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出口贸易中的体现

班级:经济与管理学院 20130700班

学号:2013073140

作者:林锦澜

摘要:文章在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的出口贸易进行分析,指出劳动密集品在出口贸易中具备的优势和存在的潜在问题。我们不仅要合理利用劳动密集产业中具备绝对优势的产品出口为经济发展作贡献,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具备相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充分利用国际分工。

关键词:比较优势理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

一、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是经济学的经典概念,是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石。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阐述了‘比较利益说”,并对比较优势的概念进行论证和理论提炼。针对亚当·斯密绝对利益论的内在矛盾,李嘉图把趋利程度的差异归因于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以此论证国际贸易的交换比率是非等量的劳动交换。他指出,在完全竞争状态下,商品比价取决于平均成本之比,套利行为将使其在不同国家趋于一致.资源享赋的比较优势是各国进行国际贸易的最主要原因。

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我国贸易额中逐步凸现

按要素票赋理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因为要素票赋状况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比较优势。发展中国家应从事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同时,雷布津斯定理指出,如果要素增长发生在出口品的密集要素上,进口品的生产将绝对下降。我国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目前,我国劳动力具有无限供给的性质,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却面临要素投入的巨大约束。在劳动要素供给上升和资本要素供给不足的情况下,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快于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是很正常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出口劳动密集品来参与国际分工。在改革开放的30多年中,这一理论在中国对外贸易中的实践中已经逐步得到论证。

三、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国在要素票赋中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力要素供给方面,按照比较优势的定位我国大多数出口产业处于国际分工的低端生产环节。这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产品的附加值较低,国内又拥有丰富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工资水平上升的压力较小,导致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张而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长期以来我国以静态的比较利益参与国际分下的粗放型贸易增长方式,致使贸易条件不断恶化,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减少。在充分利用劳动力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出口产业的升级和优化,下意识地把劳动力转移到技术相对高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上,提高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资本和技术含量。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要素赋予的基本形态尚未改变、资本积累尚不足以推进根本的结构转变时,过度强调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发展,必将对外贸出口以至整个社会资源的配置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这里我们强调将我国劳动力资源从资本技术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转移到资本技术比例相对较高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并不是说在政府扶持下将我国

的比较优势从劳动力转移到资本和技术。

参考文献:

1)钟永杰.从比较优势理论谈中国外贸发展战略的选择「月.统计与决策,2006,(6):120-

122.

2)彭述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之再思考「月.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6,(7):9- 13.

3)王艳.中国外贸政策演变的效果及其产生机制研究「月.现代财经,2002,(8):52- 54.

4)田贞余.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分析「月.改革与战略,2005,(1):19- 22.

5)裴长洪.对外贸易依存度与现阶段我国贸易战略调整「月.财贸经济,2006, ( 4):3-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