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高三一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一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一练语文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各学校的高三复习进度到此阶段已经完成了一轮知识基础的夯实工作,各种类型题的练习与总结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处理,学生都基本掌握类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因此本次考试依据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参照高考语文新课标卷的考查内容和试卷结构命题,在全面考查的基础上,使学生对上一阶段学习查缺补漏,从而明晰下一阶段学习的重点与可提升点,重点考查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

整套试卷共六大题18小题,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作为学生进入高三后的第一次大练习,一练的主要目标是找准学生阶段学习的难点,在下一阶段引导其对重难点突出地复习,除此之外,对学生答题的规范化作出更高的要求。

此次参加人数为42352人。

二、题型设置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章阅读,节选自《光明日报》,重点谈到中国传统的恥感文化的核心内容。

以选择题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分析推理的能力。

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节选自《新五代史·霍彦威传》,考查对文言断句、及文化常识掌握的能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能力,对重要语句的翻译能力。

古代诗歌阅读选用的是宋代陈允平的《唐多令》,重点考查对诗句本身的理解能力以及对全诗的内容把握能力。

名篇默写选自新课标规定背诵的64篇中的名句,考查识记能力。

第三大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为小小说作家梅寒的《一棵树的正常死亡》,重在考查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及作品中的形象,开放题则考查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的能力。

第四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为《李白传》节选,依据高考考查朱东润传记的思路,重点考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特点及文章的结构及语料选取方面的处理技巧。

第五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内容包括近义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析,语言的连贯、准确,压缩文段概括主要信息及长句化短句。

尽量照顾到高考语用题中的大类型题,让学生对各种常见类型有更深入地把握。

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分析背景介绍高三一模考试是学生重要的学术评估之一,其中包括文学试卷。

这篇文档将对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进行分析。

分析试卷结构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共分为三部分:选择题、填空题和问答题。

1. 选择题:该部分主要检测学生对文学知识和理解的掌握程度。

学生需要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答案。

2. 填空题:该部分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语境,在空白处填写正确的单词或短语,以完善句子的语法和意义。

3. 问答题:该部分要求学生对给定的文学作品或文学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和回答。

学生需要展示对文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难度分布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试卷分析,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的难度较高。

部分选择题和填空题涉及复杂的文学概念和艺术特点,需要对文学作品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准确回答。

问答题则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分析和写作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背景和主题的掌握。

整体而言,这份试卷考察了学生全面的文学素养。

时间分配建议由于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的难度较高,建议学生在考试前充分复相关知识,并合理安排时间。

选择题和填空题通常比较简单,学生可以快速解答,以便将更多时间用于问答题部分。

问答题需要更多时间来分析和组织思路,因此建议学生在答题前花一些时间阅读题目,合理分配答题时间。

总结高三一模考试文学试卷的分析显示,这份试卷对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难度较大的选择题、填空题和需要深入分析的问答题,是学生全面发展文学能力的良好机会。

学生应充分准备,理解试卷结构和要求,合理安排时间,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辽宁大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辽宁大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一个重要安慰剂和黏合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启蒙运动的
深入,文学从一种神秘的经验开始转变为一个“科学化”的、可以被
我们充分认知的知识领域。
LOGO
第2题
选项:B.中西方文学中都有很多作为代偿机制出现的超出现实的创作, 这表明文学无国界,其中都有人类共同的情感需求。 原文:从文学的功能方面来看,它与宗教一样,都是超出现实的伟大 的激情。……在西方悲剧常见的情势中,威胁的解除和愿望的满足都 由于最后上帝的出现或暴力政权的更迭而获得解决。 12345在阿拉伯著名的《一千零一夜》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文 学代偿性安慰机制的重要性。……,因此这种失败未尝不可以被描述 为一次胜利。 12345问世于17世纪的《聊斋志异》为我们考察这种超出机制提供了 一个范本。……,不必像蒲松龄那样假托于梦幻了。
LOGO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2)遂西至西部都尉府,日飨军士,士皆欲为用。
参考答案: (1) 行军打仗之事难以在远方预测,我愿赶到金城县,绘成地图呈上 作战方略。 (评分标准:“度”“图”各1分,句意2分) (2) 于是他率军向西来到西部都尉府,每天都用丰盛的酒食慰劳将士, 将士都愿意为他所用。 (评分标准:“遂”“飨”各1分,句意2分)
LOGO
9.萧乾在小说中选取了几个平凡的人物,叙述了一些琐碎的小事, 但他在作品中不断变换叙述视角的写法,却让故事的呈现别有滋味 。请结合文本分析这样写的好处。(6分)
【202X·全国Ⅰ卷】《天嚣》 6.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 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①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 ②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 ③打破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8—9日)试卷分析报告一、古文翻译第7题——阅卷人:第一个句子——评分细则: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以”:认为;“或”:或许;“执”:坚持;“乃”:才,各1分。

存在问题: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以”误译为“以……为由”或“因为”。

“或”误译为“或者”。

“执”:误译为“执行”。

2、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

把“执不奉旨”误译为“坚决执行不遵循皇帝的旨意。

”解决方法:1、注意掌握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2、了解常见文言句式,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3、提倡语感阅读,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第二个句子——评分细则:整体句意1分,关键词“谓”认为;“大臣在禄位者”定语后置,享有俸禄和地位的大臣;“尤”:尤其;“审”:清楚,明白,各1分。

存在问题:1、关键实词翻译不准确,如“审”误译为审理、审查。

“谓”误译为告诉,说。

2、典型句式把握不准确,没有译出定语后置。

3、不会联系上下文,揣摩句子的意思和逻辑关系。

把“不审可得在此诏不”误译为“没有审理清楚就在诏书中颁布吗?”解决方法:1、加强一词多义含义的积累2、加强句式知识的理解和积累3、强化揣摩上下文推断句意的能力二、诗歌鉴赏8、9题——第8题——评分标准:比喻手法1分,分析2分,对比手法1分,情感2分。

答对偶和借景抒情结合学生的分析,如果恰当,也适当给分。

存在问题:1、艺术手法答错,比如托物言志,拟人,……。

2、答题不规范。

答出手法,不做分析或分析不清楚3、艺术手法不全面,只答比喻或是对比。

4、分不清手法,就将知道的手法全部写上,有的多达5种应对措施:1、还应继续加强诗歌复习的讲解和练习,注意总结规律,教育学生仔细审题,注意题干的提示信息。

2、强化规范答题的思路,基础极差的学生,可以给他答题的模式,让他严格按照模式去答。

3、严肃处理考试不认真答题的学生。

第9题——评分标准:手法1分,分析2分,情感2分。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高三语文模拟考试试卷分析报告本次高三语文模拟考试旨在考察学生在即将到来的高考中对于语文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题难度适中,涵盖了高考语文的重要知识点和题型。

整体情况分析从整体情况来看,本次考试平均分为90分,最高分为132分,最低分为65分。

总体成绩较为集中,说明大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和能力。

然而,也有部分学生得分较低,需要在高考前加强语文学习和训练。

试题分析本次考试的试题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古文翻译和写作等。

其中,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得分情况相对较好,平均正确率分别为70%和65%。

这表明学生在词语运用、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掌握较好。

然而,阅读理解和古文翻译的平均正确率相对较低,分别为55%和45%。

这说明部分学生在阅读能力和古文翻译方面还需要加强。

特别是在古文翻译方面,许多学生没有能够准确理解古文的含义并进行准确的翻译。

写作方面,本次考试的平均得分为30分,其中最高分为48分,最低分为18分。

总体来说,学生的写作能力还有待提高。

部分学生存在文不对题、思路不清、语言不流畅等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写作训练中加以改进。

对策建议根据本次考试的分析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对于阅读理解和古文翻译得分较低的学生,应该在平时加强阅读和翻译的练习,提高阅读能力和翻译技巧。

2、写作方面,学生需要加强审题和构思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可以在平时多进行写作练习,并寻求老师和同学的指导和帮助。

3、对于全体学生,应该在语文学习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巩固,包括汉字的音、形、义,语法修辞,文学常识等方面。

总结本次高三语文模拟考试总体情况良好,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学生们应该在接下来的复习中针对自己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提升。

教师们也应该根据学生的考试情况,制定更为精准的教学策略和复习计划,为学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解析(原卷版)

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请考生将姓名、班级、考号与座位号填写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2.客观题的作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3.主观题的作答:必须在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此区域外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约在5500万年前,全球气温曾一度极速攀升,从而导致海平面升高、海洋酸度增大,以及一些物种的永久消亡。

这一历史性全球变暖就是著名的“古新世-始新世极热事件”(以下简称“古新事件”)。

研究人员推算,在远古时代,每年大约有十亿吨碳排放到大气中。

在“古新事件”之前的数千年间,大量富含碳的温室气体进入大气中,之后每年以10亿吨左右的速度递增。

当海洋温度逐渐升高,“冻”在海床中的大量甲烷沉积开始解冻融化。

甲烷是一种强大的温室气体,随着它的解冻冒泡进入大气,全球气温开始上升。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海洋温度进一步升高,触发海床中更多的甲烷释放,进而又促进了大气的升温,形成恶性循环。

如此反复导致了整个地球变暖,引发了“古新事件”。

如今,类似的升温变暖情况很可能再次出现。

随着现代海洋的变暖,有证据显示海床中的甲烷可能再一次解冻冒泡。

有了“古新事件”的前车之鉴,我们对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有了一定的预见性。

在科学家看来,“古新事件”也是自然界的一个毁灭者。

一些保存在南极洲沉积物中的微生物物种,在气候变暖伊始就消失了。

生活在海洋深处的生物,成为此次事件中最易受冲击影响的对象。

它们在数千万年间,经历了最为严酷的物种灭绝。

令人惊奇的是,许多生活在海洋中稍浅水域的微观生物物种却显得特别繁盛,这是气候变化过程中“适者生存,劣者淘汰”的一个早期迹象。

深海生物物种的死亡因素可能非常复杂,逐渐变暖的水温以及水中越来越少的氧气,都是罪魁祸首。

高三市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市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市一模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分析本次高三市一模语文试卷共分为四个部分: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语言知识运用和写作。

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 现代文阅读(30分)现代文阅读部分共包含两篇文本,每篇文本后设有5个问题,共计10题,每题3分。

2. 古诗文阅读(35分)古诗文阅读部分包含古文阅读和古诗词鉴赏两个子部分。

古文阅读有4题,每题5分;古诗词鉴赏有3题,每题5分。

3. 语言知识运用(30分)语言知识运用部分包含词语运用、句子表达和语段理解三个子部分,每个子部分10分。

4. 写作(55分)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题目,完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二、试卷内容分析1.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部分选材广泛,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考查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提取、分析和理解能力。

2.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部分选材经典,注重考查学生对古文的翻译、理解和鉴赏能力。

3. 语言知识运用语言知识运用部分考查学生对词语、句子和语段的掌握程度,以及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得体性。

4. 写作写作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试卷特点分析1. 覆盖面广试卷覆盖了语文学科的各个方面,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语言知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2. 难度适中试卷难度与高考要求相符,既考查了学生的基础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突出能力试卷注重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

四、注意事项1. 仔细审题考生在答题前应仔细阅读题目要求,确保理解题意,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失分。

2. 合理分配时间考生应合理分配考试时间,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所有题目。

3. 注意书写考生在答题时应保持卷面整洁,书写清晰,避免因书写不规范而影响得分。

4. 保持心态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因紧张而影响发挥。

5. 检查答案考生在完成试卷后,应认真检查答案,避免因粗心大意而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高中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高中

语文试卷分析报告范文6篇高中第一篇:《古诗文所学所得》本次语文试卷主要以古诗文为主要内容进行考查。

学生们在具体题目中涉及到了《岳阳楼记》等经典名篇的理解和诗词对应的作者及背景等知识点。

从试卷总体来看,学生对于古诗文类题目的答题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古诗文的含义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其中,有个别学生在对于古文阅读理解方面还存在不够深入的情况,需要继续加强古文阅读的训练。

第二篇:《现代散文阅读与评论》本次考试内容涵盖了多篇现代散文,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评论。

从试卷反馈情况看,大部分学生对现代散文的内容有较好的把握,能够理解作者的观点和写作手法。

但是在评论部分,有一些学生表现出思考不够深入,评论的角度和思路比较单一。

建议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进行现代散文的阅读和思考,提升评论的深度和广度。

第三篇:《文言文翻译与改错》文言文翻译和改错一直是语文考试中比较重要的部分。

本次试卷中包含了一篇文言文的翻译和改错题目。

学生们在这部分的答题中普遍表现出对于文言文的熟练程度,翻译方面能够准确把握原文的意思,改错部分也有较高的正确性。

然而,有些学生在翻译和改错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基础知识点的错误,需要加强对文言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第四篇:《经典作品名句填空与解释》本次试卷中还涉及了经典作品名句填空与解释的题目。

学生们对于经典名句的填空和解释方面整体表现较为出色,能够准确填写并理解名句的含义。

然而,个别学生在解释部分存在解析不够清晰的情况,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对于经典名句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第五篇:《作文题与写作指导》作文一直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本次试卷中要求学生根据指导进行一篇议论文的写作。

从学生的作文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在作文的结构和逻辑上表现得较为清晰,能够符合写作要求。

但有部分学生在表达和观点论证上不够完善,需要在写作训练中提升论述的深度和逻辑性。

第六篇:《名著阅读与主题分析》名著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次试卷中包含了名著阅读与主题分析的题目。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湖州市20XX年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20XX年4月12日本次测试卷采用的是嘉兴市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本卷以20XX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为命题依据,突出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考查。

试卷结构,题型与20XX年浙江高考语文“参考卷”基本保持一致。

对高三语文最后阶段的复习,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共24所学校的文科5579名,理科8118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平均分文90.62理90.3 难度值文0.58理0.59嘉兴:文科,93.09 理科95.1。

现就考生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并根据《20XX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的变化,分别提出复习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24分)(一)1-4题,选择题。

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病句。

答题情况:题号满分值文科得分理科得分1 3 1.13 1.152 3 1.91 1.843 3 0.67 0.644 3 1.75 1.8学生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第1题和第3题。

第1 题。

考查字音辨析,错率奇高,选C为正确的超过50%。

“祓除”的“祓”音“fú”,可能有些生僻,造成失分。

第3题。

考查词语辨析。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对词语活用的认识,存在误区,因而难以判断词语运用的正误。

(二)5-7题,简答题。

答题情况:文科题号5题6题6 7题分值 3 4 5 均得分 1.74 2.74 3.17理科题号5题6题7题满分值 3 4 5 均得分 1.93 2.73 3.09这三题,得分率尚可。

具体分析如下:第5题。

图文转换。

命题者提供了一张20XX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的图表,要求学生结合图表,为某报“回眸20XX年,喜看新成就”专栏消息拟写50字以内的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学生要了解新闻导语的特点,才能针对性答题。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把握新闻导语的写法。

高三模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模考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模考语文试卷分析近年来,随着高考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地的高三学生们都投入了紧张的备战中。

模拟考试作为高三学生备考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性不可言喻。

本文将围绕高三模考语文试卷展开分析,探讨试题特点、考查重点及应试策略,帮助广大学子更好地应对语文考试挑战。

试卷总体概况高三模考语文试卷通常由阅读理解、作文和选择题等部分组成。

通过对试卷整体结构的分析,可以看出试卷设计者的出题思路和考查重点。

在阅读理解部分,常常涉及到现代阅读材料和古代文章,通过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来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深度。

而作文部分则着重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不同的命题形式,考查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选择题部分则囊括了语文知识的各个方面,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试题分析与解答策略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是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各种文学和非文学类材料。

在解答这部分题目时,首先要仔细阅读题干和选项,理解问题的要求。

其次,在阅读文本时要注重抓住关键信息,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和核心观点。

最后,在确定答案时要综合考虑文字表面意思和隐含含义,做到答案既符合题意又合乎常理。

作文作文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逻辑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应对作文题时,首先要审题搞清要求,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和思路,确保条理清晰、内容完整。

其次要注意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最后要注重文笔和语言规范,确保文句通顺、语法准确。

选择题选择题部分是考查学生语文基础知识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的一种形式。

在解答选择题时,首先要仔细审题,理解题目的要求和选项的意思。

其次要做到举一反三,善于归纳总结,从已知及类似知识点中寻找答案线索。

最后在确定答案时要注意排除干扰项,确保所选答案正确无误。

结语综上所述,高三模考语文试卷在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锻炼和提高的机会。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相信广大高三学子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背景分析近年来,高考政策的不断调整和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使得高考语文试卷的要求逐渐提高,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语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作为对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一次综合检验,具有较高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二、试卷结构分析1. 阅读理解部分试卷中的阅读理解部分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字处理能力。

其中包括了不同体裁和主题的文章,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能够准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题,并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具体细节和语言表达。

2. 选词填空部分选词填空部分考查学生对语文词汇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语境和语法规则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空白处,同时要求学生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有较深入的理解。

3. 翻译部分翻译部分要求学生能够准确理解中文原文的意思,并准确、流畅地将其翻译成英文。

这部分考查学生对中英文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4. 作文部分作文部分是考生展示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够清晰、连贯地表达思想,结构完整,逻辑严谨。

三、试卷命题特点分析1. 知识点覆盖全面试卷命题涵盖了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既包括了基础的语言文字知识,也包括了对文学作品和文化知识的考查,使得试卷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全面性。

2. 考查能力强调试卷中较多的是对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注重考查学生能够运用语言表达思想和观点的能力,能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3. 系统性强试卷题目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和逻辑性,试卷整体结构较为严谨,考查内容相互衔接,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技能进行解答。

四、试卷评价与建议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在考查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也辅助学生全面提升对语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考生在准备这样的试卷时,不仅需要掌握语文知识,更需要培养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注重平时的积累和训练,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字的结构,又称布白。

字由点画连贯穿插而成,因此点画的空白处也是字的组成部分。

空白处应当计算在一个字的造形之内,分布适当的空白和笔画具同等的艺术价值。

虚实相生,才能完成一个艺术品。

所以大书法家邓石如曾说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墨处也是妙境呀!这也像一座建筑的设计,首先要考虑空间的分布,虚处和实处同样重要。

西方美学曾研究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建筑发现其具有的空间美感是不同的,而在中国书法艺术里的这种空间美感,同样在篆、隶、真、草、飞白等不同书体里有不同的表现。

空间美感的不同,表现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一个阶级,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上、社会条件里,对生活的不同体会和对世界的不同认识。

②商周的篆文、秦人的小篆、汉人的隶书、魏晋的行草、唐人的真书、宋明的行草,各有各的姿态和风格。

古人曾说:“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态”,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可以从字形的结构里研究各时代不同的风格。

同时,书法里这种不同的风格也可以在同时代的其他艺术里去考察。

③“唐人尚法”,所以在字体上真书特别发达,当然这也有它的政治原因和社会基础。

唐人研究真书的字体结构特别细致。

对字体结构中的“法”的研究,他们的探讨在历朝历代都是十分突出的。

我们知道人类是依据美的规律来进行艺术创造的,而唐人所述的书法中的“法”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审美认识,它是我们研究中国古代的美感和美学思想的好资料。

④相传唐代大书家欧阳询曾留下真书字体结构法三十六条。

这三十六条非常重要,其中戈守智所纂著的《汉溪书法通解》对这三十六条的阐述可供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参考。

我觉得我们可以从这三十六条开始来窥探中国美学思想里的一些基本范畴。

我们可以从书法里的审美观念再通于中国其他艺术,如绘画、建筑、文学、音乐、舞蹈、工艺美术等。

长春一模高三语文试卷分析

长春一模高三语文试卷分析

长春一模高三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结构分析本次长春一模高三语文试卷共分为四大板块,分别是:语言知识运用、现代文阅读、古诗文阅读、写作。

试卷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1. 语言知识运用(20分)本部分包括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病句辨析、标点符号等题型,旨在考查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 现代文阅读(40分)现代文阅读分为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文学类文本阅读,各占20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论点、论据的把握能力;文学类文本阅读则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3. 古诗文阅读(30分)古诗文阅读包括古诗词鉴赏和文言文阅读两部分,各占15分。

古诗词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文言文阅读则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翻译、理解及分析能力。

4. 写作(60分)写作部分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材料或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本部分旨在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试卷内容分析1. 语言知识运用本部分题目设计紧贴学生日常生活,注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2.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选材广泛,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3.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选材经典,既有名家名篇,也有经典诗词,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4. 写作写作部分注重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表达个人观点。

三、试卷特点分析1. 题目设计合理,覆盖面广,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2. 选材新颖,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难度适中,既有基础题,也有拓展题,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四、注意事项1. 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审题,避免因理解错误而失分。

2. 在现代文阅读和古诗文阅读部分,考生应注重培养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3. 写作时,考生应注重文章结构的完整性和逻辑性,力求表达清晰、准确。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高考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含答案解析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叙事结构是“小说家写作时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套上的一个外形,此‘外形’即所谓的最广义的结构。

”中国明清长篇章回小说曾被西方叙事学界认为有致命弱点,即在叙事结构上呈现“缀段性”特征,形如散沙。

明清小说评点家笃信其评点的作品都体现着整体大结构的观念,且认为文本解读应先从整体框架入手,《红楼梦》评点家们亦如此。

“结,缔也”,即绳打结成纽;“构,盖也”,即木交错架屋。

都强调对不同材料组合的过程,而过程意味着变化。

中国叙事学话语体系中的“结构”一词本身就具有的动态性使得其所谓的叙事“结构”完全不同于西方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叙事结构。

它不仅将叙事结构视为一个已完成的存在,更将其视为进行中的生命过程。

小说评点家们乐于借用建筑学的“间架”概念来指称他们所理解的叙事“结构”,因为房屋“间架”所代表的“两元对立”结构美学正是其叙事追寻的美学境界。

“间架”在逐渐转化为中国小说叙事概念体系中的元概念后,评点家更关注的是所评作品的“间架”以何种形式呈现。

脂批甲戌本第1回有言:事则实事,然亦叙得有间架、有曲折、有顺逆、有隐有见,以至草蛇灰线、空谷传声、一击两鸣——千皴万染诸奇。

书中之法,亦不复少。

此批语对《红楼梦》中诸多叙事概念分类归纳,是脂批的叙事概念体系,亦为《红楼梦》叙事概念的总纲目。

“间架”涵括着其他“诸奇秘法”,地位不言而喻。

有学者就此批评脂砚斋“批语散漫杂乱、识见拙劣”,但小说评点的特征本就是重感悟且琐碎零散,以今人之严密逻辑去归纳这些思想碎片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不过这似乎不应成为抨击脂批的理由。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分析

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试卷分析本次考试语文试题采用东北三省三校联考试题,试卷结构,题型与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基本保持一致。

对高三后阶段语文复习,也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整个试卷共六大题18小题,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从试卷难易程度看,难度适中,试题内容的设置强化了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

下面我将从知识点覆盖,各题丢分情况,针对答题出现的问题,提出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三个方面分析一、知识点覆盖第一大题为论述类文本阅读,以客观形式命题,重点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以及根据文章内容理解分析的能力,3个小题,共9分。

第二大题为古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节选自《后汉书邓训传》,考查对文言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对文章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能力,对重要语句的翻译能力;古代诗歌阅读由诗歌鉴赏、名句默写两部分组成,考查的是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

第三大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文为日本叶山嘉树的《水泥桶中的信》,主要考查对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能力——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第四大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选文为薛宝琨《侯宝林--一个极其严肃的人》,主要考查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的能力,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

第五大题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内容包括成语的运用、病句的辨析、补写及句子和语言准确连贯。

第六大题是写作,考查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此题为材料作文,立意简单明了。

写有关体现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精神---敬业的作文二、各题答题情况分析语文参加考试人数787人,最高分117分(理科)113分(文科)最低分9分,年级总平均分为92.75,年级及格率66.84,作文平均分43.35,第1卷平均分18.43,第2卷平均分74.32.1、单选题,第6题、第14题、第15题丢分多。

高三语文一模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一模质量分析

高三语文一模质量分析一.试题分析一模语文试题基本按省模考题思路命制,试题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的评价体系,以立德树人,服务教学为宗旨,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题目难度适中,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教和学的真实情况。

二.答题情况分析从学生答题情况来看,较好地反映了两个多月居家学习的效果。

语文成绩与年前相比整体下降了5分多。

背诵的知识遗忘非常严重,6分的题平均分只有1.9分。

答题很不规范,书写太潦草,太不规范。

重本生问题更多,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不少学生是靠猜测来答题。

三.成绩分析与年前相比,学生的整体水平有较大的滑坡。

这也反映了居家学习的真实情况。

各个学校的情况基本一致。

与兄弟学生相比,没有什么优势,两个学校水平大致相当。

四.改进措施1.居家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期间复习过的重点知识和专题进行强化训练。

如戏剧专题、修辞专题等。

2.要求背诵的58篇,要逐篇逐个学生过关,严把背诵关书写关。

教师要加大检查力度。

3.把好选题关,考试频繁,试题的质量就是训练的质量。

要求老师们多做题,选好题,出好卷。

4.要求老师们要提前做题,要熟悉试题情况。

用自己的做题感受去揣摩学生的做题感受。

5.高标准抓集体备课,把集体通研试卷抓到实处,不务虚,不走过场。

6.抓好试题的二次过关,二次过关试题的命制由各组长承担。

作文要二次写作,借此督促教师用心指导作文,检测学生的落实情况。

7.特殊时期,要加大对学生的关爱力度。

向非智力因素要成绩。

8.起点再低点,不要过高估计学生的水平和能力。

9.试卷讲评要讲重点,不能面面俱到。

少讲精讲,要讲思路,讲思维过程,少讲知识,少讲程序性知识。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

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分析一、试卷总体评述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是对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综合考核,试卷内容涵盖了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作文等多个方面。

本次试卷整体难度适中,考察内容涵盖基础和拓展知识点,有助于考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二、试卷具体内容分析1. 题型分布•阅读理解:占比30%,主要考察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形近字辨析:占比20%,考察学生对汉字的掌握程度;•诗歌鉴赏:占比15%,考察学生对古典诗歌的欣赏能力;•作文:占比35%,考察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和表达能力。

### 2.难易程度分析•阅读理解部分偏难,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推理能力;•形近字辨析题目适中,考生需要细心辨识字形;•诗歌鉴赏部分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古典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作文题目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要求,考生需要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 3. 考点分析•诗歌鉴赏部分主要考察学生对诗歌内涵和意境的理解能力;•阅读理解部分结构多样,考察学生不同层次的阅读能力;•形近字辨析部分考察学生对汉字纵横结构的掌握程度;•作文部分注重考生的写作水平和表达能力,要求内容连贯,观点明确。

## 三、备考建议1.阅读平时多接触各类阅读材料,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多熟悉古典诗文,加强对古典诗歌的欣赏和理解;3.多写作文,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4.学习形近字的方法,提高字形辨析能力。

本次高三模拟考试语文试卷的分析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试题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希望同学们能在备考中认真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取得优异成绩。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考试情况和备考策略

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考试情况和备考策略

2019/2/24
14
2019/2/24
5、标出不能按常用用法来解的实词
9
三、在试题卷上,逐一译出自己标出的7个得分 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开始对句意的推测,疏通出 整个划线句的完整意义。 四、将译句与原句进行一下对照,看是否有丢 词未译现象。检查无误后,将译文工整的抄在答题 纸相应的位置。
2019/2/24
10
如12题的第4小题,要贯彻如下步骤
2019/2/24 12
二、答题时需特别注意的细节:
1 、第二种模式的“总”是亮明观点、态度,答题时一定要答全、答 明确,不能投机取巧。不能答“我同意前者”“我支持第一个” ,应答 “我同意… …的说法”“我支持对某某的… …的评价”。 2、三种模式中的“分”,无论是①②③,还是①②③④,都是答题 的关键,作答时要切记: ⑴、它们之间必须是完全平等的,并列的三个方面,通常要求是 “面”,而不能是具体的“点”,且它们之间不能有范围的大小、程度的 轻重之分; ⑵、答出的①②③④或①②③,要能够涵盖题目的观点、结论,或 是自己概括出的“总”; ⑶、每点必须按照先总后分的结构作答,先用五、六个字概括出方 面,再结合原文进行具体的解说。总分之间最好空 1-2个字的位置。 13 2019/2/24
2019/2/24 2
第二:是表现在实用类文本阅读有可能会变为新闻题材,并 且有可能变化为不连贯的文本阅读,要求学生从中寻找筛选概括 信息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次的实用类文本阅读就是以这样的 题型出现。它以 2014 年 APEC会议为整个阅读背景,涉及中国的大 政方针,本国媒体和外媒对中国的报道的不同角度,拉美国家将 对中国进行的文化交流以及通过阅读之后学生对“亚太梦想”的 理解和认识,对这样文本阅读学生是相对陌生的,但是考察的根 基与原来的人物传记阅读并没有根本性变化,出题老师很好的把 握了这个度,训练有素头脑灵活的学生应该是可以驾驭的,当然 它的意义不仅于此,我们还可以通过学生对这个题的把握程度来 确定我们最后阶段选做题的走向和辅导思路,做到有备无患。

[高考必看]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考必看]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

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命制情况及说明四市一模语文试卷严格按照江苏省高考语文学科的《考试说明》的范围及要求来选材、命制的。

试卷结构、题型、赋分及评分标准基本仿照2009年江苏高考语文卷。

按照考点要求,本试卷分别考查了语音辨析、成语使用、设置情境写排比句、压缩语段概括要点、文言实词、筛选信息作出判断、文言内容的理解及概括分析、文言语句的翻译、诗歌鉴赏、名句名篇默写、文学类文本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和提示性命题作文。

文科加试题考查了文言语段的断句、文学常识、概括内容、名著阅读和材料分析鉴赏。

整份试卷体现了以下特点:1.强调基础知识和生活的结合考查成语使用,选用了中国足协严厉处罚涉赌球队的材料,春节黄金周刚流行的新游戏、美国和中国在金融行业的较量、90后青年对《论语》的阅读和理解都有所涉及。

12岁的徐州少年主动照顾患病的母亲,体现的是一种责任,奉献的是可贵的爱心,以此为材料命制的一道情景写句题起到了较好的教育作用,会引发考生长时间的思考,又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素材。

此外,文学类文本“另一片天空”、论述类文本“公众掌控遥控板是最大的时务”和作文“眼光”都有较强的现实性,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引发考生思考,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2.模拟和预测结合模拟试卷既要有模仿性,即紧跟上一年高考试卷的命题,又要有预见性,能够预测当年试卷的些微变化,起到一定的前瞻性,对考生有所启发、思考,提高考生的应试备考能力,提高得分。

本试卷的语音辨析没有完全按照09高考试题的模式命制,而是考查了两组多音字和两组形近字(去年高考全部考查多音字),这样至少考查面广了一些。

压缩语段,去年高考时一句话压缩,而且选用材料大多采用科技类较多。

本试卷采用著名作家严文井有关寓言的形象描述,要求考生既要压缩内容进行概括,还要用简明直白的语言转述,与高考命题既有相同,又有不同之处,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3.接近高考难度,突出能力要求去年江苏高考语文均分96分,无锡市均分10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析本次测试卷采用的是嘉兴市高考语文第二次模拟考试卷。

本卷以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为命题依据,突出了语文素质和语文能力的考查。

试卷结构,题型与2011年浙江高考语文“参考卷”基本保持一致。

对高三语文最后阶段的复习,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共24所学校的文科5579名,理科8118名学生参加了本次测试。

测试结果如下:平均分文90.62 理90.3 难度值文0.58 理 0.59嘉兴:文科,93.09 理科95.1。

现就考生答题情况作简要分析,并根据《2011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语文》的变化,分别提出复习建议。

一、语言文字运用。

(共24分)(一)1-4题,选择题。

考查了字音、字形、词语、病句。

答题情况:题号满分值文科得分理科得分1 3 1.13 1.152 3 1.91 1.843 3 0.67 0.644 3 1.75 1.8学生得分率较低,尤其是第1题和第3题。

第1 题。

考查字音辨析,错率奇高,选C为正确的超过50%。

“祓除”的“祓”音“fú”,可能有些生僻,造成失分。

第3题。

考查词语辨析。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对词语活用的认识,存在误区,因而难以判断词语运用的正误。

(二)5-7题,简答题。

答题情况:文科题号5题6题6 7题分值 3 4 5 均得分 1.74 2.74 3.17理科题号5题6题7题满分值 3 4 5 均得分 1.93 2.73 3.09这三题,得分率尚可。

具体分析如下:第5题。

图文转换。

命题者提供了一张2009年中国经济增长情况的图表,要求学生结合图表,为某报“回眸2009年,喜看新成就”专栏消息拟写50字以内的新闻导语。

新闻导语是以简要的文句,突出最重要、最新鲜或最富有个性特点的事实,提示新闻要旨,吸引读者阅读全文的消息的开头部分。

学生要了解新闻导语的特点,才能针对性答题。

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部分学生都能较好把握新闻导语的写法。

也有小部分学生不理解“新闻导语”。

2.一部分学生没有按图表数据进行说明,如:“在过去的2009年,中国逐渐从金融危机中走出来,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3.丢失重要数据。

只谈经济增长“8.7%”,或者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5353亿元。

4.缺乏整体概括能力。

整个新闻导语只描述了四季度经济递增的状况。

5.读图不仔细,将“8.7%”看成“8.9%”,“335353”亿元写成“三万多亿元或者三百多万亿元”。

还有的学生用汉字表述数字,如“三十四万亿元”“百分之八点七”,占去了很多字数。

第6题。

根据设定的情景设计对话,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得体”。

题目给出这样一个情境:大学毕业生小王到某公司应聘,面对老总在面试时的问话“我们公司需要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你不是,你为什么还要来应聘呢?”要求学生用简明得体的语言替小王应答。

学生答题错误主要表现在:1.不合实际。

有些学生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说自己是“天才”“英雄”“千里马”“真金”。

而名牌大学的学生都是“应试教育的高材生,没有实践经验,是书呆子”“高分低能”“心高气傲”“眼高手低”“名牌大学只是代表了四年前的成绩,不能代表现在”“很多人名牌大学是买了的,‘学历门’就是典型例子”。

2.不合身份。

没有注意到小王的身份也是“大学毕业生”,如说自己有多年的工作经验云云,甚至还有说3年前就看中了这家公司的。

3.答非所问。

如:着重讲自己是如何下定决心来应聘,自己有怎样的自信心;只说自己母校虽不是名牌大学,但却是培养人才的地方。

第7题。

要求就“大学生月薪不如农民工”现象发表见解。

提供的材料很生活化,是大家平时很关注的一个话题,所以考生一般都有话课说,也能说到点上,从得分上看,区分度不大,一般都有3-4分。

主要错误:1.没有观点,只泛泛而谈。

2.答非所问,如:“我认为这样不正确”或“我认为大学生的月薪没有不如农民工”等。

3.理由陈述不全面,只涉及大学生或农民工,导致理由不充分而失分。

4.观点不正确,如“读大学有什么用?上了等于白上,不如也去打工”“孩子,现实点吧,如今社会你还指望比农民工赚得多吗?”也有骂政府、以偏概全地说所有大学生只知享乐,懒惰虚荣之类,缺乏理性分析的高度。

(三)教学建议1.语言运用,是基础,应常抓不懈。

语音、字形,要识记准确;词语、句子的运用,要准确、规范、生动。

2.图文转换,首先要读懂图标,抓住关键,在此基础上按要求作答。

3.就某事、某种行为、某个观点等发表看法,先要表明观点,再分点阐明理由,力求全面、准确。

二、现代文阅读。

(共29分)第一部分: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3题9分。

命题材料是关于“道”的一个论述类文本。

作者、出处不详。

(一)第8-9题,选择题。

内容涉及对重要概念和文意的理解。

答题情况:题号满分值文科得分理科得分8 3 2.42 2.449 3 2.73 2.77这两道题比较容易,得分较高。

(二)10题。

根据文意,试概括中国的文化家所说的“中”的作用。

学生答题情况:题号文科理科满分值 3 3均得分 2.01 1.921.这两个点在文章最后一段的倒数五行中,有“首先”和“同时”提示,并且有原句可寻,只要稍加整理归纳即可。

2.有部分学生忽视了关键词,“首先”“同时”,导致答题不全面。

3.没有筛选到有效信息,答案不靠谱。

(三)教学建议1.指导学生读懂文本,理解重要概念和关键句子,把握重要信息、主要观点等。

2.训练学生读懂题目,答题做到问什么答什么,提高概括能力。

3.训练答题的规范性,注意答题的角度,注意表达的全面、准确、概括。

第二部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命题材料为袁浩的《那一年那一天的幸福》。

共5题20分。

得分情况如下:文科题号11题12题13题14题15题满分值 3 4 4 4 5均得分 1.23 2.07 2.17 2.19 2.51理科题号11题12题13题14题15题满分值 3 4 4 4 5均得分 1.18 2.07 2.13 2.16 2.51第11题。

本题考查学生对动作描写作用的理解。

答此题,须联系文章内容方能答全。

主要问题:1.答题不全。

很少有答到对时代背景暗示的。

2.答题缺乏针对性。

很多学生答成了结构方面的作用,如“引出下文”“引起读者阅读兴趣”“为下文铺垫,埋下伏笔”……,真是乱套。

3.不明答题规范,像这类题,应该先指出写法,再说明其作用。

第12题。

考查“文中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学生答题的常见错误有:(1)没有建立答题的基本思路,所写答案不合句子的表层意义和内含意义;(2)表述没有层次感。

多个意思纠结在一起。

(3)关键词语及意思放在末尾,或不显眼的地方,很难捕捉。

第13题。

考查“赏析场面描写”。

学生答题的常见错误有:(1)生套《外国小说欣赏》场景描写的知识点;(2)不能准确指出此处所用的描写手法——“抓住听觉”;(3)效果分析不全面,分析“表情”,而不分析“达意”;(4)不能联系该部分所在的段落及其主旨,答案离题万里。

第14题。

文章第8段引用海子的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从学生的回来情况来看,这道题目的第一点,几乎所有人都能拿到。

但就丰富文章内容这点上,几乎没有人能写出来。

多数人就只是停留在第一小点上大做文章。

甚至出现个别考生对海子以及海子的诗做分析,完全离开了题目本身而言其他。

第15题。

本文回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往事,题目也可取为“八十年代的幸福”,与本文题目相比,你更欣赏哪一个?(5分)就本道题目的回答情况来看,主要问题:1.分值设置为5分,但学生没考虑到这个问题,很多学生只写一两个要点。

2.只做判断,喜欢这个喜欢那个,但完全没有原因解释。

3.没结合文本作分析,喜欢的理由完全来自主观判断。

教学建议:1. 强化文体知识,分清“散文”和“小说”的知识系统。

指导学生分清楚表达技巧(表现方式、写作手法)中的各种“专门术语”,辨析出适用对象和范围。

一些常见的专门术语,必须能理解、并对文本实际做恰当的分析,而不是乱套术语。

2.继续强化“审题训练”,要明确题目当中“概括”“指出”“简要分析”“欣赏”“赏析”等要求的“隐性指令”。

“句子的作用”题,指导学生要先回答句子本身的作用,再联系全文分析。

3.要培养学生“主观题客观答”的意识,理性读文章理性审题理性作答,增强得分点意识,分点作答,清楚明了。

4.减少无谓的失分。

本次考试中,现代文阅读部分因答题错位而提交的问题卷还是有一些,望广大高三教师多加注意。

5.强化以下几点:(1)梳理描写手法的知识点,建立其系统。

(2)建立“赏析”必须分析“表情”和“达意”两个方面的作用。

(3)联系所在段落(或者直接概括段意),联系上下文,联系主旨作答。

三、古代诗文阅读。

(共37分)本题由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名篇名句默写组成。

考查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对古代诗歌的形象、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鉴赏的能力和识记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

(18分)阅读材料为《陈书》中的《周敷传》。

共5题,其中16-18题为选择题,内容涉及实词、虚词理解,文意理解与分析;19题为文言断句,20题为文言文翻译。

(一)16-18题,答题情况:题号满分值文科得分理科得分16 3 0.39 0.3817 3 1.18 1.2518 3 1.87 1.92这三题的得分情况太不理想。

答题失误在于对文本所表达的意思,没有弄清楚。

16题,得分那么低,和学生的不够自信有关系。

本卷每一板块的第一道选择题答案都为A,这对学生的自信心是一个考验!(二)19—20题,答题情况:文科题号19题20题满分值 3 6均得分 1.2 3 理科题号19题20题满分值 3 6均得分 1.28 2.96第19题(断句题)。

失分严重,原因主要是所选语句用语凝练而艰涩,理解难度大,另外文言断句常用的标志词不多。

但所选语句也有突出的特点,那就是句式紧凑,节奏鲜明(主要由四字句构成,中间以必要的虚词连接),这本是文言文语言最主要的特征,也是本题解题的关键,比较多的学生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只靠猜测,因而就很徒劳。

因此,除了在平时教学中加强文言文朗读,强化学生文言文语感,在最后的复习阶段,我们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文言文语言的结构特点、句式特征,并将其转化为断句能力。

第20题(翻译题)。

第一小题的三个关键点中,“轻”和“重”的翻译难度较小,得分率高;而第三个关键点“乡党少年任气者”的翻译,得分率极低。

在翻译“轻”、“重”这两个关键点时,一部分学生暴露出文言翻译观念上的缺陷,因为这两个词容易理解,而且在现代汉语中,也经常运用“轻……重……”的文言句式,所以学生就没有将这两个单音节词翻译成双音节词,而是原封不动地抄录下来。

在翻译“乡党少年任气者”这个定语后置结构时,除了对“任气”理解不当,翻译错误外,大部分学生的问题是,虽知道文言定语后置结构的基本格式(标志),但真正遇上了却不能作出正确判断,也就难以正确调整语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