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名词解释9864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
李清照:
词“别是一家”:指词是与诗不同的一种独立的抒情文体,词对音乐性和节奏感有更独特的要求,它不像诗那样要分平仄,而且还要“分五音、又分无声、又分六律、又分清浊轻重”,以便“协律”“可歌”。李清照在《论词》中规定了词的风格、意境乃至内容范畴,即高雅庄重、婉约矜持的风格,认为此乃词之本色,也就是“别是一家”的主要特色。
易安体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强调“词别是一家”,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易安体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在当时广为流行。其艺术特点有:1.善用浅俗语,明白如话而又清新工巧,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且能“化俗为雅”。2.家国之痛与身世之悲相融合,又不失婉约词的本色,格调凄婉悲怆。3.倜傥有丈夫气,温婉中透出刚健、洒脱,不同于一般婉约词。
诚斋体:南宋诗人杨万里号“诚斋”,“诚斋体”诗,以师法自然的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奇特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滑的特点,创造出一种新鲜活泼的写法,改变了以往宋诗瘦硬生涩的风格,开创了新的诗风。诚斋体的风格则主要体现在杨万里的诗歌中,以七言绝句最为出色,其风格特征为活泼自然、饶有情趣;诗人以新奇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一切,捕捉那稍纵即逝的景象,主要以通俗明快的语言和丰富奇特的想象去描写自然风物和日常生活的情趣,同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如杨万里的《小池》。
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由于四位作家的字号中都有一个“灵”字,故谓之“四灵”;他们又都是永嘉人,诗风极为相近,而且都是由于叶适的鼓吹而闻名于世,所以被视为同一诗派。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
江湖诗派 1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入仕的游士,成为江湖谒客。2杭州书商陈起为上述诗人刻印诗集,总称为《江湖集》。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这些诗人就被称为江湖诗派。江湖诗派是一个十分松散的作家群体。3江湖诗人最擅长的题材是写景抒情,字句精丽,长于白描。如叶绍翁的《游园不值》。4刘克庄与戴复古成就突出。5江湖诗派的风格倾向是不满江西诗风而仿效“四灵”,学习晚唐,基本上代表着南宋后期诗坛的风尚。
晚唐体——宋初模仿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岛、姚合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代表诗人有林逋,内容多谢幽清静穆山林景色,枯寂淡泊隐逸生活,艺术上学习贾岛、姚合的“苦吟”精神,特别注重字句声律的雕琢推敲。
西昆体:1. 以杨亿等人为代表的西昆体,是宋初影响极大的重要文学流派。它有广狭二义,狭义的西昆体单指其近体律诗,广义的西昆体兼指其四六文。 2. “西昆”因宋初馆阁文臣唱和的诗集《西昆酬唱集》而得名。取玉山、册府之意 3. 代表作家以杨亿、钱惟演、刘筠为魁首,题材范围狭窄,集中于咏史、咏物与流连光景。4. 作诗宗主李义山,多用近体诗尤其是七律,讲究辞采,以偶丽为工,强调用典故,语言华美,风格典丽细密,好用事,以表现才学和工力。
中兴四大家南宋诗人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尤褒的并称。他们早年的诗歌受江西诗派影响较大,缺乏个性,后来另辟蹊径,各有创新,使宋代诗歌出现了新的转机,得以“中兴”,并为时人所推崇,故有此称。四人中陆游的成就最高,范成大、杨万里次之。
元曲四大家:指的是元朝时期四大著名元剧作家。他们分别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和郑光祖,前三人属于前期作家,后者属于后期作家,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和郑光祖的《倩女离魂》。他们的创作代表了中国元曲的巨大成就,对后世戏曲床需哦产生了深远影响。四大家的说法是元人周德清在《中原音
韵》中提出来的。
四大南戏 1元代南戏作品《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称为四大南戏。2《荆钗记》叙王十朋和钱玉莲的夫妇之爱。情节精巧,戏剧性强。荆钗这一道具贯穿全剧。《刘知远白兔记》写刘知远全家团圆故事,富有民间文学的特色。《拜月亭记》是根据关汉卿同名杂剧改编而成的。《杀狗记》写兄弟重归于好,颂扬孝悌观念。这四部戏体现着南戏的发展变化,“四大南戏”中的三个剧本都有传说中的作者,表明文人在南戏写定过程的作用。这些剧本既贴近民间,又显示出文人对南戏写作的渗透,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尤其在情节安排、人物塑造、语言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绩,对后来的南戏、传奇创作影响深远。与《琵琶记》一起,提高了南戏在曲坛的地位,彰显着南曲创作的生命力。
简述苏轼的“以诗为词”1.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向“士大夫化”发展。2.在苏轼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软性文学”。到苏轼将词题小序发展起来,做词寓以诗人句法、引议论入词、大量用经、子典故,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如《临江仙》。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型的士大夫词。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
《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莺莺的复杂心理:
莺莺是一名敢于追求婚姻自主和幸福爱情生活的多情钟情的女子。本折一方面描写了莺莺依依不舍的痛苦之情,另一方面也表现了莺莺重情轻利的思想。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埋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莺莺既倾诉着内心的万种离愁、无限幽思。又流露出怕被遗弃的痛苦心理。此时此刻,莺莺该有多少肺腑之言要说,然而她对“怜取眼前人”的临别赠言,其实正是她内心隐忧的曲折吐露,也是当时社会中司空见惯的身荣弃妻的悲剧在莺莺心灵上的阴影的反映。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而事实上张生应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莺莺发出了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还进一步把怨愤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蔑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感情变化:痛——————恨——————怕——————念
莺莺的形象:崔莺莺是一个集美貌与智慧于一身,温柔端庄,超凡脱俗,城府极深,勇于反抗封建婚姻制度,追求爱情自由与婚姻幸福的女子。她是王实甫现实主义创作下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她的意义在于并不完全脱离实际,而是闪现更多的现实主义光辉。
欧阳修的文学主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在文与道的关系上,他同韩愈一样,也强调“道”对“文”即内容对形式的决定作用,但在这一前提下,又指出了“文”的相对独立性,并不轻视艺术形式对表现内容的作用。其次,主张文学为社会服务,但并不狭隘地强调仅为伦理道德服务,注意了生活与创作的关系,把文章同现实中的事情联系起来,反对文士孤芳自赏,自说自话,无病呻吟。再次,提倡平易自然的语言风格。欧阳修的散文虽以学习韩愈相标榜,但他继承并发展了韩愈文从字顺的正确作法,而避免了韩文尚奇好异的作风。此外,他还主张简而有法的写作技巧,“简”即对题材的取舍剪裁要意深言简,有高度概括力;“法”是指艺术技巧,要写得生动形象,于含蓄中寓有褒贬
白朴《梧桐雨》——梧桐夜雨白朴的《梧桐雨》是描写杨玉环、李隆基爱情生活和政治遭遇的历史剧。其创作的着眼点却在于向经历过沧桑巨变的观众,宣示更深刻更沉痛的人生变幻的题旨。在《梧桐雨》里,白朴把梧桐与杨李的悲欢离合联系起来,李隆基对着梧桐回忆:“当初妃子舞翠盘时,在此树下;寡人与妃子盟誓时,亦对此树;今日梦境相寻,又被它惊觉了。”这点明了梧桐在整个剧本艺术构思中的作用。中国古代的诗文中,梧桐的形象,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