D4.答案:D5.答案:D二、简答题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帮助个体认识和理解自己的内在情绪和需要,提高个体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帮助个体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会关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

–帮助个体学会应对挫折和压力,提高个体的心理韧性和应变能力。

–提供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干预知识,促进个体在面对心理问题时能够早发现、早干预、早康复。

2.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焦虑、抑郁、压力、自卑等。

它们的特点和推荐的心理应对策略如下:–焦虑:表现为持续不安、神经紧张、心跳加快等,可以通过深呼吸、放松训练、寻求安慰和支持等方式进行缓解和应对。

–抑郁: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障碍等,可以通过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和应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思考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思考题

• 四、叙述题
• 试述大学生应含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及其 培养途径。
• p251
第三章 驾驭学海之舟———学会学习
• 一、名词解释: • 学习倦怠 p61 • 批判性思维 p59
• 三、简答题 • 1.简述大学学习的特点。p55 • 2.简述常见的学习动机及其特点。p51 • 3.简述常见的学习方略的类型。p74 • 4.简述如何培养大学生高级学习能力。p56
• 四、叙述题
性和条件。p187
• 四、叙述题
• 试述赞成和反对发生婚前性行为者各自的 重要观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和见 解。
• p186
第八章 心灵美容———人格优化
• 一、名词解释: • A型性格 p203 • 大五人格 p208
• 三、简答题 • 1.简述斯普兰格的性格类型理论。p202 • 2.如何纠正性格上的拖拉行为?p219 • 3.如何变化急躁的性格特点?p220
第七章 青春之歌———大学生的爱与性
• 一、名词解释: • 性别认同 p165 • 性别角色 p166 • 性取向 p191
• 三、简答题
• 1.简述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因素理论。p171 • 2.简述失恋后如何调节心态。p183 • 3.简述性道德所包含的具体内容。p187 • 4.简述建立成熟的性关系的年轻人含有的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 思考题
第一章 心理健康———人生的基石
• 一、名词解释:
– 心理健康:p2 – 神经症:p12
• 三、简答题 • 1.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则。P6 • 2.简述大学生中常见的神经症的类型。p12
• 四、叙述题:
• 大学生通过哪些途径和办法来维护个人的 心理健康?p16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第一章心理健康绪论第一节心理的概念及影响因素心理是指生物对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反映,心理的表现形式叫做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人的心理活动都有一个发生,发展,消失的过程。

人们在活动的时候,通过各种感官认识外部世界事物,通过头脑的活动思考着事物的因果关系,并伴随着喜、怒、哀、惧等情感体验。

这折射着一系列心理现象的整个过程就是心理过程。

按其性质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简称知、情、意。

影响因素遗传、先天因素 生物理化躯体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一)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人的心理主要是在后天环境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 然而 人的心理发展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根据统计调查及临床观察 许多精神疾病的发病原因确实具有血缘关系。

同时 遗传上的易感性在一些人身上也是存在的 以遗传素质为基础的神经类型及各个年龄阶段所表现的身体特征也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

(二)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因素生活中的物质条件恶劣 生活习惯不当如摄取烟、酒、食物的过量等 都会影响和损害身心健康。

其次不良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过长、工作不胜任、工作单调以及居住条件、经济收入差等都会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愤怒、失望等紧张心理状态从而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此外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也会使个体产生心理应激由此带来心理的不适。

(三)实践因素重大生活事件与突变因素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变化尤其是一些突然变化的事件 常常是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的原因 比如家人死亡、失恋、离婚、天灾、疾病等。

由于个体每经历一次生活事件 都会给其带来压力 都要付出精力去调整、适应 因此 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发生的不幸事件太多或事件较严重、突然 个体的身心健康就很容易受到影响。

(四)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因素教育因素包含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

对个人心理发展而言 早期教育和家庭环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 个体早期环境如果单调、贫乏 其心理发展将会受到阻碍 并会抑制其潜能的发展 而受到良好照顾 接受丰富刺激的个体则可能在成年后成为佼佼者。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一、名词解释:1.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而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心理健康:指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适应环境,在人际交往中能彼此谦让;有幸福感;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有效率的生活。

3.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气质、性格、需要、动机、价值观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4.学习:(广义)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通过实践训练而获得的由经验引起的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即有机体以经验方式引起的对环境相对持久的适应性的心理变化。

5.学习焦虑:指大学生由于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致使自尊心、自信心受挫,或失败感、内疚感增强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

6.学习倦怠(疲劳):指连续学习之后,在生理、心理方面产生劳累,致使学习效率下降,甚至出现健康方面问题使之不能继续学习的一种异常状态。

7.考试焦虑:指由于担心考试失败或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忧虑、紧张的心理状态。

8.网络成瘾综合征: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一种生理性不适。

8.网络孤独症:指过分关注人机对话,迷恋在网上建立的友谊、爱情,淡化了个人与社会及他人的交往,远离周围伙伴,变得越来越孤僻。

9.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交往互动时的心理距离。

10.人际安全:指个体在人机相处和交往中对自身状况保持有利地位的肯定性体验。

11.人际期望:是个体对人际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心理、行为的预期和愿望。

12.人际张力(应激):指个体在特定人际关系中所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

13.人际报复:14.心理换位:指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把自己置于对方的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求得心理上的沟通。

15.恋爱观:16.恋爱道德:17.性: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融贯个体的全部素质,以性器官和性特征为主要标志,以繁衍后代为原始意义,既受意识形态、道德、伦理等制约,也受到个体心理因素的调节。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健康心理学概论第一节健康和健康心理学1、最早的关于健康的权威解释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世纪40年代的解释:健康是一种完全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而非仅仅是疾病和虚弱的缺乏。

2、什么是整体健康观?(简答)P3在世界卫生组织的三分法(生理、心理和社会完善状态)的基础上,整体健康观又增加了重要成分:智力和精神方面。

心理方面主要限定在心理问题方面,智力主要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能力和创造性水平,精神方面主要指人们的精神面貌和精神状态。

3、这样健康观将原来的三分法扩展到健康的五分法。

(单选)4、格林伯格的五级健康水平模式,最佳水平:完美。

5、汤纳特尔的三级健康水平模式将健康水平分为三个级别。

(问答)P4:1)最低水平:死亡—疾病(不可抗拒—可抗拒—疾病症状—疾病信号)2)一般健康水平:危险性水平—智力功能—生理适宜性—情绪适宜性—活力水平应付水平,一般人的健康在这些方面存在差异。

3)最佳生理和心理健康水平。

6、汤纳特尔的四级健康行为模式:(简答)P71)疾病防护:是最基本的健康行为,是在人们的健康状况已经出现问题的时候所要采取的健康保护疾病防护。

(单选)2)健康改良:这个水平的行为模式是在人们发现自己的健康有可能出现问题或自己有患病危险的时候采取的防护。

3)健康:大多数人的健康处于这个水平,人们不仅要进一步改进自己的健康状态,同时要促使一种满意的状态的产生。

4)完美:是人们的奋斗目标。

7、汤纳特尔等人提出了健康教育的心理学模式。

第二节健康行为的结构1、健康的生理维度:体重、感觉能力、强壮程度、生理协调程度、耐久水平、对疾病的敏感性、恢复正常的速度。

(单选)2、健康的情绪维度:情绪的强度、速度、平衡程度、调节程度。

(单选)3、健康的社会维度:人际敏感、人际表现、合作、助人、同情、理解等。

(单选)4、哈恩认为儿童和少年要形成的健康行为有五个方面。

(单选、简答)P131)形成最初的成人统一性2)形成独立性3)拥有责任感4)形成社会技能5)发展亲密关系5、哈恩认为老年人要形成的行为有哪三方面?(单选)P151)承认衰老2)保持高水平的生理功能3)形成统一感6、格林伯格和高德的五维模式:(简答)P151)生理健康2)社会健康3)心理健康4)情绪健康5)精神健康7、健康行为的三维结构:(问答)P16-181)生理健康:是通过特定行为获得的生理健康。

《大学生心理健康》笔记_学习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笔记_学习笔记

《大学生心理健康》笔记《《大学生心理健康》笔记》学习笔记1.1心理健康的定义知识要点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情感、思维、行为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更是一个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

心理健康涉及个体如何应对压力、如何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做出决策。

心理健康的核心要素包括自我认知、情感调节、人际关系、应对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我情绪和行为的理解;情感调节是个体有效管理情绪的能力;人际关系则是个体与他人互动的质量;应对能力是应对生活挑战和压力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则是个体融入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

重要原理心理健康的构成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

首先是情感维度,个体需要能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其次是认知维度,个体需要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能够合理分析问题。

再者是社交维度,个体需要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此外,个体的生理健康状态也会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

心理健康的评估通常涉及自我报告问卷、临床访谈和行为观察等多种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专业人员了解个体的心理状态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

典型例题1.定义心理健康,并列出其四个核心要素。

答:心理健康是个体在情感、思维、行为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四个核心要素包括自我认知、情感调节、人际关系和应对能力。

2.描述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答: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是相互影响的。

良好的生理健康可以促进心理健康,反之,心理问题也可能导致生理疾病。

应用场景某大学生因学业压力感到焦虑,经过心理咨询,了解到自己的情感调节能力不足。

通过学习情绪管理技巧,他逐渐改善了自己的情感状态,提升了心理健康水平。

复习重点心理健康的定义及其核心要素。

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

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

1.2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知识要点大学生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其学业成绩、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更能有效应对学业压力,参与社交活动,并在遇到挫折时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资料第一章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知识要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如何认识心理问题\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意义\如何维护心理健康第一节什么是心理健康1健康是一种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而不仅仅是生理无重大疾病。

真正的心理健康标准: 生理健康(身体无重大疾病)、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2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3心理健康的定义:(1)在身体、智力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 将个人的心理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2)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 适应环境, 人际关系中能彼此谦让, 有幸福感, 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展自己能力, 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心卫联4心理健康的两层含义:(1)无心理疾病(2)具有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1.5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2.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自我评价正确6人际关系和谐7.社会适应正常8.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二心理障碍定义: 通常是一般心理问题积累、迁延、演变的结果, 个体的主观体验痛苦, 社会适应不良, 社会功能损害较大, 常伴有病理性变化, 不经过专门治疗难以自行消失: 主要有神经症、人格异常, 性心理障碍、精神疾病等。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按严重性排列):一般困扰--情绪及行为障碍--精神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 生活适应问题、自我认识问题、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与性问题、就业问题、家庭关系问题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压力来源: 1.经济压力2.人际压力3.情感压力4.前途压力5.学业压力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人格障碍、焦虑障碍、心境障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个体原因、学习教育、社会、家庭第三节心理健康与成长发展一、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才发展的必备素质(1)心理健康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2)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1)现代社会需要人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2)变革社会要求人才有很强的适应能力(3)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成功发展的需要1.对自我进行积极的调整。

学生心理健康复习重点

学生心理健康复习重点

第一章1、四维健康新概念:(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进一步定义)即一个人在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都健全2、判定个体心理健康的标准的原则:(1)社会适应标准(2)统计学标准(3)经验标准(4)自身行为标准(5)医学检测3、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1)正确认识自我和接纳自我(2)情绪积极、乐观、稳定、心灵良好(3)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4)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5)坚强的意志品质(6)能保持较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7)拥有完整和谐的人格品质(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4、心理原因产生的原因之个人因素:(1)思维片面不深刻(2)自我认识太悲观(3)心理素质不健全(4)情绪发展不稳定(5)性生理成熟和性心理不成熟相矛盾5、心理咨询(概念):是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员,运用心理学理论知识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以及其他信息传递方式,能够给咨询对象以帮助、启发和指导的过程。

心理咨询的重要原则就是保密原则。

哈师大心理咨询热线88060540第二章1、自我意识的含义: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是一个人对自己各种身心状况总和的意识,以及对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体验和评价2、自我意识结构的概念:自我意识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心理系统,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从内容上看,自我意识可分为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从形式上看,自我意识可以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从观念来看,自我意识又可以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和理想自我三个维度。

3、自我意识的矛盾(1)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4)交往需要与自我封闭的冲突(5)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矛盾4、自我意识的统一(1)积极的统一:自我肯定(2)消极的统一:自我否定与自我扩张(3)难以统一:自我矛盾与自我萎缩5、无条件的爱自己(1)倾听自己的内心需要(2)欣赏自己的优点(3)爱自己的缺点(4)掌握自己的命运6、自卑的表现(1)自我怀疑,自我贬低(2)情绪低落,心态消极(3)胆小懦弱,畏首畏尾7、战胜自卑的方法(1)有勇气和和决心改变自己(2)调整理想自我,调节抱负水平(3)学会积累和体验成功(4)利用补偿作用超越自卑(5)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8、自我中心的概念:人在观察事物考虑问题时,以个人主观图示去对待有关事务,不能设想他人观点、他人内心世界的一种心理状态9、自我中心的表现自我中心的学生对自己过于关注,过多地从自我角度、以自我标准去评价、认识事物与行为,凡事喜欢从自身出发,只希望满足自己的欲望,要求人人为己,却置别人的事于度外,很少站在别人角度思考问题,不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习惯于让别人服从自己、迁就自己,不愿为别人做半点牺牲,不关心他人痛痒,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1)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资料(1)

心理健康教育(1)一、单选题(共20题,40分)1、塞利格曼提出成功学中不包括下列哪一项?()(2.0)A、思维B、能力C、动机D、乐观正确答案: A2、()认为性欲及其能量生来即有,婴儿也有性欲,不过表示形式与成人不同而已。

(2.0)A、阮芳赋B、赫希菲尔德C、弗洛伊德D、方刚正确答案: C3、面对未来,感觉当下生活乏味,生命丧失意义,甚至产生轻生念头是一种什么心理?(2.0)A、焦虑B、抑郁C、迷茫D、压抑正确答案: B4、下列()速度最快?(2.0)A、保時捷911B、高铁C、波音747D、转念正确答案: D5、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2.0)A、心理咨询师可以透视人心B、心理咨询是一种开导性的聊天行为C、心理咨询师在心理咨询过程中把自己作为主要工具D、心理咨询师可以开具药物帮助咨询对象进行治疗正确答案: C6、属于男性内生殖器官的是()。

(2.0)A、阴囊B、附睾C、子宫D、阴蒂正确答案: B7、在沙哈尔博士的快乐模式中,一个人现在透支了时间、健康,但是对未来有好处,被称为()。

(2.0)A、拼命三郎型B、享乐主义型C、快乐开朗型D、虚无主义型正确答案: A8、下列关于人格共同性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

(2.0)A、人格共同性是指某一文化、某一民族、某一阶层、某一群体的人们所共同具有的相似的特征。

B、提到中国人想到勤劳和勇敢,提到法国人想到浪漫,提到德国人想到严谨,这都体现了人格共同性。

C、文化人类学者把文化所陶冶出来的共同人格特征称为群体人格。

D、 80后90后00后体现了不同的群体人格。

正确答案: D9、关于“自我设障”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0)A、设障者往往面对一项任务B、自我设障是为了自己完成任务时更有成就感C、设障者想把自己因失败而受到的损失(主要是名誉损失)减到最小D、自我设障本身只是一种保护自己的心理正确答案: B10、在与人交往时,觉得不舒服、不自然,紧张甚至恐惧的情况属于()。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提纲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一、心理健康的含义1、什么是心理?人类的心理现象包括过程心理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过程心理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

2、什么是健康?罗马医生盖论说:健康指没有疾病的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为健康下定义包括四个方面: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3、什么是心理健康?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指个人心理所具有的正常的积极的状态和同环境保持良好心理适应的能力。

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能够顺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

保持心理健康是现代人必备的能力之一。

4、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

心理素质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其中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等都属于智力因素,情绪、意志、信念、理想、价值观等都属于非智力因素。

5、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内容包括:智力的发展与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环境适应教育、人格健康教育等。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标准不像生理健康的标准那样具体、精确和绝对。

心理现象的度量没有一个固定而清晰的界限,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不是泾渭分明的对立面,人的心理及行为是一个由正常逐渐走向异常,由量变到质变,并且相互依存和转化的连续谱。

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社会功能、良好的应付方式、良好的人生态度。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七个方面:(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人格完整(5)人际关系和谐(6)适应能力强(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樊富珉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7个标准:(1)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2)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3)能协调与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4)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5)能保持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6)能保持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7)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

健康心理学复习资料一、填空1、1978年美国心理协会成立了健康心理学分会,标志着这一学科的诞生,第一任主席Matarazzo 把健康心理学定义为:一门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帮助人们培养健康行为和良好的习惯,以预防各种躯体疾病发生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2、虽然健康心理学在增进人们健康行为,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减少或消除损害健康行为,从而在提高人们健康水平、预防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作为一门新生分支学校健康心理在心理学中地位问题尚存在争议。

当然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实践性的职业。

3、要对人的健康与疾病作出清楚的界定很困难,但是认为健康状态,生物、心理、社会因素在这一过程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4、行为医学是综合行为主义理论和生物医学知识来探讨健康与疾病问题的学科。

5、行为主义其代表人物和理论有:①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②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③班杜拉的社会观察学习。

6、尽管健康心理学已形成了初步的学科特征,但与心理学、医学和某些分支学科在内容上相互重叠甚多。

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或领域有心身医学、行为医学、行为健康、临床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精神病学等。

7、榜样的影响是社会学习理论的核心。

人们发现榜样对个体的影响方面包括了4个过程。

分别是:注意阶段、保持阶段、行动阶段、强化阶段。

8、认知理论是健康心理学领域发展迅猛的最新理论。

认知理论的基础是个体不仅受周围世界的影响,还受个体对周围世界的主观认识和解释的影响。

那些对周围世界抱有消极的认识和解释的人比那些对环境有积极看法的人更有可能产生抑郁或焦虑。

9、Beck的认知治疗主要目标是协助当事人克服认知的盲点、模糊的知觉、自我欺骗、不正确的判断,及改变其认知中对现实的直接扭曲或不合逻辑的思考方式。

治疗者透过接纳、温暖、同理的态度,避免采用权威的治疗方式,引导当事人以尝试错误的态度,逐步进入问题解决的历程中。

10、健康行为按目的可分为五大类: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避开环境危害、戒除不良嗜好。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复习题及答案

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复习题及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下面关于压力描述不正确的是:()A、压力都是对身心有害的B、压力是一种身心紧张状态C、压力是由刺激引起的D、压力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正确答案:A2、以下哪种危机为存在性危机_____()A、焦虑B、结婚C、生活孤独D、身陷传销组织正确答案:C3、对什么事物都怀有认为必须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它通常与“必须”、“应该”这类字眼连在一起,这是犯了()的错误。

()A、过分概括B、灾难化C、绝对化D、以偏概全正确答案:C4、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马丁·塞里格曼B、弗洛伊德C、华生D、孔子正确答案:A5、个性吸引指个人比较突出的()与()是影响人际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A、性格能力B、品德能力C、性格气质D、品德气质正确答案:A6、只有激情和承诺,没有亲密的爱被称为()A、完满爱B、喜欢C、虚幻爱D、迷恋正确答案:C7、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对()以及()关系的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体验和评价,是个体关于自我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和。

A、自我,自我与他人B、自我,自我与他人心理状态C、自我,自我与周围环境D、自我,自我与现实要求正确答案:C8、良好的心理康复能力不包括()A、再次回忆创伤时较为平静B、回忆起精神创伤时,原有的情绪色彩变得平淡C、精神创伤后不留严重痕迹。

D、回忆起既往的精神创伤时情绪波动大正确答案:D9、()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具有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常常伴有难以克制的冲动性行为。

()A、暴怒B、恐惧C、狂喜D、激情正确答案:D10、从自我观念上划分,自我意识包括理想自我、现实自我和()自我。

A、投射B、社会C、冲突D、体验正确答案:A1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学习是低等动物和高等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B、个体由于成熟等因素发生的行为变化不属于学习C、物种越低级,学习在其生命进程中发挥的作用越大D、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正确答案:C12、面临痛苦经验时保持心理健康的最佳策略是:()A、自责B、采取逃避策略C、自怜的耽溺D、完全地接纳和面对正确答案:D13、联合国提出预防性病的“ABC”原则不包括:()A、只接受性教育:科学战胜性病。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参考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参考资料

《大学生心理健康》复习题一、解释1、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生学习行为,并使之指向一定学业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

2、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发展自我、充分体现生命的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身心功能与潜能。

3、人际吸引:是人与人交往中的一种过程或者状态,是指一个人喜爱他人并被他人所喜爱的相互影响过程。

4、健康: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没有疾病和衰弱的表现,而是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都臻于完满的状态。

5、自我概念:即个体对自己的认识(个人自我)和个人认为的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形象(社会自我)。

6、学习焦虑: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那些现实或预期的会威胁自己自尊心和价值的特定学习结果而担忧的情绪反应。

7、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存在和存在方式的意识,体现了个体的自主性,即自己对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的能力。

8、人际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这是人与人联系的主要方式。

二、选择题1、人际沟通能力主要包含-----、人际融合能力和---A 表达理解能力 b吸引能力 c解决问题的能力d相处能力2、一般地,个体可以从控制源、------和------三个维度来分析事物原因的特性。

A稳定度 b可控性 c重要性 d策略性3、网络具备-----、开放性、便捷性和-----等特点。

A隐蔽性 b直接性 c互动性 d远程性4、认知策略是指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与技术,有助于我们有效地编码、组织以及从--中提取信息。

A记忆 b存储 c遗忘 d5、自尊源于对----的价值判断结果。

A自我认识 b自我评价 c自我概念 d自我体验6、大学阶段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个体逐渐调和各种心理冲突而获得-----A自尊 b自我同一性 c自立 d自强7、大学生产生学习焦虑的因素主要有内源性因素和---A自卑因素 b压力因素c外源性因素 d情感因素8、弗洛伊德将人格分成----、自我与----。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要点(完整版)

心理健康教育复习要点(完整版)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复习重点第一章积极心理与幸福人生●积极思维的三层含义⏹看自己的正面◆看清自己的优势和潜力,充满必胜的信念◆只有当正面、积极的思维完全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真正从中获益◆看正面的自己,并不是伪装自己◆看正面的自己,是对自己的自我肯定,包括生活的各个方面⏹看别人的积极面◆见贤思齐,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赢得别人尊重◆拓宽自己成长的道路◆要想与人相处融洽,首先要学会欣赏对方⏹看环境的积极面◆看到光明的一面,保持乐观的心态◆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应该了解,现实不会因你而改变,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对现实的理解◆坚持积极的思考习惯●如何建构积极的自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抗逆力的产生依赖于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环境是否恶劣取决于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以及如何采取行动◆同样的事物,我们换个角度去看,就可以发现美好的一面◆不合理信念具有的三大特征: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糟糕至极⏹正视自身缺点◆停止对自己的挑剔和责备,学会为自己辩护,维护生命的尊严和价值◆集中精力去发掘自己的优势,增强自己的能力⏹正视负性情绪◆产生了负性情绪,不要去压抑、否认或掩饰它,更不要责备苛求自己◆负性情绪是生命中合情合理的部分◆每种情绪都有它重要的存在意义◆首先要接纳它,然后再想办法解决引起负性情绪的问题⏹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你需要从积极的层面对于自己的生活的全貌做出新的、积极的诠释意识潜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无条件地接纳自己,不带批判,没有是非对错⏹ 积极的自我体验◆ 为了获得生存和发展,我们就必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每个人应对问题的方式都相应的存在一个与之对应的情感支持系统 ⏹ 自我调控的措施◆ 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为了帮助个体有效地应对压力对个体提供心理支持和物质资源一种外在资源,有正式和非正式支持两类积极的情绪体验和稳定的社会性回报对维持一般的良好情绪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感知并及时释放压力从压力源的存在到压力感的产生起作用的是中介因素:个体的认知评价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最重要的中介变量,起中枢作用)树立正确的压力观不要回避压力采取积极的压力应对模式◆ 积极的心理暗示(在心理学上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用某种间接的方法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 重复暗示 凡事多往好的方面想每次暗示通常只确定一个问题暗示的内容要可信,并且是自己希望的第二章 情绪的力量●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指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是以个体的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情绪是个体与环境之间某种关系的维持或改变⏹ 情绪包括三个方面:◆ 主观体验(大脑的一种体验状态)◆ 生理唤醒(任何一种情绪都伴随着一定程度的生理唤醒)◆ 外在行为● 情绪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积极情绪对身体健康的良好作用◆ 积极的情绪可以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良好的情绪,既是维护心理健康的保证,也是促进生理健康的有效途径⏹消极情绪对身体健康的不良作用◆人类疾病中,由心理因素、身心失调引起的心因性疾病占50%~80%◆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十有八九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影响情绪的因素⏹认知因素◆情绪是由刺激引起的一种主观体验,起因是刺激,但刺激并不能直接导致情绪反应◆你对事件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情绪是好是坏◆如果改变认知观念、转变理解角度,你就会有一个良好的情绪体验⏹遗传因素◆循环气质(追求从他人的评价中得到快感)◆自闭气质(自我满足)◆粘着气质(情绪稳定,守护满足型)◆执着气质(与快感物质结合比较困难,追求完美主义)◆不安气质(本质是孤独的,处于恐怖感中)◆新奇气质(面对新奇的事物会感到兴奋)⏹身体因素(情绪在一些躯体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互为因果)⏹物理环境因素(不可忽视)⏹社会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调控消极情绪的方法⏹学会倾诉(联络方式越直接,减压效果越好)⏹构建合理的认知(不合理认知):◆想法绝对化◆以偏概全◆认知的习惯性消极◆妄自菲薄◆好夸张◆过分自责⏹不妨痛哭(自我心理保护的一种措施,释放不良情绪的产生的能量,调节机体平衡,促进新陈代谢)⏹转移法(消极的调节方法,暂时控制情绪)⏹音乐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去优美的环境)●增加积极情绪的方法⏹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心存感激◆学会称赞别人◆学会微笑◆寻找最佳新观念◆培养一种奉献的精神◆培养乐观精神◆经常使用自动提示语⏹调控、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幽默◆赏花◆散步◆运动◆旅游◆写日记◆放慢速度◆登高远眺●理性情绪疗法的原理事件A B 情绪与行为的结果CDD第三章积极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大学生的影响⏹和谐的人际氛围有助于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大学生在交往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对学习会起到积极作用◆人际交往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人际交往中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启迪思维、开发智能⏹人际交往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人际交往是大学生社会化最重要和最有效的途径◆学校是当今人类社会化的第二场所◆积极的人际关系有助于大学生活的更丰富的信息,保持与社会的联系,明确和承担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促进其发展和成熟⏹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提高◆交往活动是促进大学生自我认识的基本途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成熟起着重要作用⏹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维持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交往使大学生紧张的心理得以放松⏹人际交往有助于大学生个性发展与完善◆一个人的个性更重要的是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积极的人际交往有助于良好环境的养成◆人际交往可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使不同个性的学生得以相互学习知识互补,开阔视界,扩大各自的知识面性格互补,学会与人相处的艺术影响其个性的发展认识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相互影响、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个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成就大学生未来的事业◆良好的人际交往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的不可忽视的前提条件交往活动为大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顺利完成学业、充分发展自己提供了保障,为今后成功地走向社会打下了基础今天的同学将会是明天的同行与朋友◆人际交往是青年人增长才学、开启心智;适应社会、准确定位;认识自我、完善自身;协调关系、攻克难关的有效途径,而这些又是青年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因素●增强人际吸引力的途径⏹优化形象,完善第一印象◆第一印象也叫首因效应就是首次交往中所留下的印象人们对一个人的态度、行为,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其的第一印象任何最先出现的的因素都会产生一种心理定势有关一个人后来的信息,都是在有了第一印象以后输入的人的认知具有非矛盾化倾向后来的感觉若与先前的感觉不一样,人会本能的加以拒绝以免引起内心矛盾、冲突外貌仪表是引发第一印象的窗口微笑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打动人的方式⏹主动交往,提高熟悉程度◆人们有喜欢、亲近熟悉的人的倾向◆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多看效应◆熟悉使人们更为容易辨认事物,它改变了人们辨认实物和对其进行分类的能力◆要想增强人际吸引力,就要主动提高对方对你的熟悉程度(互动接触)◆要想多交朋友,就要做人际交往的始动者,掌握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寻找共性,赢得人际共鸣◆在相异的环境里具有相同特征的对象所激发的人际吸引力是非常强烈的一起居住的特征相似的学生,倾向于彼此相互接受和喜欢,并成为好友◆相似因素在人际吸引之中之所以重要,是因其具有正强化的作用相似程度大的人们在观点上达成一致,并相互理解相似性程度又是个体的认知达到平衡的作用◆人们一般喜欢和自己相类似的人寻求友谊的过程,在某种程度上是寻找相似点的过程⏹展示才智,引起敬佩之感◆才智不直接决定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否,但他决定人际吸引力的强弱◆才能与吸引力呈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人太完美时,人们只好敬而远之⏹涵养个性,拥有持久魅力◆真诚真诚是选择朋友的首要要求,是友谊的灵魂和核心真诚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我们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准则,也是人际吸引的关键要素◆自信自卑和自负是人际关系的大敌恰当的自我意识是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正确认识自我、拥有自信,才能进行成功的人际交往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在沟通中,要有交往成功的信心,不要总是被人际交往会失败的心理所困扰自知之明的人总能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悦纳自己◆幽默幽默是一种集智慧、机智、诙谐、乐观、自信、宽容于一体的个性品质幽默的人总是受到众人的喜欢,在社交中居于中心地位◆其他因素外在形象(优化)内在素质(涵养)交往技巧(讲究)●提升人际交往技巧的方法⏹学习沟通,掌握语言艺术◆称呼得体称呼反映出人们之间心理关系的程度◆注意礼貌表达清楚、生动、准确、有感染力、逻辑性强语音、语调、语速要恰当讲笑话要注意对象、场合、分寸◆尊重对方只有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优化对方讲话环境多营造让对方从容不迫跟你聊天的环境◆适当提问提出问题不但是一种沟通的手段,更是一种沟通的艺术◆排除干扰因素⏹关心需要,走进对方心灵◆人际交往的过程实质上是交往双方寻求需要满足的过程⏹由衷赞美,拨动情感之弦◆赞美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赞扬能够释放出一个人身上的能量,调动人的积极性⏹善于倾听,关注对方所思◆善于倾听,显示了对对方人格的尊重,观点的重视,是赢得友谊的诀窍之一⏹消除误会,化干戈为玉帛◆善于消除误会◆采取合作积极的交往态度⏹善于包容,求同存异◆对待人际差异,大学生要能够尊重包容◆多元化的社会造就人们多元化的个性●社会资本的概念⏹实际或潜在资源的集合,这些资源与由相互默认或承认的关系所组成的持久网络有关,而且这些关系或多或少是制度化的⏹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摄取稀缺资源并由此获益的能力◆稀缺资源包括权力、地位、财富、资金、学识、机会、信息⏹行为者可以通过两种社会联系获取◆个人作为社会团体或组织成员与这些团体和组织建立的稳定联系◆人际网络●如何在大学中积累社会资本⏹增加自己曝光的渠道⏹发现自己的优势⏹建立守信用的形象⏹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人脉的最高境界就是互利)⏹零存整取建立关系网(人脉须悉心维护)⏹社会资本的经营与整合(人脉需要经营更要懂得利用,善于整合)第四章个性的力量●六种气质的典型特征是什么?⏹人格气质◆循环气质————中心人物型容易被情绪或心理节奏所左右,容易适应环境追求从他人的评价中得到快感,渴望成为焦点想被别人认可的心愿很强,所以有时说话会过于夸张、有时会很圆滑心情容易产生周期性变化◆自闭气质————我行我素型不太会为了追求他人评价而去行动局限于自己的世界当中,追求自我满足多为倾听者角色,喜欢独处,对孤独的耐受性很强不会被利害关系或规则所束缚,只是根据事实来行动一旦兴奋很难再度镇静下来,细心,会体谅别人◆粘着气质————首领型坚韧顽强并粘着,忠实可靠单纯明快,但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不能采取柔软的对应方式⏹压力气质◆执着气质————完美主义者型认真踏实的表情及态度对自己及他人都要求做到100%为了获得自信既兴奋会采取持续的行动◆不安气质————胆小鬼型本质是孤独的,常处于恐怖感中容易把自己的胡思乱想信以为真对长期需求的敏感度较高◆神奇气质————冒险家型面对新奇的事物会感到兴奋,对短期需求的敏感度较强●了解自身气质的自我护理要诀⏹循环气质◆下意识的与信赖的人建立亲密的、对等的、朋友般的横向的人际关系⏹自闭气质◆为了自身情绪安定,不要太拘泥于不符合规定或无法保持和谐的事⏹粘着气质◆适当的与他人保持距离,确保有单独的时间⏹执着气质◆以经历舒适的人生为目的⏹不安气质◆对周围强烈的反应不要马上做出回应、冷静的对待⏹神奇气质●性格及良好性格的概念⏹性格是指生性倾向的基础上通过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反应方式⏹性格也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与社会相关的最密切的人格特征,在性格中包含有许多社会道德含义⏹二十四种良好的性格:创造性、好奇心、热爱学习、思想开放、洞察力、真实、勇敢、坚持、热情、善良、爱、社会智慧、公正、领导力、团队合作精神、宽恕、谦卑、审慎、自我调节、对美和优点的欣赏、感激、希望、幽默、虔诚第五章恋爱与性心理●爱情三因素论⏹动机成分◆人类爱情产生的原因除了生理因素——性驱动力外,还受外表、情境等因素诱发;激情⏹情绪成分◆两性在一起所感受的各种情感体验;亲密⏹认知成分◆从理智上对双方感情的认识,是爱情行为中的理智层面;承诺●恋爱的发展与维持⏹和谐阶段⏹自我披露⏹互相依赖⏹亲密——满足要求●失恋心理及调适⏹构建理性的认知⏹行为转移法,冲淡痛苦⏹从宽容中获得重生●关于择偶的理论⏹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理论⏹温奇的需要互补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同性质理论⏹墨斯登的刺激--价值--角色理论⏹克尔霍夫和戴维斯的过滤理论●性意识的形成与发展规律⏹异性疏远期(性发育早期)⏹异性接近期(青春期中期)⏹恋爱期(青春后期)●青春期性心理的表现⏹对性知识的追求⏹对异性的爱慕◆男生情感特点:外露和热烈、粗犷◆女生情感特点:含蓄与羞涩、娇媚⏹产生性欲望和性冲动◆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青年的性行为⏹性自慰行为◆性梦(自然的宣泄,属正常现象)◆手淫(适当有节制的是无害的,但应尽量克服)◆性幻想(爱的白日梦,清醒状态下头脑里出现的程度不等的、内容广泛的与性有关的场面和活动)⏹爱抚(两性身体上的接触,大多在私下进行)⏹尴尬而真实的话题——婚前性行为(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在恋爱期发生的性行为)●艾滋病⏹艾滋病概述◆获得性免疫综合症,免疫功能出了毛病◆艾滋病表现出复杂多样的症状,艾滋病病人会表现的非常脆弱⏹艾滋病是如何传播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过渡到艾滋病病人◆艾滋病的危害之大在于它的长潜伏期(两年到十几年)窗口期: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但通过现行的血液检测,还不能证实的时期无症状期:时间长,在传播病毒方面作用很大艾滋病在窗口期和发病期传染性较强处于潜伏期的人被称为艾滋病感染着◆目前艾滋病治疗药物均不具有长期疗效,更不能治愈⏹如何预防艾滋病的发展◆对于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我们应采取接纳关爱的态度◆切断艾滋病传播途径是预防艾滋病的关键所在◆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青年的性心理调节⏹ 正确认识和了解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 正确看待身体的变化,获取科学的性知识⏹ 正确认识两性关系,培养正确的婚恋观◆ 掌握好与异性交往的度⏹ 加强性道德培养◆ 学习用良知和理智控制性冲动和性欲望第六章 在压力下成长● 人类的本质需求有哪几种?● “社会的自己”与“本来的自己”的区别是什么?● ●●人们会从哪些方面接收到压力信号?⏹行为方面:出现不愿上学、饮食异常、烟酒依赖、网络成瘾、恋爱依赖、遭遇事故等⏹精神方面:出现焦虑不安、情绪低落、兴趣缺失、抑郁症、强迫症等⏹身体方面:出现失眠、肩酸背痛、偏头痛、胃痛、心脑血管梗塞、癌症等●大学生的主要压力源有哪些?⏹学业压力◆专业发展问题是大学生压力产生的来源之一⏹经济压力◆经济窘迫的确是人们压力的一个关键性来源⏹情感压力⏹前途压力第十章《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概述⏹职业生涯是以心理开发、生理开发、智力开发、技能开发、伦理开发等人的潜能开发为基础,以工作内容为确定和变化,工作业绩的评价,工资待遇、职称、职务的变动为标准,以满足需求为目标的工作经历和内心体验的经历●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对其一生中所承担职务相继历程的预期和计划,包括一个人的学习,对一项职业或组织的生产性贡献和最终退休,它和个体所处的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确定志向◆自我评估◆职业生涯机会的评估◆职业的选择◆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设定职业生涯目标◆制定行动计划与措施◆评估与回馈⏹自我认知◆兴趣、气质、能力、价值观、性格⏹外部环境认知◆评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找出你的职业机会和威胁◆提纲式的列出今后3—5年内你的职业目标◆提纲式的列出今后3—5年的职业行动计划◆寻求专业帮助●自我训练专题:职业生涯规划的管理⏹目标管理◆目标实现法◆快速实现目标要将它具体化◆行动承诺⏹时间管理⏹反馈与修正。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考试答案》
一、选择题
1. 以下哪个是心理健康的定义?
a) 表情丰富
b) 对外界刺激的敏感度
c)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和抗压能力
d) 声音宏亮
答案:c) 心理健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对环境的适
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2. 下面哪种行为最有可能表明一个人心理出现问题了?
a) 经常感到疲倦
b) 长时间性格内向
c) 不愿意与他人交往
d) 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答案:d) 经常感到焦虑和抑郁
3.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以下哪个措施能帮助人们维持心理健康?
a) 去医院看心理医生
b) 经常锻炼身体
c) 随意吃喜欢的食物
d) 天天宅在家里不见人
答案:b) 经常锻炼身体
二、问答题
1.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它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理解自我、适应社会和发展潜能的教育活动。

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

2. 请列举三种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答案:a) 经常锻炼身体
b) 维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c) 锻炼自我情绪调节能力,学会应对压力
3. 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答案:心理健康问题指的是一些与情绪、思维、行为相关的不适问题。

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包括焦虑症、抑郁症、孤独感、自卑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学者曾就心理健康的定义与内涵从不同角度阐述过。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1946年)对心理健康是这样定义的:“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

”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还明确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志:第一、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第二、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第三、有幸福感;第四、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高效率的生活。

概括而言,心理健康是指人在知、情、意、行方面的健康状态,主要包括发育正常的智力、稳定而快乐的情绪、高尚的情感、坚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及和谐和人际关系等。

心理健康的人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根据上述定义,由此可以看出,心理健康在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这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1)生理方面: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身体状况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应当是没有疾病的,其功能应在正常范围之内。

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健康的身体特别是健仝的大脑乃是健康心理的基础。

只有具备健康的身体,个人的情感、意识、认知和行为才能正常运作;(2)心理方面: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各种心理功能系统正常,而且对自我通常持肯定的态度,能有自知之明,清楚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

现实中的自我既能顾及生理需求又能顾及社会道德的要求,能面对现实问题,积极调适,有良好的情绪感受和心理适应能力;(3)社会行为方面:心理健康的人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其行为符合生活环境中文化的常规模式,角色扮演符合社会要求,且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对家庭、社会均有所贡献。

二、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心理健康运动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改善精神病患者待遇到注意精神疾病的预防。

第二阶段从关心身心因素的制约到关注社会因素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随着临床领域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逐步转变,心理健康工作的重点也从关心身心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制约逐步向关注社会因素对精神健康的影响方面发展。

在1948年伦敦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上通过的《心理健康与世界公民》文件中,明确指出了心理卫生的社会化趋向,要求心理卫生工作者重视社会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从二十世纪70年代到目前,是心理卫生运动发展的第三个阶段,该阶段从努力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到力图全面提高人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创造性,塑造美好的心灵与个性,应该成为当今心理卫生运动的新的目标和发展趋势。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个体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这是因为心理健康与否之间没有一个绝对的界限,判断心理健康与不健康相当困难,没有一个公认的一致的标准。

根据我国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和社会角色特征,其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智力正常智力正常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大学生胜任学习任务、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最需要的心理保证,因而也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

一般来说,经过高考的选拔,足以表明大学生的智商是正常的,且总体水平会高于同龄人。

衡量大学生的智力,关键在于看大学生的智力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

大学生智力正常且充分发挥的标准是: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索兴趣;智力结构中各要素在其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中都能积极协调地参与,并能正常地发挥作用;乐于学习。

2.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指要有正确的自我概念,并对自己采取现实主义态度,客观地的自我评价,这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大学生是在与现实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的。

一个心理健康的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应比较接近现实,有“自知之明”。

对自己的优点感到欣慰,但又不狂妄自大;对自己的弱点既不回避,也不自暴自弃,而是善于接纳自我。

然而,不可能每个人都那么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人会高估自己,而有的人会低估自己,这些一般的高估或低估自己都不能算是心理不健康,只有那些对自己的高估或低估到了不合常理的程度,才是属于心理的不健康状态。

另外,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短处。

缺陷,有时只能作有限的改善,或者是无法弥补,心理健康的人会现实地接受自己,而如果经常对自己不满意,不接受自己,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3.接受现实,适应环境在新的环境中,每个人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心理健康的人能较快地接受现实,并对现实合乎常理地认识与反应,所谓合乎常理地认识客观现实,是指对一些人人皆知的东西,不要有悖于常理。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

不能有效处理与周围现实环境的关系是导致心理障碍的重要原因。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能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社会现状和未来有较清晰正确的认识,思想和行动都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与社会的要求相符合。

这里所讲的适应,不是被动、一味的迎合,甚至与不良风气、落后习俗同流合污,而是在认清社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不逃避现实,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4.有较强的情绪调节能力每个人都会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但通常大部分的需要都是不能得到满足或不能完全满足的。

个体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障碍或干扰,使其需要得不到满足,心理学上称为挫折。

心理健康的人遇到挫折时,会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一些合理的自我防御的方法,将由于需要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紧张消除掉,从而表现出对挫折有较好的耐受力;相反,因一点小问题或小挫折而焦虑不安或烦躁异常,则表明此人处于不健康状态。

5.行为与社会角色相一致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和规范。

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角色的规范基本一致,则是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的表现。

社会角色,换成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身份”。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或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都充当着不同角色,即有不同的身份,社会对各种角色有相应的要求或规范。

个体的行为与其充当的角色规范基本一致,则是其心理处在健康上常状态的表现;个体的行为明显表现出不符合其充当的角色规范,则表明其心理处在不健康的状态。

6.有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总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的,大学生也同样离不开与人打交道。

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具体表现为,交往动机端正,乐于与人交往,在交往中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

在与同学的交往中还能自己保持独立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

同时,能客观评价他人和自己,善于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且宽以待人,乐于助人。

7.心理行为符合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人的生命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都有相应的心理行为表现。

心理健康的人认识、情感、言行、举止都符合他所处的年龄段。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该是精力充沛、勤学好问、反应敏捷、喜欢探索。

过于老成、过于幼稚、过于依赖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年龄阶段的特殊群体,大学生应具有与年龄和角色相应的心理行为特征。

一个大学生若经常严重地偏离这些心理行为特征则有可能是心理异常的表现。

8.具有健全的人格人格,在心理学上指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完整,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

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大学生人格完整的主要标准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的混乱,能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

因此,心理健康的人人格是健全统一的,其行为表现出一贯性或统一性,反之,其人格缺乏统一性,行为表现则不连贯,变化无常,比如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态是一动态变化的过程。

随着个体的成长,经验的积累以及环境的改变,心理健康状况也会因此而改变。

因此,我们可将心理健康的标准理解为一种理想的尺度,它不仅提供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健康的标准,还指明了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努力方向。

每个人在自己现有的基础上都可以为之作出不同程度的努力,都可以追求自己心理发展的更高层次,从而不断发挥自身的潜能。

四、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的鉴别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人的精神正常与否看作是黑白分明的事情:要么你是正常的人,无论你的思想和行为有多大的变化与异常现象;要么你就是一个疯子,无论你的疾患有多大的好转。

这种将人的精神正常与否的判断,未免过于简单。

国内学者张小乔提出心理健康“灰色理论”的概念,即人的精神正常与不正常无明显的界限,它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

具体来说,如果将人的心理正常比作白色,心理不正常比作黑色,那么在白色与黑色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缓冲区域——灰色区域。

灰色区又可进一步划分为浅灰色区域与深灰色区域。

处于浅灰色的人只有心理冲突而无人格变态,其突出表现为由诸如失恋、丧亲、工作学习不顺心、人际关系不和睦等生活矛盾所带来的心理不平衡与精神压抑。

深灰色区的人则患有某种异常人格障碍和神经症等。

一般而言,浅灰色区与深灰色区之间也无明确界限,后者往往包含了前者。

尽管心理健康与心理异常之间没有非常分明的界限,但根据处于不同健康状态的临床特点,可分为三种不同程度的心理异常。

(一)轻度心理异常属于浅灰色区域。

大多数人都会因各种原因产生情绪失调或情绪紊乱,而出现适应障碍。

1.一般特点1)有明显的原因,如工作受挫、考试焦虑、失恋等等。

2)遇到刺激后,情绪反应超过正常人的状态,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影响。

3)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表现。

婴儿适应不良常哭闹不安,尤其是与母亲分离时;儿童则表现为行为退缩,拒食,哭闹或不语;成人以躯体症状多见。

4)情绪紊乱通常不超过三个月。

2. 主要表现1)以焦虑为主的适应障碍。

表现为紧张、神经过敏。

2)以忧郁为主的适应障碍3)品行紊乱。

中小学生多见。

不适应或不顺心时就打架、怪叫或破坏公物、偷窃东西或欺侮他人。

有些小个子学生如平时经常被人欺侮,也会出现品行紊乱,行为暴躁。

4)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

如头疼、失眠、周身不适、月经失调等等。

5)行为退缩。

做事情没劲头。

6)上述表现混合的适应障碍。

(二)中度心理异常(神经症、神经官能症)心理疾病也称神经症(或神经官能症),椐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为千分之50-80。

这类患者由于症状的困扰,工作、学习和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

如未能及时治疗,可发展成精神病。

1. 一般特点1)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虑。

通常,正常人也会出现焦虑,但焦虑是有针对性的,既有清楚的原因和指向性。

焦虑的程度也是恰当的,与所指向的事情一致,所谓大考-大焦虑,小考-小焦虑。

恰当的焦虑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学习。

神经症的焦虑常常是泛化的,无明确的指向性,焦虑程度与其对象也不一致,同时,明显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质量,焦虑情绪持续三个月以上。

2)有一定的人格缺陷。

如强迫症患者大多有强迫型人格特征。

癔病患者的人格特点则表现为情感特别丰富,高度自我中心,易受暗示,情感表达非常夸张,故有人称之为“戏剧性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