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思维表达差异与翻译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
从中英单词对比中西思维方式不同一、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比一综合vs.分析口综合思维,即在思想上将对象的各个部分联合为整体,并将它的各种属性、方面等结合起来。
翻译家杨友钦1999曾说,中国人强调整体和归纳;而西方人则注重分析和细节。
由于中国人偏好综合,导致了思维上整体优先,即强调整体思维。
中国传统哲学试图寻求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追求“万物一体”“天人合一”。
因此,中国人喜欢先从整体上分析事物,然后再将其分成不同的部分。
在西方,柏拉图首先提出“主客二分”的思想。
分析性思维从二元的角度解释世界。
它明确区分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现象与本质,并把二者对立起来。
分析性思维是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然后深入分析各个部分在整体中的作用和地位,进而了解其特殊本质。
二形象vs.抽象口形象思维指在头脑中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较为发达,习惯于运用形象的方法表达抽象的概念,并且大量运用形象类比的方法,通过物体的形象表达思想,重视直观经验。
抽象思维,是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思维活动。
这种思维需要遵循逻辑规律,所以又称逻辑思维。
西方人倾向于使用表达同类事物的整体概念来表达具体的现象或事物,比较重视抽象思维的运用。
在语言中大量使用涵义模糊、指称笼统的抽象名词来表达复杂的理性概念。
三螺旋型vs.直线形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受其文化影响巨大。
在社会中人们会根据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或规则来为人处事,他们总是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认识并指出事物。
Hofstede1991指出,中国人从直觉或感觉上去思考,认为个体与社会是一个整体,其思考方式是呈螺旋型的。
与此相反,西方人善于分析推理,其思维模式是呈直线形,即一开始就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因此,他们逐渐形成了直线形思维模式。
受其逻辑思维传统影响,西方人在推理和判断事物时更倾向于追求精确。
二、中西思维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一词汇方面1.词汇选择英语词类可分为10种,并与汉语词类没有完全一一对等关系。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34 -校园英语 /翻译探究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海口经济学院/易汝芃 潘玥琦 李洋【摘要】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文化差异敏感性。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 文化障碍 翻译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的过程,它注重对信息、内容以及艺术的表达。
美国有一位著名的翻译家曾指出:“我们所说的翻译,就是在译语中使用最贴切的对等词汇将语言和文体描绘出来。
”多年来,功能等值、对等、传神等标准已经被翻译界的人士列为翻译实践中的通用规范。
本文中,笔者从自身的翻译经验出发,对比分析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效果,并通过举例说明文化因素对翻译的不可忽视的作用,以期能够让人们增强翻译过程中对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以及对文化差异敏感性,进而帮助改善人们在翻译中经常遇到的文化障碍。
一、生存环境的差异通常我们将一个民族所归属的地质条件和生活领域统称为生存环境,由于语言来自于生活,所以生存环境是影响民族语言和文化的主要因素。
例如,汉语中的“东风”与英文中的“east wind ”,因为中国东面紧邻大海,所以中国文化中的东风有春天、温暖之意,而英国面临的是大西洋,属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其东风则意味着寒冷。
为此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区别地域之间的差异,以免由于语境上的误区造成读者的误解。
如果翻译者想要很好地将一篇作品翻译出来,除了要具备良好的语言功底外,还要对各国的文化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分析中西方语言之间的差异,从而找到其共同特性,以保证能够最大限度的表现出作者的本意。
二、历史文化的差异中西双方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沉淀出了不同的历史文化。
例如,汉语言中会存在许多的故事,“卧薪尝胆”、“毛遂自荐”等成语都源于历史典故,而“守株待兔”、“画蛇添足”等都是中国的传统寓言。
中西方文化差异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
中西方文化差别背景下英语翻译技巧翻译其实不是纯真地变换语言文字, 而是一种跨文化社交行为。
不一样民族之间历史背景、文化传统、民俗民情等方面差别较大, 因此我们应认识中西文化差别,找到中西文化适合的切入点, 灵巧运用翻译技巧 , 以此来防止翻译误区, 使得翻译出来的语句更切近原文意思。
一、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一 ) 翻译概括详细而言 ,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义变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字。
换言之,翻译是借助不一样的语言文字再现原话者的正确意思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翻译的过程中 , 为了翻译正确 , 不行任意增减。
翻译人员的职责在于变换文字, 可是不得改变其原意。
因此 , 表达性和正确性是翻译的两种重要因素。
表达性则是保证文字简单被世人所理解 , 正确性则是翻译的基础必需条件[1] 。
(二 ) 文化概括当前为止 , 文化还没有被正确立义 , 十九世纪四十年月 , 有名学者马克思和恩格斯试试采纳唯心主义重要观点, 将文化定义为其是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表达形式。
我国现代人类学者则提出 , 文化是指某一特定人群的活动、感觉、思想与妆扮的全部方式。
(三 ) 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文化活动包括了翻译。
翻译有益于促使译语文化的发展, 同时遇到译语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社交活动中, 翻译饰演侧重要角色 , 处于当先地位。
翻译有益于促使文化沟通、丰富人类文化、建立精神文明国家。
从微观层面而言, 翻译又有利于提升我们专业素质、文化涵养, 保证职业生涯顺利实现 , 使得我们使用和学习外语的能力提升。
二、东西文化差别背景下英文翻译常有误区(一 ) 拼写错误剖析我国公共场所英语表记语翻译得悉, 拼写错误层出不穷, 只需略微拥有英语能力的人都能易如反掌地发现拼写错误, 这是一种最初级的错误。
比如,“卫生间”的正确翻译为 Toilet, 但是本质生活中 , 人们广泛将其翻译为 Tolet、Tolleet。
(二 ) 汉语拼音取代英译若我们对城市的各个街道予以认真的察看, 能够发现随地都存在利用汉语拼写来对英语翻译予以代替的状况。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 228-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西北师范大学/李文婷【摘要】语言是文化交流的载体,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肤色不同文化人群的重要纽带,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的人类,虽然民族语言不尽相同,但是却可以用同样的概念来解释词义,这也为不同语言之间的可译性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翻译在促进国际间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差异 语言 翻译各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着着鲜明的差异性与地域性,且各民族的语言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影响,语言既是文化的一种思维转换,又是思维的一种工具和结果,因此,语言的翻译就涉及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思维转换。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翻译的影响。
一、文化与翻译的关系何谓文化? 文化一直是个热门话题,但学界对文化这个概念本身的内涵还不甚确定。
文化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不同领域的学者给文化下过的定义达 160种之多。
文化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实生活中你的所作所为,相互之间的沟通等,都是文化的一种反应和功能。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而语言又是文化的一部分,语言反映出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而文化又给语言提供了一个赖以生存的基础。
文化的形成依托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位置和社会现实中形成的,要熟练的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文化的特殊性,就要洞察本族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处。
语言是构成文化成分中的重要部分,其承载着大量的信息。
两种语言的相互交流实际也是两种文化的交流,而两种语言无法直接相通,需要利用翻译。
翻译不仅仅是语言上的转码,更要反映的是语言文化所承载的文化,那么,翻译不可避免的同文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翻译是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译语文体的生成活动。
译者既要准确传递原文的内容、意图、风格等,又要满足在特定历史时期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译文读者的要求。
“翻译中对原文意思的理解,远远不是单纯的语言理解问题,它受着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_程永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分的相互结合常 用 适 当 的 连 接 词 语 或 各 种 语 言 连 以表示其结构关系 。 汉语句中各成分之间或 接手段 , 句子之间的结合多 依 靠 语 义 的 贯 通 , 少 用 连 接 语, 所 以句法结构形式短小精悍 。 如 : ( )A 1 m a n m a u s u a l l b e k n o w n b t h e b o o k s y y y ; h e r e a d s a s w e l l a s b t h e c o m a n h e k e e s f o r y p y p ; i s a c o m a n i o n s h i o f b o o k s a s w e l l a s o f m e n t h e r e p p , a n d o n e s h o u l d a l w a s l i v e i n t h e b e s t c o m a n y p y
( 参考译文 )我们往往可以从一个人所交往的朋 友以及所阅读的 书 去 看 他 的 为 人 。 这 是 因 为 人 与 人 之间有友谊 , 同样 地 , 人 与 书 也 就 有 友 谊。 人 们 应 该 经常生活在与最好的书以及最好的人的友谊之中 。 ” ,“ 英语中 只 有 一 句 话 , 用了 “ 等连接 f o r a n d” ” 词, 还用了 “ 连接的从句 。 但汉语译文却 用 w h e t h e r
, 皖西学院学报 2 0 1 2年1 2月 D e c . 2 0 1 2 第2 8 卷第 6 期 J o u r n a l o f W e s t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V o l . 2 8 NO. 6 y
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诗词英译的影响
论文导读::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
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论文关键词:跨文化,思维方式差异,影响1.引言思维方式的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内容。
语言的差异是思维差异的外在形式,由于思维方式的潜在差异,才使语言表达有所差异。
本文主要从中西思维方式的不同出发并阐述其对在诗词英译过程的影响。
2.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连淑能将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划分为:整体性思维与分析性的思维: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主要特征是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中国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是以“天人合一”为出发点。
而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则侧重于从局部到整体的思维规律。
在西方的传统哲学中主张区分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精神与物质、思维与存在、灵魂与肉体、现象与本质。
这与中国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是截然不同的。
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象性思维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直观经验。
因而形象性思维常使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抽象的意义。
西方人较为侧重抽象思维,侧重实证性研究,善于运用逻辑思维的方式。
由于西方人抽象思维的习惯,他们则擅长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具体事物。
这与中国人的形象思维方式则截然不同。
模糊性思维与精确性思维:连淑能曾指出“古代中国人把宇宙看作是混沌的整体,思维的对象是模糊的,思维的主体也是模糊的。
以模糊的思维去认识模糊的整体,用模糊的方法整体的把握总体特征,缺乏对事物本质的准确认识。
”[1]相行之下跨文化,西方人受到古希腊文明的影响,所以注重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3.思维差异对诗词翻译的影响3.1 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诗词英译意境的缺失顾正阳教授在《古诗词曲英译文化探索》一文中指出:“古诗词曲中,无论是天上还是人间—无论是天上的月亮,星星,还是人间的山水,花卉、酒、茶、服饰、楼台亭阁等无不沾染了情……”[2]所以古代的诗人总喜欢从自然中寻找事物,以抒发自己的抱负或是志趣。
用具体的事物来传递自己的感情。
中国人的形象思维造就了象形文字,而象形文字是以表意为特征的文字,所以表意也成为了汉字的特点。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议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摘要:翻译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际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的相互交换,而且是两种文化的传递。
本文从翻译实践出发,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和分析,列举了一系列影响翻译的文化因素,阐明文化差异对文化的影响不可忽视。
旨在让人们能正确面对文化差异,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及运用语言的准确性,从而消除翻译中的文化障碍。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翻译的影响文化障碍翻译是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信息和风格忠实、流畅、艺术地再现出来的实践活动。
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奈达指出:“所谓翻译,就是从语言到文体在译语中用最贴切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
”多年来,译界学者提出功能对等、等值、传神化境作为翻译实践的标准。
而译者发现翻译中真正的困难不在于语法或句子结构,而来自于不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语言活动中的负迁移。
奈达认为互译中需要克服文化障碍甚于语言障碍。
而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它包含了一定社会范畴内所发生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现象,可以说,“语言基本上是一种文化的产物,因此必须从文化和社会的角度去理解。
”王佐良先生提出,“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
”正是由于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我们唯有重视语言间的文化差异,深刻理解各自的社会背景和文化内涵,才能跨越语言的鸿沟,准确地表达出原文所蕴含的思想和涵义。
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文化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1.生存环境的差异生存环境是指一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它对这个民族的语言及词语的内涵意义有深远的影响。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汉语中的“东风”和英语中的“east wind”。
中国东临大海,在中国文化中,“东风”象征“春天”、“温暖”,固有“东风报春”之说。
而英国面临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属西半球的海洋性气候,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东风象征着“寒冷”、“令人不愉快”,不过英国人很喜欢报告春天消息的“西风”,正如中国人对“东风”的偏爱。
文化语境与翻译分析解析
二、思维差异与翻译启示
汉语“流水型”句子结构取决于句中动词的安排,动词高 频率使用是汉语组词造句的特色;而动词的使用又取决于 动作发生的时间顺序,由此决定了句子的语序结构。 e.g. 老栓正在专心走路,忽然吃了一惊,远远地看见一条 丁字桥,明明白白横着。他便退了几步,寻到一家关着门 的铺檐子,蹩进去,靠门立住了。 译:Absorbed in his walking, Old Shuan was startled when he saw the cross road lying distantly ahead of him. He walked back a few steps to stand under the eaves of a shop in front of its closed door.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3.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 中国文化以人本为主体,西方文化以物本 为主体。 反映在语言上:描述事物和阐述事理过程 中,尤其是涉及行为主体时,汉语习惯用 表示人或生物的词(animate)作主语,而 英语则常用非生物名词(inanimate)作主 语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一、中英思维方式与语言逻辑比较
e.g. The verbs in hypothetical conditional clauses are back-shifted, the past tense form being used for present and future time reference and the past perfective form for past time reference. 译1: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后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译2:假设条件分句中的动词是前移的,过去时形式用来 指现在和将来时间,过去完成体形式用来指过去时间。 e.g. But we are getting ahead of the story. 译:可是我们已经说到故事的后面去了。
中西方思维模式的不同在翻译中的体现
英汉思维模式的不同在翻译中的体现摘要: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形态。
英汉思维方式由于受各自哲学和文化的影响, 其思维倾向各有特征,他们的思维特征有其哲学渊源,在翻译中也有不同的体现。
本文探讨了英汉两种思维模式在翻译中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英汉;思维模式;差异;翻译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English and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 in the translationAbstract: Language is the material form of thinking. Influenced by their different philosophy and culture, English and Chinese people possess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in their thinking patterns. Their thinking modes are deeply rooted in their philosophy and also embodied in the translation between those two languages.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specific manifestation of Chinese thinking and English thinking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Key words: English and Chinese; thinking pattern; difference; translation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指出:“语言是思维范畴诸经验的表现”(《注释篇》)。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生产劳动的产物。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_外语翻译
中西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及其启示_外语翻译外语翻译[论文摘要]本文从中西方翻译理论的差异性比较入手,从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具体表现、差异性比较的意义、中国的对策和中国传统译论的继承和发扬等五个方面进行差异性比较研究,明晰中西翻译理论的各自侧重和不同,借鉴西方翻译理论的优点,有利于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沟通的工具,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我国的翻译事业迄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光辉灿烂历史。
一般认为,有历史记载的中国翻译始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的佛经翻译。
而且自此之后,产生了四大翻译高潮时期,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翻译家。
西方最早的译作是在公元前3世纪前后,72名犹太学者在埃及亚历大城翻译了《圣经旧约》,即《七十子希腊文本圣经》。
因此可以说,西方的翻译活动至今已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期间,西方的翻译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六次高潮。
随着时间的发展,特别是到了近现代,西方的翻译论理和流派日益科学化和系统化,处于领先的地位。
一、中西译论差异的原因探究中西翻译的历史同样悠久,并都有着丰硕的成果,但是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显得相对滞后。
本文对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的翻译理论比较起来相对滞后的原因做出分析:第一、历史原因。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翻译事业发展的形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和进步。
与此同时,中国从二战结束后到改革开放前期这一段时间里,翻译事业乃至各项事业发展的大环境是封闭的,是停滞不前的,这与同时期突飞猛进的西方翻译是远不能相比的,差距由此拉开。
其次,中国的思维方式也是造成中国传统翻译理论相对滞后的原因。
中国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综合,西方人的传统思维习惯重分析。
表现在翻译理论上面,中国传统翻译理论大都是经验式的总结,其中很大程度上是主观感受。
而西方的翻译理论大多都是成理论体系的,体现了较强的科学主义精神。
在当今重视科学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时代,中国的传统翻译理论与西方翻译理论相比自然显得相对滞后。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反语:在英语翻译中,中西方对于反语的理解和运用也存在差异。例如,英语 中常用反语来表达讽刺或调侃,而在汉语中则更注重反语的语言艺术和幽默感。
语篇风格
中方英语翻译中,语篇风格 较为严谨、规范,注重逻辑 性和条理性。
这种差异源于中西方文化的 不同,以及语言习惯和表达
方式的差异。
文化意象的传递与解释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文化意象处理方式的差异 文化意象传递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文化意象解释的语境与背景 文化意象的转化与再创造
文化意象的转换与重构
直译:保留原文的文化意象,不 进行改动或解释
省略:省略原文中的文化意象, 避免造成歧义或误解
语言习惯
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源于文化背景的差异 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语言习惯的不同 中西方语言习惯的不同表现在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上 了解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有助于提高英语翻译的准确性
词汇选择
英语词汇的直接翻译可能不准确
英语翻译中需要考虑到语境和语 气的差异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词汇含义不 同
词汇运用习惯
英语中常用抽象名词表达具体事 物
英语中常用动词短语表达复杂概 念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英语中常用被动语态表达客观事 实
英语中常用连词短语表达逻辑关 系
句子结构
谓语差异:中文多用无主句, 英文必须出现主语
主语差异:中文多用人称主 语,英文多用物称主语
语序差异:中文多采用时间 顺序,英文多采用逻辑顺序
从文化角度看中西方英语翻译的差异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语篇逻 辑的差异
西方英语翻译中注重形式 逻辑和论证逻辑
中国英语翻译中注重语境 逻辑和修辞逻辑
语篇逻辑差异对中西方文 化交流的影响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 语篇表达方式存在 差异,这主要表现 在句子的结构、语 序和表达习惯上。
添加标题
中文句子结构通常 较为松散,而英文 句子结构则较为严 谨,因此在进行中 英文翻译时,需要 特别注意句子的整 体结构和逻辑关系。
主语选择:中文习惯使用人称 主语,而英文则更倾向于使用 物称主语
语序差异:中文句子中修饰成 分通常前置,而英文句子中修 饰成分则常常后置
谓语选择:中文强调谓语与主 语的逻辑关系,而英文则更注 重谓语的形态变化
表达方式:中文句子中常用主 动语态,而英文句子中则常用 被动语态
中西方英语翻译中,句子语气存在差异。 中文句子语气较为委婉,而英文句子语气较为直接。 中文句子语气常常使用虚拟语气和被动语态,而英文句子语气则较少使用。 中文句子语气有时会省略主语,而英文句子语气则必须明确主语。
保留原文意象: 在翻译中保留 原文的文化意 象,以传达原 文的深层含义。
0 1
替换原文意象: 在翻译中用另 一种文化意象 替换原文的文 化意象,以更 符合目标语言 的表达习惯。
0 2
补充文化背景: 在翻译中补充 相关的文化背 景,以帮助读 者更好地理解 原文的文化意 象。
0 3
创新表达方式: 在翻译中采用 创新的表达方 式,以更好地 传达原文的文 化意象。
英语中常用抽 象名词表达具
体事物 英语中常事实 英语中常用连 词短语表达逻
辑关系
主语差异:中文多用无主语句,英文必须使用主语 谓语差异:中文多用动词,英文多用名词和介词 语序差异:中文常把修饰语放在中心词前面,英文则相反 时态和语态差异:中文使用时态和语态不如英文频繁
中英互译心得
4.英语与汉语的句子实际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
①句子性质有所不同:英语突出主语,汉语突出主题。如汉语“这座房子很大”英语“It is a large house”
10.英语不像汉语一样喜欢反问和否定的说法,更偏重直来直去的肯定表达。这种现象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汉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匮乏和英语可以表示否定意义的非否定词汇富足;二是英语的求静性与汉语的求动性的影响;三是变换角度,采用现成说法,获得理想的翻译效果。
11.八级考试,受时间限制,有其特殊性。鉴于大纲“译文必须忠实原意,语言通顺、流畅”的要求,建议还是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能直译就直译,不能直译再意译。 八级考试的体裁大多以散文为主,平时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一般说来,英汉互译时,头脑中要有这样的英汉语言对比意识:
②句子标志形式有所不同:从总体上看,英语句子的形式以谓语动词为标记,汉语的句子常常没有谓语动词标记,而是根据主题和述题分成“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
③句子不同成分的连接方式有所不同:英语集约性很强,特别注重整体概括和集中表现,具体的看,英语的集约化手段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大量使用名词性成分来概括简化各种意义。
9.英语
在话语衔接手段上大量使用替代和替换性词语指示话语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事物与概念,代词和各种关系词用来指称上下文中提到的事物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因此使用十分频繁,而重复与完全省略的现象则相对较少。与英语相比之下,汉语由于没有英语那样的曲折变化,不注重语法形式分析,句子单位不像英语那样明确清楚,在很多情况下无论使用句号还是逗号都不会造成理解上的问题,对其理解比英语更需要依赖语境和话语的主题意义,因此与英语相比之下则较少使用替代和替换性词语指示语言中已经出现的事物和概念,代词和关系词使用不如英语那样频繁,而重复与省略的概率则明显高于英语。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中西方思维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1.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有着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思维方式、
价值观念、习惯等方面。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手段,需要将原文的
意思准确传达给读者,而这个过程涉及到文化的表达和理解,因此文化差
异会直接影响到中文翻译的内容和方式。
例如,中西方对时间观念的不同,会导致一些表达方式的差异,如西方倾向于使用具体的时间词汇进行描述,而中文中常使用抽象的表达方式。
2.语言结构差异:中文与西方语言在语法、句法和词汇等方面存在明
显的差异。
中文注重主语的省略和上下文的暗示,而西方语言注重说话者
和听话者之间的直接交流。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语言结构进行
调整和转换,以便在目标语言中保持原文的意思和语境的连贯性。
3.表达方式差异:中西方在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注重含蓄、
委婉和比喻的表达,而西方语言更加直接和具体。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在翻
译时需要进行语气、语调和修辞手法的转换,以使目标语言读者能够准确
理解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维差异对中文翻译有一定的影响,翻译人员需要
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和表达方
式等因素进行合适的调整和转换,以实现准确、流畅地传达原文的目的。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论文
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论文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论文预读: 摘要: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以及思维模式的差异,必然会给中英文翻译造成一定的影响.要想真正掌握中英文翻译的方法与技巧,不能仅仅限于对英语和中文的字、词、语法表面意义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的文化、社会、宗教、历史背景,乃至风俗习惯等多方面的知识.从文化差异出发去研究语言差异,才能有效地把握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本文就中西方文化差异中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以及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对比,尝试在翻译的过程中以适合的调节手段来化解语言表达上的障碍.一、思维方式的差异对于翻译的影响1、综合型思维与分析型思维差异“综合”,就是事物统一的整体,强调事物的普遍联系,既见部分,又见整体.“分析”,就是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许多部分.任何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都是两种方式的结合,都不可能只有分析型思维而无综合型思维,或只有综合型思维而没有分析型思维.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东方重综合,西方重分析”的思维习惯.体现在语言上的表现是:“中文注重意,英语注重形”.例如:“Thiswasanintelligentlyorganizedandferventmeeti nginapackedTownHall,withMr.StrongintheCh air”.此句的主谓结构为:Thiswasan…meeting…,其他附加成分均围绕这个主句展开,结构十分紧凑,突出了英语里的注重形的特点.如果将其按英语原来的句子结构翻译为“这是一次精心组织的、热情洋溢的、在市政厅里召开的由斯特朗先生主持的会议”.这样译文表面看似忠实于原文,但实际上给人以词藻堆砌,头重脚轻之感,不符合现代汉语的惯,没有给受众一种与读原文同的感觉,也就没有做到对原文的忠实.如果将其按照汉语叙事论理的方式重新安排语序,译为“这是一次精心组织起来的会议,市政厅里济济一堂,热情洋溢,主持会议的是斯特朗先生.”这样的译文,无论从字顺序、层次,表达等各方面才会产生与原文相同的阅读效果.既是地道的汉语,又是对原文语言的忠实.反之,将汉语译成英语时,也要充分尊重英语的形合特点,将汉语的结构译为英语的:以主谓为主干,其他成份分别附着不同的结构中,并形成符合英语语法的译语.2、本体型思维与客体型思维中国文化是:“以人本为主体”,形成了“本体型的思维方式”,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是:“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较偏重于对自然客体的观察和研究,逐渐形成了“客体型的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方式的差异和不同,表现在汉英—英汉翻译为:(1)中文句子更习惯以人或物为主语,当主语不是明显时就使用无主语句.例如:“跑了和尚,跑不了庙”“Themonkmayrunaway,butthetemplecan’trunwithhim.”(2)英文却相反,习惯以物为主语,除了祈使句外,严格的语法要求是不能出现无主语句.“Thewheatfieldshavenothingtosaytome.Andthatissad.”翻译成“麦田和我不相干,真令人沮丧.”有时为了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可以在翻译时,当主语不是很明显时,把原句变成无主语句,然后将被动语态转换成主动语态.如,“Itisnotinhimtobedependeduponintimeofdanger.”译为“危机时刻此人靠不住.”3、螺旋式思维与直线型思维东方人在说话和写文章时,习惯把思想发散出去但还要收回来,最终要落在原来的起点上,回归主题.这样的回转型、曲折型思维导致了汉语的螺旋式思维和螺旋式的文章结构.即,以反复而又发展的螺旋形式对一种问题加以展开,尽量避免直接切入主题,典型的例子有,曾经讲究“起、承、转、合”的八股文章就是这样的布局结构.而西方认为,事物之间是独立的,一切都在向前发展变化.所以直线型思维的人认为,在说话、写文章的时候直接表达优于间接表达,并且要与说话人的立场保持一致,不要用无关的信息掩盖真实的观点.因此英语语篇的内容和结构一般按直线展开,通常包含四个部分:引入、主题、例证、结论,切入主题后就开门见山地先陈述段落的中心思想,即主题句,再分点对主题进行阐述,最后得出结论.在语言表达上表现为:“英语句式结构多为重心在前、头短、尾长.”而“汉语句式结构重心多半在后,头大、尾小.”如:“Imetwithmyhigh-schoolclass-mateattheentranceofthetheatreat7:00yesterdayevening,whomIhadn’tseenfouryears.”应译为:“昨晚7点在剧场门口,我碰到了4年未见面的中学同学.”二、认知方式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在看问题的方面也是存在很大差异,“中国强调从大到小方式去看,而西方强调由小到大的方式”.如,在人的姓名的介绍和书写,以及时间、地址的表达方式上,体现了东西方思维方式中的认知差异.在中国,地址和时间的书写都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而西方文化则正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的排列.对颜色的认知也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进行英汉翻译时,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例如:blacktea红茶;blackandblue青一块紫一块;whiteday黄道吉日;white-hairedboy红人;嫉妒的眼红turngreenwithenvy;黄色笑话bluejoke.三、价值观的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国文化,以儒家文化为主,其种族亲属和社会关系表达得十分清楚和严格,不容丝毫的含混和马虎.而西方文化是比较崇尚新教、个体文化价值的,同时也崇尚个人主义,个人至上主义价值观是西方文化的特点这种价值观使得亲属关系就笼统宽松得多.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文化影响了两种不同的语言,其两种语言在表达上的区别为:例如:“AnEnglishman’shouseishiscastle.(英国人的家是他们的城堡)”,意味着没有理由不可以去无故打扰别人或没有预约不可以贸然拜访某人;“Evenreckoningmakelongfriends(明算账,友谊长);”“Tel lmoneyafteryourownfa-ther(亲父子明算账)”等,这些都表明西方人的个人主义价值观.而受中国文化的以谦虚为美德的价值观的影响,一般会对别人的赞扬、夸奖常礼仪性地予以否认.如“Y ouspeakexcellentEnglish”,中国人常说“no,no”;而西方人崇尚自我奋斗,常会对别人的赞扬乐于接受并表示感谢,积极地回答“Thankyou!”.综上所述,“文化翻译”的确是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做翻译,翻译的好要有九份文化,一份语言.了解文化的差异,认识语言的本质,把握其中的客观规律,熟悉文化的异同,才能真正做好翻译工作.S*本文为银川能源学院校级科研课题(2012—KY-P-40)阶段性成果之一参考文献:[1]章和升、王云桥,英汉翻译技巧[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1997.[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3]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英汉句子互译中的中西思维方式的转换
百家论点英汉句子互译中的中西思维方式的转换*张颖(南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南阳473061)摘要:语言和思维是相互作用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而思维方式影响着语言。
语言随着不同地区人类的进化和思维的发展而具有各自的特点。
句子翻译需要注意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适当的调整使其符合译语的思维方式的对应表达。
关键词:中西思维;翻译;句子结构1引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与所处的地理人文有密切的联系。
汉族在华夏大地以自给自足的农业为主,讲究“天人合一”的和谐。
人们从主观出发看待世界,并融入自己的思想感情,形成了感性思维。
西方大多数国家濒临海岸,经济发展渗透了大量的海洋色彩,曾为经济发展展开探索、剥削,个人主义色彩和功利心明显,因而形成了理性思维。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从句子角度对英汉互译中的中西思维方式的转换进行深入研究。
2思维差异及句子特点2.1直线思维和曲线思维西方人为直线思维,直截了当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把重要的部分比如结果放在开头,其后再对它进行详细的描述。
而中国人为曲线性思维,以委婉的方式从多角度开展所要描述的内容,最后点明重点。
2.2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西方人在前人哲学思想的影响下善于抽象性思维;中国人则习惯用形象的手法,用具有实际含义的词语叙述内容。
这些在作品中也表现得尤为明显。
2.3分析思维和综合思维西方人的分析性思维使英语词形多样化,语法和句式更为灵活,主句和从句的位置既可在前又可在后。
中国人则注重整体,无明确的语法要求,灵活多变的语序和词语构成了句子的大意。
2.4形合与意合英语注重形合,汉语则注重意合。
英语表达需要各种各样的衔接词,汉语表达意思连贯明确即可,句子结构灵活松散。
许希明在《英汉互译连续体研究-对比于变通》中形象地把英汉互译比喻为“拆桥铺路”、“破路建桥”。
英译汉要求译者摆脱英语结构的束缚,重新运用自己的词语组成句子。
汉译英中则需要译者深入了解汉语意思,用准确的英语词汇再添加一系列连接词,使英语结构完整通顺。
英汉思维差异对比与翻译
2015年9月社科纵横Sep ,2015总第30卷第9期SOCIAL SCIENCES REVIEW VOL.30NO.9一、引言关于思维和语言关系的研究,最具影响力的理论当属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20世纪初,弗兰兹·博厄斯(Franz Boas),爱德华·萨丕尔(EdwardSapir )和本杰明·沃尔夫(Benjamin Whorf )三位伟大的美国学者提出思维和语言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他们认为,人们进行思维的方式是由母语的结构决定的。
该假说有两种表述,即“语言决定论”和“语言相对论”。
“语言决定论”是一强假说,是指语言决定思维;“语言相对论”是一弱假说,它认为思维方式会随着人和语言的不同而不同,这是因为使用不同语言的人对世界的体验和感知不同。
“语言相对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
语言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爱斯基摩人对雪的描述在这一点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看到雪景只会称它为snow,而爱斯基摩人看到类似的场景,会用七个不同的单词来描述雪景,分别相当于英语的falling snow (正在飘落的雪),snow on the ground(地上的雪),fluffy snow (鹅毛状的雪),wet snow (融化的雪)等等,这是因为爱斯基摩语允许人们对所见到的不同雪景分门别类的描述,他们比以英语为母语的人对雪的敏感程度更高、对雪的概念更具清晰的认识。
由此可见,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然而,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如果思维是由语言决定的,那么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又是如何进行交流的呢?世界上很多人从小就会说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这些人的大脑中存在着多个“思维模块”呢?实际上,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强式说过分地强调了语言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决定和制约作用,而忽视了思维对语言影响。
总之,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对思维和语言关系的探索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为英汉思维差异的对比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论文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论文篇1摘要: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
分析了中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并对主要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
介绍了对于这种差异的基本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异化法、归化法和音译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释。
关键词: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1、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2012年02月13日09时09分,《英语学习:英语论文:简析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1]》由出国英语编辑整理。
2、译法汉语文化中特有的事物在英语文化中完全空缺,这时可采用音译法将具有特殊文化内涵的词语“移植”到英语文化中去。
如:“功夫”kong fu、“乌龙茶”oolong等。
许多采用音译法翻译的词语已成为英语中的外来词,被西方大众广泛接受。
3、结语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文化的传承者。
文化依靠语言进行传播、交流。
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对英汉互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对于译者来说熟悉中英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这两种语言更为重要。
翻译离不开文化,没有基于文化的翻译是达不到交流的目的的。
本文只列举了三种基本的翻译方法,对于文化意象处理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翻译方法和公式,译者应根据上下文灵活处理。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一、文化与翻译语言与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是不言而喻的, 文化是语言活动的大环境, 而文化又是通过语言来反映与传递的。
人们在进行交际的过程中, 语言中所蕴藏的文化因素与人们大脑中的文化意识是相互作用的, 从而形成人与人的交流。
若是原有的文化环境消失或者被改变, 或者是进行交流的语言系统发生了变化, 都会导致文化环境与文化意识之间的沟通中断, 往往通过语言其本身的概念进行交流是较为困难的。
而对于翻译工作来说, 看似简单地将两种语言进行转换, 但实际上是空间与时间上的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 译者是要面临多方面的困难, 例如如何保持原文民族风格, 如何让读者理解与接受原文中的异域风情等等。
所以在翻译工作中, 对文化因素的处理是最为关键的内容。
在将汉语与英语进行互译的过程中, 文化的载体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同时读者的环境也有着翻天覆地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背景上的巨大差异为翻译工作的开展设置了较大的难度, 而想要克服其中的困难, 最为根本的就是找到问题的根源。
下面的内容中, 就将着重分析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如何对翻译产生影响的。
二、文化差异对翻译产生影响的具体内容1. 思维方式差异对翻译产生影响文化上的巨大差异, 导致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思维上方式上有着较大差别。
中国人的主体思维是综合性思维, 整体优先是中国人的主要思维方式, 而西方人的主要思维方式是部分优先。
这种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表现在对时间与空间这两种概念的表达方面, 主要就是表现在排列顺序上。
具体例如对地名的排列, 在汉语中的顺序是从大的地点到小的地点, 而英语中的顺序是从小的地点到大的点;时间上同样也是如此, 汉语中是按照年、月、日来排序, 而在英语中则相反的是从日、月、年来排序的。
中方的思维总体来说就是更加重视整体的效果, 并不重视形式上的完整程度以及各个部分关系上的严谨性。
西方人的思维与中国人也就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他们更加注重形式上的完整程度以及各个部分之间严谨的关系。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方思维表达差异与翻译
1. 我原先打算十月一日去香港旅游,后来不得不取消,这使为很扫兴。
2. 在全球经济事务中,中国应继续保持一个积极而充满活力的力量,我坚信这是符合我国利益的。
3.虑到上届政府遗留下来的危机,我们在过去七年时间里所取得的成绩也就尤为显著,这是没有人可以否认的。
1.即使他的信念还未被人普遍接受,只要他认为是对的他就敢去做。
2.他对那些不赞同他的人,有着无比的耐心和宽容,忍受他们对他的无礼,这令人很敬佩。
3 如果每采取一项行动都考虑将来可能要发生冲突,那要取得和平是不可能的。
4. 为了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共存以至真诚合作,我们能做些什么?
Franklin Roosevelt:
5. 如果我们以怀疑、不信任或者恐惧的心情去寻找和平,那么就得不到持久的和平。
只有以了解、信任以及由坚定的信心所产生的勇气,我们才能得到持久的和平。
6. 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会使我们由后退转向前进所需的努力化为乌有的那种无名的,没有道理的,毫无根据的害怕。
John Kennedy:
7.如果我们能够团结起来,那么在许许多多的合作事业中,大概很少有我们做不到的事情。
8.如果我们分裂,那么大概我们什么也做不成——因为我们不敢在争吵和分裂的时候面对强大的挑战。
9.幸福并不建立在仅仅拥有金钱上,它建立在由成功引起的欢乐,创造性工作所激发的热情。
10.一定不能在疯狂地追求转瞬即逝的利润的过程中忘记劳动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精神上的鼓舞。
11.在这些暗淡的日子里,如果我们从中汲取教训,认识到我们不应该听天由命,而应该让命运为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同胞服务,那么,我们所付出的代价将是完全值得的。
12.当我们为全体中国人努力提供机遇和条件让他们最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潜能时,当我国伸出援助之手去帮助那些需要并且值得帮助的人时,公民服务必须作为中国进入21世纪的各项准备工作的核心。
这次周年纪念应该是对过去失误进行诚实评估的机会,同时也应该是对做好今后工作表达同样决心的机会。
这样,我们就可以免遭挫折,并把这次周年纪念变成一种鼓舞和成就。
当我讲这番话时,我相信――今天上午我们听到的发言也使我相信――我是代表联合国每一位真诚而严肃的代表讲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