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论文参考文献范例

合集下载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范文

《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研究》篇一一、引言孤儿作品,指的是因著作权信息缺失或无法追溯而难以确定著作权归属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孤儿作品日益成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其著作权保护问题也愈发突出。

本篇论文旨在研究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探讨如何合理、有效地保障这类作品的权益,为文化多样性和创新性发展提供支撑。

二、孤儿作品的特点与影响孤儿作品由于缺少著作权归属的明确信息,通常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广泛分布于出版物、网络资源等各个领域。

其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由于缺乏有效保护,这些作品容易受到侵权行为的侵害;另一方面,也使得大量潜在的创作者和机构在利用这些资源时面临法律风险。

因此,对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模式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国内外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现状(一)国外保护现状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于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已有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

例如,美国通过《孤儿作品法案》等法律,为孤儿作品的合理利用提供了法律框架。

同时,一些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孤儿作品的著作权问题。

(二)国内保护现状我国在孤儿作品的著作权保护方面尚处于起步阶段。

虽然《著作权法》等相关法律对作品保护做出了规定,但在孤儿作品的认定、使用以及侵权救济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四、孤儿作品著作权保护模式的探索与构建(一)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制定专门针对孤儿作品的相关法律或法规,明确孤儿作品的定义、范围、使用规则及侵权责任等。

同时,完善现有《著作权法》中关于孤儿作品的相关条款,为孤儿作品的保护提供坚实的法律基础。

(二)设立专门机构成立专门的机构来处理孤儿作品的著作权问题,如孤儿作品数据库管理机构、争议解决机构等。

这些机构可以负责收集和整理孤儿作品的信息,并处理相关争议和侵权问题。

(三)促进信息共享与公开透明加强著作权信息的共享和公开透明度,鼓励著作权人主动将作品信息提交至相关机构或数据库,以便于公众了解和利用这些作品。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3]于玉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07年第4、10页。

[2]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42页。

[4]吴汉东著,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16页。

[5]它们分别使用的著作权是:复制权;复制权;广播权;广播权;广播权;翻译权、复制权;复制权;复制权;表演权;复制权;翻译权、发行权;改编权、发行权。

[6]张序九主编,商标法教程,法律出版社,1997年第3版第47页。

[7]刘春田主编,知识产权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第291页。

[8]吴汉东主编,知识产权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53页。

[9]张玉敏主编,知识产权法学,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年版第258页。

[10]、[11]彭学龙著,商标法的符号学分析,法律出版社,2007年版第65、68页[12]谢铭洋,智慧财产权之概念与法律体系,中国知识产权评论,第1卷第150页。

[13]王太平,商标概念的符号学分析,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14]、 [21]、 [29]黄晖著,商标法,法律出版社,2004版第164、197、193页。

[15]、[16]、 [20]、 [27]邱进前,美国商标合理使用原则的最新发展:The Beach Boys一案评析,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第5期。

[17]、 [18]、 [32]转引自杜颖,指明商标权人的商标合理使用制度,法学论坛,2008年第5期。

[19]、 [28]、 [34]王迁著,知识产权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93、515、515页。

[22]邓宏光,论商标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6年第1期。

[23]、 [26]李丽婷,BIOFRESH与水鸟的区别,中华商标,2008年第8期。

著作权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我国著作权的惩罚性赔偿条件、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模式…

著作权课题研究论文(五篇):我国著作权的惩罚性赔偿条件、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模式…

著作权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我国著作权的惩罚性赔偿条件2、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的归属模式3、专家证人制度的著作权侵权诉讼作用4、表情包的著作权保护及产业经营5、微博著作权的侵权保护全文总字数:24636 字篇一:我国著作权的惩罚性赔偿条件我国著作权的惩罚性赔偿条件摘要:惩罚性赔偿是一种源于英美法系的责任形式,起源于英国,很快被其他国家所接受。

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已引入该制度,《著作权法修改草案(送审稿)》在著作权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的制度。

然而,在制度的移植过程中,针对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条件上,我国立法还存在些许问题。

关键词:著作权;惩罚性赔偿;适用条件《布莱克法律辞典》中将惩罚性赔偿定义为“当被告的行为是轻率、恶意、欺诈时,(法庭)所判处的超过实际损害的部分;其目的在于通过处罚做坏事者或以被估计的损伤作例子对其他潜在的侵犯者产生威慑”。

[1]2014年5月1日实施的我国第三次修改后的《商标法》率先在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赔偿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2014年6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著作法修改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中在著作权法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制度。

本文分析了我国著作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立法现状,从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分别选取两个代表国家和地区,借鉴域外经验,分析送审稿中惩罚性适用条件规定的合理性。

一、我国著作权惩罚性赔偿的立法现状在著作权法新一轮修订中,我国著作权领域引入了惩罚性赔偿的制度。

2012年3月31日发布的《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一稿)》(以下简称“第一稿”)第72条第3款规定:“对于两次以上故意侵犯著作权或者相关权的,应当根据前两款赔偿数额的一至三倍确定赔偿数额。

”之后第二稿将计算的赔偿数额,从“一至三倍”提高到“二至三倍”。

第三稿又将赔偿倍数调整为一至三倍。

2014年6月6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送审稿,相较前三次的修改草案,送审稿的修改幅度最大,不仅将赔偿倍数提高至“二至三倍”,还给予了法官更大的裁量权,适用的条件从“应当”改为“可以”。

我国著作权侵权论文

我国著作权侵权论文

我国著作权侵权论文我国著作权侵权论文近年来,我国对于著作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在法学理论界和法学实践界的广泛关注,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迅猛发展和人们法律意识的不断提升,人们对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也不断提高。

人们在保护一系列传统权利的同时,对于知识产权有了更多的认识,并且对于知识产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在知识产权体系中,著作权作为其最早产生的知识产权在其体系中的地位不容小觑,它的保护对象是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方式复制的智力创造成果。

我国近年来出现了不少这样的'案件。

其中知名人物吴冠中诉被告上海朵云轩、香港永城古玩拍卖出售假冒其名画案件中。

最高人民法院在答复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的请示函中表示:精神损失的范围和数额,应该根据原告因侵权行为受到的物质损失和精神损害的全部实际损失,以及本案的综合情况给予肯定。

最后,上海高级人民法院判令各个被告共同赔偿原告损失73000 元人民币。

还有较为早期的“北大荒拆除篱笆墙”采访文章被剽窃案件中,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侵权人赔偿原告精神损失费九万元,其赔偿数额超出了其稿酬的十倍。

王东生等人诉长沙交通学院超出合理限度翻印其作品作为教学使用的侵权案件中,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在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判令其支付原告精神抚慰金9000元。

著作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界定(一)权利主体因人身权而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利或其他权利受到不法侵害,使其人格利益和身份利益受到损害或遭受精神痛苦,要求侵权人通过财产赔偿等方式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二十二条也有所规定:“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如下:首先,要有侵权行为损害事实的存在,才可能导致精神损害赔偿的发生;其次,其侵权行为需要造成受侵害人重大的精神损害或严重的危害了受侵害人的精神利益,如果损害行为造成的损失较为轻微则不构成;再次,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需要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即是损害事实的产生需要由侵权行为所导致;最后,对于其主观要件来说,侵权人主观上必须存在过错,即是侵权人明知或者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会对被侵权人造成精神上的重大损害,仍然作出侵权行为。

著作权论文合理使用论文: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原则之冲突

著作权论文合理使用论文: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原则之冲突

著作权论文合理使用论文:论著作权技术保护措施与合理使用原则之冲突摘要在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下,作品可以轻易地被复制和传播,给著作权的保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在此背景下,技术保护措施成为著作权人保护其权利的重要手段。

技术保护措施作为权利人私力救济的一种方式,有利于权利人对作品的复制和传播进行控制,却也容易与合理使用原则产生冲突,对公众利益造成损害。

如何建立公正、平衡的技术措施保护制度仍亟待进一步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著作权技术保护合理使用网络环境基金项目:2009年“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研究项目(g0920123028321)阶段性成果。

一、数字技术与网络环境下的技术保护措施(一)数字时代的挑战数字技术和网络的兴起,宣告着数字时代的到来。

文字、声音、图画与影像等信息经过数字转换后可以海量存储于计算机中。

如一万字的文章储存需100kb计算,一张700mb的光盘就可以储存超过七千万字的文字数据。

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与通讯技术的融合发展,以及光纤网络的兴起,数据传输速度大大提高,使传送、接收、读取、检索、下载与处理变得轻而易举;而软件技术的发展,例如p2p传输技术,更是使传输效率倍增。

创作成本和技术门槛的降低与复制和传播的便捷增加了使用者接触作品的机会,却也造成了著作权侵害的问题的日益严重。

几乎所有作品的利用都可能涉及复制,任何人都有了侵害他人著作权的可能性,使得传统著作权保护形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二)技术保护措施的发展网络世界的开放性削弱了著作权人对于其作品的控制能力,进而大幅地降低了其经济收益。

面临可能对著作权造成严重侵害的局面,著作权人以技术反制技术的做法,通过各种加密、限制性功能的程序或其他技术保护措施,以防止其作品不受非法的公开传输、复制或其他利用。

于是,防止未经授权复制或利用作品的技术保护措施应运而生。

技术保护措施一般指著作权人为控制其作品可否被接触、复制或传输,而以有效的技术手段来禁止或限制他人擅自接触或利用其作品的保护措施。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范文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范文

《论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篇一一、引言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著作权法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保护了创作者的智力成果,还平衡了知识产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

其中,合理使用制度作为著作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尤为突出。

本文将就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展开探讨,分析其内涵、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完善建议。

二、合理使用制度的内涵合理使用制度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他人可以无偿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而无需取得著作权人的许可或支付报酬。

这一制度旨在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进步,同时也保障了公众的知情权、教育权和言论自由等基本权利。

三、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现状我国著作权法在合理使用制度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而使用他人作品等十二种情形。

这些规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著作权法的合理使用制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四、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法律规定不够完善尽管我国著作权法对合理使用制度作出了一定的规定,但这些规定仍显得过于笼统,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

这使得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准确判断某种行为是否属于合理使用范围。

(二)与公共利益之间的平衡不够在保护著作权人利益的同时,应当充分考虑公共利益的需求。

然而,现行著作权法在保障公共利益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著作权人的权利过于绝对化,限制了公众对作品的正常使用。

(三)数字环境下的挑战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环境下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如何在保障著作权人权益的同时,促进数字技术的发展和知识的传播,是当前合理使用制度面临的重要问题。

五、完善我国著作权法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一)完善法律规定应进一步细化著作权法中关于合理使用的规定,明确各种使用行为的范围和条件。

同时,加强司法解释和实施细则的制定,为执法和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指导。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参考文献引言在科研和学术交流中,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是很常见的做法。

对于软件工程领域的研究,软件著作权的引用格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引用软件著作权可以帮助读者追溯到原始的研究数据和代码,同时也能向软件的作者或团队致谢。

本文将深入探讨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的相关要求、示例和注意事项。

什么是软件著作权?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软件著作权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软件著作权是对计算机程序所享有的法律保护。

计算机程序指一组能使计算机完成规定任务的指令和数据,包括源代码和目标代码。

为什么要引用软件著作权?软件著作权引用的目的是提供对原始软件的访问和检索能力。

有时,读者或研究人员需要重复原作者的实验,或者对代码进行修改和调整以适应其他场景。

通过正确引用软件著作权,可以保证研究的连续性和透明度,从而促进学术的进步和交流。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的要求正确引用软件著作权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软件名称:应该明确列出软件的名称。

如果软件有版本号或发行日期,也应同时包含在引用中。

2.软件作者:列出软件的作者或开发团队。

如果团队中有多个作者,可以使用“&” 或“and” 连接它们的姓名。

3.软件发布地点:引用中应该包含软件的发行地点。

如果是一个国际性的软件,可以使用总部所在地。

4.软件发布年份:软件的发行年份对于引用非常重要。

这一信息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软件的年代和使用版本。

5.引用类型:软件著作权的引用应该被标注为“software”或其他相关类型。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示例下面是一个示例,展示了一个正确引用软件著作权的格式:作者姓氏,作者名字. (发布年份). 软件名称 (版本号). 软件发布地点: 出版商.例如:Smith, John. (2021). MySoftware (Version 1.0). New York, NY: ABC Publishing.在示例中,软件的作者是John Smith,软件名称是MySoftware,版本号是1.0,发布地点是纽约, 出版商是ABC Publishing。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

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参考文献软件著作权是指对于计算机应用程序的创作权,也是一种知识产权。

在进行学术研究时,我们需要引用一定量的文献来证明我们所阐述的观点或结论,并给读者提供相关背景信息。

因此,了解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和参考文献的写作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一、软件著作权引用格式在进行软件著作权的引用时,一般采用以下格式:1、著作人姓名.软件名称[软件形态,如计算机程序,专利].软件出版单位,出版日期(或发布日期)例如:王明.超级磁盘清理工具[计算机程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2、软件名称[软件形态,如计算机程序,专利].著作人姓名.软件出版单位,出版日期(或发布日期)例如:超级磁盘清理工具[计算机程序].王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注意:需要显式指明软件形态,同时要标注出版日期(或发布日期),以方便读者找到相关软件。

二、软件著作权参考文献在研究报告、学术论文等文献中引用软件著作权时,应按照以下格式列举参考文献:著作人姓名.软件名称[软件形态,如计算机程序,专利].软件出版单位,出版日期(或发布日期)举例:王明.超级磁盘清理工具[计算机程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在文章结尾的参考文献列表中,应罗列所有引用的软件著作权,要注明著作人姓名、软件名称、出版单位、出版日期或发布日期等重要信息,如下所示:[1] 王明.超级磁盘清理工具[计算机程序].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对于使用的开源软件,应该在参考文献中注明其版权链接或开源证书。

总之,正确引用软件著作权是学术研究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熟练运用引用格式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可以让我们的学术著作更加严谨、准确、规范,也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著作权合理使用论文:论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著作权合理使用论文:论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

著作权合理使用论文:论我国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的不足及完善摘要合理使用是著作权法为调整著作权人、传播者、使用者之间利益平衡而设计的一项重要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遍承认。

当前我国相关规定不够完善,本文从合理使用概念、判断标准、我国立法的不足等方面作了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合理使用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著作权合理使用判断标准“著作权法的永恒困境是决定著作权人专有权的止境和公众获取作品自由的起点。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正是划分两者的界限。

合理使用制度在著作权法中起着重要的利益调整和平衡作用,这一制度堪称著作权法领域中的“斯芬克斯之谜”。

一、合理使用概述(一)合理使用的概念。

合理使用概念最初提出是在美国folsomv. marsh一案中,在美国1976年《著作权法》中被法典化。

目前,合理使用制度已成为各国著作权法的通行制度。

然而对其进行明确定义却很难,“美国版权律师mehilenimmer在他编写的一本版权案例集中,使用一个漫画故事贴切地向我们描述了版权合理使用的艰涩:一个疲惫不堪的朝圣者向圣人祈求旨意,‘何为合理使用’?圣人遥指一座高山”。

时至今日,学者对合理使用定义尚未达成一致,吴汉东先生将其定义为:“在法律规定的条件下,不必征得著作权人的同意,不必向其支付报酬,基于正当目的而合理使用他人享有著作权的作品的合法行为。

”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在其列举的12种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著作权》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这是我国法律对合理使用制度的明确界定。

(二)合理使用制度的价值。

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限制了著作权人许可他人利用其作品的权利和收取报酬的权利,同时使作品传播者和使用者获得不经许可和不支付报酬而使用作品的便利。

典型地体现了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人利益与促进知识信息广泛传播的双重目的。

一方面,《著作权法》以维护作者权益为核心,对作者权益的充分保护始终是各国著作权法的主旋律;另一方面,《著作权法》的制度设计要求有利于促进知识信息的广泛传播,以最大限度地实现文化科学事业的进步和繁荣。

知识产权法关于著作权的论文作业3000字(5篇范例)

知识产权法关于著作权的论文作业3000字(5篇范例)

知识产权法关于著作权的论文作业3000字(5篇范例)第一篇:知识产权法关于著作权的论文作业3000字论著作权与公共利益保障的关系一、著作权与公共利益概述(一)著作权保护概述1.著作权的立法宗旨和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的立法宗旨是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相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与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它体现了两条原则:一是保护作品的创作者与传播者的正当权益,调动其创作与传播作品的积极性,促进优秀作品的创作与广泛传播;二是协调作者、传播者与公众三者的利益关系,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加社会文化活动,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与科学事业的发展繁荣,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

2.著作权保护的原因我国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维护了公民的正当权益,完善了我国知识产权的法律制度。

《著作权法》的实施,标志着文学艺术领域无法可依的局面的结束,标志着我国著作权法律保护制度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著作权保护的限制著作权人以外的人在一定情况下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的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的姓名、作品名,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的其他权利。

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了合理使用的范围和具体方式。

(二)公共利益概念透析基于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法律概念,该概念本身的涵义便显得相当丰富。

纽曼的观点是将“公益”分为“主观的公益”与“客观的公益”。

“主观的公益”是基于文化关系之下,一个不确定之多数所涉及的利益;而“客观的公益”是基于国家、社会所需要的重要之目的及目标,即国家目的。

[2]他的这一观点符合现代宪法理念对公益的认定,提出了以国家目的任务为质的客观公益的判断标准。

边沁则认为:“公共利益”是独立于个人利益的特殊利益。

共同体是个虚构体,由那些可以说构成其成员的个人组成。

德国学者阿尔弗莱德·弗得罗斯则认为:公共利益既不是单个个人所欲求的利益的总和,也-[3]不是人类整体的利益,而是一个社会通过个人的合作而生产出来的事物价值的总和;而这种合作极为必要,其目的就在于使人们通过努力和劳动而能够建构他们自己的生活,进而使之与人之个性的尊严相一致。

知识产权法中的著作权论文

知识产权法中的著作权论文

知识产权法中的著作权论文
__________,男,汉族、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社长)电话:_________________
被告:_________________书店,住所地:_________________负责人:_________________
诉讼请求
一、判令被告__________上刊登向原告赔礼道歉的声明;
二、判令二被告赔偿原告损失及合理开支_____________元;
三、判令被告__________报社停止出版、发行、销售、传播侵权刊物并销毁该侵权刊物;
四、本案的诉讼费用全部由二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
(侵权事实)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作品一经完成,作者即享有著作权,作者对其创作的作品享有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等权利,并依法享有获得报酬的权利。

现被告未经原告许可,擅自将原告享有著作权的漫画作品作为商业性使用,其行为已严重侵犯了原告的多项权益。

原告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特向贵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维护原告合法权益,依法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

此致
__________市中级人民法院
起诉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日。

侵犯著作权的论文(精选3篇)

侵犯著作权的论文(精选3篇)

侵犯著作权的论文(精选3篇)侵犯著作权的论文篇1原告:_________________,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住址:___________省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_街道_____________村_____________幢_____________号被告:____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市_____________区_____________街道_____________路__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楼_____________房,法定代表人:_________________,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诉讼请求一、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著作权的行为,并在《_____________报》上刊登赔礼道歉的声明;二、判令被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_____________元;三、判令被告承担原告律师费、调查取证费等¥_____________元;四、本案诉讼费用由被告承担。

事实与理由原告_____________毕业于著名建筑院校建筑系,是专著《_____________》的作者。

《_____________》于_____________年_____________月由_____________公司公开出版发行。

《_____________》系原告历时两年多,消耗了大量精力和经济成本,冒着烈日酷暑和可能的生命危险,跑工地、爬高楼、乘施工电梯,等候最好的天气、光线条件,用上乘的拍摄器材,从最佳的角度,以建筑师的专业构图,拍摄了数万幅_____________知名楼盘的摄影作品(使用专业反转片),从中精选了1千余幅编著而成的以摄影作品为主的房地产专著。

可谓每幅摄影作品都来之不易,都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实用价值,体现了原告独特的建筑艺术审美水平。

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探究--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探究--优秀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探究姓名:吕祥恩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法律指导教师:杜颖2011-05-23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影视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本文立足于影视作品著作权利归属的不同立法模式,引入洛克的财产权理论和波斯纳的法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探讨,运用比较分析、案例分析、经济学分析相结合的多种分析方法,将理论和现实相结合,对我国现行的制度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并从理论角度提出构建我国影视作品著作权权利归属制度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总共四章,笔者首先在引言部分对影视作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在正文中对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我国影视作品的相关立法提出了建议。

第一章主要是对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规定的比较法研究。

第二章主要从经济学和激励论角度评析我国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的立法模式,并试图从理论角度找出适合我国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的模式。

第三章主要是结合我国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的保护现状,对完善我国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规定的相关建议。

第四章主要是对我国影视作品著作权归属问题立法建议的总结和展望,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关键词: 影视作品 著作权 归属 经济学 激励理论 相关创作主体的权益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audiovisual works’ ownership issues has become the initial question which re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industry.This thesis is based on different legislative models of audiovisual works’ ownership. It introduces Locke's property theory and Posner's analysis of law and economics theory, using various methods to analyze such as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the case studies and the economic analysis method. Also, applying the theory to reality, this paper has launched the detailed elaboration on our country’s present system and has put forward a proposal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ystem of audiovisual works copyright right ownership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This article comprises four chapters. The author first explores the definition of audiovisual works, and then uses four chapters to probe into the discussion of audiovisual works’ ownership issues, and put forward a proposal about the related legislation of audiovisual works. The first chapter is mainly about Comparative Law research. The second chapter anylzes China’s legislative model about ownership of audiovisual works from economics and incentive theory angles, and tries to find out the suitable copyright ownership model from the theoretical point. The third chapter puts forward proposals about how to consummate the related legislation of our audiovisual works with the industrial situation. The fourth chapter is the concluding part, which summarizes the main issues existing in our regime and predicts the future amendments of the regulations on audiovisual works’ ownership.Key words:The audiovisual works Copyright ownership EconomicsIncentive theory The related creators’ rights and interests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著作权论文

著作权论文

著作权论文- 论文标题:《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实践研究》- 摘要:本论文主要探讨了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实践研究的问题。

首先,阐述了著作权的定义和作用,强调了著作权对于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然后,分析了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包括国际、国内法律的规定以及相关国际公约的参与情况。

接着,对著作权的实践研究进行了深入剖析,包括著作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著作权的主体范围、著作权的意义和限制等方面。

最后,总结了当前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 关键词:著作权、法律保护、实践研究、文化创新、经济发展。

- 引言: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财产权利和人身权利。

著作权的保护旨在鼓励创作和创新,为作者提供必要的经济利益,并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论文将从法律保护和实践研究两个角度,对著作权进行深入探讨。

- 第一章:著作权的定义和作用- 1.1 著作权的定义- 1.2 著作权的作用- 1.3 著作权对文化创新的影响- 1.4 著作权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第二章:著作权的法律保护体系- 2.1 国际著作权法律的规定- 2.2 国内著作权法律的规定- 2.3 相关国际公约的参与情况- 2.4 著作权保护的挑战和问题- 第三章:著作权的实践研究- 3.1 著作权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3.2 著作权的主体范围- 3.3 著作权的意义和限制- 3.4 著作权保护的实际案例分析- 第四章: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4.1 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4.2 提升著作权保护的对策- 4.3 加强著作权国际合作的建议- 结论:通过对著作权的法律保护及其实践研究进行探讨和分析,可以得出著作权对于文化创新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当前著作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通过加强国际合作和完善著作权保护体系,将进一步推动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引用软件著作权 参考文献

引用软件著作权 参考文献

引用软件著作权参考文献文件名:引用软件著作权参考文献一、中文参考文献1. 张春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0.2. 张静.《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体系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3. 王伟东.《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条例》.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4.4. 刘永厚, 王瑞.《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 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6.5. 郝国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保护研究》. 北京: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8.二、外文参考文献1. Mark A. Lemley, Robert P. Merges, et 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New Technological Age. 4th ed. New York: Aspen Publishers, 2011.2. P. Bernt Hugenholtz. Copyright Law and the Public Interest: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U.S. and the European Union. The Hague: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3.3. David K. Gifford.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the SoftwareIndustry: A Legal Guide to Protecting Your Software. Maryland: West Group, 2005.4. Alan G. Story, Camilla Hrdy.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5. Jane C. Ginsburg. Intellectual Property: Cases and Materials. 3rd ed. New York: Foundation Press, 2009.。

著作权保护方向论文的参考资料

著作权保护方向论文的参考资料

网络作品著作权保护方向论文的参考资料
现在的《著作权法》其主要针对传统纸质作品而制定,尽管和传统作品一样,网络作品也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但网络作品受互联网传播特性的影响,其很难得到较为全面的保护。

特别是随着复制、扫描等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联网作品被大量的复制和传播,这使得《著作权法》在保护互联网作品时显得相对乏力。

(一)网络作品的法律性质定义
相比于传统作品在复制上存在的诸多困难,互联网作品通过技术手段复制更加直接。

而且传统作品的复制和互联网作品的复制存在着法律上的不同。

在传统作品上,复制指的是通过复印、翻拍以及录像等方式,对原有的作品进行复制。

这种权利决定了传统作品的传播和使用,所以促使传统作品的著作权大部分都集中在复制权上。

复制权在《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的解释上,其有着狭义和广义的区别,而我国的《著作权法》在最新的解释中运用的是广义的复制权,也就是作品的创作者所具有的复制权在狭义作品复制的基础上还包括对著作进行若干形式的变化,例如从文字到录音、从小说到剧本等。

事实上,在最新版的《著作权法》的解释中,其对于复制权的修订,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满足网络著作的需要。

由于相比于传统的复制,网络著作的复制有着自身显著的特点。

如果还是沿用之前的狭义的复制权解释,这将很难满足网络著作的需要,更加难以保护网络著作作家的合法权益。

但是尽管复制权随着网络作品的出现得到了修订,这种修订仍然尚未解决网络作品的法律性质与当前《著作权法》所限定内容之间的矛盾。

由于当下《著作权法》在判定作品发行性质的时候,其主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即提供复制并转移这两项权益。

但是在网络作品实际的传播过程中,由于其复制条件相对简单,所以很多时候网。

论著作权的正当性

论著作权的正当性

著作权正当性的论文作者:0906131******摘要著作权的正当性来源于人们对权利尤其是对私权的认识和孜孜不倦地追求。

因为:首先从法学史的视角观察,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为权利而斗争”的历史。

在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法律体系的构成中,权利是其基本要素,“一切法的领域均受到它的穿透和吸引”。

其次,著作权的产生及其权利体系的形成折射出法学理论上的权利观念及其理论的演进与理念思考。

因此,对著作权正当性的基础理论分析是我们判断著作权制度价值判断以及制度设计的重要理论平台。

关键词著作权知识产权正当性一、著作权的内涵“著作权”一词,系构筑在“权利”一词的基础上,是“权利之树”上的一个枝干。

近现代中国法律语言中的“权利”是西方法律语言“西学东渐”的结果。

这一结论的产生并非是针对中文“权利”一词的词形而言,而是基于从法律术语的角度对“权利”一词的实质含义的理解。

在理解“权利”一词的法律涵义时,我们必须注意一个重要的背景,即在欧陆国家的法与权利的理论中,“法”与“权利”不是各自独立的,相反,“法”与“权利”被以同一个词汇表达。

这一现象在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俄语、波兰语和其他斯拉夫语等语言中均存在。

二、著作权与权利要素在对权利理论进行讨论的过程中,笔者有一个比较深的感触,即凡说到权利及其理论,虽然尽力希望在我国的传统思想中寻觅到权利的理论,但是,却发现自己不得不“空手而归”。

因为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思想中,真正以人为核心的权利观念是没有的,所以也就导致人们的权利不可能成为法律制度所应当加以规范化确认的对象。

因而权利也就没有了被体系化进行规范的可能。

我国从法律制度上对权利进行规范的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有关权利的理论则是西方思想的“舶来”。

进一步说,我国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所产生的权利理论,是在抛弃我国传统思想且完全引进和接受西学权利理论的基础上出现的。

从我国传统的以“淡若虚无”的态度对待权利,到近现代“认真”对待权利的观念的大转变,十分清晰地反射出我国传统的忽视权利的思想与我国近现代由弱渐强的关注权利的思想之间,存在着一个十分明显的甚至是一百八十度的大扭转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著作权论文参考文献
一、著作权论文期刊参考文献
[1].我国科技期刊著作权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期.贺德方.
[2].中美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现状比较及对我国科技期刊版权保护的启示.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
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2年1期.张秀峰.沈玲.钟紫红.
[3].作品独创性判定标准的比较研究.
《知识产权》.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3期.姜颖.
[4].数字环境下恢复著作权利益平衡的基本思路.
《科技与法律》.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2004年4期.张今.
[5].互联网挑战传统著作权制度兼论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在网络空间中的新形式.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4年6期.冯晓青.胡少波.
[6].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侵权风险传导研究1).
《情报学报》.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0期.李婵.张文德.蓝以信.
[7].著作权延伸性集体管理制度的质疑.
《知识产权》.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2期.卢海君.洪毓吟.
[8].云计算环境下的著作权制度:挑战、机遇与未来展望.
《知识产权》.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
《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年12期.王太平.
[9].著作权刑法保护问题研究*以第三次《著作权法》修改为背景.
《中国出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14期.俞锋.刘晖.
[10].近二十年来我国期刊出版中著作权问题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被中信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收录ISTIC.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4年2期.赵鸥.贾国方.朱漪云.李宁.
二、著作权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
[1].著作权约定移转问题研究.
作者:栾晓雅.民商法学山东大学2014(学位年度)
[2].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应对数字网络环境挑战.被引次数:12 作者:于玉.法学理论·民法原理山东大学2007(学位年度)
[3].我国网络环境下音乐作品著作权许可制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宋学萍.民商法学河南大学2013(学位年度)
[4].著作权质押法律问题探究.被引次数:2
作者:鲁幽.民商法学西南大学2012(学位年度)
[5].微博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被引次数:1
作者:王荣彬.民商法学西南大学2014(学位年度)
[6].公共数字图书馆著作权限制制度研究.被引次数:2
作者:周贞.民商法学河北经贸大学2013(学位年度)
[7].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作者:何芳.经济法学安徽大学2013(学位年度)
[8].中日著作权法律保护比较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作者:李文燕.法律学山东大学2014(学位年度)
[9].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研究.
作者:祝琳琅.民商法学辽宁师范大学2015(学位年度)
[10].视听作品著作权研究——以参与利益分配的主体为视角.
作者:张春艳.西南政法大学2014(学位年度)
三、相关著作权论文外文参考文献
[1]Intelligentcopyrightprotectionsystemusingamatchingvideoretriev alalgorithm.
MyoungBeomChungIIJuKo《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
[2]PolicyimplicationsoftechnologyfordetectingP2Pandcopyrightviola tions.
JonM.PehaAlexandreM.Mateus《Telecommunicationspolic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1
[3]Ofscience,copyrightandopenaccess.
Jacob,SherryRachel.《CurrentScience:AFortnightlyJournalofResearch》,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15
[4]OnlinecopyrightenforcementbyInternetServiceProviders. AdrienneMuir《JournalofInformationScience:Principles&Practice》,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
[5]Contentdistributionandcopyrightauthenticationbasedoncombinedin dexingandwatermarking.
ShiguoLianXiChenJinweiWang《Multimediatoolsandapplication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21
[6]DWTbasedcodingDNAwatermarkingforDNAcopyrightprotection. SukHwanLee《InformationSciences:AnInternationalJournal》,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4
[7]Acopyrightprotectionwatermarkingalgorithmforremotesensingimage basedonbinaryimagewatermark.
Zhu,P.Jia,F.Zhang,J.
《Optik:ZeitschriftfurLichtundElektronenoptik:=JournalforLightandElec tronoptic》,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0
[8]Arobustzerowatermarkingalgorithmforcopyrightprotectionoftextdo cuments.
ZuneraJalilaAnwarMajidMirza 《JournaloftheChineseInstituteofEngineers》,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2
[9]ANovelLosslessRobustWatermarkingMethodforCopyrightProtectionof BiomedicalImage. ZhigangChenXiaohongDengFengZengHuiwenLiuLiangChen
《Journalofnanoscienceandnanotechnology》,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33
[10]Copyrightauthenticationforimageswithafullcounterpropagationne uralnetwork.
ChuanYuChangHungJenWangShengJyunSu《ExpertSystemswithApplication》,被EI收录EI.被SCI收录SCI.201012
四、著作权论文专著参考文献
[1]著作权侵权认定之难点研究以典型案例中行政和刑事责任的认定为切入点.
欧广远,2012中国科学技术法学会2012年年会
[2]基于利益平衡的网络信息资源著作权补偿原理研究.
陈伟斌.张文德,20132013年“公平公开共享:我们需要的信息社会”学术研讨会
[3]互联网产业驱动下的著作权规则变革.
熊琦,2014“深化改革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论坛暨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
[4]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刑法保护的挑战与应对.
李润华,2012检察机关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专题研讨会
[5]搅乱文坛的法律以《大清著作权律》为中心.
李直飞,2012“民国社会历史与中国现代文学”学术研讨会
[6]著作权激励限度的经济分析以作品创作为视角.
张文韬,2014“深化改革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论坛暨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
[7]利益平衡视野下的著作权最大化国际保护新发展《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泄漏文本相关条款考察.
刘宇,2012中国国际经济贸易法学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暨中国与国际经济法律秩序的变革研讨会
[8]著作权刑法保护力度问题及对策研究.
张静,2012检察机关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科学发展专题研讨会
[9]《大清著作权律》的立法模式及现实价值.
王坤,2014“深化改革与中国知识产权制度”论坛暨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会2014年年会
[10]机构知识库的著作权问题探索.
胡芳,20132013中国机构知识库学术研讨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