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作用

合集下载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100108106 张誉婷1、梁启超生平: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

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领导人、维新运动出色的政治宣传家、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

他自小熟读经史,18岁晋京会试,落榜而归,拜康有为为师,学习今文经学,并大量阅读西方书籍和传教士在中国所办的报刊。

在他56岁的生命历程中竟有27年的报人生涯,亲自创办、主编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达到17种。

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善于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突出特点和优势。

他的如椽大笔在中国政海曾几度搅起过巨波狂澜。

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对我国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和现实意义。

2、梁启超主要办报经历1895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由康有为出资,梁启超主编。

由此,梁启超在其报业生涯中迈出了第一步。

1895年11月中旬,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万国公报》称为该会的机关报,12月16日改名为《中外记闻》,内容主要以评论洋务为主,梁启超开始在舆论界初露锋芒。

1896年1月20日,《中外记闻》遭到清政府查禁被迫停刊,这是,黄遵宪等人在上海筹办《时务报》,邀梁启超南下办报,梁启超毅然来到上海主持《时务报》笔政。

梁启超在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43期,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

其撰写的文章不仅风靡一时,而且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报纸文体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梁启超。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开始独立创办报纸,先后在日本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仍然亲自担任报纸的主笔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

论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

论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

论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摘要:梁启超,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著名的报刊活动家、新闻思想家。

他主编或参与的报刊前后有十多种,在国内外新闻出版界产生了很大影响。

他继承了早期维新派的办报主张并吸收借鉴西方新闻理论的成果加以发挥创造,形成了自己的新闻思想,达到了时代的最高水平.梁启超在报刊、新闻、舆论、写作等方面的论述,集中代表了维新派的报刊思想,在中国新闻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报刊思想、时代意义引言马克思说:“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打破了,开始建立起联系。

”①“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里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②鸦片战争不仅是近代中国悲剧的开端,也是结束旧中国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状态的开端。

从此,中国面临着两大历史课题:一是反抗侵略,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生存权力;二是打破封闭,学习先进,追赶世界潮流,实现国家富强。

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空前丧权辱国,使得举国震动、大梦惊醒,救亡图存成为当务之急。

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谭嗣同为主要代表的维新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奔走呼号,除向皇帝上书呈请变法处,还创办报刊杂志,办学堂学会,大造维新舆论,主张开民智,鼓民力,新民德,兴民权,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社会习俗等方面进行改革。

加上年轻的光绪皇帝不愿做亡国之君,力图所作为,支持维新志士的活动,使维新思潮迅速发展并高涨起来。

虽然它在政治上的成就不大,但却是一场巨大的思想启蒙,其影响是深远的。

维新思潮以戊戌变法为界,分为两个阶段。

此后这一思潮并没有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而消失。

以梁启超阶级为代表,这一思潮通过自己的舆论阵地《清议报》、《新民丛报》和留日学生中的大批报刊,广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理论、人文科学知识,对传统意识形态的许多领域,诸如经学、史学、文学、艺术等进行改造,推陈出新。

梁启超的新闻编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梁启超的新闻编辑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 以为 报馆 有两 大天职 : 日 , 于 某 一 对
I●
政府 而为其 监督 者 ;二 日 ,对于 国 民 而为其 向导 者是也 。” 于政 府 的监 对 督, 他说 :此种 监督权 谁操 之 ? : “ 日 舆 论 操之 。舆论 无形 , 而发 挥之 代表之 者 ,莫若报 馆 ,虽谓 报馆 为人 道之总 监 督可也 。… 大抵报 馆之 对政府 , 当 如严 父之 督子 弟 , 无所 假借 。 对 于报 ” 馆 的向导功 能 , 他说 : 报馆 者 , 世 “ 作 界之动 力 , 养普 通之 物者也 。 ” 报 馆 “ 者, 救一 时明 一义者 也 。 “ 十年前 , ”二 闻西学 而骇 者 比比然也 。 言变法 者 及 起 ,则不 骇西学 而骇 变法 矣 ;十年 以
要 。想 要从众 多 的报纸 、 杂志 中脱颖
平易畅达 , 时杂 以俚语 韵语及 外 国语
而 出, 就应 以有 益 于读者 阅读和 了解 信 息为 目标 , 大到文 章 内容 、 版式 , 小 到 字号 、 字体 , 是报 纸杂 志发挥 创 都
法, 纵笔所至无不检束 , 学者竞效之,
号新 文体 , 辈则痛恨 , 老 诋为 野狐 。 然 其文 条理 明晰 ,笔锋 常带情感 , 于 对 读者 , 别有 一种 魔力焉 。” …体现 了他 对新 文体 的看法 和肯定 的评 价 。 “ 新
焉 ,而务 所 以喻亲 于道 , 孝子之 事 此
也 。”
“ 新文体 ” 的积极倡 导者 。 说 , 超 他 “ 启
素不喜 桐城 派古文 , 年为文 , 晚 幼 学
汉魏晋 , 尚矜 炼 , 颇 至是 自解 放 , 为 务
编 辑 之 友

烈 的竞争环境 , 具有 创新 精神 至关重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一位声誉卓著的学者,政治家和新闻工作者,他把办报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有力手段,为一个有着敏锐感觉的报人。

梁启超系统地阐述了一套资产阶级报刊思想。

关键词: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舆论观;功能观;自律观;编辑观;文体观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由于近代中国的新闻传媒只有报刊这一种方式,所以谈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实际上也就是指他的报业思想。

梁启超的报业思想,主要体现在报刊舆论观、功能观、编辑观、自律观、文体观五个方面,下面加以阐述。

(一)报刊舆论观普遍的新闻学观点认为,舆论是在特定的时空里公众对于特定的社会公共事务公开表达的基本一致的意见或态度。

它是社会评价的一种,是社会心理的反映,它以公众利益为基础,以公共事务为指向,霎擎有公开胜,公共性、急迫性、广泛性、评价性。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把新闻界称作舆论界,把新闻媒介称为舆论工具,新闻媒介与舆论相生相灭,互为依托,新闻界从舆论界中吸取力量,舆论借助新闻媒介作为公开展示力量的舞台。

1、舆论之定义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真实意见梁启超曰:“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二是故少数人所表意见,不成为舆论,虽多数人怀抱此意见而不公表之,仍不成为舆论。

”必多数人诚见其如是,诚欲其如是,然后舆论乃生。

”刚梁氏的舆论含义的核心是多数人公开表达的意见。

这种意见必须是大多数人内心所有的真诚真实的意见,被胁迫者的意思是不成其为舆论的。

舆论是一种独立的、自主的意见的表达。

2、舆论可分为健全舆论与非健全舆论在梁氏的舆论含义中,把舆论分为健全舆论和非健全舆论。

健全舆论是多数人正确意见之结合。

他在《国风报叙例》中说,“夫健全舆论云者,多数人之意思结合,而有统一性继续性者也。

非多数意思结合,不泛以名舆论。

非统一继续,不足以名健全。

”梁启超清醒地看到,在封建专制统治的二千多年里,因为当局惯用愚民政策,提倡对政权统治相辅的消极舆论,“以警相普,无补于颠仆,以狂监狂,只益于号咖”这种言论导致民众没有分辨能力,是一种误国的“妄论”,对于这种当局有意而为之的“妄论”,应该群起而政之,对之进行鞭答。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
杨小凤
【期名称】《学理论》
【年(卷),期】2015(000)006
【摘 要】梁启超作为报刊活动家,提出了丰富的新闻思想。他认为报馆有监督政府、引导国民的功能。办报的原则是:要有一个明确的宗旨,要有正确的新思想,报刊内容要丰富、选材要恰当,新闻要有真实性和实效性,报刊要经济独立、言论自由。健全的舆论要坚持常识、真诚、直到、公心、节制“五本”,新闻从业人员要具有忠告、向导、浸润、强聒、见大、主一、旁通、下逮等“八德”。同时对新闻文体、文风大胆改革,勇于实践,提出了一系列观点,还对报刊版式编排积极改革。
【总页数】2页(P146-147)
【作 者】杨小凤
【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K26
【相关文献】
1.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2.学习恩格斯新闻思想 推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纪念恩格斯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3.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新闻学在中国的萌生及发展——以陈独秀的新闻思想为例4.苏联新闻学及新闻思想史研究的意义与未来路径研究——兼谈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新闻与传播5.中国共产党90年新闻实践与新闻思想研讨会暨全国新闻学研究会2011年中国新闻学学术年会召开

梁启超新闻观的现代意义

梁启超新闻观的现代意义


梁启 超 的新 闻价值 观
启 蒙思想 家 、 产 阶级宣传 家 、 育家 、 资 教 史学 家 和文学
家, 同时他也是一位报刊 活动家 。从 1 9 年投身维新变 85
杨保 军先生在 他的《 闻价 值论 》 书 中给 出的新 新 一 闻价值 定义为—— “ 闻价值就 是指客体 的新 闻要素 、 新
军先生将其分为两个层次 ( 这一分法也 为笔者所 认 同) :
未停止一系列的办报活动。他参与创办的最后 一份报纸 是《 解放 与改造》 半月 刊 )后更名 为《 ( , 改造》 月刊 )该 ( ,
刊“ 鼓吹东方文化 , 对马克思主义 。” 日 反 由此可见 , 梁
第一 , 为人 和社会提供真实有效 的信息 资源服务——提
属性和功能对新 闻主体所产 生的实际效应 , 即对 新闻主
法运动开始 , 他便步人办报生涯 。梁启超参 与创办 的第

份报纸是 19 年8 1 他 协助 康 有为 创办 的 《 8 5 月 71 3 万 国公 报 》 后 改名 为 《 ( 中外 纪闻》 。戊戌 政变失 败后 , )
体 的作用和影响。” 在新 闻价值 的运动过程中 , 当今的研
“ 闻价值” 新闻的价值 ” 新 与“ 是不 同的 。 闻的价值 新
是指报道 出来 的新 闻对主体 的效应 , 对主体 的作用 和影
响。新 闻的值不限于新 闻价值 , 还有其他方 面的价值 。
比如 : 新闻的宣传价值 、 闻的教育价值 、 闻的文 化价 新 新 值、 新闻的舆论价值 、 新闻 的审美价值等 等 , 它们 与狭义
由, 服从于公共利益 。他在《 民说 论 自由》 新 中说 :文明 1 5 “ 2
自由者 , 自由于法律之下 。 “ ”团体 自由者 , 个人 自由之积 渤

王韬和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后世影响

王韬和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后世影响

王韬、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对当今我国新闻业的影响(2009-03-09 11:41:12)转载▼分类:作业标签:杂谈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国际互联网的普及,不同媒介有条件地进行相互渗透、互通有无,人们的媒体世界里除了电视、电台、网络等媒体继续火热的发展着,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传统的报业集团也纷纷成立,时下,在中国掀起了一场势不可当的“报业集团热”。

这不禁让我们想到国人办报活动的兴起与第一次办报高潮,王韬、梁启超都是维新运动中办报中的重要人物。

他们的报刊思想对中国的新闻发展有着十分重要作用,本文讨论了王韬和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对当今我国新闻业的影响和启示。

王韬作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和第一个报刊政论家,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对新闻理论的探讨还非常有限,对新闻自身规律的认识和总结也只是初步的。

但是,他用自己的报刊实践和对报纸功能的系统论述,提高了当时人们对报纸作用的认识,加速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的进程;他亲手撰写的针砭时弊、倡导改革的政论,开创了中国新闻界“文人论政”的优良传统;他提倡的品性诚正、博古通今的新闻人才观,对造就德才兼备的新闻人才和促进新闻工作者的自身修养起到了指路导航的作用。

中国的新闻事业正因为有了王韬这样杰出的人才为其开路奠基,才有了迅速发展、蔚为壮观的历史他的报刊思想提高了人们对报纸作用的认识,开创了中国新闻界“文人论政”的优良传统。

自王韬首倡“通才”办报之后,关于新闻工作者应该具备怎样的素质,便成了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

翻检新闻学史籍,不难发现,从徐宝璜的《新闻学》开始,每一部新闻学著作在讨论“新闻记者之资格”时,都毫无例外地认同了王韬的观点。

由此可见,王韬的“通才”办报思想成了中国新闻学界的共识。

即使是在现在这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我们也同样承认这一见解的正确性促进了新闻从业人员对自身道德和才能的修养。

在当今传统新闻产业发展时,我们必须重视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新闻人才队伍。

(精品)论梁启超新民思想对当代媒介的启示——发挥媒介的教育功能

(精品)论梁启超新民思想对当代媒介的启示——发挥媒介的教育功能

论梁启超新民思想对当代媒介的启示——发挥媒介的教育功能一浅谈“新民主义”在中国新闻事业史上,梁启超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中国早期新闻学者戈公振在《新闻学撮要》中评价:“我国报馆之崛起,一切思想的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

梁启超先生的报纸生涯由1895年《万国公报》始,1922年终,前后经历27年。

期间,他于戊戌变法时主编《中外纪闻》,主笔《时务报》,参与《湘报》;又在日本流亡期间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归国后主编《庸言》《大中华》《改造》等杂志。

启超大半生都以报馆为基地,以舆论为战场,以笔为矛,为中华民族寻找黑暗中的出路。

三十载呐喊与厮杀中,梁启超先生的政治思想是应时而变的,“大丈夫行事磊磊落落,行吾心之所志,必求至而后已焉。

若夫其方法随时与境而变,随吾脑识之发达而变,百变不离其宗,但有所宗,斯变而非变也。

此乃所以磊磊落落也。

”启超“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所谓我操我矛以难我者也,今是昨非,不敢自默”①。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梁启超在本质上是改良主义者,国民改造始终是其政治思想的一条隐线,也是梁启超不曾放弃的办报追求。

自梁启超随康有为登上政治舞台起,改造旧中国便成为其矢志不渝的目标,民众是国家的细胞,要改良中国,必先改良中国人,梁启超在国民性问题上做出了诸多研究,提出了诸多见解。

散见于其各个时期的报纸杂文、评论、文字著作,集中见于其1901年开始陆续发表在《新民从报》上的新民论。

可以说,“对国民性问题进行过最多研究的是梁启超和鲁迅,这两个人都是西方殖民背景下为中华民族和中国国民寻找起死回生之路的一代巨人。

”②20世纪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内有清政府腐败堕落,真可谓内忧外患。

吴其昌先生将那一个时代总结为:天灾人祸、道德堕落、思想颠倒、民智固陋、社会腐化、太后奢靡、朝廷昏庸、外交腐败、军队黑暗、实业从弊、贪污普遍。

但是,“在梁启超看来,中国极弱的根本原因、不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也不是清朝政府的腐败,而是由于国民素质低下,缺乏公德和私德,缺乏国家思想、义务思想和权力思想,缺乏进取、冒险、自由、自治、自尊、合群、尚武等精神。

论梁启超办报主张及其对中国近代报业影响

论梁启超办报主张及其对中国近代报业影响

论梁启超的办报主张及其对中国近代报业的影响摘要梁启超在1893年的“公车上书”中成为重要的组织者和宣传鼓动者。

其时,梁启超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都有自己的主张,对报业的流弊也深恶痛绝。

他曾在报上历数报业之流弊。

梁启超不遗余力地宣传西方资产阶级思想。

主张建立报律,依法管理。

他主笔的报刊均以宣传报刊自由主义为主。

他作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最后一抹晚霞,在政界消失了,但是他在学术界竖立了一座丰碑:共留下1400多万字的新闻、文学著作。

虽然其学术研究的底色仍然是改良主义,但是他诸多的创见确对学术研究有杰出的贡献,给来者以启示,给后人以滋养。

关键词:梁启超报律报刊自由主义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引言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同时,他又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富传奇色彩、最有影响力的报人,对近代中国报业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中,梁启超是以办报著称于世的。

他一生政治活动最大的特点是利用报刊进行宣传活动。

他的一支健笔,曾搅动过中国的政潮,人称“舆论界的骄子”,同时也是我国新闻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

他对冲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严厉的结社、新闻出版禁令,有开山之功;同时,他对报章文体报人素质问题发表了见解,提出制定报律的建议;他的编辑出版思想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近代报刊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报刊从业人员,在中国出版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他尤其强调报刊编辑应该品德高尚,要有奉献精神。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和办报思想,在我国新闻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我国的新闻生活。

一梁启超新闻思想的概述1893年“公车上书”后,梁启超和康有为一道,参加并组织了资产阶级的政治改良运动,在当时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成为维新变法运动中的领袖人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又流亡日本,组织保皇会(1899年3月),鼓吹“保皇”。

后又组织宪政会(1906年冬)、政闻社(1907年10月)等政治团体,鼓吹“君主立宪”。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

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及时代意‎义梁启超是维新‎运动出色的政‎治宣传家,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的丰‎碑,他不但是一个‎杰出的报刊活‎动家,而且是一个深‎刻的新闻思想‎家。

戈公振语:“我国报馆的崛‎起,一切思想的发‎达,皆由先生启其‎端。

从他1895‎年第一次办报‎到1929年‎逝世的35年‎间,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几乎都与他和‎他所办的报刊‎有直接、间接的关系,他开创了百年‎言论史上极为‎重要的“梁启超时代”。

一、梁启超的报刊‎思想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与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他从一开始办‎报就注意到报‎刊所具有的强‎烈政治性和党‎派性,重视报刊的宣‎传和鼓动作用‎,利用报刊来引‎导舆论。

其次,开民智、造新民是梁启‎超一生新闻思‎想不变的内容‎,贯穿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始终‎。

他的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报‎刊功能观、报刊舆论观、党报理论、报刊编辑观等‎四个方面。

报刊功能观梁启超报刊功‎能观经历了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

早期他认为报‎刊具有“去塞求通”功能,把报刊之“通”功能与国家兴‎亡相联系。

1902年以‎后,梁启超认识到‎报刊具有“向导国民”、“监督政府”两大天职。

报刊舆论观梁启超把报馆‎作为舆论机关‎,把报馆等同于‎舆论中心,报刊之监督功‎能来源于其舆‎论效应。

梁启超对于报‎刊舆论方面的‎论述主要集中‎在《国风报叙例》、《读十月三日上‎谕感言》等文章中,对健全舆论、对报纸怎样才‎能造成健全的‎舆论等等作出‎详细的论述。

党报理论梁启超承认报‎纸的资产阶级‎党性。

他认为党报宣‎传是政治斗争‎重要舆论工具‎。

在他看来“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

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党之报也。

”梁启超非常重‎视党报宣传的‎作用。

他认为党报是‎党的重要机关‎;宣传党的政策‎,争取群众支持‎,是政党(主要是指在野‎党)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工具。

报刊编辑观梁启超在二十‎多年的办报活‎动里,积累了丰富的‎报刊编辑经验‎,他的编辑思想‎理论,在中国近代编‎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

浅析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浅析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146浅析梁启超的新闻思想赵玉岗(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文化传播系,山西 太原 030031)摘 要:作为近代报刊的集大成者,梁启超在办报实践上获得了非凡的成就,他所提出的办报的四原则理论、报刊的社会功能、新闻自由的相对论观点以及相对成熟的党报理论等新闻思想,对后世的新闻传播活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拟通过对梁启超办报活动的探索,总结其新闻思想,为我国的新闻理论研究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梁启超;办报四原则;新闻自由;党报理论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12-0146-02收稿日期:2016-10-11作者简介:赵玉岗,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新闻史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作为近代中国政治、思想、文学以及报刊活动的集大成者,梁启超在诸多领域都成绩斐然。

他的活动绝大部分都与办报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他所创办或支持的报刊主要有17种之多,其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推动了当时的政治运动和社会变革,在当时报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从历史的角度去看,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也能为当今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在办报活动中,梁启超不断接触到西方的新闻理论和新闻观念,通过实践和探索,逐渐形成了他自己的报刊理论和新闻思想。

一、办报的四原则理论梁启超认为,近代中国被外国列强欺凌,正是由于“上下不通”“内外不通”这两个原因。

要振兴国家,就得去塞求通,而办报则是重要的途径。

在办报活动中,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办报四原则理论。

一为宗旨定而高。

梁启超认为,办报和做其他事情一样,都应该有其明确的宗旨。

作为报人,应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宗旨而坚守。

这就是其所说的“以国民公益为目的”。

他认为,中国长期积弱的根本原因,在于混淆了国家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办报的最高宗旨,只能为国家和民众服务,而不是为政府服务。

所以,作为传播信息和引导舆论的工具,报纸应该有其最高准则,那就是维护国民利益。

二是思想新而正。

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

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论梁启超新闻传播思想对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随着所处的社会大环境及政局的变化,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也在实践中不断转变和发展,并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文以梁启超所处的不同社会历史时期为线索,以其新闻传播观念的嬗变为基础,从其报刊功能观、传播舆论观、传播技巧、传播关系观等方面来阐述他的新闻传播思想。

在中国近代史上,梁启超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新闻理论的集大成者。

他的办报活动不但对清末民初的政治风云起着巨大的作用,而且为我国近代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其提出的不少新闻传播理念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梁启超的报刊功能观以及对后世新闻传播事业的影响1、戊戌变法时期的报刊功能观梁启超认为:首先,报刊可以去塞求通。

在《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中,他指出国家强盛与否的关键在于是否通,即战国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上下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上下、内外不通则国必不能强&&。

①这是说,报馆是沟通内外、沟通上下的主要途径,报刊可以使民众参与政事,从而使国家强大。

其次,报刊有耳目喉舌作用,即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

从这看出,梁启超认识到应充分运用报刊耳目喉舌的作用,使报纸成为沟通上下的工具。

2、戊戌变法之后的报刊功能观戊戌政变之后梁启超认为:报馆者,非政府之臣属,而与政府立于平等之地位者。

他认为,报馆与政府有着平等地位。

②由此,可看出他把报刊的功能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在1902年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中,梁启超也提出报馆的两大功能。

即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是也。

梁启超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及对当代新闻活动之启示

梁启超新闻舆论监督思想及对当代新闻活动之启示
学说 和资产阶级 的新 闻理论 ,这使 他的新 闻思想发 生 了许 多变化 。
新 闻舆论监督 思想 ,今 天 ,我们 仍不难 发现这 一思想 所蕴含 的超 越 由,以龚行监督 政府之 天职者也 价 。 梁启超 的新 闻 自由观 点 ,具有很 强 的前 瞻性 。梁启超 所说的 自 时 空 、历久 弥新 的新 闻理论价值 。本文 将对梁 启超 的新闻舆论 监督 由与服从的统 一 ,实 际上就是 我们今 天常说 的 自由与 自 的对立与 律 思 想加 以分析 总结 ,并 揭示其现 实意义 。
理 最 高 团体 之事 业 者 也 ,非 授 以全 权 ,则 事 固不 可 得举 ; 权 力 知名之 人之身 中” ,而且 ,舆论 是天地 问最大 的势力 。然而 ,舆论 然
既 如此 重且 大 ,苟 复无所 以限制 之 ,则 虽有 圣 智 ,其不 免 于滥 用 的伟大 ,不在 于舆 论 的力量宏 大。 因为 ,舆论 既可以是建设性 的力 其 权 ,情 之 常也 。” 政 府 有着 重 大 的权 力 ,而为 了免 于其 滥 用 量—— 积极 的舆论 ,也可 以是破 坏性 的力 量——消 极的舆情 。 那么 ,报馆在 实施监督 政府这一 天职 的过程 中,怎样才 能避免 权 力 ,必须 要对 政 府进 行监 督 。 因此 ,梁启 超 认 为我们 可 以采 取 怎 三 种方 法遏 制 政府 的权 利滥 用 ,即法律 上 、宗 教 上 和名誉 上 的监 消极 舆情 的 出现 ,并 确保 健全 舆论 的发 生 呢? 样才 能不违背 新 闻 舆论 监督 的 出发点 和初衷 呢 ? 启超 基 于对舆论 本性 的认识 ,对新 梁 督。
者实荟萃 全国人之 思想言论 … …故报馆者 ,能纳一 切 ,能吐一切 , 能生一 切 ,能 灭一切 。” 报馆就 是这 三大 自由的产物 ,没有这 三 同 时 ,他 仍继 续着 自己 的办报 活动 ,1 9 年在 横滨 创办 了 《 88 清议 言论 自由 、 报 》, 《 清议报 》报馆被 大火烧毁 后 ,10年他 又接 着创 办 了 《 92 新 大 自由 ,也就不 可能有报 馆 。梁 启超进 一步解释说 , “ 报 民丛 报 》,在 这些报 刊实践 中 ,梁启超 在 中国新闻史 上首次提 出了 出版 自由 ,为一 切 自由之保 障 ” , “ 馆者 即据 言 论 、出版两 自

论文: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

论文: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

论文: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试论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自由主义新闻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率先对新闻自由进行了各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极力肯定和讴歌思想自由和出版自由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对新闻自由价值的理解显示出独特的个人色彩,并将坚持新闻自由作为一生矢志不渝的追求。

但是作为一名一生都离不开政治的报人,加之当时的中国缺少自由观念生长的土壤和条件,梁启超在对新闻自由的引进及解说中片面注重新闻自由的工具性价值,很少顾及西方自由主义所强调的价值合理性。

本文将试图从思想变迁过程、其形成的影响因素、特点及其局限性四个方面论述梁启超复杂的新闻自由主义思想。

关键词: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变迁特点局限性众所周知,新闻自由的思想源于欧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欧洲先哲们在17、18世纪率先提出了言论、出版自由的口号。

那时候,新闻自由就是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在新闻领域的运用和表现。

随着大众传媒影响的日益扩大,新闻自由被认为是其它一些自由的基础。

它要求任何人都准许享有办报自由、报道新闻的自由、批评政府的自由以及采访、传递、发行的自由等。

中国的新闻自由思想,在梁启超之前就已经出现,洪仁玕、王韬、郑观应等一些进步思想家先后提出过自由办报的主张,他们的言论虽没有明确提有关新闻自由的概念,甚至还没有触及新闻自由思想的核心,但为打破千年禁忌,开自由办报之风提供了合理依据,蕴含了初步的新闻自由思想。

而在近代中国,能将新闻自由真正作为一面思想的旗帜,使之高高矗立于新闻阵地的则是近代新闻业的“巨擘宗师”——梁启超。

梁启超以其办报之多、专论之多、见解之深刻,成为中国新闻自由思想的集大成者。

在梁启超庞杂的思想中,新闻自由思想是其新闻思想的基础和主脉。

梁启超虽是一个向国人灌输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的启蒙家,但是,作为一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成长起来的人,中国传统文化又在他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他可以说是集“中国现代化变革的先驱者和文化保守主义运动肇基于一身”1。

论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现代意义

论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现代意义

论梁启超新闻思想的现代意义论梁启超新闻思想得现代意义梁启超被喻为‘百科全书’式得人物,他一生涉足政治、经济、文学、史学、哲学、新闻学、佛学、语言学等领域.“梁涉历各界,而以报界为最著.黄元生君尝尊之为报界大总统.”他从1895年主编《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开始在报界初露锋芒;然后,到上海创办《时务报》,从而名声大噪;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讲》、《国风报》等报刊,其中《新民丛报》成为当时中国最受欢迎得报刊之一;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回国,主编过《庸言》、《大中华》等杂志.一、他关于报刊性质和功能得认识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册发表新闻学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其中他把报纸比做“耳目喉舌”,指出报纸得功能是“去塞求通”.梁启超讲:“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咨询,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中,“去塞求通”得提出确信了报刊信息传达得重要性,要求上下、内外相通.而要达论文联盟到这一目得,就必须发挥报刊得“耳目喉舌”作用.“耳目”,确实是要关心大伙儿既了解全球大势,又知晓国内得情况;“喉舌”,在梁启超看来,确实是既要宣传维新派得政治主张,又是要敢于反映百姓得心声.WwwCOm不难看出,梁启超得“喉舌”论一直妨碍至今,甚至能够讲开启了中国政党报刊得理论先河.现在,我国报刊一直提倡将报纸得党i生原则和人民性原则相结合,换言之,党性原则,即报纸应作为中国共产党得喉舌,积极宣传党得方针、政策,将上情下达;人民性原则,即报纸应作为老百姓得喉舌,反映人民群众得愿望、呼声,将下情上达.然而,报刊作为老百姓得喉舌并没有发挥出应有得作用.现在,中央关于媒体“走基层’得提倡确实是对此咨询题考虑后采取得行动,这无疑将积极促进人民群众心声得表达.梁启超逃亡日本后,接触到更多西方资产阶级得新闻理论,从而提出报纸得“两大天职”讲.1902年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讲:“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关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关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他认识到报纸是独立得,对政府有监督作用,而不仅仅是政府得喉舌.所以,在我国报纸不可能完全不受政府干涉,但随着我国新闻事业得不断进展,报纸得监督功能将发挥更大得作用.另外,非常多新兴媒体如微博得崛起,既有利于表达大伙儿得看法,同时也是监督政府得有力武器.二、他关于报刊舆论得认识要实现报刊监督政府得功能往往和报刊得舆论效益是密不可分得.梁启超喜爱把新闻界讲成是“言论界’,把报馆作为舆论机关.梁启超在《国风报序例》等文章中阐述了什么是舆论,舆论得作用、舆论如何形成、舆论得健全等咨询题.他讲:“夫舆论者何?多数人意见之公表于外者也.是故少数人所表意见,不成为舆论,虽多数人怀抱此意见而不公表之,仍不成为舆论.”而且他讲舆论是一种“社会制裁之力”.梁启超曾发表得《异哉所谓国体咨询题者》,就充分展现了舆论得力量.这篇文章在公开发表前,袁世凯曾派人带着20万元银票,去贿赂梁启超,求他不要发表.梁启超断然拒绝.文章发表后,全国响应,护国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然而舆论不仅仅是一种建设性得力量,也可能是一种破坏性得力量,只有健全得舆论才是重要得.因此,梁启超提出报刊要造成健全得舆论必须具备“五本”:常识、真诚、直道、公心、克制,即持论者要有广博得知识;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得;要有不畏强暴得精神;要出自公心,不能怀挟党派思想和以个人得好恶来推断是非;要导之以真理,不能拨以感情,故作偏至之论.这五本不仅仅是形成健全舆论得条件,更是给当今得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应该铭记得新闻原则.三、他关于报刊宣传方法得认识要使报刊达到巨大得舆论效益,总是需要采取一定得宣传方法,梁启超首先决定革新文体.在主编《时务报》时,梁启超就注重文体改革,提倡作新文,强调文章与读者相沟通.后来,流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得时候,更是形成了妨碍一时得“新民体”.黄遵宪曾评价梁启超讲:“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从古至今,文字之力之大,无过于此者矣.”由此可见新民体得魅力.这种文体得特点是:一、通俗流畅,口语化,大众化,如与人交谈,朗朗上口;二、富于情感,感染力强,有一定得文学色彩,让人爱不释手;三、善用流传于社会得新名词,给人以新奇感;四、喜爱排比和夸张,一个论点反复论证,似与人辩驳,直到取胜为止;五、形象化,常用比喻,将深奥得哲理用周围得事物浅显地表达出来.简单来看,第四点要紧强调文章得宣传气概,因为梁启超得非常多文章基本上政论文;其余几点是讲文章要‘接地气”,既让读者读得明白,还要新奇让读者爱读.这种新文体开创了报章文体得新格局,也能给当今得新闻工作者一定得启发.除了文体得革新,梁启超还提出了报刊宣传得两种方法:“浸润”法、“骇”(煽动)法.“浸润”法确实是让读者耳濡目染;“骇”法确实是“故作惊人之语,造极端之诃”.后一种方法由于过分夸张,往往会使文章失去了准确性,不利于新闻报道.由上可见,梁启超得新闻思想闪耀着时代得光芒.关于政党办报、舆论健全、以及新闻工作者得素养培养等咨询题,梁启超得新闻观点都具有重要得参考价值.所以,在回忆时,我们需要保持辩证得态度,学习其中符合时代得先进得新闻理念,以达到促进当今新闻理论研究和实践进展得目得.。

浅谈梁启超新闻理论

浅谈梁启超新闻理论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摘要梁启超是我国新闻事业最早的奠基人,他的很多新闻思想和办报理论在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初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他的新闻媒体理论对我国现在的新闻媒媒体的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他的很多新闻理论和思想观点在现在仍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们现在学习梁启超的新闻媒体理论和他的办报经验对现在的新闻事业的发展仍具有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他的一些办报思想在今天仍是我们的前进的目标。

关键字:梁启超;新闻理论;报馆;开民智;新文化运动;戊戌变法梁启超先生是我国近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无论是在近代多灾多难的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中要求变法革新的爱国活动,还是他为实现自己的主张而进行的一系列实践活动,都对中国的近代社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都极大的促进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

他在救亡图存运动中通过不断的办报宣传维新思想,宣传西方的民主,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开启民智,变法革新,实现自己的救亡图存运动。

梁启超的很多新闻媒体思想和办报理论在近代中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他的很多理论虽然来源于西方。

但是他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开创出来适合中国国情的办报理论和报纸刊卖的具体方法。

他是中国近代新闻传播实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梁启超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中是在维新变法运动中。

他当时和康有为,谭嗣同等人为变法奔走呼号,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他们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

维新变法运动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大量的兴办宣传先进思想的报刊杂志。

维新运动之前,中国的报业还处在非常落后的阶段。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只有在香港创办的《中外新报》、《华字日报》和《循环日报》等几种报纸。

当时从民官府到普通民众都看不到报刊的作用。

尤其是清朝政府对于新闻报刊封禁,使得中国刚刚起步的新闻事业举步维艰。

而维新运动无疑给新闻事业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从公车上书之后,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就开始兴办了《中外纪闻》来宣传维新思想,为他们的变法提供一定的舆论准备。

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作者:刘子倩来源:《新闻世界》2013年第08期【摘要】梁启超的新闻观点历久弥新。

本文从目前我国新闻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热点的角度对其新闻业务思想进行梳理和分析,将媒介的现实问题与梁启超的新闻业务思想相结合,分析梁启超新闻业务思想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闻业务新闻思想梁启超是我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和报刊活动家。

他在二十多年的办报生涯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新闻思想。

其报刊活动的思想和实践为我国报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梁启超在新闻业务方面的经验和总结,为我国的办报活动留下的丰富的遗产。

虽然在梁启超时代,新闻业务的活动仅限于报纸和杂志,但是对于新媒体格局下媒体的发展而言,其新闻思想仍有很多现实意义。

现从目前新闻学研究中的几个理论热点问题来对其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提高我国国际话语权需要发挥好媒体的社会功能在目前的国际媒体格局下,我国的国际传播力有限,新闻媒体的国际话语权比较小,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不够。

发挥媒体的功能,改变我国目前的国际格局非常必要。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对报纸功能的阐述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1、“开民智”的功能梁启超认为报纸的文章是为“开民智”而作。

虽然他的这些思想均为实现他的政治理想和追求而阐述,但是却不能抹杀这一新闻思想的指导性。

启迪国民、改造旧国民缔造新国民是梁启超办报的目的。

现在,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形成了一个“地球村”。

所以,国民应当时刻了解国家和世界的局势,媒体应当发挥好启迪民智的社会功能,使国民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

这样不仅有利于国际传播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媒体话语权。

2、“去塞求通”和“耳目喉舌”的功能“去塞求通”的关键在于“通”。

梁启超认为当时的人们和报纸缺乏一种政治的眼光和国际的视野,国家的强弱取决于信息的通塞与否。

“通”的含义就在于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以及言论的表达。

媒体的功能在于沟通国内外的信息交流,树立我国的国家形象,宣传我国的思想。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

浅谈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及其对新闻学的贡献的论文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关键词]梁启超;新闻思想;传媒话语权;舆论观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1.“喉舌论”的提出。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表达新闻思想的文章《论报馆有益于国事》。

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提出了著名的“喉舌论”。

原文是这样的: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

今夫万国并立,犹比邻也。

齐州以内,犹同室也。

比邻之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之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著名的美国学者麦克卢汉曾经把我们当今这个开放的世界比作“地球村”,他说在当今这个媒体发达的时代,全世界的人之间的交流活动的频繁和容易性,就像是原来的一个村子里的村民那样。

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大众传播媒体具有“人体的延伸”的功能,我们用肉眼看不到的,借助媒体可以看到;我们用耳朵听不到的,借助媒体可以听到……这样看来,媒体就像是人体的延伸,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等,都可以借助于媒体得到延伸。

在当今社会,大众媒体的缺乏,会是一个人像残疾人一样,在某方面会有缺陷。

这个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和梁启超的“喉舌论”有着相似的地方,就是他们都谈到了在开放的环境中,媒体有“去塞求通”的功能。

所不同的是,麦克卢汉强调的是内外之间的相通,而梁启超强调的是上下之间的相通。

由此,梁启超进一步认为,中国应该像西方资产阶级国家那样,大力兴办各类型的报纸:“言政务者可阅官报,言地理者可阅地学报,言兵事者可阅水路军报,言农务者可阅农学报,言商政者可阅商会报,言医学者可阅医报,言工务者可阅工程报,言格致者可阅各种天算声光化电专门名家之报。

有一学即有一报,其某学得一新义,即某报多一新闻,体繁者证以图,事臣责者列为表,朝登一纸,夕布万邦,是故任事者无阂隔蒙昧之忧,言学者得观善濯磨之益。

试论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

试论梁启超新闻自由思想
目的.
点 成 古典 也 为 新闻自 理 基 [ 由 论的 石. ] 6
梁启超在号召新闻自由的同时, 也提出类似 " 观点的自 由 市场'的观点, 他说:" 吾偏激于此端,则同时必有人焉偏激 子彼端以 矫我者,又必有人焉执两端之中折衷我者,互相倚,
互 相纠, 真 必出 , 这 他已 始强 人类的 性 而 理 焉.1 里, 经开 调 ] , 理
及用人类的理性去驱除时代的黑暗, 从而获得相对真理.
9 1 年, 超 欧 心 》中 篇题 思想 》 启 《 游 影录 有 为 ( 解放 9 1 梁
的文章, 从思想解放的角度,很详细地论述了 " 观点的自由市 场"的必要性.他说:" 欧洲现代文化,不论物质方面,精神
方面, 都从 ' 由批评'产生出来.对于杜会上有力量的学 自 说, 不管出自 何人,或今或古,总许人凭自己见地所及,痛下 批评.批评岂必尽当,然而必经一番审择,才能有这批评,这 便开了自 己思想解放之路; 这批评又 因 引起别人的 审择, 这便 开了社会思想解放的路.互相启发,互相纠正,真理 自然日 明,世运自 然日 进.倘若拿一个人的思想做金科玉律,范围一 世人心, 无论那人为今人,为古人,为圣人,无论他的思想怎 样好, 总之是将别人的创造力抹杀, 将社会的进步勒令停止
而 其向 .[报刊 政 关系 新 由 一 键问 为 导者 ' J 3 和 府的 是 闻自 的 个关
题. 西方新闻自由 理论认为, 新闻自由的前提是新闻媒体的独 立, 政府不能采取任何措施来干涉, 收买和控制报刊.它的惟 一职责是采取措施来保护新闻自由, 为媒体的采访,发布新闻 提供便利. 在梁启超看来, 报刊不同于政府, 也不同于国民, 一方面政府如果享有不受监督的权利, 那必然导致腐败.因 此, 报纸必须监 督政府; 而中国 " 公德缺乏, 国民 智慧不开" , 因此报纸必须引导国民.他还举英国大臣波尔克之言— " 此 殆于贵族, 教会, 平民三大种族之外, 而更为一绝大势力之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作用【论文提纲】一、前言在前言部分提出本文的中心论题:对梁启超新闻思想做了探讨分析,并对新闻媒体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正确发挥其应有作用做了简要阐述。

二、正文(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与他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理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他从一开始办报就注意到报刊所具有的强烈政治性和党派性,重视报刊的宣传和鼓动作用,利用报刊来引导舆论。

“开民智”、“造新民”是梁启超一生新闻思想不变的内容,贯穿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始终。

1、去塞求通,通耳目喉舌之功能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期上发表了第一篇论述报馆作用的新闻学术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内外上下是通是塞;中国的落后受辱,原因在于上下内外不通,有“废疾”,他将报纸的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

2、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之功能1902年10月,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中说:“某以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 [1]这一报刊功能认识上的转变,体现出他在对报刊功能的认识提升到另一高度。

3、言论自由及出版自由梁启超自接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后,一生都没放弃对新闻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他冲破封建统治者和其他统治势力的言禁,打破封建统治者垄断新闻事业的局面。

他在《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一文提到“思想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此三大自由者,实惟一切文明之母”。

4、党报理论梁启超承认报纸的资产阶级党性。

他认为党报宣传是政治斗争的重要舆论工具。

在他看来“有一人之报,有一党之报,有一国之报,有世界之报…以一党之利益为目的者,一党之报也。

”(二)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在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新闻媒介应该成为和谐社会的建设者与推动者,其具体作用有:1、发挥桥梁作用,沟通各方情况。

2、协调各方关系,创造良好环境。

3、引导社会舆论,树立学习榜样。

(三)对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的借鉴1、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职能:媒体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舆论监督职能,做好舆论的领头军,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2、媒体新闻报道的公开性原则:作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的重要部分,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工程中同样要发挥其巨大的传播信息的作用;3、坚持媒体新闻报道的党性原则: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在当下的新闻宣传报道工作中,新闻媒体要能够做好党和政府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耳目喉舌”。

4、在重大新闻事件报道中的舆论引导:在发生重大的新闻事件时,媒体不仅要发挥自己监督政府的工作职能,还要以正确的理性客观的报道来引导舆论,做好“舆论领袖”,维护社会的团结、稳定和发展。

三、小结试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作用【论文摘要】在中国新闻史学研究中,梁启超先生的新闻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被尊奉为典范。

他丰富的维新宣传和办报实践经验,体现着时代背景下对新闻事业的新认知。

尤其是在新闻理论方面提出的一些观点和主张,具有极强的示范性和实用性,也为现代新闻学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本文以梁启超先生的新闻思想为出发点,通过阐述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在媒体职能方面发挥的作用,就新时期的新闻工作,如何贯彻党和政府对新闻媒体的要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其职责和作用问题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梁启超新闻思想和谐社会启示[Abstract] In the Chinese news history research, Mr. Liang Qichao's news thought is respected for the model.His rich reform propagandizes and publishes a newspaper the experience, is manifesting under the time background to the journalism new cognition.In particular some viewpoints and position which proposed in the news theory aspect, has greatly strengthened urges on the nature and the usability, has laid certain foundation for the modern journalism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take Mr. Liang Qichao's news thought as a starting point, through elaborated Mr. Liang Qichao's news thought in the media function display aspect function, the new time news media, how does implement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o the news media request, displays its responsibility and the function ques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harmonious society carries on the beneficial discussion.【Key words】Liang Qichao news thought Harmonious society Inspiration 在中国近代新闻事业史上,众多新闻人的新闻宣传理论和办报实践活动大大地推动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晚清巨子梁启超在继承前人新闻宣传思想的基础上,在长达27年(1895年-1922年)的报业生涯中通过实践总结出了许多新闻观点。

以其在维新变法中的活动为标志,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也在随着新闻实践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趋于完善。

从梁启超新闻思想的不断变化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的思想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所做的努力与探索,他的新闻实践活动以及新闻思想是当今新闻事业发展巨大的营养源,有着巨大现实意义。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我们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战略。

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战略任务,涉及社会的诸多方面。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起着重要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由新闻舆论的特性与和谐社会特征的一致性所决定的。

因此,研究新闻媒体与和谐社会各自的本质特征以及彼此之间的联系,研究梁启超新闻思想对于发挥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十分必要。

本文从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入手,探讨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新闻事业的思想价值,同时探讨在梁启超新闻思想的引导下,新闻工作者如何将和谐社会中的新闻报道工作做到最好。

一、梁启超的新闻思想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在国外办报的同时借用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对他的新闻实践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根据亲身的体会,在报刊功能、办报原则、健全舆论、宣传方法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一)去塞求通,通耳目喉舌之功能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第一期上发表了第一篇论述报馆作用的新闻学术论文《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他认为国家的强弱,在于内外上下是通是塞;中国的落后受辱,原因在于上下内外不通,有“废疾”;他将报纸的作用概括为“去塞求通”。

报馆怎么“去塞求通”改变因塞受辱的现状?他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

”主体是报馆;“去塞求通”的途径和方法,就要“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2]他认为报纸的功能是“去塞求通”。

所谓“通”,包括通上下和通中外两个方面:通上下就是“宣德达情”,使“君恩得以下逮”、“民隐得以上达”;通中外就是要尽量掌握外情,做到知己知彼。

他认为“中国受辱数十年”就是因为上下不通和内外不通。

怎样才能改变因塞受辱的情况呢?他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而报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曰废疾。

其有助耳目喉舌之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谓也。

”[3]那么,报纸怎样才能发挥“去塞求通”的作用呢?梁启超提出了四条要求:广译五洲近事,详录各省新政,博搜交涉要案,旁载政治学艺要书。

“去塞求通”在当时的媒介发展环境下就是要利用报刊的社会职能,“报馆有益于国事”,也就是说报纸的发展要承担起国家社会兴亡发展的重任,这是维新变法的一个重要思想,同时也是维新变法宣传的主要新闻思想。

(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之功能1902年10月,梁启超在《敬告我同业诸君》中说:“某以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曰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曰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

”这一报刊功能上认识的转变,体现出他在对报刊功能的认识提升到另一高度。

梁启超认为,政府受公众委托管理国家事务,权力重且大,若没有限制、监督,不免会存在权力滥用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舆论是政府的监督者,报馆控制着舆论。

报馆监督政府应当“如父兄之视子弟……教导与扑责之,同时并行”,应当“务其大者远者”,当纠政府之大局,当“监督政府之大方针”,而不应拘泥于细枝末节。

[4]梁启超重视报刊向导国民的作用。

梁启超认为,报馆是“鉴既往,导将来,导国民以进化之途径者”、“养普通之人物者。

”[5]报馆面对普通人,其发行量大,传播面广,可以长期有效地向导国民,甚至使国民受到教育。

梁启超认为舆论和政府一样是天地间最大的社会制裁力量之一,报馆就是最能反映舆论力量的机关,而当时的报馆尚不具备造成健全舆论所必需的条件,因而当时的社会舆论也是不健全的,甚至是“俗论”、“妄论”,而“健全舆论云者”。

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梁启超的维新改良思想与革命派的思想还是有一定的冲突的,为了能够让民众接受维新改良思想,以梁启超为首的改良派以报刊的形式积极宣传自己的改良主张,这正是发挥了报刊向导民众的职能。

梁启超提出并强调“舆论之母”、“舆论之仆”与“造舆论”的重要,并且认为健全的舆论应有“五本”,即常识、真诚、直道、公心、节制。

也就是说对于媒体的舆论监督和向导来说,要体现好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通过公正客观的报道来宣传客观的新闻真理,给新闻受众以正确的舆论引导,用正直的新闻行为来对社会事件做合理的新闻报道,并且最终实现对民众舆论引导的目标。

(三)言论自由及出版自由梁启超的新闻思想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和新闻理论的影响极大,他自接受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后,一生都没放弃对新闻自由的坚持和追求。

他将报刊、舆论分离于政府之外面对政府进行监督,强调报刊、舆论与政府的平等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