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
摘要:本文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进行了阐述,为各县有针对性地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经济;县域;特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828x(2011)04-0233-0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与发展,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征。这些特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地域性
地域性是指县域经济以县的行政区划为地域空间、范围。所有经济活动都有其地域分布。县域经济与以大城市为中心的经济区或经济圈相比,地域性特征更加明显,在县级行政辖区内,县域经济的生产与自然生产过程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系统与产业部门分布,而且还涉及到了生态系统与社会系统等。与大经济区或大经济圈相比,县域经济的范围相对比较小,可是其经济活动和经济结构却更加具有特色。在现实的县域经济发展中,就是根据县域范围内自然资源和地理人文条件组合的特殊性,融合社会经济要素的个性差异,从而构成相对集中的产业格局和各具特色的经济格局,经济地域性十分明显。
二、综合性
在县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不仅涉及到生产领域,而且涉及到非生产性领域;不仅包括产品与劳务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
过程,而且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以及教育、卫生、科技等社会公共事业部门;既含有中央、省、市、县所属的多层隶属关系,又含有国有、集体、个体私营、股份制、股份合作、外商独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等多种经济成分。在县域范围内的管理活动,不但要对县域范围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组织,还要对乡镇、村和县级国有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指导,因此说,县域经济是诸多方面有机联系的整体,必须全面、正确地处理好县域内诸多经济关系、经济与社会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县域经济的健康发展,这就使得县域经济具有了明显的综合性。
三、层次性
县域经济是一个具有多种层次结构的经济系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生产力具有层次性,在县域范围内既有手工劳动和现代社会化大生产并存,又有传统技术与现代高新技术并存,从而构成多层次生产力。第二,生产关系具有层次性,在县域范围内既有落后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生产关系,也有先进的、开放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发达的商品经济社会生产关系,从而构成多层次社会生产关系。第三,产业结构具有层次性。所有的县在县域范围内几乎都具有主导产业、基础产业与相关产业。第四,经营体制具有层次性。在县域经济中,既有公有制经济,也有私营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县域经济所具有的层次性表明,县域经济体系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其内部诸要素的层次结构组合,表现出一种从无序到有序、
从相互矛盾到相互协调、从低级向高级逐步演化的趋势。并且,这种层次性还表现为,县域经济可以容纳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不同的经营方式,这种层次性所体现出的包容性,为我国的改革和开放,为我国的经济和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总之,县域经济是一个多层次、复合式、包容性很强的经济综合体。
四、自主性
县域经济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和市场机制作用下形成的经济区相比,相对独立性与自主性更强。它可以通过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作用,对本区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宏观管理和调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的职能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按照“政府培育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把原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变为间接管理,但是,在县域经济的宏观调控方面,县级政府仍然起着主体作用,比如,对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总体部署,通过金融、税收、物价等经济杠杆手段对全县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在这些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五、开放性
县域经济的开放性是指县域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性,它既包括向县域内部的开放,还包括向外部的开放。县域经济的开放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第一,县域农业内部各种产业需要通过市场的开放来确定其相互之间的比例关系。农业内部客观地存在农、林、
牧、副、渔等各种产业,各种产业应在农业总产值中占有多少份额,一般很难准确地预测,需要通过开放性的市场来对各个产业的产品作评价,并以此作为确定比例关系的依据。第二,农业能够向二、三产业溢出多少资源,需要开放性经济主体的自主抉择。农业是一种能够涵养多种资源的产业,农业资源能够开发和外溢的数量,一方面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另一方面取决于各个经济主体的资源自由流动和经济主体的自主选择。各个经济主体只有经过充分比较,才能确定对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第三,县域经济也能在县域内部循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业和非农业产业的经济交流,难免使社会劳动在各个产业平均分布,并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均质化的产业可以相互交流产品、资金和人才等,通过这一交流过程的反复进行,拉平产业之间的质量差距。
六、分散性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县域经济的分散性主要是由我国农村基本的生产单位和家庭决定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被我国《宪法》、中共中央几个一号文件所肯定,在形式上具有法定的长期性。家庭经营的农业、畜牧业以及家庭工厂在生产经营方面客观上具有分散性,例如,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土地实行好坏搭配,远近不一,农户的耕作、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管理都在分散的状态下进行。我国县域经济的分散经营不仅存在于土地方面,而且在农产品的加工、处理和各项服务方面也存在分散化的倾向。从我国目前乡镇政府机构设置情况看,密度较大,平均20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乡镇政府。乡
镇政府一般设在乡镇区域内较大的集镇中,政府所属“七站八所”,一应俱全,这样在乡镇政府驻地就形成了一个小区域的经济中心。这为该区域的各种生产要素的交流、农产品的流通与加工提供了便利,但由于其规模一般都比较小,因而在整体上不具有规模效益。作者简介:崔兆文(1970—),男,辽宁北镇人,从事党校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