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21f26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2b.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
1、红星照耀中国的含义
- 红星的象征意义
- 红星照耀中国的奖项和荣誉
2、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背景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初期发展
-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 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3、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优势
- 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
- 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问题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结构和领导体制
- 中国共产党的党纪党规和党风党纪建设
- 中国共产党的党员教育和培养
5、中国的经济发展
- 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历程
- 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和成就
- 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6、中国的社会发展
- 中国的教育事业和科技创新
- 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
- 中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7、中国的外交政策
- 中国的和平发展理念和外交政策原则
- 中国的国际合作和全球治理贡献
- 中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的作用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但不限于相关统计数据、图片、调研报告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
- 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简称中共或共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利益的忠实代表。
- 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知识点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07f2d50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36.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知识点梳理
3.抗日战争的艰苦斗争:剧中描绘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壮烈
斗争。
剧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抗日战争的英雄战士、地下党员、游击队员等。
4.政治斗争与人物关系:剧中通过描绘各种政治斗争和阶级斗争,展
示了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包括人物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以及各自对
于革命事业的选择和贡献。
5.革命信仰与人物性格:剧中的人物形象通过展现他们对革命信仰的
坚守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热忱,塑造了一批英勇、坚定、崇高的革命人物。
6.反思文化大革命:剧中也揭示了文化大革命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摧毁
和伤害,通过人物的反思,表达了对文化大革命的思考和自我批评。
8.革命斗争的艰辛和牺牲:剧中通过展现革命者在战斗中的牺牲和牢
不可破的精神力量,强调了革命斗争的艰难和必要性。
9.革命斗争的策略和战术:剧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斗争中
采取的各种策略和战术,以及他们对于敌人的分析和抗击手段。
10.革命理想的传承和发展:《红星照耀中国》通过讲述中国共产党
的革命历程,强调了革命理想的传承和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社
会主义事业的坚定信念和追求。
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红星照耀中国》这部电
视剧所展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内涵,提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斗争的
理解和认识。
统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 课件(共44张PPT).ppt
![统编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 课件(共44张PPT).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af25fd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2.png)
纪实作品的阅读
阅读纪实作品
➢ 把握作品中的“事实”之后要读明白作者想用事实说什么“话” 作品所记录的是经过作者筛选的事实,还有作者对于事实的感受和
印象,这当中必然会体现作者的倾向性。作者往往会在记录事实的过程 中穿插分析和评论,直接阐明自己的见解。阅读纪实作品,要善于体会 和辨别作者对于事实的立场、观点和态度。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 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 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作品简介
作家介绍
埃德加·斯诺(1905-1972)于1905年出生于美国堪萨 斯市,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学毕业时开始 从事新闻工作。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0年以后,为采集新闻,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 台湾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 为第一个采访红色区域的西方记者。他也是首先把鲁迅著作介绍 到西方的人之一。在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作通讯稿以 外,他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极大部分是和中国问题有关。
埃德加·斯诺
作品简介
思想主题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 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 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共产党主动要求停止内战,主张联合抗日,并对国民党做出了退让。
纪实作品的阅读
阅读纪实作品
➢ 边读边注意梳理作品中事实的前因后果、发展线索 不妨追问:作品写了什么人?他们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做些什么?
重点突出了什么内容?《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 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 历史、现状和未来。与此相关的内容重点有两个:一是共产党及红军是 如何绝处求生的,其生存、发展靠的是什么;二是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 长历程,他们的信仰和他们对于中国命运的思考。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 整理及归纳考点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 整理及归纳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f13fee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fd.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一、红星的意义•红星的起源•红星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红星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二、红星在中国历史中的重要事件1. 红军长征时期的红星•红军长征中红星的象征意义•红星在红军长征过程中的作用•红星对中国革命的影响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红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红星•红星在中国国旗上的位置与设计意义•红星在中国国旗上的演变过程3. 红星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红星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象征意义•红星在中国工业发展中的作用与影响•红星在军事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4. 红星在中国对外交往中的形象•红星代表的中国形象与国际影响力•红星在对外交往中的意义与作用•红星在中国外交中的具体应用和例子三、红星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1. 红星在中国绘画艺术中的应用•红星在中国画中的描绘与表达•红星在现代绘画中的创新与表现形式2. 红星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意义•红星的象征意义在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红星在不同文学流派中的应用与表达方式3. 红星在中国电影与电视剧中的形象•红星在电影与电视剧中的出现与象征意义•红星在中国电影与电视剧中的表现形式与演绎方式4. 红星在中国音乐与舞蹈中的运用•红星在音乐与舞蹈中的演奏与舞蹈动作的表达•红星在音乐与舞蹈中的形象与意义的传达四、红星照耀中国的现实意义1. 红星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红星对于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激励与指引•红星在科技创新、文化发展等方面的作用与推动2. 红星在激励和凝聚中国人民的作用•红星对中国人民的情感与信念的影响•红星对中国人民团结、奋斗和进取的意义3. 红星在国家形象宣传中的应用•红星在国家形象宣传活动中的作用与效果•红星在推动中国品牌国际化中的作用与价值五、红星照耀中国的启示与反思•红星给中国人民带来的启示与鞭策•红星给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反思与思考•红星与中国未来发展的关系和挑战六、结语红星作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的一个重要符号,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积淀。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总结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1507321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6f.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总结(实用版)目录一、红星照耀中国的背景与历史意义二、作者埃德加·斯诺的采访经历与创作背景三、书中主要人物及其事迹四、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内容与观点五、红星照耀中国的历史价值与影响正文红星照耀中国是由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关于中国革命历史的著作。
该书于 1937 年首次出版,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为一部纪实文学作品,红星照耀中国为全球读者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埃德加·斯诺在 1936 年 6 月至 10 月期间,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了实地采访。
他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志丹、贺龙、彭德怀等进行了深入接触交往,了解了中国革命的历程和目标。
在书中,斯诺通过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革命的情况,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内容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斗争、红军的建军原则和战术策略、以及红军领袖和将领的生平事迹等。
书中以生动的描绘和真实的记录,展示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卓绝,也展示了红军战士坚定的信仰和毅力。
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作为一部向外界介绍中国革命历程的著作,它起到了宣传和推广的作用。
同时,它也为后世研究中国革命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红星照耀中国的影响力深远,不仅在中国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了中国革命的精神。
总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价值的著作,它记录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英勇事迹,传承了中国革命的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cf2dc50d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0.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1. 作品背景《红星照耀中国》是沈从文于196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
作品以1941年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为背景,通过描写红军战士的生活和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历程。
2. 主要人物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包括红军战士王耀武、红军指导员刘志明、医生方明等。
通过这些人物的塑造,展现了不同角色在革命斗争中的奉献与牺牲。
3. 描写壮丽的革命斗争《红星照耀中国》通过描写红军战士的艰苦生活和英勇斗争,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的壮丽场景。
作品中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与敌人的殊死搏斗,以及红军战士的英勇表现。
4. 弘扬革命精神《红星照耀中国》以红军战士为主角,通过他们的奋斗和牺牲,展现了革命者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精神。
作品中强调了革命斗争中的团结、勇敢和无私奉献的重要性,为读者树立了榜样。
5. 反映历史真实《红星照耀中国》以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真实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描写,展现了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作品中呈现的红军长征、战斗和生活场景,都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再现。
6. 文学价值《红星照耀中国》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之一,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作品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生活境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7. 影响与意义《红星照耀中国》作为一部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文学作品,对于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作品通过真实的历史情节和人物形象,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辛和伟大,激励人们继续为实现民族复兴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总结起来,《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以红军长征为背景的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文学作品。
通过描写红军战士的生活和斗争,展现了革命斗争的壮丽场景,弘扬了革命精神,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情况。
作品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对于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与意义。
红星照耀中国各章节知识点整理
![红星照耀中国各章节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2a9977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98.png)
红星照耀中国各章节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红星的象征意义红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上的标志之一,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
红星作为中国的标志,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是中国人民的骄傲和自豪。
第二章:红星的起源红星最早是由中国共产党在1920年代提出的,当时是作为党的标志之一。
红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苏联,苏联共产党在革命中使用红星作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受到其影响,也采用了红星作为党的标志。
第三章:红星的演变红星在中国的使用经历了多次演变和改进。
最初的红星是五角形的,后来演变为五角星,再后来又演变为五角星中嵌入一个小五角星的形式。
这种设计更加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
第四章:红星的意义红星作为中国的标志,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
它代表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力量和团结,也代表着中国的独立和自主。
红星的出现,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正在崛起,正迈向繁荣和富强的道路。
第五章:红星的应用领域红星不仅出现在国旗上,还广泛应用于中国的各个领域。
例如,在中国的军队中,红星是军帽上的标志,代表着军人的荣誉和忠诚。
在中国的企事业单位中,红星常常出现在企业的标识和宣传物料中,代表着企业的力量和发展。
第六章:红星的国际影响红星作为中国的标志,具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
在国际上,红星常常出现在中国的外交活动和国际赛事中,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和地位。
红星也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之一,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第七章:红星的保护和传承红星作为中国的标志,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对红星的使用和保护进行规范。
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加强对红星的传承和教育,使红星的意义深入人心,激励人民继续为实现中国的繁荣和富强而努力。
第八章:红星的未来展望红星作为中国的标志,将继续在中国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红星的象征意义将更加凸显。
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红星的形式和应用方式也可能发生改变,但其象征意义和内涵将永远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息息相关。
红星照耀中国解析知识点
![红星照耀中国解析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9f8173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4a.png)
红星照耀中国解析知识点一、红星照耀中国简介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可老厉害了呢。
它就像一扇窗,让咱们能瞅见当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中国到底是啥样的。
这书是美国记者斯诺写的,他当时可是深入到咱们中国的革命根据地,跟那些红军战士、领导人唠嗑,把他看到的、听到的都写下来了。
二、重要人物1. 毛泽东毛主席那可是灵魂人物啊。
他有着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斯诺就把他描写得特别生动,从他的思想到他的生活习惯啥的。
毛主席对革命的热情那是嗷嗷高,他领导中国人民走向革命胜利的决心就像钢铁一样坚硬。
2. 周恩来周总理也是超级迷人的角色。
他特别儒雅,又有超强的组织能力和外交才华。
对待同志那是无比的亲切,对待敌人又能机智周旋,他的魅力简直无法抵挡。
三、重要事件1. 长征长征可算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传奇啊。
红军战士们不怕艰难险阻,翻雪山、过草地啥的。
那时候条件可苦了,缺衣少食的,但是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革命的信仰,一路走过来了。
这一伟大的征程,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还让全国人民看到了红军的坚韧不拔。
2. 西安事变这一事件可是个转折点呢。
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共合作。
这让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对抗外敌,要是没有这个事儿,当时的局势可能就完全不一样了。
四、思想内涵这本书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红军战士们为啥这么拼命,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他们的平等、民主思想,在当时那个封建落后的社会里就像一道光照亮了黑暗。
而且还展现了国际主义精神,斯诺这个外国人来报道咱们的革命,就说明咱们的革命是具有世界意义的。
五、文学价值1. 纪实性它是纪实文学的典范。
斯诺写的都是他真实看到和听到的,这就给咱们提供了最真实的历史资料。
不像有些书,净瞎编。
2. 描写手法书里对人物、环境啥的描写都特别细腻。
读着读着,你就感觉自己好像跟着斯诺到了那个革命年代,能看到红军战士们的笑脸,能感受到根据地的火热气氛。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e0de85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4.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红星照耀中国,这是一句经典的口号,用以形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辉煌成就。
在这个口号背后,隐藏着许多有关中国的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逐步展开,带领读者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知识点。
1.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一个知识点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
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是中国最大的政党。
它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宪法的确认。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追求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2.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二个知识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3.经济发展: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三个知识点是经济发展。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经济成就。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保持了稳定的增长率。
中国的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发展迅猛,吸引了大量的国际投资和合作。
4.改革开放: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四个知识点是改革开放政策。
改革开放是中国在20世纪末推行的重要政策,旨在引进外资、打破经济体制的僵化,推动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政策的成功实施,为中国的经济腾飞提供了重要动力。
5.文化传承与创新: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个知识点是中国文化传承与创新。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在现代社会,中国继承和创新了自己的文化,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中国的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文学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6.区域合作与国际影响力:红星照耀中国的第六个知识点是中国的区域合作和国际影响力。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中国倡导多边主义,推动了区域合作组织如上合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的发展。
中国还积极参与维护世界和平和推动全球经济合作。
红星照耀中国,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的一种形象描述。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总结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99be934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8c.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总结摘要:一、作者与作品背景1.作者:埃德加·斯诺(美国)2.作品背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二、作品结构与内容1.全书共12篇,又名《西行漫记》2.记录了作者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三、作品意义1.政治意义: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2.文学意义:成为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典范四、主要人物1.毛泽东: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作者采访的主要对象2.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等:共产党和红军的领导人,作者采访的其他重要人物正文:《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不朽名著,全名为《西行漫记》。
这部作品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地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
全书共12篇,以毛泽东为主要采访对象,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艰苦岁月里的顽强精神和革命意志。
斯诺作为一名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在陕北,斯诺除了采访毛泽东外,还采访了朱德、周恩来、彭德怀、贺龙、刘志丹、徐海东等共产党和红军的领导人。
通过他们的讲述,斯诺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战士们坚韧不拔、英勇斗争的形象,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希望之光。
《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成为同类作品的典范。
斯诺的文字生动活泼,既有深入浅出的政治分析,又有富有情感的人物描绘,使得这部作品成为了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窗口。
总的来说,《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的著作,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宏伟的历史画卷,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期的艰苦岁月和英勇精神。
《红星照耀中国》必考知识点
![《红星照耀中国》必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f1371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6c.png)
《红星照耀中国》必考知识点摘要:《红星照耀中国》必考知识点概述1.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2.作品的主题与思想内涵3.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成就4.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5.推荐阅读的版本与相关资料正文:《红星照耀中国》必考知识点概述《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原名《西行漫记》,作者于1936 年6 月至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采访后创作而成。
这部作品真实记录了作者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红星照耀中国》的必考知识点。
1.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红星照耀中国》的创作背景正值中国国内战争时期,作者埃德加·斯诺带着对红色中国的好奇和探索,历经艰险来到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深入红军生活,采访了众多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收集了大量第一手资料。
作者以客观、真实的态度,生动地描绘了红军的战斗、生活和信仰。
2.作品的主题与思想内涵《红星照耀中国》的主题是展现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斗争的伟大事业,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的精神风貌。
作品通过讲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表现了中国共产党坚定信念、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精神品质。
同时,作品还展示了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改革、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成就,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共产党的支持和信任。
3.作品的艺术特点与成就《红星照耀中国》在艺术上的特点是真实、客观、生动。
作者以第一手资料为依据,对红军的战斗、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使得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同时,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红军将领和普通战士的形象,使得作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
这部作品被誉为“中国革命的史诗”,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红星照耀中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作为一部非虚构文学作品,它开创了中国现代报告文学的先河。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知识点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9458baa4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7.png)
《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知识点梳理
一、党的领导:
1.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描写与塑造
2.党的扩大和壮大发展过程,党的组织建设、政治路线、思想作风等
3.红军政治工作、群众工作的开展
4.党的领导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包括长征、抗日战争等
2.井冈山斗争期间的领导地位和作为
三、红军:
1.红军游击战争的特点和实践经验
2.红军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开展
3.红军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的作战策略和战术
4.红军长征的经历和影响
四、抗日战争:
1.抗日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
2.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发展
4.全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经验教训
五、中国革命历史:
1.中国革命的起源、发展和演变
2.其他领导人如朱德、陈毅、林彪等的作用和贡献
3.井冈山斗争和秋收起义等事件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4.中共中央和红军的建立与发展
六、历史背景与社会情况:
1.二十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
2.国共合作与对日抗战背景
3.国共军队的发展和变革
4.中共中央的决策和指导
以上是《红星照耀中国》常考知识点的梳理,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掌握,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这部小说,也可以帮助考生备考相关考试。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总结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012cd93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f.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总结
一、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超酷的!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革命时期的大门。
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埃德加·斯诺这个外国记者,跑到咱中国来,深入了解红军和共产党的故事。
二、书里的那些厉害人物
书里描写了好多超级棒的人物。
毛泽东就是其中特别耀眼的一个。
他有着超凡的领导才能,对中国的革命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
他穿着朴素,和老百姓打成一片,一心想着怎么把中国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
还有周恩来,风度翩翩又机智过人,处理各种复杂的事务游刃有余。
三、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
书里讲了好多红军的故事。
比如说长征,这简直就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红军战士们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数不清的艰难险阻,但是他们始终没有放弃。
还有那些战斗,红军战士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聪明的战术,一次次战胜强大的敌人。
四、从书里感受到的力量
读完这本书,心里满满的都是敬佩和感动。
这些革命者们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能坚持自己的理想,为了新中国的成立奋勇前行。
这让我们在面对自己生活中的困难时,也有了更多的勇气。
他们的团结、坚韧、奉献精神,就像星星一样,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五、书的意义重大
这本书可不仅仅是讲过去的故事,它对我们现在也有着很大的启示。
它让我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环境。
同时,也激励着我们要学习那些革命者的优秀品质,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6f6f1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80.png)
《红星照耀中国》超详细知识梳理《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作品意义】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人物形象】毛泽东:肖像: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好,颧骨凸出。
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的面孔。
出身:出身农民,父亲原是一个贫农,克勤克俭,后来渐渐富裕起来。
父亲管教严格,母亲是个心地善良的妇女,为人慷慨厚道,常常愿意接济别人,可怜穷人。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8daf0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e84d27e.png)
整本书阅读《红星照耀中国》一、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多家上驻华记者、通讯员,兼任过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教授。
1936年,斯诺冒着生命危险,穿越重重封锁,到达保安,深入根据地,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活经历和革命精神。
他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又任《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阝报》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离开中国,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三次来华,并与毛泽东见面.1972年2月15日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北京大学内,即前燕京大学的校园里。
二、作品概况《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强且文笔优美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该书绝大部分素材来自作者采访的第一手资料,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作者通过与众多中国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林伯渠、邓发、徐海东等)以及与广大红军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的接触交往,了解革命根据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生活各方面的真实情况,准确、鲜明、生动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斗争业绩。
三、思维导图红星照耀中国作者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共产党及红军是如何绝处求生的共产党及红军的生存、发展靠什么共产党领袖人物的成长过程共产党领袖人物的信仰及他们对中国命运的思考四、人物形象人物人物形象相关情节毛泽东成长时期:富有反抗精神,善于通过斗争为自己争取合法权益;好学进取,有恒心和毅力;善于思考,有质疑精神。
成熟时期:质朴纯真,生活简朴;博览群书,涉猎广泛;精力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果决有魄力;感情深邃,爱军爱民。
①与父亲的矛盾对抗。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汇总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764d073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e6.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汇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汇总1.第一章: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1 背景- 中国旧社会的困境- 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2 党的筹备和成立- 五四运动对党的筹备的影响-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过程-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 党的早期活动- 中国社会情况分析- 主要活动和组织形式- 打破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桎梏1.4 红军长征- 长征的原因- 战略部署和途经的地区- 长征对中国共产党的影响2.第二章:新中国的建立2.1 解放战争的胜利-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 内战背景和经过- 新中国的宣告和成立2.2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任务- 三大改造措施:土地改革、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整党建党- 全面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意义和影响2.3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发展- 第一个五年计划-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路径-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成就2.4 “两弹一星”和改革开放- 核武器和人造卫星的研制成功-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和实施- 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3.第三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3.1 邓小平理论的提出- 改革开放后的新形势-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思想-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影响3.2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经济改革开放的措施和成就- 经济建设取得的突破和成就3.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 政治体制改革取得的成果和挑战3.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改革和传统文化的保护-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附件:附件一:中国共产党章程附件二:《红星照耀中国》电影剧本附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述法律名词及注释:1.党的筹备:指中国共产党在成立前进行的组织筹备工作,包括党的初步组织形成以及干部选拔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红星照耀中 国》 知识清单
![《红星照耀中 国》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c65f5d0a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d2.png)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清单《<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清单》一、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 1936 年 6 月至10 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二、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 1928 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 年 4 月到 1935 年 6 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 年 6 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三、主要内容1、探寻红色中国斯诺带着对红色中国的一系列疑问,如红军是否真的存在、共产党是否真的在为人民谋福利等,踏上了前往中国西北的旅程。
2、共产党领袖人物书中介绍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众多共产党领袖人物。
斯诺通过与他们的交谈和观察,展现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坚定信念和卓越领导才能。
毛泽东斯诺眼中的毛泽东是一个极具个人魅力和智慧的领袖。
他生活简朴,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着深刻的理解,同时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
周恩来周恩来是一个温文尔雅、头脑冷静、善于分析的人,他无私地为革命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朱德朱德是一位朴实、坚毅的将领,深受士兵和群众的爱戴。
3、红军的军事策略介绍了红军在面对强大敌人时所采取的灵活多样的军事策略,如游击战、运动战等。
4、红军战士的生活描述了红军战士们艰苦的生活条件,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斗志和乐观的精神。
5、根据地的社会状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根据地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土地改革、教育普及等,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
四、艺术特色1、真实客观作者以一个西方记者的视角,客观真实地记录了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的所见所闻,没有刻意美化或丑化任何一方。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知识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知识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831679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d.png)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记者。
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和通讯员。
1933年4月至1935年6月,斯诺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又任英国《每日先驱报》和美国《星期六晚邮报》的驻华战地记者。
1942年,他去中亚和苏联前线采访,离开中国。
1949年后,他曾三次来华访问,并与毛主席见面。
1972年2月15日,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
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的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2.写作背景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红星照耀中国》(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的写作。
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25 000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同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这部杰出的纪实作品终于诞生了。
3.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周恩来和朱德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考点归纳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考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8a2c4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61.png)
红星照耀中国主要考点归纳1、文学常识(1)《红星照耀中国》别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3)《红星照耀中国》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2、重要形象(1)毛主席是一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代表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苏区人民拥护他,他生活简朴,廉洁奉公,吃苦耐劳。
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有质疑精神,善于思考。
典型事例:他的财物只是一卷铺盖、几件随身衣物,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对当前世界政治惊人地熟悉,提出的世界政局时事问题连斯诺都无法回答谈及已死的同志事件,他眼睛湿润(2)周恩来是一个儒雅的革命者,是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
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热情细心,善于计划、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典型事例: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揽着红小鬼胳膊在乡间散步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3)贺龙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军事才能、急躁而又谦虚。
典型事例:带领红军长征过雪山用一把菜刀在湖南建立苏区(4)朱德沉默谦虚,天性温和,说话朴实,爱惜部下,喜欢运动和读书。
典型事例:与战士讲话往往脱下帽子,与部下同甘共苦。
定出自习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书籍。
红星照耀中国的主要故事情节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作了公正报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星照耀中国
编者:朱桥中学初二年级组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1.1905
2.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
党进行镇压。
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记》作为掩护。
3.《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经典的新闻纪实作品。
这个书名是什么意思?
4.
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实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
情风俗习惯等作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终于诞生。
5.内容简介: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
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6.作品评价:《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在政治意义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而且在报告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上也
«红星照耀中国»中译本出版后,在中国同样产生巨大的反响,成千上万个中国青年因为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纷纷走上革命道路。
«
红星照耀中国»的另一魅力,,以及他
7.浏览目录,说一说,
8.
9.
10.
11.
12.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13.
14.周恩来: 主要经历:出身官僚家庭—就读南开中学、大学—领导学生运动—帮助创建共产党—任职黄埔军校—组织大罢工—组织“八一”起义—在南方艰苦斗争—长征。
最让我感动的故事或细节:
15.毛泽东: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双目炯炯有神,鼻梁很高,给人的印象是一个非常精明的知识分子。
他诞生在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
在家乡韶山六所私塾读书,接受中国传统的启蒙教育。
1914年秋季,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
1920年11月,在湖南创建共产主义组织。
16.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1886年12月1日生于四川省仪陇县一个佃农家庭。
1909年初到昆明考进云南陆军讲武堂,同年加入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团体中国同盟会。
1911
年10
17.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18.长征精神的内涵:
19.
20.斯诺出发去中国前做了什么预防准备工作?
21. 斯诺认为“毛主席及其指挥下的红军之所以能克服重重困难,杀出一条血路胜利到达陕北”的原因是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