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 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 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孟 子》
董仲舒为了与“五行”相配,在孟子已有的“仁”、“义”、 “礼”、“智”四德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信”字,从而构 成了“五常之道”。
二、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是中国传统思维的重要形式。它是指思维主体, 也就是人通过对思维对象的直观认识,以非逻辑、非理性的 形式,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 直觉思维没有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它直接得出结论, 主体不能明确地意识它的进程,不能用语言把该过程和得出 该结论的原因清楚地表述出来。 直觉思维具有综合性、直接性、跳跃性、快速性等特点。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 《诗经·八佾》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论语·为政》
(二)艺术创作的中和之美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 以修、齐、治、平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二、 以伦理道德为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纽带
三、 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 四、 崇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物壮则老”、“否极泰来”。—— 《老子· 五十七章》“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 五十八章》
“日中则昃,月盈则食。”—— 《易经》 “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 《天论》 “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 ——周敦颐《太极图 说》 天地之化日新,“静”也是“动之静”。 ——王夫之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毛泽东
第三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及价值取向
第一节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就是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出发点。
一、 辩 证 思 维
二、 直 觉 思 维 三、 中 和 思 维
一、 辩证思维
辩证思维就是讲一分为二;运动与发展,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对立统 一,质量互变;反对绝对化,孤立与静止的看问题······。 五行相生相克:“水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老子· 二章》
“顿悟”本是佛教名词,与“渐悟”相对。 从佛教含义来看,“顿悟”是指无须经过繁琐仪式和 长期修炼,即可豁然觉悟,把握佛教“真理”。这种思维活 动的过程和结果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有赖于个人自己 体悟。
三、 中和思维
(一)中和思维集中体现于“中庸之道”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
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天下大同
大同 : 儒家在《礼记· 礼运》中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 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 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记· 礼运》 近代康有Baidu Nhomakorabea《大同书》也提出“人人相亲,人人平等, 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
(一) 直觉思维是直观与体悟的统一
中国传统的直觉思维是在直观和体悟的基础上把握事物 的一种思维方式。直观,就是对事物进行整体的观察所产生 的感觉;体悟,就是用心来观察,以过去的经验为积淀,对 事物进行感悟和体验。 “盖天说”—— 西汉杨雄等 “浑天说”—— 东汉张衡
(二)直觉思维是一种特殊的顿悟
崇尚平均主义在历代农民起义中也可以看出来:
1. 东汉末黄巾起义军提出了“太平”的口号,太平,即非常公平。 2. 唐末黄巢起义,他自称“冲天太保均平大将军”,打出了“平均”的旗帜。 3. 北宋王小波起义以“均贫富”为理想;南宋钟相、杨么起义以“等贵贱、 均 贫富”为理想。 4. 元末农民起义以“杀尽不平方太平”为旗帜; 5. 明末李自成要“均田”。 6. 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则有“四有二无”的社会理想。
韩非曾提出“三纲”思想,即“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 认为“此天下之道也”。
三、物质与精神关系中的重义轻利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 《论语·里仁》 “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董仲舒
“存天理,灭人欲。” ——朱熹
四、崇古倾向和平均主义
日本学者中村元在他的《比较思想论》一书中认为: “中国人一般都重视过去的事情,有一种尚古主义的保守性, 数千年来延续着同一种思想方法。他们的学问是传承性的, 自由思想也不够发展。”
损有余而补不足。 ——老子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论语·季氏》 继老子、孔子之后,董仲舒看到当时土地兼并严重,以 至于“富者田连阡陌,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严酷现实,他 也力主“调均”、“限民名田”。
一、以修、齐、治、平为积极进取的价值取向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至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 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庶民, 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大 学》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把立德、立功、立言看作是“三不朽”,认为“太上有立德,其次 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而成仁。——《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