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16 短文两篇-爱莲说-设计思路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短文两篇—爱莲说》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短文两篇—爱莲说》选自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本单元的主题是“自然之谜”,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描绘自然的文章,体会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本课《爱莲说》是一篇以莲花为主题的古文短文,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写,表现了自己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但對於古文中的意境和修辞手法还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同时,学生对自然界的事物有一定的认知,但通过对莲花的深入分析,可以让学生对自然之美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把握莲花的形象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学会欣赏自然之美,培养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培养高尚的品格。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难点:深入理解作者对莲花的描写,体会作者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莲花的生态特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莲花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莲花的美丽。
提问:你们对莲花有什么了解?莲花在中国文化中有什么寓意?2.呈现(10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让学生注意课文的停顿和语气。
提问:课文是从哪个角度来描写莲花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体会作者对莲花的描写。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是如何表现莲花的美丽的?4.巩固(10分钟)学生背诵课文。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课文中的莲花是什么象征?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你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美好事物的?分享自己的经历。
第17课《爱莲说》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3.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作者以“莲”自况,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核心素养:文化自信: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语言运用: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区别;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丰富知识储备,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思维能力:理解课文及其寓意,了解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审美创造:感知文言文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情境导入】出水芙蓉,美而不妖。
——《爱莲说》【了解作者】【周敦颐】(1017-1073),原名周敦实,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北宋五子之一,是宋朝儒家理学思想的开山鼻祖。
他用故乡营道濂溪给自己的书堂命名为“濂溪书堂”,世称“濂溪先生”。
【代表作】《周元公集》《爱莲说》等。
【写作背景】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
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
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文体知识】说,古代的一种议论性文体。
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爱莲说”的意思是“论说喜欢莲花的道理”。
【字音字形】【文章朗读】朗读视频(朗读短文,读准节奏,读出感情。
)读出感情、读准节奏爱莲说平直调(→)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牡丹;高升调(↗)语速缓慢自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节奏快,赞美的朗读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静植,平直调(→)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16课《短文两篇》说课稿
16、《短文两篇》说课稿梁希俭一、教材分析两篇短文是古今传颂的名篇,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陋室铭>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
<爱莲说>描绘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
二、教学设想1、把握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对于了解古代社会的状况和作者的思想倾向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认识今天的社会,陶冶自己的情操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最好通过比较阅读,找出两篇短文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从而突出特点,加深印象。
3、感悟、理解和积累语言。
文学作品是通过语言表情达意的,而语言又是思维的外壳,因此指导学生感悟、理解和积累语言,是学文言文的重中之重。
4、进一步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掌握学习规律。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善于和同学们切磋探究,质疑解惑,提高学习能力。
《陋室铭》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简介:《陋室铭》是人教版新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本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全文只有9句,81字,但以其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脸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易懂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用时代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评价古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本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读起来充满音乐美,学生也会很爱读,因而我把多形式的朗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
语文七年级下册第17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爱莲说》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方面:1、了解“说”的特点;2. 继续掌握文言词汇,背诵并默写全文;3. 学习以莲喻人的写法。
(二)情感态度方面:从个人情趣、爱好和风格,展开想象,感悟做人的道理,学习莲花洁身自好的高贵品质。
(三)能力方面: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四)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目标:诵读全文,理解文意。
2.难点目标:以花喻人的含义。
(五)、课时安排:1、课时:一节课2、课型:读说课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从古到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佳句,有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在宋代,还有一位文学家周敦颐,他对莲花也是赞美有加,并写下了传诵千古的佳作《爱莲说》)(板书课题)。
为什么周敦颐独爱莲花?他是怎样借描写莲花来抒发心志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爱莲说》。
二、解题1.了解“说”这种文学体裁。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既可以说明议论,也可以叙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跟现在的杂文大致相近。
2.作者简介周敦颐,北宋著名的哲学家。
宋代著名文学家黄庭坚对他的评价“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三、整体把握,感知语言(一)篇章诵读学生朗读自由朗读(以熟悉课文、疏通文意为目的);请学生单独朗读,其余学生注意纠正错误的字音、语气、语调、节奏等。
;全班齐读。
(二)疏通文意(一段一段用多媒体出示:先任抽学生解释重点字词,然后口头翻译)四、运用点拨手段,引导学生分析课文探究内容:1、作者为什么唯独喜爱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莲花?3、作者把莲花比作什么?(君子)既然这样作比,莲花具有哪些君子人格?①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庄重,质朴,不炫耀自己。
②体态香气:“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正直,通达事理,行为方正,清高而美名远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6课《爱莲说》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爱莲说》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生活中运用托物言志的修辞手法。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学生尝试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创作一首小诗。
3.培养学生运用托物言志、拟人化等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能力,提高表达和创作水平。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问题分析、解决能力。
5.通过学习《爱莲说》,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洁身自好、保持高尚品质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作品背景。
4.课文生字词: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如“淤、染、濯、清涟”等,并理解其在诗歌中的意义。
5.课文背诵:要求学生熟练背诵课文,以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学会品味古诗文的美。
2.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历史人物的了解,培育文化自信,提升民族自豪感。
举例解释:
-针对生字词,教师可以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词汇。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实例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感受这些手法的作用,并通过模仿练习加以巩固。
-对于诗歌意境的把握,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音乐等,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美,从而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感受和理解,以提高对诗歌意境的把握能力。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Life is to live beautifully and walk sonorousl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爱莲说》教学设计1一、导入环节(2分钟)(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莲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殊不知,莲花还是高洁的象征呢,这恐怕得归功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吧,今天我们-起来学习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出示学习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②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表现手法,初步提高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③领悟主旨,提升同学们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先学环节(15分钟)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根据自主学习的要求,开始自学。
(一)出示自学指导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用法,了解课文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注意语速、语气、停顿、重读。
相关知识链接(1)作者周敦颐,字茂叔,号濂溪先生,谥(shì)号元公,北宋著名哲学家,是我国理学的开山祖。
周敦颐为官清正廉洁,以为百姓洗脱冤屈为己任,甚得百姓爱戴。
(2)“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议论、抒情,但一般以议论为主,表明作者的见解,说明寄寓的道理,相当于现代的杂文。
(3)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或反面的事物作陪衬,这种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能突出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感受。
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
(二)自学检测反馈要求:独立完成自学检测,书写要认真、规范,然后一对一用红笔批阅并纠错。
1、《爱莲说》的“说”是一种,通常借某一事物说明道理。
课文的作者,是时著名的家。
2、熟读课文,给下列字注音。
蕃()濯()涟()亵()噫()鲜()3、解释划线的字词:1)可爱者甚蕃()2)濯清涟而不妖()()3)不蔓不枝()4)香远益清()5)亭亭净植()6)可远观而不可亵玩()7)花之隐逸者也()8)花之君子者也()9)陶后鲜有闻()10)宜乎众矣()4、初译课文,并翻译下面的句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6短文两篇-爱莲说设计思路
<<爱莲说>>教课思路四川省蓬溪中学朱娉这是一篇文言文,本来的人教版编排在八年级上册,今年新编的教材把它编排在七年级下册。
这变化说明这篇文章难度不大,学生易懂。
可是,这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步阶段,方法不妥反而事与愿违,不妥的方法会磨灭学生学习的兴趣,好的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所以,我在教课这篇课文时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充足调换学生的踊跃性,着重朗诵训练,着重学生个人特点的展现,着重学思相联合,着重读译悟写相联合,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收获知识。
一、“五环四互”搭框架。
“五环四互”是指自学相助、展现互导、怀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高。
自学相助环节我安排了四个任务:作者简介、读准字音、朗诵示范、集体展现和个人展现。
在展现互导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学生展现翻译、学生相互帮助翻译、学生自由翻译课文等几个环节。
在怀疑互究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检测互评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模拟练习,将学习与写作密切联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课后的总结提高将对前方几个环节做深刻的反省。
二、“读译悟思写”贯一直。
“读”,由于这是初一,学生对文言文还充满好奇心。
我以为第一要让学生喜爱上文言文,那就要让学生爱上朗诵,在读中感觉古文的美好,在读中领会作者的感情,在读中累积优美的语言。
所以我将读作为要点,有听读,齐读,个人读,带着感情读等形式。
“译”,固然是初一可是关于文章字句的翻译也不可以粗心。
在翻译课文这个方面,我让学生联合书下说明,小组合作翻译课文,不懂的字词能够相互讨教,老师抽查,学生自主翻译等方式来达成。
由于这篇文章内容不多,同学们在一节课的时间仍是能够办到的。
“悟”,这篇文章的难点就是作者关于莲花的描绘和君子的美德的相像之处。
在这个环节,我不单设计了合作议论研究,还化难为易,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示范,将君子的美德写出来,让学生来连线,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学生理解起来就简单多了。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教案
教 学 过 程(含学生活动)
修改意见
一、导入课文
请大家看图片,先欣赏一下。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师:作者写世人甚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表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注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过渡:以上是托物部分,但是托物言志的文章描写事物并非根本目的,而是要通过对所托之物的描写来歌颂人。同样,《爱莲说》一文作者写莲不是根本目的,而是要借莲颂人。请同学们看第二段
九、布置作业
熟练背诵并默写课文。
板书设计
爱莲说
陶渊明独爱菊(正衬)隐逸者惋惜
世人甚爱牡丹(反衬)富贵者鄙视
予独爱莲君子者赞美
托物言志
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由古典诗歌中意象的内在含义切入,在学生复习旧知的同时对“荷”的内涵有初步了解,之后顺势解题,学生通过预习分享关于“说”这一文体的相关知识。第三部分为检查预习与整体感知,通过对学案的检查,梳理文言知识点,对全文有初步的整体把握。第四个环节为精读品析,设置问题一:从文中找出作者因何而爱莲?本题较为简单,问题二承接问题一的答案:分析 “莲”的形象。这一问题是全文的重点,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周敦颐笔下莲的内涵,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呈现。问题三为:作者爱莲赞莲,为何还要在菊与牡丹上花费笔墨?以此题作为拓展分析的着眼点,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升华,让学生对比作者对待莲、菊、牡丹的态度,进而升华总结,突出周敦颐及古代文人卓然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议古论今,引发学生对正直人格的崇敬,对高尚情操的追求。
《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
《爱莲说》教学设计《爱莲说》教学设计(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爱莲说》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爱莲说》教学设计1一、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知识,能借助一定的文言知识初步读懂课文。
理性分析能力弱,但感性认识及模仿能力强。
因此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由浅入深,以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用多媒体手段突破重难点,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熟读课文,疏通文意。
2、了解“说”这种文体。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
2、理解正衬和反衬的手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3、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现的情操。
4、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教学重点:学习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难点:对正衬和反衬手法的理解是本课学习的难点。
教学设想:以读为主、读、析、讲、背方法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诵读能力,学习托物言志、衬托的写法,学习莲花的高贵品质。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课文播放歌曲《荷花颂》将学生带入情境。
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周敦颐曾写过一篇《爱莲说》,他笔下的莲花又是怎样的?他是怎样描绘莲花,抒发自己的心志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散文。
二、介绍“说”的文体知识“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三、简介作者周敦颐,又名敦实,宋朝道州营道(现今湖南道县)人,著名哲学家,谥号元公(谥号,死后所给的称号),号“濂溪”,世称“濂溪先生”。
理学派开山鼻祖。
周敦颐著有《周子全书》行世。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
《16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公开课教案及说课稿【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理解课文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3、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提高生活情趣。
【教学重点】1、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导读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第一课时《陋室铭》。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生问好;2、板书课题《陋室铭》(刘禹锡)及教学目标;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⑴本文题目是什么意思?明确:本文是唐朝文学家刘禹锡为自己简陋的屋子写的一篇散文。
本文为骈体文,简介骈体文的特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⑵学生借助课文注释试读课文,标注不能理解的字、词、句等。
⑶学生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来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⑷如果给课文分三个层次,该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从开头到“唯吾德馨”,第二层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第三层为文章结尾。
2、精读课文,品析语句。
⑴“山不在高”,“水不在深”类比什么?“有山则名”、“有龙则灵”暗喻什么?明确:前二句类比;陋室;,后两句暗喻自己。
⑵陋室内外是什么颜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点,用一个词(字)概括。
明确:绿色,青色,景色别致幽雅。
(幽)⑶与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点?明确:鸿儒,无白丁。
(雅)⑷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点?明确: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安)⑸作者用什么来类比自己的陋室?明确: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⑹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确:“上”、“入”二字生动传神,以静为动,不仅使景物人格化,活跃而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我们可以想象出这是一个多么幽静安宁的环境。
⑺“鸿儒”可否换成“群儒”?明确:不能。
“群儒”则无“大”之义,显得太多了。
3、再读课文,领悟内涵。
(男、女生分角色各读一遍)⑴“往来无白丁”含什么感情?明确:清高自赏(含轻视劳动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阶级局限性所决定)。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want to know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这是爱莲说教案优秀教学设计,是优秀的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爱莲说》教学设计
《爱莲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说”的特点。
2.能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掌握“蕃”“染”“植”“鲜”等重要文言词的意义,辨识“之”的一词多义(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根据新课标提出的“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1.析文章所展现的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的思想与情感。
(新课标提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莲花的高洁品格,培养“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情操。
二、学情分析学生处于七年级下学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有一点自己的学习方法,能根据课文注释和词典辨别大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和含义,通过小组讨论,能解决部分疑难字词和文章大意。
但深入分析文章内容和写作手法,学生还有难度,需要小组讨论,还需教师点拨。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反复诵读,分析文章所展现的莲花的高洁品格,理解作者的志向。
2、学习课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
教学难点:1、学习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理解运用“菊”和“牡丹”的衬托作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一、【导入】古人对于山川风物,往往有自己的偏好。
东坡喜竹,“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林逋喜梅喜鹤,人称“梅妻鹤子”;周敦颐一生最钟情于莲,并且写了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爱莲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检查预习,了解作者】1.检查预习核对资料①作者简介②“说”——古代文体2.作者简介:周敦颐: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周敦颐在南康郡做官时,曾亲自率领属下开挖了一块四十余丈宽的池塘种莲花。
他凭栏放目,触景生情,写下了赞美莲花的传世名篇《爱莲说》。
3.解题“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崇尚自由活泼,有波澜起伏,篇幅一般不长,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一些文言字词。
2.了解两篇短文的思想内容,充分领略作者的情怀,认识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3.背诵并默写这两篇短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阅读方式,读通读懂课文内容,品味文中优美深刻、脍炙人口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陋室铭》,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2.学习《爱莲说》,认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表达的情感,欣赏两文的语言之美,手法之美。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1课时学习《陋室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陋室,是刘禹锡的居室名,意思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走进他的陋室,你一定会被刘禹锡的高风亮节所深深打动。
二、资料助读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写作背景:刘禹锡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
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判。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6《短文两篇 爱莲说 》(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16《短文两篇 爱莲说 》(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第一部分: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 爱莲说》(新课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课时教学设计)单元主题:欣赏自然、赞美生命学科:语文版本:人教部编版年级:七年级单元课时数:2课时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其中包括“语言积累、语感培养、思维发展、文化素养”等方面。
本单元以欣赏自然、赞美生命为主题,通过学习《爱莲说》等短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
1. 语言积累:学生能够熟练朗读、背诵短文,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掌握基本的语文素养。
2. 语感培养:通过感悟短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 思维发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短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4. 文化素养:通过学习《爱莲说》,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
5.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生命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合新课标要求,本单元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赞美生命的伟大,提升自身语文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课堂氛围。
二.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欣赏自然、赞美生命”为主题,共安排了两篇课文,分别是《爱莲说》和《短文两篇》。
这两篇文章都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之情。
1. 《爱莲说》《爱莲说》是唐代文学家周敦颐的一篇散文。
文中,作者以莲为主题,通过对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赞美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
文章语言优美,寓意深刻,富有诗意。
本节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朗读、背诵,感受文章的语言美,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欣赏能力。
关于刘禹锡的爱莲说教案教学设计
关于刘禹锡的《爱莲说》优秀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理解并背诵《爱莲说》全文。
2. 能够分析刘禹锡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 能够运用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 学习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作者对莲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高洁的人格。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背景介绍介绍刘禹锡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了解《爱莲说》的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
2.2 课文朗读与解析2.2.1 全文朗读,感受语言韵律美。
2.2.2 逐句解析,分析词语含义和修辞手法。
2.2.3 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3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课后熟读并背诵《爱莲说》,进行文学创作练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通过展示莲花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莲花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3.2 课文学习3.2.1 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3.2.2 逐句解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2.3 讨论课文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艺术特色。
3.3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进行文学创作练习,运用课文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进行创作。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情况评价检查学生是否能够熟练背诵《爱莲说》,对背诵效果进行评价。
4.2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对学生的回答和讨论进行评价。
4.3 课后作业评价对学生的文学创作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五章:教学总结5.1 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5.2 学生学习情况总结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背诵、课堂参与和课后作业进行总结评价。
5.3 下一步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部编版)第16课《短文两篇》教案
16 短文两篇第1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两篇短文是古今传颂的名篇,内容都具有典型意义,所反映的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陋室铭》轻松活泼,清新别致,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趣。
《爱莲说》描绘莲花形神兼备,作者借莲花自况,表现了高洁的节操。
2.学情分析(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3.教学方法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实行合作探究,加强能力培养。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一)故事导入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通判。
和州知县见他是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撰写了一副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这篇被气出来的铭文。
(二)知识预览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著名诗人,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
唐顺宗时,与柳宗元等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
晚年回长安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作品有《刘宾客集》《刘梦得文集》。
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
被白居易推崇备至,誉为“诗豪”。
2.文体介绍铭,原来是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16课短文两篇爱莲说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爱莲说》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短文。
作者以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对莲的描绘,表现了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接触过一些古文,对古文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基础。
但七年级的学生在古文阅读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生僻字的认识、句式的理解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生僻字的解释,以及句式的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僻字的读音和写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的认识和理解。
2.句式的理解和翻译。
3.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鉴赏。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问答法、小组讨论法等,结合多媒体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多媒体教学课件。
3.课文翻译和注释。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莲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对莲的认识和印象,从而引出课文《爱莲说》。
2.呈现(10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跟随录音朗读课文。
朗读过程中,教师适时停顿,解释生僻字的读音和写法,讲解句式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翻译课文,遇到问题时,同桌之间相互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翻译,进行讲解和分析。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写作情感。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自己对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认识。
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6.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生僻字的认识和句式的理解。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
《爱莲说》的教学设计(最新10篇)《爱莲说》教案篇一教学设计示例第一课时(-)明确目标要求学生勾画阅读提示的要点,明确学习《陋室铭》的素质教育目标。
师生讨论,逐条板书或投影显示本节课素质教育目标。
(二)整体感知1.教师引导:要准确地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家的身世、处境作一些了解。
让我们先复习有关刘禹锡的生平,了解他为什么要写这篇“铭文”。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人,自幼好学,21岁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调整仕途得失的一条基本心理原则。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政治上的激进派,主张改革,但是遭到保守派的排挤,一再被贬,因而作此铭文,自剖肝胆,表达了自己处陋居穷而不改人格与德操的信念。
2.结合注释学习“铭”,让学生当堂记忆。
教师当堂抽查。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指名学生朗读,教师订正读音及节奏,全班学生齐读。
[复习旧课知识点:引入新课的学习,当堂记忆并检查,个别读与集体读相给合都是中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方法。
](三)教学过程1.学生对照注释自读,疏通文字,时间为四分钟,教师巡视,个别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师结合课后练习及预习提示的问题向学生提问,检查自学情况。
(1)这篇文章中的哪句话能提奖全篇大意?是什么意思?“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指的是品德高尚,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身居“陋室”的人品德高尚。
(2)文章头两句有何作用?写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是设喻引题,颂扬陋室。
(3)文中怎样描写陋室环境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再谈自己的理解。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作者的陋室之景是清幽的,苔薛青草,登阶入室,并无荒芜之感,倒有一股生气。
(4)要求学生背诵并默写这两句。
(5)文中是怎样描写居室主人的生活情景的?先找出文中原话,再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与学生边讨论边明确:“谈笑有鸿儒……无案牍之劳形。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一份详细的教案能帮助教师设计有趣的教学环节,使课堂更加生动,优秀教案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以下是本店铺精心为您推荐的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爱莲说教案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够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颖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欣赏抒情散文。
教学重点莲美丽的形象,优美语言的欣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教学过程:一、布置预习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淤泥洗濯清涟2、你能准确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吗(1)可爱者甚蕃(2)出淤泥而不染(3)香远益清(4)亭亭净植(5)濯清涟而不妖(6)不可亵玩焉(7)陶后鲜有闻(8)同予者何人二、指导学习(一)情境导入莲花又称荷花、芙蓉。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格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
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
这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认识作者,检查预习状况1、指名简介作者,教师适当补充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
要求学生注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
要求有感情,注意朗读的语调语气。
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能够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
(前后左右能够讨论,实在不懂的能够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探究1、分小组讨论:这篇文章美在哪里综合意见,各组发表意见。
(班上发言)老师综合归纳: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1)貌美品美抽一学生读描述莲的文字。
(多媒体展示)讨论:读到那里我们能够联想到什么(人)(2)语言优美。
表现的形式(1)骈散结合(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巧妙:讲:语言组合构成文章,怎样使语言到达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用了托物言志衬托的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教学思路
四川省蓬溪中学朱娉
这是一篇文言文,原来的人教版编排在八年级上册,今年新编的教材把它编排在七年级下册。
这变化说明这篇文章难度不大,学生易懂。
但是,这也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起步阶段,方法不当反而适得其反,不当的方法会磨灭学生学习的兴趣,好的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综合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朗读训练,注重学生个人特色的展示,注重学思相结合,注重读译悟写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收获知识。
一、“五环四互”搭框架。
“五环四互”是指自学互助、展示互导、质疑互究、检测互评、总结提升。
自学互助环节我安排了四个任务:作者简介、读准字音、朗读示范、集体展示和个人展示。
在展示互导这个环节我安排了小组合作翻译课文、学生展示翻译、学生互相帮助翻译、学生自由翻译课文等几个环节。
在质疑互究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三个重要的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在检测互评这个环节中,我安排了模仿练习,将学习与写作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课后的总结提升将对前面几个环节做深刻的反思。
二、“读译悟思写”贯始终。
“读”,因为这是初一,学生对文言文还充满好奇心。
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喜欢上文言文,那就要让学生爱上朗读,在读中感受古文的美好,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积累优美的语言。
所以我将读作为重点,有听读,齐读,个人读,带着感情读等形式。
“译”,虽然是初一但是对于文章字句的翻译也不能马虎。
在翻译课文这个方面,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小组合作翻译课文,不懂的字词可以互相请教,老师抽查,学生自主翻译等方式来完成。
因为这篇文章内容不多,同学们在一节课的时间还是可以办到的。
“悟”,这篇文章的难点就是作者对于莲花的描写和君子的美德的相似之处。
在这个环节,我不仅设计了合作讨论探究,还化难为易,先给同学们做了一个示范,将君子的美德写出来,让学生来连线,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
“思”,这篇文章中托物言志和衬托两个写法也是一个难点。
我为此专门设计了两张幻灯片,在老师的一步一步引导之后让同学们思考后得出,并做了一个小节,这样一来就容易多了。
“写”,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还重视了写的教学,拓展延伸和作业都是有关写作的,由写小段的话到写几百字的小作文,这是一种量变的过程。
我认为只要学生愿写、乐写了,何愁语文学不好呢?
三、学生展示,激发兴趣。
一堂好课学生应该是主体,老师应该是一个成功的组织者引导者。
我在这堂课中设计了多次学生展示的机会,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开头的“飞花令”展示,因为学生很爱背古诗词,于是我设计这一环节,既活跃了课堂,又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还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
再如个人朗读展示、个人翻译展示、同学之间互帮展示等等,都不同程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的兴趣有了,学习古文就轻松多了。
总之,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是以“五环四互”为基本框架,以“读译悟思写”为基本训练点,以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基本思路,引导学生,激发兴趣,让文言教学变得轻松愉快而又充满乐趣。
为以后的文言文学习开启一条兴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