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演变趋势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演变趋势

1山东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的演变趋势

1.1产业结构的调整

根据山东省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如表1。根据表1,可以把山东省产业结构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1980-1983年改革初期调整期。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36.4%上升到1983年的40.4%;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0年的13.6 %上升到1983年的20.7%;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50.0%下降到1983年的38.9%,降低了14个百分点。整个产业结构呈现“2-1-3”的格局。1983年是山东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年开始,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状态中。

第二阶段为1984-1991年第三产业崛起期。这一时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1984年的20.7%上升到1991年的30%,上升了9.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缓慢上升;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下降,从1984年的38.2%下降到1991年的28.8%,下降了11.6个百分点。整个产业结构也呈现“2-1-3”的格局。1991年也是山东省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年开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了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第三阶段为1992年至今三大产业稳步调整期。这一时期,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下降通道,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一直处于上升通道,但是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要高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整个产业结构呈现“2-3-1”的格局。

山东省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演变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首先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次,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并超过第一产业位居第一位,第一产业退居第二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小;再者,随着

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位居第二位,第一产业退居第三位。可以预见,山东省产业结构进一步演变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将继续上升,第二产业仍是主导力量。

2.2国外就业结构的发展状况

根据国际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出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就业构成表,详见表3,分析该表可以发现,从2000年到2006年,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整体发展趋势是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逐年上升。到2006年底,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中国最大,中国的香港和澳门最小,才0.2%,阿根廷其次,第一产业的就业比例0.8%;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依然是中国所占比例最大,达到35.2%,其他国家和地区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在20%-30%;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最大的是中国香港,达到85.1%,其他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也都在50%-78%。大部分地区的就业结构已经形成了“3-2-1”的格局,中国的就业结构和其他国家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3.1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比较

根据表1中山东省产业结构数据分析,山东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的演变趋势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济的发展和进步,首先是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其次,由于工业化的发展,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逐渐增大,并超过第一产业位居第一位,第一产业退居第二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最小;再者,随着科技的發展知识经济的到来,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位居第二位,第一产业退居第三位。可以预见,山东省产业结构进一步演变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将继续下降,第二、第三产业将继续上升,第二产业仍是主导力量。

山东省劳动力就业构成比例从1980年到2009年一直呈现“1-2-3”的格局,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大幅度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平稳上升。基本符合配第-克拉克定理。从产业发展目标和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的良好发展劲头来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的上升趋势将继续保持。

3.2与库兹涅茨定理的比较

根据表1中的数据分析,山东省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的演变趋势基本符合库兹涅茨定理,第一产业劳动力就业比重普遍下降,并且工业化达到一定阶段

以后,第二产业就不能够大量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只有第三产业对劳动力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体现出较强的就业弹性。

3.3与刘易斯和拉尼斯—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的比较

山东省第一产业农业劳动力的实际转移遇到了许多阻碍,现阶段依然是第一产业的劳动力人数最多,对产值的贡献却很少,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没法得到有效转移,山东省的这种演变趋势基本符合刘易斯和拉尼斯—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模型。

3.4与钱纳里—塞尔奎因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理论的比较

通过表1中的数据可以发现,山东省的演变趋势基本符合钱纳里—塞尔奎因就业结构转换滞后理论。山东省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具有滞后性,现代工业部门,首先要吸收那些在劳动密集、技术水平不太先进的工业部门的劳动力,然后再吸收农业部门的劳动力,劳动力结构的转移要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化。

4山东省和国外演变趋势的相互比较

4.1山东省和国外各国产业结构的比较

以2008年为例,对山东省和表2中几个国家、地区的产业结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山东省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处于中间的位置,第一产业占GDP比重最小的国家是韩国,仅为2.6%;山东省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大,达到56.8%,第二产业占GDP比重最小的国家是巴基斯坦,仅为26.6%;山东省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最小,为33.5%,第三产业占GDP最大的国家是新加坡,达到72.2%。因此,山东省的产业结构和外国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山东省的产业结构依然是“2-3-1”的格局。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巩固第二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最终达到国际上先进的“3-2-1”式的产业结构格局。

4.2山东省和国外各国劳动力结构的比较

以2006年为例,对山东省和表3中几个国家、地区的劳动力结构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山东省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是非常高的,达到39.1%,中国和泰国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比山东省的还要高,分别为42.6%和42.1%;山东省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也是比较高的,达到31.4%,中国和捷克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比山东省的还要高,分别为35.2%和40.1%,其他国家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比较平稳,分布在20%-30%;山东省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最低,仅为29.5%,第三产业就业比重最高的是中国的香港,达到85.1%。因此,山东省的劳动力结构和外国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