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素质教育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在当今正处于素质教育时期.它更需要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进行全方位的考虑,要从学生全面的整体的素质提高为根本目的。
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是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社会有用之才。因此,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要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习的主体从个体发展扩大到群体和社会的发展。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在教育思想方面,应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人生观、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成长的每一方面,既重视智力因素,又重视非智力因素,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想使我们的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不但使他们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注重学生基本品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心素质和发展健康的个性。我们要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创造,使我们的教育从更广阔的领域,培养学生适应新的生存环境,创造良好的生存条件,处理复杂的生存能力,使他们成为有高尚道德品质,有事业心,有开拓创新精神的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一代新人,这是我们教师的共同任务。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科书内在的德育功能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自己的祖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祟高理想的人材。地理课本就是很好的载体、如教学、”中国的新疆时”.着重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教学中国
的河流和湖泊中的”长江”“黄河”时,为学生录放《长江之歌》《黄河颂》,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增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自豪感。这样在传授地理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德育熏陶,树立和加强了辨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及历史唯物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扎实精神合作共事等人生态度。
2.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课堂效益这个重点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素质教育的水平。实施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质量,而是强调受教育者全体的质量,全面的质量,一流的质量。在学科教育中,应特别注重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合理运用教学手段,精讲多练,因材施教。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教具
在教学过程中,拿实物、图形,通过演示教具让学生观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直观化,达到学生对知识印象深、理解透。通过投影、幻灯和录象等电化教学,让学生去观察、设问,激发学生多动脑,并不断思想,不断辨析,不断构思,使学生的知识在不断的探求中得以形成和提高。例如,在讲”水资源”一节时,将地球上的水的存在形式制作成三维动画片,使学生们很直观地看到地球上水的循环,通过动向图片,激发学生动脑筋、总结出地球上淡水资源分布不均的特点。如讲”中国的人口时”,我首先给学生放映《别挤了》录象片,学生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众多的乘客在公共汽车
上拥挤的场面时,都不由自主地说”人太多了.”从而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的人口问题。又如天气是人们所关心的,天气预报每天都有。教学”多变的天气”时,我给学生放映了当地的卫星云图、天气形势图,天气预报图的幻灯片,从而激起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顺利地完成了课时目标。
4.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横向联系
横向联系是指运用学生已学过的学科知识,有效地利用心理学的知识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课产生积极的影响。如语文课本里的地理知识,数学中的正负数概念与地理上的海拔高度,古丝绸之路与现在的新亚欧大陆桥,历史上的民族英雄郑成功与宝岛台湾等内容都是对地理课本很好的辐射。教学中注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能多方位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
5.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兴趣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个人如果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他的知觉就会清晰而明确,他的思维就会细致而敏锐,他的记忆就会深刻而持久。反之,如无兴趣则会抑制主体的学习活动,使教学效率低下,因此浓厚的兴趣能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恰当运用电教媒体,能以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把自学提纲、知识图表、辅助材料、课堂习题等内容直观地呈现于学生面前,既相对地扩大了课堂活动空间,增大了课堂知识容量,
又便于学生从感性知识到理性知识,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高昂情趣中学到了知识,锻炼了思维,开发了智力,从而达到深化教育改革的目的。
从心理学角度将,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成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在授课时,我采用故事法、质疑法、图象图表法、引述法、复习法、地图法等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投入最大精力去学,所以每堂课学生大都能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极大的兴趣来完成课时目标,并当堂消化所讲内容。
兴趣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不仅能使学生积极地、能动地、自觉地从事学习,而且能起着开发学生潜能的作用。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通过教师激发、引导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的过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由此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达到促进学习意识的转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方法。
6.在教学过程中,减轻课业负担
郭沫若先生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去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手去做这种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既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又提高教育质量,既加强基础又培养能力,既提高素质又发展个性,给学生留有自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能够独立地、自主地、创造性地发展自己。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生动有趣的语言,自然端庄的体态和简洁明了的板书去影响学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得到一种不断进取的激情,经常以活泼向上的乐观主义精神感染和鼓励每个学生,要让学生感到教师的每个眼神,每个动作都是关心他们、激励着他们。人们常把我们这些当教师的比作辛勤的园丁,那我们就应该用尊重、真诚、理解的心去热爱每一片绿叶,让每一片绿叶都能适应21世纪人才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