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音乐母鸡叫咯咯听课记录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 《母鸡叫咯咯》湘艺版(1)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课《母鸡叫咯咯》湘艺版(1)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第四课选取了这首歌曲。
歌曲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动作,描绘了母鸡叫唤的情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朗朗上口,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巩固前面的音乐知识,提高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能力,他们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
但在音乐鉴赏力和节奏感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旋律和歌词。
2.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节奏感。
3.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现力。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母鸡叫咯咯》的节奏和音准。
2.学生对音乐鉴赏力的培养。
3.学生合作能力和表现力的提高。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模仿。
2.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参与度。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
4.视听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母鸡叫咯咯》的音频、视频资料。
2.准备教学课件、图片等视觉资料。
3.准备相关音乐器材,如钢琴、吉他等。
4.准备教学场地,确保宽敞、安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母鸡叫咯咯》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同时,展示母鸡的图片,让学生对歌曲内容有直观的认识。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
首先,教师示范演唱,让学生跟随模仿。
然后,学生独立演唱,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节奏错误。
3.操练(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每组选择一个角色,如母鸡、小鸡等。
音乐听课记录 )

音乐听课记录 )文章没有明显的格式错误,但是有一些语言表达不够清晰,需要进行改写。
在XXX的一年级课堂上,XXX老师为学生们上了一堂音乐课。
课题是《母鸡叫咯咯》。
在第三节课上,XXX老师采用了律动放松心情和设置情境导入两种方式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首先是律动放松心情。
XXX老师在课件中播放了一个动作视频,让学生们跟随视频一起做动作。
这个视频是学生们喜爱的“智慧树”,师生一起跟随视频做动作,让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
其次是设置情境导入。
XXX老师带上了早准备好的“小咕咚”头饰,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
XXX老师扮演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她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
通过这个情境导入,XXX老师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让他们愿意和XXX老师一起玩耍。
接下来,XXX老师让学生们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
她先播放了录音范唱,然后带着问题让学生们找出哪一句歌词是母鸡下蛋后的叫声。
学生们很快回答出来是“叫咯咯”。
XXX老师还通过讲解、表演、实践、体验等方法来使学生在快乐活动中理解和掌握歌曲。
接下来,XXX老师让学生们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她先弹琴,让学生们唱歌,然后让学生们分辨和表示声音的强弱。
XXX老师还教学生们如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来拍击,同时指导学生们研究音乐符号的意义。
最后,XXX老师让学生们研究表演。
她让学生们自主选择伙伴表演,并加入打击乐器来训练学生的节奏感。
XXX老师还重点让学生们学唱“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的这一句歌词。
在这堂音乐课上,XXX老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会了歌曲《母鸡叫咯咯》。
在这节音乐课中,教师的构思非常新颖,通过母鸡下蛋这个主题,引导学生研究音乐知识和技能,并且将其与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的衔接也非常巧妙,通过引导学生表演、创编歌词等方式,让学生在快乐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且将不同的内容自如地衔接起来,使整堂课程流畅而有趣。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第四课 《母鸡叫咯咯》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四课《母鸡叫咯咯》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描述了母鸡叫唤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
歌曲由两个乐句组成,节奏明快,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认识简单的音符和节奏。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母鸡叫唤的声音比较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的音准和节奏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母鸡叫咯咯》这首歌曲,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2.通过学习歌曲,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提高音乐素养。
3.引导学生了解母鸡叫唤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母鸡叫咯咯》这首歌曲,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教学难点:音准的把握,尤其是母鸡叫唤的声音的模仿。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2.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动画等引导学生了解母鸡叫唤的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和节奏练习,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节奏和旋律。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母鸡叫咯咯》的乐谱和歌词。
2.准备母鸡叫唤的音频或视频资料。
3.准备教学道具,如图片、动画等。
4.准备音乐器材,如钢琴、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母鸡叫唤的音频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母鸡叫唤的声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母鸡叫咯咯》的乐谱和歌词,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
重点指导学生掌握母鸡叫唤的声音。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母鸡叫咯咯课堂实录

小学音乐新人音版第三册第四单元《母鸡叫咯咯》课堂实录教学目标:1.理解歌曲表现母鸡生蛋后向人们报喜的情形,能用轻松愉快的歌声边唱边表演《母鸡叫咯咯》。
2.能按练习提示的要求自由组合唱一唱“re fa la”3.训练学生对强弱变化的反应能力,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能用轻松愉快的歌声边唱边表演《母鸡叫咯咯》。
教学难点:能按练习提示的要求自由组合唱一唱“re fa la”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音乐专用凳、母鸡头饰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
二、律动《小鸡小鸡》师:欢迎大家来到音乐课堂,同学们请跟伍老师一起动起来吧!全体起立!三、导入。
师:同学们玩得高兴吗?生:高兴!师:在刚才的这段舞蹈音乐里边你听到了什么叫声?生:咯咯咯、母鸡的叫声……师:那你们知道母鸡在什么时候叫的最开心、最激动吗?生:生蛋。
师:那么请让我们一起来模仿母鸡生蛋的声音吧!师根据孩子的回答适当引导孩子理解母鸡下蛋时的情形,并让孩子模仿。
顺势引导发声练习:2 2 2 2 2 2 6 2 2 6 2 2 6咯咯咯咯咯咯哒咯咯哒咯咯哒【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生动的模仿了母鸡生蛋时的啼叫声,非常形象和有趣,我提前运用发生练习解决了这一系列难点,完成情况较好。
】师:到底母鸡下蛋是什么样的情形,让我们一起去歌声中找答案。
四、学唱歌曲1.初听范唱。
师揭题《母鸡叫咯咯》。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唱的歌曲《母鸡叫咯咯》,这是一首来自德国的民歌。
刚才你们听完以后,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呢?生:高兴、快乐、欢快、活泼的。
2.教师范唱。
听之前师提问:接下来由老师来演唱,请你们通过感受强弱规律,说出歌曲是几拍子的?生:4/2拍。
师:你是怎么听出来的?生:应为是“强、弱”、“强、弱”的规律。
师板书:拍号、强弱规律符号。
3.利用打击乐器(板凳)为歌曲伴奏,感受2∕4的强弱规律。
师: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2∕4的强弱规律,我们就用身边的打击乐器吧!看着老师手上的这个板凳,我们用双手敲击凳面表示“强”,敲击侧面表示“弱”,我们来试一试、练习一下。
湘教小学音乐一下《4母鸡叫咯咯》word教案

第三课《母鸡叫咯咯》教学目标: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走一走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激情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
请看大屏幕。
二、引导掌握(故事设计)1、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
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
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
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师:看小鸡也来了。
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2、唱一唱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
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3、听赏(1)初听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2)复听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边听,边画颜色)(3)再听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三、课堂小结。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名称:《母鸡叫咯咯》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能够流畅地演唱。
2. 让学生了解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通过学习儿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及其演唱。
2. 教学难点:儿歌中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儿歌《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图片、视频等。
2. 教学设备:音响、投影仪、白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母鸡的外貌特征。
2. 新课教学:(1)教师播放儿歌《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听歌并感受歌曲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逐句教唱儿歌,让学生跟唱,注意母鸡叫声的模仿。
(3)教师讲解儿歌中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帮助学生理解歌词。
3. 实践环节:(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种母鸡的叫声进行模仿。
(2)教师组织“母鸡叫声大赛”,让学生展示所学。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儿歌《母鸡叫咯咯》,巩固所学。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3)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关爱动物。
5. 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儿歌《母鸡叫咯咯》。
2. 学生能够描述母鸡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3. 学生表现出对大自然和动物的关爱之情。
七、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在实践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3. 在教学评价中,关注学生的综合表现,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运动会,让学生扮演不同动物,体验动物的生活方式。
2. 引导学生进行大自然观察活动,记录不同季节的自然变化。
3. 开展关爱动物的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关于动物的知识和故事。
九、教学反思:1. 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关注和引导,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2. 在实践环节,我是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由度,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3. 在教学评价中,我是否全面关注了学生的表现,给予了他们公正的评价和鼓励?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观察家中的宠物或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下有趣的瞬间。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与反思

小学音乐优秀教案《母鸡叫咯咯》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母鸡叫咯咯》年级:一年级下册教材解析:歌曲《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
歌曲的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
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地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
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表演,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认识铃鼓和响板等打击乐器,并通过学习掌握其演奏方法。
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教学难点:“脖子伸伸两翼扑扑……”这一句的演唱,以及一个3度音准的把握。
教学用具:电子琴、录音机、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学生闭上眼睛听一段公鸡母鸡的叫声,让学生说出他们听到了什么?2﹑请个别学生模仿公鸡,母鸡的叫声。
二、新歌教学1﹑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首先让学生带着问题听一遍歌曲,师提出问题:(1)母鸡在干嘛?它是用什么样的声音来告诉大家的?(教师范唱)师:母鸡们在干嘛呢?母鸡是怎样叫的呀?(答案:叫咯咯)(2)打开书本朗读歌词,回答以下问题。
师:在跟读歌词之前,同学们先看看歌词,你们有不认识的字吗?(让我们来熟悉“两翼”的“翼”,“添”快乐的“添”还有“报喜”写到黑板上)(3)按节奏拍手朗诵。
出示“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解释“两翼”。
边念边做动作。
请跟琴完整学唱,注意音高。
然后师生对唱,唱这一句。
(4)教师电子琴伴奏,学生小声的跟唱。
(拍手拍腿)(5)老师唱谱,学生跟着唱词。
师:同学们,你们说刚才我们那样唱,能表达母鸡高兴的心情吗?(师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的跟唱,一起分享鸡妈妈的快乐。
)(6)分组唱一组唱词,一组唱:叫咯咯) 还可自由带动作唱。
(7)师介绍一些简单的打击乐器,并示范演奏。
(8)学生选用自带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三、小结创编歌词:编一编,唱一唱小猫小猫叫喵喵,叫喵喵,叫喵喵,小猫小猫叫喵喵,老鼠已捉住。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歌表演)《母鸡叫咯咯》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歌表演)《母鸡叫咯咯》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湘艺版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歌曲内容生动有趣,描绘了母鸡叫的情景,歌词简单易记,旋律欢快,适合一年级的学生学习。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学习《母鸡叫咯咯》这首歌曲时,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阶知识和简单的节奏练习,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母鸡叫的声音和形象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学习《母鸡叫咯咯》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生活中的音乐,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演唱歌曲,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声音优美。
3.培养学生通过音乐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演唱《母鸡叫咯咯》这首歌曲,做到音准、节奏准确,声音优美。
2.教学难点:部分学生对母鸡叫的声音和形象不够熟悉,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和模仿歌曲的演唱风格和技巧。
2.互动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演唱、合唱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歌谱、图片、动画等,辅助教学。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播放歌曲和背景音乐。
3.教学道具:准备母鸡的头饰、翅膀等道具,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母鸡叫咯咯》的歌曲,引导学生听歌,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背景和歌词内容,讲解歌曲的意义,让学生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谱,指导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让学生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简谱) (歌表演)《母鸡叫咯咯》(2)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简谱)(歌表演)《母鸡叫咯咯》(2) 湘艺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属于湘艺版。
这首歌曲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母鸡叫的情景,歌词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富有童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生活中的动物,感受音乐的美妙。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
他们在上学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音乐知识和唱歌技巧,对音乐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歌唱时,部分学生可能会遇到音准、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耐心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感受歌曲的童趣和美好。
3.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纠正音准和节奏方面的错误。
4.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熟练地唱出歌曲《母鸡叫咯咯》,掌握基本的音乐节奏。
2.教学难点:音准、节奏的准确性,以及歌曲中的跳音和连音处理。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演唱。
2.互动法: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歌曲演唱。
3.情境教学法:创设生动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魅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母鸡叫咯咯》的音频资料。
2.准备简谱教材,方便学生跟随演唱。
3.准备相关音乐道具,如小鸡道具、鸡叫声玩具等。
4.准备教学PPT,包含歌曲歌词、图片、动画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歌曲《母鸡叫咯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妙。
然后展示母鸡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关于母鸡的知识,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呈现歌曲简谱,让学生跟随演唱。
在演唱过程中,注意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歌曲操练。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

音乐课听课记录及评课.txt不相信永远,不拥有期待,不需要诺言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
王子之所以能口奂酉星目垂美人是因为王子用心了我能口奂酉星什么怎样定听课记录?------------------------------------------------------------------------音乐课听课评课[ 20xx-6-8 15:57:00 | By: 郎洁 ]6月3日王夏娟长大要当宇航员王老师的特点,将动作融入音乐中,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也经常为了帮助小朋友记忆,会给歌曲配上一些简单易做的动作,学生都非常喜欢。
王老师通过问小朋友将来要做什么来导入新课《长大要当宇航员》自然,在发现小朋友有个节奏没唱好时,没有直接的说出错在哪,而是让小朋友自己来发现,这样小朋友更容易记住自己犯的错,并会一直提醒自己,这个方法很好,以后我也来用用,看来英语和音乐还是有些互通之处的!!6月4日徐琴华金孔雀轻轻跳金孔雀轻轻的跳,在徐老师的柔声细语中,在杨丽萍唯美的孔雀舞的带领下,了解了傣族的民族文化,了解了葫芦丝,一步步的进入歌曲,学生不仅可以学会长这首歌,还知道了很多其他知识。
徐老师在学生唱歌时的感情上花了一点心思,是的有感情的唱歌才能将这首歌演绎的完美。
武当路小学古东霞20xx年6月10日去东风小学听了两节音乐生本研讨课受益匪浅,感触颇多。
两位老师的授课,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她们设计精巧,语言精练。
无论是在知识结构,授课方式上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新型音乐教育理念。
为学生提供了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空间。
切实做到了“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美、学习美、创造美”。
两位老师的基本功扎实。
在她们的音乐课中无论是教师的表演,还是教师的语言、教态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评课如下:李兵老师的《芦笛》一课让我耳目一新,给我的整体感觉是:课上的自然,流畅,巧妙。
课中闪现了很多的优点:导入巧妙,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学材料运用得当,教态自然,语态亲切,教学基本功好,活动组织得当有效等等。
小学一年级音乐公开课母鸡叫咯咯听课记录_1

小学一年级音乐公开课《母鸡叫咯咯》听课记录课堂纪录一、律动放松心情。
出示课件录像:请你跟我这样做。
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生一起随录像做动作。
二、设置情境导入。
师带上早准备好的“小咕咚”头饰。
“小朋友们,你认识我吗?”“对了,我是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我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吗?看小象来了,伸出你的长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播放音像课件:《两只小象》师生一起边唱边跳。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我的大母鸡了吗?帮我找找吧!我想起来了,大母鸡可能是去下蛋了。
母鸡下蛋是怎样叫的?生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三、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
1、听录音范唱。
带着问题:找出哪一句歌词是母鸡下蛋后的叫声。
生答:叫咯咯。
2、理解歌词。
师:母鸡下蛋后是怎样告诉人们“我下蛋了”!“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3、指名表演“脖子伸伸,两翼扑扑”。
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两翼”的意思。
4、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向人报喜添快乐”。
5、师拍节奏,生随节奏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1、师弹琴,生唱。
2、分辨和表示声音的强弱。
(1)出示实物铃鼓,师敲击,生分辨强还是弱。
(2)师:你可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也来拍击表示声音的强、弱?生:拍手跺脚;拍手拍腿;拍手拍肩。
3、板书:mfmp师讲解这两个符号表示中强、中弱。
4、重点学唱“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这一句。
五、学习表演。
1、师:小朋友们,大母鸡把鸡蛋下在什么地方?生用动作表现母鸡下蛋。
嘴里发出“扑”的声音。
2、师:母鸡下蛋以后心情怎样?用动作表现母鸡的高兴心情吧。
3、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动作。
4、指名到黑板前表演。
教师指一名学生,再让学生自己自由挑选小伙伴一起表演。
六、打击乐伴奏。
1、师:小朋友们,老师在你们的桌洞里藏了一件小礼物,拿出来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怎样演奏呢?师演示响板,生学习。
放在左手心里,右手拍击。
母鸡叫咯咯音乐教案_《母鸡叫咯咯》音乐教案设计_《母鸡叫咯咯》音乐教案

母鸡叫咯咯音乐教案_《母鸡叫咯咯》音乐教案设计_《母鸡叫咯咯》音乐教案《母鸡叫咯咯》培养学生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
下面是WTT为大家整理的音乐《母鸡叫咯咯》的教案设计,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母鸡叫咯咯》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走一走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热情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
请看大屏幕。
二、引导掌握(故事设计)1、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
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
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
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师:看小鸡也来了。
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2、唱一唱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
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3、听赏(1)初听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2)复听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边听,边画颜色)(3)再听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三、课堂小结《母鸡叫咯咯》教案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自然的歌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初步感受认识力度记号,并在歌声中体验、表现喜悦的情绪。
最新湘教版音乐小学一年级下册4母鸡叫咯咯优质课教案

第三课《母鸡叫咯咯》教学目标: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
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走一走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激情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
请看大屏幕。
二、引导掌握(故事设计)1、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
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
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
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师:看小鸡也来了。
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2、唱一唱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
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3、听赏(1)初听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2)复听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边听,边画颜色)(3)再听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三、课堂小结。
《母鸡叫咯咯》课堂实录

《母鸡叫咯咯》课堂实录教材分析:歌曲《母鸡叫咯咯》旋律轻快、节奏规整,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
歌曲的旋律巧妙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很形象、有趣。
歌曲只有六度,易唱易记,是一首深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模仿力强、自律性差,所以我们对学生应用欣赏的眼光看待,不断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关注班里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老师的鼓励和赞扬声中不断进步,对我们的音乐课堂更有兴趣,音乐双基能力能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1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初步感受认识力度记号,并在歌声中体验且表现喜悦的情绪。
2.通过创编与表演,鼓励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模拟小动物的叫声,积极参与创编歌词等音乐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3.学会愉快地与同学合作,体会表演的乐趣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更加自信。
教学重点:1用自然的声音清唱歌曲,带着喜悦的心情表现歌曲。
2鼓励学生用探索、合作的学习方法处理歌曲。
教学难点:1聆听声音力度的对比,认识乐曲中的力度记号,并在演唱中尝试予以体现。
2鼓励学生参与创编歌词与表演。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头饰养成教育训练点:引导学生养成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律动进教室二、1、师:欢迎乘坐本次音乐快车,今天我带同学们到小动物的家——农场去参观,你们高兴吗?那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出发!(随歌曲《快乐出发》跟老师一边做律动,一边欢快地走进教室。
)三、2、随琴声和老师对唱问好歌,坐好。
四、激情导入,揭示课题:师:大家好,欢迎小朋友们来到我们“快乐农庄”做客。
(出示“快乐农庄”)我是这个农庄的主人,听说小朋友们要来我们这里,母鸡也来欢迎大家呢!师:咦,我们那些可爱的母鸡到哪去了呀?今天来了这么多小客人,它们去哪里了?让我们去找找吧,(出示课件)噢,原来去下蛋了!看!它们回来了!(出示课件,背景音乐为歌曲《母鸡叫咯咯》让孩子们初步感知音乐)五、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六、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课 母鸡叫咯咯 教案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四课母鸡叫咯咯教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湖南民歌,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单,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首歌曲旨在让学生感受湖南地方音乐特色,了解民间音乐文化,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集体合作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喜欢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然而,部分学生可能对湖南方言和民歌风格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独立演唱。
2.培养学生对湖南地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了解民间音乐文化。
3.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集体合作意识和舞台表现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方言发音和歌词理解。
2.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演唱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分组合作教学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母鸡叫咯咯》的音频、视频、图片等。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教学道具:母鸡头饰、鸡蛋道具等。
4.教学场地:音乐教室、舞台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母鸡叫咯咯》的音频,引导学生跟着音乐节奏模仿母鸡叫声。
同时,教师展示母鸡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歌曲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母鸡叫咯咯》的背景、歌词和方言发音,引导学生学习歌曲。
在此基础上,教师教授歌曲旋律,帮助学生掌握音准和节奏。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代表扮演母鸡。
各组轮流演唱歌曲,其他学生担任评委,评选出最佳演唱小组。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部分学生上台,共同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在演唱过程中,教师适时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音乐公开课教案《母鸡叫咯咯》

音乐公开课教案《母鸡叫咯咯》一、教学目标1.认识民乐器“二胡”和“扬琴”;2.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曲形式和歌词;3.掌握调准和节奏感;4.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民乐器“二胡”和“扬琴”的介绍;2.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演唱。
三、教学步骤3.1 课前准备1.教师介绍民乐器“二胡”和“扬琴”,并播放相关音乐片段;2.教师带领学生熟悉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曲形式和歌词。
3.2 歌曲演唱1.教师引导学生一起跟唱歌曲;2.学生分成小组,边唱边敲打节拍板,帮助节奏感更强;3.教师带领学生多次排练,保证唱好整首歌曲。
3.3 教学反思及课堂扩展1.小结本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理解音乐的重要性;2.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歌曲,进一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4.1 教学重点1.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曲形式和歌词;2.掌握调准和节奏感。
4.2 教学难点1.学习民乐器“二胡”和“扬琴”的使用方法;2.学生唱歌时如何掌握表演技巧。
五、教学评估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演唱和表现进行评估,评估内容包括:1.歌曲的完整度、感染力以及学生的掌握程度;2.节奏感和调准程度;3.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兴趣。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运用了听、唱、讲、观、演等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教师以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七、教学资源1.教师制作的教学PPT;2.民乐器“二胡”和“扬琴”音乐片段;3.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曲形式和歌词。
八、教学心得通过这次课程,我深刻认识到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音乐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唱歌或者弹琴,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感受音乐,从而产生共鸣,并且把感受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教学能力,并且让更多的学生爱上音乐。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课 (歌表演)母鸡叫咯咯(7) 教案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四课(歌表演)母鸡叫咯咯(7) 教案一.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通过模仿母鸡的叫声,让学生在唱歌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乐趣。
本节课是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四课,旨在通过学习这首歌,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音乐的基本节奏和旋律,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喜欢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在音乐学习中,部分学生可能对音准、节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这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母鸡叫咯咯》的词曲,并能熟练演唱。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音准意识。
3.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歌曲《母鸡叫咯咯》的词曲演唱。
2.难点:音乐节奏感和音准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模仿法:通过模仿母鸡的叫声,让学生在唱歌过程中感受音乐的乐趣。
2.游戏法:运用音乐游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节奏感。
3.分组合作法:分组演唱,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音乐表现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歌曲《母鸡叫咯咯》的图片和歌词。
2.教学乐器:打击乐器(如拍手鼓、小铃等)。
3.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母鸡叫咯咯》,引导学生跟着音乐一起拍手,感受音乐的节奏。
然后,简要介绍歌曲的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母鸡叫咯咯》的图片和歌词,引导学生跟读歌词,注意母鸡的叫声“咯咯”。
接着,教师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演唱。
3.操练(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
每组学生按照歌曲的节奏,用打击乐器伴奏,演唱歌曲。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音准和节奏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挑选几名学生上台,组成一个小乐队,表演歌曲《母鸡叫咯咯》。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母鸡叫咯咯》教案范文

小学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课时—《母鸡叫咯咯》教案范文学校音乐一班级下册第1课时《母鸡叫咯咯》优秀教案范文教学目标:1、通过听、唱、说、演、画能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来表现歌曲《母鸡叫咯咯》,从而表现出对小动物的喜欢之情。
2、能为歌曲作简易、生动的伴奏。
3、通过感受农场小动物满怀喜悦、热忱迎宾的激烈场景,培育同学热忱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
教学重点、难点:1、能用充斥欢乐和骄傲的情感演唱歌曲《母鸡叫咯咯》2、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简易、生动的伴奏。
教学过程:一、律动进教室1、师:欢迎乘坐本次音乐快车,今日我们要到小动物的家农场去参观,小伙伴们兴奋吗?好,让我们随着音乐一起出发!〔随歌曲《火车开啦》跟老师做律动,欢快地走进教室。
〕2、随琴声唱师生问好歌,坐好。
二、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歌表演《下蛋啰》师〔由此开始师化身为农庄主人〕:大家好,欢迎小伙伴们来到我们"欢乐农庄"做客。
我是这个农庄的主人,听说小伙伴们要来我们这里,母鸡也来欢迎大家呢!2、歌表演《数鸭子》师:嘎,嘎,嘎,这又是谁来啦?对!小鸭子也来欢迎你们了,让我们一起去数一数吧!3、揭示课题师:咯咯咯......咦,我那些可爱的母鸡到那里去了呀?今日来了这么多小客人,它们怎么会没来呢?对,让我打个电话问一问:喂,鸡妈妈吗?你们到那里去了?噢,原来在下蛋呀,我们这来了一群可爱的小伙伴,他们是专程来看你们的,过来了是吧?好的,好的,我先告知客人。
师:噢,原来刚才母鸡们都在下蛋呢!他们还带来了下蛋歌曲《母鸡叫咯咯》。
三、用听唱法学习歌曲《母鸡叫咯咯》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心情。
师:你们听,母鸡在干什么呢!〔播放歌曲〕师:你们听到母鸡在干什么吗?生:生蛋。
师:刚才,我们听了母鸡的歌声,你们听得出他们歌颂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吗?生:兴奋、骄傲、欢乐......师:那它们为什么会这么兴奋呢?生:母鸡生的鸡蛋可以孵出小鸡,鸡蛋也可以让人们食用,给人带来营养......师:你们看母鸡多伟大呀,那就让我们和母鸡一起共享这份欢乐吧!唱唱这首《母鸡叫咯咯》。
《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基本信息《母鸡叫咯咯》教案及教学反思课时安排:25分钟年级:大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母鸡的叫声“咯咯”。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 准备一张母鸡的图片或实物。
2. 准备一只玩具母鸡或录音机,播放母鸡的叫声。
3. 准备一些关于母鸡的书籍或资料。
教学内容:1. 母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母鸡的叫声“咯咯”。
3. 观察和模仿母鸡的叫声。
教学步骤:1. 引入:向学生展示母鸡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观察并说出母鸡的特点。
2. 讲解:简要介绍母鸡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重点讲解母鸡的叫声“咯咯”。
3. 示范:教师模仿母鸡的叫声“咯咯”,让学生听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和模仿。
4. 练习:学生分组,每组选一名学生扮演母鸡,其他学生模仿母鸡的叫声“咯咯”。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母鸡的叫声“咯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母鸡。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评估学生对母鸡叫声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品,评估学生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模仿,让学生学会了母鸡的叫声“咯咯”,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母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主动参与和表达。
在学生分组练习时,我应该更加关注每个学生的参与程度,确保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模仿母鸡的叫声。
我还可以通过引入更多的关于母鸡的书籍或资料,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扩展活动建议1. 组织学生参观农场或动物园,观察母鸡的真实形态和生活习性。
2.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中的宠物或动物,并分享给同学们。
3. 开展一个关于动物的绘画比赛,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爱和保护意识。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教学内容:1.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学会母鸡的叫声“咯咯”。
2.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湘艺版 一年级下册音乐《 第四课 母鸡叫咯咯》教案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四课母鸡叫咯咯》教案一. 教材分析《第四课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湘艺版一年级下册的音乐教材。
歌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和富有童趣的歌词,描述了母鸡叫的场景,让学生在唱歌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歌曲节奏简单,旋律易于掌握,适合一年级学生学习。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音乐有着天然的热爱。
但同时,他们的注意力容易分散,需要教师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歌唱技巧,如音准、节奏、呼吸等,这为本次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使他们能够感受到歌曲的童趣和生动。
3.通过唱歌,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4.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主题,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词和旋律。
2.学生对歌曲主题的理解和情感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和情感教学法,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旋律、歌词、图片等。
2.教学道具:小母鸡的图片、鸡蛋图片等。
3.教学器材:钢琴、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教师播放歌曲《母鸡叫咯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趣味性。
b.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动物和场景。
2.呈现(5分钟)a.教师展示小母鸡的图片,引导学生认识母鸡。
b.教师呈现歌曲《母鸡叫咯咯》的歌词,让学生朗读。
3.操练(10分钟)a.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跟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b.教师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重复演唱直至熟练。
4.巩固(5分钟)a.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演唱歌曲。
b.教师挑选几位学生进行单独演唱,予以表扬和鼓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例一篇——小学一年级音乐《母鸡叫咯咯》听课记录(作者:孙丽摘自《小学资源网》)课堂纪录一、律动放松心情。
出示课件录像:请你跟我这样做。
我就跟你这样做。
师生一起随录像做动作。
二、设置情境导入。
师带上早准备好的“小咕咚”头饰。
“小朋友们,你认识我吗”“对了,我是小咕咚,是红果果和绿泡泡的好朋友,还是咕咚农场的主人,我的农场里有好多的小动物,你们愿意和我们一起玩耍吗看小象来了,伸出你的长鼻子和小象一起跳舞吧!”播放音像课件:《两只小象》师生一起边唱边跳。
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我的大母鸡了吗帮我找找吧!我想起来了,大母鸡可能是去下蛋了。
母鸡下蛋是怎样叫的生模仿母鸡下蛋的声音。
三、感受歌曲《母鸡叫咯咯》。
1、听录音范唱。
带着问题:找出哪一句歌词是母鸡下蛋后的叫声。
生答:叫咯咯。
2、理解歌词。
师:母鸡下蛋后是怎样告诉人们“我下蛋了”!“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3、指名表演“脖子伸伸,两翼扑扑”。
同时指导学生理解“两翼”的意思。
4、指导学生带着高兴的心情用动作表现“向人报喜添快乐”。
5、师拍节奏,生随节奏读歌词。
四、学唱歌曲《母鸡叫咯咯》。
1、师弹琴,生唱。
2、分辨和表示声音的强弱。
(1)出示实物铃鼓,师敲击,生分辨强还是弱。
(2)师:你可以用身体的那个部位也来拍击表示声音的强、弱生:拍手跺脚;拍手拍腿;拍手拍肩。
3、板书:mfmp师讲解这两个符号表示中强、中弱。
4、重点学唱“脖子伸伸,两翼扑扑,向人报喜添快乐。
”这一句。
五、学习表演。
1、师:小朋友们,大母鸡把鸡蛋下在什么地方生用动作表现母鸡下蛋。
嘴里发出“扑”的声音。
2、师:母鸡下蛋以后心情怎样用动作表现母鸡的高兴心情吧。
3、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动作。
4、指名到黑板前表演。
教师指一名学生,再让学生自己自由挑选小伙伴一起表演。
六、打击乐伴奏。
1、师:小朋友们,老师在你们的桌洞里藏了一件小礼物,拿出来说一说它叫什么名字怎样演奏呢师演示响板,生学习。
放在左手心里,右手拍击。
2、师:想一想,那两个字最能体现母鸡高兴的心情(叫咯咯。
)演唱时在哪里加响板伴奏比较合适呢生:在母鸡叫的地方加响板伴奏比较合适。
3、给学生一分钟时间自由练习。
4、指名板前表演。
七、拓展创编。
师:大母鸡高兴地心情感染了咕咚农场的其他小朋友,他们也来凑热闹了,看谁来了课件展示小青蛙、小猫、小鸭图片。
1、选择小猫编歌词。
师:小猫怎样叫(叫喵喵)小猫捉住老鼠怎样表现高兴的心情(绒毛抖抖,尾巴摇摇。
)师生一边创编,一边用课件展示。
2、小鸭怎样叫(叫嘎嘎)小鸭捉住小鱼后怎样表现高兴的心情(翅膀扇扇,屁股摇摇。
)八、律动结束。
师:红果果、绿泡泡还有好朋友托托来了,让我们一起来做手指操。
课件播放音像手指操。
师生一起随音乐学做手指操。
师生一起唱再见歌。
课后评议身为一个音乐老师,如何上好音乐课,如何让学生喜欢音乐学科,如何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音乐艺术达到净化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的目的,使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为其终身热爱音乐、热爱艺术、热爱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听了《母鸡叫咯咯》这节音乐课后,我感受颇深。
一、扎实的音乐基本功师上好音乐课的前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三、语言符合孩子的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易于被孩子接受。
四、运用多媒体手段,视听结合,声像一体,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利用舞蹈和肢体语言充分调动学生兴趣,抓住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创设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的教学情境,圆满为难成教学任务。
不足:教师选择伴奏调号有点高,应当根据学生的音域特点选择合适的调号伴奏。
---------------------------------------------------------------------------------------------------------------------------------------小学音乐课《孙悟空打妖精》评课.听了曲娟老师上的《孙悟空打妖精》这节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教学形式多样化,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一、教学设计巧妙,过程精确,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江老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
例: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
2、以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音乐知识教学恰到好处。
例:在音乐节奏教学环节,巧妙结合音乐知识强、弱、渐强、渐弱等,引导学生识、记、运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让学生模仿人物、乐器伴奏、表演歌舞剧等环节,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
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表演,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
在本节课中,江老师设计了由学生自己组成小乐队、表演队、合唱队来表演唱这首歌曲,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
四、教师基本功扎实。
作为一个音乐教师,音乐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因素。
在课堂上无论是老师的教态,还是弹唱表演都显示了一个音乐教师扎实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虽然这节课有很多闪光点,但也有一些地方值得去探讨。
例如:1、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时候尽量用些委婉的言辞,不要直接说不好或不行等2、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教师应在旁边进行动作演示。
这首歌曲音乐变化的地方很多,老师应随音乐的变化做适当的运作提示学生,而不是站在一旁。
3、时间没有控制好。
前面教节奏花的时间太长,占了整整半节课时间,导致后面重点部分:学唱歌曲、创编表演等时间偏少,影响了整体效果。
4、由于前面时间没有控制好,使本堂课重点不够突出。
5、教师语言不够精练。
交待学生的话语过多。
6、学生在为歌曲配乐的时,打击乐器时部分学生节奏不够准确,老师应多指导。
----------------------------------------------------------------------------------------------------------评音乐课《小青蛙找家》很有幸聆听了.马亚玲老师的课,在感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也收获多多。
现在就马老师的.上课情况做如下简单评价。
1.教师的教学理念大致如下: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课堂体现学生的创造性理念等等。
这正是新的音乐课程标准所提倡和要求的思想,符合新时期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能力的教育要求。
2.教学设计富有童趣,引人入胜。
李老师本节课的设计以模仿动物动作的方式,将孩子带进课堂中,通过故事引发悬念,通过游戏引发兴趣,通过直观的教学方法与体态语言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整个课堂环环相扣,生趣盎然。
3.教师教态大方贴切,感染学生、感染自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音乐课是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课堂,它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所呈现出的是赋予美感于言行中。
整节课,李老师一改平常内敛沉稳的性格,以春风化雨般的体态,春意盎然般的笑容,运用生动富有童趣的话语,将师生关系融入到一种鱼水情深的境界中。
整个上课过程中有一部分能与学生进行眼神交流,过渡语自然,不紧不慢,符合学生内心接受的节奏规律。
另外,李老师并在教学过程中能运用适当的身体动作以辅助,使学生能溶入教师创造的情境中而不至于沉闷,在教师的带动下,课题氛围活而不乱,动静相宜,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创造的兴趣和愿望。
正因为这样一种轻松自然的氛围,才使李老师的教学顺理成章,以至于在较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4.教师课前准备充分,重点突出,难点分散。
为了完成由节奏——歌词——旋律到完整唱歌的学习过程,教师运用了聆听法,在每次聆听时都有不同的要求,实现了低年级音乐教学以聆听为主要手段的教学目标。
在解决难点时,教师通过故事引入小青蛙跳荷叶,达成第一个难点——节奏的解决;第二个难点教师让学生用颜色去表达自己对所听到音乐的感受,从而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的参与,较好的表现出了学生演唱时的情绪。
第三个难点启发学生用情境表演的方法,让大多数学生参加活动,把课堂推向高潮。
5.课堂比较关注学生的行为表现,以学生为主体,凸现了生成性教学的理念。
建议:在唱歌环节,教师在巩固部分时间安排太少,在学生会唱了以后就没有给予时间进行练习,使歌曲演唱的多样化和处理的丰满性不够,学生对歌曲也还不够熟练。
---------------------------------------------------------------------------------------------------------------小学音乐课《小乌鸦爱妈妈》评课稿听了《小乌鸦爱妈妈》这节录像音乐课后,让我受益非浅。
这节课充分渗透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
她在教学中采用了丰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个性及教学特色,充分营造了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
下面我就对该课进行简单评议:一、以故事为主线,体现其音乐性。
教师上课的过程充分利用了音乐语言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音乐引导中自然地进行学习。
例:1、在引入音乐活动前,用音乐进行师生问好。
2、活动中,律动音乐、游戏音乐、创编活动的背景音乐等,都以音乐为主。
3、活动后,以《世上只有妈妈好》等音乐作为结尾,结束新课。
让学生充分感受了不同情绪的音乐,让学生在教师语言和音乐中得到充分的音乐情境体验。
这样就将歌曲的教学和模仿、律动、游戏结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既使课堂更加完整活跃,又增强了音乐性。
让学生在唱唱动动中充分感受美妙的音乐,体验其中的快乐。
二、构思新颖,衔接巧妙、自如。
本课教学环节之间,衔接巧妙,课堂教学流利顺畅。
教师仔细分析教材,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各环节自如地过渡,不流任何痕迹,课堂教学保持整体性。
本课教师将乌鸦妈妈出去为小乌鸦们找虫吃……到乌鸦妈妈老了飞不动了,小乌鸦们找虫子喂妈妈的故事情节先后顺序贯穿始终。
构思新颖,衔接自然,使教学生动活泼,兴趣盎然。
三、学生自主创编,其乐无穷。
一节课是否精彩,除了看教师的教,还得看学生的学。
本课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于音乐世界。