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

合集下载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一)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十一)

《护理心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21. 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头脑中出现一幅“寒江独钓图”,这是一种:创造想象有意想象创造思维再造想象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创造想象标准答案:再造想象22. 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A独特特质和根源特质B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D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标准答案: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23. 催眠疗法实际上是一种A精神分析B暗示治疗C认知治疗D松弛疗法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C认知治疗标准答案:B暗示治疗24. 以下不是心身疾病特征的确切描述是A神经症B有器质性的病变或功能障碍C疾病发生发展与应激存在时间关系D疾病的发生有明确的心理社会因素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A神经症标准答案:A神经症25. 以下疾病何种不属于心身疾病:A 冠心病B 胃溃疡C 癌症D 精神分裂症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D 精神分裂症标准答案:D 精神分裂症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B历次成绩完成时间查看详情1.28.02015-03-10 21:37:052.36.02015-03-10 21:32:593.24.02015-03-10 21:24:51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B护理心理学课程作业_B 用户名:sxp920207最终成绩:28.0 仅显示答错的题一单选题1. 在经典条件反射中,一些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可引起条件反射的现象称为A强化B形成C泛化D巩固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C泛化标准答案:C泛化2. 对痛刺激的含义理解不同,疼痛体验也不同,这属于A社会学习B对处境的认知评价C注意D暗示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D暗示标准答案:B对处境的认知评价3. 把握交谈主动权,引导话题的方法是A运用问句B打断谈话C保持沉默D恰当反应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A运用问句标准答案:A运用问句4. 事先将各种需调查的内容列成调查表,当面或邮寄等方式供被调查者填写,收集后对结果逐条进行分析,在护理心理学中这种研究方法称为A测验法B问卷法C座谈法D以上都对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C座谈法标准答案:B问卷法5. 体会病人的感受,医护工作者应做到A仔细倾听B注意观察C心理换位D总结思索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D总结思索标准答案:C心理换位6. 以下疾病何种不属于心身疾病:A 冠心病B 胃溃疡C 癌症D 精神分裂症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A 冠心病标准答案:D 精神分裂症7. 人的社会化是A一个人适应于该社会生活方式的过程B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人格和行为方式的过程C一个人树立正确的社会生活目标的过程D一个人不断学习社会文化适应社会变化的过程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B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人格和行为方式的过程标准答案:B一个自然人形成适应于该社会人格和行为方式的过程8. 人的自我意识的真正确立是在A 2岁以后B 4岁以后C 6岁以后D青春期以后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A 2岁以后标准答案:D青春期以后9. 回忆指的是:识记的过程再认的过程再现的过程保持的过程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再现的过程标准答案:再现的过程10. 卡特尔人格理论把特质区分为A独特特质和根源特质B独特特质和共同特质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D表面特质和共同特质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标准答案:C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11. 认知治疗临床应用最多的是A抑郁障碍B强迫症C躯体化障碍D人格障碍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C躯体化障碍标准答案:A抑郁障碍12. 不属于人的社会化影响因素的是A遗传B家庭C学校D社会文化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4.0用户解答:A遗传标准答案:A遗传13. fA意向倒错B违拗症C矛盾意志D意志缺乏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A意向倒错标准答案:B违拗症14. 读了柳宗元的《江雪》,头脑中出现一幅“寒江独钓图”,这是一种:创造想象有意想象创造思维再造想象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创造想象标准答案:再造想象15. 社会性情感起因于社会文化因素,为人类所特有下列不属于社会性情感的是:()道德感理智感挫折感美感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美感标准答案:挫折感16. 一个人所表现出的同情心或自私、诚实或虚伪的性格特征属于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D性格的意志特征标准答案:A性格的态度特征17.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形容的是A认知的多维性B认知的相对性C认知的联想性D认知的整合性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B认知的相对性标准答案:A认知的多维性18. 精神分析理论中,遵循现实原则的人格部分是自我本我潜意识超我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潜意识标准答案:自我19. 过去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仍能认识,称为:A 再现B 识记C 保持D 再认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A 再现标准答案:D 再认20. 说明心理社会因素“如何”通过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造成躯体疾病的研究领域称为:A 神经免疫学B 心理免疫学C 免疫学D 心理神经免疫学本题分值:4.0用户得分:0.0用户解答:A 神经免疫学标准答案:D 心理神经免疫学21. 个人在一年之中“生活变动单位”(LCU)总和在300以上,则有百分之_____的可能性在来年生病。

联系实际来谈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联系实际来谈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联系实际来谈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一、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第一个重要场所。

家庭环境对个人的社会化进程有着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父母角色模型: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角色模型。

他们的行为、态度和价值观对孩子的社会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如果父母尊重他人、待人友善,那么孩子很可能会模仿这些行为。

2.家庭规则:每个家庭都有其独特的规则和价值观,这会影响孩子的思考和行为方式。

例如,如果一个家庭强调尊重长辈和待人以诚的价值观,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接受这种价值观。

3.家庭角色:家庭中每个人的角色都会影响他们的行为和思考方式。

例如,长子或长女可能会承担更多的责任,而最小的孩子则可能会受到更多的照顾。

这些不同的角色都会影响他们的社会化。

二、同龄群体同龄群体是个人社会化的另一个重要场所。

同龄群体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观和信仰:同龄群体的价值观和信仰会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和信仰。

例如,如果一个同龄群体普遍认为纹身是一种时尚,那么个人很可能也会接受这种观点。

2.行为规范:同龄群体会有一些共同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会影响个人的行为方式。

例如,如果一个同龄群体普遍认为抽烟是一种成熟的表现,那么个人很可能也会开始抽烟。

3.社会孤立:如果个人与同龄群体格格不入,就可能会感到孤独和不安。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个人拒绝或偏离群体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三、社会文化社会文化是一个社会共享的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它对个人的社会化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1.社会阶级:社会阶级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文化因素,它会影响个人的社会化。

例如,不同阶级的人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

这些差异会在个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产生影响。

2.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一个社会中不同群体的共同信仰、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不同的民族文化会对个人的社会化产生不同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 全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 全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

社会心理学(南开大学) 全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社会心理学(南开高校) 全章节测试题库及答案1【单选题】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的过程。

A、经济人B、法人C、社会人D、简洁人我的答案:C2【单选题】"儿童时候的经受准备着人的一生"这个观点属于以下哪位?()A、弗洛伊德B、尼采C、苏格拉底D、荣格我的答案:A3【单选题】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

A、社会经济环境B、社会政治环境C、社会生态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我的答案:D4【推断题】吴江霖先生认为,心理学有两大分支,即生理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我的答案:5【推断题】社会心理学来源于多个学科,所以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争论对象(二)1【单选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社会认知争论的范围?()A、熟识别人B、熟识自己C、熟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D、熟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的答案:D2【单选题】看到一个人身上的某一个优点,就误认为他身上其他方面也有优点,这叫做()。

A、相像假定作用B、光环作用C、巴纳姆效应D、霍桑效应我的答案:B3【单选题】军事心理学涉及到两条途径,即()和军事社会心理学。

A、军事教育心理学B、作战心理学C、军事工程心理学D、军事测量心理学我的答案:C4【推断题】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三个,分别是认知者因素、认知对象因素和认知的条件。

我的答案:5【推断题】社会心理学的争论与应用是不能分开的。

()我的答案:社会心理学的争论方法(一)1【单选题】社会心理学争论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的规律时,最重要的是挖掘其()。

A、具体的表现B、形成的过程C、产生的缘由D、造成的后果我的答案:C2【单选题】下面哪一项揭示了因果?()A、男生随年纪增长长出了胡子B、按下电闸,设备断电C、发烧的人体温越高,脸颊越烫D、吸烟缩短人的寿命我的答案:B3【单选题】要测试同学的数学成果需要用数学卷子而不是语文卷子,这是一个()问题。

人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

人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

论影响人现代化的社会因素2161120035 袁安妮关键词:人社会现代化影响因素人类为社会性动物。

没有人可以孤独地生活在社会上,这就决定了每个人都要与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就是说:每个人都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

人尤其擅长用口头、手势与书面语言来表达自我、交换意见以及组织。

人类创造了复杂的社会结构,从家庭到国家。

人类个体之间的社会交际创立了广泛的传统、习俗、价值观以及法律,这些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的基础。

人类在地球上独一无二,还由于人类具有审美的观念,再加之人类自我表达的欲望和相对大的大脑,人类创造了艺术、语言、音乐以及科学。

人希望能够理解并改造环境,试图用哲学、艺术、科学、神话以及宗教来解释自然界的现象。

而社会就是共同生活的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其中形成社会最主要的社会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共同文化以及传统习俗。

微观上,社会强调同伴的意味,并且延伸到为了共同利益而形成的自愿联盟。

宏观上,社会就是由长期合作的社会成员通过发展组织关系形成的团体,并形成了机构、国家等组织形式。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是社会化的人,拿狼孩来做例子,狼孩从小在狼群中长大,没有与人类发生关系,没有接受到人类文明的教育,即使它本质上是个人,但是它没有人应有的本能。

所以在我看来,人的成长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是个社会化的过程。

所谓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这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并且社会化是人类特有的行为,是只有在人类社会中才能实现的。

影响人社会化的因素有很多,家庭,教育,大众传播媒介,参照群体等等。

由于人类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即有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童年时期,这是个体接受社会化最好时期,也是社会化的基础。

所以以上因素对人类社会化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首先,个体从出生起就在家庭中获得一定的地位。

家庭在社会化中地位独特,作用突出。

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关键时期,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儿童的语言、情感、角色、经验、知识、技能与规范方面的习得均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

1、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从社会与个体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生活条件下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

2、社会化:人们形成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模式和对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刺激给予合适稳定反应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3、文化:在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4、同辈群体:是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群体.5、政治社会化:是指个体政治态度和信念的形成过程。

6、民族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民族大多数人共有的特性,使自己具有所属民族的民族性的过程。

7、法律社会化:指个体形成某一特定社会要求的法律观念和遵守法律行为的过程。

8、道德社会化:人们将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内化的过程。

9、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男女个体学习所属文化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10、反向社会化: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11、社会角色: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行为模式。

12、角色学习:指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13、角色扮演:是角色的实现,要经过角色期待、领悟、实践三个阶段。

角色期待: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行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角色领悟:是角色扮演者对角色规范和角色要求的认识和理解。

角色实践:是角色扮演的实际过程,是角色领悟的发展。

14、角色紧张:当一个人同时进行多重角色扮演时,面对各种不同的角色要求,个人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上发生矛盾,就会产生角色紧张。

15、角色冲突:指角色扮演者在角色扮演情境中在心理上、行为上的不适应、不协调状态。

16、角色不清: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人们常感到许多角色的行为规范超出了他们过去习以为常的范围,不知道这些角色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个⼈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个⼈社会化是⼀个复杂的过程,要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其中,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活实践,是实现个⼈社会化所不可缺少的三个必要条件。

⽆论缺少哪⼀⽅⾯,都会直接影响到个⼈的社会化程度和⽔平。

遗传因素。

个⼈社会化的客体只能是⼈类⽣命个体。

⼈类个体带有⼀种由上代为下代提供的有利于⼈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遗传素质,为个体社会化奠定了⽣物学上的基础,为“⽣物⼈”转变为“社会⼈”提供了可能性。

主要表现在四个⽅⾯:第⼀,⼈⽆先天⾏为模式。

由于⼈类个体缺乏本能,即⽆先天⾏为模式,从⽽具有可塑性,能够通过⽂化教化,来实现社会化。

第⼆,⼈有较长的⽣活依赖期。

⼈的⼀⽣中,⼤约有15%-25%的时间依赖⽗母和家庭。

这不仅为个体接受⼈类⽂化提供了必要时间,⽽且通过依赖还能使个体形成与他⼈和整个社会不可分割的社会联系和感情联系。

第三,遗传结构包含⼤量⼈类信息。

⼈体的细胞中都包含有遗传基因,存在着⼤量的“信息”,正是这种信息的存在,决定了个体极易接受⼈类教化。

第四,⽣物需求和情感需求。

⽣物需求的满⾜是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为满⾜个体⽣物需求所必须的每⼀个⾏动同时也满⾜着他的情感需求,⼆者密切联系,成为个⼈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遗传因素之⼀。

如⾝体的接触和相互作⽤便是⼀种最基本的⽣物需求,如果这种需求不能得到满⾜,就会出现严重的⾁体和情感问题,进⽽影响社会化的正常进⾏。

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指影响个⼈社会化过程的全部社会环境,也称⽂化环境。

它是个⼈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个⼈社会化的环境要素是⼗分复杂的,⼀个⼈所处的环境要素如何,他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化过程和社会化结果。

我们常常说“近朱者⾚,近墨者⿊”,在⼀定程度上正是指出了环境因素对⼈的重要影响作⽤。

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第⼀,家庭。

在各环境要素中,家庭是个⼈社会化的第⼀要素。

因为,童年期是⼈⽣社会化的奠基时期,这⼀时期的社会化主要通过家庭来进⾏;个⼈⾸先通过家庭获得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状况深刻影响个体的⾏为模式;⽗母施教是最初的社会化途径。

人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人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人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生活中因受社会风气和文化传统的影响
而发生的变化。

这种变化会引起人们的思想、行为和文化价值观等内容上的改变,也就是说,人们会从原始状态转变为文明状态。

在这一过程中,人们会因受文化影响而产生一些新的行为模式。

社会化最重要的概念就是文化的传播和实现,主要表现在人们在文化中的角色模式上。

它是指在某种文化中,当一个人被接受为某种文化的一份子时,他会接受文化的一些行为规范,并根据这些行为规范来表现自己。

这些规范就是社会化的核心。

另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文化的传承。

它是指在一个文化中,新一代人接续上一代人。

他们不仅要接受文化中的一些行为规范,还要遵守一些要求,进而将其传承下去。

比如一些文化保护活动,就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

此外,社会化的内容还包括社会地位的内容。

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会受到不同的影响,由此将会有不同的行为准则和文化价值观念。

比如,一个社会中拥有特殊经济地位的人会有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他们所关注的是社会地位的提升,而不是精神生活上的发展。

总之,社会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是指人们在文化中普遍存在的一个概念,其中涉及到文化传播、文化传承、社会地位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这些概念,人们才能够更好的理解文化的多样性,从而更好的参与到社会的发展中来。

- 1 -。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2019-2020学年社会心理学选择题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2019-2020学年社会心理学选择题

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2019-2020学年社会心理学选择题1.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是()。

[单选题] *A社会经济环境B社会政治环境C社会生态环境D社会文化环境(正确答案)2.社会心理学研究某一种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发生的规律时,最重要的是挖掘其()。

[单选题] *A具体的表现B形成的过程C产生的原因(正确答案)D造成的后果3.为了研究历史上无法还原的事件的因果关系所采用的方法是()。

[单选题] * A档案研究法(正确答案)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4.《理想国》是以下哪位思想家的作品()? [单选题] *A苏格拉底B柏拉图(正确答案)C亚里士多德D阿基米德5.以下哪一位的主要研究不涉及角色理论()? [单选题] *A乔治•米德B戈弗曼C加芬克尔D麦克杜格尔(正确答案)6.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可以分为意识和()? [单选题] *A情绪B思想C无意识(正确答案)D逻辑7.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最核心最基础的部分是()? [单选题] *A本我(正确答案)B自我C超我D真我8..弗洛姆认为社会及其()的发展决定了自由。

[单选题] *A经济(正确答案)B文化C政治D生态9.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研究克服了只谈行为不谈人的()的问题。

[单选题] * A外在感受B内在感受C外在认知D内在认知(正确答案)10.认为教养决定人的学科是以下哪一项()? [单选题] *A社会生物学(正确答案)B社会环境学C社会经济学D社会人类学11.社会心理学家倾向于认为人格是社会和()力量的产物。

[单选题] * A文化(正确答案)B经济C政治D生态12.西方白领中产阶级,更倾向于采用()的方式来养育孩子。

[单选题] * A专制型B放任型(正确答案)C依赖型D溺爱型13.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是一个()的过程。

[单选题] *A间隔B中断C连续(正确答案)D成长14.属于社会观念形态的是()。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人的社会化)【圣才出品】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章节题库(人的社会化)【圣才出品】

第六章人的社会化一、概念题1.社会化(华中农大2011、2010年研;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9年研;中山大学2007年研)答: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

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包括五种类型:①初始社会化;②预期社会化;③发展社会化;④逆向社会化;⑤再社会化。

2.反向社会化(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研)答:反向社会化又称逆向社会化(reversal socialization),是指晚辈传授文化规范和知识给长辈的现象。

社会化长期被认为是一个单向过程,即长辈将社会规范和文化知识传授给晚辈。

现在,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会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即不但有长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晚辈,也有晚辈传授知识和规范给长辈。

3.再社会化(西南大学2010年研;人大2008年研)答:再社会化(resocialization)是指全面放弃原已习得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重新确立新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再社会化与发展社会化有本质的不同:①发展社会化着眼于人的完善,而再社会化着眼于人的改造;②再社会化的形式一般要比发展社会化剧烈。

再社会化虽然着眼于人的改造,但它并不一定是负面的和强制性的。

改造罪犯,让罪犯洗心革面,重新做人,这是再社会化,是负面的,强制性的。

而其他某些形式的再社会化,比如新兵入伍后要全盘放弃原来的生活方式,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虽然是强制性的,但却不是负面的。

一个人移民到了新的国家和文化环境以后,可能也要全盘放弃原来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

这种再社会化既不是强制性的,也不是负面的,反而可能是主动的、正面的。

二、简答题1.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研)答: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因素包括:(1)社会化的生物基础①语言能力。

教育学原理(4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学原理(4教育与人的发展)

(二)自然性与社会性:何者具有决定性意义
人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 自然性决定论:主要根据是自然性在人性中的基 础地位、先天性,因而具有不可改变性。它对人 的各种行为都有影响,决定人的个别差异。
• 孔子:“生而知之者”的上智之人,“学而知之 者”和“困而学之”的中人,“困而不学”的下 愚之人。“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 柏拉图:金质、银质、铜铁质等人性的先天品质 • 血统论、人种论:人性中的生物性因素不同 • 弗洛伊德:“泛性论” • 美国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基因决定论”
• 人性中的自然性,是由作为生命机体的人体之 需要与构成机体的器官各自具有的以及整体协 调的功能决定的,也被称为本能——来自生命 构成的本原之能、初始之能。
• 人性中的社会性,是指人出生后,在不同社会 活动与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各种能力与 特性。 • 它以自然性为物质基础,以个人的社会关系、 生活方式、职业、政治、社交活动为基本内容 ,主要表现为人的价值取向、人生态度、处世 和处事方式、社会适应性、与他人合作协调等 社会群性水平。
第四讲 教育与人的发展
引言
一、人何以成为人:社会化与教育
1919年,一个印度人在狼窝内救出了两个 小女孩。小的约2岁,大的约8岁。小的 不久就死去了,大的却活下来,人们给 她取名叫卡玛拉。卡玛拉刚开始被救出 来之后,生活习性和狼一样,她像狼那 样用四肢爬行,吃扔在地上的肉;害怕 光亮、水、火;不穿衣,给她衣服就把 衣服撕破;白天睡觉,夜间活动,深夜 时经常发出狼一样的嚎叫。
• 性本善论者,一般对教育的力量充满信心, 强调教育的作用就是顺乎自然,使人的本性 充分发展。反对社会对人作出种种不合本性 的规范。
• 把现实社会中人所表现出来的恶行,看作是 由坏的文化或社会造成的。

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化”

社会心理学“个体社会化”

个体的社会化及其影响因素心理121班吴楚楚1208300045【摘要】人和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社会性。

一个人如果仅仅是拥有人类的一个身体,而不与整个社会发生一定的联系,那他就和动物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也就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说,每个人必须通过一定的社会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适应整个社会的生活,即都需要经历社会化的过程,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

所以,我将浅谈一下我对个体社会化的理解和对影响个体社会化因素的分析。

【关键词】个体社会化影响因素社会心理学社会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和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它也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人并不是一出生就属于一个社会化的人,我们知道狼孩的故事,狼孩从小与狼群生活在一起,他不和人类社会发生任何联系,虽然本质上是一个人,但却没有人应该具备的一些社会本能和社会技能,狼孩是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不管狼孩在被救后,如何去努力的学习一些社会知识和经验,都无法达到社会要求的标准,最终只能被社会所淘汰。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进行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一个转变,把社会的规范准则内化成自己的行为标准,才能够进行社会的沟通与交往,才能够称为是一个真正的人。

这眼的社会化过程是人类独有的行为,只会在人类社会中才会发生和实现。

个人社会化的目标是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功的履行一个人与社会角色有关的知识,态度,情感,行为方式与思想观念,生活技能等,使个人懂得并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遵从一定的社会规范,扮演一定的社会角色。

人的社会化可以按发展阶段来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有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

每个时期人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内容也是不同的。

基本社会化指个体在童年期发生的社会化,主要内容有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情感联系,确立道德和价值判断的标准。

预期社会化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并承担社会角色责任,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社会学概论第三章人的社会化

第三章人的社会化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的含义1.狭义社会化:是指一个人从出生到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包括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学龄中期和青年期五个阶段。

2.广义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社会文化、扮演社会角色并形成独立人格的整个一生。

3.社会化就是将一个生物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是人的生物本能被消减,社会性增强的过程。

二、社会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必要性①个体角度:从未成年到成年,个人离不开社会化的过程。

②社会角度:社会有自我维持和发展的倾向,社会的延续和传承需要对成员的社会教化。

2.可能性1)人有较长的生活依赖期①所谓生活依赖期,是指人类个体在出生后由于生理、心理、意识、智力等尚未发育健全,不能自力更生、独立生活,从而在生活上、心理上依赖他人,受他人照顾、监护的时期。

②恰恰是这种长期依赖生活的特点、可塑性特点,既为个体提供了学习、掌握、接受和适应知识、技能、社会规范的充足时间,又为父母和家庭管教个体提供了可能——个体既然在生理和心理上依赖父母和家庭,就不能不听父母和家庭的话。

2)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人类学习和积累知识的能力之所以大大优于其他动物,一个重要原因是人能通过思维、通过实践使学来的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观念、思想、动机和行为。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人的学习过程既是一个模仿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

3)人有语言能力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化的强有力的工具和扛杆,它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社会化的内容,扩大了社会化的范围,加速了人们社会化的进程。

三、社会化的基本内容1.哈威格斯特:人生六阶段都有社会化任务•幼儿期:学习吃饭、穿衣、走路、说话等,形成社会与事物的简单概念;•儿童期:通过游戏学习动作、与伙伴建立关系、学习文化知识和发展道德情感;•青年期:同龄男女交往、学习和理解社会行动的价值和社会伦理体系、准备择业、为组建家庭做准备;•壮年期:结婚、生养孩子、就业;•中年期:养家糊口、独立承担事业、教育下一代、奉养年迈的父母;•老年期:适应退休后生活、适应老年孤独和配偶离去、适应被人照顾等。

人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人的社会化名词解释

人的社会化名词解释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社会中逐步适应并采纳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社会角色的过程。

通过社会化,人们学会与他人建立关系、扮演不同的角色、遵守社会规则,并在社会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

社会化是一个人从出生开始的过程,包括家庭、学校、朋友圈、工作场所等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化有以下几个重要方面:首先,社会化涉及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个人会受到来自不同角色的期望和社会规则的约束,从而形成和接受一套标准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例如,在家庭中,孩子会从父母那里学会道德观念和家庭价值观;在学校中,学生会接受教师的指导,学习基本的学术规范和行为准则。

其次,社会化涉及个人角色的认同。

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会扮演多种角色,如儿女、学生、员工、伴侣、父母等,每种角色都有相应的社会期待和责任。

通过扮演这些角色,个人会逐渐认同并内化这些社会期待,形成自己的角色认同感。

角色认同对于个人在社会中的适应性和行为表现起着重要作用。

再次,社会化还涉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

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人会与他人建立各种人际关系,如亲密关系、友谊关系、工作关系等。

通过这些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个人可以获得支持、合作和奖励,满足自己的社会和情感需求,并获得社会认同感和自尊心。

最后,社会化还涉及个人对社会的整体认同和参与。

通过社会化,个人会逐渐了解和认同社会的组织结构、文化传统和社会目标,并积极参与社会的各种活动和事务。

通过参与社会,个人可以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并在其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实现。

总之,人的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在不同社会环境中适应和接受社会规范、价值观以及社会角色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个人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形成、角色的认同、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系,以及个人对社会的整体认同和参与。

社会化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都有哪些障碍(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都有哪些障碍(二)

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都有哪些障碍(二)引言概述: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障碍。

这些障碍不仅来自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与个体自身的发展和成长紧密相关。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阐述当代大学生社会化的障碍,并对其进行探讨。

正文:一、家庭环境的影响1. 家庭经济压力的增加2. 家庭关系的不和谐3. 家长过度保护的倾向4. 家庭教育方式的差异5. 家庭期望和大学生发展的矛盾二、学校环境的制约1. 学业压力过大2. 学校组织和管理模式的僵化3. 学术竞争导致合作意识的缺失4. 社团组织和社交圈子的相对封闭5. 学校对社会化培养的忽视三、社会环境的挑战1. 就业压力的增大2. 社会角色转换的困难3. 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的不足4. 社会期望与现实能力的不匹配5. 信息爆炸和价值观多元化带来的困惑四、自我意识和身份认同的问题1. 自我价值感和自尊心的缺乏2. 个体认知和社会适应的不一致3. 个性特点和社会角色之间的矛盾4. 个体追求和社会期待的冲突5. 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的困境五、心理问题和心理健康的挑战1. 成长过程中的焦虑和抑郁2. 压力管理能力的欠缺3. 情绪调节困难和人际关系紧张4. 自卑感和自我怀疑的增加5. 心理健康问题对社会化的影响总结:当代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着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自我意识和心理问题等多方面的困扰和障碍。

理解这些障碍,并采取对应的措施和支持,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完成社会化过程,为个体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程中同时发展了自身的心理能力、健全人格及行为方式。

影响社会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遗传因素:遗传是人的社会化的潜在基础和自然前提。

有利于人类从事社会活动的特殊素质体现了它对环境的内化作用,从而为人的社会化奠定了生物学的基础。

(2)社会环境因素:它包括社会文化、家庭。

学校、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等。

适当的社会环境是实现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①文化是凝聚在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和全部财富中的生活方式的总和。

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人类蒙上了一层文化模式的外衣;
②家庭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家庭因素有家庭背景、家庭结构、家庭氛围、教养方式、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等;
③学校的作用主要是把社会规范、道德的价值观以及历代所积累是知识、技能传授给下一代。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学校因素有教育内容和教科书、教师、教学组织等。

④同辈群体,即由地位相近,年龄、兴趣、爱好、价值和行为方式大体相同的人组成一种非正式群体,在个体的成长中一直是个重要因素。

⑤大众传媒作为当代文化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成为影响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社会化的首要因素。

中老年人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老年人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中老年人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老年人成为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如何使中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探讨中老年人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

一、家庭环境家庭环境是影响中老年人社会化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家庭成员的态度和行为举止,都能对中老年人的社会化适应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如果家庭成员彼此相互尊重、信任,且对中老年人的关怀和照顾得当,中老年人在社会生活中就会更加自信和愉快。

反之,如果家庭成员对老人抱有不负责任的态度,长期忽视或冷落老人,甚至虐待老人,都可能导致老年人的社会化适应能力下降。

二、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社会成员通过提供情感、信息和实质性帮助等来满足他人需要的一种行为。

中老年人在社交过程中能否获得足够的社会支持,对他们的社会化适应非常重要。

如果中老年人能够得到周围人的关心和帮助,比如朋友的温暖鼓励、社区的关注和关怀、工作单位的支持,那么他们就会感受到社会的关爱,更加自信和乐观。

三、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一种对于自身价值的感觉。

中老年人对于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认识,是影响其社会化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一个中老年人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产生自信,那么他们更容易融入社会。

相反,如果一个中老年人对自己的价值持悲观态度,不相信自己能够完成某项任务,那么他们在社交场合中可能会表现得非常不自信。

四、文化背景文化背景也是影响中老年人社会化适应能力的因素之一。

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具有不同的心理、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因此中老年人在不同文化环境下的社交方式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文化环境中,人们更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自由,这对于中老年人的社会化适应可能会带来挑战。

因此,了解不同文化环境下社交方式的差异,能够帮助中老年人更好地适应社交场合。

五、身体健康身体健康是影响中老年人社会化适应能力的重要因素。

如果中老年人身体处于不健康状态,他们就会在社交过程中感到不适和不自在,从而影响他们的社会化适应能力。

论家庭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论家庭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论家庭环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

这个过程在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两方面展开。

家庭是最基本的社会组成单位,是社会化的原始起点。

家庭环境中诸如家庭的社会地位、内部结构、情感氛围及教养方式无疑对人的社会化过程有重大影响。

标签:社会化家庭环境自我意识个性特征社会角色人一出生就开始了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过程贯穿几乎贯穿每个人的始终。

家庭作为我们最初走进的基本社会单位,无疑对我们的社会化进程有着重要作用。

一、家庭中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家庭中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也就是家庭环境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家庭的社会地位。

社会通常按照人们的经济状况、权力等,将人们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和阶层。

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无疑也贴上了如此的标签。

家庭社会地位的不同造成了人们在教育、就业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从而影响了人的社会化。

第二,家庭的内部结构。

生活在两代以上的同堂家庭和只有两代人的家庭,对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又是有区别的。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关于青少年时期社会化的研究表明,在六岁以前的儿童期社会化中,家庭结构就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首先,处于不同年代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不同点还是很大的。

他们的为人处世方式会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下一代。

下一代足够理智的话,会折中选择合理的成分。

下一代如果本身不够成熟,或是完全照搬上一代的为人处事方式,或是彻底诋毁上一代的为人处事方式,这无疑都会对下一代人的社会化起到阻碍作用。

其次,生活在几代同堂的家庭里,人们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角色。

人们最初获得某种角色的认知和相应的规范,然后在实践中运用,不断地调整对角色的认知。

人们承担多重角色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使人处于混乱状态,但这种混乱状态会促使人去区分和辨别如何扮演好不同的角色,如何更好地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

这无疑有助于人们处理社会上更加复杂的人际关系。

第三,家庭的情感氛围。

就在我们还不能对外界做出实质性的反应时,我们就初步朦胧地意识到我们所在家庭的情感氛围。

(全)第五章人的社会化(11.7)(1)

(全)第五章人的社会化(11.7)(1)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出来的,用以调整、控制人们行为的文化手段的总和。 第三,完善自我观念。自我观念的完善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生理、心理状况的
认识;二是对自我与他人社会的相互关系的认识。 第四,培养社会角色。社会化的最后成果是为社会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
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担当一定的社会角色,这个角色要按社会结构中为他规定的规范办事。
生就被赋予性别、 种族民族等角色。 所谓 自致角色 ,是指通过个人活动与努力而获得的社会
角色,自致角色的获得即是个人活动的结果又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一般一个人获得自致角色
的过程是他不断学习和努力而向上流动的过程。自致角色的获得也受到主观条件的制约。
第二,根据角色规范化的程度,可以将社会角色的划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会属性决定了人的本质。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答: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是有区别的,社会的运动和发展具有自然历史过程的特点,表现出对 一切个人都独立的性质, 不以某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然而个人也有自身的特点, 每个个人 都有自身物质和精神的不同需要。
(2)个人和社会虽然有区别,但二者并不相互独立,而是密不可分相互统一,主要体 现在个人和社会密切联系,互为因果上。
所谓 规定性角色 ,是指其角色的权利和义务有比较严格而明确的规定,如警察、
法官等, 人
们在充当这类角色时, 其行为一般要受到严格的限制。 所谓 开放性角色 ,是指其角色的权利
与义务没有严格而明确的规定, 人们可以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和社会对角色的期待而充当 起角色; 人们在扮演这类角色时, 有很大的选择余地; 当然开放性角色的开放程度也不是无
在个人与社会关系问题上,西方学者有“社会唯实论”跟“社会唯名论”之争。

社会学第五章 个人社会化

社会学第五章 个人社会化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四)工作单位 (1)通过工作,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
关系,补充学校教育的不足,实现理论与 实践的结合。 (2)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因 而影响人生目标和社会化目标。 (3)工作单位代表国家或社会对职工进行 价值教育,但职工对此教育有一定的选择 性。
第三节 社会化的过程和机制
二、社会化的生命周期 (一)儿童期 (二)青年期 (三)成年期 (四)老年期
三、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1、获得人格和自我 2、培养社会角色 3、实现文化转移 4、完成世代交中的问题 (一)早期社会化的困境 (二)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 一是无效的文化传递; 二是使人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化。 (三)代差(双向教育问题) 所谓代差,是指社会的不同世代之间在价值观念和
成人世界做准备。 (3)培养组织纪律性,学习与人交往以及如何
克制自己,接受社会控制。 (4)学校在使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具有
培养教育作用,而且还起筛选作用。
第二节 个人社会化的必要条件
(三)同辈群体 (1)在宽松的条件下进行充分的社会化。 (2)在无意中社会化。 (3)多按自己的兴趣社会化。 (4)注意满足成员的心理需求。
3、埃里克森的“八阶段”理论 (1)信任与不信任(婴儿时期,0岁-1岁) (2)自主与羞怯、怀疑(幼儿时期,2岁-3岁) (3)主动与内疚(学前时期,4岁-5岁 ) (4)勤奋与自卑感(学龄时期,6岁-11岁) (5)认同与角色混淆(青少年期) (6)亲密与孤独感(青年期或成年早期) (7)关注后代与关注自我(中年期或成年期) (8)完善与绝望(成熟期或老年期)
生存能力要靠学习才能获得。与动物相比,人的生 存本能要差得多,而人的需要又复杂得多,因此, 人类要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通过后天的学习,借助 语言的运用和较长的生活依赖期掌握必要的生活 知识和劳动技能, 学会与他人合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社会化的类型
社会化包括五种类型。

它们是:基本社会化、预期社会化、发展社会化、逆向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三、影响人的社会化的因素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主要有内在因素,即生物条件,和外在因素,即社会条件。

内在因素包括:
一、语言能力。

二、思维能力。

三、学习能力。

它包括模仿、内化和创造三个互相联系、逐步递进的过程和层次。

四、人又较长的生活依赖期。

初级群体
初级群体是指具有亲密的、面对面交往与合作特征的群体。

这些群体之所以是初级的,具有几个方面的意义,但主要是指在形成个体的社会性和思想观念等方面所起的初始作用。

库利这里所说的初级群体概念主要是指家庭、邻里和儿童游戏群伙,并强调这些群体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把它看作是“人性的养育所”。

后来的社会学家将这一概念扩大到人际关系亲密的一切群体。

2特征
第一,成员有限。

初级群体一般是指2人到30人的小群体。

第二,成员间有直接的、经常的面对面互动。

第三,成员之间相互扮演多重角色,表现了全部个性。

人们之间的关系是由一种角色关系转换为多重角色关系,正是初级群体形成的
一种标志。

从单纯的“同事”转换为亲密的“朋友”就是如此。

正是在多种角色的交往中,初级群体中的成员表现了他们全部的个性,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第四,成员间的交往富于感情。

感情交流是成员间亲密关系的基础,每个成员都希望了解对方的内心,彼此间期望相互关心与安慰,有一种共同的心理维系。

第五,成员难以替代。

在单位,某个职位的空缺,可以随意按程序再挑选一个人来顶替,同事关系可以不断变更。

但在初级群体中,成员间充满着富于感情色彩的多种角色关系,因而某个特定成员不是随意可以由另一个人来替代的。

群体中任何一个成员的缺失,都会给其他成员造成很大的心理震动。

第六,群体整合程度高。

初级群体中成员彼此熟悉,关系极为复杂而密切,利益休戚相关,因而,群体意识很强,群体整合程度很高。

个别成员的偏离、背叛,会招致严厉的制裁。

第七,群体控制依靠非正式的手段。

在初级群体中,一般没有明确、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法律。

成员行动、成员间的关系以及成员与群体的关系,主要依靠习惯、风俗、伦理道德、群体意识等给正式的手段来控制、维持。

论家庭

庭是男女双方基于婚姻而组建的。

婚姻的缔结方式主要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式和自由恋爱式,在封建社会因父母之命、媒妁
之言包办的婚姻,导致了许多爱情悲剧,然而在现当代却又因婚外自由结合而导致了许多家庭悲剧。

世界众生繁衍生息皆因爱为基础,因爱情缔结婚姻家庭这是上帝的旨意。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邑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这是大诗人陆游作的《钗头凤》,因父母包办婚姻,陆游与唐婉这对鸳鸯被无情拆散,遗憾终生。

所以,《西厢记》中“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愿望。

不仅是张生与崔莺莺的愿望,更是千百年来人们不断追求的爱情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彻底废除了父母包办的婚姻制度,实行了婚姻自由的一夫一妻制。

圆了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千年之梦。

在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的基础上结婚形成的家庭关系按理说是非常稳固的,人们应当好好享受爱的幸福、家的温馨,好好享受夫妻之爱、父母之爱、子女之爱的天伦之乐。

然而,现实不容乐观,在当前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中,离婚案件就占50%以上,还不包括民政部门登记离婚的案件。

婚姻家庭的不稳定,导致了大量的单亲子女,家庭悲剧也在一幕幕地上演。

埋下了许多社会治安隐患,与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构建背道而弛。

我们不仅要问这又是何愿因呢?
爱是人的共性,人与人之间因爱而结成朋友,因爱而恋,因爱而构成家庭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关系。

夫妻是男女因爱而结合的结果,在夫妻之外,男女之间也有爱的存在。

因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
会结识很多异性朋友,这些异性朋友都会表现出人性之美,这种人性之美是产生爱的吸引力的基础。

而夫妻之间由于朝夕相处,不足之处暴露无遗,加之家庭中总是柴米盐油衣食住行等生活琐碎之事,使夫妻感情在生活琐事中变得平淡。

有人形象地说:“拉着老婆的手,如同左手拉右手。

”相比之下,婚外恋爱就会自然产生。

此时,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性,没有责任感,就会选择离婚,另一方不理性,就会上演家庭悲剧。

进一步推之,因婚外恋情离婚后的再婚者,其实又会进入新的夫妻家庭生活琐事之中,新的夫妻之间的不足之处又会暴露无遗。

新的夫妻感情又会进入平淡。

而且这时,新的夫妻还背上了离异子女抚养的负担。

新的夫妻大多都有各自的小算盘,财产问题是新的夫妻绕不过去的矛盾。

这样下去,又会导致离婚。

现实中,再婚而离婚的比例也相当高。

所以,追求离婚之路,而寻找爱情幸福的人是永远没有好结果的。

而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感任感。

从古自今,任何一个对家庭高度负责,对子女高度负责,对他人高度负责,对社会高度负责的人都是令人敬佩的人。

如美国总统林肯,“他的妻子玛丽·托德也许是最令美国人反感的第一夫人。

她永远抱怨,永远批评她的丈夫,她认为她丈夫林肯的一切,没有一件是对的。

她抱怨丈夫,脚步中没有一点弹性,动作一点也不斯文,甚至做出丈夫那副模样来嘲笑丈夫,还喋喋不休地要他改变走路的样子。

有一次林肯夫妇和客人在旅馆里用餐,不知林
肯说了什么话,玛丽·托德勃然大怒,端起一杯热咖啡,朝林肯劈头盖脸地泼去。

客人们目瞪口呆,林肯却一声不吭,默默地拭去脸上的咖啡,也没有其他表示。

但如果说林肯仅仅是在忍受这桩悲哀的婚姻,也并不客观。

在别人看起来苦不堪言的事情,在林肯那里却往往有不同的解读,也大都能够想得开。

下面的故事,很能说明林肯对婚姻与众不同的认识: 曾经有过一位农夫找林肯帮忙起诉住在他隔壁的邻居。

林肯建议那个农夫最好忘掉这件事,他说,邻居就像马一样,他们都有缺点,但总会有一种方法可以调整你自己去适应你所了解和明知对方要犯的缺点。

但是,如果用一匹你已经习惯了它的缺点的马去换另外一匹有着你不了解的、完全不同的缺点的马就是一个错误了。

而联系到婚姻生活上,林肯的理论就是,一个暴躁的女人和一匹难驾驭的烈马,都需要耐心对待,无论对女人,还是对马都是一样的。

而事实上,林肯对待妻子,也总是像对待淘气的孩子一样,态度宽厚,不和她计较。

“生活并允许对方生活”,就是婚姻生活的要素。

无论外界怎样责怨和嘲讽玛丽·托德,林肯仍然在内心肯定着她的价值,就像他肯定千千万万个美国民众身上的积极面一样。

并且,十分难得的是,“在痛苦的慢慢煎熬中,他学会了保存能量,在内心深处沉重的压力下,他天生具有的耐心、容忍、克制和原谅都得到了锤炼和提高。

”(引自问问网)林肯对妻子大度为怀,正体现了伟人的高尚品德。

一般人不是伟人,但应当是能够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一个爱家庭的人,因家庭中都是自己的亲人。

孔子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和“仁者爱人”的思想。

这都是把家庭放在了极其
重要的位置。

一个不爱自己家庭的人,何谈爱他人和爱社会、爱国家。

现当代的人过份强调婚姻自由,一切以自我感受为中心,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狭隘自私的思想。

这样就会忘记家庭成员之间的痛苦,这样就会忘记自己肩负的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其实,从来的自由都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

恋爱的自由必须以道德底纸为界,突破道德底线的越轨行为,如通奸、同居等都是对家庭极不负责任的不道德的行为。

这是把人降低为一种动物式的低俗的生活行为方式。

不但伤害了夫妻感情,也伤害了家庭感情。

同时,还降低了其人格。

人性之爱是一种高尚的感情。

如果已婚之人与他(她)人仅仅是恋爱而已,不以结婚为目的,也不以满足低俗的肉欲为目的,不去破裂双方的家庭关系,相反,还会相互关爱对方的家庭成员,相互对对方的家庭负责,这样一种友情式的理想爱情,是一种有道德的高尚的人间感情。

从柏拉图的精神之恋思想和普希金的爱情诗中,我们都可看到他们对这种爱情的支持和赞扬态度。

从中庸之道来看,这也是符合儒家的中庸思想的。

当前的社会,是人们大交流和大融合的时代,禁止人产生友情式的理想爱情是不合时代实情的。

只有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允许友情式的理想爱情存在,才能更有利于家庭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