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版地理八上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候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分布的复杂性和影响因素的多样性,使得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有一定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2.掌握影响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因素;3.培养读图、析图能力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分析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2.使用图解法,通过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3.利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实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2.准备相关案例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要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气温和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
3.操练(15分钟)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引导学生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方面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选取典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如:为什么赤道地区气温高?为什么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如:气候变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极端气候事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全一册课件-第二章-世界气候
互动课堂理解
如何阅读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1)纵坐标表示气温,单位是℃;横坐标表示时间。 (2)图中为一年中不同月份的平均气温。 (3)气温变化曲线图的功能:估计一年中最高月均温和最低月均温, 计算气温的年较差;判断气温季节变化大小,气温曲线弯曲程度的 大小,反映了气温变化的幅度。
东 部多雨。
4.中纬度地区,一般 沿海 多雨, 内陆 少雨。
5.两极地区纬度高,终年寒冷, 蒸发微弱 ,降水 少 。
6.山地迎风坡一侧,因气流抬升,气温 降低 ,易凝云致雨;而
背风坡一侧,降水 少 。
7.降水的时间差异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全年各月降水多
且 均匀 、全年各月降水稀少、夏季多雨
和 冬季多雨 。
12
【例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互动课堂理解
(1)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多? (2)该地哪几个月降水较少? 解析:从降水柱状图中可以看出,该地10、11两个月降水多,6、7、 8三个月降水少。 答案:(1)10、11月降水多。 (2)6、7、8月降水少。
轻松尝试应用
1234
1.有关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十分充沛,内陆地区降水一定十分稀少 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 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部降水少,西部降水多 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半球,B地在
半球。
关闭
(1)7 (2)7 (3)南 北
解析 答案
第二课时 世界的降水
快乐预习感知
1.降水的地区差异是由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洋流
和 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的。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通过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分布规律以及影响因素,使学生了解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教材内容包括气温的测量单位、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的基本类型以及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等。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气候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概念及其测量单位;2.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3.能够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解释实际问题;4.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气温和降水的测量单位及换算;2.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3.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4.运用气温和降水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2.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知识;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观察能力;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展示气温和降水的分布情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2.设计问题探究活动和案例分析;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指导;4.确保教学设备和用品的正常使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这两个地理要素。
2.呈现(10分钟)介绍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测量单位及换算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使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3.操练(10分钟)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运用案例分析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气温和降水知识。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4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旨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世界范围内的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掌握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增强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2.难点:气温和降水的形成机制,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的阅读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
3.讨论法:分组讨论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分享讨论成果。
4.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地区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引导学生理解气温和降水的形成机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PPT等相关教学材料。
2.提前让学生预习本节课的内容,了解气温和降水的基本概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世界各地的气候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气温和降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气温和降水状况。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观察世界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其分布规律,并分组讨论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4.巩固(10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总结,使学生掌握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课件
4、找出世界”干极”,沿海地区一定湿润多雨吗?
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
3、洋流因素
暖流经过的地方降水偏多,寒流经过的地方降水偏少。
洋流的作用: 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4、地形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中
火烧寮
国 “
雨
极
”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
降水
纬度位置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陆地(比热容小,升温快降温快) 海洋(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慢)
南半球等温线较平直; 北半球等温线较弯曲。
影响因素三:洋流
同纬度地区,有 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 较高,有寒流经过的 地区气温较低。
摩尔曼斯克
符拉迪沃斯托克 (海参崴)
读下图,观察亚洲大陆上10℃等温线穿过的地方,出现了0℃ 等温线,这是为什么?
海陆位置
同纬度地区,距海近,降水多;距海远,降水少。 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及内部少雨,东部多雨
洋流因素 暖流经过降水偏多,寒流经过降水偏少
地形因素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降水的时间差异
• 全年各月降水多且均匀 • 全年各月降水稀少 • 夏季多雨 • 冬季多雨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的绘制
<0 ℃ 亚洲东北部最冷
<0 ℃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0 ℃
读图判断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哪一个稀疏,哪一个密集,这说明了 什么问题?
北回归线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大;南半球 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
南回归线
活动探究2——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
读P34图C,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图例,在图中找出气温在20℃以上地区的分布范围。气温在 30℃以上的地区分布的纬度范围。 2、找出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 3、读图判断南北半球的等温线疏密程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名师整理)最新中图版地理8年级上册第2章第1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精品课件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 分布特点;
3.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等温线的含义,掌握阅读等 “等温线分布图”的正确方法。
2.学会阅读世界1月,7月气温分布图 ,归纳其气温分布的特点。
部分地区气温最高,超过30 ℃ 。 (2)南极洲和北极圈以北的格陵兰岛,气温在0 ℃以下。
(3)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南北温差小。
课堂小结
本节课通过分析世界1月和 7月平均气温的分布图,我们了 解了世界上1月和7月气温的分 布规律。
课堂练习
1.描述气候特征的基本要素是(B )
A.降水和湿度 B.气温和降水
新课学习
2. 找出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
0
0
0 南极洲和北极圈以北的格陵兰岛,气温在0 ℃以下。
新课学习
3.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等温线大致是
密集的还是稀疏的?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南北温差小。
新课学习
世界7月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 (1)北纬40℃与南回归线之间的广大地带,气温多 超过20℃。地处北回归线两侧的非洲北部和亚洲西部
新课学习 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
(1)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地区,气温多在20℃以上。南回 归线两侧的澳大利亚大陆北部部分地区气温最高,超过30 ℃ 。
(2)南回归线向南和北回归线向北,气温逐渐降低。南极洲 和亚欧大陆大部分地区在0 ℃以下,亚洲东北部部分地区甚至 低于—40 ℃ 。 (3)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北半球等温线密集,南北温差 大;南半球等温线稀疏,南北温差小。
2.2世界气候++课件-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全年炎热干燥
热带雨林 (板状根)
热带草原 (猴面包树)
热带季雨林
热带沙漠 (骆驼)
世界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世界的气候 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
世界的气候
地中海气候的植被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由于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大部分植物 都有了耐旱的特点,植物大多比较低矮,植物 叶子很厚,多水多汁,有的叶子上面还有蜡质 层的保护,这样的植物结构有利于储存水分或 减少蒸发,使植物过度干旱的夏季。
世界的气候
热带 亚热带 温带 其他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带气候(2种) 高原山地气候
根据最冷月气温值确定温度带:
最冷月气温 15℃以上 0℃~15℃ -15℃~0℃ -15℃以下
所属温度带 热带景观-来自带季雨林二、热带气候类型 比较:热带气候类型的异同点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及附近 亚马孙分布最广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的 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 有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
100N到23.50N附近 亚欧大陆东南部
全年高温 分旱、雨两季
回归线附近的
热带沙漠气候 大陆西部和中部
均匀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以“水”定“型” 夏雨型 季风型和草原型
冬雨型 地中海气候 少雨型 热带沙漠和温带大陆性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世规律界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
中图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PPT课件
要熟悉城市天气预报 图中常用的天气符号 哦!
1.天气和气候有何差异?举例说明。
2.气候的基本要素有哪些?有何变 化规律?
自主学习
要素
气候
气温
时间变化
日变化 年变化
纬度分布
影响因素
降水
空间分布 季节变化 影响因素
问题归纳
气温日较差=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
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什么时间?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雷阵雨等
3.降水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4.通常用—各月—降—水—柱状—图—表示一个地方一年 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5.如何通过等降水量线图分析一地降水量 的分布情况
类型
图示
对流雨 受热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暖湿空气 上升原因
降水特征
分布地区
上升运 动形式
强烈 受热 上升
赤道地区 我国夏季 午后
纬度因素
2、同纬度地带,海洋陆地气温不一样 夏季陆地高于 海洋
海陆位置
3、同纬度地带,山区比平原地区气温 低 。 地形因素
4、同纬度海域,暖流比寒流流经地区气温 高
洋流因素
自主学习
1.什么叫降水?和降雨有区别吗?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2. .气象部门如何把降雨分类?
B:阿拉伯半岛
降水少 B
A 降水多
B
D
F
猜想:
回归线附近,年降水量大陆东岸多,西岸少?
少
多
少A 多B
少C
多D
少E 多F
结论三
√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比大陆
中图版(王民主编)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
中图版(王民主编)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优质课公开课课件、教案第二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气温和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世界的气温”部分,教材首先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三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差异。
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需要学生记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记忆。
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指同一地点而言的。
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能够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这个练习,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
课程标准:1、阅读世界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2、阅读世界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3、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特点;(2)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
(3)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世界气温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运用分析、比较等方法归纳世界气温分布规律;(2)通过对某一处随海拔的升高温度变化情况尝试从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并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世界各地气温和降水规律的探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同时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步养成关心世界气候的行为习惯。
重点与难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第一课时:世界气温一、导入新课(2分钟)以三位同学的寒假生活照,A同学中国黑龙江漠河,B同学泰国普吉岛,C同学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的景观图来引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些地区的景观和人文特点的差异?从而引入本章教学。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5
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5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是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的一节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地理分布,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界气温的分布,包括气温的测量单位、气温的分布规律等;第二部分是世界降水的分布,包括降水的测量单位、降水的分布规律等。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表、案例和地图,引导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地理分布,分析其影响因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世界地理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地图和案例,分析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理解其影响因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掌握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表、地图和案例,培养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认识地理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增强环保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图表和案例,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主题。
2.讲授新课:(1)气温的分布:介绍气温的测量单位、气温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气温分布图,了解世界气温的地理分布。
(2)降水的分布:介绍降水的测量单位、降水的分布规律,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降水分布图,了解世界降水的地理分布。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综合复习专题04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解析版)
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专题04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知识梳理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
一、气温的分布与变化1月平均气温和7月平均气温以及年平均气温都是反映一个地区气候特征的重要指标。
1月份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下,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极洲、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平均气温最低,大洋洲大地内部平均气温最高。
7月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南半球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10℃以上,南极洲平均气温最低,非洲北部和西洲西部平均气温最高。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逐渐降低。
一、降水的分布和变化世界年降水量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赤道附近地区降水量多;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量较多,大陆西岸降水量较少;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量一般多于内陆地区;两极地区降水量少。
综合练习一.选择题(共12小题)1.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于()A.日出前后B.正午时分C.日落前后D.午后2时【分析】气温指空气的温度,用℃表示,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解答】解:气温的日变化中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也就是午后2点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某同学在元旦观测巴中市的气温日变化,填表记录时,有一个值他记为K,则K值有可能为()A.6B.﹣1C.2D.4【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一般在北京时间的2时、8时、14时、20时,这4次气温的平均值即为日平均气温。
【解答】解:一个地方的气温受太阳辐射的影响,在一年内会发生变化,在一天内也会有变化。
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14时,最低气温是在日出前后,所以图中K的气温应该是4℃以上,故A正确。
故选:A。
3.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上海市所属的气候类型是()A.A B.B C.C D.D【分析】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解答】解:从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A地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B地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为热带草原气候;C地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热带季风气候;D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中图版
某地理兴趣小组观测当地某月全部六次降水过程,当 地全年平均降水量约530mm,并记录了降水量,如下表。 据此回答3~4题。
日期
3日 5日~6日 10日 21日 24~25日 29日
降水量 15mm 21mm 25mm 13mm 35mm 41mm
3.该地当月降水量为
(A)
A.150mm
B.25mm C.5mm
对流雨一般强度大、 历时短、范围小,常 伴有雷电。
地形雨:湿润空气 水平运动时,遇到山 地,沿山坡“爬升“, 温度下降,水汽凝结, 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
往往在湿润气流的 背风坡形成雨影区, 降水少。
锋面雨: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 被迫“抬升”,冷却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锋面雨往往具有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雨极”
乞拉朋齐
怀厄莱阿莱 阿塔卡马沙漠
“旱极”
1.读图,看一看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哪里降水多? 2.读图,比一比 亚欧大陆沿海地区 和内陆地区哪里降 水多? 3.读图,说出 年降水量少于200 毫米的地区主要在 哪里?
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
1.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 降水少。
2.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大陆西岸 降水少,大陆东岸多。
降水: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1.关于地表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A.气温的空间分布一般用气温变化曲线图来表示 B.海拨越高的地方年平均气温越高 C.夏季同一纬度地区陆上气温低于海上气温 D.北半球大陆1月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
2.下列地区中,四季气温变化最显著的是 ( D ) A.赤道地区 B.热带地区 C.寒带地区 D.温带地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阅读世界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思考回答下 列问题。
3.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课件2024-2025学年中图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A
B
海陆位置
降水柱状图
降水通常用毫米表示
全年多雨
全年少雨
夏季多雨
冬季多雨
气候类型图
鲸湾港和伊尼扬巴内的位置和气温有什么 特点?
洋流
有暖流经过的地方气温高, 有寒流经过的地方气温低
珠穆朗玛峰跟吐鲁番盆地的气温相同吗? 地形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若A处有一座山,山顶比A处高1000米, 则山顶的温度是 8℃ ?
不同地区气温的影响因素
A B
纬度位置
B
A
海陆位置
第二章 世界气候
气温 降水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世界的气温
1.气温:指的是大气的冷暖程度,一般 用 ℃ 表示
2.把所有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线,这条线 叫做 等温线 。
图图中中气E温、F最两高点的的点气是温相D同吗,?最为低什是么?B
相同,因为E,F处于同一条等温线上
世界各地(不同地区)的气温是相同的吗?
此时下北说图半此明中球时此哪是最时个什有太半么可阳球季能直的节是射?气几哪南温月个半份更半球?高是球一什?些么?季
节?
(1)4(02°)南N到极(3南洲)等回和温归北线线极大之圈致间以与的北地,纬区气线,温平气在行温0℃超以过下20℃
全球气温都是从 低 纬度向 两极 递减 高纬度
北半球的等温线较 弯曲 (平直/弯曲)
为什么赤道地区多雨,两极地区少雨呢?
赤道及其两侧地区全年气温 高,蒸发量大,降水多
回归线附近大陆 西部 , 内陆 降水少,东部 降水多
沿海地区降水多,还是内陆地区降水多?
沿海地区降水多,沿海地区更容易 接触到海洋吹来的暖湿气流,更容易形 成降水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
中图版八年级地理上册2.1《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世界的气温和降水》这一节内容是中学地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气温和降水的相关概念,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从而提高他们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学习这一节内容时,仍需要进一步深化对气温和降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解。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对气温和降水有一定的感知,但如何将这些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气温和降水的概念,了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学会运用地理图表和数据,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提高他们适应和改变生活环境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深入理解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2.教学手段:利用地图、图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上的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气温和降水的概念,掌握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课堂讲解:结合地图、图表和实例,详细讲解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将生活经验与书本知识相结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案例精选第二章 多样的世界气候 第一节 世界的气温和降水(1)课改实验区 韩英 一、教学设计思想 教材分析:气温和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世界的气温”部分,教材首先利用“世界年平均气温”图和三个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然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来分析世界气温差异。
气温垂直递减率,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需要学生记住,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计算,加深记忆。
教学时要向学生说明,气温的垂直递减是指同一地点而言的。
要求学生掌握的技能是能够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能据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材在课后习题中安排了这个练习,可以利用课堂时间当堂完成。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 (2) 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
(3) 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 (2) 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3) 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气候的影响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重点与难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 教 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地球仪 二、教学流程整体架构三、教与学的过程(导入新课)叙述:每天晚上7点整,大家一般都收看中央电视台权威新闻节目-新闻联播。
在新闻联播之后,会有一个观众都比较关注的节目?学生回答。
提问:那我们是否听说过有气候预报呢?根据大家以前学习的中国地理知识,谁来解释一下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学生:思考回答。
天气时短时间、易变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是长时间的、较为稳定的大气状况。
过渡:衡量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呢?每天我们会说今天天气热不热?指得是?如果说今天会不会下雨?这说的是?气候的两个重要因素是气温和降水。
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内容就是世界的气温和降水。
首先我们来分析世界气温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
(讲授新课)叙述:今天我们的学习方式是“问题式学习”方法(播放幻灯片)。
播放幻灯片:问题式学习方法。
叙述:问题式学习方法也就是老师精心准备了一些问题,同学们能够阅读相关资料,逐个击破各个问题,就达到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请大家打开课本23页,阅读图B。
大家看到这幅图上又有一些红色的曲线。
学生读图。
叙述:这些红色的曲线代表的是等温线,何谓等温线,等温线就是把是将气温相同的地点连结起来的曲线,等温线之间的间隔根据需要而定。
这幅图上等温线之间间隔为?学生回答:10提问:世界气温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向南北两侧有什么规律?学生:思考回答。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总结:好这是世界气温分不的第一个规律。
追问:气温分布呈现这种规律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
有的同学能想到是热量分布不均匀。
继续提醒导致热量均匀的原因,学生基本可以想到是太阳辐射。
总结:地面或的辐射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而太阳辐射在各个纬度范围是分布不均的。
太阳直射点范围内得到的能量多,而非太阳直射点,得到的太阳辐射要少。
请大家看如下实验。
演示:手电筒垂直射到桌面和斜射到桌面上,桌面受光面积有差异。
解释辐射在各个纬度分布不均匀的原因。
提问:读地图册P12,P13页。
1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7月份平均气温分布图上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吗?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哪一个比较平直?为什么?课件上打出这些问题。
学生读图,思考。
总结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差异。
如果不是很准确,可以给与提示在北半球图上,同一纬度位置,海洋和陆地的温度值相同吗?总结:海洋和陆地的不同影响了气温的分布。
夏天,大家度假都喜欢区海边还是内陆?学生:海边。
提问:夏天感觉海边凉快。
请阅读课本24页,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差异是如何影响气温分布的?学生:阅读课本。
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主要是组成海洋和陆地的物质的差异影响气温分布。
提问:读地图册P12,13页同一纬度,非洲南端东海岸与西海岸的气温哪个高?原因是什么?播放课件:问题展示学生:读图思考。
东海岸的气温高于西海岸。
学生可能总结不出来。
提示:请看大屏幕,补充有关洋流小资料。
播放课件:洋流小资料。
洋流的概念,及根据冷暖差异对洋流的分类。
提问:同学们根据上述提示,猜想影响非洲东海与西海岸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暖流和寒流的差异。
暖流流经的地区,温度升高,寒流则相反。
提问:为什么有如下的景象发生?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播放课件:图片和古诗。
学生思考:解释古诗饱含的含义,并总结影响因素。
总结:主要指的地形也就是海拔的差异。
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在不断的降低。
看课本26页,大家阅读第一自然段。
试计算:四川成都峨眉山高峰金顶海拔3099米,请计算金顶与海平面的温差是多少?学生计算。
总结:经过分析我们概括了世界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
如下气温分布规律以赤道为中心,向两极递减。
同一纬度,夏天陆地高于海洋,冬天,陆地低于海洋影响因素太阳辐射海陆性质差异洋流海拔课堂练习:根据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
月份214653绘制方法:横坐标代表时间,纵坐标代表各月平均气温。
如何读气温曲线图:最高月气温-最低月气温=年较差一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读图四步骤:夏季气温热还是凉爽?冬季气温冷还是温和?温差较大还是较小?平均气温较高还是较低?学生:绘制,并分析。
本堂课小结:气温是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我们重点分析了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并掌握了如何从气温曲线图获取一地的气温变化规律,从而获得气候变化的规律。
四、课后总结中国地理的气候部分学习,为世界气候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在学习多样的世界气候时,可以积极利用前面所学习知识。
如导入环节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主要是以读图为基础,而影响因素分析是依赖前面所学习一部分地球运动知识基础。
读图分析是这堂课的主要特点。
第一节世界的气温和降水(2)课改实验区韩英一、教学设计思想教材分析:气温和降水是重要的气候要素,因此教材将此作为本章第一节的内容。
“世界降水”部分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思路与“世界气温”大体相同。
也是先通过读“世界年降水量”图和完成思考题来了解世界降水的分布规律;而后,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和地形四个方面分析世界降水的地区差异。
降水的空间分布主要受让学生了解洋流对降水的影响。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的影响,这在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上都有反映;降水的地区差异还考虑洋流、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为此教材简单介绍了山地迎风坡和背风坡降水的差异,也以“阅读”资料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洋流对降水的影响。
降水的季节变化一般用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
利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能读图说出降水的规律是学习地理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教材归纳降水的季节差异表现为四种类型: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和冬季多雨型。
在实际教学中,利用不同地区的降水资料来绘制降水量柱状图,从而分析降水的四种季节类型差异,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4)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气温、降水的分布规律;(5)利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并分析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
(6)了解引起世界气温和降水地区差异的因素。
过程与方法:(4)通过回顾中国的气候,使学生明确天气和气候的概念;(5)利用世界主要城市的天气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引导学生比较气温和降水的差异;(6)指导学生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降水分布图,对比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分析影响气温和降水分布的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利用资料分析气候现象的技能,使学生了解自然地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研究方法,科学地解释气候现象。
重点与难点:世界气温和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利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分析气温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读图法,演示法,讲述法,问题法教具:世界气温、降水分布图,多媒体,地球仪二、教学流程整体架构三、教与学的过程(导入新课)大家关心天气一般除了关心气温外还关心哪一个要素呢?如今天气温有多高,降水概率有多大等等。
那么什么是叫降水呢?降雨与降水有什么不同呢?学生:降水包括降雨、降雪、冰雹等形式。
(讲授新课)叙述:降水包括了固态和液态水。
降水和气温一样是气候的一个重要要素。
我们沿用学习气温的方法来学习降水。
首先,大家阅读课本27页图L,总结世界降水分布规律。
播放课件:课件对比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降水分布规律由学生总结。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降水分布的规律。
降水也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讲解:大家总结不错。
下面对照第二气温分布第二个特点,总结降水分布特点。
播放课件:显示降水分布的第一个特点,气温分布第二个特点,同一纬度,在海洋和陆地上的差异。
提示降水分布规律从沿海和内陆地区来比较。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
沿海地区的降水大与内陆地区。
叙述:降水分布基本上是这些特点。
播放课件:显示降水的第二个特点,由沿海向内陆,降水量在递减。
叙述: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四个。
那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降水的因素与气温的影响因素是否相同,具体是如何影响的?请同学们就降水的两个分布规律来分析。
学生:思考分析。
学生基本可以总结出赤道地区海水广布,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沿海地区水汽比较多,内陆水汽难以到达。
追问:海洋面积广布,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海水才能转化为水汽?为什么水汽难以到达内陆?学生一:如果温度高水面蒸发会旺盛。
有利于形成降水。
学生二:水汽在输送过程中可能碰到了障碍物。
追问:障碍物主要是什么?学生:山地叙述:好,我们引出影响降水分布的另外一个因素:地形。
请大家看大屏幕,在山地地区经常有的降水类型。
播发课件:地形雨课件。
提问:为什么在迎着风的一侧能形成雨,而在背风的一侧降水少呢?学生:思考。
叙述:迎风坡一侧,气流随着坡而抬升,在抬升过程中,温度降低,空气中含有的水汽过多可能凝结,形成降水。
在背风坡一侧,气流在下降过程中,温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结。
不容易形成降水。
提问:看课本27页图L,非洲东西海岸降水量差异的原因?非洲东西海岸气温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读图。
思考。
学生总结是洋流。
叙述:总结了影响世界降水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大家可以结合气温分布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对比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