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病监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
50 105
2013-2016年检测阳性结果比较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诺如病毒
2015-2016年总体监测情况
2015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673例,其中门诊病例 411例,住院病例262例;男性363人,女性310人;
人才队伍
在岗职工2765人,其 中卫技人员2435人, 占88.07%
高级职称466人 中级职称576人 博士12人 硕士387人
2. 如何开展监测工作
食源性疾病监测项目
我院为全省首批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之一,于2011年12 月启动了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承担省哨点医院监测项目3项。
特定病原体的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
食源性疾病检测
Yes或No
住院食源性疾病报告卡第一页
住院食源性疾病报告卡第二页
住院食源性疾病报告卡第三页
检验人员
留取粪便标本并送至检 验科,检验人员接收标本。
检验人员
防保人员
“防保科管理系统”---24小时内审核监测 病例信息表
食源性疾病未报卡查询
数据导入
防保人员将数据导入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平台
明确了肠道门诊、感 染科、儿科、儿科门急 诊、急诊内科为病例监 测重点科室,落实工作 责任。
职责分工
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 实验室检测 病例相关信息报送 协助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病例个案信息和标本的采集
接诊医生全年对符合监测病例定义的门诊和住院病例 (重点是感染科、肠道门诊、儿科、儿科门急诊、急诊内
医院食源性疾病监测
管理实践
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 王惠萍
2017.2.24
内 容
1 2 3 医院基本概况 如何开展监测工作 信息化管理
4
5
检测结果分析
工作体会
1. 医院基本概况
发展历史
金华福音医院 (1910年)
浙江省立金华医院 (1946年)
金华第二医院 (1954年)
金华第一医院 (1954年)
院疾病监测领导小组
防保科职能科室 监测科室(门诊和病区) (重点科:肠道门诊、感染科、儿科、急诊科)
2.2 完善制度建设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报告 制度、报告流程,每月定期与 不定期进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 络报告和监测工作检查,发现 问题及时纠正,检查结果与月
医疗质量检查考核挂钩,并持
续改进。
2.3 制定监测方案 工作落实到位
2016年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821例,其中门诊病例 496例,住院病例325例;男性465人,女性356人;20152016年病例年龄组分布如下图所示:
2015年检测样本结果分析
2015年全年采集样本673例,检出阳性样本97份,阳性率 14.41%。其中诺如病毒66份,沙门菌23份,志贺菌6份,副溶血 弧菌2份。
为确保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落 实到位,根据市卫计委《关于下发 金华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项目实 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我院制定了 《金华市中心医院食源性疾病主动 监测方案》。
分管院长组织召开了协调会,
对相关工作任务进行协调落实,明 确责任分工。
分管院长召集相关部门负责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会议
办公会和周会布置工作
2016年检测样本结果分析
2016年全年采集样本821例,检出阳性样本105份,阳性率 12.79%。其中诺如病毒50份,沙门菌25份,志贺菌2份,副溶血 弧菌28份。
97份阳性标本病原体检出时间分布
2015年诺如病毒检出率出现2个高峰,分别为1-2月、9-10月, 见下图。
5. 工作体会
1 2 3 4 领导重视是开展工作的有效保障
流行病学调查
防保科协助市疾控中 心开展食源性疾病流行病 学调查。
2.4 加强部门沟通 完善工作流程
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作为一项新的工作任务,涉及 到医院和疾控两家单位多个科室,需要充分沟通联系。
一是建立了医院和疾控中心的沟通渠道,我院确定了由 防保科牵头,市疾控中心确定了由营养与食品安全科牵头, 碰到问题的时候互相沟通解决。 二是建立医院内部之间的沟通机制,在防保科与检验科、 感染科和儿科等科室之间建立从信息收集、样本采集、样本 检测、结果报告、数据录入的一整套流程,确保监测工作有 序进行。
市疾控中心
接诊医生
首诊负责制,发现监测 病例时,通过“食源性疾病
监测报告系统”填报《食源
性疾病病例信息表》
门诊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
在微生物检验->粪便培养下,勾选“食源性疾病检测”栏, 点击‘确认医嘱’后,会弹出“是否填写食源性疾病报卡”的提示 框。
食源性疾病检测
如果对弹出的提示框,点击‘是’, 则会弹出‘食源性疾病报卡’的界面。如果 点击‘否’,则不会出现‘食源性疾病报卡’ 的界面。
医务人员、新上岗职工食源性疾病监测知识培训与考试
医务人员、新上岗职工传染病知识培训
2.6 规范肠道门诊工作
规范肠道门诊工作是做好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的前提。 我院肠道门诊全年开放,腹泻病人专册登记信息化,登 记项目齐全, 做到“逢泻必采、逢疑必检”,得到省级 专家认可。
肠道门诊日志
2.7 建立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
填写食源性疾病报卡的界面如下图,分别有三页 信息需要填写,报告卡上带‘*’的项目为必填项目
基本信息 主要症状与体征 暴露信息/样本信息
门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第一页
报告卡上带‘*’的项目为必填项目
门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第二页
门诊食源性疾病报告卡第三页
病区食源性疾病病例上报 在病人列表上选择相应的病人,在微生物检验->粪便培养下,勾选“食 源性疾病检测”栏,点击‘确认医嘱’后,会弹出‘是否填写食源性疾病报 卡’的提示框。
2013-2016年采样数、检测结果比较
项目/年份 采样检测数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副溶血性弧菌 2013年 565 10 2 3 2014年 524 10 3 5 2015年 673 23 6 2 2016年 821 25 2 28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诺如病毒 阳性合计
0
/ 15
0
30 48
0
66 97
食源性疾病中毒性病例监测
疑似食源性异常病例监测
2.1 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分工
为更好的落实食源性疾病监
测这项工作,我院建立食源性疾 病三级网络,有疾病监测工作领 导小组,分管院长为组长,防保 科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小组 成员,明确责任科室和责任人。 建立临床科室疾病报告督 查微信群。
食源性疾病监测三级网络
资料,对食品安全、食源性疾病知识进行宣传。
知识竞赛宣传活动
多种形式宣传
3. 信息化管理
食源性疾病监测信息化报告流程
临床医生接诊
登陆HIS系统
食源性疾病 病原体检测开单
食源性疾病监测模块 填报病例信息表 防保科收取数据、审 核数据 导入浙江省食源性 疾病监测平台
病人留取标本
检验科:LIS系统 反馈检测结果
临床、医技专科
2016年门急诊量 2016年出院病人 2016年手术量
45个
174.34万人次 10.03万人次 3.34万例
“东扩工程”建设项目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业务发展
2011-2016年医院门急诊量(万人次)
200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176
152
2015年6月我院建立并启用医院食源性疾
病监测网络报告系统,并与省级平台有效对接,
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报告的质量。
省、市专家督导
省、市专家督导
2.8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今年6月份开展 了全院医务人员食品安全与食源性疾病上报知识
竞赛活动,推动了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多种形式宣传。利用健康宣传栏,发放宣传
医防整合是开展工作的有效途径
信息化管理是开展工作的有效手段 医生配合是开展工作的有效保证
结 语
近年来,在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下及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下,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
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照标准还存在问题与不足,有待
持续改进与提高。希望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提出宝贵的意 见和建议 。
谢谢,敬请指导!
数据导入
4. 检测结果分析
结果
根据《浙江省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工作手册》 要求,2012-2016年我院圆满完成监测病例的信息 采集报告和实验室检测工作。
超额完成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
2015年我市9家哨点医院,我院采样数完成率 193.89%,排名第一;阳性标本检出率14.41%,排名 第一;可疑暴露食品填写率为43.41%,排名第一。 2016年,我院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采样数完成率 228.06%;阳性标本检出率12.79%,可疑食品暴露填 写率49.21%。
2.5 加强培训指导 严格质量控制
为了保证监测检验结果的可靠性,重视信息收集报送及实验室检测的 质量控制,我院严格按照《浙江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执行。
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市卫计委与市疾控中心组织的食源性疾病监
测培训班。 组织相关监测科室医务人员食源性疾病监测及HIS系统网络报告知识 培训每年4-5场次,并开展重点科室巡讲活动。进一步明确了监测病 例定义和监测内容以及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信息网络报告 。
荣誉荟萃
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 国家级爱婴医院 国家高级卒中中心 全国健康管理示范基地 国家级急诊医学示范基地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肺结节诊治基层分中心 全国模范职工之家 国家级急诊临床核心课程培训基地 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国家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国家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 浙江省文明单位 浙江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 金华市模范集体
金华医院 (1963年) 金华地区医院 (1979年) 金华市中心医院 (1985年) 升格为省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2005年) 增名浙江大学金华医院 (2012年) 与台北医学大学附设医院结为 友好医院(2015年)
现有规模
总建筑面积 在岗职工 开放床位 开设病区 20.69万余M2 2765人 2400张 53个
4.5 4 3.5 3 2.5 2 1.5 1 0.5 0
3.83 3.39
2.39
2.69
2.03 1.6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学科建设
我院高度重视学科建设,拥有9个省区域专病中心建
设学科(神经外科、普通外科、儿科、重症医学科、呼吸 内科、血液科、麻醉科、心胸外科、消化内科)、3个省 医学扶植重点学科(骨科、神经外科、胰腺外科),1个 省中医名科,24个市优先发展及扶植发展医学重点学科。
科研成果
近年来,共中标各级科研项目174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 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36项 省级重大科技专项1项 发表SCI论文120篇
中华系列论文166篇
硬件设施 国际先进的高端设备
复合手术室
百度文库
眼科全飞秒
PET-CT
3.0 MRI
硬件设施
舒适的就医环境,带来良好的就医体验
157
165
174
121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业务发展
2011年-2016年医院出院人次(万人次)
12 10
10.03 8.26
8.97
8 6
4.31 5.98
7.32
4
2 0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业务发展
2011-2016年医院手术例数(万台)
科病人)进行监测,监测内容包括收集门诊和住院腹泻病
人的症状与体征记录、饮食暴露史、临床检验结果、临床 诊断等,并采集病例粪便或肛拭标本。重点关注由食品或 怀疑由食品引起的腹泻病例。
实验室检测 化验室负责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 泻性大肠埃希菌和诺如病毒的检测。
病例相关信息报送
防保科负责监测病例信息上报,化验室负责检验数据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