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圈环流说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教学内容在湘教版《地理I》第二章第三节 大气环境的第二模块—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和移动的第三部分.本课教学内容在“大气环境” 章节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对前两节热力 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知识的应用和迁移,也是 由小空间尺度地理问题扩大到大的空间尺度地 理问题的迁移,还是学习和探讨后面的“气压 带和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气压带和 风带对其气候的影响”的基础,还对理解后面 洋流的形成和分布以及自然带的分布都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说课题目:三圈环流 说课人:杨玲玲
说 课 程 序:
一、教材分析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三 、教学方法 四、学生活动设计
五、教学程序
一.教材分析 : 1、课标分析
2、教材地位和作用
3、教学目标 4、教学重点难点
1.课标分析
1)说课标 课标要求是:“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 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标准”关注三圈环流,它是自然环境中物质运 动和能量交换的重要形式之一,对自然环境的形 成和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对水、热、地貌、气候 等的影响)。
3、学生动机和兴趣:运用讲授法学生在理解全球范 围内的三圈环流系统就会陷入思维的局限中,因而需 要利用动画演示的方法、动手制作、绘图等方法 帮助其激发兴趣,帮助其理解。
学法指导:观察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三.学生活动设计
1.六人小组共同制作三圈环流立体模型 2.绘图气压带风带示意图
四、教学方法
1.图导图练法 2.情景导学法 3.自主学习法
(三)理论联系实际
“冰岛火山灰云蔓延欧洲大陆,近6000航班停飞” a、火山灰是怎样越过海洋蔓延欧洲大的? b、火山灰怎么能够影响到航班(飞机在平流层 飞行,平流层据地面有一定的高度,火山灰为什 么能上升那高)?
设计意图:前后呼应,开拓学生思维,培养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四).挑战自我
绘制南半球三圈环流图,标出气压带风带 名称。
4.制作模型
5.探究式教学法 6.动画演示法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质疑激趣 (二)教授新课 1.温故而知新
2.三圈环流的形成
(三)理论联系实际 (四)挑战自我 (五)课堂小节 (六)布置作业
五.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质疑激趣 请学生观看一幅有关冰岛火山灰的图片, 据大标题“冰岛火山灰云蔓延欧洲大陆, 近6000航班停飞”以及图片中的冰岛与欧 洲大陆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两个质疑: a、火山灰是怎样越过海洋蔓延到欧洲大陆 的?b、火山灰怎么能够影响到航班(飞机 在平流层飞行,平流层据地面有一定的高 度,火山灰为什么能上升那么高)?
设计意图:设问激趣使学生对下节课产生期待
(六)布置作业
1.默画出三圈环流模式图和平面图 2.画一幅气压带风带北极俯视图
设计意图:
①夯实基础 ②转换视角,训练地图绘制和判读能力
五、板书设计(主板书)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一:单圈环流(北半球,只考虑地表冷热不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三圈环流(加上地球自转)
90°N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能用简炼的语言描述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②能准确说出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的形成及分布。
③能准确熟练地画出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
(2)过程与方法:
①制作三圈环流模型 ②绘制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规 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阅读形象直观的图像,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形成地理 的空间思维。
(五)课堂小节
现实总比理想的情况复杂,全球性大气环流在地 球自转,即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呈现出了三圈环流 的形式,在地表体现出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考虑地球公转后,我们发现全球气压带风带还有着 季节性移动。 可以说我们从理想步步接近现实,现在我们再来 看看萨拉齐的风向,和我们的实际生活中的感受相 符吗? 不相符,为什么呢?我们又忽略了什么因 素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
极地东风
盛行西风 90°S 东北信风 东南信风
0°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正面
侧面
教学体会
1.客观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 2.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3. 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4. 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以致用;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三圈环流的形成
难点: 三圈环流形成的动态过程、三维 空间中的风向
重点、难点确立依据:
1.重点确立的依据是三圈环流是全球气压带、 风带形成的基础,也是世界气候形成的基础; 2.难点确立的依据是学生缺乏空间想象力,难 以建立一个三维空间模式,更难在三维空间模 式上理解低空和高空的风向.
(二)教授新课
1.温故而知新
学生描述并用手模拟比划热力环流 情境转换:假设地球不自转,太阳直射赤道,极地与赤道间 会形成热力环流吗?你能用绘制图像表达吗?
设计意图:增强感性知识,巩固旧知,为新知作铺垫
(二)教授新课
2.三圈环流的形成
(1)情景质疑,提出问题 ①来自赤道上空的气流能流到赤道?为什么? ②因地转偏向力,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 设计意图:自主学习,找出难理解的内容. (2)动画演示,原理分析 设计意图:在预设问题的引领下,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 生理解三圈环流的形成原理。 (3)制作模型,动手动脑 设计意图:“独学而无友,孤陋而寡闻”。让生生互动, 激起彼此的灵感,拓展思维空间,突破重难点 (4)图形转绘,突破重难点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立体图与平面图转化能力,训练图形转 绘能力
二.学情分析和学法指导
1 、学生特点:本节课内容涉及立体几何、力学等相 关知识,高一年级学生还没学,空间思维的建构能力还 不是很完善,推理能力较差,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 在着局限性,但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 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
2、学生已有知识:学生已经掌握热力环流及风的形 成因素,因而具备学好本节课的知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