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动力学学报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动力学学报》介绍

(2001年3月)

《空气动力学学报》1980年创刊,1983年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空气动力学会主办的国家综合性一级学术刊物,是全国科技期刊三个重要检索系统收录和评选出的重要核心期刊,是中宣部、国家科委、国家科协评出的获奖优秀期刊。它主要刊载空气动力学领域具有创造性的理论、实验和应用研究论文、综述性专题论文及研究简报、学术讨论等。刊物每年出版4期,发行4000多册,通过邮局、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清华大学同方电子有限公司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同时,通过中国信息研究所的万方数据网,面向全世界的读者阅读和检索。

多年来,刊物在学会的领导下,在气动中心的支持下,在编委会和编辑部的共同努力下,遵循“理论上有创新、学术上有新思想、理论与实际结合上有新特色、新方法、应用上有较大价值”的办刊宗旨,在编辑出版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使刊物成为国内外公认的代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和发展水平的高科技学术期刊,特别是有材料证明,《空气动力学学报》已成为航空航天类核心期刊的佼佼者。它对反映、宣传、交流、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下面我们从《学报》的编委会、编辑部;稿件的数量多、质量高;收录为国内重要的核心期刊;获奖情况;被国际上著名的数据库收录;进入现代化编辑出版行列六个方面作一些简单介绍:

一、编委会和编辑部

《空气动力学学报》1998年成立了以庄逢甘院士为主编,张涵信院士为副主编的,由来自全国科研高等院校、生产、设计25个单位的6名院士、15名教授、24名研究员、5名高级工程师50人组成的第三届编委会,他们是各单位的负责人、学科带头人,技术骨干,负责着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他们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见解。他们领导着学报的出版工作,为学报写稿、组稿、审稿,严格掌握标准,保证学术质量,他们是:

《空气动力学学报》第三届编辑委员会

主编:庄逢甘院士

副主编:张涵信院士

常务编委:

邓学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

乔志德(西北工业大学,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庄礼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学术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作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范洁川(哈尔滨空气动力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俞鸿儒(院士、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崔尔杰(院士、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黄明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符松(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流体力学研究所所长)

童秉纲(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蔡金狮(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魏庆鼎(院士、北京大学教授、重点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编委:

马家驩(中科院力学所部副主任、研究员、王政礼(总装备部预研办顾问、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毛国良(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所长、研究员)邓小刚(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总师、

研究员)

邓红俊(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工)伍开元(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

伍贴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朱国林(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

员、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纪楚群(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研究员、邬华谟(中科院计算数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

安复兴(航天工业总公司1院14所研究员、刘义信(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刘政崇(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阎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其德(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季仲贞(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博士生导师)

陈宏(国防科技大学室主任、高工)张志成(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

张覃钧(沈阳空气动力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员)

苗瑞生(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海(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科技委员、研究员)

周天孝(航空工业总公司631所副所长、周连弟(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周恒(院士、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桂业伟(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部长、

研究员)

施宗诚(同济大学教授)柳森(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室主任、

副研究员)

柳恩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高工)赵梦熊(航天工业总公司710所研究员)贺德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凌国灿(中科院力学所研究员、室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章本照(浙江大学流体所所长、教授、焦安昌(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

博士生导师)研究员、)

舒玮(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董臻东(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副主任、

研究员)

韩肇元(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空气动力学学报》编辑部有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名,负责学报每年的编辑出版工作:处理作者投稿、向作者组稿、参加学术会议征稿、约稿、对作者进行问卷调查,组织学报的印刷、出版、发行、上网等。有校对兼描图和编务人员3名(工程师),负责学报每年4期的校对、描图等工作。为保证质量,一般每期学报要校对4遍以上,差错率控制在万分之二以内。整个编辑部为做到有条不紊、优质出版,建立了各种严格的规章制度:岗位责任制、审稿、发稿制度、稿酬制度、校对制度、归档制度、并制定了编排规范和工作流程等等。

二、稿件的数量多和质量高

由于编委及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支持,《空气动力学学报》的稿源一直比较丰富。据近5年来不完全统计,《学报》共组稿610多篇,发表论文384篇,发表率为59%。这些论文来自国内外30多个科研、院校、设计、生产单位,几乎包括了国内所有从事气动力学研究的单位和大多数研究人员。其中很多论文是我国航空航天研究的前沿重大课题,“八五”、“九五”重大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基金、921课题,航空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基金课题等。据编辑部统计,其中论文项目获部委级一等奖的重大课题有10多项,二等奖40多项、三等奖20多项。有863高技术项目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多项、航空航天基金项目80多项。2000年我们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所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中查出,《空气动力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在1999年的总被引频次为111次,基金项目比为38%。这些论文的研究内容,有很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有的在国内外都得到了公认,如获国防科工委一等奖的“NND差分计算格式及其求解应用”研究项目系列论文,从“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系统查出,1999年就被国内多种期刊引用8次之多。《空气动力学学报》特别重视稿件内容的创新,解决气动力学前沿研究问题,如:

(1)重视气动力学研究中流动机理新概念、新方法的研究。如“分离流和涡”、“湍流模型”、“大攻角流动特性”、“非定常动稳定性特性”、“大攻角气动特性与飞行力学的相关性”等等的研究。我们每年几乎都要出专辑、增刊,以及时给读者传播这些研究领域的信息。

(2)重视在航天航空高技术研究中,飞行器在高超音速、超音速、低速冷热环境下用空气动力学三大研究手段获得的气动力,气动热和气动物理特性的研究方法,结果及应用,特别是很有价值的计算与实验相结合的研究。如“921”项目的热流计算和喷流实验,风洞模型的动特性实验,分离流中旋涡运动的热行为及其控制的数值模拟等……我们都能及时报道。

(3)能注意刊载航天航空气动研究中新开发的应用性好的各种外形的数值软件方法。如曾获得国防科工委一等奖的飞机、再入弹头,战术弹三大软件系统的研究方法应用论文,该项目应用于歼七、歼十、921、863项目及各种海防,地空导弹的设计,直接为型号武器,为国防建设服务,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三、收录为重要的核心期刊

按国家规定,国家科协的各个学会主办的主要刊物为一级刊物,《空气动力学学报》为国家一级刊物。而核心期刊不是规定的,是一些机构根据刊物的质量,学术水平收录评出的。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在全国期刊界专家的努力下,国内科技期刊的作用、影响、学术水平、交流情况,可以根据对刊物的一些统计数据进行科学化、定量化、规范化地评价,因此比较公正、合理、客观。现在,全国公认的收录、统计、评价中国重要核心期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