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第1-3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名称: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
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2-2030)
文本
漯河市人民政府
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三年一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 3第二章市域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 6第三章市域产业发展规划-------------------------------------------------------------------10第四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规划区城乡统筹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六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中心城区发展方向和空间增长边界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九章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二章中心城区历史文化保护与旧城更新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三章中心城区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四章中心城区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五章中心城区防灾减灾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六章分区开发控制指引--------------------------------------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七章中心城区城市六线控制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八章中心城区近期建设及远景发展设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十九章规划实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
为指导漯河市城市建设和发展、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对《漯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进行修编。
第2条规划适用范围
本规划为城市规划区内土地使用及各项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区内各项规划的制定和县(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制定,须遵循本规划。
第3条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3.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2002年);
4.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年);
5.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2007年);
6.《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2011年);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原经济区规划(2012-2020)》(2012年);
8.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2011-2020)》;
9.河南省人民政府《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0年);
10.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导则》(试行)
(2012);
11.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新区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豫政〔2010〕
89号;
12.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
13.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2年);
14.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河南省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报批若干规
定》的通知(豫建规园[2005]104号);
15.漯河市人民政府《漯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2010年);
16.国家、省、市相关的其它政策性和法律性文件。
第4条规划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的规划编制工作方针;转变规划编制思路与理念;规划中突出前瞻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并注重与其他规划的衔接;遵循城乡统筹、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筑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突出全域规划,在全市域范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
第5条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2012年——2030年;
近期:2012年——2015年;
中期:2016年——2020年;
远期:2021年——2030年。
第6条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分为三个工作层次,即市域、城市规划区和中心城区。
1.市域规划范围:市域行政辖区面积2617平方公里,包括所辖的市区、
舞阳县、临颍县三区两县范围。
规划内容: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2.城市规划区范围:结合《城乡规划法》,把中心城区及周边联系密切的
乡镇范围,统一划定为本次规划的规划区,总面积548平方公里,包括
现状城区的沙北办、天桥街、马路街、顺和街、城关镇、干河陈、翟庄
办7个街道办事处,以及城区外围的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空冢郭、大刘镇、阴阳赵、龙城镇、孟庙镇、黑龙潭乡、姬石乡、召陵镇、邓襄
镇等1个开发区、5个建制镇、4个乡所在的行政辖区范围。
主要规划
内容为:城乡统筹规划,包括空间管制规划。
3.中心城规划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建设范围以及周边空冢郭、大刘镇、阴
阳赵、龙城镇、孟庙镇、黑龙潭乡、姬石乡、召陵镇、邓襄镇等部分乡
镇建设用地,具体西至阴阳赵,南至市界,东至召陵镇镇区,北至新北
环路-龙江路范围,覆盖面积约169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
120平方公里。
主要规划内容为:土地使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公共
设施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生态环保规划以及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等。
本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均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执行本规划。
第7条规划重点
1.探索实现中原经济区“三化”协调发展先行区的发展路径;
2.深化漯河在河南省现代城镇体系中的功能定位;
3.建立城市规划区城乡统筹的规划框架,协调中心城区与周边乡镇及科学
发展载体建设之间的关系;
4.推动中心城区空间拓展和结构优化;
5.改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6.衔接新一轮土地利用规划、漯河新区规划的规划理念和控制要求;
7.落实近期重大项目布局。
第8条强制性内容
本规划文本中加粗加下划线条文为强制性内容。
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市总体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总体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9条规划法律效力
1.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集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专题)三部分组成。
规划文本和图集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漯河市域内的一切土地使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本规划的规定。
第二章市域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第10条区域协调战略
(1)积极推进与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其他城市的经济合作与协调发展,加强在产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城镇空间与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增强漯河作为核心城市之一向中原经济区中南部的辐射带动能力。
(2)强化与许昌、平顶山的经济合作和协调发展,打造豫中南的成长三角,形成以京广发展走廊、洛平漯发展走廊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带动和辐射周口及驻马店,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
第11条经济发展战略
(1)坚持以不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与环境为前提,以“三化”协调发展为路径,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2)以漯河新区、商务中心区、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不断提升漯河经济发展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力提升质量和水平。
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第12条社会发展战略
(1)全面推进人口健康发展。
不断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2)积极促进社会公平。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关注弱势群体,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保障事业社会化,改善创业环境,建设完善的社会事业体系,推动社会均衡发展。
(3)切实保障城市安全。
构建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完善的防灾减灾和应急保障的设施系统,建立有效应对各种公共突发事件的预警和防范机制。
第13条生态环境发展战略
(1)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
加强沙澧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
(2)加强平原地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
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湖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建设。
(3)严格执行环境排放标准。
控制大气、水、噪声和固体废弃物污染,加强重点污染源的监督与管理,优化能源结构,节约使用能源。
第14条总体发展目标与发展愿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跨越式发展为理念,以改革开放和创新发展为动力,着力探索功能复合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着力探索城乡统筹改革发展的新机制,着力探索集约节约发展的新途径,力争在全省率先建成“城乡一体化,‘三化’协调发展,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中原地区最适合创业、就业和居住的城市”。
这一总体目标也可以概括为以下发展愿景:“食品名城、中原水城、字圣故里、宜居名城”。
第15条发展目标体系
本次规划根据漯河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将城市发展目标分解为经济发展、资源环境、社会人文三大类目标体系。
表1漯河市总体发展目标体系表
第16条分阶段经济发展目标
1.近期
到2015年,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优化产业结构,依托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加强巩固和发展“食品名城”。
GDP达到1200亿元,人均GDP达到42553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65:25。
2.中期
到2020年,整体经济增长到一个新台阶,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提高,交通区位优势显现,逐步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城市、中原经济区中南部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GDP达到1900亿元,人均GDP达到65972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9:61:30。
3.远期
到2030年,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依托社会人文资源、生态环境资源等,建设成融合字圣故里、中原水城、宜居名城的生态宜居城市。
GDP达到4000亿元,人均GDP达到133333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57:36。
表2漯河市分阶段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第三章市域产业发展规划
第17条产业发展策略
1.从生产率提高、价值增值角度,优化现有产业结构
坚持食品工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舞阳盐矿资源,发展盐化工产业;引进先进技术,扩大造纸行业的生产规模和产品质量、类型,不断提高产品档次,使漯河成为中部地区重要的造纸工业基地;增强装备制造业的配套发展水平,加强同食品、电子、资源等重点产业衔接的机械装备发展。
2.从提高城市能级水平角度,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加快现代物流基地建设;健全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商务服务业;统筹科技资源,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引进优秀人才,鼓励发展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加强农民工职业技术培训;积极培育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会展、中介等生产性服务业。
3.从技术进步、增强竞争力角度,提升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能力
提升现有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建立专业化的企业孵化中心;以现有食品工业的产业基础为依托,设立专门的教育专区;设立研发基地和公共服务平台;建立公共信息网络,促进科技信息共享;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集聚区,借助全球产业分工及我国沿海东部产业转移的契机,引入外部优质资源,建立合作园区。
4.加强与周边城市产业协作
充分利用平顶山、许昌、周口及驻马店的农业资源,广泛开展肉制品加工、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等联系,做大做强食品工业。
充分利用平顶山的煤炭、电力资源大力发展本市盐化工产业。
5.从融入区域市场角度,加快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合作
加强同平顶山、许昌、周口及驻马店的旅游合作,将原来处于4个旅游城市的过境地带状态转变为旅游线路的结点位置,通过为周边城市提供旅游集散服务,带动形成豫中南旅游区,进而融入到河南省的旅游线路中。
第18条第一二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工业“一心、二带、一基地、五大产业集聚区”的一二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1.“一心”: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
原规划面积24.2平方公里,拟实施“东扩南伸”布局调整,扩展面积共7.65平方公里,其中东扩6.25平方公里(西起京珠高速公路,北至宁洛高速)、南伸至市边界1.40 平方公里,扩展后总面积为31.85平方公里。
国家漯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建设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基地为目标,将充分发挥国家级产业孵化服务中心的优势,实现园区从单一工业企业区向以制造为基础、集研发及相关配套服务于一体的综合园区转变。
重点发展产业包括:食品精深加工、食品机械和纺织服装等无污染的都市型工业,积极发展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禁止并逐步搬迁污染类化工企业。
2.“二带”:京广优势产业带和漯舞化工产业带
京广优势产业带:京广铁路和京珠高速是我国南北向主要交通廊道,其沿线已经发展成为产业集聚地区,也是漯河融入中原城市群甚至更高一级区域合作的重要地区,应以商贸物流集散、食品集群、旅游集散相关产业为主,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漯舞化工产业带:漯舞铁路西接煤炭和能源条件良好的平顶山,沙颍河航道复航后,漯河港将成为平顶山煤炭东运的重要节点。
结合漯河的盐矿资源,漯舞化工产业带将成为盐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等产业集聚,漯河融入河南省重化工业带的必然选择。
3.“一基地”:裴城生态农业基地
因滞洪区影响,不宜大规模工业开发,拟作区域绿心,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周边食品加工提供原料,并开发农业观光项目,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场所。
4.“五大产业集聚区”:东城、沙澧、淞江、临颍、舞阳
东城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12.05平方公里,其中起步区4.05平方公里,发展区4平方公里,控制区4平方公里,拟北扩东伸9.68平方公里。
作为未来漯河东向发展的首要地区,产业上以食品加工及配套为主导,同时发展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高技术含量的产业,成为漯河工业用地拓展
的首选地区。
沙澧产业集聚区:总规划面积13.96平方公里,其中,跨高铁向西扩展7.86平方公里。
规划以漯河港为中心,重点发展纺织、商贸物流、文化娱乐、休闲商住等功能。
其中,107国道以西、澧河以南为工贸产业集中区,沿107国道以商贸物流为主,沿沙澧河两侧以文化娱乐和休闲、商住为主。
淞江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8.6平方公里,完善食品加工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机械制造产业,并加快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临颍县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16.56平方公里,拟实施“东进北扩”,其中东进3.21平方公里,北扩3.95平方公里。
园区分别由一二类工业区、行政文化居住区、仓储物流区和生态环保区四个功能分区组成,以食品制造、电子电器作为区内的主导产业。
舞阳县产业集聚区:原规划面积11.42平方公里,拟向东扩展盐化工园区6.01平方公里、加工贸易区1.2平方公里。
集聚区的主导产业主要以盐化工产业为主,兼顾机械制造、制衣制鞋等产业。
按照功能布局主要划分为盐化工园区、贸易加工区和综合服务区。
表3漯河市产业集聚区情况一览表
第19条第三产业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一廊三核九区”的服务业空间布局:
1.“一廊”:沿河现代服务业走廊
依托沙澧河沿河两岸重点引进休闲娱乐项目,发展高档商务楼宇和精品楼盘,形成集休闲观光、文化展示、娱乐健身、商务住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滨水休闲商务观光走廊。
2.“三核”:三大服务业核心
(1)老城商贸核心:以人民路、交通路为轴线,完善娱乐、休闲功能,推进商业建设,打造中原地区领先的商贸集聚区。
(2)西城商务核心:以漯河商务中心区为依托,构建以商务服务、高铁商贸、创智研发为主导功能的商务中心区。
(3)新城金贸核心:以漯河新区起步区为依托,构建以金融、总部经济为支撑、以港口、京珠高速、城际铁路、豫中南陆路口岸等综合交通优势为载体的辐射豫中南的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3.“九区”:四大物流园区和五个服务业集聚区
(1)淞江综合物流园区:近期规划1.5平方公里,远期规划6平方公里,涵盖粮食、食品、棉花、木材、家电、煤炭、工业品等诸多产品流通运输,辐射豫中南地区及安徽交界区域的综合性物流园。
(2)沙澧汽贸物流园区:沙澧产业集聚区内柳江路以南、现107国道以西、漯舞路以北、新规划107国道以东,近期规划33.3公顷,远期规划100公顷,结合汽车贸易、食品加工、机械材料及纺织品生产,以食品、汽车、建材、家具、农资、花卉、纺织品、机械装备为主要物流对象的豫中南地区汽车贸易特色物流园区。
(3)大河工业物流园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许慎路、南至人民东路、北至渭河路,规划占地约133.33公顷,以食品机械、冶金设备、生物医药、化工产品、纸制品等为主导的工业产品物流园区。
(4)南环食品物流园区:东环路以东、南环路以南交汇区域的漯阜铁路两侧,规划占地约20公顷,依托双汇等大型食品企业,主要提供货物集散、中转、仓储、配载、货运代理等服务的大型食品物流园区。
(5)源汇特色商业区:建设服务漯河、提升漯河、辐射豫中南,以主题公园、古镇文化、休闲商业为主的旅游商业区。
大力发展包括主题公园、特色餐饮、时尚住宅、科普文化、休闲商业、娱乐健身等多领域的休闲产品的辐射整个豫中南的现代休闲娱乐聚集区。
(6)召陵特色商业区:按照“区域协同、产业联动、凝练特色、低碳高效”的发展原则,打造辐射豫中南、连接郑州的以专业市场为特色的商贸集聚区;还要优化商业布局、服务周边需求,建设漯河城区东部现代新型商业中心。
(7)郾城特色商业区:遵循“服务集聚、有机共生、人文关怀、智慧低碳”的发展理念,建设以会展金融为驱动,以品质商业商贸、商务休闲配套、生态滨水居住为主导的复合特色商业区。
(8)文化教育聚集区:新北环与许慎路交叉口一带,依托许慎文化园和漯河大学城,重点布局高等教育、职业培训、生态文化、创意产业、博物馆等服务业的文化教育聚集区。
(9)专业市场聚集区:位于源汇区城乡结合部,重点发展建材、家具、汽车、农产品等专业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